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资格证要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要点总结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与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
孔子及其思想总结《论语》,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
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理解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主要思想: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 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严格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2.独立性态阶段
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提出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捷性的原则。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卢梭的《爱弥儿》开创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
洛克的“白板说”及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说以及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三中心。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教育学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形成很多门类。
斯宾塞的《教育论》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提出儿童中心,经验基础和行动为中心的现代三中心说。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各学科相互渗透,逐渐深化,内容更加丰富。
1956年,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

第一章 教育概述
第1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一切有意识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由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 历史性 阶段性 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 生物起源 心里起源 (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教育的社会起源论,认为教育最根本的起源首先是劳动;其次,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2节 学校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我国学校教育体制发展概况29:1902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1985年的《决定》和1993年的《纲要》的内容。30——31
当前我国学校的主要类型与系统
主要类型:幼儿 初等 中等 高等
主要学校系统:普通教育 专门教育和成人教育
第3节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 特征:强制性和普遍性
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义务教育法;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 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1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在生产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第2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
(三)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一)教育能够培养和早就政治人才
(二)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三)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3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一)宏观上,文化通过为教育提供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发生影响
(二)微观上,社会文化深入到学校内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构成。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 (二)教育能偶选择文化
(三)教育能够整理文化(四)教育能够活化文化
(五)教育能够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和融合 (六)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
第4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影响教育

结构(二)科学技术影响学生
(三)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四)科学技术影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
(二)教育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三)教育能够加速科学与技术的转化
(四)教育能够姜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1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人的发展的动力观67 内发论 (孟子) 外铄论(洛克)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 提供物质前提
1、生理前提2、发展过程和成熟程度制约人发展的年龄特征 3、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其(巨大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 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个体主管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1节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念95: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受教育着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96: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类型98:1、国家教育目的
2、 培养目标
3、 课程目标 (在完成某一课程的教学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4、 教学目标(预期教学结束时所达到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
四、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 及代表人物 101
1、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
2、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罗齐):认为教育应丛人的本性本能出发
3、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
4、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五、我国教育目的
(一)理论基础10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的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基本观点:1、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
2、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3、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
4、人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节 素质教育
基础素质包括身体和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108
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让学生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的特征: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内容的基础性;空间的开放性;目标的全面性;价值的多元化。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师(本章内容涉及案例分析中的基本理论素材:如教师职业素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等内容)
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教师职业角色115: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118
(一)教师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
(二)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三)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
(四)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
(五)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六)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三、教师的职业素养120:政治思想素养;教育思想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对待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同事: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业务素养
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与学生关系
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133: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第六章 中学课程
第1节 课程概述
课程概念。 课程最早出现在唐朝《五经正义》中。
二、课程类型139: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2、经验课程(活动课程)3、综合课程
当代学校的课程倾向于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课程类型主要有:1.从课程类型固有的属性区分由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区分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区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第2节 中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概念
1、 课程设计以(课程计划)、(课程标2、 准)和(教材)的方式表现。
3、 课程计划的结构包括:规定教学科目;规定学科的设置顺序;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4、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的文件,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第3节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理念157:
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理念;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第七章 中学教学(上)
第一节 中学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教学的概念: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

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途径。教学是完成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中学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4、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
第二节 中学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169:最基本的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
二、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辨证统一规律(教师主导:由其职责决定;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主体;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正确处理二种关系)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辨证统一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强调统一,但不排斥差异;掌握知识道发展智力的条件;防止两种倾向)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辨证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知识与思想品德相互联系、辨证统一;教学中坚持教育性,防止两种倾向)
(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辨证统一规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引起学习动机——感知课程内容——理解课程内容——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
第三节 中学教学原则
1、 教学原则及运用
1、 直观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 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
2、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会独立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讲清理论并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为统一起来,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有知能用。
4、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指 教师以准确无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同时保证所举实例、所用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5、巩固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 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时能很快再现出来,并能熟

练的运用于问题解决。
6、循序渐进原则: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使学生逐步的、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
7、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 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八章 中学教学(下)
第一节 中学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坚守课程内容的方法。它是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谈话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一种方法。
读书指导法
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各种实物,教具,音像资料或作示范实验,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说明、印证和巩固可通所讲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的场所,对实际事务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得与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习作业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二节 中学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小队教学;特朗普制;开放教学;
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特点: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以课程表为学生活动的基本周期;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班级授课的类型:单一课,综合课。
我国中学的教学辅助形式:个别指导和现场教学
我国中学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第三节 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备教材:目标,重、难点,领会插图,钻研习题,备提问;备学生;备教法)
上课(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的好,师生互动的好,教师有基本功
作业布置与批改(口头、书面、实践性作业)
课外辅导
学业评价(包括

认知学习的评价、技能学习的评价和情感学习的评价)
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上课时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 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鉴于大德育的思路,我们把德育的定义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2、 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德育可以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经济思想,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的价值取向。德育通过对劳动者道德品质的培养,作用于经济发展。
(二)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德育具有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
(三)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功能
1. 德育可以为其他各育提供方向,保证教育本质的实现。2. 德育对其他各育具有促进功能。
第二节 德育目标和内容
德育目标的特征:历史性;社会性;价值性;
第三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第四节 德育原则(对每一原则的概念要理解)
德育的基本原则
1、知行统一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爱和民主原则
7、 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第五节 德育方法(重在理解其含义及应用情境)
说服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 道德叙事法 交往实践法 道德讨论法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1、 班主任角色
1.1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
1.2/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展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
1.3/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2、 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
2.1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2.2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3适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脚掌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3、班主

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
1)教育教学能力 2)班级管理能力 3)道德反思能力 4)精神关怀能力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创造性的设计班级建设目标
合理为班级成员进行角色定位
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 班级文化环境(包括班级物质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健康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第三节 班级管理
一 、班级概念:班级是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将一定规模的学生组织起来,编织成相对正式的团体,以便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管理。
二、班级组织的发育
班级组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它需要在不断的矛盾运动、分化整合中渐进成长。班级组织的发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孤立探索阶段——群体分化阶段——组织整合阶段
三 、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岗位建设;班级规则建设;学习型团体建设。
第十一章 教育法规知识问答
1. 教育法于1995年9月1日实施。
2. 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立法依据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 教育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各类教育
4. 教师法是于1994年1月1日施行的
5. 教师法的立法依据有三个方面:宪法依据、客观依据、政策依据。
6. 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学生管理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7. 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通过,2006年6月29日修订的。
8. 义务教育的对象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年龄是六或七岁。
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2008年9月颁发的。
10. 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2004年3月22日颁布的。




2011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章节考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

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简答、论述:1.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4~15;2.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17~18。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填空、单选:
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3、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
4、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5、大脑皮层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里发展
9、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
1、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
3、中学生心里发展的一般特征: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简答、论述:
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点35
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以强化为基础,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反应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根本区别;操作水平不同(不随意与随意);学习模式不同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9
2.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二、自然因素;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
3.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
思维发展:㈠初中生:运用假设;开始具备逻辑推理能力;运用逻辑法则;㈡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情绪情感发展
初中生情绪: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与固执性共存;内向与表现性共存。情感:自我意识增强,自尊需要迫切;有文饰、内隐、曲折性;容易受挫折,忍受力差
高中生情绪:延续时间增强;丰富性;特异性;
情感:由不稳定到稳定;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人格发展
初中生:意识高涨;反抗心理。
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确立;自治需求。
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
填空、单选: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

化或干扰现象。
技能指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技能按性质可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代系统的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把儿童品德发展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
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是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度。
多选、简答
1、加涅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4、学习的基本理论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5、按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时间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按内容抽象水平的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6、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说。
7、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心向与定势
8、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有明确目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9、加强理解的条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利用变式和比较。
10、知识应用可分为审题、相关知识的重现、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1、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知识的领会与巩固;问题的特征;智力活动水平
12、动作技能的形成四个阶段: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和动作协调完善阶段。
13、智力技能的阶段:活动定向;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阶段。
14、动作技能形成标志:结构的改版;品质的变化;调节功能加强;
15、智力技能形成标志:脱离物质或物质化活动;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智力活动自动化;
16、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四种基本趋势;练习有起伏现象;练习过程中有高原现象。
17、提高有效练习的条件:确定练习目标;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充分而有效的反馈;采取灵活练习方式。
18、学生品德的培养包括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19、学生品

德不良产生的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主观原因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是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区别: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想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宽泛。二者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反作用。
品德的心理结构:一、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道德现象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在品德上的表现。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二、 道德情感。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心体验,包括正义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荣辱感、厌恶感等。三、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的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里过程。主要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上。四、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3、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4、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5、差别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6、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后像,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后像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感受性提高)和明适应(感受性降低)。
7、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联觉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8、感觉细胞包括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9、颜色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10、颜色混合的两种情

况:色光混合和颜色混合
11、色觉理论包括:杨——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和黑林的四色说。
12、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应表现为音高、音响、音色。
13、听觉理论包括地点说和频率说
1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包括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15、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16、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征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大小和深度知觉。
17、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和对时间的预测。
18、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真动与似动知觉。
19、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客观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0、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恒常性,
21、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他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第五章 记忆
1、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里过程。
3、关于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学说包括机能定位说、机能整体说、SPI理论和分子学说
4、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也叫顺时记忆。包括图像记忆和回声记忆。
5、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杂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都影响记忆的容量。
6、长时记忆指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它是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获得的所有体验、时间、信息、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则和判断等的仓库。它的编码形式有类别群集、联想群集和主观组织。
7、长时记忆分类。包括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境记忆与语义记忆。成熟性记忆指地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做事情的方法。情景记忆是指单独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语义记忆存储的信息是词、概念、规律,以一般知识做参考系,具有概括性,不依赖于时间、地点和条件,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比较稳定。
8、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包括回忆法、再认法、节省法和重构法。
9、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有两种:回忆和再认。回忆是指过去经验 的事物不再眼前时重新想起来的过程。再认是过去识记过的材料、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有熟悉、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10、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表明,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原则。
11、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2、根据划分标准不同,表象课分为:根据来源与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触觉表象;根据对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13、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再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
14、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包括基本表象理论与双重编码理论。
15、有效的记忆策略包括复述、背诵、结果反馈、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与记忆线索。
16、常见的记忆术包括: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表象法、首字母缩略词法和谐音法。
第六章 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2、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3、分类: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的思维活动。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接思维和间接思维。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分析思维是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并按一定程序执行的思维。
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

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玩呢提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性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
4、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5、问题解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6、算法策略是在问题空间中随即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7、顿悟通常包括对问题元素的重新组织,从新的角度来看问题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方法。
8、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
9、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10、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里准备状态。
1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
12、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里过程。
13、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包括:粘合、夸张与强调、拟人化和典型化四种形式。
14、按照想象活动时候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5、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第七章 意识状态
1、意识有觉知性、能动性、目的性和社会历史性
2、意识水平包括焦点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3、无意识包括催眠、白日梦和冥想
4、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加自我意识和良好状态。
5、催眠是以一些人对暗示的特殊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等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里活动有选择的反应一定的对象而忽

略其他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里活动能全神贯注的聚集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7、注意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监督功能。
8、注意的理论有过滤理论、衰减理论、晚期选择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和双重加工理论。
9、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
10、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事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
11、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叫做注意范围,又叫注意广度。注意的范围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活动任务要求,知识经验等有关。
12、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13、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的吧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
14、对于注意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几种注意的交替使用,个人的主观努力等来培养。
15、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性的静息状态。
16、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第三阶段脑电波出现△波;第四个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以△主,即深度睡眠期。四阶段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梦境多发生在这一阶段。
17、睡眠具有保护功能、恢复身体机能、促进生长功能等。
18、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现象叫失眠。
19、药物依赖可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20、常见依赖药物有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和尼古丁。抑制剂包括酒精,巴比妥酸盐、V—羟基丁丙酯、安定类药物,常见致幻类药物包括大麻、MDMA和LSD.
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
第八章 行为调控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或缺乏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里倾向或内在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和调节与维持功能。
3、动机的种类: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

,可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的作用,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4、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里过程。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即意志行动。意志的品是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5、意志行动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6、动机冲突一般有如下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和双重趋避式冲突。
7、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收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8、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9、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期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联系。
10、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情绪都表现为互相对立的两级。
11、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时间或情景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2、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13、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14、压力源的种类: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
15、人们对压力的反应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冲击阶段、安定阶段和解决阶段。
16、人们对压力的反应包括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心里反应。
17、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性格和环境。
18、职业枯竭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第九章 人格特征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里品质。人格特性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生物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自我因素和自然环境。
3、人格测验包括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和自我概念测验。
4、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里条件,考试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5、能力的种类: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分

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照活动中创造性的大小可分为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能力在人生中不同发展趋势以及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按照能力的功能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6、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类型的差异、特殊能力的差异、性别差异。
7、能力测量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能力的种类来分,有一般能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按测验方式来分,有个体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内容的表述形式来分,有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8、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请想想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9、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各自的特征)。
10、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11、性格的类型:根据知情意行在性格中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根据个体的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根据个体的社会生活方式可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和权力型、宗教型。
12、行为是指人们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或社会环境,或为生活中达到某一目标的内在心里和外在表现。
13、健康人格是具有积极倾向性的心理品质或特制定综合,是适应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 ,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的理性追求、个体表现于外、体现于内的整体精神风貌。
14、应对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负面影响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包括任何消除或减弱应激源的努力,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有意识或潜意识的 ,现实倾向的或非现实倾向的,二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
15、应对具有如下特征:情境性,过程性,策略性、反映性中介调节性。
16、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吧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的目的,切不期望任何外在筹赏的社会行为
17、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从理论上看,可以分为生物性利他行为和心理性利他行为。从机能范围看,分为亲属性利他行为、互惠性利他行为和平衡性利他行为。从情景状态上看分为紧急性利他行为、急需性利他行为和观察性利他行为;从行为动机上分,可分为自我利他行为和纯利他行为。
18、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主要把他们归纳为:利他者、情境、受助者和社会文化因素。
第十章 人际交往
1、人

际交往的概念从动态上说。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从静态角度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交往产生的情感积累,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链接,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里关系和距离。情感的产生、保持、改变和消亡都是由个人把握。所以,就本质而言,人际关系是一种非规范性的关系。
2、人际交往的条件: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信息接受者要有适宜的心里准备。
3、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受者
4、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
5、人际认知是个体杂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转台、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对他人的认知。
6、人际认知包括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
7、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一致性倾向、评价的中心性、核心特性作用。
8、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繁华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定势效应是指当认识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的以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 一定外部联系对他们进行认知和评价。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正确偏差是指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刻板效应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概括二笼统的看法、。
9、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自己或他人的 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做出揭示或推论的过程。
10、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11、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自己,而否认或者推脱自己失误的责任。
12、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是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
13、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强化原则、社会交往原则和

联结原则。
14、良好人际交往的态度:尊重、宽容、真诚、理解、给予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