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能产生[H],但不消耗[H]

B.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不合成ATP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

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细胞中

C.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

D.细胞质中有ATP的分布,细胞核中没有

3.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下列有关实验方案和检测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①中不变紫色,③中呈现紫色

B.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③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C.②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D.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④和⑤中均出现砖红色沉淀

4.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①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9.以下几项说法,正确的有()

A.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脂肪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B.C、H、O、N、P是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C.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D.蓝藻与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叶绿体

1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11.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可以体现在()

A.动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B.动物细胞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C.高等植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D.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赤道板直接形成新的细胞壁

12.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

B.水稻4-

4

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

C.番茄对4-

4

SiO需求量较少

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

13.下列有关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载体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A.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糖蛋白都具有特异性

B.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并接受信号分子的作用

C.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D.糖蛋白和载体蛋白空间结构不同导致功能不同

14.大肠杆菌与洋葱细胞相比,前者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A.只有DNA或RNA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核膜包被成的细胞核D.没有细胞器

1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羧基和氨基的化合物都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

B.低温、高温、过酸或过碱都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蛋白质和多肽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16.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凋亡对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不利的

B.人的胚胎发育早期有尾部,最后尾部消失属于细胞凋亡

C.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属于细胞凋亡

17.下表所示为玉米(2N=20)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相关信息,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时期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四分体及染色体组数

A 有丝分裂后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40、20、4

B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两

40、10、2

C减Ⅱ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10、0、1

D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40、0、2

A.A B.B C.C D.D

18.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丙氨酸的R基是-CH3,它的分子式是C3H7O2N

B.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其含有50个肽键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D.有些蛋白质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的酶;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19.如图1~6为动物细胞的主要细胞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2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3和6都能加工蛋白质,都能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

D.有氧呼吸时O2与[H]在5的基质中结合产生ATP,这些ATP可用于4中的脱水缩合反应

20.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5种核苷酸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它属于脂质

D.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1.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够水解唾液淀粉酶的酶是淀粉酶

B.将唾液淀粉酶从100℃的环境转移到37℃的环境中,它的活性会升高

C.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吸能反应,都与ATP的水解这个放能反应相联系

2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乳酸菌有

B.蓝藻无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DNA或RNA为遗传物质

D.大肠杆菌无染色体,有染色质

23.下图所示为植物体内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卡尔文循环过程

B.植物细胞中,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C.C3和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都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D.高氧含量环境下,不利于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

24.科研人员测定甲、乙两植物CO2吸收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更适合在CO2浓度较低的大棚中种植

B.碳反应中固定CO2的酶的活性甲植物高于乙植物

C.乙植物达到CO2饱和点时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

D.M点时甲植物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的速率达到最大

25.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

26.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在短时间内()

①光反应仍然进行,形成了大量的 NADPH和ATP

②光反应立即停止,不能形成 NADPH和ATP

③暗反应仍然进行,但三碳化合物被还原的量减少

④暗反应立即停止,CO2与五碳化合物不能继续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7.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就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

C.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

D.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

28.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能控制细胞遗传和代谢

B.能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的酶是在溶酶体中合成的

C.核仁与tRNA的合成有关

D.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9.1920年仲斯发现牛胰腺中具有降解核糖核酸的酶,定名为核糖核酸酶,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具有4对二硫键维系空间结构.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该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

B.含有123个肽键,编码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124×3个密码子

C.该酶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氧原子数至少125

D.该酶的盘曲和折叠结构被打开时,滴加双缩脲试剂不再出现紫色反应

30.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与原三十九肽对比,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8个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D.O原子数目减少1个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

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必须在生物膜(线粒体内膜)上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B错误;不同的生物膜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因此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会发生变化,C错误;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运输(载体)和识别(糖蛋白)等功能,D正确。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详解】

A、少数酶是RNA,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A正确;

B、同种酶,如呼吸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细胞中,B正确;

C、酶是大分子,合成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C正确;

D、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ATP分布,D错误。

故选D。

【点睛】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2、斐林试剂与还原糖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3、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详解】

A、①和③对比,蛋白酶和淀粉酶都是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A错误;

B、③和④对比,斐林试剂可以用来判断淀粉是否水解,但不能用来判断蛋白质是否水解,B错误;

C、②和④对比,淀粉只能被淀粉酶水解,不能被蛋白酶水解,所以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

D、④和⑤对比,麦芽糖是还原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也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不能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重点考察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相互协调。

【详解】

①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但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这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①错误;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离不开神经细胞,②正确;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③正确;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繁殖离不开细胞,④正确;

故选B。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B点后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

A、题干为最适温度,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下降,A错误;

B、在C点时,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此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B错误;

C、在A点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反应速率受酶浓度限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加快,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如糖蛋白,A正确;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

C、生物膜系统中,活细胞中的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

故选C。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有的复制都发生在间期;A正确;

间期DNA含量加位,染色体数未加倍;B错误;

纺锤体消失于末期;C错误;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D错误。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膜上的载体具有专一性,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详解】

A、葡萄糖是小分子,葡萄糖等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组织细胞,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A 错误;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B错误;

C、叶绿体中的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C正确;

D、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D错误。

故选C。

【点睛】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TP和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

【详解】

A、肌细胞和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A错误;

B、染色质、核苷酸、ATP的组成元素都有

C、H、O、N、P,B正确;

C、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没有DNA,C错误;

D、蓝藻是原核生物,绿藻是真核生物,两者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错误。故选B。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细胞中的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系统功能如下:

(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小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B、生物体内的消化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形成的囊泡与内质网膜融合而减小,细胞膜接受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而导致膜面积增大,C正确;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结构相似,D错误。

故选C。

【点睛】

熟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B项是易错项。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

末期产生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有中间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部位形成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进而形成了两个子细胞。

【详解】

A、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A错误;

B、动物细胞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B正确;

C、高等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错误;

D、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部位形成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D错误。

故选B。

【点睛】

熟知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多,造成培养液中Ca2+、Mg2+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32-多,造成培养液中SiO32-浓度上升。两种植物吸收离子不同,水稻对SiO32-吸收较多,而番茄对Ca2+、Mg2+吸收较多。

【详解】

A 、图1中水稻培养液的Ca 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速率大于吸收Ca 2+离子的速率,A 错误;

B 、由图可知,水稻吸收Mg 2+的量少于4-4SiO ,因而水稻4-

4SiO 的载体多于Mg 2+载体,B 正确;

C 、由图可知,培养番茄的培养液中4-4SiO 剩余量较多,说明番茄吸收4-4SiO 量少,C 正确;

D 、由图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不同,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也不同,说明植物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性,D 正确;

故选A 。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次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如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的功能,糖蛋白具有识别等功能。

【详解】

A 、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和糖蛋白都具有特异性,A 正确;

B 、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识别并接受信号分子的作用,B 正确;

C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功能,而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是酶,C 错误;

D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糖蛋白和载体蛋白空间结构不同导致它们功能不同,D 正确。 故选C 。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遗传物质DNA

举例蓝藻、细菌等真菌,动、植物

A、大肠杆菌与洋葱细胞中都含有是DNA和RNA,A错误;

B、大肠杆菌与洋葱细胞都有细胞壁,只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B错误;

C、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洋葱是真核生物,故大肠杆菌与洋葱细胞相比,没有核膜包被成的细胞核,C正确;

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洋葱是真核生物,二者都有细胞器核糖体,除此之外洋葱细胞有多种复杂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

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3、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

A、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A错误;

B、低温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只会让其暂时失活,B错误;

C、蛋白质的种类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

D、蛋白质和多肽都含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D。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

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详解】

A、细胞凋亡对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是有利的,A错误;

B、人的胚胎发育早期尾部消失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

C、细胞的自然更新、人体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

D、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0、0、4,A错误;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组数依次为20、0、2,B错误;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组数依次为10、0、1,C正确;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组数依次为20、0、2,D错误。

故选C。

【点睛】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详解】

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丙氨酸的R基是-CH3,它的分子式是C3H7O2N,A正确;

B、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其含有51-2=49个肽键,B 错误;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H2O中的氧来源于羧基,C正确;

D、蛋白质功能多样,有些蛋白质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的酶;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1为溶酶体,2为中心体,3为内质网,4为核糖体,5为线粒体,6为高尔基体。

【详解】

A、1为溶酶体,其含有多种水解酶,但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 错误;

B、2为中心体,其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

C、3为内质网,6为高尔基体,这两者都能加工蛋白质,都能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C 正确;

D、有氧呼吸时O2与[H]在5线粒体内膜上结合产生ATP,这些ATP可用于4核糖体中的脱水缩合反应,D错误。

故选C。

【点睛】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细胞生物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病毒中由于只含有DNA或RNA,故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

2、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详解】

A、豌豆叶肉细胞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8种核苷酸,A错误;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故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B正确;

C、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它属于脂质,C正确;

D、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A。

【点睛】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

3、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详解】

A、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水解唾液淀粉酶的酶是蛋白酶,A错误;

B、唾液淀粉酶在100℃的环境中变性失活,不可恢复。因此将唾液淀粉酶从100℃的环境转移到37℃的环境中,它的活性不变,B错误;

C、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C正确;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放能反应,都与ATP的合成这个吸能反应相联系,D错误。故选C。

【点睛】

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A、乳酸菌也属于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B、原核生物细胞无叶绿体,但是某些原核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B正确;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只有部分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C错误;

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和染色质,D错误。

故选B。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

A、据图判断,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卡尔文循环,A正确;

B、卡尔文循环及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B正确;

C、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

D、高氧含量环境下,C5与氧气结合生成的二碳化合物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正确。

故选C。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题图表示甲乙两植物CO2吸收速率随CO2浓度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适宜在较高二氧化碳浓度下生活,乙植物适宜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下生活,实验自变量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植物种类,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植物更适宜在较高二氧化碳浓度下生活,A错误;

B、甲植物适宜在较高二氧化碳浓度下就达到最大光合速率,乙植物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就能达到最大光合速率,但这无法说明反应中固定CO2酶的活性甲植物高于乙植物,B错误;

C、乙植物达到CO2饱和点时,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会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C错误;

D、M点时,甲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故光反应产生ATP和[H]的速率最大,D正确。

故选D。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①→②即以水作为原料,产物为葡萄糖,该过程为光合作用,反向即为有氧呼吸;④的产物是酒精或乳酸,此为无氧呼吸的产物,因此②→④表示无氧呼吸。

【详解】

A、图中①→②可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H]和氧气,在暗反应中,[H]作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剂,A正确;

B、图中②→①可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B正确;

C、乳酸和酒精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在无氧条件下,[H]又会转化到酒精或乳酸中,C正确;

D、②→①产生的[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D错误。

故选D。

2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一旦停止光照就不能形成ATP和[H],但暗反应(不需要光照)的二氧化碳固定照常进行合成C3;同时,由于ATP、[H]的减少,C3的还原去路受阻,所以导致C3的含量突然上升。

【详解】

①停止光照,光反应无法进行,①错误;

②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停止,无法产生NADPH和ATP,还原三碳化合物受阻导致C3含量上升,②正确;

③暗反应无光条件也可以进行,所以突然停止光照,二氧化碳的固定可继续进行,但是由于光反应阶段停止,无法产生NADPH和ATP,C3还原受阻,所以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③正确;

④暗反应中CO2与五碳化合物能继续结合,④错误;

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能力。有一定的综合性。

2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培养洋葱,b表示解离,c表示染色,d表示漂洗,ef表示制片,g 表示观察,其中染色和漂洗的步骤颠倒。

【详解】

A、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形成的,A错误;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B正确;

C、龙胆紫染液和醋酸洋红都属于碱性染料,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C正确;

D、分裂间期持续时间较长,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D正确。

故选A。

2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详解】

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A正确;

B、能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的酶分布在溶酶体中,但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错误;

C、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属于亚显微结构,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D错误。

故选A。

29.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该蛋白质是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含有一条肽链,具有4对二硫键。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详解】

A、合成该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A错误;

B、该酶含有124-1=123个肽键,编码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124个密码子,124×3个碱基,B错误;

C、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该蛋白质只含有1条肽链,因此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由于1个肽键中含有1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数至少123+2=125个,C正确;

D、该酶的盘曲和折叠结构被打开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没有断裂,所以滴加双缩脲试剂后仍会出现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C。

3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在三十九肽中,含有38个肽键,丙氨酸所在位置为第8位、第18位、第27位、39位,前3个丙氨酸居于肽链中间,最后一个氨基酸居于尾端。

【详解】

A、去掉第8位、第18位、第27位的丙氨酸时,都要断开两个肽键,而去掉第39位丙氨酸,要断开1个肽键,因此肽键数目共减少7个,A错误;

B、该过程中去掉4个丙氨酸,每个丙氨酸有3个C原子,因此C原子数目减少4×3=12个,B正确;

C、居于肽链中间的丙氨酸去掉后,分别增加了3个羧基和3个氨基,39号丙氨酸去掉后不影响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故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C正确;

D、每断开一个肽键,需要一分子水,增加一个O原子,但每去掉一个丙氨酸会减少2个氧原子,因此该过程中,O原子减少2×4-7=1个,D正确。

故选A。

【点睛】

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1)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

(2)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