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政治书本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书本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书本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书本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书本知识提纲新人教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1)商品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2)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共有)和价值(特有)

2、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①货币产生时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是由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

②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 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帐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2、外汇和汇率P10:

(1)外汇P10: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当前,在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如何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

判断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4)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A、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B、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P11-12:

(1)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

巧记方法: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

价格影响供求——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P12。★(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握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货多不值钱)

2、价值决定价格P13

从根本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二)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的概念

1、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含义

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3

(1)劳动时间又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

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及其理解——P1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具有重要意义。---P13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P14:

(1)明确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分类。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它又分两类:一类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即个别企业或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另一类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某个行业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4、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P15-16

(1)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价格上升,需要量减少;价格下降,需要量增大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①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一升一降,方向相同。

②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同升同降,方向相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P17

(1)调节生产注意:单纯的价格调节,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要搞好宏观调控。

(2)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个别劳动时间,在价格竞争上具有优势。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主要因素:①居民的收入;②物价水平;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其他因素。

(2)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2、消费类型:

(1)消费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①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③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3、(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消费总支出费用*100%

(3)消费结构变化原因: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②直接原因: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表明: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表现为“5R”。“绿色消费”原则体现了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25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P29)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扩张-----------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生产扩大

消费萎缩------------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生产缩小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如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假日经济”等。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解决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措施: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④进行改革。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为主体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②集体经济: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包括各种形式的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服从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3)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1、公司的类型: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分为等额股份和能否向社会募股集资。

(3)公司的组织机构:①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②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③监事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目的:利润

(2)公司能否经营成功的因素: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经营不善面临的结果:

①企业会被兼并:

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

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这就是1+1>2的经济效应。

注意:企业联合,指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大企业之间的联合通常叫做“强强联合”。

②企业破产

含义: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就业的途径:P46 一靠:党和国家。二靠: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