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王_计芳芳

老王_计芳芳

《老王》教案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所选文章都以“爱”为主题,尤其突出了对弱者的关爱。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本文就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中小人物生存状态的散文。作者把读者的视线引到易被人们忽视的小人物“老王”身上,高度赞扬了老王善良的品质,含蓄的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叙述语句平淡从容却饱含深情,令人回味无穷。虽然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琐碎,但老王的苦与善充溢在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老王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关爱,不失为一篇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同情心的佳作。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鲜事都令他们感兴趣,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越,阅历浅显。因此,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回报“爱”。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如老王一样的不幸者可能漠不关心,甚至直接忽略,不会有作者那样的感受,不能够理解身份、地位、学识与老王悬殊极大的作者为何要对老王关爱有加。为什么老王去世几年都对他怀有愧怍之情?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走近老王的生活环境与内心世界,发自真心的同情于老王的“苦”,感动于老王的“善”,并且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生活中“不幸者”的距离,学会关注身边的弱者,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浇灌世界。

二、教学目标:

1、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

2、通过探究法、品读法,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关注生活中的弱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三、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关注生活中的弱者,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五、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诵读中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阅读中关乎作品情感、材料组织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研讨解决。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走地繁华的街头,或许会碰到这样的些人:顶着烈日换送液化气的工人,冒着严寒蹬三轮的车夫,迎着寒风清扫街道的阿姨,淋着冷雨叫卖青菜的老人……你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他们的无奈吗?他们是否曾触动你的心灵?今天,让我们和杨绛女士一起走近一位小人物――老王。

(设计说明:直接入题,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为下面的教学打好情感基础。)(二)走近老王

1、老王其人

过渡: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的1—4段,思考:老王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请大家对这四段课文进行筛选和概括,帮老王填写表中的内容。

个人基本情况表

姓名职业家庭成员外貌特征家庭住址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2、老王其事

过渡:“本文写于1984年,作者杨绛当时已是七十四岁高龄了,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她一直记着老王,仅仅只是因为老王生活得很苦吗?”(不是)(是善良)“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5-16段,思考:从第5段到第16段作者主要选取了老王的哪些事情来表现他的善良?请大家与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要求用尽可能简洁、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课文所写的几件事情。完成之后老师将请几位同学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小结:“穷苦的人让人同情,穷苦而心地善良的人值得人尊敬、值得我们一辈子铭记。老王在贫穷中保存着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就是这颗善心,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我们大家!”

(设计说明: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体现教学重点。)

(三)走进老王

1、品读老王送香油鸡蛋的部分,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言。(可以从内容或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等方面回答)

过渡:“好文不厌百回读,每读一回我们应该有不同的体会和更多的收获。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夏衍先生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曾说:‘第一次读《阿Q正传》,我大笑不已;第二次读后,我沉默了;当读完第三遍时,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下面,请同学们品读老王送香油鸡蛋的部分,把那些最感动你的情节、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读出来。在朗读时,请同学们抓住课文中一些意味深长的语句或词语,细细地反复地品味,想一想:你选读的内容为什么能拨动你的心弦?”

(教师幻灯片出示例句,指导学生赏析后,请学生以同样的方式从文中找到语句赏析。)

(四)怀念老王

1、跳读文章,找出我们一家为老王做了哪些事,感受作者之善。

过渡:“老王去了,不是他的亲人的杨绛‘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老师想请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心上不安?她对老王不好吗?(不是)先看看,我和家人是如何对待老王呢?

(学生课文中找,回答)

2、探究作者的愧怍之情及原因。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小结:“与老王交往时,作者虽然也正遭受着不幸,但毕竟还有些钱,身边还有亲人和朋友,于是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而老王则是一个孤苦伶仃、心地善良的‘不幸者。’人,生来本是平等的,但彼此境遇的不同就造成了‘幸运’与‘不幸’之别。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作为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绝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作者杨绛就是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作家,她创作了好些同情和关爱不幸的弱者的作品。杨绛曾经在她的一部作品的

后记中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文学创作毋需鼓吹嚣张、毋需宣张残忍、毋需吹捧权势,而要同情弱者、关注底层、表达人性的善良与关爱。’”

(设计说明:进一步体会作者隐含在内的深沉的感情——关注生活中的弱者,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体现教学难点。)

(五)关注“老王”

过渡:“同学们,杨绛笔下的穷苦善良的老王是值得我们大家同情和关爱的。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像老王一样值得我们同情和关爱又何止一个老王呢?你们可曾过留意过那那拼命拉纤的船夫,那靠拾破烂维持生活的白发老人、那一下雨教室就漏雨的孩子、是否关心过那喧闹街角相互搀扶着卖艺的盲人夫妇?那讨要工资的农民工……(幻灯片出示相关图片及视频)他们都是现实中的老王,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弱势群体!你们关注过他们吗? 你们会发现他们的悲苦与善良吗? 你们能细腻地把你们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吗?”“下面,请大家联系自己平日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一些贫穷的弱者、善良的不幸者的情感。”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正确的引导。)

(设计说明:“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净化思想。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六)结束语

“刚才大家都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真实的情感。同学们,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更是幸运的。作为幸运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爱所有的不幸者。虽然我们没有雄厚的财力,但我们有无限的爱,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我们一次小小的帮助,爱是我们一个甜甜的笑容。现在的全社会从上至下都在关爱着弱势群体,人人都在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请永远记着: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七)布置作业:

1、阅读一些描写底层人物的文章,如:蔡翔的《底层》、屠格涅夫的《乞丐》、惠特曼的《生命的召唤》。

2、仿句:

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爱心是。

七、教后反思

《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艺翻译家杨绛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笔下的老王是一个命苦心善的不幸者,在荒唐动荡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精神世界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善良诚实,忠厚老实,知恩图报。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选取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来表现老王的善良与凄苦。本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精段品析,分析老王的形象;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关注生活中的弱者,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很顺利,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映照作者的内心世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由赏析语言到情感体验逐步提升,尤其是让学生品读老王送香油鸡蛋的部分,一位学生说“因为他无法给老王更多的帮助,但他这样目送着老王走下楼梯,那担心的目光,即使老王没有回头看,他一样能感觉到,这里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关爱虽然没有言语,但同样表现了出来。”我感到了学生真的在语言的品味中有了深深地触动,有了与作者同样的反思。同时,我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侧重学生的自我感知、自我体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并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

当然,任何一堂课都有令人遗憾之处。在教学中,我以为只要把老王这个人物读懂、读透,学生理所当然地就会去关爱那些不幸的人。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想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老王”,当我问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时,学生都说会关心这些人,会给他更多的关爱,但既而当我问拿些钱、物之类的东西给乞丐,你觉得是关爱了吗?学生无言。我意识到了学生学了这篇文章,只是意识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不幸的人,而没有意识到关爱他人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平等观念和责任感。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因为我在与文本对话时只关注了文本本身的意义,而没有仔细地去考虑“除了这点,我还得让学生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没有着眼于作者的真正意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更好的解读文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