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第2课 诗 两 首

2第2课 诗 两 首

2第2课 诗 两 首
2第2课 诗 两 首

第2课 诗 两 首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彷徨.

(hu áng) (2)彳亍..(chì)(chù) (3)颓圮..

(tuí)(pǐ) (4)河畔.(p àn) (5)荡漾.

(y àng) (6)青荇.(xìng) (7)榆.

阴(yú) (8)浮藻.(z ǎo) (9)沉淀.

(di àn) (10)撑.着(chēng ) (11)长篙.

(g āo) (12)漫溯.(sù) (13)笙箫..

(shēng )(xi āo)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①巷?????雨巷.(xi àng )巷.

道(h àng ) ②曲?????哀曲.(qǔ)曲.折(qū) ③泥?????软泥.(ní)泥.

古(nì) ④似?????似.的(shì)相似.(sì) 6666 ⑤载?????满载.(z ài )记载.(z ǎi ) ⑥悄?????悄.悄(qi āo )悄.

然(qi ǎo ) (2)语境辨析法

①尽.(jǐn )管道路不好走,我们还是走到了尽.

(jìn)头。 ②向更.

(gèng)远处行进,还有三十多里,这时已是半夜三更(gēng )了。 二、写对字形

(1)?

????chóu (惆)怅tì(倜)傥 (2)?????回sù(溯)shuò(朔)风 (3)?

????倾pǐ(圮)qǐ(杞)人忧天 (4)?????云c ǎi (彩)兴高c ǎi (采)烈 (5)?????róu (揉)碎杂róu (糅) (6)?

????g āo (篙)头艾h āo (蒿) (7)?????凄w ǎn (婉)w ǎn (惋)惜w ǎn (宛)如

(8)?????斑lán (斓)lán (谰)言波lá

n (澜) 三、辨析词语 1.寂寥 寂寞

同:都有“静”的意思。

异:①语意不同:“寂寥”指寂静,空旷;“寂寞”指孤单冷清;清静,寂静。②适用

对象不同:“寂寥”多指周围环境;“寂寞”多指人心理感觉。

【填一填】随着中国传统春节的日益临近,寂寥了一整年的农村恢复了阔别已久的“欢声笑语”,而平日里“人满为患”的都市相对呈现出“人去城空”的冷寂。

2.沉淀积淀

同:都有“呈出事物”的意思。

异:①语意不同:“沉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凝聚,积累。“积淀”指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②适用对象不同:“沉淀”多用于溶液;“积淀”多用于文化、知识、经验等。

【填一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3.斑斓斑驳

同:都有“颜色多样”的意思。

异:侧重点不同:“斑斓”指灿烂多彩,侧重于色彩美丽;“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侧重于色彩杂多。

【填一填】米兰华侨华人纷纷打起雨伞庆祝新春,色彩斑斓的雨伞重新装点了米兰街头,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四、积累文学常识

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他的成名作,1928年该诗在《小说月报》上一经刊出,立即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了“__________”的称号。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________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答案:1.雨巷诗人《我的记忆》

2.新月《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五、整体感知文本

1.《雨巷》的第1节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第1节为全诗创设了一种低沉、凄婉的感情氛围,奠定了全诗哀怨、忧郁的感情基调。

2.《再别康桥》的线索是什么?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全诗以诗人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3.文脉图示

阅读《再别康桥》第2~6节诗,完成1~2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由诗中内容可以看出,诗人寻不着梦而流露出怎样的内心感受?

答:

答案:悲伤、遗憾、苦闷。

2.《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为人们所喜爱,试从选文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答:

答案:如“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又是写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时光。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音调柔美,被人称道。

课时跟踪检测(二)

一、基础知识(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归国的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寥廓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

...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②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

步于康桥,举.步维艰

...,写下了这首诗。

③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

....,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④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

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

..的。

..项背

⑤人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这话的确是切中肯綮

....,它高度地概括了徐志摩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

⑥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

....,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解析:选D。①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此处应指思路畅通。②举步维艰:迈步艰难(维:语助词),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

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与语境不符。③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与语境不合。④望其项背:能望见别人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于否定式)。用在此处正确。⑤切中肯綮:(言论或办法)正好击中事物的关键。符合语境。⑥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B.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为原则,整理出版了大量书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C.《五四放歌》《天路》《致橡树》……近日,2019年“三节”群众文化活动——“迎新春·诵经典”大学生专场诵读会在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中拉开了序幕。

D.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解析:选C。A项,成分残缺,在“诗人魏尔伦”之后加“的诗”。B项,句式杂糅,“本着……为原则”杂糅,可将“为”改为“的”。D项,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可删掉“使读者”。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 雨的哀曲里// 消了/ 她的颜色// 散了/ 她的芬芳

B.波光里的/ 艳影// 在我的/ 心头荡漾

C.软泥上的/ 青荇// 油油的/ 在水底/ 招摇

D.满载/ 一船/ 星辉// 在/ 星辉斑斓里/ 放歌

解析:选B。应为: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4.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B.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C.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D.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解析:选A。A项为拟人,其他三项均为比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

A.①④②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①④③②⑤

D.②①④⑤③

解析:选B。文段的整体思路是从旧诗写到新诗,注意“它”“同时”等词语。

6.《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字)(4

分)

小河柳树夕阳青草歌儿

答:

解析:本题的要求并不高,给出的几个词语都是常见的意象,关键是抓住题中要求: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所以在扩展时给这几个词语加上修饰、修辞等让它们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画面即可。

答案:(示例)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7.丁香是传统诗词里常见的意象,戴望舒的《雨巷》就化用了“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一句。丁香花常见的有白、紫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传统诗词中常见的花草意象还有很多,请仿照示例,完成对下面意象的解读。(5分)

梅松菊

示例:兰,常用来代表脱俗高洁或孤芳自赏的气质。

答:

解析:所给示例抓住了“兰”的象征意义,解读时语言简洁,切中要点。仿写时,要根据已掌握的相关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梅,常用来代表坚韧、高洁和超尘脱俗的品格。

松,常用来代表凌寒不凋、傲霜斗雪的精神。

菊,常用来代表清高自守、品质高洁的隐士。

二、课外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8分)

乐园鸟

戴望舒

飞着,飞着,春,夏,秋,冬,

昼,夜,没有休止,

华羽的乐园鸟,

这是幸福的云游呢,

还是永恒的苦役?

渴的时候也饮露,

饥的时候也饮露,

华羽的乐园鸟,

这是神仙的佳肴呢,

还是为了对于天的乡思?

是从乐园里来的呢,

还是到乐园里去的?

华羽的乐园鸟,

在茫茫的青空中,

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

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

可以对我们说吗,

华羽的乐园鸟,

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

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

8.请简述“乐园鸟”这一形象的特点。(2分)

答:

解析:首先从全诗中找出有关描写乐园鸟的诗句,然后再进行概括。

答案:①有奋斗的精神;②渴望自由、理想,向往精神乐园;③寂寞孤独。

9.怎样理解“渴的时候也饮露,饥的时候也饮露”这两行诗?(3分)

答:

解析:首先了解“露”的含义,在骆宾王的《蝉》和屈原的《离骚》中都能见到“露”这一意象。因为在古人眼中,露水纯净无瑕,和高洁品质相似。回答时要注意联系古代意象的含义。

答案:“露”在文学意象中代表了纯净,此处用乐园鸟的饮露展现了乐园鸟高洁和不流于世俗的可贵品质。

1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

答:

解析:这首诗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既有不被理解的苦闷,又有不甘流俗的倔强,还有看不清方向的迷茫以及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答案: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在生活或艺术理想的求索过程中不被世人所理解的苦闷的心态,彷徨的情绪,但同时又不肯流俗和对理想孜孜不倦的勇敢追求。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8分)

我不知道风——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11.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答案: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添上了几分“梦”态。

12.通读全诗,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4分)

答:

答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既甜美又忧伤的情绪。(意思对即可)

三、微写作(15分)

13.象征主要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法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某种事物或意象的赞美。150个字左右。

答:

?范文示例

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突然看到挺立其中的梅花,难道你不会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是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与暴风雪顽强抗争的精神和意志吗?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她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

4《外国诗两首》课时作业

《外国诗两首》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娇.阳(jiāo) 凝.成(níng) 弹.起(tán) 欢嚷.(rǎng) B.疲倦.(juàn) 撒.下(sǎ) 漂.荡( piāo) 微漾.(yàng) C.沉浸.(jìn) 栖.息(qī) 喧.响(xuān) 昏晕.(yùn) D.消逝.(shì) 树篱.(lí) 静谧.( mì) 遐.想(xià)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大自然_________在梦乡。 (2)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_________。 (3)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_______。 (4)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____。 A.沉寂晕眩喧闹游荡 B.沉静昏晕热闹飘扬 C.沉浸昏晕喧响飘荡 D.沉寂眩晕吵闹飘浮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沉醉:比喻沉浸于某种状态中程度很深。 B.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幽暗:指环境清幽。 C.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沉寂:比喻十分寂静,这里是动词,指夜莺的歌声全部停止了。 D.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4.判断下列各句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 ) (2)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 (3)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 ) 5.填空。 济慈,____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___》。

2017秋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课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朗、选、作、疑、霜、举”6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以及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意境美。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诗句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情景,介绍背景解诗题 1.学生在《思乡曲》中感受淡淡的忧伤、难过。 (1)请欣赏一段乐曲,一边听,一边静静地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 (2)这是马思聪的《思乡曲》,此时作者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以曲子听起来有些忧伤、凄凉。思念家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展现,也可以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表达。唐朝诗人李白,就借一首五言绝句寄托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2.学生自主理解课题。 (1)读了课题,你猜猜这首诗写了什么? (2)在静静的夜里悄悄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应该怎样读课题更能表现这样的情景。 二.个性理解明诗意,读诵吟咏悟诗情 (一)初读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 以前读过这首诗吗?你愿意读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页,借助拼音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 2.去掉拼音指名读。 (1)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得这么好,没有拼音的帮助,还能读好这首诗吗?来!试一试。 (2)谁有勇气单独读给大家听? 可能你对古诗不太熟悉,也可能是有点紧张,不过你做到了正确、流利。不要紧,听听别人怎么读,你在心里跟着模仿,就一定能读好。 (3)谁愿意帮助他,读给他听。 (4)你有勇气再试着读读吗? 好!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你是个会用心学习的好孩子。加油!你会更了不起的! 3.齐读 让我们像**同学这样,一起读读这首诗。 (二)品读感受诗意 1.教师范读。 (1)大家专心读书的样子真好看,我也想读,你们想听吗?听听我读得怎么样?谢谢同学们的掌声,你们的意思是说我读得还不错?这让我觉得朗读古诗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 (2)我教你们读一遍呀? 2.学生仿读。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第课古诗二首2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 (一)初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3、齐读 (二)理解诗句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荷花格外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2课《诗两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中国教育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936387.html, 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倩.影(qiàn)青荇.(xìnɡ) 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 B.漫溯.(suò) 笙.箫(shēnɡ) 桀骜不驯.(xùn) 从.容不迫(cónɡ) C.彳亍 ..(chì chù) 颓圮.(sǐ) 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 D.长篙.(ɡāo) 斑斓.(lán) 荒谬.绝伦(miù) 味同嚼.蜡(jiáo) 解析A项“栉”应读“zhì”;B项“溯”应读“sù”;C项“圮”应读“pǐ”。 答案 D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陷井哀怨轻手蹑脚水波荡漾 B.破锭凄婉柔声细语波光艳影 C.回溯太息力挽狂澜招摇过市 D.沉淀迷茫悄无生息沉默寡言 解析A项“井”应为“阱”,B项“锭”应为“绽”,D项“生”应为“声”。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 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 ....的。 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 执笔,信手拈来 ....,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 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 ....,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 ....,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解析B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此处应指思路畅通;C项“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

高中语文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1

第2课 诗两首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彷徨..( ) ②彳亍..( ) ③颓圮.. ( ) ④荡漾.( ) ⑤漫溯.( ) ⑥笙箫..( ) ⑦浮藻.( ) ⑧满载.( ) ⑨长篙.( ) ⑩青荇.( ) ?斑斓..( ) ?沉淀.(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巷??? ?? 巷.道 雨巷. ②色??? ?? 颜色. 掷色.子 ③散??? ?? 散. 兵游勇 消散. ④悄??? ?? 悄.悄 悄. 然 ⑤载??? ?? 记载. 载. 客 2.辨形组词 ①????? 溯 朔 ②??? ?? 圮 杞 ③??? ?? 淀 绽 ④??? ?? 篙 蒿 ⑤??? ?? 斓 谰 ⑥??? ?? 徨 惶 3.词语释义 ①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哀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彳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凄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颓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青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寂寥·寂寞 二者都有孤寂的意味。寂寥:寂静,空旷。多用来形容环境。 寂寞:①孤单冷清。②清静,寂静。多用来形容心情。 例句:为了寻找新世纪能源之光,青海煤炭地质105勘探队在海拔4 062米______的祁连山高地,苦守______,披星戴月,忍辱负重,默默苦干了5年多,终于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 (2)沉淀·沉积 两者都有“沉下来”的意思。沉淀:①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②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的固体物质。③比喻凝聚、积累。沉积:①水流、风等流体在流速减慢时,所挟带的沙石、泥土等沉淀堆积起来。②指物质在溶液中沉淀积聚起来。③某些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堆积起来,如海洋生物的遗体堆积等。④比喻沉淀、积聚(多用于抽象的事物):文化沉积/历史沉积。

【】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4课《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别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不同的特点. 2. 了解写景诗的特点. 3.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 引导学生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的构思.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3.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 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 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探究新知:第一首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2.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在想象中入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 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特点.第二首赏析.

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 节: 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 写溪水的歌唱 以动写静 ”十 第三 节: U 口、【/十丄宀3弘士一 冃静谧.美 丽 第四节: 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第一首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 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2. 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 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影响人们的思想 .蝈蝈和蛐 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 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3.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 .思考盛夏的 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第二首 1.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效果检测: 课堂小结: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它诗歌不同,是来自 国外的诗歌.这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 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 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 .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 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大地的诗歌 盛夏 严冬 蝈蝈的乐音 蛐蛐的歌儿 充满生机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教案北师大版

诗两首 【教材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作者以满腔的热情号召我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不畏风雨;要自强不息,要积极乐观;要珍视生命,珍惜青春,珍爱生活;要坚信明天的生活会更美好。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两首诗。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象,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两首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2.品味两首诗隽永的语言。 3.理解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2诗两首(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导入示例。(播放歌曲)“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这首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 当突如其来的挫折与打击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你的神经时,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 2.背景知识、作者简介。 3.学生朗诵诗歌,正音,检查预习。 4.听、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感情。 (1)听课文录音,划分朗读节拍。 (2)自由朗读。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 明确: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语气。 5.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2)普希金在诗里写道:“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你喜欢这一句话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让学生自由谈。)(3)有的版本把这一诗句译为“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你认为哪一句译文更好?6.再次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诗中感情。 7.朗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注意读出感情。 2诗两首(第2课时) 1.顺势导入。以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切入口导入。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假如生活能够重新开头,你愿意怎么做呢?让同学回去思考这个问题,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小诗。顺势介绍作者引入课文。 2.品读诗歌,把握主旨。 (1)让同学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中主要讲了什么意思,画出文中比较有启发的和一时难以理解的词句。 (2)研读第一节。“还是迎着朝阳出发,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愉快地回头挥一挥手!”这是什么意思? (3)阅读整首诗歌,找出在整首诗中与“还是”意思相近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 (4)请学生解读2、3、4、5节诗句的意思。 (5)第五节中的“他们”指谁? (6)最后一章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信念?你怎么理解“明天比昨天更长久”这句话?(7)教师小结:读完整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既指当年的岁月如能重复(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更是指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走(从诗中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以及明确说“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可看出)。表达了诗人不后悔自己曾经做出的正确选择,尽管这选择曾给自己带来过不幸。也向我们表明了今后诗人仍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原来的做法。 (8)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 3.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不同之处:(1)这一首诗在写法上,和前面普希金的那首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普希金的诗,是直接抒情的。而邵燕祥的诗,在抒发情感的时候,则借助了一系列的具象的词语(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①,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②,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字词全解】 ①[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②[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句解】 人是喜欢花的,而花也以自身的美丽惠及人,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想法新奇而美妙。这句中的动词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段解】 诗的开篇大胆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奠定基础。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字词全解】 ③[匿笑]偷偷地笑。 【句解】 写孩子的调皮、天真、稚气。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④儿,看着你工作。 【字词全解】 瓣(bàn)花瓣 ④辨(biàn)分辨 辫(biàn)辫子 辩(biàn)辩论 【句解】 变成了花后仍然依恋着母亲,是对母亲精神上的慰藉。 【段解】 “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回报是无私的,只求母亲生活得更加

温馨。 第一部分(1~3):写“我”变成金色花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当你沐浴⑤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⑥的小庭院时,你会嗅⑦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字词全解】 ⑤[沐浴]洗澡 ⑥[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⑦[嗅(xiù)]用鼻子辨别气味。 【句解】 这句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明确:这是“我”失踪后与母亲的第一次嬉戏,或者说是对母亲第一次无私的回报。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出香气让母亲闻到,这也正是孩子想变成金色花的原因之一。 【段解】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去做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⑧,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字词全解】 ⑧[《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罗摩是诗中的主角。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中生活了14年。 【句解】 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示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段解】 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句解】 “突然”,意在给母亲一个惊喜,“求你讲故事给我听”,表现对母亲的热爱、依

高中语文 第2课《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2课《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 理解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 把握本课思想内容,在课堂上背熟一部分课文 3. 体会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作者情感 3.丁香姑娘的含义 4.真正做到课堂背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朗读课文,感知本文的意境美,含蓄美 2.启发法:通过图画进行引导启发 3.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交流导入):采用幽默回顾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中导入新课──前些天我们学校有人把一首古诗给改了,这首诗的名字叫“春晓”。“春晓”被改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大家知道后两句吗?(洒下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学生笑──调动气氛》 上星期又有一位同学把一首现代诗给改了,大家知道是哪一首诗吗?(学生沉默或答错),大家都不知道?恩,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样我就知道这首诗不是我们班上的同学改的,这首诗改的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我给大家念几句,看看你们能不能想到是那首诗被改:

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蚊子装饰了你的床帐,你装饰了蚊子的梦。(**根据自己学校教学楼的名字自行修改) (引导学生回忆起“断章”)断章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是一种追求朦胧意境,注重暗示,注重象征,善于用意向表达意境的立意多元化的诗,而意象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实物(板书),大家喜欢“断章”这首诗吗?(……)那大家喜欢朦胧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回答) (二)朗读 请大家跟我一起看黑板(指着“雨巷”)。大家来说说看在你们心中“雨巷”是什么样的一种景?(……)好,大家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雨巷”,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心中的“雨巷”,而这种“雨巷”凭什么成为百年经典。好,下面请**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诗中的“意象”,同时注意这几个字词:颓圮,太息,彳亍。《意象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实物(指着板书强调),大家不要找错了。》 (朗读完后进行点评,可从普通话标准,节奏轻重急缓,感情是否丰富等方面进行点评) (三)作家介绍,写作背景 大家说“雨巷”这首诗写得美不美?(美)刚才我也说了,这首诗是中国朦胧诗的百年经典。那么对于这么出名的诗,有谁能够向我们介绍一下它的作者跟写作背景呢?(明确: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适当板书) (四)找意象(6个:油纸伞,雨巷,丁香,我,姑娘,篱墙) (五)分析课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的开头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雨巷) (在黑板画图)雨巷,它是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第2课诗两首2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倩.影(qiàn)青荇.(xíng)载.歌载舞(zài) B.漫溯.(shuò) 绸缪.(móu) 悄.无声息(qiǎo) C.彳亍 ..(chì chù) 颓圮.(qǐ) 无济.于事(jì) D.长篙.(gāo) 瘦削.(xuē) 荒谬.绝伦(miù) 答案 D 解析A项,青荇.(xìng);B项,漫溯.(sù);C项,颓圮.(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沉淀河畔'笙萧'碧波荡漾 B.榆阴凄惋'繁衍'蔚然成风 C.惆怅'哀怨'招摇'夜斓人静 D.浮藻'寥廓'遒劲'星辉斑斓 答案 D 解析A项,萧—箫;B项,惋—婉;C项,斓—阑。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人有时候很多无奈的心情都是自作自受,给自己一点空间,给未来一点期待,生活才会更加自由洒脱。 ②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去铸炼自己高尚的情操,自己的文化素养。 ③春山如笑,碧水含情,就像好客的主人,拉住了游客的脚步,令他们一个个忘返。 A.彷徨积淀留连B.徜徉积淀留恋 C.彷徨沉淀留恋D.徜徉沉淀留连 答案 A 解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由前文的“无奈”一词,可知①应填“彷徨”。积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沉淀:凝聚、积累。由后文的“文

化素养”一词,可知②应选“积淀”。留连,指舍不得离去,多指名胜风景等;留恋,指依恋牵挂某个地方不忍舍弃或离开,多指故乡、母校等。由语境知③应选“留连”。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车流如织的三环线上,一辆小轿车突然抛锚,司机一时,幸好两名协警巡逻路过,顶着烈日帮忙检查故障。 ②虽然每次成绩都不理想,身边很多人也不支持,但47岁的高考钉子户梁实笑着说,他对高考从未,还会第18次参加高考。 ③开学恐惧症是一种心理上的情绪障碍,患者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A.不知所措心慌意乱心灰意冷 B.心灰意冷不知所措心慌意乱 C.心慌意乱心灰意冷不知所措 D.不知所措心灰意冷心慌意乱 答案 D 解析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①句中,由“突然抛锚”可知,选“不知所措”较合适。心灰意冷:灰心丧气,意志消沉。②句中,由前面的多次考试不理想,可选“心灰意冷”。心慌意乱:内心惊慌,思绪纷乱。③句中,由语境可判断,选表情绪状态的“心慌意乱”较合适。 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代) B.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顶真) 答案 A 解析修辞手法是比喻。 6.下列各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

设计意图: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启发想象,感受意境;反复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预设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擎雨盖、傲霜枝、坐”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图。[出示两幅插图]你们猜猜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为什么?秋天到,大地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古诗两首。指导书写“首”。 宋朝的苏轼和唐朝的杜牧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我们先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文》[ 出示诗句]。 二、初读古诗 1、简介作者,解释题意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教学“刘”,指导书写。 2、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小老师带读生字。[ 出示生字] (3)再读诗句。(个别读——齐读)[ 出示诗句] 3、初步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 (3)、师生共同释疑。出示课件,帮助理解擎雨盖、傲霜枝。 你见过霜吗?冰箱里白色的东西就是霜。北方秋天气温很低,地面上或草叶上全凝结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就是霜。 4、再次放声朗读全诗。 三、朗读激情 1、边读边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哪一句诗告诉你的。 2、诗人认为最美的的是什么呢? 出示“橙黄橘绿”的课件。秋天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拓展说话,欣赏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 教学设计-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

黄冈市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

黄冈市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 一、同步练习 (共5题;共28分) 1. (6分)看拼音,写词语。 chī shuǐzhùzhǔrén jiāng xīyǐ qián jiào hǎo ________________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6分)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贝: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10分)文学常识填空。 (1)曾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曾写过“四大悲剧”的伟大剧作家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人名)。 (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中有个“孙悟空”,是________给他起的这个名字;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曾被玉帝封为“弼马温”,他不同意,而自封为“________”。 (4)名著阅读。 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①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________。 ②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情节:________。 4. (2分)填空 头共________画,第一画是________。 5. (4分)拼一拼,写一写 bǐcǐxíjīkōng kuàng zàn tí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3新人教版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一、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3、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二)预习要点 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三)达标练习 1、济慈,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叶赛宁,________(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_______的景色。 2、辨别下列各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 (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切披上银装。() (3)一旦唱疲倦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3、《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答: 4、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答: 5、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答: 6、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答: 二、探究案 7、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答: 8、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答: 9、《夜》中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精读精练】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夜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0、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课 诗 两 首

第2课 诗 两 首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彷徨. (hu áng) (2)彳亍..(chì)(chù) (3)颓圮.. (tuí)(pǐ) (4)河畔.(p àn) (5)荡漾. (y àng) (6)青荇.(xìng) (7)榆. 阴(yú) (8)浮藻.(z ǎo) (9)沉淀. (di àn) (10)撑.着(chēng ) (11)长篙. (g āo) (12)漫溯.(sù) (13)笙箫.. (shēng )(xi āo)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①巷?????雨巷.(xi àng )巷. 道(h àng ) ②曲?????哀曲.(qǔ)曲.折(qū) ③泥?????软泥.(ní)泥. 古(nì) ④似?????似.的(shì)相似.(sì) 6666 ⑤载?????满载.(z ài )记载.(z ǎi ) ⑥悄?????悄.悄(qi āo )悄. 然(qi ǎo ) (2)语境辨析法 ①尽.(jǐn )管道路不好走,我们还是走到了尽. (jìn)头。 ②向更. (gèng)远处行进,还有三十多里,这时已是半夜三更(gēng )了。 二、写对字形 (1)? ????chóu (惆)怅tì(倜)傥 (2)?????回sù(溯)shuò(朔)风 (3)? ????倾pǐ(圮)qǐ(杞)人忧天 (4)?????云c ǎi (彩)兴高c ǎi (采)烈 (5)?????róu (揉)碎杂róu (糅) (6)? ????g āo (篙)头艾h āo (蒿) (7)?????凄w ǎn (婉)w ǎn (惋)惜w ǎn (宛)如 (8)?????斑lán (斓)lán (谰)言波lá n (澜) 三、辨析词语 1.寂寥 寂寞 同:都有“静”的意思。 异:①语意不同:“寂寥”指寂静,空旷;“寂寞”指孤单冷清;清静,寂静。②适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金色花》word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1.4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同步练习 夯实基础 1、下列字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匿笑/腻烦粘贴/玷污笑靥如花/嫣然一笑 B.市侩/筷子松柏/摆设罗摩衍那/高低掩映 C.枢纽/扭转膝上/油漆同仇敌忾/慷慨激昂 D.删除/酸梅嗅到/糗事博古通今/盆满钵满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 走到做导告的小庭院。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4、综合运用。(10分)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现在请让我们献上对母亲的颂歌。 ①仿照原段中的句式,请在横线上再补充出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②写出一个比喻句来赞颂母爱。(4分) ③你有什么心里话对妈妈说,请写下来。(有真情,不少于20字)(4分) 能力提升春草散章 杨林雪 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②冬雪渐消,湿润的泥沼里,草种子就潜心于构思了。春天的诠释在她的横叶竖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③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写她的随笔。 ④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蔓延漫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得住她行路的脚丫。而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 ⑤春草珍惜每一寸土地,驱除荒凉,征服贫瘠,以她绿色的大手笔和庄稼汉的锄头较量着:看谁的文章更流芳千古!有时候春草忍不住顽皮,悄悄钻在庄稼行里闹一闹,结果常给严谨认真的农人发现,一锄头钩了出来:“你来掺和啥?这儿不是你歇脚的地方。”草扮个鬼脸儿仍回田头地角扎根。 ⑥春草素朴天真,她淡漠都市的豪华,却甘愿将她的脚步不断伸向浩瀚无边的沙漠,为饥渴的旅人们寻找生命的甘泉水。 ⑦在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挥洒她绿色的畅想!春草且行且止,收放自如,天涯海角,迤逦而行。文章可谓篇篇华美,章章锦绣,字字珠玑。 ⑧春草深懂得自己的使命,她从不嫉妒农民沉甸甸的收成,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冬去春来,她只是饱蘸生命的浓墨,在稿纸一般的广袤大地上,不停地写啊,写啊,写!

【四维备课】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2课 诗两首 雨巷课文相关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课诗两首 课文相关资料 1.《巷》(摘选自《柯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一九三零年秋2.《丁香》(节选自阿来《草木理想国》) 中国人未必都认识丁香,却可能都知道一两句丁香诗。远的,是唐代李商隐的名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就这么两句十四个字,丁香在中文中的形象就被定格了。后人再写丁香,就如写梅兰竹菊之类,就不必再去格物,再去观察了,就沿着这个意义一路往下生发或者有所扩展就是了。于是近的,就有现代诗人戴望舒的名诗《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一个女人,如果有了诗中一路传承下来的某种气质,就是一个惹人爱怜的美人了——这种气质就是丁香。虽然,我们如果在仲春时节路过了一树或一丛丁香,那么浓重热烈的芬芳气味四合而来,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联想,却是深长悠远的哀愁与缠绵。或者怀着诗中那种薄薄的哀愁在某个园子中经过了一树丁香,可能会想起丁香诗,却未必会认识丁香;也许认识,但也不会驻足下来,好生看看那树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