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书与人生——《周易》智慧的光芒

读书与人生——《周易》智慧的光芒

读书与人生——《周易》智慧的光芒
读书与人生——《周易》智慧的光芒

读书与人生——《周易》智慧的光芒

作者:沈宝祖(康乐一中)

在不久以前,闲暇上网时,偶然翻阅到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关于易经智慧的演讲课程,对我影响颇深。听了他的课之后,颠覆了了以往对于《周易》的浅薄认识。

终于,在一次逛书店时购买了一本《周易诠释》读本,展开了对易学的追思,想在易学那玄妙的世界中展翅翱翔,不断感悟在医学世界里的奥妙人生。

鉴于我是马列主义的信仰者,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小心翼翼地对《周易》进行哲学起源和派别的追溯。我查阅了冯友兰大师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及大学教材《中国哲学史》,从中了解到中国哲学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至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时期,新中国成立到当代这几个阶段。而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发端便来自于《周易》的易学思想。由伏羲创设八卦图到周文王卜筮问命,从太极演化为两仪,两仪演变为四象,再由四象推演为六十四卦,无不体现出用简单的基数爻贯穿“阴阳”这一对立统一思想。在这些卦象中无不渗透矛盾理念和物极必反的哲学触角。在《周易》中借用“阴阳”、“五行”学说将具体的物质形态归结为世界的本原,渗透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灵魂。从中不难看出中华民族追溯本原的不朽精神,也诫勉我们做人必须本分,切勿数典忘祖。

进一步学习《周易》读本后,首先疑问的便是为什么要用“爻”这个基数的排列组合去表示八卦?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在远古时代,人们已经用身边的自然现象结合具体物质形态去追寻“天人合一”的崇高理念。人们习惯性地用天、地、山、泽、风、水、火、雷这些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质形态去探究难以捉摸的自然现象,试图从中寻觅出其本质的客观规律,最终形成了富有灵性的八卦之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生的路途中难免困难重重、迷茫无助,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最终会在人生路途中盆满钵满、硕果累累。

接着阅读,展现眼前的便是便是八卦图。作为精华的六十四卦,每卦都包罗万象,哲理深厚。虽然每卦都卦辞给予解释,但由于复杂的政治背景,原始卦辞看似简单却晦涩难懂。

在后人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总结归纳,推陈出新,编纂整理出便于理解解释的卦辞,终将易经之宝贵思想流传弘扬。常言道“从内打破是重生。”我们在人生路途中要不断反思自我,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成就自我。在工作学习中同样也应该厚积而薄发,善于反思,勇于创新。

阅读过半,为了证实有所收益,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便是卜筮释卦。六十四卦中最典型的便属“乾”卦,名曰:乾上乾下。而以乾为天更是袭于传统,便难免于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结合在一起。乾,元亨利贞。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凡卦画者,自下而上,故以下爻为初。阳数,卷九为老,七为少,老变而七不变,故谓阳爻为卷九。乾卦,由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筠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到亢龙有悔。它由下而上,第次递增。让我们认识到从夯实基础到初露锋芒,升官进爵、衣食难寝,转型升级到功成名就,最终感叹人生,悔看人生。从中不难看出脚踏实地打好基础的必要性,付出就有回报的必然性,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关键性,善始善终适度原则的重要性等哲学理念。最终它也让我们体会到在人生中学会用“质量互变规律”去把握人生,用“对立统一规律”去把握人生,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去探究人生。

人生之路虽难却短,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在有限中去把握无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俗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我言道:“学到老,读到老”。在短暂的生涯中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去了解世界,在读书中去俯瞰人生。

生活中,经常有人追思:时间都去哪儿了?我想最好的答案便是:“时间,请您慢点,我要读书!”

读易中天《中国智慧》有感

读易中天《中国智慧》有感 开卷有益。 自拜读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后,间或于闲时思及书中所言所语,自问非文史或哲学系的科班出身,因之所思所及自难深远、穿透。然而,能据之增加对中国智慧的了解及探思,仅此,亦是受益。 书中六章,分为: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对应六个主题而言,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对各主题的理解程度与及感想也就深浅各异,参支不齐。 《易经》是个好东西,但自问弄不太懂,对于第一章周易的启示而言,收获不多,但起码弄懂了老祖宗很早已提出了事物的两面性:阴与阳,以及两者间的动态和转换问题。想一想,这么多年前的人能达到这样的智慧,也就不能不服了!作为炎黄子孙,真的是沾着先辈们的光走过来几千年的岁月。 孔子,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都绕不开的一个人,厉害,但不邪门。其中庸的思想,影响是何其深远,及至时下,仍有着无法替代的现实意义。窃以为,孔子与老子最大的不同是,孔子是入世,老子是出世,入世好还是出世好?这似乎没有唯一的标准。另外,平心而论,孔子之后的儒学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糟粕,实不应算到孔子头上。 至于兵家的思考这一章,引发出来的思考是正义性与及和平的成本问题。当然,那年代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也许从上至下的君将臣民都不会想这些问题,然而,现活的人却不应该不重视和关注这些问题,毕竟现代战争的武器太先进了,大伙若一起来真的,相信地球和人类还真的折腾不了

几下子。 “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两句是对老子《道德经》至深刻的记忆。第一句有点象绕口令,然却在披着神秘主义语境的外纱之下,异曲同工地道出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只能无限接近真理的论断。关于第二句,初看时着实有点受不了,多看几遍多思几番,却觉内里景象万千,而且,透着古代朴素唯物观,了不起,受教得很。 魏晋,着实是一个很奇怪很特别很有趣的历史时空段,从不同的价值角度而言,可能会出现斥之骂之笑之敬之的不同看法,文化是多元化的,价值观应也可是多元化的,无论魏晋这朝代多么的异样于中国历史中的其他朝代,作为后人,觉得那朝那些人那些事儿中,还是有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禅宗,好玩。因为不象传统佛教那么繁琐的程序。而且,应该说本土化很到位,所以,中国人受用,正因为受用,禅宗也得以源远流长,为世界文化留下了一笔可贵的“合资品牌”遗产。调侃下细想,这儒、道、墨、法都是咱民族的“自主品牌”,而禅宗这“合资品牌”竟能在这众多“自主品牌”的包围圈中存活下来,其本土化的适应性还真不容忽视。 易中天先生的文笔风趣幽默兼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深刻独到,这甚合我等非专业人士拜读,这亦是自家能坚持阅毕全书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然而,读书有感之余,亦体悟到:路要走,书也是要读的。

周易 管理智慧

周易管理智慧 第五讲周易中蕴含的管理智慧(二) 三、制度的人性化与修身 节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第六十卦,卦辞是:亨,苦节不可,贞。“苦节”是指刻意节约,导致自己很苦涩,这就违反了节约的原则;“不可贞”是指不可以坚守。这一卦的含义等同于“水满则溢”,即节约是一件好事,但过头就未必是好事。比如,现在人们每天吃得好一点没有错误,但如果一定要刻意回到艰苦的年代,忍饥挨饿地生活,就是不对的。 1.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意思是一个人要知道“通则当行,阻则当止”的道理,尽量少出现在公共场合,就可以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一些企业家,尽量少在媒体面前露面,省得找来不必要的麻烦。 2.九二:不出门庭,凶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因为过分节制而不出门庭,就会有凶险。比如,作为企业家,适当的时候也应该出面做宣传,增加企业的知名度。 3.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事情本应该克制不做,却没有克制住,做了以后非常后悔,于是开始反省,要改正这个错误,保证以后不再犯,这样做是没有错误的。人们在社会上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偶尔会做出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但如果能及时改正错误,也是很好的。 4.六四:安节,亨 意思是能内心安然地节制某些行为,就会使一切顺畅。 5.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这句话的意思是:适度节制能给人们带来好处,是吉祥的,长期这样下去,事情也会一路顺畅地发展。 6.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分节制会让人感到生活苦涩,也会带来凶险。因此,节制也是有度的,不能违反修身的基本原则。 四、谦卑品德自始至终 谦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五卦,卦辞是:亨,君子有终。意思是一个人具备了谦虚的品质,就会有好的结局。《论语》也有记载: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意思是一个人应当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一生,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结局。 1.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从内心就具有谦卑的品质,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完成。 2.六二:鸣谦,贞吉 这句话告诉人们赞扬谦卑的品质、称颂具备这种品质的人,将有利于谦卑品质的传承。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评选出十位感动中国的人物,就是在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 3.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意思是一个人虽然有了功劳,但是仍然很谦逊,就会有美好的结局。 【案例】 谦卑的郭子仪 郭子仪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人物,是大唐的功臣,他就是凭借着谦卑的品质出将入相几十年。 宦官鱼朝恩一心想要陷害郭子仪,甚至派人挖掉了郭子仪家的祖坟。皇帝知道后询问郭子仪这件事,郭子马上跪在地上说:“都是臣做得不好,臣对士兵管教不

最新易中天《中国智慧》经典语句摘抄

轴心时代,出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世界上主要的几个国家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比如印度的释迦牟尼,以色列的犹太先知,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子和老子。 数学上的二进制,是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周易》的启发下发明的。 《周易》包括哲学书《易传》和占卜术《易经》。 经,就是代表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著作。 传,就是对经的解释,阐释,说明,补充和发挥。 商人用龟壳在火上烧看裂纹的走向来判断凶吉。周人用蓍草,25长25短,抽出1根不用,剩余59随意分配。 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而且现象不断变化,这本身就是规律。我们这个世界,永远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化的规律,也是不变的。 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 《周易》的方法三种:抓住根本,掌握规律,建立系统。根本就是阴阳。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总之,尊为阳,卑为阴。 是与非,是事实判断。可与否,是决策判断。凶与吉,是结果判断。阴阳的关系,相生,相克,共存,转化。 《周易》的启示有四条: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中庸精神。《易经》就是从最基本,最原始的因素开始,在经历所有的可能性后,到达成功,然后走向还没有成功,然后重新开始,

中国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我们可以微微翘一下尾巴。为何要翘?因为憋屈了太久。为何稍微翘?因为既济后面是未济。 有矛盾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前途。这就不是不怕变,而是怕不变。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 人们对中庸的误解:骑墙派,和稀泥,好好先生。 老好人,就是乡原。 贼,古语中指的是人身伤害。盗,则是偷东西。寇是外敌入侵。匪,是犯上作乱。 周,是团结。比,是勾结。 四大圣人:伊尹,伯夷,柳下惠,孔夫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行不通,又要提倡,就是伪君子。 以德报德理所应当,以怨报德必须否定,以德报怨要求太高,以怨抱怨不宜提倡。以直报怨,就是看着办,也就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所谓可以,一是应该,而是能够。 先秦诸子儒墨道法,前三家是理想主义者,唯独法家是现实主义者。汉武帝后,历代统治着都是明儒暗法,外儒内法。儒家是公开的执政党,发家是暗中的执政党。 三大军事家:孙武,春秋晚期,与孔子同时代。吴起,战国初期,与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详细说明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详细说明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到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在古代,《易经》被奉为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也将《易经》作为必修之术。 先秦的孔子、鬼谷子,汉代的董仲舒、郑玄、荀爽,魏晋的王弼、何晏、嵇康,唐代的徐茂公、袁天罡、李淳风,宋代的陈抟、邵康节、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或修己,或安天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华民族的每一个盛世,都是易道弘扬的时代。自文王拘而演《周易》,秦王嬴政焚书独存《周易》,到汉武大帝列《易经》为儒家五经之首,《易经》终为治世之学。 虽然《易经》是作为一部占卜的书而流传于世,但其充满无限智慧和深邃哲理的理性光辉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大放异彩。有中国学者证明了基因的六十四个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的一一对应关系,有西方科学家借鉴《易经》二进制法则为计算机诞生提供可能,也有丰田、三星等企业创始人受《易经》启发而成就事业。 曾仕强教授生于福建,长于台湾,国学功底深厚,后又游学欧美等国。他在长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三十年前首度提出“中国式管理”思想,对华人企业管理培训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名动政、商、学各界。 2009年是曾仕强教授赴大陆讲学20周年,已近80高龄的曾仕强教授丝毫没有懈怠之意,仍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的终生使命和最大乐趣,孜孜不倦地为之忙碌和奋斗着。《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即是根据曾教授大陆讲学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培训现场实况编辑加工而成,是曾教授所开创的“中国式管理”理论的浓缩和集萃。相信这部视频课程会为你的人生和事业经营带来很好的启迪和指引。

易经智慧与企业管理的思维

易经智慧与企业管理的思维 来自北京市工商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平均每年大约有30%的有限责任公司宣告终结。寿命能够超过五年的新办公司,竟然还不到20%的比例!企业的死亡率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是经营管理人员的决策失误。为什么会失误?为什么有的失误事后回想起来显得如此荒唐?原因当然各种各样。这些失误与企业家的决策能力是有直接关系的。企业家如何提高决策能力?学习《易经》就是一条很好的基本途径。通过易经中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的预测,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决策参数,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准确性。古人云:"不懂易经,就不能为将相"。在当今中国,可以说"不懂易经,就难以从事经营管理。" 《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具有永恒魅力,其核心就是对世界人类社会等方面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方面,它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了预测、计划、决策、组织、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关注的问题。通过易经管理和预测模式,能够把复杂的企业管理模式简单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在当代管理界,《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对管理的独到见解,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韩国巨作《商道》等都体现了对《易经》和道家思想的学习和运用。让更多的企业家

及高层管理人士短时间内理解《易经》思想之精髓,并掌握易学预测方法,不失为当前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解决之道。 目前,国内外众多优秀公司都在运用《易经》的管理理论对企业品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产品规划、高层谈判、决策层团队等方面进行改进。台湾的曾仕强先生更把易经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方法称为"大易管理"或"中国式管理",由此推出一系列讲座,广受企业和学员好评。很多家企业高层管理者都认为通过学习易经管理,让思维更加立体,多元,丰富,许多原来企业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下就能够找到了症结所在并得以迅速解决。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易经(现存的版本为《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对我国社会、文化、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来源于《周易》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提倡积极地"入世",强调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属于"阳";道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代表,强调保存自己的重要性,这是"避世"的角度,属于"阴"。这"一阳一阴"的思想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不保存自己,怎么谈有所作为;在有所作为时,又要不断思考如何保存自己。 《周易》虽然是远古的著作,但后来经过周文王、孔子的修订,使它从一本占卜书,上升成为了一本哲学书。到今天,《周易》的一些哲学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的一部分,很多日常用语都是从《周易》而来,比如说:错综复杂、否极泰来、乐天知命、无妄之灾、不速之客、三阳开泰、文过饰非、风雷激荡、防微杜渐、自强不息、反目成仇、立竿见影、物极必反等。这些思想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而我们平常并没有察觉,也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做为"百姓",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就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古语说:"不知易,不可为将相"。管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他们的基础都是对人性的了解,对于现代的管理者,完全可以把易经的哲学思想灵活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以开拓我们的思维,指导我们的实践。因此,下面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周易》中的乾坤两卦,希望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 乾卦 乾:元,亨,利,贞。 无论是老板、管理者、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想成功,显然他们对成功的定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易中天老师在09年底给中国移动做的几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诚如本书封底所言: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收受,智慧只能启迪。读易中天老师的书总能学到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至于说智慧,根据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个人修养、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受有不同的感受,受到不同的启发,有不同的收获,但是我相信开卷有益,尤其是易中天老师的书。 在《中庸的原则》中很讲到中庸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时候说即坚持原则,又灵活很难。这话说的没错。我们是要么一点原则都没有,人云亦云,要么就是认死理,刻板死性。儒家认为有经有权,需要很高的修养,非常正确,没有修养的人就是盲目的改变,根本没有原则。甚至把自己不坚持原则认为是自己的原则。后面讲到要守住底线,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做不到的!我们已经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金钱等诱惑,根本就没有底线可言。而易中天老师建议我们怎么守住底线呢?一是不说假话。不说假话就可以守住底线,避免很多错误;如果做不到不说假话,那就做到不说话。其实很多时候不说话比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要成熟、稳重,并且那些假大空的话语说很多一

点意义也没有,反而会对其他人、社会产生危害,因此我们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自己说出的话都是废话、一点信息量也没有、都是闲话,那我们还是闭嘴的好。 在《中庸的原则》里面《中庸与和谐》一节,易中天老师谈到了如何做到和谐里面第二条讲到要唱反调,看了很有感悟。其实在企业中,你的员工是否有和你唱反调的很重要,如果大家千篇一律、千口一律,全部是大唱赞歌,全部是歌功颂德,那你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就应该反思了,因为没人敢跟你唱反调,没人敢说你的不对。通用老板之所以不施行自己提出的方案,就是因为没有人反对自己的提案,没有人敢同自己唱反调,这让他觉得很不安。如果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见,敢同自己唱反调的话,自己就可以对这个方案进行修改,直到最好。其实君臣关系、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应该是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具体做法就是:一件事情,领导认为可行,下属发现还有问题,就提出问题来,作为补充,使这件事真正能够做成。这叫做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相反,领导认为不行的事情,下属发现还有可行的部分,就提出可行的部分来,以便去掉那些不行,这叫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叫唱反调。我想这一点对于现代企业管理非常重要,我们有太多的人只愿意听、只能听那些好听的、顺耳的,而对于那些不好听的、提出意见的都斥之以鼻,甚至打击报复,真的忘记了忠言逆耳了! 在《禅宗的境界》里,易中天老师的一句话我深以为是:印度人是最耐烦的,中国人是不耐烦的,中国人从来就认为,一件事差不多

周易与人生智慧

周易与人生智慧 xxx学院 xxx班 一.名词解释 1.卦: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 2.爻:是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爻表示的是阴阳交织的整体作用,对地球来说就是指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对地球的交织作用,有?作用相交织?的含义。 3.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汉初刘向校书时《三易》仍存,汉后下落不明),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被囚安阳(羑里)时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4.伏羲:风姓,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5.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7.吉:向好的方向发展。吉,从士从口,会意。甲骨文,上是兵器,下是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高度防卫、以免危难。吉,可做姓氏,也可做计量单位。其汉字意义为:好,有利的,幸福的,与?凶?相对。也有善,贤,美的意思。 8.凶: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在心理学上是对深部感觉的一种描述。凶恶之人一般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面部大多鹅毛月样凹陷,脸较长,下唇较上唇凸出,双眼较凹,面皮较黑,眼睛较小但是很有神,一般人较瘦。凶的反面是?善?。 9.卦的构成: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即经卦),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即别卦),象征事物间的矛盾联系。古代视占卜所得之卦判断吉凶。如:卦数(《周易》中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八卦互相重叠,组成六十四卦。故以卦数代六十四卦);卦肆(卦铺);卦爻(《易》的卦和组成卦的爻)。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早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中酷品三国,妙语连珠地塑造出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的评说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精练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而易中天的新作《中国智慧》,文字轻松活泼,谐趣横生,依然是易中天贯有的风格。 此书分为六章节: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办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初看标题,中规中矩,古韵十足,让人难以理解其中个味。继而仔细读来,顿然大笑。 “周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我国北方人相对阳刚一些,南方人相对阴柔一些,比如苏州人,他们连吵架都很温柔。”像这样平实易懂的句子,书中比比皆是。《周易》是一本特别神秘深奥的古书,一般的人很难看懂。然而,易中天所讲的“周易的启示”却非常简单明了。 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易中天说:“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中庸的原则,书中提出:做事情要拿捏好分寸,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一定得恰到好处。中庸就是中和,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修养,质朴和文雅各占一半,即为中庸之道。 六章节中,我甚是喜欢“禅宗的境界”这一章。禅宗佛道,历经几千年,一直备受追捧。现如今,似乎人人都知晓禅理,但是关于禅宗的境界,却罕有人知,自身修行起来更寥寥无几。书中首先讲到“立地成佛”,就得说禅宗的境界在瞬间,靠觉悟,不是修行。整个中国智慧的体系中,禅宗不同其他,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层次。 “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开篇这句诙谐的调侃,使我不觉莞尔一笑。禅宗的境界,易中天用说故事的方式,引人入胜。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把禅宗的由来、传承及觉悟缓缓道来,像沏一杯清茶,经

最新智慧中国纪录片读后感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这是易中天先生书中的一句话。 没错,知识是普存的,但能否变成智慧,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可以学习知识,但并一定会转化为个人智慧,只有经过思索,提炼升华,真正与个人的思想融合的知识,它才会成为智慧。这是一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转折点,是“领悟”。如何领悟,可能我们需要他人的点拨,或者说是启迪。易先生的《中国智慧》正是这样一本启迪智慧的书,让我们从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中汲取知识的养料,转化为自身的智慧。易先生的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向来喜欢。读他的书仿佛他就在你的面前讲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且观点鲜明。 这本《中国智慧》也不例外。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先生六场讲座整理后的讲稿,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周易》的启示主要有四条: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中庸原则…… 《中国智慧》这本书是易中天先生对国学的几本名著的理解,它是易中天先生在福州,重庆,绵阳,咸宁,南京和黄石做的六场演讲的精华所在。 但是,先秦诸子,周易,魏晋玄学和禅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并非一本书就能表达清楚。其中,易中天先生已经将儒墨道法的主要思想在百家讲坛中讲过。而我觉得唯一有些可惜的便是,书并未精细,只是浮光掠影和浅尝辄止的讲解,对于我这种“观其大意”的读者,是最合适的选择。 本书重于讲六大部分,其中“周易的启示”是最令我长见识的。周易是一种古老的文明,是我们民族精神文明的“金字塔”,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智慧结晶。周易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教会我们怎样看待问题。我们所谓的周易,其实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易经”,另一为“易传”。经,就是代表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著作。其实周易是巫术当中有哲学,至少有哲学精神,但是在夏朝的时候,它是一本算卦的书。易中天先生在书中总结道,“周易就是要用最简单的符号和系统,来解释、概括、掌握和阐释不断变化的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本质规律。而且,这种把握还是周遍周密周全周到,可以周而复始的把握。” 《中国智慧》中所包含的几本书都是国学经典,不论现在掀起的国学热潮,凭着“读史使人明志”,也要多学些老祖宗的'经典。我也不想做“观其大略”的读者,以后会多读些关于国学的书。 这次我读的是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

《易经》64卦中的64个智慧_为人处世

精心整理《易经》64卦中的64个智慧_为人处世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学习《易经》,从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要知道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修成佛,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说你急什么急?

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读书明理 中国的多数成年人总以为面无表情,一脸死相才是成熟的表现。而真正的成熟表现应该是读书明理,见心知性,正辩是非,通达世事。 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砸,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七感悟: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 国家出师有名,惩恶扬善,是为了伸张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是大义;同样一个人也能出师有名,而这个“师”就是“小师”。就是人们心中的正义之道,就是做正义之事,这个义也是小义。 成功固然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但成功的前提必须奋勇前行坚持真理,没有奋勇前行,成功只能是一个泡影;没有坚持真理,成功只能与我们背道而驰。 第十一感悟:善于沟通诚信待人——增进了解

周易的管理思想

周易的管理智慧 摘要:周易管理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在管理主 体上,它肯定了“人”是管理的主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管理对象,都应该是“以人为本”; 在管理方法上,它重视变通的思想,强调创新进取;在管理目的上,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 内部的整体和谐。周易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周易;管理;思想 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周易》这部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从现代管理的观点看,《周易》管理思想是一种与科学管理交相辉映的人文管理。其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观念,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借鉴意义。本文就《周易》管理观作一探讨。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择定一个历史片段中的“人”,作为研究单元,他绝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而是在社会联系中取得了自己的意义:从血缘上讲,他是人类进化的结晶;从文化上讲,他是对社会文化要素和意义世界的继承;从生存支撑上讲,他的存在不可能将自我与社会割裂。所以,管理实践是属人的实践,而人的意义也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得以实现。 尽管周易世界中肯定天对于人的主宰,如“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有》之上九爻辞),但周易经传中皆有大量记录人事、肯定认为的记录,这些记录事实上是对易前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并且通过“概率”来实现对未来的预测,其中依然存在巫术或神学的影响,但可以看出人与“神”之间的斗争,如“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蒙》之初六爻),将人的地位置放于天命之上,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占卜作为人类对未知命运的一种想象,在周易中已很少看到将自己的命运完全“托付”给神的记载了,并且从龟占到蓍占,这个过程就意味着人从神的手中夺取自己的命运主动权。“占卜,作为巫术自其出现以来就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它代表着神的力量,传达着神的旨意,把握着人的命运,指挥着人的行动。从这一角度看,占卜巫术束缚、否定、甚至扼杀着人的智慧、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要通过人的占卜来通晓神意。这无疑承认,人可以获得神的智慧和力量,人与神共同地掌握着人的命运和活动。从这一方面说,占卜巫术又部分地肯定着人的智慧和力量,包涵着人为了把握自身命运而寻求掌握未来的方式,探索现实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神权的管理,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相当短暂,从周易出现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将自身命运的管理权,从神的手里争取回来。[1] 周易所提出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周易以“人道观”进行管理的基本思路。所谓的“人道观”是指人类社会生存的必由法则,人道从属于天地之道,人为天地所生,但同时人类并非是盲目地遵从于历史,相反是可以利用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发挥主观之能动性,创造社会文明,改变历史。《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泰卦》的《象传》也说:“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作为管理主体的人,遵从天地变、自然规律,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管理主体地位。正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所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

《中国智慧》读后感(韩明飞)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医检与护理系韩明飞 读了易中天老师著的《中国智慧》一书,收获颇多,正如易中天老师在书后的附言一样——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接受,智慧只能启迪。而易中天老师的《中国智慧》一书可以说是学习国学的入门之书,启迪我的智慧之书,《中国智慧》一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让我能从我国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识精华,认真思考,将知识与我的思想融合,转化为我自身的智慧,很好的应用于学习和工作中。 《中国智慧》一书有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和禅宗的境界六个部分。周易的启示,让我知道《周易》不仅是我民族精神文明的“金字塔”,是我民族最早的智慧结晶,更是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周易》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我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教会我怎样看问题。《周易》富含哲学道理,在我这个世界中,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现象不断变化,也是规律,我这个世界永远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是不变的。变化的规律,也是不变的。所谓的周易就是要用最简单的符号和系统,来认识、概括、掌握和阐释不断变化的现象背后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规律。周易告诉我:周易的方法只有3条:抓住根本,掌握规律,建立系统。周易带给我的启示有4条: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和中庸原则。这就提示我,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有忧患意识,应该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所遇见的问题,在工作中也应与时俱进,有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为人处世方面,应很好的运用中庸的原则,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就是恰到好处。中庸不是老好人,中庸不是和稀泥,中庸不是没原则。中庸不但是讲原则,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则,是最高的原则。《中庸》得出三个结论,中庸一定是常人之道,中庸一定是适中之道,中庸一定是可行之道。书中提到,孔子有3个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治学的最高境界是“乐”,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权”。在书中,易中天老师老师对中庸做了总结,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第四是做人艺术。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rdquo。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到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在古代,《易经》被奉为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也将《易经》作为必修之术。 先秦的孔子、鬼谷子,汉代的董仲舒、郑玄、荀爽,魏晋的王弼、何晏、嵇康,唐代的徐茂公、袁天罡、李淳风,宋代的陈抟、邵康节、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或修己,或安天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华民族的每一个盛世,都是易道弘扬的时代。自文王拘而演《周易》,秦王嬴政焚书独存《周易》,到汉武大帝列《易经》为儒家五经之首,《易经》终为治世之学。 虽然《易经》是作为一部占卜的书而流传于世,但其充满无限智慧和深邃哲理的理性光辉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大放异彩。有中国学者证明了基因的六十四个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的一一对应关系,有西方科学家借鉴《易经》二进制法则为计算机诞生提供可能,也有丰田、三星等企业创始人受《易经》启发而成就事业。 曾仕强教授生于福建,长于台湾,国学功底深厚,后又游学欧美等国。他在长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三十年前首度提出“中国式管理”思想,对华人企业管理培训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名动政、商、学各界。 2009年是曾仕强教授赴大陆讲学20周年,已近80高龄的曾仕强教授丝毫没有懈怠之意,仍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的终生使命和最大乐趣,孜孜不倦地为之忙碌和奋斗着。《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即

《易经》中的五个人力资源管理智慧

《易经》中的五个人力资源管理智慧 《易经》作为中华经典传世之名著,对中国的哲学、文学、政治、法律、天文、历法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与品读。现摘录五句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言论,重温先哲们那丰富而深刻、极富哲理性的思想。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开悟〕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言:职场即道场。是的,我们在职场中的每一天都要修炼自我,尤其是要修炼自己身上的正气和眼光。正气就是自立自强,奋发有为,永不松懈的积极人生态度;而眼光则要求我们凡事不能光看自身的益处,还要有超越这一代看下一代的智慧。如修炼我们自身的正气,受益的不仅仅是我们自身的职业发展,更主要的是你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化和修为,改变下一代的成长基因,毕竟一个天天沉湎于游戏或牌桌中的父(母)亲,通常不会有一个良好习惯的下一代。职场中,如果不为自身修炼,也要为下一代的改变而修炼。 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开悟〕人要立世首先要有德,无德之人纵有满腹才情也必是庸常之辈。人在职场中的德,我认为最基本的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无论你在哪一个单位,既然享受了单位给你的机会、工资和奖金,那就得时常扪心自问:我的所作所为对得起这一份的机会和收入吗?做人做事,任何时候都不要丢了自己的良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累积深厚德行而纵情江湖。 三、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洼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开悟〕一家企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一帮志同道合的团队,所谓讲志不同则道不合。所以要凝聚团队,首先一定要找到一群有共同志向和共同价值观的人,特别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团队。企业要如何发展,需要有什么样的共同价值观,这不仅是刚创业的企业要清楚,发展中的企业同样也要清楚。只有清楚了这些并以此为标准去挑选和组合成员,最终才能形成有向心力的团队,进而共赢天下。四、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得到百姓的敬服。

最新智慧中国观后感1000字

这本《中国智慧》。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先生六场讲座整理后的讲稿,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其中这本书中所讲到的《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接下来我主要谈一下我对《周易》这本书的感受。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而“易”的思想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但是《周易》的辩证思想最多的是体现在道家学派之中,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却忽略了它的另一面,从而可能导致我们的判断失误,不能够很理性的去对待事情的本身。 除此之外,我也很赞同《周易》中老子提出的“顺应天时,无为而治”的观点,大智若愚的处事,讲求众生平等,注重修养身息,让人们能够多元化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治理方法,似是无所为更是有所为。这里所见个的无为并不叫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去做,什么事情都不理,他更多的强调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灵性。 这给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了无比大的启示,我们都知道有的人一生不停的追求遥不可及的完美,却无法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欣赏身边的风景,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了财富却遗失另一种快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辉煌的荣誉,亦或是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在追求的途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乐趣,享受人生,这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 读书这种事情更多的是靠自己去领悟,就像易中天先生所说的“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这是易中天先生书中很经典的一句话,而我本人也已早早的把它作为激励自己的一句话。 对于易中天先生的书,我向来敬爱有加。他作品语言风趣幽默,娓娓道来,叙述问题平民化,易于理解,易于接受。读到会心处,合卷细品,真是其乐融融。最近,我读了他的《中国智慧》一书。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智慧课程小论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智慧课程小论文 ——法家理论对现代管理的意义 一、法家思想简介 法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法家在理论上提出了进化论和性恶论两个重要观点。他们认为"古今不一度",社会是不断演变向前发展的。固守先王之道是行不通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想使社会达到长治久安,就必须加强法治。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实际需要,不尚空谈。但到了汉代,统治者们看到只用法家思想并没有使秦王朝得到长治久安,严刑峻法,反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于是,汉武帝改变策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把法家思想同儒家思想等结合起来揉为一体,进行政治统治。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效法。 法家学派的法治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进行封建化的改革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封建国家起了重大的作用,并成为秦王朝的统治思想。到了西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的体系中,德刑并用,成为维护地主阶级专政的有力工具。但是,先秦法家对以后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和进步思想家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法家思想中的管理智慧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

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总的说来,法家并不寄希望于通过教育将大众改造成新人。而是通过从实际出发,制定法律,配以君王的权术与威势,统治臣民。 法家的政治学术思想概略的讲,主要有以下内容:1、奖励农耕,崇尚军功,以求富国强兵。2、因时变法,整饬法令,设立在官府,布之于百姓。3、厚赏重刑,执法严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4、君主谨守主道,用刑名之术考核群臣,操持赏罚二柄。5、君主独占权势之位,高度集权,君临万民,权力无限,超越于法令之上。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万物以道为原为本,法是道在社会的体现。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此前各位法家思想家如申不害、慎到、商鞅等人的思想,而且也广泛吸取了儒(荀子)、道(老子)、墨(墨子)等学派的精神成果。兼容并蓄,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思想的独到价值。韩非子式的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 法家反对以来那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的绝对的忠信概念,以及那些只具有主观的道德规范。因为人不是靠自觉就能遵守法律的,因此,他们主张使用

从《易经》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学习《易经》,从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 学习《易经》从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为您的生活解惑,减压,导航。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其实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两点之间看起来是直线最近,但人世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得受,该喝的蜜你得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要知道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修成佛,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说你急什么急? 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读书明理 中国的多数成年人总以为面无表情,一脸死相才是成熟的表现。而真正的成熟表现应该是读书明理,见心知性,正辩是非,通达世事。 第四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 我们要找聪慧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感悟: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 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六感悟: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 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砸,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易经智慧策划方案

中华国粹大师陶思潮“解密易经商业智慧” 公开讲座课 策划文案 策划公司:嘉兴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策划人:张雪艳 时间:2011年7月1日

目录 一、活动构思 (2) 二、活动主题 (2) 三、活动时间 (2) 四、活动对象 (2) 五、活动目的 (3) 六、方案亮点及创意内容 (3) 七.活动时间安排 (3) 八、中华国粹大师陶思潮“解密易经商业智慧”讲座方案详细设计 (4) (一)前期准备 (4) (二)“解密易经商业智慧”讲座课当天流程安排 (5) (三)“解密易经商业智慧”讲座课活动现场布置 (6) 九、活动注意事项 (7) 十、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7) 十一、经费预算 (7) (一)宣传费用 (7) (二)活动费用 (7) (三)总费用 (8)

一、活动构思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了领导、预测、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关注的问题。掌握周易之道,将为高层管理人员揭开管理之奥秘,生命型团队提供智慧的钥匙。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让各界人士来参加陶思潮大师的《易经智慧》系列课程中关于《易经商业智慧》这一课程。由此了解我们这次活动的受众群主要是各界的高端商业人士及易经爱好者等。由于本次活动的自身性质,由此产生了相关的问题。第一,易经这一深奥的学术,让很多的受众在这一方面存在识别误区,想要了解却害怕受骗。第二,关于举办这个易经讲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场地)来开展进行,以达到推波助澜的效应。针对前面两个问题的提出,我给出两点建议。第一,为陶思潮大师开办“解密易经商业智慧”公开讲座课,扫除受众盲点。第二,寻找一个强大平台,与一个房地产商进行合作,互惠互利,扩大此次公开讲座课的影响力。为了使这堂公开讲座课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我构思出这样的一个宣传方案: 以陶思潮大师的“解密易经商业智慧”公开讲座课活动为主线,然后由3条辅线来做宣传,最后汇聚推动这个活动的成功举办。第一条辅线是我公司在活动前期就采访陶思潮大师,并以专栏形式报道宣传此次讲座。同时采取相关媒体,网络等前期宣传手段,广而告之这次的讲座,吸引广大商界老总、高端人士和易经文化爱好者。第二条辅线是设置一个“易经十万个为什么?”的互动抽奖活动,在发送宣传单时,一同派出,给大家一个亲密接触易经的机会,说出自己心中的疑虑,鼓励引导大家参与其中。第三条辅线是关于一个噱头的宣传,利用马云道歉这样一个热点事件增强本次活动的话题性,激发受众的好奇。由此,三条辅线推动我们本次公开讲座课的成功举办。 二、活动主题 中华国粹大师陶思潮“解密易经商业智慧”公开讲座课 三、活动时间 2011年8月18日 四、活动对象 房地产、建筑、装饰企业的总裁、及高管等 看房的各行业的业主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