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化学第九至第十二单元 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第九至第十二单元 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第九至第十二单元知识归纳

第九章溶液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某某溶质的某某溶剂的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特征:均一、稳定

均一: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3)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体系溶质溶剂

气+液气体液体

固+液固体液体

无水量少量多

液+液

有水非水物水

〖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溶剂溶质现象

水碘几乎不溶

汽油碘溶解,溶液棕色

水高锰酸钾溶解,溶液紫色

汽油高锰酸钾几乎不溶

物质的溶解性不仅与溶质有关,还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探究实验: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作用是什么?〗

问: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答: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拓展:用洗涤剂洗餐具就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 、NaOH(你还可以选用其它仪器及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发生的两种变化

①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②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2)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

①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③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

1、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可放热;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CaO、BaO、K2O、Na2O等)放入水中可放热。

2、硝酸铵溶于水可吸热。

3、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如蔗糖,氯化钠。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一般规律:对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而言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①加溶质

②降温③蒸发水

①加水

②升温特例:氢氧化钙(熟石灰)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是降温,和加溶剂。

区分 :在一定温度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固体,如果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则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固体继续溶解,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饱和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不饱和溶液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三、溶解性

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影响因素: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实例:食盐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油脂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

表示方法: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四、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

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意义:例如某物质在20oC 的溶解度为21.5克。

其含义是:在20oC 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1.5克。

或说:在20oC 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1.5克。

3、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不溶) 20℃的溶解度范围

大于10g 1~10g 0.01~1g 小于0.01g 代表物质

KNO 3 、NaCl KClO3 Ca (OH )2、CaSO 4、Ag 2SO 4 CaCO 3

4、有关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克

S溶质质量溶液质量=S100克+S

五、溶解度曲线

1、定义: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描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解度(克)温度(t )160150140130120

11010090

8070

605040302010200

190180170

1010090807060504030200

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钠

硼酸

(4)、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点: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曲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a .b

2、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六、结晶(物质分离的方法)

1、定义: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或从两种都能溶于水的固体中得到一种较纯净固体的方法(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

2、常用的结晶方法

(1)蒸发溶剂: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

(2)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

注:如要从溶液中得到全部溶质晶体,只有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3、气体溶解度

(1)概念: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

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当温度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当压强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

1、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表达式:m 溶液= m 溶质+ m 溶剂= m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意义:表示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

如: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表示每100g NaCl 溶液中含有20g NaCl ,80g 水。

4、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

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

能计算在内。

5、溶液的浓稀与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值有关,即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而不能只看溶质、

或溶剂的多少。

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100g +溶解度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三、配制溶液

第一步:计算→算出所需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第二步:称量→用天平称出2g 氯化钠;用50mL 量筒量取48mL 水。

第三步:溶解→将氯化钠放入烧杯中,加入水,搅拌溶解。

第四步:装瓶、贴签→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配制操作流程图

四.常见题型及基本思路:

(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

m(浓)×a%(浓)=[m(浓)+m(水)] ×a%(稀)

(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同溶质溶液混合问题:

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m(浓)×a%(浓)+m(稀)×a%(稀)=m(混)×a%(混)

(3)求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

通过化学反应计算出溶质质量,再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一般方法:质量守恒法.

溶液质量=m(反应物)-m↓-m↑.

第十单元酸和碱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石蕊酚酞

自身颜色紫色无色

遇酸红色无色

遇碱蓝色红色

2、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粗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

(2)酸溶液(碱溶液)与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盐溶液pH都等于7。如NaCl、K2SO4等溶液,pH=7,而Na2CO3溶液pH>7。

4、pH的测定方法

用玻璃棒蘸(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被测溶液在pH试纸上,把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溶液的pH(通常取整数)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要注意:

(1)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污染试剂。

(2)不能将pH试纸润湿,否则,等测溶液被稀释,测量不准确。

(3)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可将pH试纸润湿再用。

二、酸

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这是由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的缘故。

(2)○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作干燥剂,可以干燥H2、O2、CO2、CO等气体,但不可以干燥NH3、H2S等气体,因为硫酸可以与它们发生反应。

○2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组成比脱去而生成黑色的炭。

○3因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2、几种常见的酸

(1)盐酸(HCl)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形成白雾。(盐酸越浓越易挥发)

化学性质

○1跟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跟金属反应:2HCl+Zn=ZnCl2+H2↑

○3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3H2O

○4跟碱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5跟某些盐的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

(2)硫酸(H2SO4)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无挥发性,无气味,粘稠油状。

化学性质

○1跟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跟金属反应:H2SO4+Zn=ZnSO4+H2↑

○3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Fe2O3+ 3H2SO4= Fe2(SO4)3 + 3H2O

○4跟碱反应:H2SO4 + Cu(OH)2=CuSO4+ 2H2O

○5跟某些盐的反应:H2SO4+ BaCl2=BaSO4↓+2HCl

三、碱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1)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是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放置会吸水溶解而在表面形成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H2、O2、CO、CH4、NH3等;但不可以干燥CO2、HCl

等气体,因为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成干燥剂,俗称碱石灰。

氢氧化钠有涩味和滑腻感,有强烈的腐蚀性,若不慎将碱夜沾到皮肤或衣服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有腐蚀性。氢氧化钙可有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将鸡蛋煮熟。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其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 +CO2=Na2CO3+H2O 2NaOH +SO3=Na2SO4+H2O ○3与酸反应(中和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4与某些盐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 =Fe(OH)3↓+3NaCl

(2)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其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H)2+CO2=CaCO3↓+H2O

○3与酸反应(中和反应):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

○4与某些盐的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注意:(1)NaOH必须密封保存,碱液不能存在玻璃瓶塞的试剂瓶中。

(2)由于NaOH易溶,Ca(OH)2微溶,常温下,NaOH溶液浓度比Ca(OH)2溶液浓

度大得多,故实验室用NaOH吸收CO2,而仅用Ca(OH)2溶液检验CO2。

3、常见碱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Ca(OH)2是一种常见的廉价的应用广泛的碱,它有消石灰、熟石灰等俗名,可用于建筑、改良酸性土壤,与CuSO4溶液混合制作农药波尔多液,处理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及含量重金属盐的废水等方面。

第十一单元盐与化肥

1、盐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一般为固体,溶解性各不相同。

②盐的水溶液多为无色;而Cu2+的盐溶液为蓝色;Fe2+的盐溶液为浅绿色、Fe3+的盐溶液为黄色

(2)化学性质

①盐+ 活泼的金属→盐+ 不活泼金属

②盐+ 酸→新盐+ 新酸

③盐+(可溶的)碱→新盐+ 新碱

④盐+ 某些盐→新的两种盐

2、部分盐的鉴别

○1碳酸盐(CO32-)的鉴别──用盐酸和石灰水

如: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

○2盐酸盐(Cl-)的鉴别──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如:AgNO3 + NaCl = AgCl↓+ Na NO3

○3硫酸盐(SO42-)的鉴别──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如:K2SO4 + BaCl2 = BaSO4↓+ 2KCl

○4铵盐(NH4+)的鉴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或与熟石灰研磨

如: 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

2NH4Cl + Ca(OH)2 = CaCl 2+ 2H2O + 2NH3↑

3、化肥的分类和作用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它是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物质,是用矿物、空气、水等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的。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化肥种类物质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缺乏时的表现

氮肥尿

氨水

铵盐

硝酸盐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

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能促使作

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植物生长发育迟缓或停

滞,作物的品质降低

磷肥磷矿物

钙镁磷肥

过磷酸钙

的混合物磷肥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

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使作物早

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生长迟缓,产量降低(磷

过量时引起贪青晚熟,

结实率下降)

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钾肥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

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

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茎

秆软弱,容易倒伏

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

磷酸氢二铵

硝酸钾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同时均匀地供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

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化学与能源

1、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的种类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又有“黑金”、“工业的粮食”之称。

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混合物。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有埴物残体分解而生成的。天然气被称为“洁净的天然燃料”。

(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中碳燃烧后转化为CO2进入大气,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大,造成“温室效应”。

○2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它们溶解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新能源

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高效清洁的氢能

氢能源具有的优点: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极易燃烧,热值高;来源广泛。但制取氢气的成本高,储存困难,所以氢气作为燃料暂时不能广泛使用。

(2)乙醇(C2H5OH):属于可再生资源,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制得。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十3O2==2C02+3H20。在汽油中加入适

量乙醇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二、化学与人体健康

1、重要的营养物质

七大营养素: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粗纤维。这七大类营养素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

蛋白质:构成洗牌的基本物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其主要食物来源有:蛋类、花生、牛奶。

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其主要食物来源有:蔬菜、水果、肝脏、肉类蛋类、牛奶等。

糖类:给机体活动提供能量。主要食物来源有:甘蔗、玉米、马铃薯。

油脂:在人体内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主要食物来源有:花生油、菜籽油、奶油等。

2、某些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幼儿、青少年缺钙得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Ca 构建骨骼、牙齿的材料

和得骨质疏松症。

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能

Fe

缺铁会引起贫血

帮助氧气的运输。

Zn 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摄入量过多,会使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人中毒。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

I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成思维迟钝;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F 防止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3、远离有毒物质

(1)预防无机盐的中毒:

当人体摄入含有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可溶性无机重金属盐时,会使体内的蛋白质结构被破坏,生理活性消失,而导致中毒现象。

(2)不食用变质食品:变质食品中有黄曲霉毒素,它的毒性特别大。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昏、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会引起早衰或引发肿瘤等恶性疾病。

(3)烟草的危害:

烟草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烟草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为有害物质,而最为有害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和重金属盐。

(4)毒品危害: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巴比妥类、大麻等。毒品属于麻醉品或精神药品,非法使用即会成为毒品,吸毒危害家庭、社会和个人,吸毒者一旦形成毒瘾,将视法律于不顾,干违法犯罪的事情。不但危害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破坏家庭和睦,扰乱社会安定,为此我国司法机关严厉打击贩毒、吸毒等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安定。

三、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指的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H2CO3、碳酸盐)。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无机化合物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CO、CO2、H2CO3、碳酸盐),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也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2、有机合成材料

(1)合成材料:又称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它是由许多有机小分子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而形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2)有机合成材料是天然不存在,经人工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一般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1塑料:是人工合成的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大都具有质轻、易加工成型、不导电、不传热、抗腐蚀性强的特点。

白色污染:一些塑料制品的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由于塑料制品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因而造成的危害很大。塑料制品除一少部分被回收利用外,大部分被焚烧,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污染大气,危害健康;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难以分解,使土壤板结,耕种困难。消除“白色污染”的可能方法有:少使用塑料制品,加大塑料的循环利用或应用化学方法将废弃的塑料加工成汽油、涂料等化学制品,并寻求新的易分解的替代品。

○2合成纤维: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都是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是用石油产品、煤、石灰石、水、空气等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制成的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化学腐蚀等特点,但是吸水性不如天然纤维好。

○3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制造飞机、军舰、汽车、医疗器械等所必须的材料,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好,耐油,耐高温等性能。

(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原材料不同,但又保持原来某些有效功能的新材料。优点是集中了组成材料的各种优点,

具有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特点。常见的复合材料有钢筋混凝土是钢筋和混凝土的复合材料;机动车轮胎是合金钢与橡胶的复合材料;玻璃钢是塑料和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等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