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基础知识(含答案)

管理基础知识(含答案)

管理基础知识(含答案)
管理基础知识(含答案)

管理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ISO 9000—GB/T 19000系列是技术规范的补充,而不是替代。(√)2.质量体系认证是由国家规定,企业必须做到的一项工作。(×)3.质量体系的定义是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活动和资源。(×)4.CB/T 19000标准中的产品的定义是指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5.要想使产品性能可靠就要贯彻GB/T 19000标准。(×)6.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质量控制中的一切问题。(×)7.通过培训就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需要。(×)8.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管理职责的实施。(√)9.2000版ISO 9000质量管理8项原则中一条重要原则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0.贯彻2000版ISO 9000只是领导的事,和员工无关。(×)11.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是生产和服务的需要。(×)12.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是全球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需要。(√)13.不执行ISO 1500标准就不能出售产品。(×)14.ISO 14000环境标准认证应遵循自愿的原则。(√)15.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应不增加贸易壁垒的内容。(√)16.制订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应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17.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针对污染严重企业,和服务业没关系。(×)18.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制订应具有真实性和非欺骗性的原则。(√)19.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具有灵活性和预防性的特点。(√)20.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针对不发达国家的。(×)2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是在乌拉圭会谈中制定的。(×)22.知识和信息的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2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所描述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封闭的系统。(×)24.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是上海市地方制订的。(×)25.宪法是我国安全卫生法的首要形式。(√)26.职业事故的发生不会影响企业正常工作。(×)27.职业病只要能治就不会影响劳动者的健康。(×)28.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29.创建质量奖是企业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最终的目标。(×)3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可以当做政府评奖的标准,但不可作为企业自我评价的准则。(×)31.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的管理。(√)32.在组织资源配置中,领导可以通过发动群众等手段来调动配置各项资源。(×)33.公共责任应体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34.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必考虑支持社会公益。(×)35.质量的定义是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或服务。(√)36.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7.广义质量概念包括所有的有形产品或服务,包括待销或自用。(√)38.广义质量概念包括所有制成品。(×)39.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满意的程度(×)

40.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41.合格即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42.不合格就是没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43.自检即由作业者按规定要求完成后对该工作进行的检验。(√)44.质量管理中过程的定义是将材料变成产品的活动。(×)45.产品质量固有特性,应具有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特点。(√)46.对于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就是将不合格品返修。(√)47.对不影响使用性能的不合格品可采取让步或放行的态度。(√)48.组织采取预防措施时应权衡风险,利益、成本等因素。(√)49.质量记录包括证明产品满足质量要求程度记录。(√)50.质量记录一定要求用本子记,否则就没有真实性。(√)51.凡是人都是人力资源的主体。(×)52.人力资源特指有正常智力能从事生产活动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53.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与人,人与事的和谐。(√)54.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是通过企业员工来完成的。(√)55.工作分析方法的目的是明确企业中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以及这些职位对员工有何具体的要求。(√)56.职责就是每个人的责任。(√)57.绩效考评即对人及工作状况进行考评。(√)58.考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59.绩效考评的结果确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否。(√)60.职业培训是给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61.讲授法是传统的培训方法。(√)6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即劳动关系。(√)63.用人单位必须给劳动者支付报酬,提供工作条件,并不断改进。(×)64.劳动者只要参加了劳动就有了劳动关系。(×)6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合同是无效合同。(√)66.沟通是人的本能。(×)67.沟通是一种能力,是后天训练出来的。(√)68.水平沟通一定要有透明度。(√)69.沟通可分为往上沟通、往下沟通、水平沟通几种情况。(√)70.影响个人人及交往的障碍主要是环境因素。(×)71.组织障碍主要有信息泛滥、组织氛围、时间压力、信息过滤等五方面。(√)72.对待传言的最好方法是不去理睬。(×)73.人际交往要注意的两个行为是领域行为、礼貌行为。(√)

二、单项选择提(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体内的括号中)

1.建立质量体系必须根据(C )。

A.统一的质量模式B.上级的要求C.企业自身的需要D.客户的需要

2.产品质量审核应按(B )来评价产品的质量。

A.用户使用要求B.企业要求C.标准要求D.市场要求

3.在质量管理活动中,(B )可应用统计技术。

A.测量过程B.生产过程C.销售过程D.评审过程

4.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A )的实施。

A.管理职责B.生产管理C.服务管理D.销售管理

5.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范畴中,资源管理包括(A )管理。

A.人力资源B.自然资源C.土地资源D.环境资源

6.质量管理的8项原则包括(B )的原则。

A.全过程的管理B.以事实为决策依据

C.不必考虑供方的利益D.阶段管理

7.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A )

A.环境问题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危B.环境问题关系到经济的效益

C.环境问题关系到服务的质量D.环境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8.ISO 14000环境标准认证应遵循(A )。

A.自愿的原则B.政府强制命令原则C.领导推行原则D.公认的原则

9.环境问题关系到(C )。

A.产品的销路B.企业的名誉C.社会的稳定D.企业的生存

10.ISO 14000环境标准可用于(C )等方面。

A.行政干预和管理B.对内检查、评比

C.对外认证、注册D.环境评估、考察

11.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应具有(C )的原则。

A.可操作性B.保密性C.真实性和非欺骗性D.公开公正性12.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可适用在(B )一切规范中。

A.本单位B.国内外C.制造行业D.本行业

13.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具有(D )的特点。

A.针对性B.开放性C.单一性D.广泛性

1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是在(D )召开的职业安全卫生大会上提出的。

A.阿根廷B.美国C.英国D.巴西

15.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贯彻,是按照(C )戴明质量管理的模型实施的。

A.计划、行动、落实B.计划、行动、检查、改进

C.计划、行动、贯彻D.计划、行动、对照、评估

16.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行动环节包括(C )等方面。

A.组织结构、方针管理B.方法和措施

C.组织结构、程序和方法D.管理和检查

17.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是(D )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和。

A.上海B.企业C.行业D.国家

18.贯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可对(D )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A.提高职工福利B.美化周边环境

C.领导业绩提升D.企业发展

19.世界上有(C )设立质量奖。

A.中国B.欧美国家

C.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D.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20.卓越绩效标准的框架结构包括(A )等七个方面。

A.领导、战略、资源、过程管理B.价值、文化、人力资源

C.经济效益和精神文明D.形象、品牌、效益、目标

21.企业经营应考虑(A )等多方面利益。

A.员工、股东、供应商、合作伙伴及社会公众利益

B.企业和员工利益

C、个人、集体、国家利益

D、个人、集体、股东、国家利益

22.企业竞争力不能提高是因为(C )。

A.劳动力成本太高B.没有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C.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D.领导目光短浅

23.卓越绩效评价标准在制定中有(D )之特点。

A.灵活机动B.战略远见C.贴合实际D.体系严密24.在组织资源配置中,领导可以通过(C )等手段来调动配置各项资源。

A.调动社会一切力量B.发动群众

C.组织、指挥、协调、沟通D.会议、命令、奖励、调整

25.在企业中,资源是可供组织达到一定目的要素的总和,如(A )等。

A.资金、劳动力、生产资源、技术

B.专利、信息、设备、人员

C.厂房、工人、技术人员、商品

D.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金、技术专利

26.(B )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A.富裕B.诚信C.管理D.纪律

27.质量定义中的固有特性可以理解为(A )。

A.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B.特异的性质

C.天生具有的材质

D.人们预先选定的特性

28.自20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质量观念主要有(C )。

A.广义质量和狭义质量B.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广义性质量C.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D.企业标准质量

29.根据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一般将顾客分为(A )。

A.内部顾客、中间顾客、外部顾客、竞争者顾客

B.中国顾客、外国顾客

C.男顾客、女顾客

D.一般顾客、大客服顾客

30.(D )即由作业者按规定要求完成后对该项工作进行的检验。

A.互检B.免检C.暗检D.自检

31.产品质量固有特性,应具有(B )特点。

A.活动或过程符合要求B.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

C.反映市场目前需要和潜在期望D.反映顾客的需要

32.质量控制是指(A )。

A.员工自检的能力B.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和活动C.确认产品质量优劣的水平程度D.根据市场反馈信息调整生产的能力33.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要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品的方法是(A )。

A.制造业采取返工、服务业采取致歉B.全部报废

C.可以修理后在出售D.不声张,个别对象个别解决

34.纠正不合格措施为(C )。

A.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B.体系不断完善所用的方法

C.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缺陷等原因,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D.提高员工素质所采取的措施

35.实施预防不合格的措施是(A )四个程序。

A.识别、评价、记录、处理B.识别、评价、记录、评审

C.识别、处理、改进、完善D.识别、处理、记录、改进

36.组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应权衡(A )等因素。

A.风险、利益、成本B.效益、成本、结果

C.投入和产出D.风险、效益、结果

37.质量记录的基本要求是(A )。

A.真实性、可追溯性B.不做假

C.可信性D.实时性

38.作为人力资源有以下特性(C )。

A.可创造利润的主要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资源

B.可利用的资源、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

C.活的资源、创造利润的主要资源、战略性资源、可以无限开放的资源

D.可利用、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资源

39.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包括(B )。

A.领导、员工、技术人员的管理

B.人力资环规划、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培训与开发等

C.人力的管理、报酬的分配等管理

D.人力、岗位、薪酬管理

40.工作分析方法有(A )等多种方法。

A.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面谈法B.观察法、分析法、统计法

C.观察法、教授法、面谈法D.观察法、统计法、对照法41.绩效考评有(A )几种形式。

A.效果主导型、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B.历史统计法、经验估计法

C.组织评价、群众评议D.自评、互评、领导评价42.绩效考评要遵循(B )等原则。

A.规范性、计划性、应变性B.内容规范化、客观公正

C.过程民主透明D.领导布置、业务部门贯彻执行43.绩效考评体现公正原则要做到(B )。

A.符合职业发展的需要B.考评科学、规范

C.考评的量表科学严密、过程民主透明D.领导、工会、员工积极参与44.企业培训的特点是(A )。

A.经常性、超前性、后延性B.计划性、现实性

C.可操作性、灵活性D.强制性、必要性

4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即(D )。

A.用人关系B.雇佣关系C.经济关系D.劳动关系46.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A )几种。

A.固定期、无固定期和为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B.临时工、合同工

C.长工和短工D.临时工、固定工

47.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A )的原则。

A.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B.用人单位决定、个人服从

C.平等互利D.以个人意愿为主

48.影响讲话效果的有(A )等几个因素。

A.技巧、态度、知识、社会文化的背景B.语气、受教育背景、地区差异C.环境因素、认识的偏误、过去的经验D.个人威望、讲话技巧、工作经验49.沟通可分为(C )等几种情况。

A.人与人沟通、领导和被领导沟通

B.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

C.往上沟通、往下沟通、水平沟通

D.国与国的沟通、民族与民族的沟通、人与人的沟通

50.往下沟通要注意(A )等。

A.了解情况、不多责怪,接受意见B.态度、讲话的技巧、工作的方法C.多听意见、谦让、主动接触D.倾听、了解、改正

51.沟通的积极态度有(A )等几种。

A.直言型、谅解型、基本型、提示型、警戒型、询问型

B.诚恳型、理解型、谦让型

C.主动性、客观性、理智型

D.积极型、幽默型、开放型、客观型

52.人际交往要注意的两个行为是(A )。

A.领域行为、礼貌行为B.个人行为、组织行为

C.现实行为、历史行为D.衣着得体、语言得当

53.讲话的态度有(A )几种。

A.积极的、侵略的、退缩的B.诚恳的、和善的、恶劣的

C.诚恳的、和善的、伪装的D.积极的、幽默的、圆滑的

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重庆事业单位)

管理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指:计划、组织、领导、( )。 A.沟通 B.协调 C.控制 D.指挥 2.在现代社会中,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可分为公共管理和( )。 A.企业管理 B.经济管理 C.社会管理 D.法律管理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活动应以( )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A.公众利益 B.目标 C.法律 D.市场 4.儒家思想的核心反映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以和为贵 D.性恶论 5.管理者面临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性质、( )。 A.人员状况 B.生产力水平 C.制度 D.法规 6.从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管理人员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 )。 A.开发人员 B.生产人员 C.专业管理人员 D.营销人员 7.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 )则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8.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启蒙者的人是( )。 A.亚当·斯密 B.罗伯特·欧文 C.查尔斯·巴贝奇 D.享利·普尔 9."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代表作是( )。

A.《国富论》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原理》 D.《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10.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 )。 A.战略战术性决策 B.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决策 D.个人、群体决策 1l.决策的基本前提是( )。 A.拟定备选方案 B.分析方案 C.选择方案 D.确定目标 12.决策盈亏平衡点法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 )。 A.小于总成本 B.大于总成本 C.等于总成本 D.参考成本 价 1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保守法,冒险法和( )。 A.主观概率 B.大中取大法 C.大中取小法 D.折中法 14.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和 ( )。 A.狂躁阶段 B.抑郁阶段 C.无望阶段 D.力竭阶段 l5.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消耗时伺长,少数人说了算,屈从压力。 ( )等方面。 A.责任不清 B.方案太多 C.意见太多 D.认知能力差距大 16.从职能空间对计划进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与财务计划。 ( )。 A.战略与战术性计划 B.长期与短期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人事计划 17.根据计划内容明确性标准,可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和( )。 A.业务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财务计划 D.程序计划 18.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 )。 A.例行决策 B.常规决策 C.定型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管理学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中管理常识包含管理学常识和行政管理知识。 1.管理的对象为人员、资金和物资。 2.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 3.管理的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和动力原理。 4.古典管理学说的两大流派:美国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国的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5.行为管理学说是继古典管理学说之后发展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二个时期: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 6.管理科学学说兴起于行为科学方兴未艾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7.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8.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2)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管理。 9.激励理论分为三类:(1)需要型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状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10.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组织文化的特点是:(1)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组织文化作用是整体的效用;(3)具有历史的连续性;(4)具有个体性;(5)具有创新性。 组织文化具有如下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创新功能;(5)约束 功能;(6)效率功能。 11.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式结构,是

管理基础知识试题

求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全面的《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重点概念:管理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重难点问题: 1、管理的性质对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把握:首先,我们要知道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重性。即管理既有与组织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同时,要对管理的二重性有正确的理解。从管理的自然属性看,管理是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任何一种结合的生产活动中都必须进行的活动。从管理的社会属性看,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 "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 2、管理的基本职能对这个问题可以按照教材所列的计划、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控制、协调八个方面掌握。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重点概念: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

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重难点问题: 1、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那些?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来看,管理理论分三大块,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有哪三大管理理论,而且要掌握各自包括的主要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 (法约尔创建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创建的)------行政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科学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由此,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原理: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现例外管理原则。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在泰罗理论的基础上大大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而且努力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法约尔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而管理又包括五种职能活动。经营技术活动商业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法约尔还根据自己长期的管理经验,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管理热点常识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管理热点常识汇总 推荐阅读:事业单位考试题库|2013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管理常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是一个常考考点,由于范围广,内容多,所以并不利于记忆。因此,中公教育总结整理出一些管理热点常识,以备考生的不时之需。 1.管理的对象为人员、资金和物资。 2.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 3.管理的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和动力原理。 4.古典管理学说的两大流派:美国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国的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5.行为管理学说是继古典管理学说之后发展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二个时期: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 6.管理科学学说兴起于行为科学方兴未艾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7.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8.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2)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管理。

9.激励理论分为三类:(1)需要型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状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10.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组织文化的特点是:(1)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组织文化作用是整体的效用;(3)具有历史的连续性;(4)具有个体性;(5)具有创新性。 组织文化具有如下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创新功能;(5)约束功能;(6)效率功能。 11.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式结构,是横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职能制,即同级行政机关和每级行政机关内部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组合方式。 1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目。

管理基础知识真题答案

) (第一章至第六章)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指:计划、 组织、领导、( )。 A.沟通 B.协调 C.指挥控制 D.理可分2.在现代社会中,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社会管 为公共管理和( )。企业管理 A. B.经济管理 C.社会管理 D.法律管理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活动应以( )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A.公众利益 B.目标市场法律 D. C. 4.儒家思想的核心反映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D.性恶论 C.以和为贵 5.管理者面临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性质、( )。 A.人员状况 B.生产力水平 D.法规 C.制度管理人6.从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管理人员分为综合 员与( )。 A.开发人员 B.生产人员 C.专业管理人员 D.营销人员 7.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 )则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蒙者的8.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启 ( )人是。巴贝奇普尔 D.享利· C. B. A.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查尔斯·。泰勒的代表作是( )?科学管理之父《机器与制《科学管理原理》 D. B. A.《国富论》《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C. 造业经济学》。( )10.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 A.战略战术性决策 B.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决策 D.个人、. 群体决策决策的基本前提是( )。1l. 选择方案 D.确定目标 A.拟定备选方案 B.分析方案 C. 决策盈亏平衡点法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 )。12. 等于总成本 D.参考成本价 A.小于总成本 B.大于总成本 C. ( )。1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保守法,冒险法和折中法 D.主观概率 B.大中取大法C.大中取小法 A. ( )。14.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和力竭阶段 D. B.抑郁阶段 C.无望阶段 A.狂躁阶段等 ( )l5.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消耗时伺长,少数人说了算,屈从压力。方面。认知能力差距大 C. B.方案太多意见太多 D. A.责任不清。 ( )16.从职能空间对计划进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与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C.长期与短期计划指导性计划 D. A.战略与战术性计划 B. ( )17.根据计划内容明确性标准,可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和。财务计划 D.程序计划 C. A.业务计划 B.指导性计划 ( )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18. D.非程序化决策 C.例行决策 B.常规决策定型决策 A. 。 ( )19.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和常规决策 C.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D. A.不确定型决策 B.是决策 20.根据实践结果,对初始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使决策合理,这。( ) D.反馈原则比较选优原则满意原则 A. B.系统原则 C.心理决策者既希望行动轰轰烈烈,又顾虑成本开支巨额投入,这是一种 ( )21. 压力。趋避冲突 C.得失冲突 D.双避冲突双趋冲突 A. B.22.参与决策是削弱

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

《管理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C )。 A.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B. 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D.制定组织目标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创立了(C )。 A. 人文关系学说B.人际关系学说 C. 行为科学学说D.社会关系学说 3.关于计划工作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计划是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范畴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 C.计划工作是有目的的行为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C )原则。 A. 现实性 B. 协调性 C. 权变性D.关键性 5.下面决策方法中,具有“匿名性”特点的是( D )。 A.群众评议法B.哥顿法 C. 头脑风暴法D.特尔菲法 6.20世纪初期,有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了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设想,他就是( c )。A. 赫伯特?西蒙B.哈罗德?孔茨 C. 马克斯?韦伯D.林德尔?厄威克 7.如果企业进行小批量产品的生产,那么,它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种企业适于采用( b )组织形式。 A.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D.不确定 8.评价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有关信息的获得来源于( b )。 A.上级人员B.下属人员 C. 高层领导D.协作部门 9.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 性格理论阶段B.行为理论阶段 C. 效用领导阶段D.权变理论阶段 10.韦伯认为,只有(c )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 A.超凡的权力 B.传统的权力 C.理性合法的权力 11.(c )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的有效,也不见得绝对的无效,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A.经验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权变理论学派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c)。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13.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管理效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 a ) A.6% B。16% C。26% 通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做出描述,.14.

2019年下半年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精选真题

2019年下半年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精选真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矛盾的,两者很难形成有机统一体。() 2、在高等院校中,校长是高层管理者,院长是中层管理者,教师是基层管理者。() 3、在企业里,总经理承担计划职能,部门经理承担组织职能,各科室科长承担控制职能。() 4、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组织结构更加复杂、有效,由于直线型组织结构仅适用于简单的组织,因此在现代社会直线型组织结构已经不存在了。() 5、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职位权力。() 6、针对管理工作,决策的成功取决于决策方法的合理性。() 7、在群体决策中,决策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较小,但是可能会造成弱势叠加效果。() 8、当风险发生的概率无法确定时,可采用随机性决策。() 9、计划与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计划要按照决策制定的目标制定,计划是不能改变决策的。() 10、管理者面对组织中各类冲突,需要通过谈判消除冲突所产生的所有影响。() 11、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乐观的管理者会遵循最大最小原则做决策。() 12、一般来说,计划工作的质量以及实现计划的适当措施,往往比计划工作本身对绩效的影响更大。() 13、目标管理方法能够帮助管理者较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 14、使用BCG矩阵能够帮助管理者判断应该采用纵向一体化还是横向一体化战略。() 15、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评价。() 16、集中化战略是中小型企业的首选发展战略。() 17、美国管理学家韦伯认为主管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能力包括技术能力、人事能力、规划决策能力、娱乐能力和教育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学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学常识(常考题目)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为此,泰罗提出了任务管理法和配备“第一流”的工人。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马克斯·韦伯在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 上述三位及其他一些先驱者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厄威克(L.Urwick)与美国的古利克(L.Gulick),前者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条原则,后者概括提出了“POSDCORB”,即管理七项职能。 [编辑本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Mayo,1880-1949)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0)的“X理论-Y理论”等。 战后40年代到80年代,除了行为科学学派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这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等。这些管理学派研究方法众多,管理理论不统一,各个学派都有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用词意义,各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孔茨(H.Koontz,1908-1984)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管理过程学派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和控制以解决企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2.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3.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 4.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 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 7.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8.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 9.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10.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11.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尊重领导的意见。( √) 12.排列图是按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13.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14.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 √)

15.5 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 16.“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17.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18.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19.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20.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 检验。(×) 二、选择题 1、质量是一组固有( A )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 B.品质 C.行为的特性 D.特征 2、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C )。 A.物理的特性 B.行为的特性 C.可区分的特征 D.可区分的特性 3、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D )。 A.符合性质量 B.广义性质量 C.满意的质量 D.适用性质量 4、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 B )特性。 A.赋予 B.固有 C.增加 D.以上皆是 5、以下( C )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A.领导作用 B.过程方法 C.预防为主 D.全员参与 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 B.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2010管理基础知识题库套卷

2010管理基础知识题库套卷(八)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这里的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A.精确性 B.复杂性 C.有效性 D.实践性 2.从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管理的核心是()。 A.处理好人际关系 B.决策 C.组织 D.控制 3.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 A.历史性和实践性 B.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C.一般性和多样性 D.科学性和艺术性 4.管理的载体是()。 A.工作 B.组织 C.员工 D.技术 5.研究一定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的理论学派是指()。 A.沟通中心学派 B.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C.社会合作学派 D.群体行为学派6.韦伯认为,组织的有序来源于作为其基础的()。 A.制度 B.管理 C.职位 D.权力 7.在管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组织 B.计划 C.领导 D.控制 8.计划工作是在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其首先要()。 A.确定目标 B.考虑前提 C.决策 D.估量机会 9.计划工作有利于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于()。 A.管理 B.目标 C.顾客 D.战略 10.在许诺原理中,许诺、所需时间和实现目标可能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小、长、小 B.大、长、小 C.大、短、小 D.大、长、大 11.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是指()。 A.战略 B.政策 C.预算 D.规划 12.增加新的与原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类型是()。 A.混合多元化 B.竞争多元化 C.横向多元化 D.横向一体化 13.目标管理适合于管理()。 A.组织 B.一般员工 C.管理者 D.工作 1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目标管理出现于()。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15.一般说来,越是组织的下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A.战术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 B.战略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 C.战术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 D.战略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16.直接利用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决策目标及方法,并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方法是()。 A.效用法 B.概率法 C.计量决策法 D.主观决策法 17.对组织结构中的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是适中,就越是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这是()。 A.控制工作的原理 B.组织工作的原理 C.计划工作的原理 D.领导工作的原理 18.下面不是组织工作的原理的是()。 A.组织适宜性原理 B.责权一致原理 C.分工协作原理 D.管理宽度原理19.在组织规摸一定条件下,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呈()。 A.反比 B.正比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学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学之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预测方法等几种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内容—过程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公共政策分析应集中在内容与过程的分析上,主张使用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两种方法。 (2)系统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政策分析既要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分析,也应加强对政策执行的分析。 (3)信息转换分析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邓恩提出的。该模式认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实、价值、规范三大问题,由此产生了经验方法、评价方法、规范方法三种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来划分,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纵向结构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2)横向结构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4、公共政策决策思维模式 (1)经验决策模式:最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指决策者依据个人决策实际经验进行公共政策抉择的思维方式。 (2)理性决策模式:二战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特别倡导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又叫科学决策模式。指决策者采用科学实证的量化分析技术和严格的逻辑程序,对确定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最优的公共政策方案设计和政策决定的思维模式。 (3)非理性决策模式:指决策者依靠直觉、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作出选择和决定的思维方式。

(4)渐进决策模式:该模式认为政策决定是人们根据政策经验,经过政治互动和渐进调试的过程,而获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动 (5)综视决策模式:综合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决策模式的特点,即运用渐进决策模式方法从宏观角度找出重点政策问题之所在,运用理性决策模式方法从微观角度对重点政策问题作细微的分析决策。 5、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模式 (1)政治系统决策模式:这一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他指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全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政治系统的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是一个包括环境、输入、要求、支持、输出和反馈等环节的有机整体。 (2)功能过程决策模式:政治科学的创始人哈罗德·拉斯韦尔最早提出了决策过程的七功能分析模式,认为公共政策活动过程的七个互相连续的功能活动环节是情报、建议、规定、行使、运用、评价和终止。在七功能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安德森提出五阶段功能过程决策模式理论。即问题的形成、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通过、政策的实施、政策的评价。 (3)制度程序决策模式:制度程序化决策模式理论,是西蒙提出的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理论,这一理论从动态的角

2017年初级工商管理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2017年初级工商管理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1.(B)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 A. 1997 B. 1996 C. 1998 D.1995 2.票据的发行价格通常(D)票据面额。 A.等于 B.高于 C.不确定 D.低于 3.证券回购中,出售方付给买方的利息由(C)确定。 A.被抵押的证券本身的利率 B.基准利率 C.买卖双方商议 D.贷款利率 4.证券业协会属于(D)。 A.证券市场的主体 B.中介机构 C.主要的监管机构 D.自律性组织 5.按照股东权利的不同,股票可分为(A)。 A.普通股和优先股 B.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外资股 C.上市股票和非上市股票 D. A种股票和B种股票 6.依据一定的信托契约,发行受益凭证而设立的基金是(A)。 A.契约型基金 B.公司制基金

C.开放式基金 D.封闭式基金 7.在我国,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A)担任,具体负责基金资产的保管,并对基金管理人的运作进行监督。 A.商业银行 B.证券公司 C.人民银行及派出分支机构 D.证券交易所 8.投资者要求经纪商按限定的价格或更有利的价格买卖某种证券的委托是(A)。 A.限价委托 B.市价委托 C.柜台委托 D.自助委托 9.由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对每一营业日成交的证券与价格分别予以轧抵,计算证券和资金的应收或应付净额的处理过程,被称作(C)。 A.开户 B.委托 C.清算 D.竞价 10.某企业持面额600万元4个月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某银行申请贴现,该银行扣收20万元贴现利息后将580元付给该企业,这笔贴现业务制定的年贴现率为(B)。 A. 5% B.10% C.15% D. 20% 11.某投资者以1800元的价格买人一张面值2000元,利率为10%的10年期债券,则其当期收益率为(A)。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120题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复习 题120题及答案 1.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不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B.刚性管理不便于考核 C.刚性管理方法以"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为基础 D.刚性管理激发员工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 2.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B.柔性管理不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一不利于对种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 C.柔性管理有严格的职责分工不容易形成冲突 D.柔性管理有明确的工作标准 3.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便于协调员工个体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B.柔性管理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C.柔性管理不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D.柔性管理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对种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 4.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 B.柔性管理造成了员工的惰性,使员工一味只求完成分内的工作 C.柔性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D.柔性管理中员工缺乏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意识,自律自控能力低,限制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5.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B.刚性管理使员工挖掘其潜能,发挥其天赋,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 C.刚性管理由于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 D.刚性管理中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

“质量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 “质量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总分:100分单位(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题0.5分) 1.顾客是指接受_ 产品_____的__组织____或个人。 2.顾客既包括组织外部__的顾客,也包括组织内部___的顾客。 3.外部顾客包括__现实顾客____和潜在顾客。 4.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__要求____已被_满足_____的程度的感受。 5.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__实际____感受与__期望值____比较的结果。 6.顾客满意的基本特性包括主观性_层次性_____、_相对性_____和阶段性。 7.质量是指一组固有__特性____满足__要求__的程度。 8.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___体系___与要求有关的固有__特性____。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或服务具有满足__顾客____需要的质量而需要进行的全部__活动__的总和。 10.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__质量____为中心,以____全员__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八项原则)分别是___以顾客为关注焦点___、领导作用、____全员参与__、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___持续改进_______、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决策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五步法包括__决策____、准备、开始、_扩展__和综合五个阶段。 13.2000版IS09000标准中提出的____质量管理八项原则______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1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_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和__为顾客服务____的思想。 15.过程是一组将__输入____转化为__输出____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我局(公司)的“十六字”质量方针是追求卓越、阳光服务、 关爱客户、和谐共进。 17.质量目标是组织在__质量方面____所追求的__目的____。 18.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__控制____组织的__协调____的活动。 19.质量目标展开的内容可包括:__目标分解____、对策展开、目标协商、__明确目标责任____和授权、编制展开图等五个方面。 20.质量管理体系是由__过程____构成的。 21.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包括质量__意识____教育、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22.标准是对__重复性____事物和概念所作的_统一_____规定。 23.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___效益___的活动。 24.现场质量管理是指___产品___加工和___服务___提供过程的质量管理。 25.现场质量管理是__质量管理体系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26.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之一是促进全员__参与__,改善__工作环境____和提高员工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试题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我国,只把直接或间接参与改变劳动对象的()的物质资料才看作 设备。 A. 状态和性质 B.形态和性质 C.状态和性能 D.形态和性能 2、要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就必须用()对设备加以改造。 A.新技术 B.新工艺 C.新材料 D.新设备 3、设备技术落后和()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也是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粉尘,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 A.现场环境恶劣 B.人员操作管理 C.生产工艺落后 D.管理不善 4、经研究表明:在设备规划到50%时,费用的实际支出20%的费用,但已决定了()的设备寿命周期。 A.75% B.85% C.90% D.100% 5、在设备选型中,要把工业装备改进和()同步规划和实施。 A.环境建设 B.可靠性能 C.使用管理 D.费用管理 6、()是系统、机器、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条件下和预期使用期限内能完成其功能的概率。 A.可靠性 B.可靠度 C.完好率 D.运转率 7、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购置费+() +拆除费-残值。 A.运行费 B.维修费 C.材料费 D.维持费 8、新设备经过安装、试车、移交,已有了初步的鉴定,但设计、制造和安装中 存在的某些缺陷还未完全暴露出来,因此仍需进一步对新设备进行考核和考验。考核阶段一般为()个月。 A.1-2 B.1-3 C.3-6 D.2-4 9、下面哪一个不是设备管理原则()。 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坚持保护环境和节能降 C.坚持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 D.坚持设备润滑与周期更换 10、车间设备员和维修人员都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上,强调“预防为 主、养为基础”。 A.维护保养 B.计划检修 C.故障事故 D.备件管理 11、()是预防性维修制的精髓。 A.检查 B.定修 C.加油 D.保养 12、全员生产维修指导思想的“三全”,指的是全效率、()、全员。 A.全过程 B.全记录 C.全系统 D.全设备 13、操作工人应掌握好的“四会”:即会使用、()、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A.会操作 B.会加油 C.会保养 D.会记录 14、()负责设备的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是操作和维修之间的桥 桥梁与核心。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1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a)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b)质量具有_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四个特点。 c)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d)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PDCA循环_。 e)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机、料、法、测、环_。 2、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2分) a)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 b)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c)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质量要求的能力。 d)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e)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f)一般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超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 3、简述题(每题5分,共45分): a)如何理解质量? 简答: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指某事物本身应具有的特性。如:定位销的外径、产品的外形等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b)简述质量概念的发展? 简答:质量的概念由符合性发展到适用性,最后发展到广义质量。 符合性质量:它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适用性质量:它是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 广义质量的概念: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既反应了要符合标准要求,也反应了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 c)你是如何理解质量管理的? 简答: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策划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些质量目标设计行动方案。

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练习题》(经典版含答案)

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练习题》 (经典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C)。 A.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B.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D.制定组织目标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创立了(C)。 A.人文关系学说B.人际关系学说 C.行为科学学说D.社会关系学说 3、关于计划工作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计划是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范畴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 C.计划工作是有目的的行为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C )原则。 A.现实性B.协调性C.权变性D.关键性 5、下面决策方法中,具有“匿名性”特点的是( D)。 A.群众评议法B.哥顿法C.头脑风暴法D.特尔菲法(专家调查法) 6、20 世纪初期,有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了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设想,他就是( C )。 A.赫伯特?西蒙B.哈罗德?孔茨

C.马克斯?韦伯D.林德尔?厄威克 7、如果企业进行小批量产品的生产,那么,它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种企业适于采用( B )组织形式。A.集权式B.分权式(针对部门间的)C.均权式(针对上下级的) D.不确定8、评价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有关信息的获得来源于( B )。 A.上级人员B.下属人员C.高层领导D.协作部门 9、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性格理论阶段B.行为理论阶段 C.效用领导阶段D.权变理论阶段 10、韦伯认为,只有(C )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 A.超凡的权力B.传统的权力C.理性合法的权力 11、(C )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的有效,也不见得绝对的无效,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A.经验学派B.系统管理学派C.权变理论学派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C )。 A.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13、美国对70 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管理效率的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