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试题整理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试题整理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试题整理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试题整理

全真模拟演练(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德 D。皮亚杰

2.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酌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格塞尔 D.班杜拉

3.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A.环境 B。教育 C.生理基础 D.社会条件

4。通过“双生子爬楼梯”研究,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取决于【】

A.遗传因素 B.饮食习惯 C.环境影响 D.生理成熟

5.儿童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手指的抓握,属于【】

A.动作能 B.应人能 C,语言能 D应物能

6.华生认为,适用于人所熟悉的材料,例如浏览一段熟悉的诗歌,这种思维应用属于【】A.习惯的思维 B.无声的思维

C.计划性思维 D.动作性思维

7.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操作 B.强化 C,增强 D.守恒,

8.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霍妮 D.华生

9.力比多转化为社会赞同的高级文化活动,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叫做【】

A.暴增 B。退化 C.升华 D.转化

10.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

A.本我 B.自我 C。升华 D。超我

11.“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种现象用霍妮的防御机制理论解释属于【】

A.盲点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自以为是 D.犬儒主义

12.儿童进人学龄期后,开始感受到幼儿期的游戏缺少一种能够制造而且制作精美的感觉,从而产生不满和不快。埃里克森把这种感觉称为【】

A.挫败感 B.进步感 C.勤奋感 D。自卑感

1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发展的早期是【】

A.生理敏感阶段 B。无意识阶段

C.感知一运动阶段 D.认知阶段

14.儿童早期的动作,最终会内化为【】

A,表象和运算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观经验

15.维果茨基认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A.科技研究 B.历史研究

C。人类遗传研究 D.人类生理研究

16.维果茨基认为,一切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A.心理机能的起源 B.心理机能的发展

C.心理机能的范围 D.心理机能的概念

17.维果茨基认为,我们应当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叫作儿童现实发展水平,第二种叫作【】

A.关键期

B.转折期 C.危机期 D.最近发展区

18.家庭、学校、同伴群体这三个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微观系统之外的【】

A.外部系统 B.中间系统 C.同伴网络 D。依恋行为系统

19.下列不属于婴儿与依恋对象保持联系的行为是【】

A.排便 B。姿势的调整 C.注视 D.依偎

20.婴儿看到人脸而微笑,由于饥饿而啼哭,就行为的起因而言,这属乎【】

A.即时起因 B.个体发生的起因

C.种系发生的起因

D.行为功能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80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发展

22.环境决定论

23.心理的发展

24.知觉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25.能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线索的是应人能。【】

26.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可以分为:真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

27.低级心理都是随意的、被动的、由客体引起的,包括感觉、知觉、冲动性意志等。【】

28.依恋的生物功能就是保护,使儿童与成人之间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距离,保护儿童不受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9.简述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包括哪几个方面。

30。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31.在霍妮看来,环境中的哪些不利因素会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无助感?

32.简述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

33.吉布森认为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运用行为强化原理,举例说明如何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35.论述皮亚杰理论中认知发展阶段特征的性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乐乐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喜欢看书,喜欢做游戏,也喜欢唱歌。可他总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游离于集体,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

午睡时,角落里忽然传来乐乐的歌声,我提醒他不要发出声音,以免影响别人。可等我一转身,又听到了乐乐的歌声。

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乐乐对老师的要求很不敏感,总是我行我素,似乎对任何东西都无所谓、不在意。但我深信,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总有一处是他在意的角落。

一次集体活动时,我拿出相机捕捉孩子们的活动瞬间。乐乐依旧动作缓慢,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来扭去。我灵机一动,说:“爸爸妈妈肯定很想知道你们在幼儿园的表现,我把你们的坐姿拍下来,拿给爸爸妈妈看看吧。”话音刚落,乐乐立马坐得笔直,眼神不再茫然,而是专注、认真地看着镜头。

下午离园时,我把抓拍的乐乐坐得笔直的照片给他妈妈看,并当他妈妈的面表扬了他。乐乐妈妈一直以来得到的信息大多是负面的,今天听到老师表扬乐乐非常高兴,也当即表扬了他。这时我看到乐乐笑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抓住乐乐的这一心理特点,进一步引导他,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在集体中表现的机会。一次,在“故事妈妈讲故事”活动中,我们特意邀请了乐乐妈妈,并以此激励乐乐:“你要好好表现哦,从现在起就要养咸好习慣,让妈妈看到你最棒的一面。”

乐乐表现特别好,我在全班幼儿和他妈妈面前表扬他:

“我们要向乐乐学习,他虽然听过这个故事,但依然很认真地和小朋友们一起又听了一遍。我相信妈妈不在的时候,他也能一样表现得很棒。”得到表扬的乐乐坐得更端正了。

后来,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和激励下,乐乐慢慢地进步着,特别是行为习惯上有了很

大的变化.。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如何积极运南强化原理,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37。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搜集宝宝照片、探讨“我是怎样长大”的活动中,凡凡和大伟在看照片时发生了争执。凡凡相信小孩是不会变老的,因为故事《一寸法师》是这样说的。小伙伴大伟却反对,大伟;问:“你爸爸会不会变老?”凡凡回答:“会!”大伟再问:“那你会不会长成你爸爸那么大?”凡凡回答:“会尸‘那你会不会变老?”大伟追问。凡凡回答:“不会!”两人相持不下。

老师面对这场争论处于两难境地:是否定凡凡让他提前从童话中醒来,还是支持凡凡的童话梦想否定大伟的理性思考?

老师难以解决的问题被另一个孩子巧妙地解决了,一直“观战”的景炎对大伟说:“等他变老了他就知道了!”这就是同理心的作用。凡凡非常高兴地跑了,因为自己没有被否定;大伟如释重负地笑了,因为他找到了知音。

请运用发生认识论的理论观点分析案例中儿童的思维特点与教师的教育方式。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A

二、名词解释题

21,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2.认为儿童所处的环境、教育、社会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被称为“环境决定论”。

23.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24.知觉是一个激活了的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三,判断说明题

25. X 语言能可以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线索。

26. X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三种焦虑可以分为:真实性焦虑、神经病焦虑和道德的焦虑。

27. X 低级心理机能都是不随意的.

28. X 鲍尔毕明确指出,依恋行为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使儿童与成人之阿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距离,以保护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

四、简答题

29。格塞尔收集每一个年龄的儿童典型行为,归纳他们的成长趋势,总结出“行为剖面”,

从中总结出五个重要观点:

(1)遗传基因决定着儿童发展的顺序。

(2)发展的性质。

(3)发展的原则。

(4)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

(5)育儿观念。

30.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1)本我。

(2)自我。、

(3)超我。

31.霍妮认为,环境中存在的下列因素会使儿童产生焦虑:过于受支配,难以发挥主动性;得不到重视和关心;缺乏真诚的爱;父母的冲突使儿童受到情感创伤;过早或过晚地承担责任;在同伴中被孤立;环境中充满排斥,难以适应。

32.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无论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发展应被理解为对心理机能的直接形式的改造和通过各种符号系统对心理机能的间接形式(即文化形式)的掌握。文化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而文化自身则是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的产物,

33.吉布森从儿童知觉发展的复杂变化中,分析出三种发展趋势:

(1)知觉特异性增加。

(2)注意实现最优化。

(3)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

五、论述题

34.如果行为的结果受到强化白的出现概率就会增加。基于该原理的,表扬‘或奖励,被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认为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有学者认为,奖励是教给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什么是适宜行为的最快捷和碰有效的方法。

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基于强化管理的方法,叫“代币法”,。即通过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从而提高这些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激励手段。具体地说,就是把幼儿的奖励用虚拟的货币量化,当幼儿表现出某种预期的良好行为时,就能获得-I定数量的代币,幼儿可以用代币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实现自己的愿望。

教育工作者或家长期望以强化原理增加孩子某行为出现的概率时,应该慎重地选择强化物。可以选择的强化物有以下几种:消费性强化物:指糖果、饼干、饮料、水果、巧克力等一次性消费物品。

活动性强化物:指看电视、看电影、做手工、踢球、去公园、野餐、旅游、逛街等属于休闲性质的活动。

操作性强化物:指布娃娃、变形金刚、玩具汽车、玩具手枪、图画、卡片、气球等孩子爱反复玩耍的物品。

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以拥有享受的物品,比如小狗、小猫、录音机、光盘、电脑、磁带等。:

3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具有以下性质:

(1)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

这里所说的连续和恒定不是指时间(年龄),而是指相继的次序。年龄只是一个表示阶段的形式化指标,在某一特定的全域中,研究者可以利用年龄线索来表示这些阶段的特征,但年龄线索是极容易变化的,不仅表现在不同的全域间具有时间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全域中,个体的发展不仅有赖于他的成熟、他的经验,也有赖于社会环境。

阶段的连续性除了表现为次序的恒定外,还必须当作是稳定的。即行为的连续顺序应具有普遍性,否则,就不能确定阶段。。

(2)阶段的整合性。

整合性指阶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某一年龄所构造的结构将成为下一年龄结构的一个整合的部分。

(3)阶段的双重性。

每一个阶段,一方面包括一个准备水平,另一方面包括一个完成水平。这是由于每一个阶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化,需要连续地平衡,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的结构。所以,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形成的过程和最后平衡的形式。最后平衡的形式,意味着整体结构的形成,

六、案例分析题

36,(1)在这个案例中,乐乐的行为习惯一直是老师很头疼的问题。老师基于以往工作经验的屡次“提醒”并不能成为改变乐乐行为的有效刺激。

(2)老师敏锐地发现乐乐对“把幼儿园里的表现给爸爸妈妈看”这一刺激非常敏感。因此老师将这点作为强化物,在乐乐“坐姿端正、专注听讲”这一操作性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予强化,把拍摄的照片给妈妈看。妈妈也立刻对乐乐的这一操作性行为给予了强化(表扬)。

C3,接下来,老师不断创设机会,让爸爸妈妈看到乐乐的良好行为。于是乐乐的良好行为在“让爸爸妈妈看”这一刺激的不断强化下,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

37(1)这个案例非常生动地展示了一场由于自我中心思维导致的“讨论”。

(2)凡凡对客体——爸爸有正确、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爸爸会变老”;同时凡凡对自己的成长也有客观的认识,“我会长大”。但是对于“我会不会变老。这个问题,却表现出了自我中心思维,认为自己不会变老。凡凡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不符合逻辑的,这说明儿童对客体认识的不确定性。

(3)对于凡凡的这种认识,老师并没有试图向他说明人类成长发展的变化。事实上,即使老师想尽办法让凡凡理解“每个人都会变老,你也一样”,也很有可能无功而返。最终这个问题被景炎巧妙地解决了。

新版儿童发展理论考试重点【精】

儿童发展理论(王振宇主编)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结构变化的关系: ①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生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的三大任务: 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对心理过程的描述,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格塞尔 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应该研究心理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充分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心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示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发展理论的这三项任务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具体的发展理论总是在这三项任务中迂回前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发展理论的作用 发展理论具有组织信息和指导研究的作用。 5.发展理论的主题 ①心理的实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在心理学中,关于心理的实质的分歧集中在把人当作机械,还是当作有机体以及把人当作是单独的个体还是当作社会的一员两点上。 ②量变与质变 量变涉及变化的熟练频率或程度,质变典型地包含结构或组织的变化。发展理论更重视质的变化,也就是结构的变化。阶段式质变。 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④理论自身的建设 发展理论所关注的主题,实际上也是心理科学面临的主题。 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最核心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力。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材料

一,选择 1.下列那本书不是弗洛伊德的著作( D )A.《梦的解析》 B.《精神分析引论》C.《自我和本能》D.《女性心理学》 2.霍妮认为,儿童的基本焦虑来自( c ) A.无意识 B.情感的无法满足 C.人际关系的困扰 D.神经症 3.习性学家在一些课题上涉足到发展心理学的领域,下列不属于的是()E. A.联结 B.攻击性行为 C.关键期 D.利他行为 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结构分为( b ) A.主我、本我、超我 B.本我、自我、超我 C.本我、主我、自我 D.主我、自我、超我 5.墨菲提出,“这位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分析学的一切武器一直在社会解释的这条道路上迈进。”,这位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霍妮 D.安娜弗洛伊德 6.如果一个儿童出现了不良行为,如愤怒发作或无理取闹,成人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使其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采取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A.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控制理论 B.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C.华生的S-R理论 D.吉布森的知觉理论 7.吉布森以其高超的实验技巧来创立知觉学习理论,下列不属于吉布森的实验的是( b ) A.视崖实验 B.双生子爬梯实验 C.抓握反应 D.回避反应 8.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d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斯金纳 D.班杜拉 9.曾被誉为“心理学界莫扎特”的心理学家是( b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华生 D.班杜拉 10.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种,这两种行为是( a ) A.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反射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反射性行为和应答性行为 D.自我学习行为和社会学习行为 二、判断题 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象中、逻辑中,而且在儿童的 外部行为中也比比皆是。 2、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中的人格结构,即整个心理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过程转 到自我过程。 3、弗洛伊德特别强调力比多的作用,力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 4、华生认为人有三种基本情绪,即惧、怒、哀。 5、强化有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之分,对于一些儿童的行为矫正,可以综合地运用这两种方 法。 6、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霍妮和弗洛伊德一样都是精神分析的女权主义者。 7、班杜拉认为,学习一般都是通过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获得的。 8、电视等媒介上的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的来源。 9、霍妮提出,精神分析应超出本能和遗传心理学的范围,把文化因素引入精神分析。 10、矫枉过正”、“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些都是退化作用的反应。 三、名词解释 1、格赛尔发展量表 2、本我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3、离众 4、去中心化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称之为去中心化。 5、最佳学习期限 四、简答题 1、在应用临床法时,对于孩子的5中回答要予以注意,分别是哪五种回答? 2、吉布森的自觉学习理论有何特点? 3、皮亚杰认为运算具有哪些性质? 4、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是哪些? 5、格赛尔发展量表的诊断范围是哪四个方面? 五、论述 1、结合格赛尔的成熟势力理论的基本观点,谈谈对现在教育的启示。 2、试评述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2018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发展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试卷 (课程代码l2340)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个体在胎儿期有一个特大的头颅,头的部分约占身长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八分之一 2.几个月的婴儿足底被抚摸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这种原始反射叫 A.行走反射 B.游泳反射 C.巴宾斯基反射 D.手掌抓握反射 3.让婴儿减少哭泣,并能让他们发笑和咂嘴的味道是 A.酸味 B.苦味 C.成味 D.甜味 4.王老师边熟练弹琴边教小朋友唱歌。王老师的注意活动表现出较好的 A.分配性 B.稳定性 C.转移性 D.选择性 5.一般来说,学前)乙童在某个年龄段记忆不能永久保持,称之为“幼儿健忘”。这个年龄段是 A.3岁前 B.3~4岁 C.4~5岁 D.5~6岁 6.幼儿对古诗词的含义难以理解,往往采用简单的、反复诵读的方式进行记忆。这种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7.幼儿把珠子放在玩具小狗的嘴里,说“小狗吃药”。这种心理现象主要是 A.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感觉 8.大班小朋友暖暖在做“3+4”算术题时,依靠头脑中的实物表象(如,3个苹果和 4个苹果)得出答案“7”。这说明暖暖的思维特点具有 A.形象性 B.拟人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9.一岁半的幼儿果果有不同需求时,常只会缠着妈妈叫个不停“妈妈,妈妈”。妈妈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判断,或抱他,或给他吃东西,或给他拿玩具玩。果果的这种言 语表达形式属于 A.简单句 B.复合句 C.电报句 D.单词句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题-考试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测试卷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中国教育部网站2012年10月15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2、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4、《指南》目标部分分别对 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5、《指南》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6、《指南》共有32个学习和发展目标,87条教育建议。 7、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8、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太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9、教育部于2012年9月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它指出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二、选择 1、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ABCD),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

2017年04月自考学前教育原理00398真题和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398)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鼹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后世誉为“儿童的发现者”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皮亚杰 D.卢梭 2.提倡贫民化幼儿教育、创办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和第一所劳工幼儿团并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学门 3.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爱弥JL) 4.提倡中国化的活教育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学门 5.把教育看作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自身生产的需要的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学前教育作用于政治的主要途径是 A.普及教育 B.培养人才 C.制造舆论 D.教育立法 7.我国学前教育充分吸收外国的教育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瑞吉欧的课程理论等,体现了学前教育对文化的 A.传承功能 B.交流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 B.人口的数量、质量、布局决定着学前教育的目的 C.文化影响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 D.政治制度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9.网络课程、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了现代幼儿园的教育技术,表明对学前教育产生这种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A.社会经济 B.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 D.科学技术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试题

全真模拟演练(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德 D。皮亚杰 2.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酌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格塞尔 D.班杜拉 3.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A.环境 B。教育 C.生理基础 D.社会条件 4。通过“双生子爬楼梯”研究,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取决于【】 A.遗传因素 B.饮食习惯 C.环境影响 D.生理成熟 5.儿童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手指的抓握,属于【】 A.动作能 B.应人能 C,语言能 D应物能 6.华生认为,适用于人所熟悉的材料,例如浏览一段熟悉的诗歌,这种思维应用属于【】A.习惯的思维 B.无声的思维 C.计划性思维 D.动作性思维 7.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操作 B.强化 C,增强 D.守恒, 8.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霍妮 D.华生 9.力比多转化为社会赞同的高级文化活动,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叫做【】 A.暴增 B。退化 C.升华 D.转化 10.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 A.本我 B.自我 C。升华 D。超我 11.“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种现象用霍妮的防御机制理论解释属于【】 A.盲点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自以为是 D.犬儒主义 12.儿童进人学龄期后,开始感受到幼儿期的游戏缺少一种能够制造而且制作精美的感觉,从而产生不满和不快。埃里克森把这种感觉称为【】 A.挫败感 B.进步感 C.勤奋感 D。自卑感 1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发展的早期是【】 A.生理敏感阶段 B。无意识阶段 C.感知一运动阶段 D.认知阶段 14.儿童早期的动作,最终会内化为【】 A,表象和运算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观经验 15.维果茨基认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A.科技研究 B.历史研究 C。人类遗传研究 D.人类生理研究 16.维果茨基认为,一切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3)1、(2)乳儿期,1)新生儿期,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7)青年早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

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疗法。3、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4、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4)(3)创造性游戏,(2)教学游戏,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建筑性游戏,活动性游戏等几类。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6、 的。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发7、 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动。 (×)9、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使儿童了解社会,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10、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移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有了良心和羞愧感,就有可能使儿童自觉地克制不良行为。 四、概念解释: 1、元认知: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2、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3、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4、移情: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映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映,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试题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上到下,由中心到边缘,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发展。 2、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停滞(固结):在里必多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在继续发展到下个阶段。 4、运算: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5、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 a. 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c ) a. 节约原则 b.经济原则 c.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c ) a. 华生 b. 格塞尔 c. 斯金纳 d. 埃里克森 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d ) a. 神经症 b.退缩 c.社交恐惧感 d.基本焦虑 5、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 a )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6、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b ) a.冲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7、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a ) a.8个 b. 6个 c.5个 d.4个 8、班杜拉认为当一个人达到自设的标准时,他会对自己实行什么?( c ) a.自我封闭 b.自我控制 c.自我强化 d. 自我体验 9、皮亚杰认为,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 a.自我中心 b.思维混乱 c.不守恒 d.迷信鬼神 10、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 b ) a.量变 b.个别差异 c.质变 d.相互作用 11、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 c ) a.生命循环 b.生物圈 c.生命周期 d.生物链 12、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 a )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加入活动 1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 b ) a.适应 b.运算 c.平衡 d.认知结构 14、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 c ) a.单侧原则 b.偏好原则 c.不对称原则 d.主导性原则 15、斯金纳把人想要消退一个已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为什么?( b ) a.退化 b.矫正 c.消亡 d.遗忘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行为的发生,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 B ,C) A、习惯行为 B、非习得行为 C、习得行为 D、非习惯行为 E、去习惯行为 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哪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A ,B) A、同化 B、顺化 C、主体 D、客体 E、相互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复习整理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发展:是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 的过程。发展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 2.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上到下,由中心到边 缘,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发展。 3.可知度:是吉布森知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知觉行为的可行程 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 4.消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 作用。 5.观察学习:亦称为代替学习。班杜拉定义为“即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 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也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新行为。 6.神经病焦虑:是对于表现冲动的欲望感受到可能被惩罚的担心,即对 本我占优势的行为可能受到威胁而害怕。这是一种病态,表现形式很多。 7.离众:表现为既不归属于谁,也不想与他人抗争,总是与人保持一定 的距离,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8.同化:皮亚杰把连接个体认知结构中所有已被组织的成分与环境中现 存的成分之间的联系称之为同化。 9.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的介 于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水平之间的心理区间。 10.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 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二、简答 简述发展理论的任务(p6) 我们把发展理论界定为论述发展的全过程和探讨发展机制的理论。通常,发展理论的任务是: 第一,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第二,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第三,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的这三项任务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由于人的心理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研究对象,持有不同的理论立场、关注不同的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都会造就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解释。因此,迄今为止,人类还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包容人类所有行为和心理特点的发展理论。每一种具体的发展理论,只能反映心理的某一方面的规律和真理。 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p48) 1.知觉特异性增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 致性增加,也就是说,儿童知觉知觉变得越来越准确。 2.注意实现最优化。作为注意行为的结果,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提取某些信 息,同时忽略另一些信息。 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儿童通过确定几次的外部特征、获得恒常性和形成知觉结构单位从而使知觉变得更加经济有效。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p118)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所构成的。本我,是最原始的系统,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难以接近的部分。本我永远追求快乐原则。自我,是本我得以与外界接触的通道,是连接本我和超我的部分。自我根据现实原则。超我,超我的非理性表现在道德规则上。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成分是一组实现不同功能的精神过程,个人的行为就是这三种精神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简述同一性混乱及其危害(p160) 同一性混乱是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典型的同一性混乱表现为“我掌握不了某些生活”,结果退学、离开工作。整夜在外逗留或孤独陷入古怪而难以接近的心境之中。埃里克森还用同一性混乱理论解释

儿童发展复习总结.doc

名词解释: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祖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纵向研究:又称迫踪研究,是指在较R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照其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的进行的。其中,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被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1980)提出的关于智力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研究人的一生中认识的发展以及科学认识的历史发展的领域。他认为人类知识的形成,既不是经验论,也不是预成论,而是主体和外部世界在持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结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包括3个方而,即认知结构的发展、运算逻辑及逻辑范畴、科学概念的发展,三者统一构成了儿童认知机能的全貌。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一中广泛使用于婴儿认知研究的实验范式。第一部分习惯化: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 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第二部分去习惯化:当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声音感兴趣。 客体永久性:是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 语言习得装置:语言习得需要的某种言语分析机制。 语音的范畴知觉:是指对两个声音是表示两个不同音位还是属于同一音位范畴的辨别。 流体智力:是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 晶体智力;是一个人后天经山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它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主要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 情绪智力: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测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而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社会性参照:婴儿理解或解释而部表情的能力。 情绪:是个体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观体验,它伴随一些列复杂的行为变化,包含生理、表情和体验这样三个基本的成分。 个体(人格):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五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部分逐渐整合,成为-咻。 自我同一性:是自我整合的一种形式,这可以使人形成自我同-?感,即个人在过去经验中所形成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从而使人感受到鼓舞人心的信念。 气质;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于量方面的个体差异。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攻击行为:早期的一种观点将攻击视为一?种本能;攻击行为的后果定义一一攻击是指导致另-?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班杜拉等人认为,攻击是我们给特定行为所贴的社会标签,依据是我们对行为意义的判断。 简答: 一、毕生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和特点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毕生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不仅取决于先前的经验,而旦也与当时特定 的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一生发展中任何阶段的经验对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血多层次的。毕生发展观以更为全血的眼光来审视了发展。认为发展并不简单的意味 着功能上的增加,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任何发展都是新适应能力的获得,同时也包含已有能力的丧失,只是其得与失的强度与速率岁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个体的发展是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毕生发展观认为年龄只是对人的心理变化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 而共有三类影响系统决定个体的发展,分别为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 4、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此框架包括三个基本原理一一进化选择的优势

2018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儿童发展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12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外在行为的心理学家是(B) A.维果茨基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 2.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起步于(A) A.假设B.实验C.分析 D. 调查 3.儿童发展中,“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体现的发展原则是(C)A.个体成熟原则B.发展方向的原则C.自我调节原则D.发展阶段的原则4.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C) A.运算B.自我中心C.动作逻辑D.对应逻辑 5.格赛尔成熟理论认为,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A.生物学结构B.教育质量C.家庭氛围D.社会文化 6.华生认为,人格是由我们的系统构成的,这一系统是(D) A.环境系统B.能力系统C.知识系统D.习惯系统 7.以下不属于班杜拉“攻击实验”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是(D) A.攻击-奖赏型B.攻击-惩罚型C.无结果型D.无攻击-奖赏型8.《梦的解析》的作者是(A)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格赛尔D.乔姆斯基 9.超我的来源是(B) A.快乐B.良心C.自恋D.自居 10.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前生殖期包括口唇期和(C) A.潜伏期B.青春期C.肛门期D.宣泄期 11.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B) A.投射B.精神分析暗示法C.趋众作用D.合理化作用12.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重心是(D) A.社会过程B.本能过程C.生物过程D.自我过程1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所有生物体结构共有的机能是(B) A.适应B.顺化C.认知结构D.智慧 14.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A) A.自我中心 B.动作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15.维果茨基认为,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是(A) A.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B.人的生物成熟规律 C.学校教育发展规律D.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16.3岁以前儿童的学习依据是(A) A.自己的大纲B.学校的大纲C.社会的大纲D.母亲的大纲17.视崖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A) 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型D.敏感性 18.对儿童发展影响最深远的环境是(D)

2014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儿童发展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12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C) 1-25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德 D.皮亚杰 2.发展理论的研究主题不包括(D) 1-30 ~32 A.心理的实质 B.量变与质变 C.遗传与环境 D.心理与生理 3.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C) 2-35 A.环境 B.教育 C.生理基础 D.社会条件 4.根据格赛尔的观点,发展的本质是(B) 2-37 A.连续性变化 B.结构性变化 C.跳跃式变化 D.间歇式变化 5.在格赛尔的育儿观念中,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是(A) 2-40 A.尊重儿童天性 B.以儿童为中心 C.引导孩子发展 D.及时教育 6.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3-48 A.斯金纳 B.华生 C.班杜拉 D.巴普洛夫 7.观察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D) 3-61 A.强化和动机过程 B.运动复现过程 C.保持过程 D.注意过程 8.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是(C) 4-83 A.本我 B.自我 C.本能 D.超我 9.性欲的前生殖期是指(B) 4-86 A.前生殖器期 B.口唇期和肛门期 C.潜伏期 D.青春期 10. 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A) 4-89 A.性节制 B.道德焦虑 C.压抑 D.移情 11. 霍妮认为儿童焦虑的防御策略有盲点作用、分隔作用和(D) 4-95 A.反向作用 B.投射作用 C.趋众作用 D.合理化作用. 12.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是(B) 4-87 A.心理的发展 B.性欲的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情感的发展 13.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C) 5-118 A.认知结构 B.顺化 C.适应 D.同化 14.儿童最初具有的动作是(A) 5-124 A.吮吸反射 B.循环反应 C.智慧动作 D.反射性动作 15. 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到 (C) 6-18 A.按先天的大纲学习 B.按后天的大纲学习 C.按教师的大纲学习 D.按社会的大纲学习 16.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活动起源于(B) 6-147 A.主观意识 B.客观的社会环境 C.语言符号 D.社会的交互作用 17.在儿童概念思维时期,对形成真正概念起决定作用的是(B) 6-155 A.个人经验 B.词语 C.抽象思维 D.动作发展 18.根据习性学理论,属于联结反映的是(A) 7-176

6-儿童发展心理学打印6页期末考试重点

《儿童心理发展学》一、单选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C 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B.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C.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D.儿童个体心理发展 2.下列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B)。 A.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B.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不会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D. 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3.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者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A A.横向设计B.纵向设计C.相关设计D.交叉设计 4.在较长的时间序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C A.相关设计B.横向设计C.纵向设计D.交叉设计5.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最大的优点是()。B A.可同时对几个群体进行观测,比较不同年龄群体中某一发展趋势是否相同。 B.只需相对较短时间的追踪测量,就可分析个体某一心理特征在较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 C.减少了反复测量对结果准确性带来影响,使研究结果更加精确。 D.减少了被试流失的机会,降低了研究费用。 6.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是()。A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7. 通过操纵和控制研究的某些变量,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这种研究方法是()。D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8. 研究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的缺陷是()。A A. 儿童在实验室环境中会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使得实验结果有局限性 B.实验室内的条件控制得过于严格 C. 不能对儿童得行为进行重复观察 D. 对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得各种因素根本无法控制 9.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霍尔B.杜威C.皮亚杰D.普莱尔10.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德国学者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出版的时间是(B)。 A. 1879年 B. 1882年 C. 1900年 D. 1905年 11.学派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是()。C A.霍尔B.比纳C.皮亚杰D.格塞尔 12.弗洛伊德划分儿童人格发展的依据是()。A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调节的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 13.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阶段。C A.三B.四C.五D.八 14.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儿童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易发生于()。B A.口唇期B.崇拜性器官期C.潜伏期D.生殖期15.艾里克森划分儿童人格发展的依据是()。B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调节的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 16.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将人格发展分为()阶段。D A.三B.四C.五D.八 17.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18.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B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19.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A A. 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B.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20.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源自与心理需求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称其为()。D A. 自我同一性 B. 同一性扩散 C. 同一性混乱 D. 心理社会危机 21. 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C A. 怕 B. 怒 C. 悲 D. 爱 23.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行为受到抑制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这是()在发生作用。C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doc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洛克的白板说 ■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 ■卢梭的儿童观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 第一章导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1882年徳国牛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 普莱尔《儿童心理》 ■早期儿童心理学代表人物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 首创“问卷法” 儿童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 ■纵向时序设计 ■微观发生学设计 ■跨文化研究 ■相关设计 ■实验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 ■纵向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评估法、临床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争论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关于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争论 ■关于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争论 ■关于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争论 ■关于发展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争论 ■关于发展的关键期 主要理论派别 ■ 一、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构成、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本我的含义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八个阶段的冲突及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感 四种同一性状态玛西亚,划分的同一性四种状态及含义 ■同一性完成 ■同一性延迟 ■同一性拒斥 ■同一性混乱 ■四、华生的行为主义 ■小阿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 ■五、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及时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过程、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玩偶实验 ■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心理发展的结构:格式、同化和顺应、平衡 ■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思维的基本单元 格式(scheme),最初的格式来自于无条件反射。 2、同化与顺应的含义 思维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的含义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8-11. 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 15岁) ■四个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及经典实验 ■八、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最近发展区概念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 胎儿的发育过程 ■胚胎期是发育的关键期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 生理发展的两个原则■头尾原则

吉林省2017年上半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_儿童发展理论考试题(卷)

吉林省2017年上半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儿童发展理论 考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讲:以( )为基本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A.园本课程 B.户外活动 C.区域活动 D.游戏 2.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 A. 个别的心理特征 B.典型的心理特征 C.所有的心理特征 D.笼统的心理特征 4.( )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5. 幼儿的学习是以( )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A.自身兴趣 B.直接经验 C.实际操作 D.组织活动 6. 家园合作的原则是( ) A.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合作原则、共同参与原则 B.平等原则、尊重原则、责任分担、共同参与原则 C.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合作原则、互惠原则 D.平等原则、尊重原则、责任分担、互惠原则 7. 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不得少于( )小时。 A.2 B.1.5 C.1 D.3

8. 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园社会教育机构在( )创立 A. 武昌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9. 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属于( )领域。 A.社会 B.语言 C.科学 D.艺术 10. 以孤篇享誉全唐的诗人是。 A:陈子昂 B:杜甫 C:张若虚 D:李白 11. 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12. 在儿童的游戏中,“娃娃家”“理发店”“医院”等各种游戏属于( ) A.移情训练 B.角色扮演 C.模拟活动 D.玩耍活动 13. 幼儿充足的午睡时间一般为( ) A.1-2小时间 B.2-2.5小时 C.11-12小时 D. 2-3小时 14. 对幼儿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及组织实施等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的内容 A.《幼儿园管理》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5. 环境的( )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A.相容性 B.界限性 C.转换性 D.相互性 16. 学前教育学的创始人是哪位教育家? (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福禄贝尔 17. 下列属于电脑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 A:速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