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生物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1

高一生物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1

(完整版)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成就:春秋时代《诗经》、公元6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 16世纪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秦朝保护环境的法典《田律》 (2)西方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 1900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3)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 发展方向: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宏观:生态学的兴起,综合探讨个体与群体、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微观: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水平 主要成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 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2002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 (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1)后基因组学:重要研究课题1、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2、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 3、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2)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改良的作物优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 (3)基因治疗: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关节炎、心血管病、甚至艾滋病等 (4)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5)脑科学:脑科学三大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 我国科学家于2001年10月加入“人类脑计划” 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1、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推进对神经活动的认识。 2、在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生命科学的概念: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 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 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磷 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 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包括“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两部分内容。这一节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励学生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规则,并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关于“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教材首先应用达尔文和斯科的名言来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和实验室,因为好奇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条件。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研究方法的体现,教材列举了柳条鱼产仔条件的探究实验案例,分析了其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并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运用“库鲁病”病原体发现的生动过程用以补充说明生命命科学探究是如何进行的。 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教材强调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为下一节实验课的正常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的“发现之路”介绍了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强调了技术的改进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的实验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比较生命科学探究常用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和优势。 能识别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能说出实验室的主要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主要条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实验室,识别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了解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难点: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探究。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成就:春秋时代《诗经》、公元6 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 16 世纪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秦朝保护环境的法典《田律》 (2)西方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 1838 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 1900 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 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3)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 发展方向: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宏观:生态学的兴起,综合探讨个体与群体、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微观:1953 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水平 主要成就:1953 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65 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81 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7 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 1999 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2000 年6 月26 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2002 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2003 年4 月14 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 (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1)后基因组学:重要研究课题1、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2、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 3、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2)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改良的作物优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3) 基因治疗: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关节炎、心血管病、甚至艾滋病等 (4)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5)脑科学:脑科学三大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 我国科学家于2001 年10 月加入“人类脑计划” 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1、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推进对神经活动的认识。 2、在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生命科学的概念: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 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磷 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 涉及的染色体:22 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

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学设计 一、本章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兴趣越来越浓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同时又是充满迷惑和挑战的未知世界。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篇,通过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包括《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界》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两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能够科学技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同时使学生了解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激励学生走进生命渴望学实验室,为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的诗集》包括“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两部分内容,这一节教学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兴趣,并让学生注意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科学地思维,领略科学思想。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同时介绍了《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然后,按照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条主要线索介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教材特别强调了细胞的发现、DNA 双螺旋结果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本教材注重介绍研究手段,强调了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要通过一个个事例和科学家前后相续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本知识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家的工作是从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中“猜出”本质与联系。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便是观察前人的观察,以便将来自己也成为世界的观察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关于“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教材侧重于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教材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介绍生命科学在21世纪将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中包括正在研究的课题,如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环境保护等,也有至今未解之谜。强调生命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与健康的重大影响。 引导学生放眼看世界,自己体会和思考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作为社会的一员,自己现在能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高一)的同学。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生物的基本知识,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得生物学基础。对于刚刚步入高中校门的学生而言,生命科学史的介绍和研究成果的简介是他们接触到的生命科学的第一课,作为教师,如何引导他们带着兴趣走进生命科学这门学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生命科学史的内容比较枯燥,涉及到一些时间、人物、研究成果的记忆性知识,单纯的讲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会采用一些图片资料、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介绍中,因为涉及到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科学知识,因此我会在课前将这些知识作一定的简化处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通俗的语言给学生介绍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科研成果。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包括“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两部分内容。这一节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励学生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规则,并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关于“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教材首先应用达尔文和斯科的名言来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和实验室,因为好奇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条件。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研究方法的体现,教材列举了柳条鱼产仔条件的探究实验案例,分析了其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并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运用“库鲁病”病原体发现的生动过程用以补充说明生命命科学探究是如何进行的。 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教材强调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为下一节实验课的正常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的“发现之路”介绍了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强调了技术的改进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的实验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比较生命科学探究常用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和优势。 能识别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能说出实验室的主要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主要条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实验室,识别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了解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难点: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探究。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 1900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 主要成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 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2002年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 (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 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 物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 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目标:测定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我国加入时间1999年9月,任务1%,即3号染色体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生命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注意实验组可能不止一组,例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等) 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影响因素确定,注意表述用语:适量的,等量的 可行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练习

1走进生命科学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知识梳理】 L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①描述法利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我国古代:姑经氛北蝇费思歆的加民豐术沢明朝娈时珍 的:;本戸纲目》 国外:卩世纪显愷槌的发明 | 18 |比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注则” 门)生命科学发展的阶段』19世纪施萊登和施旺的”細胞学说:达尔丈的进化论 ②实骏法生物学阶段:矗徳尔的豌豆朶交比脸及摩尔痕的实验揭示 了遗传的棊塔规律 JS53年DNA収蛭族结构的分子換型建立 ③分子生物学阶密丿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拾聶牛楼岛索和 酹时丙氮酸转移核犍核霰 (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领域的方向 宏观领域的方向 (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①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我国是世界上六个参与国之一,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I %,并提前完成 ②干细胞研究 -a?千细胞是具有再生各种生物组织器官潜能的细胞,被誉为“万能细胞” -b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③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 -a .1997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多利”羊获得成功 -b .其他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研究 ④人体器官的移植:各类人体器官的移植和人工制造人体器官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①后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碱基对测序后的第二阶段 ②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初步成果及其发展前景 ③基因治疗:研究与各种疾病有关的基因,疾病基因与其他基因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④环境保护 a环境保护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 -b .在生命科学领域,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保护的重点 ⑤脑科学 -a .脑科学是现代人体学中未解之谜最多的领域 b .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 3.生命科学的概念和学习生命科学的意义 【典型例题】 例I】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的《》是一部医学和生物学的巨著。

高一生命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 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与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食品加工业、医学、制药、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成为现代高科技的两大支柱,21世纪将是以生命科学为主导性学科的世纪。 □生命科学发展阶段及其主要手段 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和记录。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成为主要研究手段。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在微观领域,发展到了分子水平;在宏观领域,兴起了综合探讨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 □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的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 英国的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为生命科学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奥地利的孟德尔用豌豆杂交实验揭示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为20世纪形成的近代遗传学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理论,被誉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了分子水平的新阶段,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7年,英国科学家采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被誉为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从根本上阐明了人类生命活动的遗传学基础。 □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002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 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的研究课题 后基因组学;基因治疗和转基因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研究等。

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2020年上海高考生物合格考知识点默写(沪科版)

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 知识梳理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 1.生命科学是研究的科学,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和进行研究,随着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 3.17世纪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1953年 ______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4. 生命科学的探究源自问题的提出,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多种,用、__________和来加以检验是否正确。 5.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和两个方面发展:在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方面, 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1)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提出疑问——()——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2)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 (1)图像与物体: ①放大倍数= ()×()(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 放大的面积为放大倍数的平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相反。 ②图像与物体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③图像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反; (2)低倍镜转高倍镜: ①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切高倍镜→调节聚光器、光圈→(); ②视野亮度变暗,调大()和反光镜凹面镜; ③物象变大,细胞数目减少,视野范围变小; ④物体大小和显微测微尺不变,放大倍数越大,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越小,同一物体所成的像测出来的格数越多。 (3)显微镜操作注意点:①转换物镜只能用转换器,不能旋转物镜; ②先()镜观察再()镜;

③低倍镜先粗准焦螺旋再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使()

走近生命科学

第1 走近生命科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考标): (1)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 (2)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手段。 2、过程与方法: 关注网络和报刊杂志上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贡献的相关信息和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同科学家探求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险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2)感悟生命科学的价值和未来的美好前景,这初步形成投身科学研究的使命感打下基础。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1)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 (2)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手段。 2、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生命科学概念:(从生物含义:有生命物体引出)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 1、早期:描述法和比较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林耐《生物分类法则》;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 主要研究手段:实验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规律 三、生命科学研究层次: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四、生命科学研究方向: 宏观:生态学研究 微观: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一种蛋白质) 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一种tRNA)。 五、其他科学史事件: 1、1997年,英国采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培养出克隆羊多利”, 2、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将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列为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3、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1)人类基因组计划目标:测定组成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 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位置。(测定人体24条染色体,即 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

关于生命科学的教案

关于生命科学的教案 【篇一: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 世纪》教案5】 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 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知道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3)初步学会高倍镜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 (4)初步学会生物细胞图的绘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2)经历用高倍镜观察、探究生物组织的过程。 (3)感受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究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1)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测量方法。 2.难点:(1)生命科学探究的步骤。 (2)显微测微尺的正确使用。 三、知识精要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1)提出疑问 (2)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 (4)实施实验 (5)分析数据(6)结论 (7)新的疑问 2、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1)了解实验一起的性能 (2)确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 (4)科学的分析实验数据 (5)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四、学习过程指导 (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1、引入: 我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都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对各种自然现象提出过质疑。例如:植物地上部分为什么会直立向上生长?人困乏时为什么会打哈欠? 学习生命科学不仅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精神。创新的动力来源与对身边事物的质疑和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去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生命科学的探究的基本过程。让我们来经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 2、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1)提出疑问: 阅读观察记录,提出问题 (2)提出假设: ①查找文献资料(柳条鱼四月产仔的原因) (3)设计实验: 怎样证明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提出的假设(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记录实验的表格)。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关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实验设计的各个环节。 (4)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要严格遵守操作过程,并适当调整实验设计,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等。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虽然实验结论已经证明了水温的升高是引起柳条鱼产仔的原因。但是你觉得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柳条鱼产仔? (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的学科。必须重视观察和实验。 带着我们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走近生命科学实验室。(讨论) 1. 在开始实验前,我们应该做什么准备? 2. 在实施实验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3. 试验结束后,我们有应该做什么? 巩固性练习:(课堂完成,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1.为了搞清食管癌与长期食用被亚硝胺污染的食物的关系,可选用的方法是() ①利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模拟观察 ②随机抽样调查吸烟和食用过热食物人群的发病率

高中生物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单元教案 沪科版第一册

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成就:春秋时代《诗经》、公元6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 16世纪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秦朝保护环境的法典《田律》 (2)西方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 1900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3)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 发展方向: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宏观:生态学的兴起,综合探讨个体与群体、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微观: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水平 主要成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 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2002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 (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1)后基因组学:重要研究课题1、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2、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 3、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2)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改良的作物优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 (3)基因治疗: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关节炎、心血管病、甚至艾滋病等 (4)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5)脑科学:脑科学三大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 我国科学家于2001年10月加入“人类脑计划” 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1、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推进对神经活动的认识。 2、在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生命科学的概念: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 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 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磷 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 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目标:测定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最新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 1900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 主要成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 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2002年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 (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 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 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 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目标:测定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我国加入时间1999年9月,任务1%,即3号染色体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生命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注意实验组可能不止一组,例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等) 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影响因素确定,注意表述用语:适量的,等量的 可行性原则

建立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所需的仪器

分子生物学技术信息 关于筹建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所需的仪器 一、上游分子克隆 分子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某一基因或DNA片段的大量拷贝,从而可以深入分析基因结构与功能,并可达到人为改造细胞及物种个体的遗传性状的目的。 1. 分子克隆的基本技术路线: 1) 分离制备目的基因或DNA片段; 2) 目的DNA与载体在体外进行连接; 3) 重组DNA分子转入宿主细胞; 4) 筛选及鉴定阳性重组体; 5) 重组体的扩增。 2. 分子克隆常用仪器:

二、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原则形成双链。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高度灵敏性,使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分子克隆的筛选,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序列的定量定性检测,基因表达和基因突变分析及疾病的基因诊断等。根据核酸种类分为Southern印迹法和Northern印迹法。 核酸分子杂交中常用的仪器: 三、下游蛋白的表达及分离纯化 目的基因能否发挥其效应,只能通过其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质来实现,因此蛋白质的表达及分析方法成为分子生物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 蛋白的表达 大肠杆菌是自然界中最为人知的生物体之一。由于其具有操作简易,产量高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其成为蛋白质表达的首选宿主。缺点是:表达缺乏翻译后加工,得到的蛋白可能缺乏某些天然蛋白所具有的活性。 酵母作为单细胞低等真核生物,具有易培养,繁殖快,便于基因操作等优点,渐渐被开发作为目的基因的表达系统。其中甲基酵母作为外源基因的表达

高中生物走进生命科学

高中生物走进生命科学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下列关于黄花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呼吸作用 C.不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属于原核生物 2、(5分)南昌是江西省省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南昌市属于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5分)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B.SARS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C.一个变形虫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如细胞、种群 4、(5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 C.单细胞生物只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不能生长发育 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5分)以下内容中,关于细胞学说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D.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6、(5分)腺相关病毒(AA V)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链DNA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细胞,但不易引起免疫反应。AA V的复制需要辅助病毒(通常为腺病毒),在缺乏辅助病毒时,AA V整合其基因组到人类第19号染色体的特异性位点,进入潜伏状态。下列有关AA V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 B.遗传信息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C.可作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D.与双链DNA病毒相比变种少7、(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个体 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范畴 C.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O D.一棵松树不具有的是器官这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8、(5分)如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a-原核生物、b-细菌、c-噬菌体 B.a-原核生物、b-细菌、c-醋酸菌 C.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 D.a-真核生物、b-真菌、c-放线菌 9、(5分)下列对生命基本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新陈代谢的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B.生物在生长发育的基础上繁殖后代C.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具有应激性 D.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0、(5分)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B.英国科学家虎克首先发现细胞并命名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D.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指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11、(5分)SARS病毒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具有生命特征 B.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病毒体内仅有A、G、C、T四种碱基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全部知识点归纳(会考)全)

主题一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学习内容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命科学的早期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对生命科学早期研究的重要成果。 ?春秋《诗经》北魏贾思勰《齐 民要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 目》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动植物广泛观察 ?古罗马盖仑解剖动物 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手段。 ?早期——描述法与比较法 ?后期——实验法,以孟德尔、摩尔根等 为典型 3.生命科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 ?17世纪显微镜发明——生命科学进入 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林耐“生物分类法则”,制定生 物命名的方法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人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提出“进化论” ?1865年奥地利人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 试验》,建立遗传学 ?美国人摩尔根进一步研究分子遗传学 ?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发展方向——宏 观:生态学微观:分子生物学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 结构——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 ?我国合成具有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蛋 白质)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tRNA) ?多利羊的意义——通过高度分化的体 细胞(乳腺细胞)来克隆动物 ?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生命科学“阿 波罗登月计划” ?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具 体内容为人类基因组的碱基对序列的 测定 4.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的贡献。 5.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6.21世纪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脑科学未解之谜最多 ?转基因技术 ?后基因组计划 ?自己总结 1.2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学习内容 1.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新的疑问 2.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重视观察和实验 3.“细胞的观察和测量”实验。 ?显微镜操作注意点:对光明亮先低 倍镜观察再高倍镜高倍镜下只能 使用细调节器,如果光暗,可以调节聚 光器和光圈转换物镜要使用转换器 ?两个保卫细胞之间是气孔 主题二生命的基础 2.1 生物体中的化合物 学习内容 1.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作用、存在 形式。 ?含量最多

第一章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世纪教案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一、本章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兴趣越来越浓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同时又是充满迷惑和挑战的未知世界。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篇,通过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包括《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界》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两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能够科学技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同时使学生了解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激励学生走进生命渴望学实验室,为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的诗集》包括“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两部分内容,这一节教学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兴趣,并让学生注意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科学地思维,领略科学思想。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同时介绍了《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然后,按照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条主要线索介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教材特别强调了细胞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果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本教材注重介绍研究手段,强调了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要通过一个个事例和科学家前后相续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本知识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家的工作是从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中“猜出”本质与联系。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便是观察前人的观察,以便将来自己也成为世界的观察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关于“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教材侧重于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教材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介绍生命科学在21世纪将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中包括正在研究的课题,如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环境保护等,也有至今未解之谜。强调生命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与健康的重大影响。 引导学生放眼看世界,自己体会和思考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作为社会的一员,自己现在能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按照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叙述生命科学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说出国内外对生命科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姓名及其主要贡献。 能简述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生命科学发展简史,了解生命科学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著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通过关键词检索,从网络和报刊杂志上搜索并关注现代史门科学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发展前景。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要的仪器配置

(1) 培养箱在分子生物学试验中,有很多反应都是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的,这时就需要一个控温的装置。例如:用于细菌的平板培养,我们通常设定为37 C于培养箱倒置培养;其他分子生物学实验如酶切等需要25C, 30C, 37C等条件。 (2) 冰箱冰箱是实验室保存试剂和样品必不可少的仪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有些要求是4度保存,有些要求是负20度保存,实验人员一定要看清试剂的保存条件,放置在恰当的温度下保存。具体来说,不同温度下保存的物品如下: a. 4 C适合储存某些溶液、试剂、药品等。 b. -20 C适用于某些试剂、药品、酶、血清、配好的抗生素和DNA 蛋白质样品等。 C.-80 C适合某些长期低温保存的样品、大肠杆菌菌种、纯化的样品、特殊的低温处理消化液,感受态等的保存。 d.0-10 C的层析冷柜适合低温条件下的电泳、层析、透析等实验。 (3) 摇床摇床是实验室常用仪器,一般有常温型和低温型两种。对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如果能配置低温型摇床,就可以适应不同的实验需求。例如:用于大肠杆菌,酵母菌等生物工程菌种的振荡培养及蛋白的诱导表

达,培养通常为28度和37度,诱导表达需要20-37 度;在感受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有18 度的温度控制;用于蛋白凝胶的染色脱色时振荡,常温使用;用于大肠杆菌常规转化时振荡复苏,常为37 度。对于控制温度低于室温时,我们需要低温型摇床来控温。 (4) 水浴锅水浴锅也是一种控温装置,水浴控温对于样品来说比较快速且接触充分。例如,用于42 度的大肠杆菌转化时的热激反应;用于DNA 杂交过程中水浴控温。 (5) 烘箱烘箱是用于灭菌和洗涤后的物品烘干。烘箱有不同的控温范围,用户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有些塑料用具只能在42-45 C的烤箱中进行烘干;用于RNA方面的实验用具,需要在250C 烤箱中烘干。 (6) 纯水装置纯水装置包括蒸馏水器和纯水机。蒸馏水器的价格便宜, 但在造水过程中需要有人值守;纯水机价格高些,但是使用方便,可以储存一定量的纯水。纯水使用也有不同的级别,一般实验用水需要纯水,用于PCR DNA测序、酶反应均需要超纯水。 (7) 灭菌锅分子生物学所用到的大部分实验用具都应严格消毒灭菌。包括实验物品、试剂、培养基等。灭菌锅也有不同大小型号,有些是手动的,有些是全自动的。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 (8) 天平天平用于精确称量各类试剂。实验室常用的是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按照精度不同有不同的级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