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语文海淀期中文学作品阅读2018届

高三语文海淀期中文学作品阅读2018届

22①.(6分)

答案要点:

困境:旅途,漫长辛苦;气候,风大天寒。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

评分细则:

一共四个信息点,漫长(路途遥远),辛苦,风大(风猛,风疾,风吹得我站不住脚),天寒(冷,苦寒,温度低)。2-3点给1分,4点给2分。答出1点不给分。

2分示例:

(1)困境:旅程的漫长和辛苦(1分),气温的寒冷,城市的冷清。旅游旺季却游人稀少,海风很大(1分),海鸥的悲鸣和城堡的残垣断壁。

(2)自驾旅程漫长辛苦(1分),温度很低,太过冷清的市中心,海风吹得站不住脚(1分),风景黑暗冰冷。

1分示例:

(1)作者在八月里穿着羽绒服却依旧十分寒冷,作者在沧桑的斯通黑文城堡上被海风吹得站不住脚(1分);作者眼前是海鸥悲鸣,断垣残壁,是冷清与孤寂的困境,是苦寒之地的磨难。

(2)独自一人驾车去苏格兰,旅程漫长而又辛苦。(1分)

在自驾去苏格兰高地之前的旅途比想象中的更加漫长辛苦(1分),并且人烟稀少,气候寒冷。

(3)在苏格兰,环境艰苦,气候严寒,寒风呼啸(1分)。一系列的艰苦环境使得作者在这次旅途中十分辛苦。身体感觉上的艰苦就是作者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0分示例:

(1)在自驾去苏格兰高地期间,无边无际的公路沉默着,正值八月却寒冷刺骨,整个城市很冷清,游人寥寥,放佛脱身于现代。

(2)公路沉默无边,寒冷冷清,寒苦之地,城堡悲凉

(3)沉默的无边无际的公路,冷清的城市,沧桑的,建在悬崖边的孤零零的城堡,寒风中破败的房间,张丽的爱丁堡。

22②.

感动:看到苏格兰高地的风景,对苏格兰坚忍强悍的民族性格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动;在恶劣生存环境下,苏格兰产生了无数风流人物,这让作者感佩;爱丁堡典雅、得体、壮丽、辉煌的文明,苏格兰人拥有的勇士品格等,让作者震撼。

评分标准:

答对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评分细则:

看到苏格兰高地的风景,对苏格兰坚忍强悍的民族性格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动。(答出坚忍强悍即可);在恶劣生存环境下,苏格兰产生了无数风流人物,这让作者感佩(答出产生了无数风流人物即可);爱丁堡典雅、得体、壮丽、辉煌的文明,苏格兰人拥有的勇士品格等,让作者震撼。(答文明或文化皆可;苏格兰人拥有的勇士品格不答也可。)

4分示例

①苏格兰让作者回归了一种慢生活脱离现实的惬意自在的方式。②作者在苏格兰产生莫名的熟悉感与惊喜,刷新了想象。③作者体会苏格兰民族的坚韧强悍。(1点)④作者感受到苏格兰城堡残垣断壁背后的肃穆凛然的厚重历史感。⑤作者体会道扭转人类文明进程的风流人物的伟大。(1点)⑥作者体会道那种璀璨的文明和典雅之美。(1点)

2分示例

见到苏格兰的山峦平原时感动于这一民族的坚忍(1点);见到斯通黑文城堡时心中的历史感和沧桑感;见到爱丁堡时惊叹于它的壮丽和苏格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印记(1点)。2分示例

亲眼见到苏格兰的风景,作者理解了这个民族的坚忍强悍(1点),破败不堪的城堡让作者感动于历史的厚重;爱丁堡的雄伟使作者感动于其文化的印记(1点)。

2分示例

作者看到了苏格兰的风景,懂得了苏格兰的坚忍强悍(1点);看到挡住了英格兰军队十月围攻的城堡,作者有幽深的苍黑与悲风感受到这块大地上的人们并不占有地缘上的先机,却出现无数风流人物(1点),作者震撼于景,震撼于苏格兰人的坚忍,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钦佩与赞美。

2分示例

①从中理解英国风景画家笔下的丰富,理解这个民族的坚忍强悍(1点)。②体悟到历史的“悲风”,肃穆凛然。③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无数扭转人类文明进程的风流人物(1点)。1分示例

这座城堡曾挡住英格兰军队的围攻,很伟大。这块土地出现了无数扭转人类文明进程的风流人物(1点),使我产生了一种敬佩、赞叹与感动。

0分示例

在艰难的旅途中无心欣赏到了苏格兰最美的景色,遇到了遍地金黄的草,游览了仿佛停留在17世纪的小城,欣赏了黑斯通文城堡,站在巨石上对人生思考,并体验了爱丁堡的别样风情。

0分示例

一个人感受到了苏格兰的风情,能亲自站在这片土地上,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23.(4分)

参考答案:

现代人的旅程和思维(想象)已经模式化了(1分),人们肤浅地看待风景,很难对其承载的文化意蕴等进行感受、思考(1分),进而向内发现自己的深情(1分),隐含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评(1分)。

评分要点:

要答出“符号世界”“更深的感受进入不到心里”所指内容,“可怜的现代人”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评分细则:

①“符号世界”,结合第一段“图像文字规训”,“流水线”。结合第六段最后一句话整合出:现代人的旅程和思维(想象)已经模式化了。②“更深的感受”,结合全文整合出:风景和景象背后的东西——民族品格的认识,或对历史的思考,或对文明文化的感受。③“似乎根本进入不到心里”,无法向内发现深情,不能唤起感动。④“可怜”蕴含了作者对这种

现象的批评(或者答出对现代人的同情或者答出担忧、忧虑均可)。1点1分。

4分示例

“太久地生活在符号的世界”是指各种文字、书本、图像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好像人对事物有了固定的认识(1分);“更深的感受”是指亲身体味历史留下的遗迹(1分)和不同于书本、电影中景象所带来的震撼(1分),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被书本、图像禁锢而难以感受真实景象所带来的感动的悲哀(1分)。

4分示例

现代人太久的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被各种文字图像规训(1分),缺少感性的认识,面对历史遗存,难以沉浸其中,用心品味、感悟,(1分)只流于表面、肤浅,难以找寻内心深处的情感,唤醒内心的感情,(1分)表达了作者在被苏格兰古堡震撼感动后,唤起对现代人的浅薄的批判和感慨(1分)。

3分示例

现代人长期处于文字图像与电影小说中(1分),面对古代遗迹,无法发现自己的深情(1分),古代历史不能唤醒他们心中的感动。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的怜悯与批判(1分)。2分示例

呼应开头,“被文字图像规划过的人,最难唤起的是感动”,写出了现代人只通过网上图片来见识各地风景(1分),看过也就算了,无法像身临其境一般带给人内心的感动与震撼(1分)。

2分示例

现代人生活离不开电子产品,而在旅途过程中,很少用心去感受美景和它背后蕴含的深刻体会和历史的悠远(1分),作者为之感到可惜和批评(1分)。

1分示例

现代人生活在信息的世界中,来到像苏格兰堡这样的地方,体会不到这座城堡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它带给人内心的震撼(1分),体会不到其中苍凉幽深的意境之感。

0分示例

现代人生活在现代的世界里,接触到的都是“道听途说”,只是别人带来的符号特征,从来没有亲自经历,深层挖掘。因此现代人感受不到那些真实的含义与深处的内涵感受。他们也就体会不到那真正的感触与感动。

24(6分)

答案要点:

文章以“风”为题,形象生动且意蕴丰厚(1分):“风”最能体现苏格兰自然环境苦寒的特点(1分),“风”代指苏格兰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扭转文明进程的风流人物(2分),“风”喻指给在湿热环境中的作者带来思考和警醒的力量(2分)。

评分标准:

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浅层义:“风”最能体现苏格兰自然环境苦寒的特点(根据文章第四段得出)。(1分)深层义:“风”代指苏格兰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扭转文明进程的风流人物(或者人物的风骨,建筑的风格风貌等,根据文章第四到第八段得出)。(2分)强调(喻指)苏格兰之行带给在现实中的(答出“南京的,湿热的,亲切熟悉的”等类似的内容,给1分)作者以震撼,感动,思考,深刻的印象。(根据文章结尾段得出)(1分)效果:文章以“风”为题,形象生动且意蕴丰厚。(1分)

6分示例

以“苏格兰的风”为题,含义丰富有文学色彩(1分,效果)。风最能代表苏格兰风疾的气候特点,疾风、海风、临风等词语多次出现,是本文的重要内容(1分,浅层义);风还有风情、风貌的意味,让人体会苏格兰民族的坚忍强悍、文明的璀璨(2分,深层义)。文章最后提到的风,意在表现旅行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影响,让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有了一段美好的记忆。(2分影响,对我的意义)

5分示例

题目短而精炼,却能总结概括全文(0分不准确)。风存在每个角落,囊括了苏格兰所有景物。且苏格兰临海,海风大,风是苏格兰的特点(1分,风的浅层义)。风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历史吹来的悲风”蕴含着苏格兰的文化。借风写出了苏格兰厚重的历史;也通过风激发出了作者对苏格兰的喜爱与印象深刻。(2分,风的深层义)与结尾呼应,同南京的风对比,体现出对苏格兰的深刻认识(2分,结尾段对作者影响)。

4分示例

①“风”既指八月苏格兰寒冷的海风(1分,浅层意),又象征承载着坚忍历史的茫茫悲风,含义丰富,表现作者对苏格兰的赞美。②“风”一方面有文学性艺术美感,一方面统领了苏格兰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深层的民族精神(2分,深层义),使主旨向精神层面升华,表现出苏格兰人坚忍强悍的品格对作者影响之深(1分,影响有但缺少背景或条件)。

4分示例

用“风”代指苏格兰的景观,因为“风”无处不在,公路上的疾风;城堡前的海风,风贯穿了作者苏格兰之旅(1分,浅层义)。风还可指民族的“民风”,建筑的“风格”,“苏格兰的风”不仅描绘了风带给作者的感受,更是写出了苏格兰那里民风的强悍和城市抑或建筑风格的古朴的价值(2分,深层义)和带给作者心中的震撼(1分,影响)。

3分示例

苏格兰的风是呼啸的,刚烈的(1分,浅层义),正如作者所敬佩的苏格兰的性格,坚毅刚烈。这风也是文章的文眼,象征了苏格兰所具有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严峻的历史处境,从侧面突出了苏格兰忍令人敬佩的坚忍,顽强(2分,深层义)。也表达了作者对苏格兰的喜爱,对苏格兰人的赞美。

2分示例

首先,文章以“苏格兰的风”为题,吸引读者眼球,不俗气,耐人寻味(0分,不准确);其次,“风”是作者游历时的亲身感受,是文章的线索,与那里寒冷的天气相符;再次,题目与文章中多次提到的风相呼应,在风中,寒风中(1分,浅层义),作者才感受到了苏格兰带给人的许多感动,与结尾“作者”再想到那里的风相呼应,可看出,风是苏格兰的象征,让人记忆深刻(1分,影响)。

1分示例

苏格兰的风是苏格兰的诸多人文自然景观中的一部分,它最能代表苏格兰苦寒的特点(1分,浅层义)。这样写暗示了主题,能引发读者兴趣,使文章更具新意,也暗示了作者回到南京后回忆的触发点。

0分示例

苏格兰的风是特别的,人们可以从网上了解苏格兰的人文,用图片观赏苏格兰的景观,但若不是亲自去过,苏格兰的风便是感受不到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