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为聚焦科教兴市主战略,贯彻《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和《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顺利实现上海“十一五”奋斗目标,造就一支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批创新团队,根据《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和范围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各行各业、各单位共同做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通过构建政府、社会和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培养的开发模式,到2010年,造就一支由500名“国家队”、1000名“地方队”、5000名“后备队”组成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业内广泛认可的领军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

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面向所有在沪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资助、服务、考核、管理等。

二、领军人才主要类别

(一)基础研究类领军人才。该类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等做出突出的贡献,是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所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

(二)应用开发类领军人才。该类人才主要从事应用技术研

究开发,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包括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等工作的科技人才。他们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带领团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领军人才。该类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或突出的专业能力,实践成效显著,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经营管理类领军人才。该类人才具有扎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基础和显著的实践成就,战略规划能力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在企业的宏观战略指导下,对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规划,能够率领科研、生产和经营团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领军人才选拔

本市制定领军人才年度工作计划。选拔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具体选拔程序是:

(一)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按照本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需要和本行业、本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提出本行业、本地区领军人才开发的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领军人才选拔实施方案。

(二)按照“道德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的基本条件,通过单位推荐,行业、社会团体、同行专家举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向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提出申

请。在沪中央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人选可向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或所在区县提出申请。

(三)行业主管部门、区县可采用“擂台赛”、专家评审、组织推荐等多种形式,对被推荐人选进行评估,提出领军人才推荐名单,报市人事局。

(四)市人事局汇总推荐名单后,由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聘请各方面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提出领军人才候选人,经向社会公示后确定,并颁发证书。

四、领军人才培养

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要根据已确定人选专业、领域及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以领军人才所在单位为主体,制定周期为3至5年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术或工作成就目标、团队建设目标,并重点落实以下培养措施。

(一)充分发挥领军人才自主领衔作用。允许领军人才打破所有制限制和地域限制,聘用“柔性流动”人员和兼职科研人员,自主组建团队。在团队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经费使用等方面充分尊重领军人才的自主权。

(二)为领军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申报承担国家或地方、部门的重大科研项目,领衔承担重大工程建设任务。鼓励和引导领军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自主选题。本市相关部门、区县和领军人才所在单位要支持其优先申报、优先立项。

(三)发挥领军人才的咨询作用。鼓励领军人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在政策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和重大工程立项等方面的咨询作用。

(四)拓宽领军人才培训、交流的渠道。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领军人才到境外著名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研修深造,开展科研合作等活动,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充分发挥党校等培训机构和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研修、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领军人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领军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拓宽领军人才视野。

(五)搭建领军人才开发平台。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和本市重点科研机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团体,充分发挥其在领军人才培养中的载体作用,为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成员能力素质提升提供条件。

五、领军人才资助

实施领军人才资助计划,设立并用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实现以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的市场化项目支持模式,建立领军人才资助的长效机制。

(一)本市建立领军人才专项资金,按基础研究类、应用开发类、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经营管理类制定不同类型领军人

才的资助标准。对专项资金资助的领军人才,其所在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区县一般要按不低于1:1的比例匹配相应的资金。

(二)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领军人才所带领团队自身建设、国内外交流合作与研修培训、配备学术助手、处理知识产权事务、学术休假、改善工作生活和医疗保健条件、解决特殊困难等方面的经费。领军人才对资助资金拥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

(三)被确定为领军人才人选的,可申请专项资金,经审核后给予资助。资助周期一般按照培养计划时限确定,期满后停止资助。符合继续培养条件的,需要重新提出资助申请。领军人才的培养资助一般不超过2个周期。

(四)专项资金资助额度一次核定,根据培养周期和定期考核情况,按年度或一定周期拨付。

六、领军人才服务

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用人单位为主的领军人才工作服务机制,形成支持有力、配套齐全的服务体系。

(一)为领军人才的医疗保健和休假等创造条件。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要充分发挥现有高层次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为领军人才国内旅游休假、境外学术休假、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良好的、个性化的服务。建立领军人才年度体检和定期疗休养制度。对领军人才出国出境参加学术和专业性活动,其年度出国出境时间和次数可不受限制。

(二)建立多层面的领军人才联系制度。各级党政领导要采

取多种方式与领军人才保持经常的联系沟通,了解领军人才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和发展需求。对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要及时给予解决。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以及领军人才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领军人才联络员制度,指派专人负责与领军人才的联系,及时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

(三)对领军人才自主组建团队,需要从境外、外省市聘请或在本市跨行业、跨部门调动的专业技术人才,组织人事部门要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聘用手续的办理、工资报酬的支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准备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七、领军人才考核管理

建立科学规范的领军人才考核管理办法。对领军人才实施目标管理,突出对创新能力、业绩贡献、领衔作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领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一)根据培养计划进行年度、中期和最终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资助、奖励、人选调整的依据。

(二)领军人才所在单位负责年度考核,重点是工作业绩和业务能力,并向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县书面报告考核总体情况。

(三)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负责中期考核和最终目标考核,重点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领衔作用,并向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书面报告考核总体情况。

根据考核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做出重大贡献、实绩突出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给予更大的支持;对考核情况较差或不合

格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领军人才所在单位要督促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对确实不适合继续培养的,要及时提出调整意见,并报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核准,停止资助,收回证书。对在最终目标考核中成绩突出的领军人才给予奖励,并创造条件推动其尽快进入“国家队”。

八、领军人才宣传

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弘扬领军人才的创业创新精神,提高领军人才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给予领军人才充分的精神激励,不断增强领军人才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其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宣传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的先进事迹和成果,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以此激励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和青年学生,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九、其他

(一)本实施办法主要适用于领军人才“地方队”建设。各大口党委、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要把领军人才开发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和抓手,依据本办法,提出适合本行业、本区县的领军人才“地方队”、“后备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为更好发挥领军人才“国家队”的领衔作用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由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各大口党委、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国家队”人选所在单位的主体作用,

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三)为做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资助工作,特制定《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资助暂行办法》,现一并下发试行。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机密** 空调事业部文件 美股冷字[2002] 64 号签发人:方洪波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事业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事业部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事业部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事业部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事业部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事业部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岗位轮换; 3、内部兼职; 4、人才调配; 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 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 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 事业部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

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七条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事业部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 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事业部十二项关键资质:1、沟通能力;2、分析判断能力;3计划组 织能力;4、管理控制能力;5、应变能力;6、执行力;7、创新能力;8、领导能力;9、决断力;10、人际关系能力;11、团队合作能力;12、承 受压力的能力。) 注: 1、后备人才分类:管理类、财务类、营销类、技术类、品质类 2、参考12项资质定出2—3项共性指标,再根据分类选出2—3项个 性指标。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参见《空调事业部12项资质定义及行为

领军人才选拔标准和程序

领军人才选拔标准和程序 一、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和分类标准 (一)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 领军人才必须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业内具有较高声望,并符合下列条件: 1、道德素质过硬。能够弘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杜绝学术腐败。 2、专业贡献重大。能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开展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并作出重要贡献。 3、团队效应突出。具有较强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建设并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身和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引领作用显著。具有战略眼光,能够紧跟国际学科和技术发展趋势,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中发挥引领作用。 5、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创新的思维,熟悉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有带领团队向国际国内研究前沿冲击的潜质。 (二)领军人才分类标准 领军人才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按照各自学科特点,明确分类标准。按自然科学和技术类、哲学社会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经营管理类分类提出具体的选拔标准:

1、自然科学和技术类选拔标准 (1)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研发能力。熟悉掌握本学科、本行业国际或国内前沿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 (2)近五年,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做出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作为主要完成人推动本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本学科、专业以及相关领域发展有较大影响,被国内外同行公认有创新性成果或业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对本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并通过成果转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②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学技术奖。 ③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3)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领衔国家和本市重大科技或工程项目攻关、重点学科建设或担任重要科研机构学术技术负责人。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担任国家“973”、“863”等重大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的资助;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或担任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重大工程技术项目负责人等。

领军人才申请表

附件二 厦门市高层次卫生领军人才 申报表 (申报层次) 申报人姓名(签字):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申报单位(盖章): 厦门市卫生局制 20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文化程度:系指国家承认的最高学历; 2、毕业院校:系指最高学历的毕业院校; 3、毕业时间:系指最高学历的毕业时间; 4、最高学位:系指国内外获得的最高学位; 5、技术职务:系指受聘的岗位专业技术职务,如教授、研究员、主任医(技)师等。 6、行政职务:系指现正在担任的最高行政职务。高等院校行政职务只填至校、系两级 (教研室主任、校属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一律不填); 7、单位类别:填写下列类别之一:事业/企业 8、从事专业:系指现从事的专业; 9、留学年份:系指留学回国工作年份; 10、主要业绩贡献:申报者填写所做出的体现其学术、技术水平的主要业绩和突出贡 献,包括掌握本学科关键技术、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疑难危重 病例会诊和获知本学科新知识、新动态及培养医疗团队与专科专病建 设等能力,应附相关病例复印件; 11、代表论著:填写最能代表本人贡献和水平的论文、著作、译作、专利等,注明发 表的时间、刊物名称、期号等; 12、团队情况:申报者填写目前所带领团队人才、项目、成果方面基本情况; 13、科研项目:填写近五年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的副省级城市科技局或省卫生厅级科研 项目、省科技厅或其它部门项目/协作组成员项目、国家基金、科技部 项目/政府类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首席(指973、863、十一五 等项目资金在500万以上)项目情况; 14、若内容在表格中填写不下,可另附表; 15、表中内容涉及证书的,应附复印件; 16、申报者填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17、请采用A4纸双面填写,于左侧装订; 18、如采用计算机打印,请在封面申报人处签名; 19、此表一式六份。

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公司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1.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2) 第三章岗位轮换 (3) 第四章内部兼职 (4) 第五章人才调配 (5)

第六章考核与评价 (6) 第七章淘汰与晋升 (7) ...........................................7附则第八章

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 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 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 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 管理人才指在本公司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部门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 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资源管理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岗位轮换;

4、人才调配; 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 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 1. 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七条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 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 工 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 效 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公司十二项关键资质建议:1、沟通能力;2、分析判断能力;3计划组 织 能力;4、管理控制能力;5、应变能力;6、执行力;7、创新能力;8、领导能力;9、决断力;10、人际关系能力;11、团队合作能力;12、承受压力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和潜质 1、性格特征 2、职业倾向

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流程

1.0目的: 为了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储备人才库建设,及时发现、培养、使用好人才, 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地人才支持,特制定本制度。 2.0适用范围: 公Array司 所 有 部 门 。 3. 人 才 库 管 理 基 本 原 则 : 3. 1 分 类 管 理 :

人才库分管理类和技术类。 3.2方向管理:管理类人才分为经理级、课长级、组长级三个方向;技术类人才分为 工程师、技术员、调试工三个方向。 3.3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并定期地对储备人才库进行考核、选拔和调整,保证 人才库的数量与质量。 3.4容量管理:现有人数与储备人数比例不超过3:1。 3.5晋升管理:所有通过竞聘或推荐上岗的管理类或技术类人员都必须从储备人才库 中选拔,没有入储备人才库的人员无权参加竞聘或被推荐。 4.0人才库的运行模式: 选拔入库———培养———考评———出库。 4.1储备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总经办/人力资源部调整挖掘等方式;员工本人也可到人力资源部或所在部门按程序申请,填写公司《储备人才入库申请表》。 总经办/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经理级、工程师、课长级人选的资格审查; 总经办/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经理应结合审查合格人员的前期工作情况,择优确定储备培养对象并就其培养方向出具书面意见并备注在公司《储备人才入库申请表》上。 经审批确定的储备人才自审批之日起正式进入储备人才库。 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应将储备人才选拔结果进行公示。 4.2储备人才轮岗培训的标准 总经办/人力资源部统一进行培训。 人力资源部配合监督实施,报总经办备案。 管理类储备人才采用“基层岗位+管理岗位+关联岗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轮岗锻炼与培养。 销售类储备人才采用“基层岗位+关键岗位+管理岗位+关联岗位”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轮岗锻炼与培养。 研发类储备人才采用“基层岗位+技术岗位+关联岗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轮岗锻炼与培养。 技工类储备人才采用“基层岗位+技术岗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轮岗锻炼与 培养。

科研院所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

学科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我中心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建设速度和投资效益,全面完成重点学科项目任务书中的要求,在科研质量、学科研究、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有重大进展,特制定本办法。 (二)重点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水平,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三)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能够培养与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高层次化工机械与设备技术应用领域人才;培养一批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工程师,使之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能够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黑龙江经济建设重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承担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同时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在863项目开发等研究方面力争取得重大研究成果;逐步建成开放型的科研基地。 二、管理体制 (一)重点学科实行中心、科室两级管理。 中心级管理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全中心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检查实施情况,协调各职能部门采取必要措施,促进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实施。 (二)科室级管理 由领导负责重点学科的建设。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协调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对本部门重点学科的现状应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对其发展要有相应的设想和措施。 三、职能部门及其职责 (一)科研处 科研处为重点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中心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全中心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收集、整理有关情况,提出中心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协同有关部门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

结合学科建设进行重点学科设置,不断改进方法,提高科研质量。积极组织重点学科申报立项,促使重点学科建设向高层次发展。对重点学科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及维修,后勤条件的保障与改善给予支持和落实。 (二)人事处 遴选和招聘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落实学术骨干的培养措施,促进重点学科学术梯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的合理化,多渠道支持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 人员编制:1.重点学科实行基本编制加流动编制的动态编制管理,定编不定人。2.人才培养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3.学科组人员应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4.学科点内应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和学术梯队。5.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应计入工作量。计算依据由指派的任务、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奖等方面组成。重点学科成员的工作量,应不低于中心、科室的平均水平。 (三)财务处 协助多渠道争取资助,协助重点学科经费的管理。 四、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必须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有创新的学术思想,较高的学术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严于律已,办事公正合理,组织管理能力强等。 学科带头人必须努力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并要做到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确定主攻目标;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带领科研一班人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选拔培养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及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使学科梯队更趋合理。 五、重点学科的实验室 重点学科的实验室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要在充分利用已有设施的基础上,提出急需补充的主要仪器设备或其他物质条件,制定建设规划。 重点学科的实验室要以学科研究方向为依据逐步形成规模,以发挥整体效应。 重点学科实验室要不断向“开放、联合、流动”的方向发展。 六、建设经费 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来源于省资助。

创业领军人才申报表

填表前请认真阅读《填写说明》 编号: 2017年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申报表 申报人(中文)(英文或拼音) 联系电话(办公)(手机) (拟)创办企业 申报单位 专业领域 联系人 联系电话(办公)(手机) 填表日期年月日 天河区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制

填写说明 1、请按照《填写说明》的要求填写完整信息,不得空项、漏项。 2、申报表填写完毕后,除申报单位意见和区县组织部意见外,其余可双面打印。 3、申报表打印后简单装订即可,本说明无需装订在内。 一、封面 (一)编号 由天河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填写。 (二)申报人 指拟申报的创业领军人才。 (三)申报单位 由申报人创办、领办的企业全称。 (四)专业领域 根据申报人创办、领办企业实际填写。 (五)联系人、联系电话 指申报单位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联系人应为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熟悉申报人、申报材料的相关情况。联系电话请同时填写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保证联系畅通。 二、申报表正文 (一)照片 为近期小两寸正面免冠证件照。可以是胶质照片,也可以是直接打印的照片。请直接制作到申报表电子文档中,并提供单独电子版照片(大小为3.3×4.4厘米,300像素)。 (二)出生地 如在国内出生,请按“**省(区、市)**市(县)”格式填写;如在国外出生,请填写出生国家、地区。 (三)国籍 指申报人现在的国籍。 (四)毕业院校及专业、学位 请填写申报人毕业院校、专业及学位全称。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请同时提供毕业证书复印件作为附件。 (五)公司名称及职务

请填写申报人创办的公司名称及所任职务。 (六)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 请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完整描述申报人的教育和工作经历。每一段经历均应有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到月份。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填起。请写清楚每阶段经历的所在国家、院校、专业、学位。 工作经历请写清楚每阶段经历的所在国家、单位、职务。兼职经历请注明。工作经历中无需描述工作业绩。 (七)企业发展情况、优势和前景 请简要说明以下内容: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公司设立时间、主营业务、企业创办人等。2、资本构成及股权结构,请特别说明申报人的股权情况。3、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4、创业项目。5、市场前景。填写时请客观描述,突出重点,言简意赅。请同时提供相关材料作为附件。 (八)本人承诺 请申报人亲笔签字,请勿空缺,请勿由他人代签。 (九)申报单位意见 请简要说明:1、推荐申报人的主要理由,重点是申报人对申报单位的重要性;2、对申报人的支持措施,包括申报单位为申报人提供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申报单位应对申报人有关信息进行必要的核实,对支持条件做出承诺,主要负责人签字,盖单位公章。推荐理由应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支持条件应具体,避免笼统。属于破格推荐的,请同时说明破格理由。 (十)是否被列入中央、省、市相应扶持计划 请简要说明以下内容:被列入中央、省、市扶持计划名称、批次、时间以及主要扶持措施。

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 按照“事业吸引人,情感留住人,政策激励人,岗位造就人,培训提高人”的工作思路,通过科学选拔、合理使用、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人才在公司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第二条人才选择及培养原则 (一)注重表现、突出业绩、激励创新原则。主要以学识水平、理论造诣、业务能力、操作技能和业绩贡献为依据。 (二)员工认同、企业认同、宁缺勿滥原则。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三化”工作中业绩突出,好中选优、优中拔尖。 (三)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相结合原则。根据不同性质、不同专长的岗位特征,通过设计差异化的人才成长通道,实现个人与公司同步发展。

(四)长期发展、循续开发原则。突破行政等级,通过培训、绩效评价、工作实践等手段,使在基层长期做出贡献的优秀员工有机会得到更高待遇和更多成长机会。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目前从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专门技能岗位的在岗员工,具体岗位适应情况如下: 说明: 1、后勤、保卫、综合管理员、材料员、保管员等岗位不属于人才系列。 2、班组长可在专业技术与专门技能两个岗位中任选一个系列进行申报。 第二章人才分类及组织机构 第四条人才分类

(一)按类别分 根据集团公司人才工作总体思路,将人才分为: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门技能人才三类。 专业技术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备、安全和环保等专业技术工作,造诣深、专业精、成果多、贡献大,在同行中出类拔萃的工程技术人员。 经营管理人才是指从事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思维超前、理论深厚、业务精通、成果丰硕、且管理业绩突出的管理人员。 专门技能人才是指从事生产工作,在生产操作上有技能特长、有绝技绝活,且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效率高、质量精、效益好的生产人员。 (二)按人才成长梯次分 根据人才的层次及素质不同,将人才分为五个梯次:

【人力资源】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分析doc13精编版

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分析 解读之一 “三支梯队”开发领军人才 纲要:“十一五”期间,上海将把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各领域高级专家和高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以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落实《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面向21世纪的人才战略,以及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 上海人才总量全国排名第二。在这支队伍中,一大批中青 年人才在各行各业勇挑大梁。但是,顶级人才、高端人才、大师级人才仍然短缺,特别是那种能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领先世界,能带领团队奋勇争先,勇攀科学高峰,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的领军人才数量依然不足。 建领军人才“三支梯队”

“十一五”期间,上海要围绕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文化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到2010年,形成500名以两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突出贡献专家等为主的领军人才“国家队”,1000名左右覆盖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地方队”,5000名左右以优秀青年人才为主的领军人才后备队。 领军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核心,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重要代表,他们的重要特征是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只有这样的领军人才,才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很好地带动周围群体的发展,进而形成梯队型人才结构,为上海顺利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以及实现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为城市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措施到位营造良好环境 去年,上海已经开始试点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并出台《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十一五”期间,为营造有利于领军人才成长壮大的环境,一系列领军人才开发、服务的措施正在积极准备之中,其中包括领军人才的分类及其标准、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领军人才的专项经费资助和服务,以及对领军人才的考核等。这其中包括给予领军人才在团队组织、设备配置、经费使用等方面以充分的自主权;领军人才可以打破所有制和地域限制,不受编制、资历等条件限制,聘用“柔性流动”人

人才梯队管理谈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人才梯队管理)谈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重点工作 完成情况

2008年度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重点工作 完成情况汇报材料 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以“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为载体,以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招聘活动为龙头,大力引进领军型海外人才。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科技、人事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市、辖市区上下联动,共同努力,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现就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壹、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引进工作情况 2007年我市以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招聘工作为主要抓手,制定且落实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政策,实施常州市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1000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包括100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 2008年,共完成第三、四批领军人才招聘工作,分别于1月22日、9月18日、12月18日举行了二、三、四共三批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面试洽谈签约仪式。通过于新浪网、新华往、中华英才网、中国留学生网、中国留学英才网、中国驻欧美等国的使领馆网站、海外留学人员协会网站、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广为发布招聘信息,第三、四批共有462名海外人才报名应聘,其中第三批183人,第四批279人,尤其是于调整了政策后,第四批报名人数比第三批猛增了50%之上。经过信息发布、咨询报名、资格认定、形式审查、技术评审、综合评审、面试答辩、对

接洽谈、项目签约等流程,第二、三、四批共有103个项目现场签约(第二批24项,第三批41项,第四批38项),其中:特别优秀的重点推荐项目5项(第三批3项,第四批2项),重点推荐项目19项(第二批6项,第三批5项,第四批8项),优先推荐项目54项(第二批15项,第三批23项,第四批16项),壹般推荐项目项25(第二批3项,第三批10项,第四批12项)。 到目前为止,第二、三批资助项目中共有84个项目注册落户,其中第二批有19个签约项目注册落户(5个重点、12个优先、2个壹般),占签约项目数的79.17%,另有19个壹般推荐项目注册落户;第三批有35个签约项目注册落户,(2个特别优秀的重点推荐项目,4个重点推荐项目,15个优先推荐项目,6个壹般推荐项目已完成注册落户手续;8个项目正办理注册手续,将于春节前完成落户手续,其中:1个特别优秀,1个重点,5个优先,1个壹般),占签约项目数的85.37%,另有11个壹般推荐项目注册落户。因第四批项目于12月18日刚刚完成签约仪式,各辖市区、各创业载体正于密切跟踪中,预计大多数签约项目将于2009年上半年注册落户。目前共为59个落户企业兑现优惠政策5600多万元,其中市级财政兑现2900万元。 二、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情况 随着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的深入推进,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越来越成为我市人才工作的重点。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引进海外人才目标任务为300名。年初,市委组织部将人才工作考核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方案计划办法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集团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集团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

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岗位轮换; 3、内部兼职; 4、人才调配; 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 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 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 集团公司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 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七条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集团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上海市领军人才选拔标准

领军人才选拔标准 一、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和分类标准 (一)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 领军人才必须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业内具有较高声望,并符合下列条件: 1、道德素质过硬。能够弘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 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杜绝学术腐败。 2、专业贡献重大。能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开展本学科、本 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并作出重要贡献。 3、团队效应突出。具有较强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建设并带领一 支优秀的团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身和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引领作用显着。具有战略眼光,能够紧跟国际学科和技术发展趋势,在 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中发挥引领作用。 5、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创新的思维,熟悉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有带领团队向国际国内研究前沿冲击的潜质。 (二)领军人才分类标准 领军人才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按照各自学科特点,明确分类标准。按自然科学和技术类、哲学社会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经营管理类分类提出具有的选拔标准: 1、自然科学和技术类选拔标准 (1)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研发能力。熟悉掌握本学科、本行业国际或国内前沿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 (2)近五年,在本学科、本领域做出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者。一般应具有以下条件之一: ①作为主要完成人推动本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本学科、专业以及 相关领域发展有较大影响,被国内外同行公认有创新性成果或业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对本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并通过成果转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②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学技术奖。 ③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3)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领衔国家和本市重大科技或工程项目攻关、重点学科建设或担任重要科研机构学术技术负责人。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担任国家“973”、“863”等重大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或获 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的资助;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或担任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重大工程技术项目负责人等。 ②担任国家和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或者学术技术带头人、 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或技术带头人;或担任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部门负责人或技术带头人。 ③担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担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入选上海 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等。 ④在国际知名学术机构或国际权威杂志中担任重要职务。 ⑤能够作为核心人物凝聚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攻关能力强的科研队伍。 在团队建设中发现优秀人才,在科研发展中培养造就年轻人才。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事业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事业部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事业部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事业部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事业部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事业部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岗位轮换; 3、内部兼职; 4、人才调配; 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 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 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 事业部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 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七条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事业部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资助暂行办法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资助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本市设立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为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提供专项资助,特制定本资助办法。 一、指导思想 按照本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对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的培养与使用,为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项目为依托,形成由政府资助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支持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构建领军人才资助服务工作体系,加快推进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二、资助对象 专项资金面向所有在沪企事业单位中纳入上海领军人才“国家队”、“地方队”和“后备队”的领军人才人选及其团队。重点资助领军人才“地方队”人选,以及“后备队”中的优秀拔尖人才。“国家队”层次人才在团队建设、改善工作、生活和医疗保健条件、解决特殊困难等方面确有需要的,也可提出申请。

三、资助原则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两个优先”发展战略所需要的重点学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资助原则是: (一)重点学科、领域、行业优先资助; (二)达到或攀登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优先资助; (三)创新团队优先资助; (四)产学研结合项目优先资助; (五)分类分级资助。 四、资助资金 (一)资助额度。按照基础研究类(A类)、应用开发类(B类)、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C类)、经营管理类(D类)等不同类别,分类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行资助,并根据项目领先程度、团队人才梯队结构、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前景等情况,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资助额度为: 1、基础研究类(A类)领军人才资助额度10—30万元; 2、应用开发类(B类)领军人才资助额度10—30万元; 3、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C类)领军人才资助额度5—15万元; 4、经营管理类(D类)领军人才资助额度5—15万元。 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学研结合项目成效显著、团队创新能力

人才梯队管理工作意见

人才梯队管理工作意见 一、人才培养基本思路 建立符合医院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对象实施不同的培养管理办法和措施,明确培养目标任务和管理措施,实施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二、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1、三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管理: ⑴省、市(无锡市)级以上领军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主要对象为无锡市级以上各级各类领军、重点人才。 以省、市医学领军人才和重点人才培养为平台,加快领军人才的培养,按照上级要求,重点培养和扶持,落实培养措施,支持其开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保证完成培养目标任务;积极向国家级、省级学会推荐,担任省级以上学会委员职务。对照各类省、市重点人才选拔条件,物色重点对象创造条件主动推荐申报,争取更多人才成为省、市领军人才或重点人才培养对象。 ⑵市、局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主要对象为列入宜兴市级、宜兴卫生局级的重点人才。 根据宜兴市、局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意见,积极开展以“六个一”为基本内容的“争先创优、积极创新”活动。明确培养对象管理目标、责任、措施,在政治上关心他们,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2、院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管理: 主要对象为医院各学科的重点人才。 建立赛马机制,提高医院各专科的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技术水平,强化学科带头人对科室管理和学科建设的责任和贡献。完善选拔聘任机制,实行任职资格准入。建立能上能下机制,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个人学术技术水平和履行科室管理、学科建设职责情况的考核,与干部职务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挂钩,对不符合条件、完不成规定

任务要求的予以淘汰。 3、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管理: 建立后备人才选拔和管理机制,建立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人才库,进行三年一个周期的培养,力争通过1-2个周期的培养,使其成为医院学科带头人乃至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层次医学专家。 4、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管理: 建立青年人才库,分三年每年选拔一批35周岁以下的青年进入青年人才库,进行三年一个周期的培养,力争通过1-2个周期的培养,使被培养对象成为本学科较成熟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后备学科带头人,临床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三、人才选拔培养实施途径 1、实施全员培训制度,落实继续教学。 ⑴加强规范化培训。新职工进院后严格按照医、药、护、技各类专业人员规范化培训要求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新职工由院部统一安排相关部门科室轮转,结束后根据轮转考核情况分配进科室。加强继续教学,完成规定学分。 ⑵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和考核,夯实基本功,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45岁以下所有医务人员参加培训率和考试合格率达100%。 2、实施激励机制,提升学历层次 医院鼓励和支持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学历学位,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在职攻读与本职岗位专业相一致的学位,科室根据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及科室医疗技术工作的统筹安排。对在读期间的研究生,保留人员编制,对成绩优秀并回院工作的,实行一次性奖励。 3、鼓励各专科提高全院卫技人员开展科研和新技术新项目的能力。高级职称人员应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永平和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为聚焦科教兴市主战略,贯彻《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和《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顺利实现上海“十一五”奋斗目标,造就一支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批创新团队,根据《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和范围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各行各业、各单位共同做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通过构建政府、社会和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培养的开发模式,到2010年,造就一支由500名“国家队”、1000名“地方队”、5000名“后备队”组成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业内广泛认可的领军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 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面向所有在沪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资助、服务、考核、管理等。 二、领军人才主要类别 (一)基础研究类领军人才。该类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等做出突出的贡献,是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所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 (二)应用开发类领军人才。该类人才主要从事应用技术研

究开发,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包括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等工作的科技人才。他们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带领团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领军人才。该类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或突出的专业能力,实践成效显著,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经营管理类领军人才。该类人才具有扎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基础和显著的实践成就,战略规划能力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在企业的宏观战略指导下,对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规划,能够率领科研、生产和经营团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领军人才选拔 本市制定领军人才年度工作计划。选拔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具体选拔程序是: (一)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按照本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需要和本行业、本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提出本行业、本地区领军人才开发的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领军人才选拔实施方案。 (二)按照“道德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的基本条件,通过单位推荐,行业、社会团体、同行专家举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向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提出申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佳木斯市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的通知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佳木斯市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 的通知 【法规类别】人才流动 【发文字号】佳政发[2014]5号 【发布部门】佳木斯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4.09.09 【实施日期】2014.10.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佳木斯市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的通知 (佳政发〔2014〕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佳木斯市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9日 佳木斯市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

第一章指导思想 第一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贯彻落实《佳木斯市“十二五”人才发展纲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二条坚持“合理布局”原则。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全市领军人才梯队进行统筹规划,重点扶持符合经济建设要求的领军人才梯队,促进全市各级领军人才梯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坚持“公开遴选、平等竞争、择优选拔”原则。将单位推荐、专家评价、实地考核等方式有机结合,做到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及同行专家在领军人才梯队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条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全面、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重成果、重业绩、重贡献,将学术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道德品质好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领军人才梯队中,重点向生产、科研、教学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倾斜。

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使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促进我矿快速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以我矿发展对人才队伍的需求为动力,以提高全矿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整合资源,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我矿实现“5206”、“双四百万吨”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基于我矿目前的人才队伍现状,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有显著增加,人才素质有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要进一步优化,高层次、创新型、综合型专业化人才要有明显增加,人才结构、规模基本满足我矿安全生产工作需要。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后备干部队伍,保证我矿可持续发展。 (二)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应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建设重点,既要突出煤矿主体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兼顾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初步建立起符合我矿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形成重视和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努力营造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三、主要内容及培养措施 (一)后备干部的管理 1、后备干部必须按规定条件和程序选拔产生。要坚持公开条件、合理推荐、择优选拔、党组决定、组织内部掌握的程序选拔。 2、坚持跟踪考核,实行动态管理。经确定的后备干部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建立考核档案。由于后备干部具有一定的预备性,其人选又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进入领导班子担任领导职务,也有可能被其他优秀分子所替代。因此,后备干部队伍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经组织考核,不适合作为后备干部继续培养的,要及时淘汰,后备干部因提拔或淘汰出现指数空缺时,要按程序及时进行补充。 3、加强培养,不断提高素质。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后备干部讲大局、干实事、比贡献。要根据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结构和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认真制定培养计划,科学安排培养内容,扎扎实实抓好培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4、坚持备用结合。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后备干部的德才表现,将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及时提拔到适宜的领导岗位上,避免“备”而不“用”,备用脱节。 5、根据岗位要求,确定重点考核对象。对于工作中政绩突出,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