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

(6月18日15W周四上午9:00-11:00,2204)

一、名词解释

1.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德尔菲法:是专家会议法的一种发展,采用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然后将他们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再反馈给各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反复,意见逐渐趋于一致。

4.临床路径:首先按病种、病情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形成规范的医疗路径。

5.卫生规划: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的过程。

6.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7.卫生筹资:是指为各项卫生活动筹资所用资金,以及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金。

8.卫生支付:是指卫生市场在交易过程中资金从一方转移至另一方的过程。

9.按项目付费:属后付费的传统形式,其特点是医院收入与提供的服务项目数量直接相关,即总费用=∑(服务项目费×项目价格)。

10.总额预付:属于预付制,由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供方协商,确定供方一

年的年度总预算额,医疗保险机构在支付供方费用时,依此作为最高限额,相当于对供方设立了一个封顶线。

11.按人头付费:属于预付制,该支付方式以注册的个人为支付单元,固定支付一定时

间内(比如1年内)的所有服务费用。

12.按病种付费:是以某个疾病治疗方法的主操作为基础根据事先确定的临床治疗方案,

将特定的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额包干,支付方据此支付,结余归医院,超支不补。

13.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

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4.卫生服务营销: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

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物品),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和需要,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15.卫生人力资源:又称卫生人力,是指在各类卫生机构中从事和提供卫生服务相关工

作额一切人员,主要指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也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支持人员。

16.卫生人力绩效考核: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

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17.反应性:是指卫生系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合理期望的程度,这个期望并非是对医疗

结果的期望,而是指病人在享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对非医疗结果的各种期望。

18.卫生系统反应性: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

认知和适当的反应。

19.卫生系统绩效:指在给定的卫生资源下,一个国家的卫生系统对于自己有责任承担

的卫生系统三个总目标的实现程度。

20.可及性:是用来测量某人群获得其所需要的卫生服务的程度。

21.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

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22.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

公平获得的药品,基本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2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

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对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涉及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

24.全科医疗: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人性化的服务,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是医疗保健系统的基础。

25.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中一种最基本的、普遍的服务,是由全科医生为主要卫生人力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

26.卫生部门改革:促进国家卫生政策、规划和实践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

分析法:通过政治的(p)经济的(e)社会的(s)技术的(t)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二、单选

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从建国以来一直以预防为主。P8

2.定性资料研究方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PEST分析法、情景分析法、计算机辅助分析法。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综合指数、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

3.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为优势,W为劣势,O为机会,T为威胁,其中S、W为内部因素,O、T为外部因素。P52

4.卫生规划的原则:目标原则和过程原则、协调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原则。

5.卫生规划步骤:背景分析、拟定目标、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背景分析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提供和卫生服务利用。

6.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组成(主要是老年人口比例)、医疗质量、预防保健、文化教育、气候地理条件、居住地点和条件、婚姻、行为心理因素。

7.影响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因素: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健康状况、供给状况、医疗保健制度、时间、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8.监测或评价的主要内容:适合程度评价、足够程度评价、进度评价、效率评价、效果评价、影响评价。(具体判断哪个指标是哪个评价)见P71-72

9.卫生组织包括:卫生行政组织:如卫生部、卫生厅;

卫生服务组织:如医院、诊所、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卫生科研机构;

卫生第三方组织,如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

国际卫生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0.基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可划分为城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组织体系。

城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区域医院组成的两级卫生服务网络。

农村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是以县级卫生服务组织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P88-89 图5-3与图5-4

11.卫生筹资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包括改善健康水平,筹资的风险保护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卫生筹资的中间目标包括卫生公平性、风险保护、质量和效率、费用控制及可持续性。

12.卫生公平性包括垂直公平性和水平公平性。在筹资方面,垂直公平性是指支付能力

越高的人其支付水平越高,水平公平性是指具有相同支付能力的人支付相同的医疗卫生费用。在服务利用方面,垂直公平性是指具有较高卫生保健需要的人能够获得较高的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公平性是指具有同等卫生保健需要的人可以获得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13.影响卫生筹资的主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财政能力、政府治理模式、管理能力。

14.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渠道为三类,即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

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指各级政府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补助、卫生和医疗保险行政管理实务、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等各项事业的经费。社会卫生支出指政府支出外的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费、社会办医支出、社会捐赠援助、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指城乡居民在接受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时的现金支付,包括享受多种医疗保险制度的居民就医时自付的费用。

15.卫生筹资的方式主要包括税收、保险、自费支付和社区筹资。

16.供方支付方式的三个核心要素:支付单元、支付标准和结算的时间点。

17.对卫生机构的支付方式有分项预算、按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总额预付、按

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基础的预付制(DRGs-PPS)、按绩效付费等。

18.医疗服务支付制度改革的目标:控制费用、强化管理、转换机制、实现多赢。

19.卫生服务质量三个层次:结构(基础质量,即硬件结构)、过程(环节质量,即具体

步骤与经过)、结果(终末质量,即卫生服务对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

20.全面质量管理特点:三全一多,即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

加的质量管理和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实施质量管理。

21.PDCA循环法: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

22.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服务过程导向管理模式,客户需求导向管理模式,供求互

动导向管理模式,整体质量管理模式P136-140

23.卫生服务质量缺陷:1)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存在差异2)管理人员确定的质

量标准与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之间存在差异3)管理人员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质量之间4)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机构在营销活动中宣传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差异5)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或实际经历的质量与顾客期望的质量不同。(了解原因)P145-146

24.社会营销管理过程的步骤:分析社会营销环境;调查和选择目标人群;设计社会营

销战略;计划社会营销组合方案;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估社会营销活动。P154图9-1

25.社会营销的组合包括七要素:产品、价格、地点或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

过程,又称7P营销组合。

26.卫生人力资源特点:能动性、时效性、社会性、开发过程的连续性、知识密集性。

27.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可根据其管理过程分为九个具体环节:工作分析,人员规划,人

员的获取、甄选与聘任,激励,绩效管理,薪酬组合与福利安排,人员培训与开发及组织学习,员工关系与人事争议处理,生涯管理与接任者计划。其中最核心的是获取、激励、绩效管理与开发。

28.预测卫生人力需求量的方法:卫生需要法;卫生需求法;服务目标法;卫生人力/人

口比值法;标准工时法;工作任务分析法。

29.卫生系统的绩效目标:促进健康(首要目标)、增强反应性以及确保卫生筹资的公平

性。

30.传统的健康状况衡量指标: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以及预期寿命等

为代表的生命统计指标,以及以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及残疾率等为主的反映人群发病、患病、感染、残疾情况的疾病统计指标。

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新指标:减寿人年数——PYLL,亦称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是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年)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是以残疾作为观察终点

健康期望寿命——亦称活动期望寿命,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

伤残调整寿命年——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伤残调整期望寿命——是在寿命表的基础上,将人群的生存质量和死亡状况结合起来进行健康测量,并能成功用于各成员国卫生系统的绩效评价。

31.卫生系统反应性主要由两个部分八个方面组成。第一部分是对个人的尊重,包括尊

严、保密性、自主性、交流与沟通四个方面;第二部分是以病人为中心,包括及时关注、社会支持、基本设施质量和选择性四个方面。

32.在卫生领域通常可及性分为:物理可及性、经济可及性和服务可及性。

33.医疗服务管理的性质:法律强制性、社会公益性、职业人道性、时效性。

34.医疗服务准入管理以医疗机构准入管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医疗技术准

入管理为管理重点。医疗技术准入管理是指对医疗卫生技术的科学性、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经济性和伦理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

35.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为甲、乙两类。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使用技术复

杂、对卫生费用增长影响较大的为甲类大型医疗医用设备,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管理品目中的其他大型医用设备为乙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医疗设备的三证管理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3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

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P235(具体判断是否为医院感染)

37.传染病分类: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

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菌病、

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其他——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

度,需列入乙、丙类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公布。

38.慢性病控制与管理:1.慢性病监测 2.慢性病控制与管理

采取的策略与措施1)全人群策略2)高危人群策略3)慢性病防治社区干预策略

4)慢性病的临床预防P253-254

39.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以及社会医疗救助。P273图15-2

40.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1.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代表国家--英国,瑞典

特点:全民性;公平性和福利性;政府责任重大;卫生资源的配置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代表国家--德国,法国,日本

特点:强制性;互助共济性;现收现付;保险机构同医疗单位建立合同关系。

3.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代表国家--美国

特点:非强制性;市场化运作;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签订合同;营利性;注重效率而非公平。

4.储蓄医疗保险模式:代表国家--新加坡

特点:纵向筹资;自愿性;强调个人责任。P271-272

4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目标:通过确保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

担;通过基本药物的普及使用,促进合理用药;通过基本药物制度体系的建设,改革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最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阶段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2.国家基本药物遴选遵循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

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

43.药事服务费与处方费两者广义的理解都是指患者为享受医生诊断和药品调剂等服务

所交的费用。P295

44.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三年调整一次。

45.基本药物使用覆盖的机构范围: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

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应首先选择配备基本药物,作为临床首选,卫生部制定不同层级的药物,并定期检查配备情况。

基本药物采用零差率销售政策。目的是转变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价格,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减轻患者负担,吸引群众到基层就诊,让群众得实惠。

46.全科医疗的特点: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人性化。

47.社区卫生服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

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48.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完

善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49.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

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

50.2007年《突发事件应急法》第四条: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

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

51.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

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52.中医药发展的基本方针强调中西医并重。

53.卫生部门改革的核心目标:改善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质量、效率、反应性

和可持续性。

三、简答

1.如何理解卫生事业的性质

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如何理解:第一、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卫生事业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

益的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福利政策。

(因此,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必

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卫生事业是健康的保证

(2)卫生事业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3)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人民的健康水平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物质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卫

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3.卫生规划的特点:

疾病的多样性、医疗方法的不确定性和多重选择特点、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人口老

化与慢性病问题、医疗保险带来的医疗需求释放等,这些因素都需要通过卫生规划来

统筹权衡、综合协调。同时,卫生服务既是技术密集型服务,也是劳动力密集型服务,需要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增加情感、心理和伦理的服务内容。在我们的卫生服务网

络中,每一个机构的服务都是多目标的,每一个机构之间的联系又是异常复杂的。这

些都使得卫生规划面临着一个困难的环境背景,也彰显出卫生规划整体性的重要作用。

4.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

1)针对特定区域 2)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

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 4)属于战略规划 p73

5.税收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能够较好地实现垂直公平性和水平公平性,从长远看,具有可持续地为更多人

群提供有效风险保护的作用。

缺点:需要与政府其他部门竞争预算,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时会影响公平性。

6.保险的优缺点:

社会医疗保险优点:1)为卫生系统筹得更多的资源2)有效实现风险分担

缺点:1)缺乏广泛的覆盖面2)管理较为复杂。

商业医疗保险优点:1)自愿购买2)有各种不同的商业保险计划可供选择

缺点:1)通常情况下,健康状况不佳的人更愿意购买保险(逆选择),而保险公司则更喜欢健康的人参加保险(风险选择)

2)对于同一保险项目,保险费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投保人收入的高

低,因此穷人难以支付。

3)由于许多保险公司的存在,导致管理成本重复。

7.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

1)卫生资源配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2)公平和效率兼顾原则

3)以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

4)按成本效益(效果)配置原则

8.按项目付费优缺点:

优点:该方式为医疗服务供方提供了较多经济刺激和机会,医疗费用控制力度很弱。

医疗质量一般能有较好保证,但存在服务过度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缺点:审核时需要查看大量的服务项目和收费账单,操作难度虽不大,但工作量较大,管理成本也高。

9.总额预付优缺点:

优点:将医疗消费和费用的控制权交给了供方,医疗保险机构的工作主要在于对预算总额的制定和预算执行的审核,因此,可以简化医疗保险的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缺点:1)如果预算额偏高,医疗服务会不合理增长,出现服务过度现象;

2)如果预算额偏低,医疗服务量和质量会下降;

3)如果预算额适宜,依然会出现不合理的减少服务、服务积极性下降的情况。4)如果医院不能合理计划并有效提供服务,则很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服务过度和服务不足的情况。

10.按人头付费优缺点:

优点:1)可以鼓励供方降低成本,2)防止过度提供服务,

3)促进供方更加注意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4)减少更加昂贵的治疗性服务

缺点:1)供方可能为了控制成本、节约费用而减少一些必要的服务

2)医生可能筛选相对健康的患者,拒绝重病人

3)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患者对供方的选择,使供方缺乏竞争,医务人员积极性如果没有得到激励,则服务量可能减少。

11.按病种付费优缺点:

优点:1)制约力度强于按服务单元支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和成本核算2)对于医疗质量的影响依医院反应不同而不同,但整体而言能够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缺点:能被纳入到按病种付费范围的病种有限,如果付费标准定得过低,则供方没有将适宜的病种纳入付费范围的积极性,患者不被纳入或纳入后中途退出,发生

变异,导致费用控制效果差。

12.当前改革目的(或支付制度改革的趋势):

以预付制为目标,以打包付费为形式,推行综合性的混合型支付方式。即从项目付费到简单病种、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简单支付方式,到复杂单病种(即带有DRGs,有诊断分组的病种)逐步过渡到DRGs下,其他多种支付方式共存的模式。

13.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顾客至上、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系统思维、预防为主、强化控制、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

14.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特征(与市场营销的区别):

1)营销产品:为希望目标群体接受进而采纳的观念。是社会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最主要差别。不同于市场营销的产品:具体的物质产品或者服务。

2)营销目的:是应对社会问题,把那些存在社会问题的或有可能存在某种社会问题的目标群体作为营销目标,通过营销活动影响目标群体的观念、知识和行为。不同于市场营销的目标:使营销组织获得财务上的最大化,即追求利润最大化。

3)消费者需求:卫生服务社会营销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得处理负面需求。

不同于市场营销: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满足组织自身的利益。

4)市场竞争:多样化的,其中较严重的是营销不健康、不符合社会利益的产品的产品的市场营销。不同于市场营销:竞争对手主要来自提供相似产品和服务、满足相似需求的其他组织。

5)营销主体:涵盖政府及其代理机构(包括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

不同于市场营销的主体:主要是企业等营利组织。

6)营销难度:卫生服务社会营销是营销观念和行为,最终达到影响目标群体行为的目的,强调社会公益性,可利用的人、财、物的资源有限,同时,目标群体不像市场营销那样具体和容易接触到,而往往是针对难以变革行为的群体展开活动,因此,面临更大的挑战。

15.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目标群体细分变量:

1)行为变量:追求的利益、态度和信念、了解程度;

2)心理变量:生活方式、社会阶层、个性;

3)统计变量:人口统计、追求的利益。

16.选择细分市场的方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1)无差异营销:在推广人们共同关心的卫生服务社会营销主题时采用。

优点:活动成本低,较适用于资金缺乏的卫生服务社会营销活动

缺点: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所有目标群体的需求。

2)差异营销:用在提倡全体健身、乳腺癌早期防治等方面。

优点: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社会营销策略。

3)集中营销:如将远离艾滋病的活动重点放在吸毒者这个细分市场上。

优点:可以使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个较小的细分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影响力。

17.卫生系统的职能及其挑战:

卫生系统的职能:规制、筹资、服务提供和资源开发。

挑战:规制方面——要强化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系统提供政策指导方向的能力。

筹资方面——如何扩大预付制,提高公共筹资的力度,增加对资金的公共管理

强度。

服务提供方面——要通过有效的服务网络加以协调,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要

进一步促使公共卫生部门管理职能的发挥,改善卫生系统绩

效。

资源开发方面——如何保证供给与卫生系统需求之间的平衡;对机构和技术的

投资也应该根据国家重点来进行优先配置,从而提高卫生系

统的总体绩效。

18.如何衡量卫生筹资是否公平:

一要看政府补贴如何分配和使用;

二要看卫生服务项目或保险覆盖了哪些人;

三要看疾病风险是如何分担的。

19.测量健康不公平的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收入、受教育程度、民族等对人群进行分组,计算各组的婴儿死亡率、期望寿命和一些重要原因的患病率,并在各组之间进行比较;

另一种是直接用一些健康指标连续测量人群健康状况的差异。

20.医疗服务管理的原则:

1)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原则

2)公平性原则 3)可及性原则 4)分级原则

5)公有制主导原则 6)中西医并重原则 7)整体效益原则

21.我国慢性病流行概况:

1)慢性病流行形式十分严峻 2)慢性病造成的疾病经济负担沉重

3)慢性病严重消耗人力资本 4)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难以有效控制。

5)人口老龄化放大了慢性病的危害

22.如何完善基本药物补偿政策:

1)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

2)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

3)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

2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1)国家目录药品品种较少,难以适应全国各地的具体情况

2)补偿机制建设与医疗机构内部分配制度急需加强。

3)有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大,只使用基本药物导致其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4)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监督困难

对策1)各省增补目录,修订目录努力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可解决药品品种少问题

2)通过综合改革方法统筹解决体制机制性问题,如按绩效考核给予补助,积极推动乡

村联动等。

24.卫生改革的步骤:

(1)确定问题

改革问题的条件:1)是真正存在的问题2)主要的政治力量有兴趣处理该问题

3)有解决该问题的可能途径或方案

(2)分析原因:可以从筹资、支付、组织、规制、行为五方面着手。通常原因是多层面的(从初级保健到第三方服务)、多部门的(从卫生筹资到立法),而不局

限于卫生服务系统本身,还可能涉及环境、经济和其他。

(3)政策开发:途径一是进行国家间的比较,借鉴他国经验;二是吸收基层群众的创举和经验;三是移植其他部门的思路。

(4)政治抉择(5)实施改革(6)评估效果

(7)进一步确定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循环。

25.推进改革的动力:

1)人民对卫生保健的期望提高,需求增加

2)卫生保健费用增长

3)支付能力的限制

4)对传统体制的质疑

5)卫生服务体系的官僚化

6)卫生服务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7)对医疗行为的新认识

8)全面质量管理

四、案例分析

1.卫生人员绩效考评P184

卫生人力测评与考核是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卫生人力资源管

理的全过程。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成绩、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考核方法包括

排列法、等级法、因素比较法、目标管理法及360度考核法。

(可以看平时作业中的案例分析题)

第六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卫生筹资税收筹资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自费支付社区筹资卫生总费用卫生资源配置

二、简答:

1.卫生筹资的终极目标和中间目标分别有哪些

2. 影响卫生筹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进行卫生筹资模式选择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4. 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卫生筹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5. 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 我国卫生筹资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7. 我国卫生筹资领域面临着哪些问题

8. 结合国内外的筹资经验,谈谈你对我国卫生筹资改革的理解。

第七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卫生支付卫生支付制度分项预算按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 DRGs-PPS 按绩效付费

二、简答题

1. 供方支付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2. 对卫生机构的主要支付方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三、论述题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制度改革为例谈谈我国卫生支付制度改革的目标及趋势。

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doc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选择题 1、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 A 健康人 B病人 C残迹人 D亚健康人 2、我国现阶段卫生事业的性质() A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B实行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C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D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3、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是() A 以农村为重点 B 预防为主 C 中西医并重 D 依靠科技与教育 E动员全社会参与 F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 A 促进健康 B 治愈一切疾病 C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 D 消除疾病 二、名词解释 1、卫生事业 2、卫生事业管理学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论述题 论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二章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韦伯的组织理论的作用? 3.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4.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5. 勒温的三种领导风格的特征?

6. 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的关系。 7.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8. 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卫生服务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体系 2、组织 3、行政改革 4、卫生服务组织 二、选择题 1、卫生服务体系包括( ) A 专业治疗机构 B 卫生科研机构 C 健身房 D 医疗器械制造商 2、()是组织最大的资源,是组织创造力的源泉。 A 人力资源 B 财力 C物力 D信息 3、在利维特模型(Leavitt,1965)中,组织具有的关键要素包括() A 目标 B结构 C技术 D人员 E环境 4、塞尔兹尼克的制度理论对组织的最大贡献在于() A 持续质量改进技术 B管理行为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C强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差别及职能 5、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 A 法制原则 B 效率原则 C统一与平衡原则 D等级原则 E符合人性和适应环境的原则 6、以下哪些是我国的群众性卫生组织() A中华医学会 B中华预防医学会 C中国医师协会 D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架。 2、简述我国卫生行政组织的子系统及各自的功能。 3、简述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因。 4、我国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四、论述题 试述我国卫生服务组织变革及动因及实施。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从广义上来讲,计划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三个阶段。 A.权衡计划 B.评估计划 C.完善计划 D.检查监督评价计划 答案:D 2.WHO于1981年提出,衡量各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低限度标准可分为12项,其中至少有()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 A.3% B.4% C.5% D.6% 答案:C 3.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评价指标之一是:成年男女的受教育比例是() A.50% B.60% C.70%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印度尼西亚采用的是()医疗保险模式。 A.储蓄 B.国家 C.商业 D.社会 答案:A 5.就计划的分类来看,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既规定了目标,也规定了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的是()。 A.程序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功能性计划 D.指导性计划 答案:B 6.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依据是() A.《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B.《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答案:C 7.下列不属于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的是() A.常规性业务登记 B.监测系统报告 C.病历系统记录 D.专门调查 答案:C 8.信息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 A.人员 B.相应的法规制度 C.组织机构 D.数据 答案:A 9.实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 A.全科医生制度 B.全科医疗 C.政府领导 D.社区参与 答案:B 10.全员参与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识别领导要求 B.批评工作中的错误 C.以不断学习为目标 D.只做正确的事 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1.卫生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维护所有者权益 B.产权界定 C.提高卫生质量 D.产权登记 E.资本金预算 F.资产处置 答案:B 12.社会卫生筹资是指政府预算外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资金收入等。 A.预算内基本经济建设经费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考试说明 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电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者。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郭岩主编)。本考核说明是教学大纲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4次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20%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一般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形成性考核为4次记分作业(由中央电大通过作业本的形式下发)。 (六)终结性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

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涉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般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组卷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内,并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安排各类题目,掌握的内容约占40%,熟悉的内容约占30%,了解的内容不超过30%。 (2)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尽量大,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 (3)试卷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 (4)试卷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按照难易程度,一般分为易、中等、难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5)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因而,出题者不以学生为敌,不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我国在建国初期,卫生管理学的前身是: C A. 卫生政策管理 B. 卫生行政 C. 保健组织学 D. 公共卫生管理 E. 健康教育学 2.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A A. 政府 B. 民间团体 C. 企业 D. 对公共事业有热心的个人 E. 各党派 3.公共产品具有的特点是: C A.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和不可再生性; B. 公益性、共同消费性、普遍性; C.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 D. 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 E. 公益性、长远性、阶级性 4.“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是卫生部那个司的职能?B A. 人事司 B. 医政司 C. 规划财务司 D. 卫生法制与监督司 E. 科技教育司 5.下列哪一项可以被称为“制定政策的政策”?C A. 基本政策 B. 具体政策 C. 元政策 D. 方面政策 E. 方针政策

6.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被称为:A A. 公共政策 B. 政策 C. 公共道德准则 D. 公共事务; E. 法规 7.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被定义为: C A. 福利事业 B. 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C. 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事业 D. 政府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福利事业 E. 关系社会长治久安的事业 8. 我国的中医政策是: B A. 中医为主 B. 中西医并重 C. 西医为主,中医为补充 D. 发展中西医结合 E. 顺其自然发展 9. 起草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并监督实施是哪个部门的职责: D A. 卫生部 B.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 C. 商务部 D.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0.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什么样的医疗保险制度: A A. 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B. 商业医疗保险 C. 国家税收式医疗保险 D. 社会保险模式 E. 公费医疗模式 11.下列哪一哪个国家实行的是商业医疗保险模式:D A. 中国 B. 新加坡 C. 德国 D. 美国 E. 日本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题

专业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3.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4.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5.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1.A 2.B 3.B 4.B 5.A 1.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不包括哪项() A农村卫生B预防保健C康复服务D发展中医药 2.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行政决策机关B行政执行机关C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大众传媒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3.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层次性B阶段性C稳定性D普遍性

4.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A社会问题B政策的作用对象C行政决策机关D人们之间的利益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人们将制定政策的政策称为()A元政策B总政策C基本政策D具体政策 6、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B恰当性评价C进度评价D结果评价 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A确定价值B判断可行性C比较D调查测量 8.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价是() A适宜度评价B过程评价C恰当性评价D进度评价 9.评价的前提是() A获得信息B确定价值C完善计划D建立指标 10.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P98-104)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11.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两周患病率B两周卧床率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 12.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人数×100% B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患者人数×100%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C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 D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就诊患者数×100% 13.下面哪句话正确?() A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4.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卫生费用?() A营养费B检查费C药费D材料费 15.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A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B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 C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资源 D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资源 16.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B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D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 ; ..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 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 七.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6.卫生法制化建设升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挑战:1.健康需求发生变化 2.医疗卫生体系制度安排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体系问题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问题 第三章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 课题来源: 实际工作 日常生活 文献资料 (1)重要性(2)科学性(3)可行性(4)创新性 选择课题 陈述假设 第二步 研究目的:(1)探索(2)描述(3)解释 制定研究方案 第三步 收集资料 第四步 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五步 解释结果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1)研究目的意义 (2)确定研究内容(或理论假设) (3)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4)确定研究方法和抽样方案 (5)说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式,问卷调查/访谈 (6)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管理与培训安排 (7) 说明调查场所、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 4.1.德尔菲法 5.含义:是一种以反馈性、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为特征的预测方法.通过多轮匿名专家信函调查得到. 三、卫生管理常用定量研究方法抽样调查 四、特点:数据化 精确化 标准化 系统化 操作化 五、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 六、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七、第四章 卫生规划 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卫生规划的步骤: 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利用 五、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卫生规划评价 1.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 2.建立目标及指标体系 3.目标差距分析 4.确定发展战略重点 5.针对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卫生规划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 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 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第五章 中国卫生事业概述 卫生组织 1. (一)取得的巨大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基层卫生服务系统逐渐发展 4.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医疗保健制度 5.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6.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7.医学教育全面发展,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二)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薄弱环节,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 3.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弱势人群无有效保障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 乱,价格过高,公立医疗机构出现 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卫生组织包括: 1.卫生行政组织 2.卫生服务组织与卫生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国际卫生组织 3.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 4.规划 准入 监管 5.卫生经济调控 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 促进公平竞争 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①卫生服务的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 ②很多工作救急性强,不能延误; ③高度专业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密切协作; ④在服务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模糊或错误; ⑤服务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⑥组织成员重视职业的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⑦对医的诱导需求与费用倾向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卫生服务组织的变革的动因? ①承担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防治任务严峻 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③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 ④卫生机构功能重复、机构重叠、效率下降、患者不满意 ⑤环境的变化,新项目、新技术开发 ※卫生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因? 1..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2.机构膨胀,人员结构不合理,协调困难,效率不高 3.宏观管理功能薄弱,微观干预过多 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 4.权力过于集中,不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卫生组织变革的原则?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论述题 1.“看病难看病贵”原因: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改变 3.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靠自费就医 4.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6.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2.分析医疗纠纷发生和增长的原因: 发生的原因:(1)医院方面的原因:①医院对医疗事故不做实事求是的处理 ②医生和病人对医疗差错意见不一 ③医生态度粗暴 ④医务人员索要红包 (2)病人方面的原因:①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院规章制度的不理解②病人及家属不良动机增长的原因:(1)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和法律观念意识提高(2)有些医疗主体追求物质利益造成医德降低,态度恶劣(3)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存在未知情况(4)医疗保险带来医、患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3.分析处方流失的利弊,你认为处方流失能够防止吗?为什么 利:患者可以买到价格便宜的药,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市场竞争,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抑制药价虚高,消除药品回扣。 弊:目前我国以药养医,医院补偿不足,处方流失可能使医院受损失;减少医生与患者的联系,不利于治疗。 防止的可能性不大。(1)连锁药店发展迅猛,价格比医院低(2)患者倾向到药店购买药(3)医疗保险制度使在药店可以保险药费。 4.在新医改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1)增加农村卫生投入(2)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3)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4)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合理安排农村公共卫生经费(7)加大卫生支农和扶贫力度(8)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9)发挥中医院在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势与作用(10)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卫生事业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三节: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卫生事业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卫生事业 一、名词解释 ●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是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 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面容在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本质:一项政府职能 基本特征:(由政府投入和社会筹资而形成的)社会福利性 基本要素:包括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福利性的卫生经济政策。 三、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政府实行的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特点:①以增进国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②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③卫生政策体现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④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 四、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 ●经济基础: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②卫生事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文化背景:①健康教育 ②卫生保健接受性 ③卫生人力资源 ●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科技发展水平

●管理水平 五、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卫生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之一。因此,发展卫生事业具有以下意义: a)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c)发展卫生事业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d)保证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六、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卫生事业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卫生事业中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卫生事业主要责任。原 因是: ①健康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保护公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③消除贫困,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的社会职责。 ●政府的主导作用: ①政府主导的目标 1)保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2)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合理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使卫生事业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3)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尤其是基本卫生服务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是政府主 导的基本目标之一。 4)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卫生规划,运用规的财政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在区域之间和城乡 之间的合理配置,促使地域间的基本为沙僧服务利用的均等化。 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手段: 1)经济手段: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机制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2)计划手段:计划具有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 3)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4)行政手段:主要表现是政策和行政命令 5)项目手段 ③政府主导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基本概念: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 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 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

二、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 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三、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 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四、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具有垄断性。 五、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1、以人为本的观念;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3、人民健康与社会 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4、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六、卫生事业的主体与对象 1、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2、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七、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2、法律方式:约束性、强制性和稳 定性;3、经济方式: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自觉性;4、行政方式:政策和行政命令;5、项目方式 八、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提升卫生系 统功能 九、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十、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1、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政策相适应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1、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的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2、卫生事业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3、卫生事业的主体——政府 4、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5、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6、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项目方式 7、计划方式的特点——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8、法律方式的特点——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9、经济方式的特点——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和自觉性 10、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1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政策、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选择题库

5、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A. 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6、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 A. 组织的技术问题 B. 组织的管理者问题 C. 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 D. 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 7、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 A. 广、快、真、准 B. 广、快、真、精 C. 广、快、精、准 D. 广、真、精、准 8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 A. 标准需求 B.表达需求 C. 相对需求 D.认识到的需求 9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 专家意见 B. 人群生物学基础 C. 人群社会学基础 D. 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 10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 A. 适宜度评价 B. 恰当性评价 C. 进度评价 D. 结果评价 11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 A. 一级医疗事故 B. 二级医疗事故 C. 三级医疗事故 D. 四级医疗事故 12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 A.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

B.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C. 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D.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13根据医务人员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可分为 A. 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 B. 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C. 医疗意外和医疗并发症 D. 医疗意外和疾病自然转归 1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A. 以专家为基础的服务 B. 以保健为基础的服务 C. 以医疗为基础的服务 D.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15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16以下哪个指标属于卫生服务需要指标 A. 年每千人住院天数 B. 两周患病率 C. 每千人口医生数 D. 每千人两周就诊次 17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属于 A. 三级医疗事故 B. 四级医疗事故 C. 一级医疗事故 D. 二级医疗事故 18医院的管理费用属于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混合成本 D. 直接成本 19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第一步是进行 A. 家庭调查 B. 社区调查 C. 社区诊断 D. 居民患病调查 20以下哪一条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原则有误 A. 低水平广覆盖 B. 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C. 医保统筹范围实行非属地化 D. 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21整体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2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23单项试点研究属于 A. 随机实验研究 B. 自然实验研究 C. 现况调查 D. 抽查 24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行政决策机关 B. 行政执行机关 C.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 D. 大众传媒 2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最新)

单选10*1=10 多选10*2=20 简答5*8=40 问答2*15=30 性质: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详见课件) 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 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重要性:1.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3.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4.保证群众健康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②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③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⑤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拉动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方针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面临的挑战: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 构成: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第三方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a)卫生部 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按照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工作方针,对全国卫生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围绕卫生工作战略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国卫生事业,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加强政策法规、综合规划、监督执法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并对部属企事业单位做好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工作。 卫生部部机构设15个职能司局:卫办厅、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卫生政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试题选择题汇

1.卫生工作方针的重点是() A.以农村为重点 B.预防为主 C.依靠科技与教育 D.动员全社会参与 E.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解放后,我国大幅度减少了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消灭了什么病?() A.天花; B.小儿麻痹; C.碘缺乏病; D.麻疹; E.霍乱 3.我全国人民的人均期望寿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2000年的多少岁?() A.65.8岁; B.68.8岁; C.69.8岁; D.71.8岁; E.72.8岁 4.传染病对人体的危害按死亡顺序计算,在城市从解放前的第一位下降到2001年第几位?()A.第5位 B.第7位 C.第9位 D.第10位E.第11位 5. 管理学之父()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梅奥 E.马斯洛 6. 人际关系理论之父()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梅奥 E.马斯洛 7.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把人看成是() A.“文化人” B. “经济人” C.“社会人”, D.“自然人”; E.“法人” 8. “无为管理”是属于什么创新() A.观念创新 B.组织创新 C.制度创新; D.战略创新; E.文化创新 9. 卫生服务市场的核心机制是()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激励机制; E.市场机制 10. 实事求是地强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的形象是如下哪一种定位方法() A.强化已有的定位 B.比附定位 C.单一位置策略; D.类别品牌定位; E.再定位 11.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属于什么创新() A.观念创新; B.组织创新; C.制度创新; D.战略创新; E.文化创新 12. “学习型组织”是属于什么创新() A.观念创新; B.组织创新; C.制度创新 D.战略创新 E.文化创新 13. .对提供同种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来说,什么是竞争的手段()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激励机制; E.市场机制 14. 焦点访谈的优势() A 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B 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性探讨 C 集体建构知识 D 研究者和参与者有较大的自由 E 以上都是 15. 下列哪一个不是二次分析的优点() A 节省时间 B 费用少 C 适合比较研究 D 资料准确 E 适合趋势研究 16. 特尔菲法的优点() A 不受地区和人员的限制 B 不受专业领域的限制 C 费用低廉 D 不仅可用于预测,还可用于项目评价 E 以上都是 17.头脑风暴法的缺点() A 专家互相启发 B 产生创造性思维 C 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专家意见 D 易受在场权威人士观点的影响 E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18. 以下不属于组织五要素的是() A 人员 B 技术 C 目标 D 资源 E 环境 19. 狭义的卫生服务组织不包括() A 医疗服务组织 B 预防服务组织 C 医学科研组织 D 妇幼卫生服务组织 E 基层卫生组织 20.按照专业可以将医院分为() A 中医医院西医医院 B 综合医院儿童医院 C 传染病院肿瘤医院 D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E 妇产医院儿童医院 21. 卫生服务组织包括() Word 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由原来的市、区、街道三级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行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机构。 目前我国卫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区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 2.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导致管理困难。(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之间的割裂问题、公共卫生组织

卫生事业管理学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一章 1、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具有公益性(2)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 2、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第二章 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待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控制(4)激励(5)领导 第三章 1、定性研究的概念 定性研究是探究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然后根据主观经验判断,相应的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整体的宏观把握与哲学思辨的观念。 2、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访谈法(3)专题小组讨论(4)选题小组讨论(5)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6)德尔菲法 3、SWOT分析法:(1)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2)用途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内的相关研究主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力量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4、定量研究的概念 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5、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第四章 1、卫生组织体系的概念 卫生组织体系是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2、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 按城乡分:(1)在城市,卫生组织体系指的是城市卫生服务网络(2)在农村,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3、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1)卫生部(2)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3)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4)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4、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特点:(1)卫生服务层级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2)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被称之为“六位一体即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及计划生育督导 我国乡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