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和燕妮的“自白”

马克思和燕妮的“自白”

马克思和燕妮的“自白”
马克思和燕妮的“自白”

马克思和燕妮的?自白?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和表妹南尼达让马克思填写过一份?调查表?,这份?调查表?后来就成了闻名世界的马克思的?自白?。下面是这份调查表的内容,同时附上马克思夫人燕妮的?自白?:

问题1:您最珍爱的一般人的品格

——马克思:纯朴——燕妮:真诚

问题2:您最珍爱的男人的品格

——马克思:刚强——燕妮:坚定

问题3:您最珍爱的女人的品格

——马克思:温柔——燕妮:热忱

问题4:您的特点

——马克思:目标始终如一——燕妮:高度敏感

问题5:您对幸福的理解

——马克思:斗争——燕妮:健康

问题6:您对不幸的理解

——马克思:屈服——燕妮:依附别人

问题7:您最能原谅的缺点

——马克思:轻信——燕妮:犹豫不决

问题8:您最厌恶的缺点

——马克思:卑躬屈膝——燕妮:忘恩负义

问题9:您最讨厌的人

——马克思:马丁〃塔波尔——燕妮:债务(您最讨厌的东西)

(注:马丁〃塔波尔,英国诗人,曾出版诗文集《谚语哲学》。马克思曾评价他说:?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里,都不曾有一个哲学家曾如此洋洋得意地谈论这些庸俗不堪的东西,他幼稚而乏味地把现代的市侩,特别是英国的市侩,说成是标准的人。凡是对这种标准的人和他的世界有用的东西,本身就是有用的。他还用这种尺度来评价过去、现在和将来。例如基督教是‘有用的’,因为它对刑法从法律方面所宣判的罪行,从宗教方面严加禁止。艺术批评是‘有害的’,因为它妨碍贵人们去欣赏马丁〃塔波尔的作品,如此等等。如果我有我的朋友亨〃海涅那样的勇气,我就要把耶利米先生称为资产阶级蠢才中的一个天才。?)问题10:您最喜欢做的事

——马克思:啃书本——燕妮:缝纫

问题11:您最喜爱的诗人

——马克思:莎士比亚、埃斯库罗斯、歌德——燕妮:歌德

(注:莎士比亚,英国大戏剧家、诗人,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埃斯库罗斯,古外腊诗剧作家和?悲剧之父?。歌德,德国大诗人、剧作家、现代德国文学的奠基人。)

问题12:您最喜爱的散文家

——马克思:狄德罗——燕妮:马丁〃路德

(注:狄德罗,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18世纪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

问题13:您最喜爱的英雄

——马克思:斯巴达克、刻卜勒——燕妮:科利奥兰纳斯

(注:斯巴达克,公元前73年-前71年意大利大规模奴隶起义的领袖。刻卜勒,德国天文学家,近代天文学的创立人之一。)

问题14:您最喜爱女英雄

——马克思:甘泪卿——燕妮: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注:甘泪卿,歌德的悲剧《浮士德》中的女主人公,一个温柔多情的姑娘。

问题15:您最喜爱的名字

——马克思:劳拉、燕妮

问题16:您最喜爱的菜

——马克思:鱼

问题17:您喜爱的花

——马克思:月桂——燕妮:玫瑰

问题18:您喜爱的颜色

——马克思:红色——燕妮:蓝色

问题19:您最喜爱的格言

——马克思:人所固有的我无所不具——燕妮:什么都不在乎问题20:您的座右铭

——马克思:怀疑一切——燕妮:永不绝望

浅谈马克思的爱情观与职业选择观

浅谈马克思的爱情观与职业选择观 ——读《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书》和《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 丛娟在《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中的一段话:?后现代时期的爱情观凸现出了其自身特有的基本特征:两性生活不再以生育或爱情为前提条件而以自身为惟一目的,在解构永恒的语境中追求短暂瞬时的强烈体验。‘意识形态的终结’和道德约束弱化是使两性生活自主化和自足性的动因,这种爱情观虽然有着反叛传统禁欲主义道德和政治极权主义对个人生活的僭越的积极意义,但也蕴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不可否认,如今的爱情观确实蕴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危机,因为很多爱情都不是建立在真爱至上的,或许是金钱,或许是纯粹的?娱乐?,或许是其他利益,总之现在的爱情变得不单纯。社会中闪婚闪离的现象越来越多,大学中闪恋闪分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恋爱的潮流,这些都是后现代时期的爱情观的表现。像马克思这样额伟人,他的爱情观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的情感世界也是举世无双的,如果进行?千年情爱家?网上评选,也非马克思莫属。马克思的爱情充满了诗情和浪漫。她对燕妮的爱是炽热的,忠贞不渝的。不管灾难有多大,不管他们相隔的距离有多远,马克思始终执着地爱着燕妮。不舍弃,不放弃。从情窦初开到人生的黄昏,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之火一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爱就要爱得热烈,爱得忠贞,爱得执着,爱得有智慧,马克思的爱情观,在后现代时期显得如此高尚以及珍贵。下面选举马克思给燕妮写得一封情书谈谈马克思的爱情观。 距离,是滋润爱情的阳光雨露——马克思的爱情观 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美丽充满奇迹,同时又短暂脆弱。自古以来,就有着许许多多关于爱情的故事与佳话,同时也有着由爱情带来的悲剧。为什么同样是爱情,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因为,爱情也需要智慧。 马克思认为,距离是爱情的阳光雨露。他给燕妮的信中写到:?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联系实际,想到一个个或喜或悲的爱情故事,这一见解是何其卓绝。 我们常常说,距离产生美。对于爱情来说,距离确实产生美。有现代婚姻爱情中,有着这么一种说法,就是婚姻与爱情都有着?七年之痒?,难以跨过七年这一个关卡。确实有不少例子支撑着这一种观点。那么,这种说法被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道理,什么?哲学??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很多人都会认为,爱情只存在于恋爱时期,结婚之后爱情就不再是爱情了,因为她会褪去爱情的外衣,变得面目全非。相恋的两人,一旦步入婚姻,就成为了对方的彼此,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前的恋人现在天天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所拥有,慢慢了解,最后完全熟悉对方的一切,渐渐地,所有的新鲜感与好奇感都会消失不见。有时候,还会感到厌倦,这就是爱情出现矛盾或者是裂痕的根本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这是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恋人甚至是夫妻

(完整版)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谈及马克思,我们总能想起这样的一大串头衔,可是事实上我们对马克思其人又有多少的了解? 我想起我第一次接触马克思,应该是在小学课本上那篇关于他和恩格斯之间伟大友谊的文章。那时候的自己还很稚嫩,还很懵懂,对于马克思,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中国能够解放,中国人民可以得到自由与他密切相关。慢慢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对马克思的人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这代人是看着马克思的头像长大的,都难以忘怀他的那把大胡子,可真正去了解马克思却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却是等到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才对马克思其人和他所马克思主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心中的马克思。 首先说说马克思的生平。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除母语德文外,他先后攻下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俄文。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从小他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1835年10月,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大学时期的他开始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有了可以钻研的条件。在那个时期,工人阶级备受压迫,马克思对此时刻关注着。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受到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排挤,还有政府的威胁与压迫,但是他没有倒下,这些经历反而为他今后著作的诞生提供了原材料。接着他的著作不断诞生: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

马克思《致 燕 妮》doc

马克思《致燕妮》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郁的圣母像中没有一张象你这张照片那样被吻过这么多次,被这样深情地看过并受这样的崇拜;你这张照片即使不是阴郁的,至少也是郁闷的,它决不能反映你那可爱的、迷人的、“甜蜜的”、好象专供亲吻的面庞。但是我把阳光晒坏的地方还原了,并且发现,我的眼睛虽然为灯光和烟草所损坏,但仍能不仅在梦中,甚至不在梦中也在描绘形象。你好象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跟前,叹息着说:“我爱您,夫人”事实上,我对你的爱情胜过威尼斯的摩尔人的爱情。撒谎和空虚的世界对人的看法也是虚伪而表面的。无数诽谤我、污蔑我的敌人中有谁曾骂过我适合在某个二流戏院扮演头等情人的角色呢?但事实如此。要是这些坏蛋稍微有点幽默的话,他们会在一边画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另一边画上我拜倒在你的脚前。请看看这幅画,再看看那幅画——他们会题上这么一句。但是这些坏蛋是笨蛋,而且将永远是笨蛋。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接

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此。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现在的教养和教育带给我们的复杂性以及使我们对一切主客观印象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只能使我们变得渺小、孱弱、罗嗦和优柔寡断。然而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即对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事实上,我甚至能写下诗篇并把奥维狄乌斯的《哀歌》重新以韵文写成德文的《哀书》。奥维狄乌斯只是被迫离开了皇帝奥古斯都。我却被迫和你远离,这是奥维狄乌斯所无法理解的。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甚至我的无限的悲痛,我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恩格斯的爱情观

恩格斯的爱情观 摘要:本文通过对恩格斯婚恋实践和有关著述的研究,总结了恩格斯对爱情本质的科学概括,提出了爱情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恩格斯对健康爱情的追求和对资产阶级爱情观的抨击,从而提出了无产阶级爱情观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恩格斯;爱情观;研究 爱情是人类最美丽的字眼之一。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不吝泼墨,用动人心弦的笔调写下了爱情的颂歌。然而无论是从伦理学角度,还是社会学领域,撰文称颂马克思与燕妮的伟大爱情,从而描述马克思的爱情观者不乏其人,但对恩格斯与白恩士姐妹感人的爱情故事及其爱情观详加叙及者则为数寥寥。本文试就恩格斯的爱情观作以粗疏的探讨,谨以此献给玛丽和莉希这两位伟大的爱尔兰女性。 一、恩格斯对爱情本质的科学概括 早在恩格斯之前,包括英国的哲学家休谟和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内的许多思想家,都曾对爱情的本质有过阐述,却没有一个人揭示出爱情的社会属性。恩格斯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成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爱情的本质和发展做了科学的概括。 恩格斯把爱情定义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一种关系。他认为,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有着根本的不同。那么,爱情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恩格斯把它归结为三点: 第一,互爱是爱情的基础,爱情必须以互爱作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的勉强,尤其是要尊重妇女的意志。翻开历史,人们不难看出,整个中世纪以前,婚姻的缔结完全出于父母包办,无论是男子或女子,都必须顺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有的甚至是“指腹为婚”。这在中国古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女子“在家从父”被列为“三从四德”之首,否则就是大不孝,就是伤风败俗。马克思主义者为打碎那个社会而奋斗,恩格斯则把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视为妇女地位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两性的结合应该建立在纯洁而真挚的爱情基础之上,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婚姻关系,才能保证夫妻间真正自由

影响马克思的人

马克思一生中受过很多人的影响,除了众所周知的恩格斯和燕妮之外,根据他在不同的生活时期,我们对之加以检视是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的!因为我一直认为,必须将其思想的转变、思想的实质、思想的内在特征、思想的价值指向与命运同他的具体生活紧密关联起来加以考察;同时,我也一直反对将马克思视为“命题、原理”的“生产机器”而无视马克思作为一个“现实的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一个一个“人”的交往,那么,“马克思”不再是一个鲜活的、充满着个性的活人。自然我们也就难以真正把握他的理论是如何得以“出产”与“出场”的!因此,清理影响他(正面与反面)都是走近(近)他的思想不可或缺的内容: 1、父亲:亨利希·马克思:特里尔首席律师:是“一个能背诵伏尔泰和卢梭作品的道地的18世纪的法国人”,加入了自由派文学俱乐部。 马克思是一个友爱、富足和有文化素养的家庭环境中度过一个深受宠爱的孩子的幸福童年。 从小就从很多的方面说明马克思是一个具有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想象和坚毅性格的人——这些是他众生保持着的特征。 【恩格斯则是在一个信神和反动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不得不顺从他那位霸道的父亲,中断中学的学业,到父亲办的企业的事务所工作。1841-1842年间,恩格斯在一个陆军炮兵团服役。同时,他在柏林大学他听哲学课,因为有中学毕业证明,他在那里注册为旁听生,与爱德华·鲍威尔交往密切。1842年3月,恩格斯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当恩格斯服役期满以后,他按照父亲的指示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在父亲公司的事务所工作。 他在英国野人极为恶劣的生活条件的印象下,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在其中得出了必须废除私有制的结论。这篇文章刊载在开幕式出版的《德法年鉴》上,后来马克思把恩格斯这篇早期著作称为天才著作。由于对事实进行了仔细的和深刻的考察,恩格斯得出了同马克思同样的结论】 2、冯·威斯华特伦【被马克思称为第二父亲】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将莎士比亚介绍给马克思,让莎士比亚给马克思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成为他终生崇拜的对象。在一次散步中,他背诵荷马的整章整章的叙事诗和莎士比亚的整场整场的戏;第二,是他第一个向马克思介绍了圣西门和他的观点】 3、约翰·维登巴赫教授(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校长):历史学家、哲学家、康德的弟子,年轻时曾有幸与歌德谈过话。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 马克思的爱人燕妮是特利尔城里有名的美女,相识时马克思4岁,燕妮8岁。他们是儿时的邻居,并在那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7岁的马克思在上大学之前秘密与燕妮订婚,当时燕妮21岁。在苦等马克思7、8年后,他们终于在1843年结婚,并相守一生。 ??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妮结婚。1844年1月,与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景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但是她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她完全不能预计和马克思共同生活的前途如何。马克思认为暂时还不能在身为枢密顾问官的燕妮的父亲面前正式向燕妮求婚。因此,起初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他相信,他父亲会在燕妮的双亲面前为一次成功的求亲作好各种准备。 ???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很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忠诚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在柏林,由于心灵激荡的感情和“倾心思慕”的爱情以及带来的悬念和焦虑,曾一度影响了马克思全心全力地投入学习。他曾向他父亲坦率吐露说,由于远离摩塞尔河谷,远离他的“无限美好的燕妮”,他已“陷入了真正不平静之中”。困扰他的绝不是什么猜忌心,因为他对燕妮的爱情从未有过丝毫怀疑,只是由于想到不得不和她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期分离,使他感到心情沉重。 于是,18岁的马克思就执笔写诗,用诗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心声。马克思的诗大多是歌颂燕妮和倾吐自己对她的思慕;但其中也有不少是表白自己的思想志愿和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提前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年轻的哲学博士刚刚口到特利尔,就赶忙去他最心爱人的家,把博士论文亲手送到燕妮的父亲的手里。燕妮和马克思在多年分离之后,本来打算立即结婚的。但光有一篇博士论文并不能作为维持生计的基础,因而他和燕妮不得不打消给婚的念头,继续互相等待。从1842年4月开始,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1842年10月,《莱茵报》的股东们委任马克思为编辑,1843年3月,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茵报》编辑部。接着又与阿尔诺德·卢格磋商了关于共同从事着作出版的计划。此后他才到克罗茨纳赫(燕妮在她父亲于1842年3月去世后就和母亲迁居这个地方),与燕妮举行了婚礼。 ??? 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在这七年中,她除了曾与未婚夫马克思有过少数的几次相聚之外,就只能从远处用自己的思念和书信陪伴他了。他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辉灿烂,多么威武堂皇啊!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如何满怀喜悦的欢欣为你跳动,我的心啊,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处处有我在陪伴着你,走在你的前头,也跟在你的后面。但愿我能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扫清阻挡你前进的一切障碍。” 同时,她还不得不同她的几个贵族亲戚进行十分折磨人的斗争。 婚礼举行后,马克思和燕妮随即动身作了一次短途的新婚旅行。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和燕妮一起来到巴黎,同比他们早两个月来到这里的卢格筹办并出版《德法年鉴》杂志。至此,他俩拉开了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的生活序幕。

马克思身边的那些人儿

马克思身边的那些人儿 ——初读《卡尔·马克思》对于马克思,我的印象是从初中开始的。那时只知道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却不了解马克思这个人。由于当时和其他同学的想法一样。就是“只要能吃美味的蛋,何必去管下蛋的鸡。”因此也没太在意。也许是机缘巧合,后来我居然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听这个名字,我就知道,我今后的一生将与马克思挂上边了。尤其是当有人问我有关马克思的一些知识时,我无言以对,尴尬至极。这种局面深深地刺痛了我。令我不得不走向认识马克思之路。翻开了雅克·阿塔利著的《卡尔·马克思》。并由此产生了一些自己的小想法。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应该算是一个中产阶级。无论是在卡尔·马克思的父系还是母系家谱里,我们都可以了解到,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 Marx))是一名在职特里尔市的有名律师。在当时那个时代里,律师是一项很不错的职业。就像现在的律师一样。享有高薪水、高福利、高社会地位等优厚待遇。而马克思的母亲也就是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达·普列斯堡(Henriette Presborck)出生于富商之家。因此可以说,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 亨利希的长子1818年5月5日在特里尔降临世间,根据犹太的传统,他沿用了父亲和祖父的名字:卡尔·亨利希·莫尔德谢。卡尔·马克思由此诞生了。我之所以这样详细地介绍马克思的家庭情

况。是为了给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产生提供一个家庭背景。因为我想知道为什么是马克思提出这一伟大的思想,而不是其他人。这一疑问困扰我很久。它产生于我在读雅克·阿塔利的《卡尔·马克思》的时候。当我读到冯·维斯特华伦男爵也就是燕妮的父亲反对女儿嫁给卡尔·马克思的理由时,我就开始疑惑了。冯·维斯特华伦男爵对燕妮说卡尔·马克思虽然很有才华、很有思想、也很有抱负。但他的思想与世间社会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异端。卡尔·马克思以后的生活注定是颠沛流离、永不安分。嫁给他的人注定得不到幸福和安定。我很佩服这位冯·维斯特华伦男爵的眼光。因为事实证明,他说的这番话简直比算命的先生还要灵验。问题来了,这位男爵是怎么知道这些。难道说当时的卡尔·马克思就已经表现出不平凡的一面。而这种不平凡注定了他就是这一伟大思想的创始人。 让我们再掉过头来想一想,是什么影响或者说决定了卡尔·马克思的不平凡?而且是在他18岁以前。首先,我们能联想到的是基因,犹太人的基因。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犹太人基因。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D·洛克菲勒、费米、大卫·李嘉图、摩根等都是犹太人。的确,基因遗传是一方面。但我认为这不是决定性的。刚才我已经介绍过了,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他与雨果·维登巴赫等人一起创建了赌场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处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伦理观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伦理观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伦理观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第2期(总第81期)2009年4月版 JournalofNanchangCollegeNo.2(Sum81)Apr.2009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伦理观 余良才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摘要:文章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伦理思想,指出爱情应该是相互之爱,专一纯洁之爱,恒久之爱.爱 情只有建立在互爱的基础上才舍乎道德.同时,爱情从根本上说具有排他性.它要求感情专一,矢志不渝.恋爱 的方式还要求健康纯洁.而且爱情还要经受长期的考验.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相互之爱;专一纯洁之爱;恒久之爱;爱情伦理观中圈分类号:G41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54(2009)02—0082--03 爱情是男女之问真挚的爱慕.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黑格尔讲:"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停 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 灵"…(一).而这种高尚的情操和品质如果离开了道德的 规范和保障是根本不能实现的.道德作为调节个人行为 的一种特殊规范,在恋爱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 克思恩格斯的爱情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对我们今天的恋 爱生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 ,相互之爱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其时,金钱 至上,拜金主义盛行.真正的爱情已是稀罕之物.流行的 爱情观往往把爱情视作性欲的满足.在《神圣家族》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爱情观进行了猛烈 地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指出爱情是人所固有的规定和表现,是人的生命表现.在0844年手稿》中马克思也揭示出爱情的本质.他明确表示:爱情应建立在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基础上.互相爱慕是衡量真正爱情的唯一标准,是衡量男女感情的试金石.他说:"如果你在恋爱, 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看似非常朴素平实的语言,却准确地道出了爱情的真谛.彼此爱慕而不是单方面的暗恋,是男女双方走向爱情的首要条件.这种爱慕不是贪恋对方的财富,美貌,门第,地位.而是你生命的真实表现.在爱情里,你将自己生命中美丽动人的部分展现出来.同时你在对方身上看到你的影子,对方便是你的另一个生命.在爱情中你和对方合二为一.彼此的异质消失了,而结合为一个新的生命.同样, 恩格斯也指出:"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f.因为现代的性爱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爱情只有建立在互爱的基础上才是合乎道德的.但是.这种真正建立在互爱基础上的爱情是不是自古就有呢?马克思恩格斯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们认为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男子一生中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其它社会权力手段买得妇女的献身,而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 这样不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p.只有

燕妮和马克思的爱情

燕妮·马克思(1814年2月12日- 1881年12月2日原名约翰娜·“珍妮”·贝尔塔·朱丽叶·冯·威斯特法伦(Johanna "Jenny" Bertha Julie von Westphalen)是一 位德国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的妻子 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出生于一个德国小贵族家庭。她的父亲路德维希·冯·威斯特法伦是一个商人。后来成了普鲁士政府一名枢密顾问官,负责Salzwedel和特里尔。她不仅是曾经的“特里尔舞会皇后”而且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与男友卡尔·马克思的恋情持续了长达7年,直到1843年二人才喜结良缘。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马克思及其一家经历了流亡生活的种种艰辛,生活非常困苦,一度濒于绝境。为此,马克思夫妇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先后生了七个子女,在五十年代死去四个。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景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但是她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她完全不能预计和马克思共同生活的前途如何。马克思认为暂时还不能在身为枢密顾问官的燕妮的父亲面前正式向燕妮求婚。因此,起初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他相信,他父亲会在燕妮的双亲面前为一次成功的求亲作好各种准备

论马克思的_情爱观_及其现实意义_青年健康_情爱观_培养的路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青少年研究· 论马克思的“情爱观”及其现实意义 ———青年健康“情爱观”培养的路径 罗凯亮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江西南昌330045) 【摘要】青年正处于一个激情迸发的人生阶段,青年人在自己的爱情生活 上如何抗拒旧习气的侵袭、塑造自己的社会人生、成就自己的自由个性?马克 思的“情爱观”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思想路径。要在社会生活中抗拒旧习气的侵 袭,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改塑人生,成就人的自由个性。 【关键词】马克思青年情爱观培养路径 收稿日期:2012-11-12 作者简介:罗凯亮,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的“情爱观”是指马克思对爱情作为人的生命激情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如何成为改 塑人生、互塑个性的本质力量的思想观点。青年之所以为青年就在于青年正处于人生阶段上一 个身心开始全面生长、萌发的启动期,常言说“青春如火”,一个“火”字,很形象地表达出青年在 身体机能旺盛发育时释放出来的一种追求、拥抱整个外部世界、并力求与之融为一体的强烈意愿。如何使这种源于自然需要的强烈意愿从人与自然关系提升为人与人的关系,即把人的自然 情欲锻造成为改塑人生、互塑个性的社会情感———人与人的爱情,是值得每一个青年认真思 考的问题。而马克思的“情爱观”则为青年人培养健康的“情爱观”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思想路径。 一、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抗拒旧习气的侵袭 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在人们观念形态上所引起的变化,最为剧烈的莫过于建立 在男女关系之上的“情爱观”。从传统的内敛、疏离、单一化彻底地改变为外向、亲密、多样化。 引领这一时尚先锋的当属青年一代。毋庸讳言,这种变化是一种进两步退一步的历史现象,它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关系的快速扩张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交换关系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扫荡了隐藏在温情面纱下旧的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又使人世间的一切都陷于冷冰冰的 现金交易之中。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就已经揭露了金钱关系在男女关系上 发生的“无限倒退”,并指出了破解这一迷雾的现实途径: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积累起庞大的物质财富,又极大地膨胀了人的物欲、占有欲。私有财产的运动必定使交换关系、金钱买卖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妇女卖淫不过是“工人普遍卖淫的一个特殊表现而 已”[1]。妇女卖淫与工人出卖自己的身体供人驱使一样,都是以蹂躏自己的肉体为代价来维持7 5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班级:1班 姓名:郭旗 学号:3146609040 专业:动画 摘要: 君子端方温良如玉谁人解其意 忧患实多不敢言去长风几万里 大学生对于爱情是那样地茫然,对于爱情是那样地放纵。本文主要试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学习体会,对马克思的爱情观进行一个阐述,让大家对爱情不仅局限于表面上的,还有更深层次的一种升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心得;爱情观;爱情的指导作用;社会因素;网络因素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关于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为她赋诗宋词,留下一段段华美的断章。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爱情总是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如何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终身伴侣,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咧!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爱情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感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会引导人走向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校园里双双对对的情侣给了我们启发,真正合适的人生伴侣却不会轻易求得······ 二、马克思的爱情经历 “千年情爱家”马克思,告诉我们,马克思的情感世界也是举世无双的,如果进行“千年情爱家”网上评选,也非马克思莫属。马克思的爱情充满了诗情和浪漫。马克思的爱人燕妮出身名门贵族,是特利尔城最漂亮的姑娘,被誉为“舞会上的皇后”,追求她的小伙子大有人在。然而马克思的品德和才华赢得了燕妮的芳心,两人相爱了。马克思这个爱情幸运儿在长达八年的爱恋中,用最动人的诗句向燕妮倾诉了最炽热的感情,用最丰富的想象编织了最美丽的情网。马克思在伯林大学读书期间和燕妮身处两地,每天都给思念的燕妮写诗。仅在1836年10—12月,3个月时间就给燕妮创作和抄写了3部诗集,《爱之书》第一部、《爱之书》第二部和《歌之书》,马克思每一天都用浪漫的诗情表达对爱情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对燕妮的情感是炽热和永恒的,从情窦初开到人生的黄昏,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之火一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由于长期的疲劳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晚年以后,马克思的身体得了多种疾病,到了1880年的夏天,燕妮的肝癌病情开始

马克思简介

卡尔马克思德国犹太人,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逝世于英国伦敦。伟大的哲学家,革命理论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 马克思的父亲是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荷兰人,贤淑善良,善于持家,对马克思父亲的工作帮助很大。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夏天,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他的一篇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35年,马克思中学毕业后,父亲把他送到了当时著名的波恩大学去学习法律,父亲也想把儿子培养成律师,走自己的道路。马克思到了波恩大学后,生活很惬意。除了喝酒、决斗之外,还写了大量的诗,但也欠下一些帐,最后,父亲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将其转学

到柏林大学。 1836年,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柏林大学在当时不仅学习气氛浓厚,而且学术方面在思想学术领域都处领先地位。如“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对垒,就促进了思想运动的发展。在大哲学家黑格尔去世之后,德国哲学界明显呈现出两种对立的派别,“青年黑格尔派”对专制统治深恶痛绝,他们渴望民主政治,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民主力量。而“老年黑格尔派”则拥护专制政权,支持普鲁士专制政府的专制统治。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这使他更多地吸收了该派的民主思想成份,加强了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改造世界的信心,为他以后的思想发展、理论建树奠定了基础。 除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丰富之外,马克思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学习兴趣非常广泛,哲学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除哲学外,历史学、文学、数学以及外语等,马克思都以加倍的努力认真地学习,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可以说,这几年的学习,使马克思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以后进行革命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之际,认真完成了一篇哲学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创始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伊壁鸠鲁也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快乐就是善(古希腊哲学主要就是

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书

我心中的爱人: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现在独自一人,而且我总是感到很难过,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一点也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虽然你的照片照得不太好,但对我却极有用,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也能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拥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怎样,这些阴郁的圣母像中,没有一张像你这张照片那样被吻过这么多次,被这样深情地看过并受到如此的崇拜。照片上的你即使不显得阴郁,至少也是郁闷的,它决不能反映你那可爱、迷人、甜蜜的让人想亲吻的脸。但我把相片挪了挪位,让阳光更好地照到它上面,使相片上的你看起来更好看一些,并且我发现我的视力虽然被灯光和烟草损坏,但我仍能在梦中,甚至在醒着的时候描绘你的模样。你好像真的在我面前,我把你抱到我的膝盖上,说着:“我爱你,夫人!”事实上我对你的爱胜过奥塞罗一生付出的爱情。撒谎和空虚的世界对人的看法也是虚伪而表面的。无数诽谤我、污蔑我的敌人中有谁曾骂过我适合在某个二流戏院扮演头等情人的角色呢?但事实如此。要是这些坏蛋稍微有点幽默感的话,他们会在一边画上“生产和管理”,另一边画上我拜倒在你的脚前,然后在这幅讽刺画下注明:“看看这幅画,再看看那幅”。但是这些坏蛋是笨蛋,而且将永远是笨蛋。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接触会使生活变单调,使事物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过分接近会让高塔显得低矮,而我们和日常生活琐事接触太密切,琐事就会过度膨胀。细小的、让人不舒服并诉诸感情的习惯,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而表现为日常的习惯,在距离的魔力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被空间分隔,即使仅仅是在我的梦里,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你一不在我身边,我对你的爱情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彷佛巨人一般,聚集了我全副精神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现代的教养和教育带给我们的复杂性,以及使我们对一切主客观印象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只能使我们变得渺小、孱弱、牢骚不断。然而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那类型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尊敬,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热爱,而是对值得爱的事物尤其是对你的爱,使一个人重新成为真正的人。 我亲爱的,你会微笑,会问:为什么我突然变得这么花言巧语?不过,如果我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能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子,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张脸,上面的五官,甚至每一条皱纹,都能引起我生命中最强烈最美好的回忆?甚至我无限的悲痛,我无可挽回的损失,我都能从你的笑容中看到,当我吻你那甜美的面庞时,我就能克制这种悲痛。“埋在她的臂膀里,因她的亲吻而苏醒”。 再见了,我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你的 卡尔

爱情

对学校爱情的认识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 (一)相关机构报告 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年龄在18~23岁,其中男生占53、4%,女生占46、6%,根据调查结果我发现有近67%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或正在恋爱,且男生恋爱比率较女生高,同时大学生恋爱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大学生对恋爱所持的态度有积极、消极两种。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无可厚非,是一种正常现象,因而持积极态度。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不好。显而易见,大学生认为在校谈恋爱是一种正常现象。 (三)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表3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并不完全是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更多的是出于爱情以外的原因,包括寂寞、好奇心、从众心理等等,极少一部分是为了婚姻而恋爱。 (四)失恋后的摆脱方法 对于失恋以后的摆脱方法,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理性的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或者找好友倾诉,但也有一部分不知道怎么去化解失恋的痛苦,选择报复对方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二、大学生爱情观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需要一个人来倾诉。 2、孤独心理。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在大学里一个人太寂寞,整天无所事事,急于找另一半来跟自己度过无聊的时光。

3、游戏心理。其恋爱动机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完全持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4、大众心理。周围人都谈恋爱了,自己还没谈恋爱觉得很没面子。 (二)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存在的问题 1、恋爱动机不明确。调查显示,高达25%的大学生因为一个人孤单,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经过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一些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于是便将注意力转移到谈情说爱上,以寻求短暂的快乐。 2、不注重恋爱的结果。目前恋爱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有考虑过毕业之后的发展,“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心理遍布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把恋爱当做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大学不恋爱,便觉得大学不完整,而从未考虑过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这就造成“毕业那天一起失恋”成为一种正常现象。有24%的同学从未考虑过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在爱情观上表现出不负责的态度。 3、道德观念淡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5%的同学赞成未婚同居,更深刻地体现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开放及不负责的态度,很多学生从未考虑过未婚同居给他们带来的潜在严重后果。 4、爱情与学业定位不当。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影响学习。在爱情与学业面前,多数同学把爱情放在较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只要有爱情,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了。完全没有理解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任务。 四、树立合理恋爱观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马克思《致燕妮》 附:燕妮回信

马克思《致燕妮》附:燕妮回信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你好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若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此。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你的卡尔 附:燕妮.马克思(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给马克思的一封信 我保持沉默为的是爱惜你,也为了不去触动我的创伤,唉,卡尔,你是多么的不了解我啊!你为我设身处地地想的多么少啊!你对我的痛苦体会的多么不够啊!我的心灵受到了多大创伤啊!...... 你那美好、动人而热烈的爱情,这种爱情的纯真的流露,你幻想出来的令人欢欣鼓舞的形象——所有这些能使其他任何少女欣喜若狂的东西,却只能使我感到恐惧,并且常常使我悲观失望。我越是沉湎于这种幸福之中,就越是感到自己命运的可怕。当你那火热的爱情一旦冷却下来,你就会变的冷酷无情而难以接近。 你知道,卡尔,由于担心你的爱情能否长期保持下去,我的一切欢乐都荡然无存,你的爱情还不能像理所应当的那样使我欢天喜地......唉,卡尔,假如你的爱情能使我放心的话,那我就不会这样头昏脑胀,心似刀绞,隐隐作痛......只要你看我一眼,我就会害怕的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我的热血快要凝结,我的心已开始颤抖......每当我想念你的时候,我就感到这样不安......我的全部生命,我的整个身心就是思念你。 PS:不同的人表达爱的方式和接受爱的能力是不同的,但只要心心相印,依然能够持久而炽烈。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爱情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爱情 许欢41009017 统计一班 亲情友情爱情一直是我们人类感情生活的三大主题,而爱情是其中最微妙的也是最错综复杂的感情。古往今来歌颂爱情的诗句层出不穷,早在《诗经.邶风》里就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被彼此写在心里的爱,被彼此写在眼里的情,心里的苦就算都不记得,也会化成目光吟唱成一首歌。爱情的美妙之处在于走过的路只记得美好的回忆,尽管经历酸甜苦辣还能回眸凝望笑靥如花。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爱情物质说,我想现代人对此的看法褒贬不一。一部《蜗居》使人们看清物质基础对于爱情的毁灭,而近期的《裸婚时代》又表达了相对于物质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与渴望。我国一档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就曾因物质问题引起了舆论的哗然,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马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是坐在宝马里边哭吧……”其因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中对大胆、犀利的言论而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被网友们称作“拜金女”。针对艳照事件,北京东城法院一审认定马诺肖像权受侵,但名誉权未受到侵害。法官表示,“刻薄拜金女”说法没有捏造,属客观评价。法官这样的评价可以看出一切物质的夸大在人们的心中是认为可耻而不懈的,莎士比亚有一句诅咒金钱的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而马克思主义里关于物质的定义是朴素而不奢华、纯洁而不矫揉造作的。不是金钱堆砌的感情,不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