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热性惊厥症状诊疗常规

热性惊厥症状诊疗常规

热性惊厥症状诊疗常规
热性惊厥症状诊疗常规

热性惊厥症状诊疗常规

【临床表现】

(一)发热

癫痫经常是热性疾病的首发症状。

(二)癫痫

1.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是最常见的类型

(1)在急性发热高峰时发生。

(2)先哭泣一声,继而意识丧失。

(3)强直阶段

1)肌紧张。

2)可能和窒息及尿失禁有关。

3)惊厥有自限性.持续仅几分钟。

2.其它癫痫类型直凝视,无力,无先发强直的反射动作。【病因及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一)病因学

常见的儿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玫瑰疹,消化道感染.志贺氏胃肠炎。

(二)病理生理学改变

1.3个月至5岁时的发热易导致惊厥

(1)无颅内感染征象及其他明确的原因。

(2)平均发病年龄为18~22月。

(3)以往有非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应排除。

2.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原因。

3.常在正常儿童发生。

4.以下情况发生率增高

(1)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

(2)男性。

5.分型

(1)简单热性惊厥

1)短暂、自限制发作,<10~15分钟,自然缓解。

2)全身性发作,无局部中枢神经系统发作的表现。

(2)复杂性热性惊厥

1)发作时间超过15分钟。

2)局部表现可能较明显。

3)24小时内有超过1次的发作。

6.第一次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

(1)高体温。

(2)家族热性惊厥史。

(3)父母发现患儿发育迟缓。

(4)血钠水平低。

7.复发的危险

(1)出现在30%的患儿;

(2)早期出现;

(3)有家族热性惊厥史;

(4)使用苯巴比妥及丙戊酸钠可使发作频率降低,这些药物在急诊无需使用;

(5)没有行为、智力测试的改变;

(6)小于5%的患儿将发展成为一种癫痫性疾病。

【院前急救】

l.保护气道。

2.给氧。

3.如需要行呼吸支持治疗。

4.当癫痫正发作时防止患儿受伤。

5.超量使用苯唑安定时将发生呼吸抑制和窒息。

6.简单热性惊厥是自限性的,无需抗癫痫治疗。

【急诊检查】

(一)基本检查

1.最重要的是临床检查。

2.详细的病史及查体可帮助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病因。

(1)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2)使用药物治疗;

(3)外伤;

(4)发育水平;

(5)热性惊厥及癫痫的家族史;

(6)对惊厥详尽的描述;

(7)假性脑膜炎的表现,紧张且突出的前额部;

(8)肌肉力量或张力异常或局部差异。

(二)实验室检查

1.无需行常规实验室检查。

2.若怀疑严重感染时,检查发热的病因。

(1)白细胞计数。

(2)尿常规。

(3)血尿培养。

3.对呕吐或腹泻的息儿行电解质及床旁血糖检查。

(三)影像/特殊检查

1.仅对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病人行胸片检查。

2.头颅CT

(1)不应作为常规检查。

(2)用于外伤或局灶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

3.腰穿

(1)假性脑膜炎的患儿。

(2)发热或毒性反应性小儿。

4.脑电图

(1)对热性惊厥的诊断没有帮助。

(2)可能发现异常,通常发作后1周颈部迟钝。

(3)脑电图无法帮助预测复发及将来发生癫痫的危险性。【诊断要点】惊厥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急骤发生全身性或局限性、强直性或阵挛性面部、四肢肌

肉抽搐,多伴有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由于喉痉挛,气道不畅,可有屏气甚至青紫。部分小儿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痉挛停止后多入睡,由于异常放电活动倾向于局部化,新生儿期可表现为轻微的局限性抽搐如凝视、眼球偏斜、眼睑颧动、面肌抽搐、呼吸不规则等,由于幅度轻微,易被忽视。【鉴别诊断】

1.热性谵妄。

2.热性颤抖,且有苍白和口周紫绀。

3.发热时屏住呼吸发作。

4.急性危及生命的疾病。

5.其他癫痫的病因

(1)发热时发作的非热性惊厥。

(2)抗癫痫药物突然停药。

(3)脑膜炎。

(4)脑炎。

(5)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6)脑外伤。

(7)吞食毒物。

1)苯海拉明类药物。

2)三环类抗抑郁药。

3)安非他命类药物。

4)可卡因。

(8)低氧血症。

(9)代谢性疾病。

(10)颅内占位病灶。

(11)颅内血管性疾病。

【急诊治疗】

(一)初步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安定、咪唑安定或氯硝安定,惊厥时间长或症状重时(二)急诊治疗

1.安定类无效的惊厥

(1)苯妥英钠。

(2)苯巴比妥。

(3)迅速排除其他癫痫诱因。

2.迅速给予退热剂并计划至少给予24小时醋氨酚或布洛芬。3.若诊断为细菌性发热,根据诊断使用抗生索。

(三)药物用法

1.醋氨酚15mg/kg,口服或直肠给药。

2.布洛芬10mg/k,口服。

3.氯硝安定O.05~0.1mg/kg,静推。

4.安定0.l~0.3mg/kg,静推;0.3~0.5rng/kg,直肠给药。5.苯妥英钠10~20mg/kg,静推。

6.苯巴比妥10~20mg/kg,静推或肌注。【留观指征】

1.持续发热的病人。

2.复发或继发性惊厥。

【住院指征】同留观指征

【出院指征】

1.简单热性惊厥

(1)神经系统查体正常。

(2)发热的病因可能由门诊治疗控制。

(3)中耳炎。

(4)胃肠炎。

2.告知家长。

3.退热剂使用24小时。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第五节热性惊厥 【ICD-10编码】 R 56.0 【定义】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 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 1.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 2.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 1. 症状与体征: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 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 (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

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2.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液分析,快速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胸片等 (2)临床需排除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可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生化、血糖、血氨、血乳酸、微量元素、遗传代谢病筛查(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酰基肉碱等)检查。 (3)疑似颅内感染者应作脑脊液、病原学、脑电图、头颅CT或MRI、经颅多普勒等方面检查。 (4)脑电图抽搐后及发热与抽搐停止10天后分别作脑电图检查,以对比协判预后。 【鉴别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发热的早期,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多于疾病极期出现惊厥,此外,在单次发热期间惊厥一般仅发作一次;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惊厥者,惊厥常反复发作,并常伴有淡漠、嗜睡等意识改变。脑脊液检查及颅压测定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2)急性传染病初期急性传染病初期,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在疾病初期发生惊厥,但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常有循环衰竭和意识障碍等全身中毒症状,惊厥也较严重,可反复发作。及时取粪便化验可鉴别。 (3)全身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代谢紊乱,如: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糖等也是引起婴儿惊厥的常见原因,相应检查可鉴别。先天性代谢异常也常在婴儿期开始有惊厥发作。某些药物及重金属等中毒也是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 【治疗】 1.一般治疗 (1)护理:有发作预兆的病人,将病人移至床上,如来不及可顺势使其躺倒,防止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锐器,减少发作时对身体的伤害。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使病人平卧,松开衣领,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及窒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锻炼身体,提

热性惊厥(儿科)

热性惊厥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热性惊厥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热性惊厥(FS)(ICD-10:R56、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 E、Behrman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初次发作在3个月至4-5岁之间。 2、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 3、排除颅内感染与其她导致惊厥得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 4、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 5、临床分型:简单FS与复杂FS。 (简单FS:惊厥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内,惊厥发作类型为全面性,24小时惊厥发生得次数1次;复杂FS:惊厥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上,惊厥发作类型为部分性,24小时惊厥发生得次数≥2次)。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 E、Behrman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与《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救治疗:退热,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进行止惊药物治疗,一线药物为苯二氮卓类,静脉注射。 2、预防治疗:有高危因素者长期抗癫痫药物预防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R56、0热性惊厥疾病编码。 2、符合需要住院指征:惊厥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状况欠佳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天(工作日)。 1、必需得检查项目: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 查房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6年8月27日 地点:急诊科医护办公室 内容: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 主持人:陈英华 参加人员:全科护士 陈英华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有关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热性惊厥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约为2%~4%。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简要介绍一下后,接下来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责任护士汤海燕: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1床,刘子媛,女,2岁,因“发热一小时,惊厥一次”拟诊为惊厥待查:高热惊厥于6月25号入院,入院时患儿体温:40.7℃,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患儿神志清醒,热性面容,无皮疹,有寒战,四肢凉,心律齐,家属诉患儿在门诊就诊时突然惊厥一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立即予物理降温,10min后缓解。入院后未有抽搐现象,腹软,无呕吐,大小便外观无异常。入院后医嘱予一级、普食,头孢曲松、炎琥宁、利巴韦林抗感染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肌酶,等检查,其中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患儿既往无家族遗传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现在是患儿入院的第2天,根据问诊和体格检查,现汇报如下:患儿至今仍有发热,无抽搐,无咳嗽,无皮疹,咽部充血,腹软,无呕吐,胃纳可。根据患儿病情有以下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时意识不清,可发生误吸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疝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生时意识障碍,可能跌伤或咬伤有关 5、恐惧与家长缺乏急救的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 我对这个患儿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概述】 热性惊厥( Febrile Seizures, FS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 厥病因,儿童期患病率2%~5%,在小儿各类惊厥中占30%。热性惊厥的发作与颅外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 70%以上的热性惊厥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目前热性惊厥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一般认为3个月~5岁的婴幼儿(常见发病年龄为6个月~3岁,高峰年龄为生后18个月,),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无热惊厥史者,可诊断为FS。 大多数FS的临床经过及预后良好,大约30%~40%的患儿可出现FS复发,严重的FS(如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脑组织水肿、海马硬化萎缩及神经元变性坏死等,与日后情感行为异常、学习困难、智能发育落后及颞叶癫痫等存在一定的联系。 每例FS患儿复发情况变化很大,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如反复感染高热)的相互作用。大多研究认为FS复发的危险因素有: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②首次FS的年龄<18个月;③低热出现惊厥;④发热早期出现惊厥。发生FS持续状态的危险因素包括:①首次FS年龄小;②首次FS为部分性发作;③有癫痫家族史。如果首次FS持续时间长,FS复

发往往持续时问也长。部分FS患儿可能继发癫痫,尤其是具有以下危险因素者:①复杂性热性惊厥;②有癫痫家族史; ③惊厥发作前已经有运动智能发育落后。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FS复发或继发癫痫的可能性越大。 【病史要点】 1、发热初期(常在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的急性惊厥发作。 2、初发年龄、惊厥前后体温、惊厥发作形式、持续时间、一次热程中的惊厥次数及惊厥发作后表现。 3、复发者应询问复发次数、每次复发时的惊厥类型及持续时间。 4、是否伴有头痛、呕吐、持续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脑病症状。 5、伴随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疹性疾病、中耳炎等)及全身情况。 6、有无围生期脑损伤、有无颅内感染及外伤史,有无智力、运动发育的障碍。 7、有无热性惊厥、癫痫、智力低下及其他遗传代谢病家族史。 【体检要点】 1、一般体检中注意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注意有无循环衰竭。

高热惊厥护理查房

高热惊厥护理查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内科教学查房 时间: 2016年11月21日 查房地点: 儿科 主持人:涂玉萍 主讲人:陈佳琪 参加人员: 查房题目:高热惊厥的护理 查房目的: 1、掌握高热惊厥的概念 2、掌握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 3、掌握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处理、预防和健康教育 查房内容: 一、病例资料介 冯宣霖,男,2岁3月,住院号:03354,床号:24床。因“发热1天,突发抽搐伴意识障碍40分钟”于2016年11月13日入院。抱入病房,神清,精神萎靡,呼吸平稳。一天前,患儿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流涕、偶咳,厌食、乏力、精神不振。40分钟前,患儿突发四肢抽搐,并摔倒在地,伴意识障碍、双眼凝视、呼之不应、口吐白沫,持续时间约3-5分钟,患儿意识恢复。入院测T:℃,P:110次/分,R:25次/分,W:12kg。舌红,苔黄腻,脉浮数。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Ⅱ度红肿,表面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血常规示:WBC:×109/L,N%:%,L%:%,HGB:113g/L,CRP:L。 中医诊断:急惊风——外感风热 西医诊断:1、热性惊厥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入院后予儿科护理常规,急惊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抗感染,退热,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 现存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与惊厥发作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发作、呼吸道堵塞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意识障碍有关 根据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 1、发热的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 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为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可用温热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加强口腔护理。每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退热处置1小时后复测体温,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惊厥发生或体温骤降。 2、预防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 一些柔软的物品。解开衣领,松解衣服,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使气道通畅。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备好急救用品,如开口器、吸痰器、气管插管用具等。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预防外伤:惊厥发作时,将柔软的棉质物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 受损。床边放置床挡,防止坠床,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防止患儿抽搐时碰到栏杆,同时将床上硬物移开。若患儿发作时倒在地上应就地抢救,移开可能伤害患儿的物品。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对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要有专人守护,以防发作时受伤。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各种刺激均可使惊厥加剧或时间延长,故应保持患儿安 静,避免刺激。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意识及瞳孔变化。高热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在紧急的情况下可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止惊;按医嘱给止惊药,以免惊厥时间过长,导致脑水肿或脑损伤。惊厥较重或时间较长者给予吸氧。 5、健康教育:向家长解释惊厥的病因和诱因,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作 为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宣教工作,向家长宣教高热惊厥的有关知识,说明小儿高热惊厥是可以预防的,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止痉药等。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 5℃左右即应予以口服美林等降温。如患儿出现抽搐,指导家长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儿“合谷”穴,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物误吸,将裹于纱布

儿科诊疗规范[1]

儿科诊疗规范 儿科诊疗规范 营养不良 【病史采集】 1.入院24小时完成病历。 2。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史。 3.相关疾病史(急慢性感染、慢性代谢性疾 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等),病情发生发展过程. 4. 合并症及治疗经过。 【检查】 1。入院后1小时必须完成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格 检查外,应注意皮下脂肪减少部位、程度、水肿、精神状态及心肺功能。 2.实验室检查: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作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等相关检查,针对原发病作相关检查及心电图、肝脏超声、X线检查,有条件者可作血游离氨基酸、血清酶、血微量元素及各 种维生素含量测定. 【诊断】 1. 根据临床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消瘦型、水肿型、混合型)和程度(轻、中、重)。 2。尽力找出原发疾病. 3.寻找可能的合并症。 【治疗原则】 1。迅速纠正严重合并症:如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严重感染等。 2.及时处理各种原发疾病。 3. 调整饮食,合理喂养。 4.可选用各种消化酶、蛋白同化类固醇如苯丙酸诺龙;补充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 量元素、矿物质. 5. 病情严重、血浆蛋白过低或有严重贫血者,可输全血或血浆。 6.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 会诊或转上级医院。 【疗效标准】 1.治愈:体重增长至相应身高体重标准第三个 百分位以上,各项化验检查恢复正常,各项并发症均已治愈。

2. 好转:体重增长,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各种并发症好转。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喂养史、疾病史。 3。抽搐发作状态、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喉鸣及意识障碍、有无发热等诱因。 4. 治疗经过和治疗反应. 【检查】 1. 入院后15分钟必须完成体格检查,重点注意面神经征、腓反射、止血带征。 2。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等电解质及碱性磷酸酶。 【诊断】 1. 根据发生年龄、无热、手足搐搦、喉痉挛及佝偻病体征而无其它神经系统表现,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可诊断. 2. 本病应与其它无热惊厥的疾病如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低镁惊厥、颅内出血等病鉴别。 3. 喉痉挛的患儿应与急性喉炎、先天性喉鸣鉴别。 4。伴有发热者应注意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 【治疗原则】 首先控制惊厥或喉痉挛,然后或同时予以病因治疗。 1. 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抽搐者应立即选用安定或苯巴比妥等药控制惊厥,严重喉痉挛可进行气管插管。 2.补充钙剂选用10%葡萄糖酸钙加等量10%葡萄糖液稀释后进行缓慢静脉注射或滴注,注意监测心率,如发生心动过缓,即应减慢注入速度或停止注射。 3。及时应用维生素D制剂。 4.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 【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血钙恢复正常,病情稳定者可以出院。 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 【病史采集】 1。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热性惊厥(儿科)

热性惊厥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热性惊厥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热性惊厥(FS)(ICD-10:R56.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 E.Behrman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初次发作在3个月至4-5岁之间。 2.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 3.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 4.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 5.临床分型:简单FS与复杂FS。 (简单FS:惊厥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内,惊厥发作类型为全面性,24小时惊厥发生的次数1次;复杂FS:惊厥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上,惊厥发作类型为部分性,24小时惊厥发生的次数≥2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 E.Behrman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和《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救治疗:退热,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进行止惊药物治疗,一线药物为苯二氮卓类,静脉注射。 2.预防治疗:有高危因素者长期抗癫痫药物预防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R56.0热性惊厥疾病编码。 2.符合需要住院指征:惊厥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状况欠佳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检测; (3)脑电图检查。 2.疑有颅内感染,特别是<1岁婴儿,腰穿脑脊液检查。 3.疑有感染或其他颅内病变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检查、影像学检查。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选择用药。 1.急救治疗。

热性惊厥症状诊疗常规

热性惊厥症状诊疗常规 【临床表现】 (一)发热 癫痫经常是热性疾病的首发症状。 (二)癫痫 1.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是最常见的类型 (1)在急性发热高峰时发生。 (2)先哭泣一声,继而意识丧失。 (3)强直阶段 1)肌紧张。 2)可能和窒息及尿失禁有关。 3)惊厥有自限性.持续仅几分钟。 2.其它癫痫类型直凝视,无力,无先发强直的反射动作。【病因及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一)病因学 常见的儿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玫瑰疹,消化道感染.志贺氏胃肠炎。 (二)病理生理学改变 1.3个月至5岁时的发热易导致惊厥 (1)无颅内感染征象及其他明确的原因。 (2)平均发病年龄为18~22月。 (3)以往有非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应排除。

2.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原因。 3.常在正常儿童发生。 4.以下情况发生率增高 (1)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 (2)男性。 5.分型 (1)简单热性惊厥 1)短暂、自限制发作,<10~15分钟,自然缓解。 2)全身性发作,无局部中枢神经系统发作的表现。 (2)复杂性热性惊厥 1)发作时间超过15分钟。 2)局部表现可能较明显。 3)24小时内有超过1次的发作。 6.第一次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 (1)高体温。 (2)家族热性惊厥史。 (3)父母发现患儿发育迟缓。 (4)血钠水平低。 7.复发的危险 (1)出现在30%的患儿; (2)早期出现; (3)有家族热性惊厥史;

(4)使用苯巴比妥及丙戊酸钠可使发作频率降低,这些药物在急诊无需使用; (5)没有行为、智力测试的改变; (6)小于5%的患儿将发展成为一种癫痫性疾病。 【院前急救】 l.保护气道。 2.给氧。 3.如需要行呼吸支持治疗。 4.当癫痫正发作时防止患儿受伤。 5.超量使用苯唑安定时将发生呼吸抑制和窒息。 6.简单热性惊厥是自限性的,无需抗癫痫治疗。 【急诊检查】 (一)基本检查 1.最重要的是临床检查。 2.详细的病史及查体可帮助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病因。 (1)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2)使用药物治疗; (3)外伤; (4)发育水平; (5)热性惊厥及癫痫的家族史; (6)对惊厥详尽的描述; (7)假性脑膜炎的表现,紧张且突出的前额部;

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常规 感冒 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咽喉痒或痛、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常因骤变而发病。 3 一般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辨证论治] 1 风寒束表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感冒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虚体感冒 4.1 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 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例方:参苏饮。 4.2 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例方:加减葳蕤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喜炎平、双黄连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 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3.2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适用于风寒证。 [治法改进] 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仅稍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可予辛凉轻剂,疏风解表,药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等微辛轻清透邪。咽痒咳嗽者,酌配前胡、牛蒡子、贝母、橘红、桔梗、甘草等清宣肺气。 [疗效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详解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6年8月27日 地点:急诊科医护办公室 内容: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 主持人:陈英华 参加人员:全科护士 陈英华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有关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热性惊厥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约为2%~4%。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简要介绍一下后,接下来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责任护士汤海燕: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1床,刘子媛,女,2岁,因“发热一小时,惊厥一次”拟诊为惊厥待查:高热惊厥于6月25号入院,入院时患儿体温:40.7℃,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患儿神志清醒,热性面容,无皮疹,有寒战,四肢凉,心律齐,家属诉患儿在门诊就诊时突然惊厥一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立即予物理降温,10min后缓解。入院后未有抽搐现象,腹软,无呕吐,大小便外观无异常。入院后医嘱予一级、普食,头孢曲松、炎琥宁、利巴韦林抗感染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肌酶,等检查,其中白细胞8.3×109/L,中性粒细胞80.9%。患儿既往无家族遗传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现在是患儿入院的第2天,根据问诊和体格检查,现汇报如下:患儿至今仍有发热,无抽搐,无咳嗽,无皮疹,咽部充血,腹软,无呕吐,胃纳可。根据患儿病情有以下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时意识不清,可发生误吸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疝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生时意识障碍,可能跌伤或咬伤有关 5、恐惧与家长缺乏急救的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

热性惊厥用药指南

热性惊厥用药指南 【定义】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又称为高热惊厥。为小儿时期是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肠胃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本症不包括由颅内疾病引起的发热惊厥。 40%以上的本病患儿近亲中有惊厥史。绝大多数热性惊厥的发生呈多基因遗传、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等多种遗传方式。通过基因连锁分析,多数认为基因位点包括:19p13.1;5q14-15;2q23-24和8q13-21。 【诊断依据】 1.好发年龄 6个月~6岁。 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后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 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 5.若有热性惊厥既往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治疗】 1.急救措施 (1)一般处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做

气管切开。②防止意外损伤。③防止缺氧性脑损伤。 (2)控制惊厥①针刺法:针刺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等穴。2~3分钟不能止惊者可用下列药物。②止惊药物:安定常为首选药物,每次0.1~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稀释一倍,静推速度要慢。必要时30分钟后可再用一次。极个别患儿可因特异体质反应在用药初发生呼吸骤停,故推注中应密切观察患儿呼吸节律,做好人工呼吸的抢救准备。但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苯巴比妥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2.一般处理 使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 3.控制感染:感染性惊厥应选用抗生素。 4.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1)立即止惊:同一般惊厥处理。 (2)控制高热: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或冷敷)和药物降温(双氯芬酸钾栓)。 (3)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颅内压: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第五节热性惊厥 【ICD-10 编码】R 56.0 【定义】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 3 个月至 6 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 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惊厥多于发热24 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 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 3 个因素有关: 1. 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 2. 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 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 1. 症状与体征: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 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 6 个月至3 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 4 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 小时内; 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 1 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 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 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 天后脑电图无异常。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 5 次。 (2) 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 2 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 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 5 次。 (3) 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

高热惊厥护理查房

内科教学查房 时间: 2016年11月21日 查房地点: 儿科 主持人:涂玉萍 主讲人:陈佳琪 参加人员: 查房题目:高热惊厥的护理 查房目的: 1、掌握高热惊厥的概念 2、掌握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 3、掌握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处理、预防和健康教育 查房内容: 一、病例资料介 冯宣霖,男,2岁3月,住院号:03354,床号:24床。因“发热1天,突发抽搐伴意识障碍40分钟”于2016年11月13日入院。抱入病房,神清,精神萎靡,呼吸平稳。一天前,患儿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流涕、偶咳,厌食、乏力、精神不振。40分钟前,患儿突发四肢抽搐,并摔倒在地,伴意识障碍、双眼凝视、呼之不应、口吐白沫,持续时间约3-5分钟,患儿意识恢复。入院测T:38.8℃,P:110次/分,R:25次/分,W:12kg。舌红,苔黄腻,脉浮数。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Ⅱ度红肿,表面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血常规示:WBC: 3.05×109/L,N%:56.4%,L%:40.4%,HGB:113g/L,CRP:1.0mg/L。 中医诊断:急惊风——外感风热 西医诊断:1、热性惊厥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入院后予儿科护理常规,急惊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抗感染,退热,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

现存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与惊厥发作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发作、呼吸道堵塞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意识障碍有关 根据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 1、发热的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 以免影响机体散热。为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可用温热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加强口腔护理。每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退热处置1小时后复测体温,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惊厥发生或体温骤降。 2、预防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一 些柔软的物品。解开衣领,松解衣服,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使气道通畅。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备好急救用品,如开口器、吸痰器、气管插管用具等。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预防外伤:惊厥发作时,将柔软的棉质物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 损。床边放置床挡,防止坠床,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防止患儿抽搐时碰到栏杆,同时将床上硬物移开。若患儿发作时倒在地上应就地抢救,移开可能伤害患儿的物品。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对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要有专人守护,以防发作时受伤。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各种刺激均可使惊厥加剧或时间延长,故应保持患儿安静, 避免刺激。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意识及瞳孔变化。高热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在紧急的情况下可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止惊;按医嘱给止惊药,以免惊厥时间过长,导致脑水肿或脑损伤。惊厥较重或时间较长者给予吸氧。 5、健康教育:向家长解释惊厥的病因和诱因,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作为 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宣教工作,向家长宣教高热惊厥的有关知识,说明小儿高热惊厥是可以预防的,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止痉药等。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 5℃左右即应予以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儿童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具有年龄依赖性,多见于6月龄~5岁,患病率为3%~5%[1]。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已制定《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2,3]。为进一步促进广大儿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正确认识并掌握FS 的临床诊治,提高FS诊疗水平,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讨论并制定了此《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 1 定义及分类 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FS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 ℃,腋温≥38 ℃)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4]。FS通常发生于发热24 h内,如发热≥3 d才出现惊厥发作,应注意寻找其他导致惊厥发作的原因。部分FS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监护人可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发热,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5]。 根据临床特征,FS分为单纯性FS和复杂性FS。其中单纯性FS占70%~80%,发病年龄多为6月龄~5岁,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15 min、一次热性病程中发作一次、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复杂性FS 占20%~30%,发病年龄多<6月龄或>5岁,发病前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5 min或一次热程中发作≥2次,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Todd′s麻痹等[5]。

FS持续状态是指FS发作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 min及以上。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FS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出疹性疾病、尿路感染及个别非感染性的发热疾病等,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6]。FS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系患儿脑发育未完全成熟、髓鞘形成不完善、遗传易感性及发热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本病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及家族遗传倾向,常为多基因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已报道有多个基因和/或染色体异常与FS相关[7]。因此,对首发年龄小、发作频繁或有家族史者建议转诊至三级医院诊断治疗,必要时行遗传学检测。 3 临床诊断及评估 3.1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是排除性诊断,应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中毒性脑病、代谢紊乱、急性中毒或遗传代谢病等其他病因所致的惊厥发作相鉴别。 3.2 辅助检查 为明确发热的病因,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疾病,同时评估复发及继发癫痫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4,8]。应根据病情选择相应辅助检查,包括常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检查。 3.2.1 常规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可选择性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及粪常规,如夏秋季突发频繁惊厥者应检查粪常规,以鉴别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儿科热性惊厥教学查房

儿科实习生教学查房 时间:年月日上午10:05-10:45 地点:儿科病房床号床姓名 主持者:主治医师,记录者:主治医师 参加人员:医师及全体实习生。 学习内容:热性惊厥 实习同学汇报病史:略。 一、总结病史汇报情况:病史情况汇报基本清楚。 二、查体:神经系统查体:巴氏征: 三、热性惊厥概念: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之-,5岁以下小儿中发生率为2%~5%,多数预后良好。 FS一般定义为:在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原因所致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的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疾病或代谢性异常。 四、病理机制: FS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感染、发热、年龄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FS发生的环境因素是感染及发热。引起发热的感染性疾病中呼吸道感染与肠道感染较为多见,感染的病原多为病毒。 FS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首次发病多见于6个月,到3岁之间,3个月内和6岁后少见。这种年龄依赖性的特点与脑的发育成熟程度可能有关。 FS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五、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骨骼肌群强直阵挛性发作。4%~16%为部分性抽搐,87%的病例持续时间<10分钟,15%的病例发作>15分钟,仅5%惊厥时间>30分钟(热性惊厥持续状态)。 五、临床分型: 单纯性热性惊厥复杂性热性惊厥 发病率 发病年龄 惊厥发作形式 惊厥持续时间 惊厥发作次数 热性惊厥重复发作总次数脑电图在热性惊厥中约占80% 6个月-4岁之间 高热后很快出现惊厥 全身性发作 短暂发作,大多数在5~10分钟内 一次热程中仅有1~2次发作 ≤4次 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正常 在热性惊厥中约占20% 起病于任何年龄(可在6m内 或6Y),甚至低热时出现惊厥 局限性或不对称 长时间发作,≥15分钟 24小时内反复多次 ≥5次 热退一周后脑电图仍异常改变 分型的意义:在于复杂性热性惊厥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增加,但两型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强调全面分析。 六、鉴别诊断: 脑部疾病:感染、外伤、肿瘤、血管疾病、寄生虫病及先天性脑发育障碍、原因未明的大脑变性等; 全身疾病:感染、中毒、代谢障碍(低血糖、低钙及低镁、高渗状态、维生素B6缺乏等); 风湿病:SLE、脑血管炎 其他:突然撤停安眠药、抗癫痫药等;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五节热性惊厥 【ICD-10编码】R 56.0 【定义】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 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 1.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 2.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 1. 症状与体征: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

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 (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①可见于任何年龄; 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2.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液分析,快速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胸片等 (2)临床需排除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可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生化、血糖、血氨、血乳酸、微量元素、遗传代谢病筛查(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酰基肉碱等)检查。 (3)疑似颅内感染者应作脑脊液、病原学、脑电图、头颅CT 或MRI、经颅多普勒等方面检查。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 儿科疾病分级诊疗,基层医生能够以及应该承担哪些工作?安徽省出台的《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儿科疾病工作内容。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危、急、重症多,接诊医院需设有新生儿病房、拥有新生儿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的专科设备等条件。因此,原则上新生儿疾病应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以确保医疗安全。 早产儿胎龄≥35周和出生体重>2500g,无高危因素,生命 体征平稳的早产儿可在具备治疗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疑有并发症时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可在具有黄疸监测条件的一级医院 观察。病理性黄疸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现疑似新生儿患儿,需及时转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现有口吐泡沫、气促等疑似新生儿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腹泻病诊断腹泻病的新生儿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持续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减少等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应及时转

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窒息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待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新生儿窒息史,临床上疑似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立即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新生 儿病房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现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立即转诊上级 医院治疗(转诊中注意头部制动)。新生儿破伤风疑似新生儿破伤风的患儿应转三级医院治疗。 先天性梅毒疑似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病小儿诊断为急性腹泻病轻型或仅伴有轻度脱水及电 解质紊乱者,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则需转二级医院诊治。 急性胃炎小儿急性单纯性胃炎,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仅为低热,不伴有消化道出血、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尿量正常,进食基本正常。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效果不佳,则应转二级医院就诊。 慢性胃炎一级医院对疑似慢性胃炎患儿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可转往二级医院治疗。 消化性溃疡一级医院对疑似消化性溃疡病例可以进行初步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第五节热性惊厥 【ICD-10编码】R56.0 【定义】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 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 1.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 2.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 1.症状与体征: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 (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