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制解剖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解剖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解剖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解剖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教研室

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任务和分科。

2.熟悉学习解剖学应遵循的思维观念和方法。

3.了解解剖学姿势及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并应用于实践中。【教学内容】

1.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定义、分类。

2.掌握人体的器官系统与分部。

3.掌握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和人体的轴和面。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授课学时】

0.5学时

第一章骨学

第一节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概念形态分类及形态、构造和功能。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熟悉骨的生长和发育。

4.了解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一般配布。

5.了解骨的表面形态、骨的可塑性和骨组织工程的概念及原理。【教学内容】

1.骨的分类。

2.骨的表面形态。

3.骨的构造。

4.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5.骨的发生和发育。

6.骨的可塑性与骨组织工程。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授课学时】

理论:0.5学时

第二节中轴骨骼

【目的要求】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3.掌握颅整体观中的结构。

4.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教学内容】

1.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

2.椎骨的共同形态。颈、胸、腰椎和骶骨因功能差别所具有的重要特点。

3.胸骨分布。重要的体表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

4.肋骨的形态。第一肋骨和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形态特点。

5.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位置和分布,下颌骨的形态。

6.颅盖外面的顶结节、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

7.颅后面的枕外隆凸。

8.颅盖内面的脑膜动脉沟和上矢状窦沟。

9.颅前窝的组成、后界、鸡冠和筛板筛孔。

10.颅中窝的组成、前后界、垂体窝、鞍背、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眶上裂、破裂孔、颈动脉管内口、圆孔、卵圆孔和棘孔、脑膜中动脉沟、鼓室盖和三叉神经压迹。

11.颅后窝的组成、前界、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凸、矢状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

12.颅底外面的上颌牙槽弓、骨腭、切牙管、腭大孔、鼻后孔、翼突内外侧板、枕骨大孔、枕髁、舌下神经管外口、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茎突、茎乳孔、下颌窝、关节结节。

13.颅侧面的外耳门、颧弓、乳突、颞窝、翼点、颞下窝、翼腭窝。

14.颅前面的额结节、眉弓、眉间。

15.眶的构成、形态及孔裂(底的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和眶下孔、尖的视神经管、上壁的泪腺窝、内壁的泪囊窝和鼻泪管、下壁的眶下沟和眶下管)。

16.骨性鼻腔的构成及其与鼻旁窦的关系。

17.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理论:0.5学时

实习:3学时

第三节附肢骨骼

【目的要求】

1.掌握附肢骨骼的组成、配布及其功能。

2.掌握上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3.了解常见的变异和畸形。

【教学内容】

1.锁骨的形态、位置。

2.肩胛骨的形态、位置。

3.肱骨: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大小结节嵴、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鹰嘴窝、内外上髁、尺神经沟。

4.桡骨:桡骨头、桡骨颈、桡骨粗隆、桡骨茎突、尺切迹。

5.尺骨:滑车切迹、鹰嘴、冠突、桡切迹、尺骨粗隆、尺骨头、尺骨茎突。

6.腕骨、掌骨和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和排列。

7.上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肩峰、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豌豆骨、掌骨头。

8.髋骨的分部:髂骨体、髂骨翼、髂嵴、髂前后上嵴、髂结节、髂前下嵴、髂窝、弓状线、臀面、耳状面、髂粗隆、坐骨棘、坐骨大小切迹、坐骨结节、髂耻隆起、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髋臼、髋臼切迹、月状面、闭孔。

9.股骨: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小转子、转子间线、转子间嵴、臀肌粗隆、股骨粗线、内外侧髁、内外上髁、髁间窝。

10.髌骨的一般形态。

11.胫骨:内外侧髁、髁间隆起、腓关节面、胫骨粗隆、内踝、腓切迹。

12.腓骨:腓骨头、腓骨颈、外踝。

13.跗骨的名称、排列及基本形态、跖骨、趾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及排列。

14.下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髂嵴、髂前上嵴、髂后上嵴、坐骨结节、大转子尖、髌骨、胫骨粗隆和胫骨前缘内面、腓骨头、内踝、外踝、跟骨结节、舟骨粗隆、第五跖骨粗隆。【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理论:0.5学时

实习:2学时

第二章关节学

第一节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人体各骨之间的三种连接类型。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的形式和分布。

2.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装置和它们的功能。关节的运动形式(屈伸、展、回旋、微动、环转)。

3.了解按关节面形状和运动轴多少对关节的分类。

4.了解关节是灵活性与稳固性的矛盾统一体。何种因素使其稳固,何种因素促其灵活。

【教学内容】

1.关节的分类。

2.关节的基本构造。

3.关节的辅助结构。

4.关节的运动。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授课学时】

理论:0.5学时

第二节中轴骨连结

【目的要求】

1.了解脊柱的组成。

2.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临床意义。

3.了解脊柱的弯曲和运动。

4.掌握胸廓的组成

5.掌握躯干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6.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征和运动。

【教学内容】

1.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临床意义。

2.前后纵韧带的位置和功能,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了解关节突关节的形态。

3.关节突关节的形态。

4.12对肋与胸廓之间的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头关节和肋横关节)和第二至七对肋与胸骨之间的胸肋关节,它们共同组成胸廓,胸廓的形态的上、下两口的组成。

5.第七颈椎棘突和胸腰椎棘突、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和剑突。如何计数棘突,如何计数肋骨。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理论:1学时

实习:1学时

第三节附肢骨连结

【目的要求】

1.掌握上肢的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和拇指腕掌关节的形态、结构类型和运动。

2.掌握下肢的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形态、结构和运动。

3.了解骨盆的组成、分部、方位及临床检查的骨点,坐骨大、小孔的组成。

4.了解足弓的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

1.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和拇指腕掌关节的形态、结构类型和运动。

2.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形态、结构和运动。

3.骨盆的组成、分部、方位及临床检查的骨点,坐骨大、小孔的组成。

4.足弓的构成和功能。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理论:0.5学时

实习:2学时

第三章肌学

【目的要求】

1.掌握骨骼肌形态、构造和辅助装置。

2.了解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及肌肉的命名原则。

3.掌握躯干肌的起止和作用。

4.了解表情肌(颅顶肌、眼轮匝肌、口周围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5.了解咀嚼肌(4块)的位置,掌握咬肌和颞肌的起止、作用和体表标志。

6.掌握四肢肌的起止和作用。

【教学内容】

1.背肌:背浅肌(斜方肌、背阔肌),背深肌(竖脊肌)和胸腰筋膜的位置、起止

和功能。

2.颈肌:颈部前层的颈阔肌和舌骨上下肌群,深层的前中后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的起止和作用。

3.胸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起止和作用,肋间内外肌的位置、纤维方向。

4.膈:膈的起止、位置、结构特点(中心腱、三个裂孔、薄弱区)和功能。

5.腹肌:腹前外侧肌群(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和纤维方向,腹直肌、腹直肌鞘和腹股沟管的组成,腹后肌群(腰方肌、腰大肌)的位置。

6.盆底肌和会阴肌

7.下列躯干肌的肌性标志: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前锯肌和直肌。

8.表情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9.咀嚼肌的位置、起止、作用和体表标志。

10.上肢带肌(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园肌、小园肌和肩胛下肌)的位置功能,三角肌和大园肌的起止和作用。

11.臂前群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和臂后群肌(肱三头肌)的位置,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起止和作用。

12.前臂前群前层6块肌肉(肱桡肌、旋前园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和深层3块肌肉(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的名称和排列及指深浅屈肌的抵止的作用。

13.前臂后群浅层5块肌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深层5块肌肉(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的名称和排列,指伸肌的抵止。

14.手肌外侧群4块(拇长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拇收肌),内侧群3块(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的名称、位置,手肌中间群(骨间肌、蚓状肌)的起止和作用。

15.上肢肌的体表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和指伸肌腱,了解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和腕管的位置和组成。

16.髋肌前群(髂腰肌、阔筋膜张肌)和后群(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闭孔外肌)

的名称和位置,髂腰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和臀中肌的起止和作用。

17.大腿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股薄肌、大收肌)的位置和名称,股四头肌、长收肌、大收肌和股二头肌的起止和作用。

18.小腿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坶长伸肌),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后群(浅层的小腿三头肌、深层的腘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的名称,起止和位置。

19.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腱、半腱肌腱、半膜肌腱、小腿

三头肌和跟腱、足背的趾长伸肌腱和踇长伸肌腱、股三角、收肌管、腘窝的位置和组成。【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理论:4学时

实习:4学时

内脏学

【目的要求】

掌握: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的组成和上、下消化道的构成;大消化腺的组成、功能和导管开口。

2.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

3.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男、女生殖器的组成及功能。

5.腹膜的分类、名称和功能。

熟悉:1.内脏的组成及各系统的功能。

2.内脏的位置和基本结构特点。

3.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了解:1.胸腹部脏器的位置关系及外科手术的解剖学基础。

2.肝、肾移植的解剖学基础。

3.各脏器的内分泌功能。

【教学内容】

第四章总论

1.了解组成内脏的四个系统及各系统在位置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内脏的基本结构特点。

3.了解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第五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口腔

了解口腔的分部;唇和颊的形态、构造;腭的构成和形态;掌握口咽峡的围成;牙的名称和形态构造;乳牙和恒牙牙式;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了解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

掌握颏舌肌的位置和作用,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和开口,腮腺管的走行。

第二节咽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鼻咽的主要所见以及各部的通路,掌握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及咽淋巴环的组成和意义,了解咽壁的构造。

第三节食管

掌握食管的形态分部,位置毗邻。

第四节胃

掌握胃的形态分部,位置毗邻,了解胃壁的构造。

第五节小肠

掌握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和分部。了解空回肠在位置和构造上的主要区别。

第六节大肠

掌握大肠的分部及结肠形态特点,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回盲瓣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掌握结肠的分部,各部的位置,直肠和肛管的位置及粘摸所见。

第七节肝

了解肝的主要功能,掌握肝的位置和一般形态,通行肝门各结构的名称和位置,了解肝的体表投影和肝段的概念。

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功能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处的形态及开口部,掌握胆汁的排出通路。

第八节胰

掌握胰的形态、位置,了解胰的功能(消化腺和内分泌腺)

第六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鼻

了解外鼻的形态,构造,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了解各窦的形态特点。

第二节喉

掌握喉的位置毗邻和体表标志,喉软骨的名称,位置及其连接情况,按功能了解各喉肌的名称,掌握环甲肌和环后肌的位置和作用,掌握喉腔的形态分部,了解活体声带和声门裂的形态变化。

第三节气管与支气管

气管:气管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支气管:左右支气管的形态差别。

第四节肺

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掌握肺内支气管的分支情况;肺段的概念。

第五节胸膜

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的名称和位置,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第六节纵隔

掌握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分区及各部的主要结构。

第七章泌尿系统

第一节肾

掌握肾的形态,构造和被膜;掌握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左、右肾的差异),了解肾段的概念。

第二节输尿管

掌握输尿管的分部,各部的位置和在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掌握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及意义。

第三节膀胱

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摸特点,膀胱位置的年龄变化和膀胱壁的构造。

第四节尿道

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毗邻和开口部位。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男性内生殖器

掌握睾丸及附睾的形态位置和构造,了解睾丸下降的情况,掌握输精管的分部和行经,掌握输精管的合成与开口,掌握精囊和前列腺的形态位置,主要毗邻及腺管的开口,了解前列腺的分叶,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腺管的开口。

第二节男性外生殖器

掌握阴囊的形态和构造,掌握精索的构成和位置,阴茎的形态构造,阴茎皮肤的形态特点。了解海绵体的构造,掌握男性尿道的长度,分部,各部形态特点,三个狭窄,三个扩张和两个弯曲的位置及意义。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女性内生殖器

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了解卵巢的年龄变化;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掌握子宫峡部的概念及意义。了解子宫壁的构造与子宫的年龄变化,熟悉阴道的形态和位置以及阴道穹与毗邻。掌握Bartholin 腺的位置,掌握熟悉Douglas腔。

第二节女性外生殖器

熟悉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掌握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关系。

附:乳房

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掌握Cooper韧带的概念及意义,了解乳房的位置和乳腺癌局部特征。

附:会阴

了解会阴的界限和区分,熟悉狭义与广义会阴的概念。掌握尿生殖三角及肛门三角的界线和内容。

一肛三角的肌

熟悉肛提肌和尾骨肌的形态、位置和作用,掌握肛门外括约肌的分部,各部的起止、作用;了解盆筋膜的组成和坐骨直肠窝的位置。

二尿生殖三角的肌

了解尿生殖三角区肌肉和筋膜的分层、名称、位置及主要作用。掌握会阴中心腱、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三会阴筋膜

掌握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通行结构;掌握盆膈、尿生殖膈及其相关筋膜。掌握会阴浅隙和会阴深隙。

第十章腹膜

了解腹膜的主要功能,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腹膜覆盖脏器的三种情况。掌握大网膜的位置和功能,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小网膜游离缘通行结构的位置关系,掌握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小肠系膜根的形态位置;掌握十二指肠悬韧带及肝,胃的主要韧带名称和位置;网膜囊的位置和界限,网膜孔的位置和构成,掌握盆部的腹膜陷凹,了解腹前壁下份的主要隐窝。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消化呼吸理论:4学时实习:4学时

泌尿生殖理论:4学时实习:4学时

腹膜理论:2学时实习:0.5学时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1.心血管系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

2.心的外形、分部、传导系统和心的血管。

3.大动脉、大静脉的起止、行径和分支。

4.重要脏器的血管来源、去向。

熟悉: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2.心传导系的常见变异。

了解:1.心移植的解剖学基础。

2.血管的变异和异常。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总论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和途径,了解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心

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房间膈和室间膈的形态结构;了解房间膈和室间膈缺损的常见部位;掌握心脏结缔组织支架,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脚及其分支)的位置和功能;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经,重要分支,了解心大、中、小静脉的行经,注入部位,掌握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掌握心包的构成,了解心脏的体表投影。

第三节动脉

了解动脉在整个人体中的分布规律和器官血管的配布规律,肺循环的动脉,掌握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的行经,动脉韧带的位置。

体循环的动脉: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经及其分部。

1.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升部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左右冠状动脉,详见心脏)

2.主动脉弓:掌握主动脉弓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掌握左右颈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行经,了解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和功能概况。掌握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的行经和分布;掌握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经;掌握颈动脉鞘的构成和位置关系。掌握锁骨下动脉与静脉在走行位置上的不同;锁骨下动脉分支及腋动脉的分支,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经和分部,并了

解其体表投影,掌握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

3.主动脉胸部:掌握主动脉胸部的起止和行经,掌握肋间后动脉的行经和分部,了解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的行经。

4.主动脉腹部:掌握主动脉腹部的起止,行经和分部,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起点与椎骨的对应关系(T12,L1,L2,L3),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及卵巢动脉的行经和分布,了解膈下动脉,腰动脉,肾上腺动脉的分布和肠动脉的配布特点。

5.髂总动脉:了解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经,了解髂内动脉(除子宫动脉外)的分支分布情况,掌握子宫动脉的行经,分布及其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行经和分部,掌握腹壁下动脉,腓动脉,足底内、外侧动脉的行经,掌握足底弓的组成及股动脉的体表投影。掌握头,颈,附肢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止血点(颞浅,面,颈总,锁骨下,肱,桡,股和足背动脉)

第四节静脉

掌握静脉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静脉窦,板障静脉,奇静脉等)的特点。

一、循环的静脉:了解左右肺静脉的行经。

二、体循环的静脉:

1. 上腔静脉系: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经,头臂静脉的组成和行经,掌握颈内静脉的起止,行经和主要属支,掌握颅内外静脉的交通,掌握锁骨下静脉,腋静脉的起止,掌握颈外静脉的行经,属支,了解上肢其它深静脉及其与动脉的伴行关系,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始,行经,收纳范围及注入部位,了解肘正中静脉。掌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止,行经和注入部位与收纳范围,了解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

2.下腔静脉系:了解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股静脉,肾静脉和腘静脉的起止,行经,掌握睾丸静脉,卵巢静脉的行经及注入部位,了解下腔静脉和髂外静脉其它属支及盆腔各静脉丛的位置,掌握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经,注入部位及属支,掌握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支。掌握门静脉的组成,行经及属支,掌握门静脉的结构特点极其与上、下腔静脉间的交通部位和途径,掌握门静脉高压症静脉血逆流方向,用以解释产生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极其形成机理。掌握静脉韧带,动脉韧带,肝圆韧带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原因,了解胎儿血液循环的特殊途径和出生后的变化。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心脏理论:2学时实习:3.5学时

动脉理论:2学时实习:3学时

静脉理论:1学时实习:0.5学时

第十二章淋巴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行径、各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起始、

行径、注入部位及收纳范围。

2.熟悉全身淋巴管道的配布规律;淋巴结的形态和功能;重要脏器的淋巴引流。

3.了解淋巴的回流因素和功能;癌淋巴转移的解剖学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总论

掌握淋巴系的组成,各部结构和配布特点;掌握淋巴管与静脉的主要形态学差异;掌握全身无毛细淋巴管的组织,器官或结构。

第二节淋巴导管

掌握乳糜池的位置,掌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起始,行经,注入部位及收纳范围。

第三节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1.头颈部掌握颈淋巴干的形成及收集范围;掌握下颌下,颏下,颈外浅和颈深淋巴结的分布,排列规律及引流方向,掌握锁骨上淋巴结的排列部位。

2.掌握腋窝5群淋巴结的排列与分布规律及其引流方向,掌握锁骨下淋巴干的形成及收集范围。

3.掌握支气管纵隔干的形成及收集范围,掌握肺门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了解胸壁和胸腔其它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

4.掌握腰干和肠干的形成及收集范围,掌握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位置,分布及收集范围,了解腰淋巴结。

5.掌握髂内淋巴结与髂外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

6.掌握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了解腘淋巴结。

第四节部分器官的淋巴引流

掌握乳房、胃、直肠、肺、子宫、肝等器官的淋巴引流途径,了解其意义。

第五节胸腺

掌握脾的形态、位置,了解脾的功能概念。

第六节脾

了解胸腺的形态与位置。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理论:1学时实习:0.5学时

第十三章感觉器总论

掌握感受器与感觉器的关系。了解感受器的分类。

第十四章视器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结构,眼球内容物和房水循环,眼球的辅助装置和泪液的产生与排泄途径。

2.熟悉眼球外形、眶脂体与眶筋膜。

3.了解眼的静脉和神经。

【教学内容】

第一节眼球

眼球的外形,掌握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各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眼房、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掌握房水循环。

第二节眼副器

掌握眼球辅助装置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眼睑的形态和构造,掌握结膜的位置、分部与形态结构;掌握泪器的组成和鼻泪管的形态、位置和开口。掌握运动眼球和眼睑的各肌肉、位置和作用,熟悉眶脂体与眶筋膜。掌握Tenon囊,掌握视网膜中央动脉,了解脉络膜动脉、眼的静脉和神经。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理论:2学时实习:2学时

第十五章前庭蜗器

【目的要求】

1.掌握:外耳道、中耳的形态结构与交通,鼓室6个壁、听小骨、骨迷路与膜迷路的构成、分部。

2.熟悉:声波空气传导途径。

3.了解:声波骨传导途径。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耳

掌握外耳的组成,熟悉外耳道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婴儿外耳道的特点,掌握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第二节中耳

掌握中耳的组成,掌握鼓室的形态、分部、六个壁上的主要结构的位置和交通。掌握听小骨的名称、连接、位置和作用。了解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掌握咽鼓管的形态、分部、开口位置、作用和小儿咽鼓管的特点。熟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

第三节内耳

掌握内耳的分部和位置。掌握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的形态与位置。掌握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的形态和功能,熟悉声波的空气传导途径。了解声波骨传导,了解内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了解嗅器和味器的一般情况。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授课学时】

理论:2学时实习:2学时

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大脑皮层是人类思维、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调控中心。

1.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神经系统的区分;脑和脊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支配、损伤后的症状。通过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与神经系统典型病例分析,掌握神经系统对人体各部的调控作用。

2.熟悉:神经系统的染色、观察方法;神经系统的信息传导通路及信号传导因子。

3.了解: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基础,神经组织工程的概况。

【教学内容】

第十六章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了解神经系统在形态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掌握神经系统按中枢与周围、躯体与内脏等各种分类方法。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掌握神经元的分类,掌握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的基本结构,掌握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的结构。掌握突触的结构和分类。掌握神经胶质。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掌握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纤维、神经、神经核和神经节的概念。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脊髓

一位置和形态

掌握脊髓的位置、表面形态、上、下端水平和节段;掌握脊神经根的特征;掌握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掌握脊髓灰、白质配布的方式及各部名称,了解脊髓中央管和终室的位置。熟悉脊髓灰质的10个板层、各层内神经元形态特点及排列方式。掌握中间内、外侧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背核。了解前角α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元和Renshaw细胞。掌握脊髓主要的

上行纤维束即薄束、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束、Lissauer束和下行纤维束即皮质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熟悉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和脊髓固有束的位置和功能。了解脊髓的功能和脊髓反射。

第二节脑

掌握脑的位置和端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的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

一脑干

掌握延髓、脑桥和中脑的外形包括第四脑室和脉络丛。掌握延髓、脑桥、中脑内部结构的要点:延髓的两个交叉、脑桥和中脑的分部。掌握脑干内的脑神经核的位置、配布规律和功能,掌握非脑神经核团即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红核、黑质等的位置和功能。掌握脑干内重要纤维束即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外侧丘系、三叉丘系等的位置、投射与功能。掌握延髓平丘系交叉切面、平橄榄中高切面、脑桥平面丘、中脑平上丘横切面的重要结构。联系临床这些平面损伤表现。

了解脑干网状结构和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的最基本的核团、联系和功能。

二小脑

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蚓部和小脑半球),三对小脑脚及其走行的纤维束名称、性质和分叶。掌握小脑核团。

熟悉小脑皮质的分层、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了解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了解原小脑综合征和新小脑综合征。

三间脑

掌握间脑的位置、外形、分部和第三脑室。掌握丘脑核团的划分及特异性中继核团;了解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如中线核、板内核和网状核及丘脑联络性核团。掌握特异性核团的纤维联系和功能。熟悉上丘脑和底丘脑的概况。

掌握下丘脑的主要核团,掌握下丘脑与边缘系统、与脑干和脊髓、与背侧丘脑以及与垂体的关系(神经垂体和垂体门脉系统)。

四端脑

掌握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和脑回,大脑半球的分叶。熟悉大脑皮质(新皮质)的分层和分区。掌握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功能定位,了解嗅觉、味觉和平衡觉区在大脑皮质上的位置。掌握躯体运动区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功能定位。掌握大脑皮质语言中枢的位置。掌握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掌握纹状体的组成,了解其纤维联系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整理

上肢 上肢的体表标志 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腋窝的构成及内容 腋动脉的分段及主要分支 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流注关系 三边孔和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结构 臂丛各束的分支 腋神经的行程和易损伤的部位 腋鞘的概念,肌腱袖的概念和意义 肱动脉在臂部的主要分支;肱动脉、正中神经在臂部的行径及二者的关系 肱骨肌管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 前臂前、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内容 桡血管神经束、尺血管神经束和正中血管神经神经束的构成 腕管的构成和内容 手掌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内容 手掌筋膜间隙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手掌内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布范围 本章重点: 肩部:腋腔的构成及主要内容。锁胸筋膜、肌腱袖、三边孔、四边孔、腋鞘 臂和前臂:臂和前臂内、外侧肌间隔和骨筋膜鞘的形成及其内容。肱骨肌管、血管神经束肘窝:境界和内容,肘后三角、提携角 腕、手部:腕、掌部深筋膜形成的结构,手掌深筋膜的区分、间隙及临床意义。鼻烟窝、屈肌支持带、腕管 各部位肌的名称、位置;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支。 下肢 下肢的体表标志 下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臀部肌的配布 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构成及通过结构 髋周围动脉网的组成与其临床意义 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 阔筋膜及其所形成的髂径束及卵圆窝的形态特点 肌腔隙、血管腔隙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 股鞘的概念、内容及临床意义 股管、股环的位置、通连、内容及意义 收肌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结构和临床意义 腘窝的境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 膝关节动脉网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小腿前、后骨筋膜鞘的构成、特点、内容物及临床意义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侧与外侧 D、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含妇幼保健方向)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5学分。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 四、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七、重要先修课程 生物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自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3.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3.掌握人体各部骨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各骨的位置关系。 4.熟悉人体各部重要的骨性标志。 5.了解骨表面的结构、新生儿颅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骨概述。

人体解剖学的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绪论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 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身体直立两眼平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并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骨的构造 骨质表现密和松骨内位置有不同骨髓分为黄和红骨髓腔隙它填充红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内留终生

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长修复立大功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 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体下剑突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向前凸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 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 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额筛蝶枕各有一顶骨颞骨各两块构成颅盖和颅底面颅总共有十五构成颜面骨根基形单影只下颌舌独来独往一张犁其余都要成双对泪颧腭甲上颌鼻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 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1.实验考:占总分30%。 (PPT形式,多为实物图,40张图片,满分100分,成绩≥60才能参加理论考试)

2.平时作业及考勤情况:占总分10%。 3.理论考:占总分60%,期末笔试考试题型:选择,填空,判断 二、教学内容纲要 本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为5个局部:颈部、胸部、腹部、上肢和下肢。 第一局部颈部 (一)掌握: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甲状腺的血管来源和喉神经的位置关系;迷走神经及其颈部各分支的名称和行程;膈神经的行程;颈动脉鞘的位置、内容及毗邻;颈部各三角的围成及内容;气管颈段前方的毗邻;颈深筋膜的分部,各部所形成的重要结构,筋膜间隙及其内容。 (二)熟悉:颈袢的组成及支配对象;颈丛组成及各皮支名称和行程;舌下神经和副神经行程;臂丛根的组成、位置、及根部主要分支;颈交感干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和内容。 (三)了解:表面解剖 第二局部胸部 (一)掌握:乳房淋巴回流;胸壁层次结构;锁胸筋膜的位置及其穿行结构;肺根的毗邻;肺根内部结构的排列关系;胸膜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纵隔的定义和划分;上纵隔内容的结构排列;动脉导管三角;食管上三角;心包窦;后纵隔的内容;胸导管主要行程。 (二)熟悉:胸肌三角肌三角;胸膜下界和肺下界;肺段的定义和肺段划分;肺的血供、淋马巴回流和神经支配;胸膜的神经支配;食管的分段、血供、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三)了解:表面解剖 第三局部腹部 (一)掌握:腹壁层次(9层);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腹股沟三角的位置、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肝、胃的位置、毗邻、韧带、血供、淋巴回流、神经支配;第一肝门、第二肝门;肝外胆道、胆总管分段及各段毗邻;胆囊三角;胰腺的毗邻;肝门静脉的组成、位置、主要属支及肝门静脉与腔静脉的吻合途径;腹腔干分支;网膜囊组成;网膜孔境界;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

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临床药学、 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应用心理等40学时各专业用) 编写者:刘绍壮 审定人:徐飞 教研室主任: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 2012年4月

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骨总论、躯干骨、附肢骨、颅骨 二、重点要求: 1、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肋的概念和真、假、浮肋的划分。 5、胸骨的形态分部,胸骨角的概念。 6、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及意义。 7、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8、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 和主要形态结构。 9、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肩胛冈、肩峰、锁骨、肱骨内、外 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和外踝等。 10、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11、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其重要结构。 12、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 13、颅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教学安排: (一)强调实验室规章制度,安排值日制度。 (二)简述 1、以带教形式,利用托盘中的示教标本,引导学生观察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以带教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 3、四肢骨的配部(结合骨架); 4、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三)示教 1、髋骨:髋臼、髋臼切迹、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耳状面、弓状线 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孔 2、整颅: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筛孔、视神经管、垂体窝、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2102 英文名称:Regional Anatomy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 后续课程:外科学、内科学、诊断学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数:80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80学时;上机学时: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考试;学分:4.5学分; 一、课程简介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局部解剖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在讲授和指导操作中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充分反映本学科新的学科水平。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人体局部结构的位置、层次和毗邻关系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各局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层次;掌握各个局部主要器官的位置和毗邻关系;熟悉各局部结构与临床的联系;培养独力解剖操作技能和观察方法。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后期学习其它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和基础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任课教师按照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进度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教师每次课前讲清目的、方法和要求,课间指导操作,及时解决的发现问题,每次课结束前进行提问、讨论和总结。阶段性总结并进行辅导、答疑、批改绘图作业等,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 根据局部解剖学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全部安排在实验室分组进行,采取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记录,辅以模型、挂图和电化教学等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实验学时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股前内侧区浅层 股前内侧区深层 膝前区、小腿前外侧区、踝和足背 臀部 下肢后部和足底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4 4 4 4 4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参考教材: 1. 《人体解剖学》上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 《人体解剖学》下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 《系统解剖学》第八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局部解剖学》第八版刘树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5.《系统解剖学》第二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6.《局部解剖学》第二版,王怀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7.《人体解剖学》英文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8.《格氏解剖》教学版,Richard L.Drake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 9.《断层解剖学》第二版,刘树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0.《Gray’s Anatomy》第三十九版,Susan Standing主编,2006年 11.《格氏解剖》第三十八版中文版,Perter L. Williams主编,杨琳译,辽宁教育出版 社,1999年 先修课程要求: 适应专业:五年制临床、检验、预防、护理、精神卫生、麻醉、信息医学等专业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在医学科学、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体解剖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如CT、MRI、介入医学等先进诊疗手段的发展无不依赖于解剖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同时,人体解剖学又是一门极具实验性、实践性的学科。对人体构造认识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来自于尸体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必须具备独特的、良好的实践条件。人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前者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后者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局部进一步阐述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排列和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及器官的形态结构、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及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医学和显微外科学的临床应用需求,我们在教学中又增加了断层与影像解剖学等新的内容,使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由浅入深,由形态学的认识过程逐步过渡到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应用科学,成为培养医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一)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二) 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研究内容和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教学步骤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 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解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 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加 深,并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 分类:按研究手段不同,解剖学可分为巨视解剖学、微观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主要用肉眼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微观解剖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等。 系统解剖学:是将人体按功能系统阐述其器官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一般所说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身体部位,由浅及深,对各部位的形态结构进行叙述的解剖学。 此外,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人解剖学又分若干门

类: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机能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等。★运动解剖学: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提高人体运动 效率的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具有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二,为学生学习体育教育专业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三,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后续课程有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以及运动生物力学 等。 1、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解剖学关系十分密切。前者研究 结构,后者研究功能,结构和功能是人体的两个不同侧面。要阐明生理机制,必须了解结构特点。例如,心脏在运动解剖学中讲它的结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特点有收集全身的静脉血口,有输出到全身各部位的动脉血出口。而生理讲心脏对人体的作用,它是如何维持人体的生命。 2、体育保健学:为人体测定、运动创伤、按摩、运动性 疾病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如人体测定:身高、坐高、臂长、腿长、胸围、血压、心率等位置测定,不误、准确的测量出数据。如运动创伤:为创伤产生原因,诊断、处理。又例如肩周炎。 3、运动生物力学:它是分析各关节的运动,确定各部分 肌肉在身体姿态的保持和运动中的作用。例如“哑铃弯举”。 第四,为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和训练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1.为分析技术动作:技术动作多种多样,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使运动员对动作掌握得又快又正确,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学生)个人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完成

口腔解剖学教学大纲

口腔解剖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牙体解剖 目的要求 (一)掌握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二)熟悉乳、恒牙牙式公式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 (一)牙的组成 外部观察 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 1.牙冠(Crown) (1)定义 (2)形态与功能关系 2.牙根(Rot) (1)定义形态功能关系 (2)根尖与根尖孔 3.牙颈(Cervical line)(颈线、颈缘、颈曲线) 剖面观察 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组织是由三层硬组织和一层软组织组成: 1.牙釉质(Enamel ) 2.牙骨质(Cementum) 3.牙本质(Dentin) (二)牙的分类 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分类: 1.切牙(Incisor) 2.尖牙(Canine, Cuspid) 3.双尖牙(前磨牙)(Premolar, Bicuspid) 4.磨牙(Molar) 各类牙的数目、形态特点、牙根及功能 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 1.乳牙(Deciduous teeth) 2.恒牙(Permanent teeth) 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 1.前牙(Anterior theeth) 2.后牙(Posterior teeth) (三)牙的功能 1.咀嚼 2.发音和语言 3.保持面部正常外形 预习要求 认识牙的组成,分类,功能 复习思考题 1.牙由哪几部分组成? 2.牙体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 3.根据牙体形态及功能、牙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类牙的特点? 牙的萌出及临床牙位记录 目的要求 (一)掌握牙萌出的特点,常用牙位记录方法 (二)熟悉乳、恒牙萌出的顺序 教学内容 (一)牙的萌出 1.定义 2.牙萌出的生理意义 3.牙萌出的顺序 (1)乳牙萌出的顺序 (2)恒牙萌出的顺序 (3)最早最晚萌出的乳恒牙 (二)临床牙位记录方法 1.恒牙记录 2.乳牙记录 预习要求 认识牙萌出的时间、特点,及牙位记录方法,了解乳、恒牙萌出顺序。 复习思考题 1.写出乳牙和恒牙牙位记录方法 2.写出最早萌出的恒、乳牙名称,最晚萌出的乳、恒牙名称。 3.牙萌出的生理意义特点是什么?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 目的要求 (一)掌握牙体解剖的应用名词 (二)熟悉牙冠各面的命名及表面标志 教学内容 (一)应用术语 1.中线(Medianline) 2.牙体长轴(Long axis) 3.轴面(Axial surface) 4.接触区(Contact area) 5.线角(Line angle) 6.点角(Point angle) 7.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 (二)牙冠各面的命名 1.唇面(Labial surface) 2.颊面(Buccal surface) 3.舌面(Lingual surface) 4.近中面(Mesial surface)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二、课程性质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大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教育学,心理学共同构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本专业采用系统解剖学的体系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重点阐述神经系统。 三、课程教学目的 旨在让学生一方面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从生理学角度理解其它学科,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采取讲授、谈话、实验、参观、练习等教学方法。 五、课程总学时 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总教学时数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建议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及发展情况。 3、理解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及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4、记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二、教学重点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科 (一)定义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人体解剖学的发展概况

四、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三)兴奋性 (四)适应性 五、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人体解剖学姿势 (二)人体的基本切面 1、冠状面——把人分成前后两面 2、矢状面——把人分成左右两面 3、水平面——把人分成上下两面(三)人体的基本轴 1、冠状轴,呈左右方向 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 3、垂直轴,呈上下方向 (四)人体的方位术语 1、上、下 2、前、后 3、内侧和外侧 4、内和外 5、近侧和远侧 6、尺侧和桡侧 7、胫侧和腓侧

艺用解剖学教学大纲

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艺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艺用解剖学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游戏软件 编写人:隋和;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艺用解剖学》是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解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和绘画应用,是人物绘画写生和创作及人物画教学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艺用人体解剖课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学生能否学好人体解剖知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严谨地塑造人物形象。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起作重要的作用。通过艺用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与艺术造型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 1.解剖学概论 2.人物头部、全身及各部位比例 3.人体骨骼系统。 4.人体肌肉系统。 5.人体头部结构。 6.人体躯干结构。

7.人体上肢结构。 8.人体下肢结构。 9.复习和考试。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有:美术基础 后续课程有:角色设计、插画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总64学时 (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艺用解剖与透视》.黄元甫,肖虹.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目:《艺用造型解剖学》.曹醉梦.辽宁美术出版社 (三)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艺用解剖学概论(4学时) 1.教学目的 艺用解剖学学习的是研究决定人体外型的人体内部构造的知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人体比例、解剖结构、形体结构、人体动态 (2)教学难点:形体结构。 3.教学内容: 人体各部的比例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在解剖结构基础上进行概括的辅助方式;了解人体动态的基本规律 4.教学要求 (1)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多看范图,多看教材,多联系身体实际 (二)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2学时) 1.教学目的 学生了解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规律、人体骨骼和肌肉影响人体表面的特点、人体主要关节的活动规律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人体的骨骼 (2)教学难点:骨骼的多样性和骨骼与关节之间的关联性 3.教学内容: 骨骼生长于骨骼所影响的人体表面、骨骼与骨骼之间的关联性、骨骼与关节的关联性、各个关节的可活动范围。 4.教学要求 (1)了解人体骨骼的生长规律。 (2)了解骨骼对人体表面的各种影响。 (3)了解关节与骨骼之间的关联以及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三)头部结构(4学时) 1.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头部的骨骼和肌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范畴。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理解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基础。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意思是不了解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即无从谈起器官的疾病;不掌握人体正常形态,即无从涉及病理学内容。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内是一门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接触医学最早的先修课和启蒙课。 一、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学习观点 学习人体解剖学在必须遵循下列观点,并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期达到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目标。 (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局部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器官或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器官或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之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例如,肌肉的附着可使骨面形成突起,肌肉经常活动可促进心、肺等器官的发育,局部的损伤不仅可影响邻近的局部,而且可影响到整体。 (三)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是种系发生的结果,而人体的个体发生反映了种系发生的过程。现代人类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常出现变异或畸形。变异是指出现率较低,但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不大的个体差异;畸形则指出现率极低,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严重的形态结构异常。变异和畸形有些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返祖(如多乳、有尾、毛人等)或进化(如手部出现额外肌)的表现,有些则是胚胎发育不全(如缺肾、无肢等)、发育停滞(如兔唇、隐睾、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发育过度(如多指、多趾等)、异常分裂或融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系统 骨学 第一节总论 一、掌握骨的分类、形态、构造和功能。 二、了解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发生和发育。 第二节中枢骨骼 一、躯干骨 (一)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二)掌握肋的形态结构。 (三)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 (四)掌握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第七颈椎棘突、胸椎棘突、腰椎棘突、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管裂孔、骶角。作业练习:绘制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肋骨简图。 二、颅骨 (一)掌握颅骨的组成,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和位置。 (二)握蝶骨、颞骨、筛骨、下颌骨和上颌骨的形态结构。 (三)掌握颅的前面观、侧面观和颅底外面观的形态结构。 (四)了解颅底顶面观、内面观和后面观的形态结构。 (五)掌握眶腔、骨性鼻梁及骨性口腔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六)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意义。 (七)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变化。

(八)掌握颅骨的骨性标志:眉弓、眶上缘、颧弓、枕外隆突、乳突、下颌角、顶结节、舌骨。 作业练习:绘制颅骨前面观、侧面观及游离下颌骨简图。 第三节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 (一)掌握上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布。 (二)掌握肩带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三)掌握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四)掌握手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结构,掌握腕骨的排列顺序。(五)活体触摸上肢骨的骨性标志:锁骨、肩峰、肩胛骨下角、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 掌骨头。 作业练习:(一)绘制游离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简图。 (二)绘制整体手骨简图。 二、下肢骨 (一)掌握下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 (二)掌握髋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三)掌握股骨、小腿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四)了解足骨的分部和各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掌握跗骨的排列位置。 (五)掌握下肢骨的骨性标志: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大转子、腓骨头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13页word资料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临床药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应用心理等40学时各专业用) 编写者:刘绍壮 审定人:徐飞 教研室主任: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 2019年4月 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骨总论、躯干骨、附肢骨、颅骨 二、重点要求: 1、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肋的概念和真、假、浮肋的划分。 5、胸骨的形态分部,胸骨角的概念。 6、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及意义。 7、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8、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 和主要形态结构。 9、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肩胛冈、肩峰、锁骨、肱骨内、外 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髌骨、胫 骨粗隆、内踝和外踝等。 10、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11、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其重要结构。 12、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 13、颅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教学安排: (一)强调实验室规章制度,安排值日制度。 (二)简述 1、以带教形式,利用托盘中的示教标本,引导学生观察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以带教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 3、四肢骨的配部(结合骨架); 4、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三)示教 1、髋骨:髋臼、髋臼切迹、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耳状面、弓状线 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孔 2、整颅: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筛孔、视神经管、垂体窝、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 舌下神经管、枕骨大孔、眶下裂、梨状孔、翼点、颧弓、 关节结节、下颌窝、外耳门、乳突、枕髁 (四)巡回指导学生自学:(此部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 1、各部椎骨的特征 2、肋骨 3、胸骨 4、肩胛骨:喙突、关节盂、肩胛冈、肩峰 肱骨:肱骨头、大小结节、桡神经沟、内外上髁、滑车、肱骨小头尺骨: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茎突 桡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粗隆、尺切迹、桡骨茎突 股骨: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小转子、粗线、内外侧髁 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 腓骨:外踝 (五)小结 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2、胸骨角的位置及意义。 四、复习思考: 1、骨在形态上有哪些类型?其构造和功能怎样? 2、椎骨有哪些共同特征?各部椎骨又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3、比较上、下肢骨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4、颅骨的分部,各部由哪些骨组成? 5、在活体上可摸到哪些骨性标志?有何临床意义? 第二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全身骨连接

护理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助产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4.5学分。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32学时。 四、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七、主要先修课程: 生物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 熟悉人体的分部,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3.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分科和发展史概况。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人体结构概述 2. 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3. 人体形态学描述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自学内容 1. 形态学研究方法 2.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部分系统解剖学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目的要求】 1. 掌握骨的分类和构造。 2. 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3. 熟悉颈、胸、腰椎和骶骨的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断层解剖学教学大纲.(影像本科专业理论修改稿)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断层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断层解剖学(section alanatomy) 课程代码:[1071121157] 学分与学时:1.0学分,总学时为 16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授课对象:影像技术本科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用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位置及其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断层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对照学习连续断层标本与CT、MRI图像,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与位置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断奠定基础理论知识。 三、学时安排 课程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容与基本要求 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教学以精讲多练、学生观察断层标本为主,辅以局解标本、模型、绘制断层结构图、组织讨论和作业等多种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理解基本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五、主要先修课程 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 绪论Introduction 【目的要求】 1.掌握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2.熟悉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围和意义。 3.了解断层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学时分配】 本节理论教学为2学时。 【重点难点】 重点:断层解剖学的定义、断面和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难点:CT值、T1和T2加权像 【教学容】 1.断层解剖学的定义及性质详细讲解断层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断层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关系及特点。 2.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史和学习方法一般介绍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

2020年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课件)

2020年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课件)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 B.内和外C.内侧和外侧D.前和后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B。冠状面 C。额状面D。水平面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 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B。近侧C.远侧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 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C.水平面 D。横切面E。前面 答案:1。B 2.E 3。A 4.D 5.A 6.C 7.E 8.C9.B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B、背 C、腹D、项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内脏B、组织C、器官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 A、颅侧 B、近侧C、内侧D、尺侧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C、内侧D、远侧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D、纵切面 E、横切面 10.器官的横切面垂直于该器官的( ) A、矢状轴 B、垂直轴 C、额状轴 D、冠状轴 E、长轴

断层解剖学 教学大纲汇总

断层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30102 课程英文名:Sectional anatomy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别:选修课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课 学分:2 总学时数:36 周学时数:2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专业 适用学生类别:内招生五年制 开课单位: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不同层面内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了解掌握人体各不同层面内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自学能力:断层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强调主要讲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 2.基本技能:人体表面标志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的正常形态。 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断层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 4.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5.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6.外语: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词汇及阅读部分贡文参考资料。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不同层面内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 难点:重要层面的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周围毗邻关系.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理论授课:主讲绪论、各章节总论和一些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共32学时,分18次完成,每周2学时。 要求: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以理论性讲述为主,配合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动活泼课堂氛完成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模型、标本、实地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辅助教学资源,建立和开展现代化、立体化、开放式人体解剖学教学手段和方法。 【暨南大学人体解剖学远程教学网站】网址:http://202.116.15.22:100/。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人体解剖学课程整合,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模型、标本、实地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辅助教学资源,建立和应用现代化、立体化人体解剖学教材。 《断层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暨南大学人体解剖学远程教学网站】网址:http://202.116.15.22:100/。 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平时考核占30%,期未卷考试占70%。 六、基本教学内容 (一)理论学时分配(总学时:3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