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鲁教版必修3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鲁教版必修3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鲁教版必修3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第一节人地思想的演变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的时代背景、核心思想和局限性。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知识梳理】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产生年代: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背景:人类、自然能力低,对依赖性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3.核心思想:决定人类的发展,只能被动地适应

4. 局限性:夸大了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讨论1】

人类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最能体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历史阶段是哪一个?为什么?

二、人类中心论

1.产生背景:随着和的发展,人类和改造的能力不断提高,受到否定和批判,“”

的思想应运而生。

2.核心思想:单纯的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的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忽略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影响:人地关系对立,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讨论2】

(1)举例说明在“人类中心论”思想支配下,会出现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2)“人类中心论”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三、人地伙伴论

1.产生背景: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 . 与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以往的经济行为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构建了人与地理环境的新型伙伴关系。

2.核心思想:人类具有 . 的能力,同时,对人类也具有,人类应当与建立 . 、

. 的伙伴关系。

3.意义:人地伙伴论倡导人类在 . 和的基础上, . . 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

【讨论3】下列是我国古代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同,百姓有余材也”“竭泽而渔,岂不得渔,而明年无渔”“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以上观点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有哪些?

【典例精析】

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对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大。回答1--4题。

1.最能体现“环境决定论”的历史阶段是()

A.采猎文明

B.工业文明

C.农业文明

D.信息社会

2.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

B.工业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信息社会

3.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分布不均②人口数量大,增长快③经济技术水平低④环保法规不完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

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答案】A B B D

【达标训练】

1.下列有关地理决定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也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年代

C.地理环境决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2.下列有关人类中心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中心论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年代

B.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人类中心论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我国古代道家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回答3-6题。

3.“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4. 这种人地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大家的公认,始于 ( )

A.古希腊时代

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C.18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5. 下列有关上述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

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

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

6. 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A.跨流域调水

B.毁林开荒

C.过渡抽取地下水

D.在草原地区大量捕杀鸟类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它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回答7—9题。

7. 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

8. 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地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9.“牧童经济”符合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10. 下列行为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是 (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11. 下列各组搭配正确的是 (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B.“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因地制宜

C. 绿色食品------人类中心论

D. 沼泽地开发------人地伙伴论

右图为内蒙古商都县某地荒漠土地构成变化状况图,判断12~13题。

12. 这种变化状况主要取决于()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降水状况 D.人类活动

13. 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是()

A.退耕还草 B.保护植被

C.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D.限制农牧业生产规模

★14.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中对

应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

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学后反思】

【学案7】

1—5 CDDDB 6—10 ACBBA 11—13 BDC

14.(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国际合作。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考 摘要:新课标中首次对地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实验来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呢?本文结合自己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从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的设计要求、实验教学的类型几个方面对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实验教学 地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利用地理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等试验手段,简捷、生动地展示了人们发现地理规律、认知地理原理的过程,具有将知识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手段和着力点。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进行实验教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1、在地理实验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以及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正确的人地关系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演化过程,很多现象是我们在其一生中或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用地理实验的方法,模拟展现地理过程,给学生提供了直接观察的机会。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观察、发现、思考、解决地理问题,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实验,学生的操作兴趣得到满足,探究兴趣、创造兴趣又被激发,学生的兴趣水平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转化。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有一个古老的教育谚语说:“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在设计实验时,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时,需要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

高中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题 [实验题例析]解题要求:解答地理实验题如同理、化、生学科的实验题,一般也应从“实验目的”(往往题目中已给定)、“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四个方面展开。 例1.(05年广东考题)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解析:(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等。 (2)实验步骤:①将球状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物上滴适量的墨水; 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旋转;③观察并描述墨水流淌痕迹偏转的方向;④再次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相反。 (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例2.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用自备的物具演示昼半球、夜半球和昼夜交替现象,画出晨昏线,试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解析:(1)实验用材:一只不透明的小球如乒乓球等球状物表示地球;一只发光的灯泡表示太阳。 (2)实验步骤:①将发亮的灯泡对着不透明的小球,可见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②用笔画出亮半球与暗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③将小球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则可见亮半球与暗半球在不断更新。 (3)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说明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而昼夜半球就不断地进行交替。 例3.自备器材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解析:(1)实验用材:选一个球状物如乒乓球。 (2)实验步骤:①将虚拟的球状物北极点朝上(指向北极星附近);②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③从北极点上方看球状物的旋转并确定旋转方向; ④再将虚拟的南极点朝上,旋转方向与②相反,并观察此时从南极上空看球状物的运动方向。 (3)实验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①侧视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②从北朝上空着, 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③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 时针方向旋转。 例4.设计一种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简单易行 的方案,并试着测量该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要 求写出实验用材、步骤、结论并作简图加以说明) 解析:(1)实验用材:①取长1m左右的木杆 或竹竿(做圭杆);②长2m左右的绳子和钉子(在 地面上画圆弧用)、刻度尺、量角器等。 (2)实验步骤:①选一块平坦开阔的空地,将圭杆 垂直插入地上。见图O点处;②以O点为圆心,以上 午某时刻杆影OA为半径画弧AD,并画出OA线;③ 当下午某时刻的杆影末端落到AD弧与B点时,画OB线;④作∠AOB的角平分线

高考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专题

2007年高考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专题 邵志刚设计 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践精神。如地理实验(05年广东考题)、地理探究能力(06年广东考题)等新题型的出现,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作图、实验能力的考查,检验和区分考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的定性能力、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与数理等学科渗透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所具有的选拔功能,因而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可通过部分常见题型的例析对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对提高应试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有可能通过实验考查的内容集中在必修1,虽然课标没有对地理实验部分内容有明确的要求,但在活动建议部分有不少实验活动的建议,因此不能忽视这些活动建议内容。 必修1部分活动建议: ●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 原因。 ●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 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 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根据课标和近年来高考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有: ●地转偏向力的证明 ●地球自转引起的天体视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测算 ●热力环流原理 ●温室效应原理 ●水循环原理 例1. (06年广东考题)35.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8 分) 日晷(gu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馆(29°36′N,106°00′E)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此科技馆位于。(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A.兰州市B.重庆市C.贵阳市D.武汉市(2)在安装日晷时,首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安放日晷底座。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3)当晷针影恰好在晷针在正下方时,当地时间为时。 (4)冬至日,当晷针影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时,此地的太阳高度角是。 解析:本题以古代的测时工具日晷为载体,考核学生根据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的能力、理解不

(完整版)2019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2019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提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乘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是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高中地理实验集锦[精品文档]

高中地理实验集锦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地理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等,这些无疑是素质教育要意之一。从表面上看,地理实验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我们深知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方面开展的并不理想。由于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中学开展地理实验的条件有限,地理教师实验观念和能力欠缺等原因的影响,当前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中教师和学生只做过1—2次地理实验,从未“做”过实验的比例也不在少数。地理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直面问题、探讨对策,开发真正有价值的地理实验,构建高效、完整的地理实验教学体系。基于此,我将“看来”的实验收集如下,与老师们共享,但其实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还有待考究。 一、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 1.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左右,宽30左右,高40厘米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②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④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能否发现什么规律?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2.关闭教室的门窗,尽量保持教室的气流稳定。点燃两根较粗的香,两支香摆放的距离大约在30~40厘米左右,一支香旁边放一个1000瓦的电热炉、另一支香旁边放一个较大的冰块,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让学生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方向。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观察烟的飘移方向。在这个实验中,电炉上方空气加热,气压降低;冰块上方空气冷却,气压升高。香的烟总是飘向电炉上方,说明热的地方近地面产生低气压,气流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而高空气流则由热的上空流向冷的上空。 3.切洋葱的实验、冬季教室门口的打火机等。 二、季风成因的实验 关闭门窗,点燃两根卫生香,使卫生香的烟垂直向上(不受室外气流的影响)。在卫生香的等距离左右两侧分别放一只1000W的电炉、一面盆冰块。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让学生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方向。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观察烟的飘移方向。在这个实验中,电炉上方空气加热,气压降低;冰块上方空气冷却,气压升高。卫生香的烟总是飘向电炉上方,说明高低气压的“季节”转换,产生了季风。 三、实验验证海陆风的存在 实验器材:煤气炉、轻软的纸巾、一盆冰水 实验步骤: (1)打开煤气炉,把手伸在炉火的上方,感受空气的温度。 (2)拿轻软的纸巾在炉火旁边不同的位置,观察纸巾的飘动方向。 (3)将一盆冰水放置炉火旁边,轻软的纸巾放于炉火和盆之间,观察纸巾飘动的角度和步骤(2)有何差异? 实验结果:手放在燃烧的煤炉上方,很快感觉到发热、发烫。纸巾无论在炉火旁边的什么位置,都会向炉火方向飘动。加放一盆冰水后,纸巾飘动的角度变大。 四、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器材:2只玻璃盘,1个较大的白色矿泉水瓶,2支温度计,少许土壤,1把剪刀,手表。 ①在两个玻璃盘中分别放入少许土壤;用剪刀将一白色塑料瓶拦腰剪断,然后,将塑料瓶倒扣在一只玻璃盘中,制成“微型温室”。②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孔,插入温度计;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实验

第二章大气 实验:自造太阳能发电站 准备材料:盆、铝箔、挂钩、土豆 实验步骤:把铝箔放在脸盆里,清理平整;盆中间撕开一块铝箔将挂钩固定在上面,再将土豆穿在钩上;把盆放到阳光底下;光照强烈的条件下,若干分钟后,土豆熟了。 原理说明:铝箔把光线引到盆的中间使其产生高温。 实验:分解太阳光 准备材料:塑料盆、小镜子、白纸、水 实验步骤:在塑料盆里倒入2.5厘米的水,把水盆放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把镜子斜靠在盆边;把镜子反射的光导向白纸上,纸张上呈现七彩颜色,从红开始最后是紫色。 原理说明:水使得从镜子反射出来的阳光折射了。当光线折射时,每个颜色都会以不同角度弯曲,造成彩虹效应。 实验:温室效应 准备材料:1个透明的玻璃杯、2条黑色美术纸、2支温度计、透明胶扣在地上;将2支温度计用透明胶分别粘在黑色美术纸上;将其中的一组放在玻璃杯内,另外一组放在玻璃杯外面,记录下当时的温度;每隔30分钟观测一下,记录一下2支温度计上的温度,看有什么不同。 原理说明:放在玻璃杯中的那支温度计的温度在开始时和外面的温度计的温度一样,但隔一段时间后,就会始终高于外面的温度。同理,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形成了地球的“玻璃杯”,吸收了大量的太阳光,却反射回来了地球的辐射热,造成了温室效应。 实验:散射的光线(宇宙中) 准备材料:一个装满了水的玻璃杯,一个手电筒、牛奶 实验步骤:在玻璃杯中滴几滴牛奶,把水搅浑;打开手电筒,把它对准瓶口,让光线垂直射到水面上;注意观察水的颜色;再把手电筒平放在杯子的一侧,让光线射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注意观察水的颜色;当光线垂直落到水面上时,水看上去是淡蓝色的,当光线穿过玻璃杯的外壁射向水里时,水似乎变成了粉红色,而光线本身在水里看上去是橘黄色的。 原理说明:掺了牛奶而变浑浊的水把手电筒的光分解成了好几种不同的颜色的光。其中,蓝色的短波光比红色的长波光更容易被散射,以致它不能直行。 实验:比较说明“温室效应”现象。 实验用材:1.5升或更大的宝矿泉水瓶、温度计(2支)、土壤(一些)、玻璃金(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 实验步骤:(l)将一些土壤分别放人两个玻璃金,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都婉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微型温室”;(2)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计插进去;(3)将“微型温室”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量在没有“微型温室”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三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实验结论: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 实验:热力环流的形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泉港二中陈晓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 只有相似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区域才可以逐级划分下去。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再次,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而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的认识 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1的最后一节课,从它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通。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而且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二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另外,教材还设计了“活动”、“阅读”和“问题研究”,通过研讨,使学生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国际竞争加剧的同时,国际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加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现代公民的要求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随着地理科学的持续发展,新的理论与研究给高中地理课程带来新的学科资源与发展活力。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主基调,素养导向的教学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的基础学科课程,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综合思维(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区域认知(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新理念、新实践、新思维在地理课堂中不断涌现,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各具特色,兼具别样优势的方法使地课堂精彩纷呈。不论什么样的形式,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研读新课程标准,回归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有更加清晰准确的学习的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一,精心研究、明确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任务量大,而时间较为紧张。研读新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教学由“教书”到“育人”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我们只有对这些内容研究透彻,在指导学生学习及复习备考的环节中,才能做到明确思路,做到知识无遗漏,能力有侧重,避免简单教教材,使有效资源最大化。 第二,素养导向,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概念,如何与学科知识结合,这是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科知识,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止于知识。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知识的学习提升、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我们需合理优化课堂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源于课本而不限于课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 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 域性的特点。地理实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操作性与直观性。 地理实验教学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严谨的学科作风,切合素 质教育要求。本文基于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引言 地理实验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 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地理现象的演变规律和发展历程,从而让 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记忆。当然,应用地理实验,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要引 导学生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使学生成为地理实验的主人翁。高中地 理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教学策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实 验课堂,促使学生增强实验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一、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重在通过学生的观察以及切身的实践, 帮助学生掌握或巩固原有知识,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对地理学习 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有句古老的谚语说:“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地理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和观察地理事物演变过程的机会,虽然有些只是模拟实验,但却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有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而地理实验正好给了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并且在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 验以及思考实验成果的过程当中都蕴含着无数的快乐因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 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老师重视分数,学校重视升学率,很多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评判的标准不是学生是否能从中学会什么,而是这些活动 能否帮助学生在考试时多拿分。很多教师认为只有那些有可能考到而学生又难以 理解的知识点才需要结合实验教学。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对 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制度的逐步推行,这种现象一定会 日渐消除,因为地理教师重视实验是促进发展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必然要求。 (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缺乏 因为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和在制作教学案件的时候,都是以地 理课本为主的,以教材上的教学任务为任务,很少会导入一些新鲜的教学方式或 者在教学中举行一些活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很少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 行思考,给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平台和机会,所以在学生的脑子里自主学 习意识非常的薄弱,这种现状不利于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三、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保证地理实验教学资源 目前,缺乏专门的地理实验室,实验器材缺乏是大部分高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地理实验报告——流水地貌

******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貌学课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同组********************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慧如公园、凤凰洲公园、金山大桥天气状况晴朗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教师************** 评分 流水地貌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加深对流水地貌类型特征的了解,初步掌握流水地貌野外调查方法。在获得感知认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相关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训练比较、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掌握专业相关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方法 查询资料、实地考察、观察比较、调查分析。 三、实验结果 此次的韩江见习,在老师的带领、讲解、观察、分析等帮助下,成果如下: (一)坡地地貌。坡地上的岩石和风化碎屑物,在构造运动、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蠕动等,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坡地地貌。 ①崩塌: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块石和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崩落、滚落或翻转,在坡脚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根据发生坡地的组成物质、地貌部位以及其运动特征,崩塌可划分为山崩、散落、塌岸等类型。山崩是山坡上的岩石、土壤快速、瞬间滑落的现象。泛指组成坡地的物质,受到重力吸引,而产生向下坡移动现象。位于斜坡上的悬崖、危石、不稳定岩块或碎屑,主要因重力作用沿坡成群向下滚落呈跳跃式崩落现象称为散落。在慧如公园时,我们就观察分析了“散落”现象。在河流凹岸、海或湖蚀等地貌部位,由于河、湖或海水对岸边的冲刷与淘蚀,使岸坡基部被淘空,上部土体失去支撑而发生河岸整块下挫塌落的现象称为塌岸。 ②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③蠕动: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缓慢的移动现象。此次在慧如公园观察分析了由于土壤蠕动而造成的“马刀树”。关于蠕动,根据蠕动体的性质,分为松散层蠕动和岩体蠕动两种。移动的速度有的每年只有若干毫米,有的达几十厘米甚至更多。岩屑或土层蠕动的地面标志是:树根部向坡下弯曲,而树杆和树冠向

江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地理一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地理一) 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 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由“地理 1 ”“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所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 “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七个模块组成,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自2005 年9 月开始,江苏省进入了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面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表现为教师使用课程标准时普遍感到教学深度、广度难以把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强化教师的课标意识,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作用。为了贯彻落实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帮助教师科学地把握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称为《高中地理教学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主要是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进行梳理和细化,针对其中的具体内容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教学建议。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内容标准” ,涵盖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当中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二是“学习要求”,主要是依据各项内容标准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涉及三个必修模块和四个选修模块中应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高中地理实验集锦

高中地理实验集锦 [原创 2009-07-20 14:43:52] 字号:大中小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地理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等,这些无疑是素质教育要意之一。从表面上看,地理实验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我们深知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方面开展的并不理想。由于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中学开展地理实验的条件有限,地理教师实验观念和能力欠缺等原因的影响,当前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中教师和学生只做过1—2次地理实验,从未“做”过实验的比例也不在少数。地理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直面问题、探讨对策,开发真正有价值的地理实验,构建高效、完整的地理实验教学体系。基于此,我将“看来”的实验收集如下,与老师们共享,但其实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还有待考究。 一、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 1.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左右,宽30左右,高40厘米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②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④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能否发现什么规律?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2.关闭教室的门窗,尽量保持教室的气流稳定。点燃两根较粗的香,两支香摆放的距离大约在30~40厘米左右,一支香旁边放一个1000瓦的电热炉、另一支香旁边放一个较大的冰块,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让学生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方向。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观察烟的飘移方向。在这个实验中,电炉上方空气加热,气压降低;冰块上方空气冷却,气压升高。香的烟总是飘向电炉上方,

2018年地理高考可能会考察的实验题

2018年地理高考可能会考察的实验题 高考地理实践力是高考考察的核心素养之一,是以后高考的趋势。地理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直面问题、探讨对策,开发真正有价值的地理实验,构建高效、完整的地理实验教学体系。 一、火山喷发 (一)分三组: 实验1:在A、B两个U形试管中装进浓度不同的土豆泥,分别从每个U形试管的一个口中放进少许苏打粉,然后加水,并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土豆泥便从另一个口中溢出。注意浓的形成柱状,而稀的直接从试管口溢出。 实验2 :把融化了的蜡分别倒进热水和冷水杯中,热水中的蜡仍是液体,而冷水中的蜡则凝结起来。 实验3:在瓶中装满细小的玉米粉,底部插入管子,用力吹,玉米粉从瓶口喷出;在瓶口的木板上就会形成山状。 实验做完后,各小组分别讨论,得出结论。 总结结论 第1组结论:(1)实验演示了岩浆喷发的过程;(2)根据岩浆浓度不同,可形成不同形状的火山。 第2组结论:实验演示了火山岩浆遇冷凝固的过程 第3组结论:从实验可以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 (二)把一个大开口的漏斗放在一个盛有水的锅里。围绕漏斗用泥做一个锥状模型。把漏斗口留着,不要堵死。把锅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水从漏斗开口中喷出来。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造成了水的喷出?然后,把一小块泥压成纸一样薄、与漏斗开口一样大小的泥片,盖在开口上。重复上述实验,现察泥盖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过程中要防止烫伤学生。) 二十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比较硬的纸,并且带有宽度相同的平行线,先把纸垂直平行线对折,再把纸立在桌面上,凸面朝上,大约与桌面成80—90度的角,让学生站立,从上垂直往下看,观察平行线的弯曲凸出方向,并进行规律总结,即等高线向低海拔弯曲突出为山脊;然后再把纸翻过来,凹面朝上,大约与桌面成80—90度的角,从上垂直往下看,观察平行线的弯曲凸出方向,并进行规律总结,即等高线向高海拔弯曲突出为山谷。 三、实验验证海陆风的存在 实验器材:煤气炉、轻软的纸巾、一盆冰水 实验步骤: (1)打开煤气炉,把手伸在炉火的上方,感受空气的温度。 (2)拿轻软的纸巾在炉火旁边不同的位置,观察纸巾的飘动方向。 (3)将一盆冰水放置炉火旁边,轻软的纸巾放于炉火和盆之间,观察纸巾飘动的角度和步骤(2)有何差异? 实验结果:手放在燃烧的煤炉上方,很快感觉到发热、发烫。纸巾无论在炉火旁边的什么位置,都会向炉火方向飘动。加放一盆冰水后,纸巾飘动的角度变大。 四、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器材:2只玻璃盘,1个较大的白色矿泉水瓶,2支温度计,少许土壤,1

2016修改版高中地理课标[精品文档]

前言 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施行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复活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家教育改革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4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走过十年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面对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现行普通高中课程还有某些亟待改进之处。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必修不断深化。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修订,正是推动课程与时俱进、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 2012---2014年,教育部组织了对国内外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题调研,深入分析总结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了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和主流趋势,重点研究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与性质、普通高中课程的任务、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以及实施课程的保障措施等问题,为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教育部作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部署,明确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凝练核心素养,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厘清本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精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提出教学实施、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的建议。 第二,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定位,坚持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的统一。本次修订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同事,强化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适当压缩必修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提高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精选必修内容,以强化共同基础。同时,尽可能呈现不同类别和水平,为学生选择课程提提供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第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各学科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水平划分,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该标准不仅要在引导教师把握人才培养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中发挥作用,而且要在帮助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作业评价、指导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中发挥作用。 第四,优化内容结构,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对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应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接,相互促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必修、选修内容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考试招生的对应关系。基本思路是:必修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性考试;选修1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和高考;选修2由学生自主选择,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体现。这样的结构安排,既坚持了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也较好地实现了教与考对接协调,方便教,方便学,方便考。 第五,增强可操作性,力争“好用、管用”。本着为教学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为编写教材服务的原则,突出标准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教材编写的指导。每一个模块由“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组成,增加教学、评价案例,同时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目标,凸显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其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被充分挖掘。本文从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出发,论述了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以及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能力 地理实验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实验教学不受重视,关键原因之一是没能真正认识到地理实验教学在促进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实际上,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正是现代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个人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复杂的、高水平的结合,其中主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包含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基本要素。故此从这四方面入手,讨论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索性实验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地理规律的实验方法。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识,亲身经历寻求并发现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以培养。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创新精神,产生积极的创新思维,从而引起学生探索和亲自动手欲望,为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具体说来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注意提出和启发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 如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定学校操场某点的东南西 北方向。方案:在某点A 树一竿,并以该点为中心画一 圆;某一天,竿的日影在上午和下午的某一刻的影长刚 好与圆相交,记录这两点E 、F ;连接这两点线MN(这条 线就是通过当地的一条纬线,该线指示东西方向。过A 点作MN 的垂线,即该线就是通过A 点的经线,与日影相 反方向一端就是该点A 的正南方向。(图解如右图示)原理:太阳高 度角的日变化规律。一天当中,除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有两个时刻是 相等的,其影长也有两个时刻等。(在我们北回归线以北,正午的影 子是朝正北) 从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在自己“探索”地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 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而且很多地理 实验在课堂中也没法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实验过程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办法等。这种创 新设计对学生将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对学生中那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做法予以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敢于另辟蹊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创新意识。 二、注重实验的开放性、多变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则在多处提出地理实验的建议,如“利用身边可以找到 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