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特色新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特色新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特色新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特色新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特色新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

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

2014.7.6

一、冬病夏治的概念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

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

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一定的药物敷贴、针灸、拔罐及饮食调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冬病”的定义

1“冬病”:泛指一些由于阳气不足,正气亏虚、虚寒型疼痛和一切免疫

功能低下类疾病。

2冬季易发作的疾病。

3易发人群为虚寒型体质,即阳虚、气虚类体质。

三、“冬病”包括哪些疾病?

1易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慢性

疾病。

2虚寒型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3风寒湿痹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寒性慢性颈肩腰腿痛。

4妇产科疾病属于虚寒型者,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身痛。

5其他:冻疮、遗尿等。

四、“冬病”的病因

?贪凉

?饮冷

?晚睡

?缺少运动

* 夏季是最容易导致冬病的季节

五、何为“夏治”

?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运用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以达到

扶元正本的目的。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达

到冬季减少某些疾病发生或复发,乃至不再复发的目的。

六、源流

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

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

阴气渐生之特点。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藏,以养阴。

清·张志聪注:“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

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

清·张介宾:“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

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

七、“冬病夏治”的中医机制

季节摄生”的理论,在每年夏季“三“冬病夏治”根据中医“天人相应”,“

伏天”进行治疗。其机制体现“春夏养阳”,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

八、“冬病夏治”常用方法

内服汤药、食疗、敷贴疗法、熏蒸疗法、推拿、针灸、拔罐等数十种方

三伏贴(天灸)贴药

选择“三伏天”原因

三伏天: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

?《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天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火克金,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

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三伏天”的计算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公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

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

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2014年三伏天

?7月18日—庚寅日(初伏)

?7月28日—庚子日(中伏)

?8月7日——立秋

?8月7日—庚戌日(末伏)

?末伏第10日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

天凉爽了。

天灸疗法历史

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

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

以“蓟”敷“中颠”发泡以治毒蛇咬伤“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点头额,名为天灸”

(用刺激性药物外敷治病)

(最早出现“天灸”一词)治

思初

形蓟:芥子泥。中颠:百会穴

斑蝥:辛寒,有大毒。外用发泡有攻毒蚀疮,消肿散结之效。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代《针灸资生经》

关于药物发泡灸的经验方很多,注明了具体的制作方法

“山人截疟,采(毛茛)叶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

(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结合)创

新改

进详细描述了毛茛叶、芥子泥、旱莲草、斑蝥等药物敷贴某些

天灸方主要组成

?张璐《张氏医通》冷哮方:“白芥子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麝香半钱,姜汁调涂”后发展为哮喘膏----治疗哮喘的经典方。?白芥子----君药,辛温,入肺胃经,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细辛-----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开窍。

?甘遂-----苦寒,入脾肺肾经,泻积水、破积聚。

?延胡索---辛苦温,入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

?生姜-----辛温,入肺脾经,发表、散寒、开痰。

?麝香-----辛温,入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诸药相配---温肺行气、祛痰平喘。如清.吴师机《理淪骈文》“借生药、猛药、香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

适应病症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赵学敏《串雅外编》

吴师机《理淪骈文》

张璐《张氏医通》

“治喉痹…独蒜瓣半枚,银朱少许,共捣如泥,摊药膏上,贴眉心印堂穴,

载有多种发泡剂型及发泡验方,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

(天灸疗法成熟的标志)理

体较

整治冷哮方(延胡索、白芥子、生姜汁、麝香、细辛、甘遂),堪称治疗哮喘

(天灸得以广泛应用)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药物分析

白芥子

?味辛,性温。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白芥子有刺激作用,黑芥子甙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

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

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白芥子有祛痰作用。

细辛

?味辛,性温。祛风散寒,行水开窍、宣肺蠲饮。

?抗炎,可抑制炎性反应过程的渗出、白细胞游走及肉芽组织增生;抗

变态反应,可使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介质释放减少40%以上;细辛挥发油、细辛醚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产生平喘作用,细辛挥发油可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细辛醚有一定祛痰作用。

延胡索

?辛,苦,温。活血,利气,止痛。

?主要成份是生物碱,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甘遂

?苦,寒,有毒。泻水逐饮,驱顽痰。

生姜

?辛、微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产生抗炎作用。

洋金花

?味辛,性温;有毒。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含多种莨菪烷类生物碱,以东莨菪碱含量较高,莨菪碱少量。可用于

紧急治疗哮喘持续期。

生姜

?辛,温,有小毒。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降逆止呕。

?镇咳作用,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药物制备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

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

(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贴敷时间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

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

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

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

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药时间:皮肤耐受程度为指标,根据个体差异掌握时间,成人一

般贴4-6小时为宜,小儿酌减。

2. 凡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贴药后密切观察皮肤,如发生局部不

适,及时除去药物。

3. 贴药后皮肤有热感、红晕等均属正常现象,如时间过长起水泡,可

在局部消毒后用消毒针头将水泡挑破,排出水液后涂上龙胆紫,覆盖消毒沙布,防止感染。

4. 贴药当天禁食生冷和辛辣之品,三天内忌食虾蟹、牛肉、鹅鸭、花

生、芋头及蛋类食物,贴药的部位十小时内不宜着冷水,也不可用肥皂

等有刺激性的物品擦洗,可用温水洗澡。

皮肤反应

?虽然贴敷疗法最早也叫发泡灸法,因为当时认为皮肤起泡后治疗效果

更好,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现在则以不起泡而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而且穴位贴敷部位水泡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贴敷治疗

的时间长短有关,不可盲目追求起泡。

?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

疱。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

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

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

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

情况。

我院三伏贴主要药物组成

?我院主方:延胡索、炒白芥子、细辛、甘遂、生姜汁、麝香。

?阳虚型:吴茱萸---辛苦热,小毒,散寒止痛,温中止泻,助阳止泻。

?肉桂----辛甘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过敏性鼻炎:白芷—辛温,通鼻窍。

?消化系统:半夏---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妇科:吴茱萸---温阳散寒,理气止疼

?小茴香---辛温,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通过多年的应用、观察来看,其疗效主要是一种治未病的疗

效。它不是治哮喘和鼻炎本身,而是夏天贴了以后,预防冬天的时候不

去发作。因为这些病的发作往往跟上呼吸道的感染有关系,而这种方法用了以后,可以使人体的抵抗力增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和次数就减少了,或者感染的程度就减轻了。因此它的疗效在于夏天贴了以后冬天

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减少了,所以疾病的发作可能就减少了。

病例介绍

?赵某男19岁因患慢性过敏性鼻炎2年余,来我院行三伏贴贴敷治疗。刻诊:平时体弱多病,经常感冒,每遇寒冷或粉尘即出现鼻痒、鼻塞流涕、流眼泪、咽喉发痒、甚则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症状。经多

方治疗均收效甚微,痛苦万分。经我院医生详细诊断辨证为肺脾气虚,

风痰扰肺。给予鼻炎1号方贴敷于风门、肺俞、脾俞三穴,贴敷时间3小时。第二天患者出现咳吐大量痰液反应,三天后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好转,贴敷2年鼻炎完全治愈,随访至今体质明显增强,鼻炎从未复发。

王某男77岁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11年,多年来每到冬季咳喘反复发作,严重时需要住院治疗,前年12月份发作后心衰严重加重,在抢救室治疗6天才转危为安。去年夏天贴敷三伏贴一疗程,冬季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症状亦明显减轻,其平时服用

的平喘药和强心药的用量也减少了很多,体能恢复大大加强。

作用机理

?可能通过调整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性T细胞数目减少,辅助性T细胞功能过度活跃,从而减少B细胞合成IgE。并且通过抑制IgE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减少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变缓的效应,从而减少

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沿壁滚动机会来减少细胞黏附的发生。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降低机体的

过敏状态,起抗过敏作用,并能直接解除支气管痉挛和促使渗出物吸收,达到平喘的目的。

* 天灸“大椎”、“肾俞”、“足三里”穴,检测环磷酰胺化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及骨髓显微结构。结果发现:天灸可促进骨髓增生

活跃,缩短化疗所致白细胞的持续低值期,提前恢复白细胞数。

?S180瘤株接种于肿瘤对照组和天灸组小鼠右腋部皮下,通过观察天灸

疗法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作用,发现天灸不仅能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还能能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

?改善内分泌功能,研究指出,阳虚病人下丘脑.垂体前叶.靶腺系统

功能低下,能量代谢低下,生热效应减弱,而且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

能紊乱。而三伏天灸则能改善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能。予大鼠腹腔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悬液制作阳虚模型,通过给予三伏天灸背俞穴,发现:三伏天灸可升高阳虚大鼠降低的体温、体重、

胸腺及脾脏指数,减轻免疫器官病理损伤。

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节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常可导致关节破坏和关节畸形。研究表明IL-1B、TNF-a IL-6等致炎因子在RA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天灸疗法能降低

RA患者中的IL-1B水平。

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节作用

?IL-2是参与机体免疫调控的重要细胞因子,有促进T细胞增殖和诱导Lak细胞促进细胞分泌抗体,促进T细胞杀伤作用以及增强NK 细胞活性等作用。IL-2产生减少或功能受阻,可导致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期IL-2显著低下,而slL-2R 异常升高。天灸疗法能提高患者的IL-2水平。

对变态反应的调节作用

?对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变态反应,主要为变应原进入人体后,与肥

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表面Igr结合,使细胞释放活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临床上

的一系列症状。

?实验证明,天灸通过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老姜汁等药物的

内渗作,能激发体内细胞的活性,加快代谢,促进血管扩张,激活气道

平滑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cAMP(血浆环腺苷单磷酸)的合成,提高cAMP的水平,有效地协调平滑肌的舒张功能,调节肌细胞膜的电位效应,使机体能抵御风邪入侵,达到防病的

目的。

对变态反应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哮喘病人经天灸治疗后,血浆cAMP、eAMP/eGMP显著升高,eGMP无明显变化。他们研究指出,天灸疗法可能通过药物及经络

的共同作用,兴奋口肾上腺素能受体,或抑制a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受体。使腺苷酸环化酶生成增多,导致cAMP生成增多。cAMP能使蛋白激酶A活化,抑制脱颗粒,因而减轻炎症介质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

?利用斑蝥灸大椎、肺俞(双)、膏肓(双)、肾俞(双)、膻中穴,能够改善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清IL-E水平,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抗肿瘤作用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的克隆性异常增生。机体的免疫系统能通过免疫活性细胞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若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就可能形成肿瘤。研究表明,天灸疗法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而具有抗肿瘤以及抗肿瘤转移的作用。

三伏贴的应用误区

?百病都治,包打天下

?盲目的追求快速取效

?取代常规治疗

?畏惧出现水泡而贴敷时间过短

?盲目追求效果而贴敷时间过长

附录干支纪日法

?即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

中医各特色疗法

中医各特色疗法 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是以中医外治法为主,采用古老疗法的毫针体针疗法、艾灸、拔罐、火针、药物敷贴、推拿按摩、手法正骨,也包含了现代发展的头针、耳针、水针、穴位埋线、皮内针、小针刀疗法以及各种高、中、低頻理疗仪器、骨科牵引床等医疗技术和设备。对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症采用特色医疗为主、辅以其它方法,具有疗效迅速、价格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中医正骨特色:中医正骨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周礼》中记载的“折疡”概括了击、堕、跌、仆所致的骨断筋伤等疾病的治疗。中医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目前正规的正骨术只在全国不到十家医院中传承着。不论从继承中华传统医术,还是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角度来看,重塑骨伤治疗原则——先用中医正骨,其次考虑手术治疗很有必要。 正骨术中的“小夹板固定”属于中国首创,其后才被不少国家效仿。中医正骨术称得上我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国家政策也要扶持正骨疗法,保护传统医学技术。 中医正骨术能治疗绝大部分的骨折、脱臼、关节疾病。而且,不开刀、没有痛苦的治疗方法,能杜绝感染的可能性,大大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只有对于流血等开放性创伤骨折和关节囊内骨折这两类疾病,西医才具有优势,因为西医能迅速止血,解决骨关节大、夹板难固定等正骨术的不足之处。 除了开放性骨折(单纯皮肤刺破骨折)、多段骨折、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以及一些难以整复固定的关节内骨折、儿童肱骨外踝及肱骨内上踝翻转移位等骨伤手法不能整复的骨伤疾病外,其余的骨伤疾病都应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中医正骨以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小夹板固定、病人自觉练功为主的骨折治疗方法,具有骨折愈合快、疗程短、功能好、痛苦少、并发症少的治疗效果,收费低廉,符合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因此,治疗骨科疾病时,医生应该把握住一条准则——保守的正骨治疗先行,其次再考虑手术治疗,杜绝违背医疗规则的行为。 中药外敷特色: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研为细末,用酒、米醋、清水、鸡蛋青、蜂蜜等介质调匀,外敷局部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局部渗透等治疗作用和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中医详解心脏病.doc

中医详解心脏病 凡心脏病,都是阳虚,阳气不足则阴血不生。在生理上,阳气是化生之本;在病理上,较之阴精,阳气更易受损;在 治疗上,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所以,治疗心脏病,必用兴阳 之法,方可得心应手。清.陈士锋说∶“人有真心痛者,法 不在救,然用药得当,亦未尝不可生也。”心脏的动力来源于肾,肾阳不足,就好比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力不足,就会导致 水泵的转速降低,使水的压力不足,也就是心脏搏动无力,出 现间歇,泵血力量不足,血液不能达到血管末梢。末梢神经就 会“通知”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就会刺激心脏加快搏动,于是 就会出现早搏、肾气不足、心跳无力。血液流速缓慢,就容易 产生瘀血,天长日久,瘀血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 血管,造成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西医只知用物理(包括手术)和化学手段疏通血管、刺激心脏,却不知病根在于肾阳不足。如果肾阳充足,自然就会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恢复,心跳 自然有力,瘀血自然得以溶化,症状自然消失。而且,在心 血管中植入支架,在物理学方面是合理的,但在生理学中却 是极不合理的。因为用金属制作的支架属于最硬的淤血,属 于人体的异物。人体具有排异性,淤血就是人体中较软的异 物,有淤血部位会有刺痛感,就是元气破淤的表现。针刺穴 位可以治病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人体的排异性,当金属针刺入

人体后,就会调动经气甚至真阳元气前来破除异物,金属针 拔出以后,汇聚来的经气或元气就会灌注于指定的穴位中, 从而达到调理虚实的目的。同样的道理,在血管中植入金属 支架也必然会造成激发元气的结果,由于心脏病的病因就是 元气虚弱,所以,对元气极为虚弱的心脏病患者来说,植入 支架是非常不适宜的,非但不能治愈此类心脏病,反而会使 心脏病患者的元气快速耗散,从而导致患者加速死亡。另外,现在西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主要在于扩张或疏通血管,以达 到使血管通畅的目的。所以,西医的治疗方法也就始终局限 于此。即使研究治疗心脏病的草药,也都是在如何使黏稠的 血液稀释和防止血液凝固等方面大做文章,却始终在恢复人 体免疫力(真阳元气)方面不得要领。比如∶西医往往使用心脏搭桥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且技术也很成熟了,在美国, 每年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多达 35-40 万人之多;另外,中国 医学界近些年通过研究发现了银杏叶具有防止血管栓 塞的作用,于是研制“成功”了银杏叶片用来治疗心脏病。在传 统中医看来,这显然是治“标”的办法,根本达不到治“本”的 目的。因为任何活血破瘀、疏通血管的药物,都必须在真 阳的作用下才能发挥效能,如果没有元气的作用,服用或注 射药物都是没有意义的。道理很简单,将一块淤血放入盛有 活血化淤药物溶液的烧杯中,看看淤血是否被溶化,不就全 都明白了吗?必须明白,任何破除淤血、扩充血管的药物都

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具体实施方案

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具体实施方案为了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承中医技术操作,发挥中医特色,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扎实推进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康复科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房洪波 副组长:焦金保、刘景荣、 成员:高瑞婷、王宏辉、王淑萍、王素香、毛仲歧、张东优、崔亭兰、范晓贝 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督导,评选。 二、实施中医特色疗法工作目标: 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实施优势,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 三:实施计划 (一)、加强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实施。 开展组织科室讲座、进行晨间学习提问等方式,强化中医中医特色疗法实施的培训。并对学过的知识每月进行考核。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形式函授学习,提高个人文化素质修养。 每月进行中医特色疗法实施操作学习和考核两项,并通过参加中医传统疗法技术观摩和技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中药灌肠、拔火罐、针灸、艾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贴敷等传统技术疗法。 针对科室收治范围,制定了中医辨证施治、施护病种。根据病种制定辨证诊疗及护理常规,并逐年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将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康复护理之中。将治未病的预防观贯穿于患者健康教育全过程,指导病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概念。重视情志对手术疾病的影响,食疗和药膳对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以及能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在精神护理、生活起居、饮食均衡、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 一、适应病症 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4、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二、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三、慎用人群 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2、孕妇、婴幼儿; 3、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颜面部; 四、操作规范 1、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2、贴敷部位 1)基础穴: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2)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辨证、辨症加取腧穴,如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另外,包括大椎、定喘、膻中、中府、天突、关元、神阙、中脘、内关等也有选用。 3)治疗骨关节炎疾病,常用的穴位有大椎、肾俞、悬钟、关元、阿是穴等。 4)治疗脾胃病,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3、贴敷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4、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1)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2)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6、施术方法 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使用水(酒)浸渍剂时,可用棉垫或纱布浸蘸,然后敷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3)填法: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4)熨贴法: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熨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7、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同时,我科也开展“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 8、贴敷时间

风湿性心脏病中医治疗大全

概述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在我国的心血管中占29.95%,学龄儿童的发病率为1‰。其病因为急性风湿热,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3周。主要侵犯心脏及大关节,心脏受侵率约41%。关节炎治愈后不遗留任何后遗症,全可反复发作。多次侵犯心脏,则可造成永久性损害,形成慢性风心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内感染,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属于常见的结缔组织病,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心脏,导致心脏瓣膜损害而形成:对于风湿热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曾有过链球菌毒学说、过敏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毒性上一免疫学假说等等,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因而对积极防治风心病带来一定的困难。 中医学虽无此病名,根据心悸、气急、浮肿、咯血等主要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心痹”,亦可归属于“惊悸”、“怔忡”或“喘证”等范畴。《黄帝内经》所载:“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可见对本病之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已有一定认识。之后,张仲景应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了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剂,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心瘁证出现的证候特征分成心悸、喘哮、水忡等几个阶段进行论述,与本病临床表现颇相类似。宋代陈无择、清代沉金鳌等医家分别对本病病理机制及症候特征的描述,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值得现代临床借鉴。现代中医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研究,初见于1955年。在50~60年代,用传统经验和方法对本病进行临床验证观察,报道虽不多,但其优势已初见端倪。70年代,曾掀起过用针灸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热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本病广泛深人的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广大医者在继承古今医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和实验验证,已逐步认识到外邪虽系诱发因素,而心体残损,心脉瘀阻,阳衰血寒实为其主要病理变化。由于血液流变学改变,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全身各脏器相继受累而引起一系列临床危重症。因而活血化瘀,温通心脉已成为主要治则之一。辨证分型亦开始趋于集中统上。临床用药除继续沿用经验方外,又出现了不少自拟方剂,使疗效不断提高。同时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较70年代更为客观、深入。近年来又大力挖掘气功、食疗、民间单方验方等传统疗法,均已显示出可喜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也正在引起重视,首先对一些有效的中草药进行药理分析,如发现党参、黄芪能提高动物的DNA合成率,增加心肌的抗病能力,因此对于阳气虚型患者,有显着的疗效i在针刺机理研究中观察到针刺内关穴后,可提高患者血浆cAMP含量,使心肌收缩增强,进一步证明了内关穴为治疗风心病的有效穴位。 病因病机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西方医学及中医学均冠以“风湿”之名,可见两者的认识颇为一致。通过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实践,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病因外为风湿之邪侵袭,内为脏腑虚损,病机演变过程可分述如下: 风湿外侵,心体受损禀赋素虚,屡受风寒湿邪侵袭,风湿入络迁延不愈,痹阻经脉;或因风湿人脉郁而化热,心营为之病变,气血运行不畅,盖人体气血之循脉皆赖于脏腑之气,尤依仗于心气之鼓动,心脏负担过重,心体受累而致病。此常见于病变早期或急性活动期。心脉痹阻,气血瘀滞风湿性心脏病既成,耗气伤血,气虚不能布血,血虚难以荞心,心气过耗,以致心脏推动血液功能障碍,血循失常,瘀痹于心,心脉为之痹阻,脉络不通,故见唇绀舌紫之外象,咳血、咯血之肺脾郁血之症。 心体内虚,累及他脏心病既久,势必累及肺、脾、肾诸脏。肺贯心脉而司呼吸,心血郁阻,株连肺脏,移邪于肺,而致痰瘀交阻,肺气肃降无权,故有咳嗽痰喘,甚则倚息不能平卧。心气虚影响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心血愈虚,呈现惊悸、眩晕,食少便溏等心脾两虚证,脾阳不振,难以运湿;水湿内停,肾阳虚衰,蒸化无权,聚水成饮;水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的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科室中医建设与管理,我们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加强中医从业人员管理 首先坚持中医特色,学习中医药文化,注重中医理论学习。采取了如下措施:制定并实施了科室学习中医计划、中医大讲堂、中医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西学中以及外请上级医院中医主任查房等措施保证了中医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现科室中医人员占全部医生的80%,建立了中医学术带头人制度,确定吴宏生副主任医师为本科中医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科室中医发展方向。 学习中医药文化特色,牢固树立将中医传承并发展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科室在内部装饰等环境形象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科室制定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并定期优化整理,同时制定重点病种的协定处方,已实施于日常工作中。 二、注重中草药的使用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使用,科室制定了奖惩措施门诊草药处方指标必须完成35%以上,如每降1%点,处罚相关人员100元,降5%以上,处罚相关人员500元,并取消院内中药奖励,连续三个月不完成

指标者,调离门诊岗位,完成指标者给予科内奖励。全科中药、中成药使用率达65%以上。 三、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 为了体现中医治疗的多样性,科室门诊已开展足浴、耳穴压豆,新增穴位敷贴等项目,应用比例在10%以上。病房开展了足浴、针灸、耳穴埋豆,并新增语言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等项目达70%。 四、努力提高科研创新 在科室制定协定处方的前提下,注意原始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争取为取得“院内制剂”及申请中医科研项目做好基础工作。 科室争取每年发表中医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脑病科

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宣传资料

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 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有小夹板固定,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石膏外固定,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敷药法等特色治疗方法。 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是骨折外固定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括上下两个关节,上下两个关节不会僵硬,解决了“静”与“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的活动。 手法整复:手法整复是针对闭合骨折或脱位,通过医师的手法复位,恢复骨的连续性或关节的复位,辅以石膏或小夹板固定,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法整复包括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杠杆等十二种手法。 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是将骨折远近两端用骨针或钉穿过,在皮肤外将穿过骨折两端的骨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从而达到使骨折对位和固定的目的。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骨不连、肢体延长术、多段骨折、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关节融合术等。 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是将石膏绷带卷平放于30-40度的温水桶内,待气泡出净后取出,医者以双手握住绷带的两端,挤去多余水分,平铺后放置棉纸作为衬垫,包在需要固定的肢体,待石膏干后达到固定的目的。适用于骨折和关节操作的固定、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炎症等疾病。 艾灸法:艾灸法是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胃痛呕吐、腹痛等。 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软组织损伤等。 刮痧法:刮痧法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刮痧疗法的适应症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科等360多个病种。此外,还有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作用。 敷药法:敷药法指将新鲜的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外或穴位,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垫解毒、拔毒等功效。

心脏病 中医科普

心脏病中医科普 何为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事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亏阴,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重)。?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

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所著的《》,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骨伤科发展规划

骨伤科是古老而又年青,充满活力的一门医学学科,作为中医学科的一个分支,中医骨伤科学也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理论需要更新以适应社会需要。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骨伤科的发展,我院骨伤科根据目前现状以及自身水平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我院骨伤专科为省中医重点专科,需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对骨伤科设备设施投入,引进先进仪器,水平能力更上台阶,加强骨伤科专科医生的培养,增加病床数量,并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与市立医院形成强有力的竟争,对周边县市产生辐射影响。 二、重点发展骨伤科优势我们将在保留传统的中医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创伤骨伤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创伤康复的要求也越来越来越高,完全靠传统的中医手法治疗骨折(特别是复杂骨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小切口微创手术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在今后将努力发展微创的手术方法。再者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骨关节退变疾病越来越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全民医保的进一步推行,骨关节退变性疾病的就诊率越来越高。骨伤科将继续应用中医骨伤传统治疗方法,如口服中药调理,外敷,熏洗等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同时积极吸取西医先进技术,使二者彼此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中西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特色。 三、组建骨折康复治疗中心现今骨折后期功能锻炼越来越受到重视,希望在院领导的重视下逐步建成县骨折后期功能康复治疗中心,逐步开展伤骨科康复系统治疗,骨折病人术后配合中医康复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加速病人康复。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康复方案,发挥中医特色,更好更快地促进病人康复,扩大我院骨伤科在县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四、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择优录取,每年有计划的引进和

-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耳穴压豆法 1.定义: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的粘贴于耳穴外,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2.中医理论基础:古代医著中就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记载。其一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耳与经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到了《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围。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奇经八脉考》一书还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其二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典著作中,有关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很多。《黄帝内经》言:”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等。后来医家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大大丰富完善了这一原理。《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与病理相关的如《素问·脏器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目荒荒无所视,耳无所闻”,《证治准绳》说:“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现代实验电针耳穴胃区,对胃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如此产生阳性反应,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3.现代研究基础:其一耳廓的神经血管淋巴很丰富,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和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混合枝,颞浅动脉,颈外动脉,耳后动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有学者认为这些结构组成很大程度上与其作用机制密切联系。其二生物体是一个大系统,构成整体的全息胚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大全息胚包含着小全息胚,层次我们用级来表示,整体以下的全息胚的级由高向低由大向小依次称为第1级、第2级,......,第n级,...。全息胚的级越高(n越小),全息胚与整体的联系就越密切,全息胚与整体的全息相关度就越大,整体各部位在这样的全息胚可以有较精确的缩影定位。其三全息质是全息胚与整体,全息胚与全息胚之间全息相关的内容。全息质相关内容相同,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也最大。其四人体耳穴电特性是经穴特性的一种表现由于耳穴具有反映病变的特异性,电特性测量能给出比较准确、可靠的定量观察指标。人的体表电位由恒定电位和瞬变电位迭加成。耳廓以软骨为支架,由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和结缔组织等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也有汗腺。耳穴电位反应病变的特异性存在差异,不同穴位鉴别不同疾病的临界指标不同。这种耳穴特异性的差异是电特性测量中的共同特点。正因为有这种特点,使得在临床应用中如何正确诊断病位和病症变得较为复杂,人们不易在耳穴电特性检测中,由获得的特征参数简便地得到临床印象。 总之,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的外形似肾,而肾阴肾阳又是元阴元阳之本。因此耳穴具有疗效高应用广的特点。耳穴中的肾、肾上腺、内分泌、睾丸、卵巢等穴位具有中医肾的内涵,因此这些穴位与中医“肾”的全息质较高。 4.耳穴诊疗的取穴法: ①中医辨证法: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进行治疗。如呃逆跟胃气上逆有关,治疗时可取耳穴胃区。 ②相应取穴:就是身体某一部位有病,在耳区相应部位上取穴。 ③特定取穴法:根据每个穴位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按照某一疾病,可选取某一穴区进行治疗。高血压病,取降压点。 ④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法:耳穴有两套,一是国内的,一是国外的。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神经、体液等理论,如月经不调取内分泌穴,消化道溃疡皮质下、交感穴等。 ⑤时间取穴法:人是一个整体,体针的处方取穴原则同样可以运用于耳穴治疗上。如时间治疗学上的子午流注,《针灸大成》十二经络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进行配穴,即十二个耳穴与十二个时辰相配,依据这种配穴方法,如寅时针刺耳穴肺,卯时针刺耳穴大肠。 5.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 一、艾灸关元、气海缓解骨科术后癃闭和拔尿管后小便淋沥 1、原理:温通经络,益气扶正,改善血液循环,疏通气血而起到调理三焦,温补下元,通阳利尿,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以达到术后尿潴留患者小便自利的目的。 2、适应症:骨科术后尿闭之患者、骨科术后留置尿管者拔除尿管后小便不出者。 3、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 灸治的禁忌点:睪丸,大血管的深处部,妊娠五个月以上的女性,高血压及高热度者。 二、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 1、原理:大承气汤具有推陈致新,通利水谷,和中化食,安和五脏,软坚化燥,泻下清热,理气止痛之功效。 2、适应证: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3、禁忌症:急腹症和胃肠道出血,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虚症病人,脱症,脑疝患者禁用。 三、开天门缓解骨科患者创伤后精神压力、促进睡眠 1、原理:开天门按摩头颈部诸穴,能调整血管的舒缩功能,具有镇静安神、镇惊止痛除烦的作用。即使无病通过按摩也可以增强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2、适应症:骨科创伤后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头胀、失眠。 3、禁忌症:凡有头部外伤、皮疹、血液病患者、过敏的患者禁用。 四、四黄水蜜外敷缓解骨折、筋伤后疼痛 1、原理:具有凉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2、适应症 (1)闭合性骨折后疼痛。 (2)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3)各类筋伤。

3、禁忌症:虚证,寒症引发的关节肿痛,孕产妇禁用,皮肤破损禁用。 五、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 1、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 2、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3、禁忌症: (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等禁用;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迟钝处忌用;(3)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六、中药熏洗缓解骨关节肿痛 1、原理: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去腐生肌、杀菌抑菌之功效。熏洗可扩张患部血管、改善其局部微循环的物理作用,从而增强伤口上皮组织的生长和修复能力。 2、适应症:对于肾虚血淤所致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风寒外侵或虚寒、气虚血淤所引起关节疼痛,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3、禁忌症:凡皮肤烧伤、烫伤、脓包疮或皮肤病,糖尿病足者不宜浴足,皮肤破损或感染者禁用,饭后不宜浴足。凡狂犬病、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本法。 七、砭石治疗颈椎、腰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1、原理:砭石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可产生极丰富的超声脉冲,接触人体表皮可使血液循环加快20%,治疗时还可以与患者身体进行能量交换,通过不断刺激局部腧穴,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顺畅腹部气机,同时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激发神经一内分泌一体液调节功能,从而达到缓解胃肠功能障碍的目的。 2、适应症:颈椎、腰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骨性疾病长期卧床胃肠功能障碍辩证属气滞血瘀、寒湿内阻者。 3、禁忌症:实热症,如感染性骨关节炎辩证属实热症者。 八、金桂外洗方湿热敷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病 1、原理:金桂外洗方主要药物是半枫荷、桂枝、生草乌、宽筋藤、入地金牛、威灵仙、海桐皮、透骨消。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除瘀止痛功效。

中医特色疗法

乐至县中医医院针灸科传统疗法 中药外敷法 一、概述: 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适应症: 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病证。 三、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2、操作方法 2.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2将调制好的药物平摊于棉垫上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 2.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 3.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 —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3.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适量凡士林一起调制,一般1?2天后更换一次。 3.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四、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11.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12.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为了保障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规范临床操作、指导广大患者科学就医,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全国长期应用这种疗法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研究》课题组(参加单位: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辽宁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充分依据临床研究证据,根据临床使用的经验,制定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临床应用指导性意见草案,以供广大医生、患者参考使用。 适应病症 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重点推荐: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治疗心脏病的方法--千古奇方炙甘草汤辩证治疗经验

炙甘草汤加味用方经验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8例前言:笔者从 1 992年 2月至 2 0 0 1年 1 0月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38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38例均符合 WHO/ISFC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2 1例 ,女 1 7例 ;年龄2 3~ 56岁 ;病程 6个月~ 4年。心功能级 1 6例 , 级 2 0例 , 级 2例 ;心房颤动 5例 ,室性心律失常 2 1例。均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畏寒、口干、多汗等。2 治疗方法炙甘草汤加味 :炙甘草、酸枣仁各2 0 g,西洋参、桂枝各 1 0 g,阿胶 (烊化 )、生地、麦冬、五味子、白芍各 1 5g,黄芪 30 g,当归 1 2 g,生姜 3片 ,大枣 5枚。加减 :兼阳虚水肿者加附子、白术、茯苓 ;血瘀胸闷、舌有瘀斑者加红花、川芎 ;心悸、脉结代者加远志、柏子仁、丹参。水煎 2次共 50 0 ml,早晚分服。 2个月为 1个疗程 ,连服 3~ 5个疗程。3 治疗结果3。1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 ;心功能分级 (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象仪测量收缩期左室内径(SL VD)、舒张。。。 试论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悸72例临床[摘要]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1月本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14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予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悸临床疗效肯定,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心悸;炙甘草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095-02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惊悸、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已的一种病证,临床常呈阵发性,一般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常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心律失常,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见。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心悸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等特点[1-2]。笔者2007年2月~2010年1月,采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悸72例,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0年1月本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144例。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2002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悸”的诊断标准[3]。②证型

中医特色疗法

1.定义: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的粘贴于耳穴外,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2.中医理论基础:古代医著中就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记载。其一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耳与经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到了《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围。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奇经八脉考》一书还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其二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典著作中,有关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很多。《黄帝内经》言:”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等。后来医家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大大丰富完善了这一原理。《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与病理相关的如《素问·脏器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目荒荒无所视,耳无所闻”,《证治准绳》说:“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现代实验电针耳穴胃区,对胃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如此产生阳性反应,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3.现代研究基础:其一耳廓的神经血管淋巴很丰富,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和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混合枝,颞浅动脉,颈外动脉,耳后动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有学者认为这些结构组成很大程度上与其作用机制密切联系。其二生物体是一个大系统,构成整体的全息胚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大全息胚包含着小全息胚,层次我们用级来表示,整体以下的全息胚的级由高向低由大向小依次称为第1级、第2级,......,第n级,...。全息胚的级越高(n越小),全息胚与整体的联系就越密切,全息胚与整体的全息相关度就越大,整体各部位在这样的全息胚可以有较精确的缩影定位。其三全息质是全息胚与整体,全息胚与全息胚之间全息相关的内容。全息质相关内容相同,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也最大。其四人体耳穴电特性是经穴特性的一种表现由于耳穴具有反映病变的特异性,电特性测量能给出比较准确、可靠的定量观察指标。人的体表电位由恒定电位和瞬变电位迭加成。耳廓以软骨为支架,由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和结缔组织等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也有汗腺。耳穴电位反应病变的特异性存在差异,不同穴位鉴别不同疾病的临界指标不同。这种耳穴特异性的差异是电特性测量中的共同特点。正因为有这种特点,使得在临床应用中如何正确诊断病位和病症变得较为复杂,人们不易在耳穴电特性检测中,由获得的特征参数简便地得到临床印象。 总之,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的外形似肾,而肾阴肾阳又是元阴元阳之本。因此耳穴具有疗效高应用广的特点。耳穴中的肾、肾上腺、内分泌、睾丸、卵巢等穴位具有中医肾的内涵,因此这些穴位与中医“肾”的全息质较高。 4.耳穴诊疗的取穴法: ①中医辨证法: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进行治疗。如呃逆跟胃气上逆有关,治疗时可取耳穴胃区。 ②相应取穴:就是身体某一部位有病,在耳区相应部位上取穴。 ③特定取穴法:根据每个穴位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按照某一疾病,可选取某一穴区进行治疗。高血压病,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乐至县中医医院 骨伤科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 一、作业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 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 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 (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 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 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作业方法

(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 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 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 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 (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