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思想综述与遗产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思想综述与遗产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思想综述与遗产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思想综述与遗产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思想综述与遗产

在伊壁鸠鲁看来,学习哲学真正的目的在于让人过上快乐的生活,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伊壁鸠鲁哲学体系的,欢迎阅读参考。

伊壁鸠鲁出生于希腊萨摩斯岛,父母是雅典人,从小就开始接触不同的老师及学派,他熟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及皮浪的怀疑论学说。在各城邦讲学后,于公元前305年

在雅典创立了“花园”学园,他敞开大门欢迎妇女及奴隶前来学习,与学生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他的学生们也同样给予了他强烈的忠诚感,他们着书立说,以膜拜自己的老师。

伊壁鸠鲁生活在希腊化时代,当城邦失去了依靠,心灵便无所归依。动荡的生活让他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向内转移,为心灵找寻安身之处。他以原子本体论为哲学基础,发展出快乐主义伦理学,使伊壁鸠鲁学派成为希腊化时代最为着名的派系之一。

一、伊壁鸠鲁哲学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诚然,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的形成是由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成,但其中的两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一)社会背景

“在亚历山大病逝后,将领们便掀起了瓜分帝国的狂潮,形成了三大王国。”[1]人们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口中学习到的以城邦为本体的古典伦理学早已不复存在,战争使人们失去安身立命之所,城邦的破坏让人们的心灵家园也无所归依,人们不再从参与公共生活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是要考虑如何在个人与庞大帝国中来寻找自己的处世之道。文德尔班就曾将这一时期的希腊定义为“探讨伦理的时期”[2],如何在大变化的时

代下寻求自身的幸福便成为人们的不断思考的问题。

伊壁鸠鲁哲学就在这时登上历史舞台。可以说,伊壁鸠鲁的伦理观首先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哲学治疗”,将人们从彷徨迷失中解救出来。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同时,研习伊壁鸠鲁提出的快乐主义伦理观,寻求内心的愉悦和灵魂的宁静。许多人在探讨伊壁鸠鲁哲学时仅仅认为这是单纯追求享乐与自我感受的学派,在我看来,这是片面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伊式哲学的提出,有其内在深厚的社会积淀,伊壁鸠鲁只是在时代变革的转折点上积极寻找着救世良方。

(二)理论背景

与外部大时代背景相适应,此时的新的政治结构成为时代变革的表征之一。早期的城邦理想被个人主义所替代。希腊古典政治伦理学中最突出的一点即倡导的城邦伦理要求人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雅典给世界带来了民主,这种民主体现在了雅典人人参与公共生活。

其次,古典政治哲学将宇宙看作是本原,将社会看作是本位,认为国家与社会都是具有生命的、包含了某种神性的整体,公民就在这个整体中得以生存,从而忽略了个体的自由与利益。而伊壁鸠鲁则倡导个体本位。公共生活无益于个人幸福,聪明人应懂得避免参与。他将能够判断善与真的一切标准微观化,人们所生活的一切均被还原为个人最真实的感受,他认为快乐就是生活的目的,而快乐也仅仅被伊壁鸠鲁定义为“无痛苦”.在伊壁鸠鲁看来,公共生活中对于权利与荣誉的争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战争正是痛苦的根源,而古典政治伦理中恰好认为这就是公共生活的主要内容。

此外,在亚历山大之前的社会中,城邦稳固,在一个封闭体中,公民依靠着城邦给予的一切生活,没有必要再担心能否“自足”,由此,人们可以在城邦社会中找寻自己的定位。而到了伊壁鸠鲁的生活的时代,人们不能再依靠城邦获得一切,在这样的社会中“安全感”

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伊壁鸠鲁这里,构成世界的原子们是坚硬且不可穿透的,就好似人们给自己找到了一层屏障。

二、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基本思想综述

在伊壁鸠鲁看来,学习哲学真正的目的在于让人过上快乐的生活。而科学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科学并没有实用性:建筑、算数、绘画这些都没有用。伊壁鸠鲁认为,我们要了解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以便让我们了解万事万物产生的原因;要具备一定的逻辑

思维,让我们知道评判知识的标准。综上所述,可以将伊壁鸠鲁哲学理论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自然哲学(物理学)、准则学、伦理学。

(一)自然哲学

伊壁鸠鲁的原子本体思想是其哲学体系的基础。伊壁鸠鲁最初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世界上除了原子与虚空以外,再无其他。伊壁鸠鲁认为,原子不仅有大小,还有重量。由此,他提出了“原子量”这一说法。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重量,所以原子的运动轨迹不仅仅局限在直线运动,它有可能还会发生偏斜。伊壁鸠鲁肯定了原子具有自发性这一特征,解释了现存世界的合理性,也为人的自由意志找到了理论依据。原子量的说法,让我们避免走上德谟克利特那样的宿命论的道路,这种说法与命运的盲目与冷酷不同,它会给我们带来精神的平静。同时他认为,诸神是存在的,但又与人们的因恐惧而产生的联想不同。

他们并非创始者,对人间的一切事物也不感兴趣,他们幸福地生活,为什么还要去插手人间呢?甚至于他们自身就是某种身体类型,拥有人的形状。他们傲慢又冷酷,过着无

忧无虑的生活。伊壁鸠鲁把物体的产生与消亡都归结为原子的结合与分离。构成这些物体的原子不可分也不能变化,如果它们可分,那么世上所有东西都会消失。

物体之所以千变万化,是因为构成物体的原子的重量、大小、排列的不同而产生的。同时,由于原子具有无限多个,因此,必然存在着可以容纳下这些原子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宇宙,所以,宇宙是无限的。他打破了那些仅受限在认为世界只有一定“界限”的人的

狭隘观点。

(二)准则学

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一样,伊壁鸠鲁认为,感觉就是由周围的物体流射出来的影像并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感觉就是真理的试金石”[3].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在感觉的基础上,我们还有“预先图示”,他假设存在着某种图式,我们可以以此来认识世界。此外,还有意见与假说,并且如果它们与感觉相符,它们就是正确的。根据伊壁鸠鲁的观点,在理论的领域里,真理的标准就是感觉;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快乐与

痛苦是衡量的准则:凡是能引起快乐的,就是好的;那些引起人们痛苦的,就是不好的。

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结合产生了肉体和灵魂,同时也产生了感觉,当原子离散时,感觉也同时消散。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当我们终日惶恐不安时,死亡尚未降临,而当死亡真正降临的时候,我们的感觉就会随之而散。

由此,伊壁鸠鲁的感觉准则论与原子本体论相依相存,共同成为其快乐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石。

(三)伦理学

伊壁鸠鲁的哲学最突出的就是伊壁鸠鲁对快乐的论述。就人的本性来说,都是趋向去寻找快乐;所有人自降生起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伊壁鸠鲁提出了“动态”的快乐与“静态”快

乐之分。所谓“动态”的快乐,就是人在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而“静态”的

快乐则更为重要。它是指在满足所需之后,人的内心的平静与富足。伊壁鸠鲁将欲望分为三种:一种是自然和必须的欲望,如我们对饮食的欲望;第二种是自然但不必要的欲望,

如对美女、对美酒的欲望;第三种是既非自然的也非必要的欲望,如对财富、权势、利益

的欲望。第二种与第三种欲望都会扰乱我们的内心的平静,我们应该避免。

伊壁鸠鲁还对身体的和精神的快乐做出了区分:身体上的快乐只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相关联,精神上的快乐与否还包括我们过去与未来的生活。如果我们能摆脱对未来死亡的恐惧,我们就会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同时,伊壁鸠鲁还倡导正确的友谊观。

伊壁鸠鲁认为,友谊也可以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宁静。他曾经论述友谊是“所有幸福

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在这里,友谊不仅仅是交友,还有关爱他人,像爱自己一样的爱朋友。友谊与快乐相互联系,没有友谊,我们就好像置身于牢笼中,充满孤独,变得痛苦。

为了对快乐与友谊做出保障,我们就需要树立正义观。伊壁鸠鲁认为,正义是对个人与国家都有用的德行。要过有节制的生活,我们就需要正义。这与柏拉图所认为的正义是一种“自有物”不同,是一种为保护人们的交往所需要的一种工具,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

将它定义为“互惠互利”.

三、伊壁鸠鲁的遗产

尽管伊壁鸠鲁的哲学在动荡的时期产生,但其理论却影响深远,他的理论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一条自救道路,百年后仍有余音回荡。

(一)伊壁鸠鲁哲学对当时社会及后世的影响

曾经繁盛的城邦一分为三,在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在迅速变化时,面对人们精神上的顽疾,伊壁鸠鲁为人们提供了自赎自救的道路。从希腊化文明开启之初,到以后哲学家、思想家们对社会契约理论的发展,伊壁鸠鲁在文明新风开启之初,以朴素的语言架构起一个大同社会,虽然这只是心目中的乌托邦,但无疑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的心声。他指出了原子和虚空的根本性存在,用理性的态度看待神的绝对权威,为西哲以后在理性与神学关系的探讨时最初表率。不可否认,伊壁鸠鲁的哲学以鼓励个人追求自身幸福为奋斗目标,是一种利己学说,这样的价值观很容易导致置他人不顾的自私行为出现;在有社会矛盾出现

的时候,他鼓励的是人们退回自己的小世界,主张“安贫乐道”的人生观无疑是一种消极逃

避现实的做法。

(二)伊壁鸠鲁哲学对马克思理论的影响

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他就深入地探讨了伊壁鸠鲁的哲学,并对其做出了高度的评价。马克思最崇拜的神就是普罗米修斯,原因就在于他敢于斗争、勇于挑战宙斯的权威。而伊壁鸠鲁在原子本体论中则论述了“原子量”的概念:因为原子有重量,所以在垂直下落

的过程中原子也会发生偏离,这为以后西哲的发展注入了一泓“自由”的清泉。同时,伊壁

鸠鲁强调,我们所获得的感觉都是周围物体的影响。这肯定了客观事物是认识的来源,是鲜明的唯物理论,这也同样在启示着马克思的哲学理论。

(三)现代性视野下对中国青年人的启示

如今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被贴上“迷惘”的标签,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也值

得我们关注,我们从伊壁鸠鲁的人生观中会获得许多启示。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许多青年人贪图享乐而耽误了学习,伊壁鸠鲁论述了三种欲望,并由此得出“对欲望无所求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的结论,所以,我们

应当理性对待我们的那些“非必要”的欲望,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不要有盲目攀比的想法,

注重心灵的充实与富足,用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诱惑。

其次,伊壁鸠鲁告诉我们,死亡并不神秘、也不可怕。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有限的生命中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在青年时期,珍惜光阴,趁着自己有精力、有时间抓紧学习,多学本领,武装自己;在中年的时候,照顾家庭、善对父母、为自己的儿女做出榜样。当我们走过生命的四季,蓦然回首这一生走过的道路,我们知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子女身上留下了我们的印记,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我们就拥有了充实美好的一生。

最后,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我们就会拥有友谊。伊壁鸠鲁说,友谊是我们拥有的善。的确,友谊给我们带来快乐,也给予我们启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走到一起,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惊奇,我们与这些人结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快乐时一起分享,难过时一起面对,是友谊让我们更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此,与人为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时刻牢记的原则。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延宕了几百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不否认其理论中存在着享乐、利己、功利这些消极影响,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的理论为我们带来的启示。时代在发展,理论也在进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现代化”,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相结合。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便是我们所吸取的养分。伊壁鸠鲁将伦理意义看得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它会指导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处事原则。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对伊壁鸠鲁的学习,认真思考,形成自己的伦理价值观,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1]姚介厚。伊壁鸠鲁学派的文明进步观与朴素的社会契约思想[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究生学报,2010,(2):125.

[2]黄娟。浅谈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8.

[3]梯利,着,葛力,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5.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2)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2)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3)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1)幸福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等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比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善就是这些活动所追求的目的。如果有一种这样的目的,人们追求它不再为着获得别的任何目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它,就一定存在着某种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或目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幸福就是人的终极的目的或最高善。 (2)幸福和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一定是在于现实的活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沉思的生活是比人的生活更优越的生活,是神性的生活。而对于多数有德性的人来说,属于他们的幸福就在于灵魂的合于伦理道德性的活动。一个过着正义、勇敢、节制的生活的人,就是幸福的。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 (3)幸福的获得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而且,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的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的合德性的活动。幸福意味着持续的、严肃的活动而不是消遣。按照他的看法,幸福当然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而在所有的外在的善当中,朋友就是最大的善。严肃的活动需要我们与朋友一道才能持续进行。幸福的获得也需要外在的条件,比如财富、荣誉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1)快乐是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即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而灵魂的快乐更深刻和持久。他认为,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不是每一种痛苦都应该被规避。取舍何种快乐或痛苦体现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由程度。他说:“凡是必要的,也就是容易满足;凡是难以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为此,他对欲望做出了分类,欲望包括自然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自然欲望又分不可或缺的欲望与无关紧要的欲望。只有那些不可或缺的欲望才是必须满足的,而控制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才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前提。 (2)快乐生活在于改变思维 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常常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由于怕死,人们试图防范他人,求得安全;对安全的追求又导致人们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他认为,人不必相信各种占卜、迷信、祭祀,而应相信自己的感受,产生一种个人自足的状态。他教导人们美好的生活在于享乐,真正的幸福在于避免一切痛苦、烦恼和忧虑。伊壁鸠鲁指出,达致快乐生活不在于获得财富,而是要改变思维,学会从无限攫取型的追求中退缩,改变抱怨、不足、懊悔的心态,转向满足、感激的心态。例如友爱是因自身而被想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是值得追求的。

哲学史上的幸福观

哲学史上的幸福观 在西方哲学史上,幸福问题是讨论得很多的一个问题,大致分两派。 一派叫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好的,是人生的目的。这一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到了近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经验论者,比如休谟、亚当·斯密、约翰·穆勒。谈到什么是快乐,这一派强调的是生命本身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比如伊壁鸠鲁说: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你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这就是快乐,就是幸福。约翰·穆勒更加强调精神的快乐,认为它是比身体的快乐层次更高的快乐。 另一派叫完善主义,认为人身上最高贵部分的满足才是幸福,那就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不过,他们一般并不排斥快乐,承认完善亦伴随着精神上的快乐。这一派的创始人是苏格拉底,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观点,在他之后还有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近代以来主要是德国理性论者为代表,尤其是康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公式:智慧=美德=幸福。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懂得灵魂远比肉体重要,好好照料灵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从中国哲学史来说,幸福这个词是现代汉语词汇,古代汉语里幸和福这两个字是单独使用的,没有幸福这个词,要了解中国哲学家对幸福的看法,主要依据他们谈论人生境界的那些内容。 我觉得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保护好生命的本真状态,庄子在这同时还强调精神的自由,崇尚那种与造物者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贫乐道就是幸福。在精神生活上是乐道,在物质生活上就是安贫。 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你看他也很强调简朴状态中生命的快乐。 所以,比较两派的观点,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差异其实并不大,两派的共同点是重生命、轻功利,重精神、轻物质。 完善主义重视精神生活,快乐主义也认为精神的快乐更有品位。快乐主义重视享受生命的本真状态,完善主义也认为简朴生活才能使人真正享受生命。历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主张物质欲望的无穷尽满足就是快乐,不会有的,否则怎么叫哲学家呢。

康德的哲学思想

康德的哲学思想 思想与生命体现为一种高贵 康德的哲学思想 1770年是康德学术活动和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由于这篇论文为他后来创立的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学术界通常都以这一年为界限,把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康德的新自然观集中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说”中。

第一个假说是“潮汐假说”,即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的摩擦而逐渐减慢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4年发表的《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海洋的水位发生着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水位的涨落与地球表面不断发生摩擦的结果,势必导致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固然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补偿,最终必然会使地球自转停止而走向死亡。康德的这个假说已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确证。这一假说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表明了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是运动的,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过程。 第二个假说是“星云假说”,即关于宇宙中诸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5年匿名发表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即中文译本《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宇宙间最初充满着分散的、云雾状的物质微粒,即“原始星云”,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微粒分布的密度不同,因此在引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质点便逐渐聚集到密度较大的质点上去,从而形成

边沁

边沁 百科名片 边沁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他还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目录[隐藏] 杰里米·边沁 乔治·边沁 杰里米·边沁 乔治·边沁 [编辑本段] 杰里米·边沁 简介

边沁 启蒙运动在关于科学、宗教、政府职能的观点的转换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在社会组织方面其成就则不明显。在启蒙运动时期,国家权威的正当性和所基于的原则都逐渐被世俗化了,而有关保持社会秩序的宗教观念亦不可避免地被启蒙运动所产生的观点淡化。因此,在关于替代和补充旧秩序方面,急需提出一种新的价值系统。而边沁就是一位提出新的价值系统以便取代宗教的哲学家。他还是一位社会设计师,可以说是西欧现代化的先驱。尤其是他的伦理观和法律观,名为自由民主制度奠定了社会基础。 观点 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2)国教分离,(3)言论自由,(4)女性的平等权利,(5)废除奴隶制度和体罚(包括儿童),(6)离婚权,(7)自由贸易(8)高利贷,(9)同性恋的合法化。 由边沁发展出来功利主义学派有着一些重要的追随者,他们是:詹姆士·穆勒、其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包括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内的一些社会改革者。 生平 边沁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他被视为一个神童,因为他作为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时便已在父亲的书桌边阅读卷帙浩瀚的英格兰历史并且在三岁就开始学习拉丁文。 他在威斯敏斯特中学毕业后,在1760年入读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并在1763年和1766年先后取得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他修读法律并于1769年获得律师资格,但他很快就认为英国法律缺乏理性基础而厌倦了。他认为英国法律是就事论事,主观武断。他希望法律的指导原则能从科学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像18世纪那样为纯粹的特权、自私和迷信所支配。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和帮助以后,边沁开始研究法律并

最新 浅谈伊壁鸠鲁与道家的人生哲学比较分析-精品

浅谈伊壁鸠鲁与道家的人生哲学比较分 析 引言:伊壁鸠鲁又与此前及此后的其他流行的快乐主义有本质的不同,在西方,人们谈到伊壁鸠鲁主义通常有不同的联想,以下是小编对伊壁鸠鲁与道家的人生比较分析,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古希腊伊壁鸠鲁学说和中国先秦道家学说 1. 古希腊伊壁鸠鲁学说 同早期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不同,以人类自身为研究客体的人生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伊壁鸠鲁(Epikouros)作为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化时代的哲学家,自然要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观察人与世界。尽管对善的求索和关于人生目的论的解释都深刻地显示着先哲的影响,然而,从人生之至善或者人生的最高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伊壁鸠鲁与他们的观点{1}迥然不同,他明确指出: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我们从它出发开始有各种抉择和避免,我们的目的是要获得它{2}。对快乐的至善定位也与同时代诉求德性的斯多葛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从渊源上来说,无论是第一哲学还是人生哲学,他主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和理论,由马克思当年的博士论文《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可知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但毕竟,根本方面还是一致的,所以周辅成的《西方伦名著选辑》一书将他们放在了同一章,称作德谟克里特-伊璧鸠鲁路线。作为柏拉图最讨厌的思想对手,德谟克利特也把快乐视作最高的善,如,他说过:快乐和不适构成了那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的标准{3}。与德谟克利特的箴言集锦有所不同,伊壁鸠鲁的学说已经体系化;另外,伊壁鸠鲁貌似以原子论为基础来推导出他的人生哲学,实质上是为成就后者而选择了前者。因为原子论的宇宙阐释相比较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或奥尔弗斯教义的神秘主义来说是最唯物的,即最能减轻神或来世对此生此世之人的纠缠和瓜葛,而且相对于泰勒斯等对宇宙本源或水或气的解释更加成熟和圆通。如果说德谟克利特是的、柏拉图是的、亚里士多德是生物学的话,那么伊壁鸠鲁则是伦理学的,人生哲学是他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然而,伊壁鸠鲁又与此前及此后的其他流行的快乐主义有本质的不同,即使今天,在西方,人们谈到伊壁鸠鲁主义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联想:其一,与美食、烹调、感官享受密切相关的快乐原则;其二,原子论{4}。从hedonism(享 乐主义)又叫Epicureanism(伊壁鸠鲁主义),以及Epicurus(伊壁鸠鲁)与epicure(美食家)的词源关系,可知以上观念的广泛流行。然而,这却是对伊壁鸠鲁学说的最大误解。昔勒尼学派在其早期创始人亚里斯提卜(苏格拉底的学生)那里可谓赤裸裸的享乐主义,认为肉体的快乐优于精神的快乐,应该追求眼前的、现实的肉体快乐。伊壁鸠鲁认为这样的快乐主义过于肤浅和盲目,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事物产生快乐的同时往往也会附带着痛苦,他说:没有一种快乐自身是坏的。但是,有些可以产生快乐的事物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

康德实践哲学研究_康德的实践哲学

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康德的实践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实践哲学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另一方面,康德力图使自己的道德哲学走向经验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这也就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形而上学至善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35-02 一、康德的伦理学 康德伦理学的出发概念就是自律的善良意志,人们常说,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用善良的意向铺砌的,但康德的善良意志并不是消极的,这位思想家向善良意志的体现者所要求的是活动和行为。人们或许会批判康德对事情的形式主义的看法,他暂时谈到的只是帮助人们在生命的海洋中找到确定方向的指南针,道德方向的丧失不会是长久的,道德境界迟早会在人的面前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人们将看到他们的行为会把他们引向的方向——引向善或恶。善就是善,其准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的宗旨就是用之指导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如果人们拥有了一个对实践生活很合理的理性却不用于人类实践生活,不能普及开来,那么原理描绘得再美轮美奂,事实上它是没意义的。想要指导人类的实践道德生活,就必须将理论带回到现实的大千世界中。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一般的实践理性进行批判,一般的实践理性包括我们日常的实践活动。“这个批判为什么不提名为纯粹理性批判,而是简单地提名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如果它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就无需批判纯粹能力本身,以发现理性是否以这样一个过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1]康德在导言中,强调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理论理性是处理认识的问题,实践理性是处理欲望和意志的问题,其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意志能力。 那么什么是意志呢?在康德看来,就是自己实现自己的对象的能力。 纵观《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康德的道德形式主义研究到达最高之处了。实践理性批判事实上是对人类道德法则的元伦理分析。对道德法则的表达是形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或定言命令法则。康德对道德法则是这么评价的“以上所列举的观察道德原则的三种方式,归根到底,是同一规律的不同公式,其中每一个又包含着其他两者。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区别,不过这种区别与其说是客观实践的,还不如说是主观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类比使观念与直观相接近,并由此与情感相接近。”[2]而随后的两种表述只是为了能更接近情感。

哲学大师康德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 全名伊曼努尔·康德 出生 学派 / 流派康德主义、唯心主义 主要领域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 著名思想绝对命令、先验唯心主义、综合命题、本体 显示▼受影响于 显示▼施影响于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2 哲学思想综述 o 2.1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 2.1.1 先验感性论 ? 2.1.2 先验逻辑论 ? 2.1.3 先验分析论 ? 2.1.4 先验辩证论 ? 2.1.5 先验方法论 ? 2.1.6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o 2.2 《实践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o 2.3 康德哲学的学说结论 ? 3 名言 ? 4 康德生前发表的著作 ? 5 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译 ?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编辑]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编辑]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 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编辑]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编辑]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懊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编辑]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

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浅析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一.快乐主义的基本内容 快乐主义的伦理学说,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中心是人生问题。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快乐是幸福人生的开端也是其终结,因为快乐是唯一的生而为善的东西。由快乐出发,人生开始了各种选择和取舍,并把快乐的感觉作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所以,快乐也是人生的全部归宿。 但是,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依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持久的,不伴随或较少伴随痛苦的快乐,即心灵的快乐。他所说的快乐我们的一种“自然的快乐”,指身体健康和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从理性出发,他区分了三类不同的欲望:第一类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欲望。这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吃饱穿暖,渴饮困睡,其目的在于消除体内的痛苦。;第二类是自然的,但是却是不必需的欲望,如性欲的满足,或者奢侈的宴饮,这类欲望的满足同样体现为快乐,但却不能增加新的快乐;第三类是既不自然又不必需的欲望,而是由虚幻观念产生的。认为这种欲望违背了人的天性。如虚荣心、权利欲的满足,当然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伊壁鸠鲁认为,自然的又必要的欲望可以解除痛苦,例如渴的时候想喝水。自然而非必要的欲望则是指仅能使快乐多样化而不能消除痛苦。同时,我们可以把人的欲望归结为: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自然欲望带来的痛苦是可以祛除的,而社会欲望则是无止尽的,使人陷入无边的痛苦。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是自然但却不是必要的以及那种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需要我们节制与抛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在区分三类不同快乐的同时,伊壁鸠

关于快乐主义的哲学思考

关于快乐主义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快乐箱;快乐主义;生活意义 摘要:在哲学史上,快乐主义者提出,好的生活应该是从生活中得到尽可能多 的快乐。然而后世对此反对声不断。文章试图以对快乐箱的思考引入,分析后世哲学家对快乐主义的批判,结合老师课堂教学和自身思考,寻找生活真谛。 正文: 快乐主义是解释道德行为与人生目的的一种伦理学说,又称享乐主义。该学说倾向于用纯粹生物学的或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行为与需要,认为人们以求得快乐为生活目的,而快乐包括肉体与心灵的快乐。事实上,很少有人是快乐主义者,人活于世上,追求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成功、名望、金钱、权力和自由等等,快乐更多地充当生活的调味剂而非目标。 一、对于是否愿意跨进“快乐箱”的思考 在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奥兹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虚拟的发明——快乐箱。它是一个装有电极和医疗设备的箱子,只要人走进箱子里,就会体验到一波又一波持续的感官快乐,而且它可以产生足够多的变化使你不会失去新鲜感。但问题在于:一旦进入这个箱子,你就永远不想或者不会被迫从里面走出来。若干个月后,你的身体就会因为缺少运动而变得臃肿苍白,而且这几个月的时间你完全虚度了,但你一点都不会因此而烦心,因为你一直活在绝对的快乐里——那么请问,你愿意踏进这个“快乐箱”吗? 这是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一直被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人所追问和思索。调查表明,得出的结果往往是否定的,很少有人会愿意成为快乐箱的寄生虫。陈老师给出的解释是,尽管快乐箱能让他产生快乐的幻觉,但实际上却会因为缺少活动而使他的身体发胖、虚弱,以致生病和早逝——在现实中,没有谁愿意生病和早逝的,哪怕快乐箱使他感觉不到痛和早逝,但是由于他在思考——即能够区分真实世界和虚幻世界,那么他宁愿要较少的真实快乐也不愿意较多的虚幻快乐。 是的,一旦我们跨进快乐箱,我们将永远不想或者不会被迫从里面走出来——这是一个可怕的沉溺,犹如吸毒。我们将在虚幻的世界里获得快乐的绝对满足,但现实中却面临孤独、无为、病痛和早逝——这一清醒认识和衡量让理智尚存的人们对快乐箱却步,就像常人对毒品却步那样。感官享受能尽一时之兴,但我们会更多地关注长远的真实的利益。快乐箱只能给我们带来虚幻的短暂的感官享乐,无法替代现实中感情和成功所带来的真正的满足。

伊壁鸠鲁

“快乐”是一种善 ———试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 摘要: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是以他的感觉论和原子论为哲学基础的。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追求和获得快乐,快乐是人间最高的善。他所追求的快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快乐。伊壁鸠鲁强调,人们在追求快乐时应该遵循德性的指导,这样他就把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区别开来,赋予人的快乐以道德价值。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成为后世功利主义的滥觞。 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多以个人为思考对象,形成了不同于古希腊伦理思想的个人伦理学。古希腊的伦理学强调社会性要求,认为人的德性的养成和幸福生活的获得必须通过城邦才能实现,因为“人是城邦的动物”。但是,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入侵,城邦纷纷瓦解,依附于城邦的公民成为无依无靠的个人,原有的城邦伦理丧失其道德价值,关于个人的思考反而成为一种潮流,人们认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养成德性、得到幸福。“他们不再问:人怎样才能够创造一个好国家?而是问:在一个罪恶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有德?或者,在一个受苦受难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幸福?”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无一例外地关注个人如何安身立命、倡导追求个人幸福、张扬个人价值。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正是这一时期的个人伦理学的重要代表。 一、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的感觉论哲学基础上的。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关于一切事物的知识都是产生于感觉。人们的认识离不开感觉,因为感觉是最可靠的。“一切感觉都是真理的报道者”。离开了感觉,一切事物都会失去判断标准。当然,这里所说的感觉既是指人的身体、肉体的感觉,又是指人的心灵的感觉与体验,而快乐就是人们唯一的真实的感觉和体验。“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觉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从感觉出发来判断快乐与痛苦,成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思想的鲜明特征。既然“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那么人们就应大胆地去追求快乐。但是横亘在人们心灵中的两大障碍———对神的恐惧和对死的害怕———阻碍了人们对快乐的追求,要破除人们的这种恐惧心理,就必须从根本上颠覆其产生的思想基础。在继承和发展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的基础上,伊壁鸠鲁运用其原子论思想对人们进行了心灵的哲学治疗。伊壁鸠鲁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世界的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物质产生的,而不是由物质世界以外的某种力量创造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物质就是原子。伊壁鸠鲁强调,整个宇宙世界是由形体与虚空组成的,其中,构成形体中复合物的就是原子。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原子相互冲击与碰撞的产物。所以原子既是创造宇宙世界的本体,又是生成世界万物的动因。当然,原子的这种自身运动,不仅生成了世界万物,也生成了人,生成了神。世界是物质的,因而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人以及神也是物质的。首先,伊壁鸠鲁从根本上否定了神的神圣性与绝对性。在当时人们的思维习惯中,认为神是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的一种绝对力量,神始终干预人们的生活,它具有神圣性。伊壁鸠鲁以原子论为思想武器,指出既然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质的,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神既然是一种存在,它也是物质的,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什么超越宇宙万物的神秘力量,它也是有形体的、有重量的,也是会作盲目运动的,因而在本质上与人没有什么区别。伊壁鸠鲁认为,神没有主宰世界的绝对权力,也没有赐予人们幸福与痛苦的权力;神从来不关心也不干预人间的事情,它只关注自己的事情。因而,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与神无关。人们对快乐和幸福追求的

康德的自由思想

康德的自由思想中涉及的五对关系 政治学理论082200271 郭礼峰在康德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康德所考 虑的自由,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自由,而且是要从哲学本质上来考察人类实践生活中自由所赖以成立的理性的先决条件,考察自由的哲学基础以及人类的天职、希望和未来。康德的自由思想既不是宗教主义奴役人的“神性自由”,也不是经验主义浅薄无聊的“任性自由”,而是“理性自由”,实践的理性自由,是站在人类理性的高度对自由的一种审视。康德对自由的阐述与论证,改变了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方式,把人们从对自由的错误认识中拉出来,使人们认清自由的本质,明确自由的价值,使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达到一种理性的、辩证的高度。 自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其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自由问题是西方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自由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束理性思维的闪光,也是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朵理性之花。在古希腊自由起初是指一种国家生活原则,直到赫拉克立特,自由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自由由一种政治概念发展出独立性和能动性的涵义来。但随着政局的动荡,古希腊哲学家的一切美好而崇高的理想都被罗马统治的冷酷和残暴扫荡殆尽,这使得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逐步转向内心。 人们认为人的自由仅在于超出一切,对一切现实漠不关心,以达到内心安宁。中世纪哲学是唯灵论的哲学,它由新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柏罗丁的“太一学说”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自由学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认为人没有意志自由,主要代表是早期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一类则认为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其主要代表为托马斯.阿奎那和经院哲学时期的约翰·邓·司各脱派。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在中世纪唯名论和经验论的争论以及希腊哲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要求对宗教进行改革。一种回到古典文化范本,复兴人性,摆脱教会控制的文化和宗教改革运动应运而生。文艺复兴主要复兴的是古希腊哲学,这一时期人们以古希腊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人的意志和情感进行肯定,反对基督教的精神统治,要求信仰自由和肉体自由。 近代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反权威、反专制、反集权主义,要求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的时代。唯理论坚信理性和知识的能力,认为自由就是对理性的符合和认识;经验论将自由归于意志、情感,认为自由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这样他们的论述在近代就形成了一场围绕着自由与必然之间关系而展开的混战。对西方自由观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表明,人类对自身自由奥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前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少富有启迪性的见解,留下了一大笔优秀的思想成果,这些见解与思想成果无疑是康德自由观的理论前提与思想来源。尽管许多哲学家都对意志自由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但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自由观念。这也预示着,随着哲学新变革的到来,自由理论的逻辑进程将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从自由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虽然自由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和界定不同,但每个过程都显示出了人们对人类自由生活的追求。每个时期人们所追

19世纪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综述

19世纪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综述 1、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 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 思想背景:18世纪末进步哲学特别是杜尔哥与孔多塞的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特别是亚当.斯密和萨伊等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家的观点;圣西门、康德、笛卡儿、孟德斯鸠、休谟的思想;孔狄亚克和“观念学派”以及牛顿自然科学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人道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方法。 2、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年) 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资本论》(三卷,1867,1885,1894年) 思想背景: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法国的传统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派的思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莱布尼茨的发展思想和康德的冲突中心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等著作;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类学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一切关系和形态变化的基础;阶级利益和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历史既是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也是人类日益异化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是经济异化的典型形式和高级阶段;法律、政治、宗教等上层建筑不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还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思想的根源在于倡导者的生活条件和历史环境。历史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过四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每一种方式都是它先前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对抗的产物,人类社会的最后阶段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后建立的共产主义。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和秘密,提出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是人的劳动。 3、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 代表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42年),《社会静力学》(1850年),《进化的假说》(1852年),《心理学原则》(1855年),《第一项原则》(1862年), 《生物学原理》(1867年),《社会学研究》(1873年) 思想背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汉密尔顿关于哲学方法的思想;莱尔的《地质学原理》中发展假想的思想,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赫胥黎的

浅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浅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摘要:伊壁鸠鲁是“快乐主义”的代表,他的思想影响广泛,曾被人误解为享乐主义。但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以辨证的态度对待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努力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关键词:快乐;幸福;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是古希腊晚期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研究自然及其生灭的物理学;研究人生及其目的的伦理学。伊壁鸠鲁在他感觉主义准则和原子论物理学的基础上,改造和发挥了昔兰尼学派的快乐论,提出了自己的快乐主义,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 一、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 伊壁鸠鲁说“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但是,“我们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 伊壁鸠鲁把快乐分为两类:一是“动态”快乐,是人们在满足自己的愿望的过程中获得,主要指感觉的快乐。一是“静态”快乐,是一个人愿望得到满足后,那种满足的状态本身,主要指精神的快乐。伊壁鸠鲁认为精神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他看来,肉体的快乐是必要的,但无法实现灵魂的快乐。而精神的快乐是深刻的,能使人体会到内心的宁静。在伊壁鸠鲁看来,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应该沉迷于肉体感官享乐的人,而是一个追求精神快乐的人。从这一角度来看,伊壁鸠鲁并不像人们长期误解的那样鼓吹单纯追求感官的快乐和欲望的满足。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并不等同于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 二、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快乐与愿望。伊壁鸠鲁把欲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的、必要的愿望”。包括衣、食、住等。这类欲望应该尽量满足,“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根植于此”。。筇二类是“自然的,但不必要的愿望”。例如对奢侈食物的渴望。第三类是“徒劳的、无意义的愿望”。表现为权欲、财欲、名欲等等。这些愿望干扰了灵魂的宁静,应该把它们消除。聪明的人能够控制住这些欲望,保持心灵的宁静,获得幸福。 快乐、美德与友谊。伊壁鸠鲁认为友谊是获得幸福的工具。“在智慧供给整个人生的幸福中,以获得友谊最为重要”。没有朋友的人是孤独的,朋友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对朋友应该象对自己一样好。伊壁鸠鲁也提倡一些传统美德,如勇气、节制等。主张“把自己调整到满足于简单的生活所需”。同时,伊壁鸠鲁强调坚持公正原则。公正就是守法,可以避免人们为了获得一时的利益,而损害长期的利益和精神的快乐。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

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左宏明(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从西方哲学中幸福追寻的历史与追求幸福成为公认的人生目的出发,讨论了幸福的涵义,追求幸福的途径,最后探讨了幸福的标准以及与价值哲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幸福涵义价值哲学 0引言 幸福这一古老的伦理学命题,历史上曾有许多哲学家对此都进行了深邃的思索。本文试图从其中种种的看法语现象中,抽象出其本质的有意义的部分,就有关内容做出一个尽管不十分完备和准确,但也可以说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理解。 1幸福的历史追寻 在哲学的历史上,自古希腊肇始的许多哲学家,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也是其他一切目的的目的。这种以幸福为伦理活动终极目的的观点被称为幸福主义。快乐主义或幸福主义的生命观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追求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充分享受生命和生活的乐趣。这种快乐和幸福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物质的快乐和幸福(如财富的积累与感官的需要与满足)和精神或心灵方面的快乐幸福(主要指心灵的宁静与灵魂的安宁)。 1.1德谟克利特的幸福主义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了幸福主义的生命观,他主张构成理性的原子是圆滑和精致的,构成感性的原子是暗淡而粗糙的,两种原子构成了两种认识,也形成了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的快乐及心灵的幸福和快乐。 1.2犬儒学派与希勒尼学派的对立的生命观犬儒学派的重要代表第奥根尼,主张人生要过简单纯朴的生活,回到所谓的自然状态中去,独立自主地活着,幻想离开现实社会过安贫乐道的生活。 1.3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生命观晚期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倡快乐主义的生命观。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在谈到快乐时他说: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 1.4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西方而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禁欲主义或悲观主义则无疑如同一张巨大的黑色天幕将一切光明笼罩,人们的生活以及心灵都被宗教禁欲主义的枷锁牢牢套住。 1.5十五、十六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生命观十五、十六世纪被称作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打破神学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成为一股不可遏抑的历史潮流。 1.6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者的人生观他们把生命看作一台机器,将生命的意义束缚在极为狭小的范围,用自然的机械、静止、孤立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存在主义的哲学系统,并且是德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海氏认为“此在”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在现实社会中,人越具有社会性,就越失去个性,失去自由,死亡,才是人生的终结,是“此在”本质的完全体现。海氏指出,死是最独特的、最不连贯的、最不可替代的。海氏的死亡观是独特而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它预示着个体的独立和苏醒,但是却又是厌世和消极的。 2幸福的涵义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所追求的幸福也各不相同,如,穷人以财富为幸福,病人以健康为幸福,有闲者以快乐为幸福,等等。 可以看出一点,幸福与主体期望的状态有关,因此,可以得到:幸福是主体对自身以及环境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不存在差距,或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差距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样说来,可能不幸福更容易理解,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存在差距,并且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心理状态。 3获得幸福的途径 由哲学家们的探讨和上述定义可知,获得幸福的基本途径有两类,第一类是处于不意识状态,即未考虑差距;第二类是意识,即考虑这一差距。第一类中,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一点有许多哲学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二条是沉浸这某种事物中。如斯宾诺莎指出的就是这一条。麻烦在于当你询问自己思考的框架时肯定打断你的流动。如果你想幸福,根本就不要问你是否幸福。对于是否幸福的问题反而让我们很不开心,本来幸福的生活因为一再的思考到底幸福不幸福而打了折扣。能够以这类方式获得幸福的,在人类群体中,是少数,大概只有勤奋笃学,孜孜不倦的学者和无我状态的精神病患者。第二类中,基本途径有三条,一条是期望值不变,改善自身的状态;另一条是自身状态不变,降低期望的水平;第三条是在适当地改善自身的状态的同时,降低理想的水平,是二者兼用的途径。遵循第一种办法的可以称作是乐观主义的,第二种办法的可称作是悲观主义的,遵循第三条途径的可以称作是中庸的。 采取悲观主义途径的,犬儒学派几乎将欲望水平降低到仅仅是活着,主张人生要过简单纯朴的生活,回到所谓的自然状态中去,独立自主地活着。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将这一途径推向了极致,他指出,要得到永久的解放,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 采用中庸者的途径,德谟克利特认为,心灵的享受是圆滑和精致原子的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则是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和永久的,后者是低级和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求得精神的幸福和节制物欲。 采用乐观途径的,可能是许多人都希望采取的一种途径。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的生存和意义就在于自身本性的满足,并赞美这种合理性,认为它是世界存在的前提,即属于此。 但是,这种途径能够获得幸福的希望却很渺茫。最简单的不快乐是因为贫穷造成的。贫穷的人如果有钱了就会觉得幸福。但是增加的财富的影响惊人的小。 4幸福的标准与价值哲学 什么是理想状态,这就是幸福的标准问题,它涉及了幸福的,抑或说是人生的价值标准。弗洛伊德说“幸福完全是主观性的东西”。 苏格拉底好像是第一个批评性的思考幸福条件的人,考虑人们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他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让幸福问题与个人和美好完全结合:幸福就是过美好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存方式。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认为德性是人的真正本性或本质,它使人区别于或高于其他动物,使人成为人,因此,德性不仅是人生所应追求的价值,而且也是人生的自身价值之所在。既然如此,关于人生幸福的价值学就成了关于道德的学问,其使命就在于通过引导人们向善以达到幸福。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人们理想状态的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价值的追求也日益多元化,这样德性或美德不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更不是人生的唯一价值,人生的价值是多元的、系统的,其中幸福包含德性,幸福是真实人生的总体、中心和终极目的。 事实上,由于一般价值论的影响,自20世纪早期以来,西方哲学家们已经拓宽了伦理学的领域,伦理学正在转向一般价值理论或价值论。在我国,正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在研究价值问题时把目光投向幸福论伦理学。这表明“将价值论和伦理学统一起来以形成一门统一的人生、价值或幸福哲学,即价值论,是完全可能的”。 现代价值论在现代条件下已经内在地继承了原初伦理学的精神,它视幸福为个人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为社会构建观念的价值体系,为个人和群体确立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幸福论伦理学与价值论的统一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伦理学家从人类幸福的角度在研究大量的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致力于构建现代人类社会的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的智慧》.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3]谢军.《论幸福论伦理学与价值哲学的关系》第2卷第4期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2月 [4]江畅.《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第31卷第4期2000年10月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5]江畅.幸福之路)伦理学启示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6]张书琛.西方价值哲学思想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社科论坛 12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