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君主论书评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君主论书评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君主论书评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君主论书评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君主论》读书笔记——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西方乃至世界上的一部奇书,其奇就奇在他敢于在天主教居主导的世界中摒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追求,公开地向君主提出使用权谋、为了权力不择手段这些背离公众价值的“肮脏”的思想。马基雅维利也是世界上较早把权力作为政治的核心进行研究的思想家,他的权力观使政治脱离了道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马基雅维利也被称为“近代政治学之父”。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许多他对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权力的建议。他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君主应该拥有的品质,并通过辩证的解释来论证君主的正确做法。他主张君主要吝啬、要残忍、要像狐狸和狮子一样聪明和凶恶、必要的时候可以背信弃义、可以为恶、要让人民都畏惧他······这种种的主张都使马基雅维利显得极度的不道德。

但是,马基雅维利的这些主张都有自己的理由,他的一切理论的基础就是他的一个著名的主张“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也就是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至于他的这一主张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但就马基雅维利论证的过程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严谨的。他从正反两面预测了君主做法可能产生的后果,然后依据结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论证了非道德的合利益性,他的思维逻辑就是结果大于过程。

马基雅维利的这些主张到底对不对呢?要判断一个主张是那么,

正确还是错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没有绝对正确的事物,只有符合实际的暂时正确的事物。依据这个思维,我更倾向于马基雅维利君主观的正确性。理由有以下两点:(1)目的的道德性

既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是建立在“目的总是证明手段的正确”这个理论基础上的,那么他所谓的目的就成为了其君主观正确与否的关键。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主为什么要选择非道德行为的原因时,都是把道德、正义、理性作为最终目标的。比如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主应该残酷的时候时他说“为了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而残酷,比起那些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而不顾的所谓仁慈,其实是仁慈的多了。君主也许想受人爱戴和令人敬畏二者兼备,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如果必须在二者间作出取舍,则令人畏惧比受人爱戴安全得多。”可

以看出,马基雅维利并不是排斥仁慈,而是对个别人的仁慈并不能带来大多数人的安全,这对于多数人是不仁慈的。也就是说,马基雅维利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仁慈,是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仁慈观。这种全局观不仅体现在仁慈的论证中,而且普遍的存在于他的整本《君主论》中。在个人道德和全民道德中,马基雅维利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全民的道德。虽然他的理论中也有君主自身的利益考虑,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基雅维利的主张是牺牲君主的个人声望来成就全民的安全、利益和道德的献身主义精神,这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忍受孤独的。.

(2)现实的不可为性

马基雅维利并不是一开始就主张君主的“非道德”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是非常乐意用道德来实现道德的。但是,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割据势力非常严重,各城邦国家之间彼此仇视和敌对,整个意大利四分五裂,备受西班牙、法国等国的蹂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马基雅维利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来抵御外部的侵略,实现意大利人民的安全和团结。在当时,显然,一个优柔寡断的谦谦君子是不可能完成统一意大利这个重任的,意大利需要的是一个强硬的有手段的君主。“在非常的情况下就要运

用非常的手段”,从这一点上来说,马基雅维利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这一理论的切实实践者。

马基雅维利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和仁慈是行不通的,只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才有可能真正的保卫人民。他主张用军队和计谋和赢取战争,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在维持统治的方式上,马基雅维利也不主张过分的仁慈,因为君主的臣子们都是善用权谋、趋利避害的精明小人,因此,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有狮子一般的权威和狐狸一般的睿智,这样才能掌控大局。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研究的是实然的问题,而不是应然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君主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这是一种务实不务虚的态度,或者可以说是摒弃了虚伪表面的“正人君子”。但是,他的

理论还是有很多缺点和局这并不是说他的理论就是正确无误的,

限的。

首先,君主的道德不一定是高尚的,君主之所以会按照马基雅维利的

说法去做,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为了全民的利益,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和财富欲望,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很可能会为了自己的享受,加倍的盘剥人民,因此,马基雅维利主义大多数时候会成为君主们掌握权力、攫取利益的工具;其次,马基雅维利公开地提出自己的这些非道德的主张,会在全社会产生一种恐惧和效仿作用,如果君主都选择成为一个“非道德”的人,那么,大臣、人民就会为了适应君主的“非道德”而做一个“非道德”的人,这样的话,全社会就会到处充斥着欺骗、愚弄和残暴的气息,这样国家是不可能存在长久的。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出版就受到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但当我读到此书时,读出的是他改变国家状况的热情和不得不采取非正常手段的无奈。他从对历史的观察和对现实的分析中找到了自己的救国救民的途径。或许他在别人眼里不是一个好人,但至少他是一个爱国的人。他的《君主论》也许不是一本好书,但至少它是公认的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君主论》读后感【精选合集】(最新)

《君主论》读后感篇一 “君王需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题记 《君主论》这本书一开始是马基雅维利为了向美第奇家族证明自己的效忠之意而出现的。他只想得到允许,重返公共生活。因为在此之前,一直效忠于共和国的他在其领导失败后并没有随首脑们离开,而是留在佛罗伦萨等待美第奇家族归国并祈求能为国家效力,可是美第奇家族并不愿意那样,而是将他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虽然最终被营救却也只得远离公共生活。 而命运的双手总是玩弄马基雅维利,当马基雅维利在有生之年的最后一年中,终于获得美第奇家族批准返回佛罗伦萨的公共生活,但是那一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大败罗马教皇,罗马教廷支持的美第奇家族再次被佛罗伦萨的人民*和驱逐,佛罗伦萨共和国恢复。 这样马基雅维利再次被驱逐出公共生活。这一年,他悲惨去世。直到400 年后,他的梦想才得以实现意大利才统一。 虽然这本书总是被评价为是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 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应该被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细细琢磨而不是以现在的道德水平来衡量当时状况下的事情,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如普通大众一般觉得这本书是如此邪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意大利仅仅是又一个又一个很小的国家构成的,它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经济并不是那么发达可以直接抵御外敌,它们必须联合却又互相抵触着。 每个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维持一种政治生命,但是由于贵族和人民之间的以及贵族各党派之间长期冲突使得城市共和国无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种冲突带来了暴政。 因此,在这种历史背景条件下,我觉得《君主论》所宣扬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各种历史的种种迹象也曾表明只有强有力的甚至是偏激的政治领导去统一混乱的局面后,逐步改善才可以达到一种和平。如果没有如同《君主论》中那样强有力的就不能完成统一从而使国家和平安稳。 在本书中马基雅维利提到:“一个君主,尤其是一个权利尚未巩固的君主,应该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由此一小小一句话,也

君主论

浙江大学 君主论- 读书报告

1. 《君主论》概览 1.1背景 1.1.1时代背景 ?马基雅维利出生于1469年。 ?1513年开始写《君主论》。 ?以弗洛伦撒为中心,意大利在十四五世纪开始了文艺复兴,也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萌芽地。 ?意大利政治体制不成熟,封建,分裂状态:(米兰公国,威尼斯共和国,弗洛伦撒共和国,那波利王国,教皇辖地)。 ?1454年缔结洛迪条约,进入一段和平时期,黄金时期。马基雅维利生于此。 1.1.2作者背景 ?马基雅维利出生于贵族家庭,受到良好教育,服官。 ?弗洛伦撒面临外地入侵,马基雅维利倡导国民军,担任佛罗伦萨军令局局长,在之后的战争中取得辉煌胜利。 ?之后国民军遇到失败,1512年弗洛伦撒共和国瓦解,君主制复辟,马基雅维利入狱,被放逐。 ?这里要说到一个重点,就是马基维维李被放逐以后。 ?共和国瓦解后,马基雅维利没有出走,而是希望能留在新政府中,然而他被入狱最后放逐。之后他进入了贫穷的村夫生活,并且子女多负担过重无力纳税,多次欠税。然而他在晚上过着一种严肃而愉快的精神生活,换上朝服,进入古人所在的往昔的宫廷,与古人对话。马基雅维利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了君主论。 1.2内容简述 ?对君主国类型与如何统治这种类型的君主国的讨论 ?旧有的(世袭)君主国 ?不是重点,一般都很好维护 ?混合君主国(半新不新) 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讨论

?新旧国家是否共通语言文化 ?占领前是君主统治:是否中央集权还是诸侯管理地方 ?占领前是自由形态(共和国) ?新君主国 根据君主国的类型进行了讨论 ?依靠自己的武力与能力 ?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幸运 ?通过邪恶之道的 ?由市民或贵族选举的(半傀儡性质) ?教会的君主国 ?论君主国的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的必要性 ?军事力量的种类: ?君主自己的军队(对应于马基维维李一直渴望建立的国民军)?雇佣军 ?国外强大势力的援军 ?混合军队 ?君主应该具有的品德以及如何行动 ?慷慨- 吝啬 ?残酷- 仁慈 ?守信 ?避免蔑视与憎恨 ?关于堡垒 ?大臣与献媚者

大学生君主论有感800字五篇

大学生君主论有感800字五篇 咀嚼书中的宁静,体会其人生滋味。读书,可以让读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书海中,找见自身的启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君主论有感内容,仅供参考。 《君主论》的成功在于它顺利的在欧洲诞生,城邦林立,强敌环饲的佛罗伦萨给与了 霸权理论得天独厚的土壤。彼时的欧洲,有限的辖地造就了一大批村长国王和县长国王,统治的本意变成了生存而不是享受。于是乎,卑鄙就成为了卑鄙者的通行证,无耻也成为了无耻者的座右铭,成王败寇的差别就在于比别人再多无耻一点点。本书便给众多的强盗头子们提供了机会,也给人性中的阴暗面找到了一个貌似正当的理论基础。剩下的工作,便是欧洲强盗们如何更好地践行这套理论,印证这套理论,最后放之四海皆准。 马基雅维利是个直率的功利主义者,直率的甚至有些可爱。老马同志认为人之初本善 或是本恶已无需争论,他在书中一针见血:“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 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然后他又进 一步指出:“对于一个君主来说,不仅不必具备各种美德,而且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 亡国的恶行。”他精辟的言辞锋芒毕露,字里行间已经具备了杀人的潜质。东方和西方, 一进一退之间,日后发展的道路便清晰了起来。所以,并不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而实在是我们纯真的眼里融不进沙子,风沙一来唯有放弃抵抗而已。 五百年过去了,《君主论》却并没有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它就像一把利刃,随时戳 穿着政治主宰和商业寡头们的种种谎言。马基雅维利随时在提醒我们:强者与道德无关,强者与宗教无关,强者只与自己有关。关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各种美德,老马有如下一段描述:“当遵守信义对自己不利或原来使自己作出诺言的理由不复存在时,一位英明的君主 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但君主又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性,并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要显得具备一切优良品质。因为群氓总是被外表和事物的结果所吸引,面这个世界里尽是群氓。”老马看透了。世界越来越小,竞争却愈加激烈。无论是战争社 会还是商业社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说法颠扑不破。1998年金融危机,伪善的西 方政客和资本家们联手吹大了东南亚的经济泡沫,人们突然发现天堂和地狱竟仅一纸之隔,第三世界的“群氓”们被狠狠的欺骗和抛弃。如今,次贷危机的影响又席卷而来,马基雅维 利的徒子徒孙们多少年前开始的游说收到了效果,他们表里不一,大发其财,其苦果却要 由全世界的人来承担。战争没有一天停止过,掠夺也没有一天消失过,君主们却悄悄发生 了转变,他们被上文明的衣衫,行使文明的欺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相同的结局绝不会再次上演。得益于国人眼界的不断拓展, 知识层面的持续扩大,我们在今天能够看到《君主论》这样一本影响了后世众多政治家、 企业家、帝王和流氓的著作,也看到了辉煌成就之前的龌龊手段,了解了他们一袭晚礼服 下面的满身脓疮。洋务运动时期,朝中的大佬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商业 竞争极端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利用他们的思想,完成自己的崛起。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 君王须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小也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是他的父亲贝纳尔却嗜书如命,不惜血本设置了一间私人藏书室。里面收集了不少希腊和罗马哲学家的书籍,还有几部修辞学大师的作品,以及多卷意大利史。也正是如此,马基雅维利才可以阅读这些书籍为其以后的政治思想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少年的马基雅维利就参加了起义来反对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独裁的他,在共和国首席秘书的支持下成为自由执政十人委员会的秘书。他主要负责监督国防和外交事务。也正是这种外交使他见识了超出佛罗伦萨更为广阔的世界也使他成就了自己杰出的口才。可是命运女神总是喜怒无常。西班牙军队占领了佛罗伦萨,共和国领袖纷纷出逃,被驱逐的前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回国。马基雅维利并没有随共和国领袖们一同出逃。而是留在了佛罗伦萨等待美第奇家族的归国。他向美第奇家族祈求希望能够继续报效国家,可是事与愿违。美第奇家族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马基雅维利逮捕入狱。虽然经过多方营救,他虽不在狱中却也不能返回公

共生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在后来的14年,他不停的写信给美第奇家族和罗马教皇以示效忠之意。其中就有《君主论》这本书是献给美第奇家族的领导者的。可是都毫无音信石沉大海。在这漫长的14年当中,他白天劳作晚上读书,就如中国古代贤士一般,或如性情旷达的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一般。在他临终的最后一年,他终于获得了美第奇家族的批准返回公共生活,可是这一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大败罗马教皇,罗马教廷支持的美第奇家族再次被佛罗伦萨人民推翻和驱逐,佛罗伦萨共和国恢复其统治。然而此时的马基雅维利再次被指认为叛徒,再次被驱逐出了公共生活。也就是在这一年,马基雅维利凄惨去世。 在400多年后,马基雅维利的梦想才逐渐得以实现,意大利也终于完成了统一。就像许多著名的人物一样。马基雅维利在生前并不如他逝世之后出名。因为大多名人都是预言家一样的存在,他们的思想超前。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们所能认知的。 人们在后来漫长的时光当中,对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评价最多的便是这是一本充满邪恶言语的书,是受到恶魔的启示后完成的书。可是我在这里想要阐述的是,这本书并不能被称之为邪恶,而是一本描述现实的预言之书。人们是在400年后才开始热议这本书的,所以往往大多数读者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以及自

浅析《君主论》对当今政治的参考价值

浅析《君主论》对当今政治的参考价值马基雅维利,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对祖国处于四分五裂并遭到外敌入侵的境况,他凭借着亲身体验和政治上的天赋,成为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课耀眼的明珠。他在人类历史让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而《君主论》是他的主要作品,在欧洲的政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当时的欧洲这处在一个历史的交替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破冰需要政治上的突破以维护自身利益。在这个时期封建领主制即将崩溃,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教会的势力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开始消退减弱。作为那个时代的君主也迫切的需要一个政治理论上的引导,所以《君主论》符合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需要。《君主论》对历史上和当时的事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论述了君主国都是以何种形式的来,如何维持,以及君主如何统治自己的军队,大臣,如何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等。所以,在那个时代,《君主论》的出现,意味着马基雅维利对过去以及当时君主政治统治状况的总结概括,对当时的政治家们有着极大地借鉴意义。那么,时至今日,《君主论》还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在我看来,在君主制衰弱的今天,《君主论》中描述的政治统治手段,无疑有着极大的局限性。而且,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的出发点并不是站在一个理论领导者的角度来诉说,而是欲通过此书以换取一官半职,所以从道德方面来看,《君主论》中的论述是过于偏激的。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之初,性本恶”,所以,作为君主,如果只是善良就会灭亡,他认为“对人们应当加以爱抚,要不然就应当把他们消灭掉”,这句话完全类同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不过听起来更加令人胆战心惊。马基雅维里指出:“谁是促使他人强大的原因,谁就自取灭亡。”意思是说,对于威胁到统治安全的势力,绝对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心狠手辣,斩草除根;谁纵容自己的敌对势力,谁就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在他看来,这是一条“永远没错或者罕有错误的一般规律”,是规律就得遵守,否则必遭惩罚。并且,“一个君主必须狐狸般狡猾,狮子般得凶狠。”他认为,一般人类的本性是忘恩负义的,是易发生改变的,是没信誉的,人们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因此,作为一个君主维护自己的政权的稳固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善的一面还是恶的一面,它都是一种手段。在国际上,外交能力之间的较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外交政策的对抗,君主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就像狐狸一样狡猾,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洞若观火,这样才能在纷繁的国际关系中生存下来,而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主权的时候,强硬的外交立场时必须的,对待敌人要像狮子般凶狠。 总而言之,在维护君主的权利威严方面,马基雅维利过多的渲染了暴力对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倡导和平的今天,道德层次上的《君主论》已不适用于当今的政治统治。但不管如何,存在即合理,对于任被政治家及广大学者研究的《君主论》任存在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统治而言,《君主论》中存在着的广泛的政治统治手段和独特的政治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借鉴。 其一,为秩序。政局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秩序的正常运行是各国统

马基雅维利

1.共和国的政体形式和权力机制。在政体形式上,马基雅维利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阿的思想,即共和国应该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兼行的混合政体。马基雅维利认为无论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还是共和政体都容易蜕变成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群氓统治,因此,一个国家若推行其中一种体制,必然会转变成其反面。要使共和国长久生存,统治者就应该在同一城邦内兼行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三者可以相互守卫,从而更加稳固而持久。 2.共和国的公民美德和自由。马基雅维利将公民美德定义为公民对共和理念的共享和认同。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公民美德包括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至上的精神。公民美德的标志应是:公民“为之奋斗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公共利益;不是个人的后代,而是共同的祖国”[2]。如果一个人没有为公共利益作出贡献,那么他的行为就是恶行。个人的德行、家族的利益必须与国家的荣誉取得一致,真正的美德只存在于为共和国服务所表现的一系列伟大行为当中。二是公民美德应是保护自由和光大国家的能力。在论及美德在民政事务中的作用时,马基雅维利使用该词指开拓城邦、加强有序统治、制止内讧、避免腐败、保持果敢的领导能力及支持一切和平努力所必需的天赋[3]。马基雅维利之所以把公民美德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因为他认为共和国和平自由的生活除了有赖于制度设计外,还要看公民的德行,美德与自由是相互支持的关系,美德败坏时,政治自由就会衰亡。 3.共和国的生存策略。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集中体现在维持共和国的各种策略。首先,他肯定阶级冲突对共和国的作用。他指出一定程度的阶级冲突,有助于民众宣泄对个别贵族人士的愤怒,缓和社会矛盾,防止恶性骚乱的出现,从而达到国运长久的目的。因此,他主张让各阶层都参与政治事务,以维护公共利益。其次,他主张用宗教和法律来维持公民美德。一方面,他认为统治者应当利用人民的宗教感情,因为信教的人民易于管理,宗教可以成为巩固国家政权的工具。另一方面,他主张用法律的强制性来规范人的行为、制约人的邪恶本性。由于法律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从而保证了它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正是这种公正性和权威性,才能唤起公民关心国家和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强有力的法律,还有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并对政治肌体的腐败倾向起到一种威慑和清除作用。 我们如何去理解、评价马基雅维利上述遗产的深刻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从文艺复兴开始,近代西方人想问题、看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马基雅维利这样的人文主义者,其政治思想分析的着眼点是历史上发生的、现实中正经历的各种事件,并认为自然人性和在法律上享有公民权利、义务的自由个体是政治分析的起点。这种世俗化的“人性-政治”说试图回答世俗的个人存在、利益与世俗的国家统治、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回答的方式带有“近代性”(Modernity,亦译“现代性”)的特征。按照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设想:政治体制的设计和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捍卫公民的自由权利。同时人性和每一个个体又有其特殊性,人性中有许多弱点,所以完美的国家体制设计必须应对人性中各种偶然的、会引发“恶”的因素。同时个体存在的价值与一个国家存在的价值不是完全相等的。国家政治统治要照应国家自身的存在方式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回答上述问题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新思维参照了两种事例:在历史上,马基雅维利特别参照了罗马共和国的治国经验,而现实中就是马基雅维利担任佛罗伦萨政府官员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在马基雅维利的心目中,共和国是其理想的国家制度模式;另一方面,光靠制度还不能解决问题,一个统

君主论读书笔记字数5000+

《君主论》读书笔记 马基雅维利和《君主论》在世界历史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也是很有争议的两个角色。我们不妨暂且抛却这些争议不谈,先来了解一下马基雅维利和《君主论》的一些基本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出生在意大利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未能受系统教育,属自学成才。1498年,梅迪奇家族被驱逐,马基雅维利被任命为佛罗伦萨第二国务秘书,并在此位置上任职14年。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他国统一的王权为国家带来的兴旺发达,从而思考意大利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之后,由于1512年民军的失败及梅迪奇家族在西班牙的扶植下在此回到佛罗伦萨掌权,马基雅维利失掉了自己的政治职位,过上一种隐居的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期间,他的政治思想代表作《君主论》、《论李维》和军事思想代表作《战争的艺术》得以完成。 在《君主论》这本书中,主要谈论了三个大方面的内容,笔者将其概括为:一、君主如何获得权力并维护在统治地区内的权力;二、君主对军事力量的掌控方式;三、君主的个人品格或者品行对国家的影响。 第一部分中,按照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君主获得统治权力的方式又可分为两个方面:通过继承获得权力和通过占领新土地而获得的权力。在这两个方面中,马基雅维利主要侧重于论证如何维护在新占领区域的权力。他认为,维护在此类地区权力的最好方式有三种:一、摧毁原来的政治体制;二、御驾亲临驻守在那里;三、允许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法律之下,对他们收取贡赋并且在这些地区中扶植一个使之与君主保持友好关系的寡头政府。而当这些地区反抗的时候,应该及时予以镇压,因为,背叛的地方后来第二次被占领之后,它们就很难再丢失了。1而对于第一部分中的另外一种获得权力的方式——世袭权力,马基雅维利给出的维护此钟权力的方式是尽量沿用之前争议不大的政策和措施,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策是具有连续性的,此时不便进行较大的改革,因为在作者看来,“一次改革通常总是为下一次改革的建筑留下一面可供持续建造的齿状墙”2。 第二部分中,作者重点阐述了有关国家、君主与的关系。作者将军队分为自己的军队、雇佣军、援军和混合军,君主依靠这几种军队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获取和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力。在这几种军队中,只有自己的军队才是最可靠的,其他的军队对君主和国家来说都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对此书中已有说明,在这就不再一一赘述。简言之,作者对于这几种军队得出的结论 1《君主论》第三章“论混合的君主国” 2《君主论》第二章“论世袭的君主国”

《君主论》论文

《君主论》中的狐狸与狮子 ——大国复兴和权术的相依为命 摘要: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的传世名作,主要内容是他的政治构想和治国方针。人类有很多对于社会的理想,比如《理想国》和《乌托邦》此类,它们无不寄托了人类美好的向往,在这些著作当中,《君主论》显得是那么的不合群。因为,这本书毫不留情地将我们暴露在到现实的黑暗面下,马基雅维利在他这部简短的巨著中详细阐述了君王所应该具有的权谋霸术。他似乎完全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抛去所有的理想主义色彩,直面人性的阴暗面,说出了“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的政治斗争实质。 前言: 马基雅维利写道:“凡是想要获得君主恩宠的人们,向来都是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自以为君主最喜爱的东西作为献礼”。遵循这个观点,马基雅维利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他对于历史的认识和政治构想融合在《君主论》一书中,奉献给了当时的一位掌权人,以期获得理想的实践。 这是马基雅维利写《君主论》的目的,这本书不仅仅是观点的陈述,更是他个人理想的表达。看似实用主义至上的一本著作,其实在背后,深深隐藏着一个理想主义者毕生的追求和期待——意大利的统一和强盛。 尽管不少人因此称马基雅维利是恶魔的导师,对他进行口诛笔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思想保留且延续了下来,并着实左右了一些人的思想,并有人竞相效仿,将其付诸实践。克伦威尔、拿破仑、俾斯麦、希特勒、墨索里尼……近代数得上的西方独裁者,几乎都受它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赤裸地表明,为目的可以不惜一切,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君主目的呢?他以“狮子”和“狐狸”为例,两者并举,大业可成。真正的统治者必须集狮子与狐狸的特性于一身,不但要像前者一般勇猛,同时也要像后者一般狡猾,既像狮子一样能惊骇豺狼,又像狐狸一样能识别陷阱。其实,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仔细想想,我们过去,甚至现在的统治者,也具备着类似的特质。 《君主论》里,政治脱下了道德的华丽外衣,退去虚伪,露出了狰狞的本相,而权术,这难登大雅之堂的心法,也获得了堂而皇之的地位。马基雅维利撕毁了人们自古以来标榜政治的仁爱标签,政治不必假惺惺地臣服于道德,而德性却成了政治的牵线木偶。 这一转向硬生生地摧毁了一切关于政治的幻象,撕碎了弥漫于政治上空的温情纱雾,取而代之的是,强取豪夺、生死相残的残忍和血腥。人类在追求权力和利益时,往往视那些所谓的高尚道德于不见,人性,在这种境遇下,并没有高贵可言。 权术和道德,政治实践和政治理想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让多少领袖不得不人前君子、背后龌龊,又有多少道德圣人被埋葬于权力恶斗的漩涡?无论古今中外,权术作为一种谋取政治权力的工具,在实际的政治斗争舞台上纵横驰骋。例如,中国古代的政治界,就有洋洋洒洒不下数十种权术:笼络之术、馋毁之术、诬陷之术、谄媚之术、阿附之术、结党之术、韬晦之术…… 不容置否,权术在实际的政治争斗中极为有效,它身披形形色色的外衣,在尖锐复杂的权力争夺中游刃有余,甚至比血缘的世袭、法律的制衡更容易奏效。如此之下,冯用之才会在《权论》一书中这样感慨:“大哉!鼓天下之动,成天下之务,反于常而致治,违于道而合利,非权其孰能兴于此乎?” 纵观古今,不懂玩弄权术的人坐不稳权力的巅峰,而开国建业的那些盖世枭雄,往往都

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研究

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君主论》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权术思想,“非道德的政治观”是其核心内容,使政治学和神学、伦理学彻底分离。本研究从获取政权和维护政权的角度,分析马基雅维利以德性、命运和必需为核心的政治之“恶”权术思想。 标签: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政治权术思想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把政治实质看作权力,将军队、人民、权术视为权力的工具,系统论述了政治权术思想。《君主论》被贴上“一部告知掌权者如何捍卫政权的工具论”的标签,马基雅维利本人被认为是“邪恶的导师”,他的理论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表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些词语已成为邪恶的代名词。至今为止,人们对他仍毁誉参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思想实际上是何种意思? 一、权术与政治权术 “权”,本来是指古代人称重行为。“权”的特色是凭据不同的重量随时挪动秤锤以保持平衡,其后引申为揆情度理、因势制宜。“术”,是方法、策略的意思。权术主要是指一种因人因事而灵活运用的手段、计谋。政治斗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核心问题是由何者掌控国家机器。政治权术,“就是抓住和巩固权力,或获得并维持权位(君权)等政治目标而使用隐晦隐秘特色的手腕和谋略等”〔1〕。政治权术为政治目的诞生并为其服务。至此,政治权术具有明显的贬义。行使政治权术者借助强大的运用应变之术,为实现自我利益或实现某种隐秘的动机。 二、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政治权术主要探讨的是统治术,为了获取和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政治谋略。本研究使用比较分析方法,从获取政权前和获取政权后两个阶段分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在《君主论》中,政治权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五、六、七、八、九章即新君主政权的获取权术,以及第十五章及之后的君主维持政权的内容中。 (一)获取政权是终极目的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在于国家建设。马基雅维利主义使得统治者或国家无视宗教的自主行为,获得了充分的正当性,体现出“国家理性”的理念。统治权是国家的根本问题,而法律与军队只是统治权的基础。 君主的权力获取主要有两种,“君主国不是世袭就是新的。”〔2〕在世袭君主制中,政权靠继承得来,因此为了保持政治权力,比在新的国家里困难小得多。新的君主国又称为混合君主国,其政权获取是因为人们的帮助,从而成为一个国家的君主。世袭君主只是要谨慎地维护现有制度,但新君主要保证其统治,必须

读《君主论》有感

读《君主论》有感 (2009级民俗专业谷凤娟)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惊世骇俗之书,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领域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而为世人瞩目。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部著作像《君主论》这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 做为一名普通读者,《君主论》最吸引我的地方,不在于它如何治理国家的洪韬伟略和独到手段,而在于它的真实性,它直面现实,撕掉了政治家们惯有的伪善面目。人性本质就是自利的,无需掩饰。 《君主论》赤裸裸地将君王的政治行为和伦理行为截然分开,直言不讳地否定一般公认的道德。要求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运用野兽的行为进行斗争,做君王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肯定会灭亡,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凶猛如狮子。狮子不能防御陷阱,狐狸不能抗拒豺狼,所以,君主做狐狸是要发现陷阱,做狮子是要吓走豺狼。 其实纵观古今中外,凡是能把国家治理好的君主,莫不是采用各种手段,甚至是不择手段。唐太宗李世民弑兄登上王位,宋太祖赵匡胤诛杀功臣,其他像康熙、雍正、乾隆也都是利用各种手段维护统治。但是中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讲究仁治,往往将这些获得王位和维护统治所采取的残暴手段进行美化,欺世盗名,君主总是以一副仁德的面目出现。 《君主论》与所有以前的治理国家的书籍不同,它真实的揭示了君主治理国家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残暴,不讲信义。主张一

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或统治目的,不要怕留下恶名,应该大刀阔斧,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那些非用暴力解决不了的事,不必要守信义,伦理道德可以抛弃不管,因为目的高于手段。 这完全符合人的自利本性。君主想要得到王位,想要成就事业,都是出于自利的动机。虽然说君主把国家治理好,能给臣民带来福祉。但是这仍然出于他的自利动机,而且是深层的自利动机,那就是把国家治理好的同时成就了他强大的事业心或是野心,那是无限自尊的生命体验,就是马斯洛说的最高需求层次,是别人无法领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书里推崇的是强力而独裁的君王制度,深刻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特点,这完全可以从人性自利本质角度进行理解。人性的本来就自私的,只不过际遇、能力、经验都不一样,所以自私的外在表现是千差万别。有的人是小私,斤斤计较;有人想成就大的事业,所以牺牲小的私利。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慈善家,他们也是自利的。之所以慷慨捐献,是通过捐献这样一种行为给别人带来救助的同时,更是得到了一种心理的宣泄和平衡。 例如:我们通常都说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马克思是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但是以赛亚〃柏林在《反潮流》一书中对此作了深刻剖析:马克思是犹太人出身,这使他感到深深的自卑,在他移居德国之后,很少提及此事。他并不真正关心工人阶级。他只是实现一种情感的转移。他终生也只是在图书馆里研究工人革命运动。他甚至对共产党人不那么友好,书中提及他一生也只接见过一两次共产党人。而且在有人提及他的犹太出身时,他勃然大怒,甚至歇斯底里。这就是说他不是圣人,他所追求的革命事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浅读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内容简介]: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马基雅维利的生平及其最有影响力最富有争议的著作《君主论》,并就此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论述谈谈笔者的感想和认识, [关键词]:君主论共和制政治学 一、生平简介 马基雅维利(1496~152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1469 年5月3日生于佛罗伦萨没落贵族家庭,1494年参加反美第奇家族的起义。1498年起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负责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罗伦萨防务,并出使意大利各国和法、德等国。1513年美第奇家族复辟,遭逮捕和监禁。恢复自由后,长期隐居庄园,著书立说。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后,回到佛罗伦萨,希冀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权因其与美第奇家族有过交往,拒绝其要求,遂忧愤成疾,于1527年6月22日卒于佛罗伦萨。 马基雅维利是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主张结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在其代表作《君主论》(1513)中认为共和政体是最好的国家形式,但又认为共和制度无力消除意大利四分五裂的局面,只有建立拥有无限权力的君主政体才能使臣民服从,抵御强敌入侵。他强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权术政治、残暴、狡诈、伪善、谎言和背信弃义等,只要有助于君主统治就都是正当的。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二、《君主论》概析 《君主论》本是马基雅维利毛遂自荐式的进谏之书,篇幅相较他的其他著作

不长,但却是对后世影响最大,最富有争议的一本书,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独裁者都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信仰者。 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 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应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被称为邪恶的圣经,是很多君主的床头或身上必带书。 《君主论》在打破了旧的、自欺式的政治家观点的同时,创立了新的政治学观点,他提出目的是至关重要的,而手段却是独立于道德规范之外,可以独立研究的技术性问题。它与目的并不构成任何道义上的联系。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那些强暴狡诈,背信弃义的卑劣手段都是可取的。《君主论》虽然有讨好当时君主的意图,但也包含着他对当时建成统一强大的意大利的强烈愿望。“手无寸铁的先知总是被毁灭,反之,拥有武装的先知则获得成功”,马基雅维利坦言君主要拥有强大的军队,而“美德”必须为“功利”让位。 历史上对《君主论》的评价毁誉参半,争议巨大。英国著名哲学家,和平主义者伯特兰·罗素对马基雅维利的名著《君主论》给出的评价是强盗手册,但毫无疑问马基雅维利将政治从道德中拯救了出来,揭露了政治的原始本质,而不再是中世纪以来笼罩着神学面纱、背负着道德重枷、欲说还休的遮羞物。从古至今很多政治家,统治者都在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践行着马基雅维利主义。意大利独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很想成为书中所描绘的新君主,还为新版的《君主论》写了序言;而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枕边的常备读物据说就是《君主论》;弗兰西斯科·佛朗哥,在二战期间,他利用西班牙参战的可能性,一边向希特勒

《君主论》3000字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2——君主论 在读《君主论》之前,我在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这倒不是说,我对某些相关的问题没有产生过任何疑惑或看法。对于君主的统治术,接触最多的恐怕在各种古装电视剧上。对于当中统治者的种种做法,我基于自己心中的自然法,以一个普通人,或者如说马基雅维里所说的平民的角度,也总有着这样或那样或褒或贬的评判。至于我所说的一张白纸,在读完《君主论》后感触尤深,指的是从理性的角度。 之前的种种评判,是我,作为一个毫无统治责任人,基于道德而得出的。这种方式,与评价一个身边的人无异。而我的立场是什么呢?是看他的做法有没有损及他人,或有没有在他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而现在,经过马基雅维里的一番阐释之后,我不仅觉得这是不必要的品质,反而,如果从君主的角度,这是个相当要不得的评判方法!因为,正如作者所抨击过的,理想化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君主在国内进行统治活动时,人们总是有着各种利益的冲突,君主不可能不损及所有人,于是评判一个君主的好坏,看他是否损及他人必然是行不通的;至于对于外国,一个国家的统治活动应该是完全利己的,而从一个稍稍现实一点的角度来说,这必然会对他国造成损害,其中有着各种利用、欺骗。最保守的说,作为一个行为上很少损害邻国利益的国家,那么它的存在也是对邻国的损害。于是这世上没有这样的国家,因为如果曾经有,也会在其邻国稍稍有一点实力时被消灭掉。 至此,我好像自己很自觉的走入了马基雅维里的逻辑。这实在不是故意而为。在读《君主论》的过程中,我也有疑惑着照他的观点,什么才是道德、正义。但,请暂且撇开这些。假如我是一个统治者,那么他所阐释的做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想作者在书中预设的君主统治的目的,是稳定地统治自己的国家。运用各种或高尚或无耻的诸手段,均是为此,于是这样的做法可以被诠释为: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这句话说得是那么的赤裸,听起来是那么的邪恶,以至于相当多的反对他的人都是以这句话作为批判他的开始。很多人抨击马基雅维里,说他无耻,是“魔鬼的附身者”,对“人类实践理性的最粗暴的肢解”。那么我想请问这些人,如何统治才是对的、好的、不无耻的?采用诸多不同的手段,是否在统治的结果上能好过作者的目的“稳固的统治”?有人说这个目的是自私的,只是完完全全地从君主的角度来想。好,那么我们就从人民的角度想一想,有什么是比在一个稳定的政治统治下生活更好的生活状态?对内,作者主张君主要安抚善待人们,我们可以说那是出于统治目的,可是那终究是善待。当人们被长期的有保障的善待的时候,还在乎善待他们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吗?对外,我想作者对于战争的看法是最有代表性的:“人们绝不应当为了逃避一场战争而听任发生混乱,因为战争不是这样逃避的了的,延宕时日只是对自己不利而已”,并且,通常会引发今后更大的混乱。至于作者对为了拓宽领地而发动战争的看法,确实显示出了很不友好的样子,貌似与我们向往和平的普遍愿望相悖。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道德,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人能否认,这是我们国际政治至今还奉行的原则),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国与国之间更像是在原始的自然界动物间的关系。那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者总是被强者毁灭。我们已经承认了,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于是,弱者不被我打败,也总会被其他人灭亡,难道要等到其他强国不断地吞并弱者,直到与你一样强大了,再来进行强者间的对决吗?作者说了这是自取灭亡。况且,作者支持的战争是量力而行,绝非穷兵黩武。由此,这样的战争观又有什么问题呢?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走入了作者的逻辑,并且愈发觉得有道理。很多人批评说他的想法无耻,我却觉得,倒不如说是表达的太过赤裸,原原本本的将人的内心深处权衡取舍的过程表达了出来。其实从这个角度说,这恰恰是《君主论》的成功之处。因为人们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必然要学会去掌握能让他们做出明智决策的逻辑。而逻辑这东西,有些想法是人们内心深处产生,隐蔽到自己都或许意识不到的,这是很多时候我们说“只可意会,不可言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与《圣经》齐名,被称为邪恶的圣经,这本书的立论基础是人性本恶论,他所描述的人性之恶,主要是以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背景下的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丑恶现象为蓝本的。要是高中时期的我,读完君主论,一定会对其十分推崇,然后心中坚信着人性本恶的理论,最后干一些愤世嫉俗的事情。但是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一个有独立人格,健全的大脑以及还未泯灭的良知的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我对这本书上的某些看法不敢苟同。 之前,我对孔子那一套“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感觉十分不耐烦,但是对类似于像君主论这样:告诉我,我该怎么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宣扬“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这样极端做法的书籍非常感兴趣。但是经过一系列的事情,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世界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黑暗,或许是因为我还没有步入社会,没有见识过社会的阴暗面。但是社会就算再黑暗,我认为社会上总还是有正义的光明的。下面我简要介绍君主论。 《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维持。 第一部分(1—11),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这么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 第二部分(11—14),作者论述了军队的种类和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军队包括:援军、混合军、雇佣军和自己的军队。从政治的角度讲,任何军队都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集团,军队为自己实质领导服务。所以,要让军队效忠,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军队,其他的军队都是建立在其他利益基础之上,无法反应和执行君主的意志。在军事方面,英明的君主应该:整顿军队训练士卒,思考战略,博览历史,分析成败。 第三部分(15—23),作者论述了君主如何维持国家。在涉及褒贬、慷慨与吝啬、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与使人畏惧、是否守信、遭人鄙视与憎恨等方面,君主应该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立场为重,为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任何代价。

读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有感

读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有感 作者的时代背景及生平与著作 三岛由纪夫说:“人的思想,必定重于前世、现世或来世的某一方,无法从站在历史时点的“自己的思想”的领域超脱出来。”所以我们看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就先要对马基亚维里的时代背景做一个了解,这是他写作的基础。 16世纪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市场的扩大,促使欧洲的商业贸易空前发展。以意大利为代表,城市得到迅猛发展,米兰、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成为欧洲的经济先导。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手工业和农牧场开始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早期无产阶级同时出现,瓦解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封建贵族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特权地位,加紧对劳动群众的压迫和剥削,阻碍和破坏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世纪以来,天主教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以罗马教廷为首的教会组织,成了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和各国反动势力的国际中心。这就使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矛头,往往先指向封建教会。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在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发动了弘扬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的运动和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在其中强大起来的国家为夺取欧洲霸权进行着斗争,而马基雅维里写作的目的就是使祖国意大利摆脱北方列强,包括教皇国的侵扰。 他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曾是一名教师,但当他出生后,家中除了四壁图书外已经一无所有,所以他没有多少受教育的机会,完全依靠自学。 在他生活的年代,由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经济发展迟缓,政治上处于封建割据、领土分裂的境地;而此时欧洲的法国、英国及西班牙等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这些强国趁机而入,使得整个意大利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之中。1494年,法国入侵佛罗伦萨,当时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不战而降,马基雅维里便参加了反对美第奇家族的起义,并与1498年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和国防,经常出使各国,他看到佛罗伦萨的雇佣军军纪松弛,极力主张建立本国的国民军。1505年佛罗伦萨通过建立国民军的立法,成立国民军九人指挥委员会,马基雅维里担任委员会秘书,并在征服比萨,1509年比萨投降佛罗伦萨。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处出使游说,力图使其和解,避免将佛罗伦萨拖入战争,并加强武装以图自卫。但1512年,美第奇家族复辟,重掌佛罗伦萨的统治权,马基雅维利遭到逮捕和监禁,恢复自由后,他通过给美第奇家族上书阐述他非道德政治观的《君主论》等方式,积极谋求获得美第奇家族的宽宥,以期重返政坛,但一直未得到重用。1527年,美第奇家族再次被推翻,他希望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权因其与美第奇家族有过交往,拒绝其请求,马基雅维利不久忧愤成疾而终。他的著名著作有《君主论》《蒂托·李维<罗马史>的最初十年》《论战争艺术》《关于日耳曼国家的报告》《论李维》《佛罗伦萨史》,剧本有《曼陀罗花》《克丽齐娅》。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一、权力政治观: 1、从理论前提看,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学说是建立在对现实人性深层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研究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学说,不能不联系他的人性观。马基雅维里对一切政治概念和政治方略的阐释都是以人性本恶观为前提的; 2、他认为人类最初和动物一样, 是分散活动的, 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如果任凭人的本性发展, 必定会造成一个互相争夺、残杀的战争状态。为了更好地限制人们的欲望, 避免冲突, 保卫自己, 人们从自己的队伍里选举最有力、最勇敢的人担任领袖, 并颁布了反对欺凌弱者的法律, 确定了刑罚, 由

《君主论》读后感3000字

《君主论》读后感3000字 “君王须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小也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是他的父亲贝纳尔却嗜书如命,不惜血本设置了一间私人藏书室。里面收集了不少希腊和罗马哲学家的书籍,还有几部修辞学大师的作品,以及多卷意大利史。也正是如此,马基雅维利才可以阅读这些书籍为其以后的政治思想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少年的马基雅维利就参加了起义来反对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独裁的他,在共和国首席秘书的支持下成为自由执政十人委员会的秘书。他主要负责监督国防和外交事务。也正是这种外交使他见识了超出佛罗伦萨更为广阔的世界也使他成就了自己杰出的口才。可是命运女神总是喜怒无常。西班牙军队占领了佛罗伦萨,共和国领袖纷纷出逃,被驱逐的前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回国。马基雅维利并没有随共和国领袖们一同出逃。而是留在了佛罗伦萨等待美第奇家族的归国。他向美第奇家族祈求希望能够继续报效国家,可是事与愿违。美第奇家族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马基雅维利逮捕入狱。虽然经过多方营救,他虽不在狱中却也不能返回公共生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在后来的14年,他不停的写信给美第奇家族和罗马教皇以示效忠之意。其中就有《君主论》这本书是献给美第奇家族的领导者的。可是都毫无音信石沉大海。在这漫长的14年当中,他白天劳作晚上读书,就如中国古代贤士一般,或如性情旷达的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一般。在他临终的最后一年,他终于获得了美第奇家族的批准返回公共生活,可是这一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大败罗马教皇,罗马教廷支持的美第奇家族再次被佛罗伦萨人民推翻和驱逐,佛罗伦萨共和国恢复其统治。然而此时的马基雅维利再次被指认为叛徒,再次被驱逐出了公共生活。也就是在这一年,马基雅维利凄惨去世。在400多年后,马基雅维利的梦想才逐渐得以实现,意大利也终于完成了统一。就像许多著名的人物一样。马基雅维利在生前并不如他逝世之后出名。因为大多名人都是预言家一样的存在,他们的思想超前。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们所能认知的。人们在后来漫长的时光当中,对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评价最多的便是这是一本充满邪恶言语的书,是受到恶魔的启示后完成的书。可是我在这里想要阐述的是,这本书并不能被称之为邪恶,而是一本描述现实的预言之书。人们是在400年后才开始热议这本书的,所以往往大多数读者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时代背景所受教育来评价这本书,从而使得很多人对《君主论》这本书有所误解。在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意大利还没有完成统一,仅仅是一个个城邦组成的小国家。而亚平宁半岛在英国,法兰西,西班牙这些强国的中间,封建割据。谁也不会想到16世纪的意大利会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世界贸易中心在这个时候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经济收到严重影响,意大利版图上还有五个小国家不停处于抗衡制约状态,贸易不稳定,还受到强国的威胁。而马基雅维利作为外加官更是亲眼目睹了这种弱肉强食的局面,也经历了一场场腥风血雨。使得他希望国家统一,从而强大起来。在《君主论》这本书中,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恶。正如同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及众多法学家的想法一样。“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整个人儿都属于你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也正是由于性恶论的基础,马基雅维利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无道德。“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马基雅维利在书中写道。他认为,一位君主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就可以摒弃一切道德,运用权术,软硬兼施,背弃信义。完全打破了传统文化道德所提倡的君主要以德服人,要推崇德政的传统思想。“一个君主,尤其是一个权利尚未巩固的君主,应该的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因为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如果一个君主在一群恶人之中行善必定会带来殃及人民幸福生活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