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训练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训练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训练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训练

实验专项

【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

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

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

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2.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

B.DNA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DNA断裂

C.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DNA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3.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4.洋葱是生物学常用实验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可见叶绿体双层膜结构

B.洋葱根部捣碎后的提取液遇双缩脲试剂显红黄色

C.光学显微镜持续观察某解离后的洋葱根尖细胞,可见染色体移向两极

D.常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材料

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斐林试剂加入到苹果汁中必须要水浴加热后,才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B. 观察叶绿体时,可撕取稍带些叶肉细胞的菠菜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C. 固定化酵母细胞时,注射器距CaCl2溶液液面的高度对凝胶珠形态无影响

D.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前后须用显微镜观察两次

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采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自制“九孔点滴板”对根尖进行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个孔里滴入解离液,所含盐酸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以利于观察

B. 第2~7孔内滴入蒸馏水进行漂洗,能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C. 第8个孔内滴入改良品红染液为碱性染料,能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D. 第9个孔内滴入蒸馏水能用于再漂洗,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更易于观察

7.下列关于蛋白质、还原糖、脂肪和淀粉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蛋白质的斐林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B.甘蔗茎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鉴定的实验

C.用苏丹Ⅲ染色花生子叶,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呈橘黄色

D.为检测某奶粉中是否添加淀粉,样液中添加碘液,结果呈现蓝色,可知该奶粉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

8.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预实验后,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该实验的因变量可以是枝条生根的平均数量或枝条生根的平均长度

C.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不会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D.该实验中无关变量有NAA的浓度、温度、处理插条的方法和时间等

9.下列有关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B.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在滤纸上相距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 C.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证明了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类囊体膜上

10.某研究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相关研究,图1为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图2是图1某时刻台盼蓝染液染色后显微镜视野下计数室局部图像(实心表示染成蓝色),图3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样方法

B.图1中酵母菌数量达到c时开始产酒,de段数量减少与酒精含量过高有关

C.图2的中方格内酵母菌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相等,此时对应于图1的cd段

D.酵母菌发酵产酒时,图3装置中红色液滴有可能左移

11.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时,至少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三次以便前后对照

B.探究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可以用淀粉与唾液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

C.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凝胶珠带尾巴的原因可能是针筒离烧杯液面距离太近

D.利用PCR技术在生物体外快速扩增目的基因是依据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1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时效果较好,主要原因是

A.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特别大,易于观察

B. 其细胞液呈紫色,质壁分离以后容易与外界溶液区分

C. 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浓度差大,质壁分离现象比较明显

D. 细胞对缺水的耐受力较强,不易死亡,易于观察复原现象

13.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中,能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五点取样法抽样调查国道两侧隔离带中一枝黄花的密度

B. 利用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C. 在固体培养基稀释涂布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菌落

D. 切取小块植物叶片直接接种到某种植物组织培养基上获得植株

14.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B.画滤液细线时,在点样线上需连续重复多次画线

C.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D.滤纸条上4条色素带通常都是平齐的,且彼此之间的距离明显

15.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鸡血细胞是较理想的实验材料

B. NaCl溶液浓度越高,DNA的溶解度越大

C. 在用酒精析出DNA时,最好使用95%的冷酒精

D. 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检测结果呈蓝色

16.下列对实验的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B.采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

C.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为0.3g/mL

D.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应始终保持活体状态

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目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先观察处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细胞,以便与后续观察形成对照

B.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滤纸条插入层析液后应充分振荡,以加快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C.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应去除枝条上的芽体,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

D.进行酵母菌计数时,先盖盖玻片后滴加酵母菌液,以加速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19.下列是“肝脏细胞DNA粗提取”实验的两个关键操作步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步骤1中,加入柠檬酸钠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pH的稳定

B. 步骤1中,冰浴处理的主要原理是低温下DNA水解酶容易变性

C. 步骤2中,异戊醇的作用可能是使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因变性而沉淀

D. 步骤2中,离心后应取上清液,因为DNA在2 mol·L-1 NaCl溶液中溶解度比较大

20.下列有关“花菜细胞中DNA的粗提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研磨过程中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为了瓦解细胞壁

B. 实验过程中两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不同

C. 将滤液放在60~75℃下保温的作用主要是除去滤液中的杂质

D. 在滤液中加入冷却的等体积分数酒精的原理是DNA可溶于酒精

21.右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以鸡血细胞液为实验材料)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图中装置可以进行该实验的多个步骤。若下列操作之前甲烧杯中已加入相

应的实验材料或溶液,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向甲烧杯中倒入蒸馏水并快速搅拌,则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

弃去滤液

B. 若向甲烧杯中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则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 若向甲烧杯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并轻缓搅拌,则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保留粘稠物

D. 若在甲烧杯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并轻轻搅拌,则玻璃棒上会出现丝状物

22.以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粗提DNA时观察到丝状物偏少,可能是向2 mol·L-1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过多

B. 低倍镜下观察到鳞片叶外表皮部分细胞呈无色,可能是表皮细胞被撕破

C.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发现染色体着色深浅不一,可能是解离时间偏长

D. 用根尖观察不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能是没有对根尖进行解离

23.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DNA溶于0.14 mol· L-1 NaCl溶液,过滤后取滤液继续提取DNA

B. 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效率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高

C. 制得的葡萄酒酸味较重,发酵装置漏气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D. 将酶制剂加入普通洗衣粉制成加酶洗衣粉,运用了固定化酶技术

24.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

25.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26.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试验中,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制0.14mol/L,滤去析出物

B. 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 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 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27.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B.将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

D.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

28.下列关于“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 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 DNA 既溶于2 mol/ L NaCl 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 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 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29.图1、2分别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图1、2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B.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30.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鲜猪血、菜花等动植物材料均可用于DNA的粗提取

B.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再吸水胀破

C.DNA可溶于95%的冷酒精,也可溶于2 mol/L的NaCI溶液

D.溶有DNA的NaCI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沸水浴加热再观察颜色

31.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溶于酒精溶液。下图为“DNA的粗提取”实验的相关操作步骤,其操作目的错误的是

A.①是洗涤红细胞、去除红细胞表面的杂质

B.②是稀释NaCl溶液至0.14mol/L,析出DNA

C.③是选用2mol/LNaCl溶液,溶解粘稠物中的DNA

D.④是纯化DNA,去除溶于95%酒精的杂质

32.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菜花组织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可释放核DNA

B.鉴定DNA时,应将丝状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

C.利用鸡血细胞提取DNA时,初步析出DNA的试剂是0.14mol/L的NaCl溶液D.向鸡血细胞中加入冷却的95%的酒精,可以获得无杂质的DNA

33.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菜花和猪的成熟红细胞都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其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

C. 在溶有DNA的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可分解其中的杂质蛋白

D. 鉴定DNA时,应将丝状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

34.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材:鸡血细胞,原因:有细胞核,其他动物的血细胞都没有细胞核B.粗提取: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原因:DNA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

C.提纯:95%的冷酒精,原因:DNA溶于酒精,蛋白质等杂质不溶于酒精D.鉴定:二苯胺试剂,原因: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35.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苹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 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切片→制片→染色→洗去浮色→观察

C.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染液可用棕色瓶长期保存备用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碘液染色后,镜检时可观察到蓝色颗粒

36.下表列出了部分实验的材料、研究内容和操作或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Ⅱ菠菜叶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有四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带,其中最上面的色素带呈黄色

Ⅲ酵母菌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变

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先滴加适量培

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后进行显微计

Ⅳ鸡血细胞DNA的粗提取用2mol/LNaCl溶液溶解DNA,用95%的冷酒精析出DNA

A.Ⅰ

B.Ⅱ

C.Ⅲ

D.Ⅳ

3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规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影响菠菜叶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实验时,须在黑暗中进行实验

B.鉴定黄豆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常先加入CuSO4溶液后加入NaOH溶液

C.验证天竺葵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需先对植物叶片脱色处理

D.提取香蕉果肉DNA实验中,应先加入0.14mol/L的NaCl溶液

38.下列有关酒精在生物学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B.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解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使滤液中析出白色丝状DNA

D.常用体积分数为12%的米酒特异性抑制腐乳中醋酸杆菌的生长

39.有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4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有在多个橘色脂肪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41.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10倍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倍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42.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43.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4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冶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45.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46.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III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47.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温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

C.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液

D.将DNA粗提物溶解在2 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

48.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49.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50.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51.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0.2g/mL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

分离现象更明显

将豆腐分别置于10℃、20℃、30℃的环境中,观

察并比较毛霉生长的情况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52.蒸馏水是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制之一。下列实验中蒸馏水的使用正确的是

A.在制作花生子叶切片观察脂肪颗粒过程中,用蒸馏水洗去切片表面的浮色

B.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将凝胶珠滴入蒸馏水以形成其稳定的结构

C.在制作洋葱根尖装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用蒸馏水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D.在提取洋葱细胞DNA过程中,用蒸馏水处理洋葱细胞导致其破裂释放DNA

53.下列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果酒、腐乳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三种发酵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

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

5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B.用洋葱鳞片叶大片内表皮和动物膀胱作半透膜都能成功完成渗透作用实验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D .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甘蔗中的蔗糖

55.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细胞内脂肪鉴

定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A .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 都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 .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 .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56.下列关于生物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不能可以用做鉴定还原性糖

B.观察叶绿体运动时,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叶绿体在绕液泡左侧做逆时针运动,则实际上叶绿体

在液泡右侧做顺时针运动

C.因为鸡血中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故可以用鸡血来提取血红蛋白

D.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如果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通光孔使视野变亮。

57.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

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②①④

58.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 .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 -

59.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A.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6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腐乳所用的毛霉能够耐受高盐环境

B.加酶洗衣粉在各种洗涤条件下都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C.进行DNA鉴定时,将析出的DNA溶解在二苯胺试剂中,水浴加热后溶液呈现蓝色D.电泳法可用于蛋白质、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61.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C.叶绿体和核糖体随着细胞质在流动 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6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的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细胞中的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从而可以观察到其在细胞中的分布

D.细胞中的染色体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其在有丝分裂各时期中的形态特点

6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腐乳时,料酒的量超过50%时,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缩短

B. 发酵装置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及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C.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可去除部分杂质

D. 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要轻压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6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调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多基因遗传病不能作为调査对象

B.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02的产生情况

C. 常用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溶液处理带叶的柳枝,探究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D. 在花生子叶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可观察到红色的脂肪颗粒

65.将经水培法长出一定数量根的洋葱(2n=16)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用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剪取的根尖不宜过长,以确保选取的全部是分生区细胞

B. 应用镊子尖弄碎根尖后再滴加龙胆紫,便于染色体着色

C. 低倍镜观察到物象后,即可直接转换高倍镜观察

D.显微镜视野里,有可能观察到含有64条染色体的细胞

66.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细胞质,N是细胞液

B.M中的溶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

C.M的颜色变深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N空间的大小与L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6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用酒精析出DNA时,要使用冷酒精

B.在50~60℃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后即呈蓝色

C.加酶洗衣粉可快速去除各种衣料上的顽固污渍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68.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

实验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c点对应时间取样计数时,需对样液适当稀释

B.cd段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约为O

C.造成de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营养物质缺乏

D.本实验不存在对照,酵母菌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69.下列有关钙在实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酵母固定化过程中,若CaCl2溶液的浓度过低,凝胶珠不易成形

B. 在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

C.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CaCO3,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D. 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菌前在其培养液中加入CaCl2溶液,有利于外源DNA分子进入细菌

7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稀释的蛋清液加热变性后滴入双缩脲试剂不显示紫色

B. 观察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不同部位,其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盖盖玻片再滴加酵母培养液,并立即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D. 制作腐乳时,培养瓶内盐和豆腐的比例从下到上均维持在1∶5,可防止杂菌生长

71.下列有关实验选用的材料、试剂、现象或分析均正确的是

A.在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的实验中,可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下和无光环境中进行实验

B.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C.在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产生的实验中,对照组遮光、实验组照光

D.在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应选择0 ℃、30 ℃、80 ℃等不同的温度进行对照

7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B.经健那绿染液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结构

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

D.番茄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作为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74.实验过程中时间的长短有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证明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时间越长积累淀粉越多,实验现象也越明显

B.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三次观察与第二次观察之间所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该实验现象没有影响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解离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没有影响

D.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通入石灰水的时间长短对结果影响不大

75.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低倍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紫色随中央液泡的变小而加深

B.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高倍镜下调节粗准焦螺旋可清晰观察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C.将视野左方的苏丹Ⅲ染色的脂肪粒向左移动后换用高倍镜观察,红色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D.在高倍镜下,可清晰观察到低温抑制细胞纺锤体的形成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多项选择】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蓝色

B.向2mL豆浆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混匀后出现紫色

C.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切片,直接置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D.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

2.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台盼蓝溶液染色可增强计数结果的有效性

B.加大初始接种数量可以增大K值

C.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冷却到适宜温度才能接种

D.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种群的K值没有影响,因为酵母呼吸方式是兼性厌氧型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B.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细胞呼吸产生的酒精

C.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体和细胞壁的分离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4.下列相关实验的原理及现象合理的是

,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 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 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 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6.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 1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 2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 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3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 [答案] 5.(1)竞争和捕食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大全共14个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大全共14个实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695656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高考备考“生物实验”易错点归纳 (1)、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 植物组织应该选择苹果、梨等应该选择白色或者近于白色的组织,而不能选择西瓜; 鉴定的糖类为可溶性还原糖,故不能选用甘蔗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 若鉴定材料中不含可溶性还原糖,则实验结果的现象应该为蓝色,而非无色,答题时切忌描述为“无色”; 斐林试剂的配制为“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须现配现用”,注意与双缩脲试剂的先加A液,后加少量B液区分开来。鉴定结果为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可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实验: 材料选取得是富含脂肪的花生子叶,鉴定过程中须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故而需要制片操作,若切片厚薄不均,会导致显微镜视野明暗不一; 在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前,须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便于我们区分被苏丹Ⅲ、苏丹Ⅳ染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鉴定实验: 材料选择:豆浆或者鸡蛋清(鸡蛋清须稀释,以避免试验后鸡蛋清粘附于试管壁上,不易清洗) 试剂配制:先加1~2mL A液,再加1~2滴B液。 实验原理:Cu(OH)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故而加热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引发的蛋白质变性之后的物质,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络合反应)

实验拓展: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使其充分反应过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仍能够发生紫色络合反应;将蛋白质+蛋白酶+多肽酶混合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结果依旧为紫色。【原因】 (4)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 材料:黑藻(它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为什么) (5)观察细胞内的线粒体: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什么不选择绿色植物细胞) 试剂:健那绿试剂(染成蓝色) 细胞活性: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故而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须滴加生理盐水(等渗溶液),而不能滴加蒸馏水; (6)观察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 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重要操作:HCl的作用:①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DNA和蛋白质分开,便于染色剂染色; 试剂:吡罗红(RNA,故而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甲基绿(DNA,故而细胞核被染成绿色) (7)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实验材料:植物的成熟细胞(不能选用根尖分生区和动物细胞)【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细胞壁;第二有成熟大液泡】课本选用的实验材料为洋葱鳞茎外表皮(其液泡含有紫色色素,易观察);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2017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 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 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 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⑶等量原则 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方法总结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 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 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

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 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 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实验(填表) 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 应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 | 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 ? ? 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 ? ? 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2.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三模拟调查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1.列表比较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 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填空)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人教版新课 标)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人教版新课标)2 实验十四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二P9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6956560.html,/bbs/upload/attachment.php?aid=4262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三.方法步骤: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 组织问题调查小组→确定课题→分头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如右流程图) 注意事项: 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 3. 4.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概括 实验十五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三P51)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三.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 4、5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 4.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 5.选择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cm,直径1~1.5cm为宜。 6.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塔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处理方法: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考试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 理科综合下生物学科高考在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和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教材基 础实验)。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验 证实验)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探究实验)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评价和修改) 近年来,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实验及实验设计已成为一种稳定的重要题型,每年都作为大 题出现。有关实验方面的内容,是许多考生的弱点,应引起充分重视。这类题目有一定难度,学生在高考中得分率很低。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要得高分,实验的复习,应该立足于对基本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实验思维的强化和巩固着手,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实验设计等实验能力。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了解题目要求;(2)明确实验目的;(3)分析实验原理;(4)熟悉实验器材;(5)确定实验思路;(6)设计实验步骤;(7)预测实验结果;(8)得出实验结论。 二、如何运用基本方法分析实验题: ㈠了解题目要求题目给出了哪些条件?给出了什么样的材料用品?要求回答什么问题? ㈡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实验目的关键在明确题目中的实验是验证型还是探究型的。验证型实验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论往往只有一个;探究型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结论也往往有多个。实验目的是解实验题的方向,原理阐述、步骤设计、结果预测、实验分析、实验结论等都需要围绕实验目的进行,否则无异于南辕北辙。实验的结论要和实验的目的相对应。验证性实验的结论也就是实验的目的。 ㈢分析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实验中关键步骤的理论基础,要分析实验中用哪些基本科学理论知识(源于学习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为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实验得出结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 ㈣分析实验器材认真分析所提供的仪器、药品、试剂等,从中选出实验的必备条件。实验的器材也会给实验变量的确定和对照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步骤的设计提供启示。高考时,为让考生的试验设计及分析能有一定的范围,命题者往往通过给出实验用具来进行限制,同时,有些命题背景学生并不熟悉,命题者会通过给出实验用具加以提示。因此,分析实验用具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可以让实验题的解答(尤其是实验步骤的描述)严密不丢分。解题时,可将实验用具可以分为三类:生物材料;一般用具和药剂;特殊用具或药剂。在分析实验用具的过程中,会使考生的实验设计逐渐清晰明了。 ㈤确定实验设计的思路根据实验的目的、原理而进行的思维过程,构建实验设计的基本框架,是实验设计的蓝图。 ㈥设计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步骤要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要应用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并分析这些条件起什么作用和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与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与总结实验设计是生物实验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它能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验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而在高考中相对稳定。由于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导致考试中严重失分。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题型等进行归纳总结,增加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实验名称或课题(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问题或事实); (三)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隐含着实验假设和预期); (四)实验材料和条件(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完成该实验必备的仪器、设备、药品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的操作程序); (六)实验测量或观擦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观擦指标与准确的记录); (七)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八)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科学的

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要依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 原理,不能主观臆造。如: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高效性实验的顺序等。 (二)单一变量原则 1、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两类: (1)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分类 教 材 实 验 考 纲 要 求 显微观察类 (1)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熟练掌握显微镜 的基本操作,特别是高倍镜的使用 2.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等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了解这些实验所需材料的特点、试剂的作用 3.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实验进行恰当评价并设计完善实验方案 验证鉴定类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理解实验原理,明确相关试剂的作用 2.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模拟类 (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 系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掌握模拟实验和调查实验的实验目的,开 展实验的步骤及方案,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2.掌握调查、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类(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核酸死 甲基绿、 吡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无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 泡 活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 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高中生物实验专项练习题

实验练习 一、选择题 1、将鉴定下列化合物的 试剂及其颜色反应用直 线连接起来。 2.使用丹III染色,能 显示细胞中脂肪的存在, 这是因为该染色剂 A、易于进入细胞 B、 亲水而疏脂C、颜色特 别鲜艳D、亲脂而疏水 3.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A、分别加入样液中 B、混匀后再加入样液 C、加热后再加入样液 D、同时加入样液中4.将马铃薯块茎与浸软的花生种子分别徒手切片,在载波片中央滴少许染液,再把这两种材料的切片分别浸在碘液里制成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上被碘染色的淀粉粒。结果应该是 A、马铃薯切片中有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B、花生切片中显示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C、两种材料的切片中均术见蓝黑色颗粒 D、难以分辨出两种切片碘染色后的差别 5.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②黄豆种子③梨④花生种子⑤蛋清⑥马铃薯块茎。 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有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6.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溶液变成蓝色,熟苹果汁则能还原银氨溶液(即发生银镜反应),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其他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7.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消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丹III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兰溶液、丹III溶液 D、碘液、斐林试剂 8.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位置不变;转换高倍镜后污点消失,由此可以判断污点的位置在: A、目镜 B、高倍物镜 C、低倍物镜 D、装片 9.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是: A、气孔保卫细胞 B、幼嫩黄瓜果肉细胞 C、幼嫩茎皮层细胞 D、根毛细胞10.当已在低倍镜下看到某一目标后,想换高倍镜对其进一部观察,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先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不用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即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轻轻调整焦距 C、先将目标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D、先转换高倍镜,然后边搜寻目标边用粗细推焦螺旋调整焦距,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11.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叶片的下列标本,看到叶绿体数量最多的是 A、栅栏组织叶肉细胞 B、叶表皮细胞 C、海绵组织叶肉细胞 D、叶脉细胞 12、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则:(1)若物象不清楚,应调节(2)若光线不足应调节

(推荐)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分类教材实验考纲要求 显微观察类(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熟练掌握显微镜 的基本操作,特别是高倍镜的使用 2.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等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了解这些实验所需材料的特点、试剂的作用 3.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以 及对相关实验进行恰当评价并设计完善实验 方案 验证鉴定类(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 白质 (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理解实验原理,明确相关试剂的作用 2.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模拟类(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 系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掌握模拟实验和调查实验的实验目的,开 展实验的步骤及方案,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 析和判断 2.掌握调查、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的 研究方法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类(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 替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 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 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新)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汇总 一、选择题 1.(2010·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 面的实验步骤错误 ..的是(A ) A.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片→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2.(2010·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 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 变化,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B A.物质C是尿素,其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细胞代谢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 B.转氨酶是肝细胞代谢所需的酶,若在细胞培养液中被检测到原因是细胞膜胞吐所致 C.小鼠肝细胞体外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D.培养小鼠肝细胞时,需要使用胰蛋白酶对细胞进行分散 3.(2010·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对相关实验原理的叙述,不合理 ...的是 C A.用苏丹III染液可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存在 B.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使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变小 C.用健那绿染液可使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D.用动物细胞制备细胞膜比用植物细胞更容易 4.(2010·天津市南开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对相关实验原理的叙述,不合理 ...的是 C A.用苏丹III染液可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存在 B.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使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变小 C.用健那绿染液可使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D.用动物细胞制备细胞膜比用植物细胞更容易 5.(2010·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的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细胞中的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从而可以观察到其在细胞中的分布

2020高考生物实验大全

高考生物实验大全 高考生物是理科中一门学科,占据理综分值的百分之二十多,虽然分值不大,但 是想要拿满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中生物中的实验现象都有哪些呢? 1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2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III橘黄色 脂肪+ 苏丹IV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 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考中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较好材料,近年来一直被沿用。由于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茫然。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课题、假设、设计实验、预期、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并推导结论七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课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课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蚯蚓如何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移动身体?” (二)假设 科学方法的第三步是假设。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参考答案。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新编高中生物的“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其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其预期结果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蝌蚪,将促使蝌蚪的生长发育加速”。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方案专题 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 一、高考生物实验考试大纲 (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生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分析 实验能力是“教案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就是能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此能力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二是能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 实验能力也是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此能力要求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独立实验的能力(大纲规定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即理解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掌握实验的步骤、控制实验条件、使用有关仪器、安全问题处理;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常规实验非常规做法。二是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用理、化、生三科实验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所占比分为30%(基本不变,也可能在25%左右)。 实验设计是较高的能力要求,除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所设计的实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还应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过去“背实验”的方法,亲自动手做实验,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弄清实验的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或探究某一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才能真正对实验的知识、内容进行举一反三。 1.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1 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1.2 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1.3 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1.4 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1.5 实验条件根据实验原理确定仪器和设备;要细心思考实验的全过程。 1.6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最佳)操作程序。每一步骤都必须是科学的;能急时对仪器、步骤进行有效矫正。 1.7 实验测量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客观的记录。 1.8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1.9 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 姓名: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B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2.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实验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3.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洒精发酵是否彻底,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最好依次选择的试剂(A ) ①苏丹Ⅲ②Ca(OH)2 ③斐林试剂④双缩脲试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 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 色剂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吡罗红能促进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C.染色时间越长,观察效果越好 D.该实验的结论是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5. 下列可以作为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的是( D ) A.神经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人的成熟红细胞 6.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 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D ) A.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7.若要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在不伤害细胞内部结构的 条件 下,利用哪一组酶除去细胞壁效果最好( B ) A.果胶酶和蛋白酶 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练习 1.以下是某同学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请根据要求回答:

(1)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作用的专一性,则步骤4可以选用_________或_____两种不同类别的酶。 (2)如果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分析A、B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 (3)该实验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注:可直接用上表步骤中的数字表示,需增加的步骤用文字表述): 2.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实验用具:烧杯、注射器8支、带有橡皮塞抽去空气的试管4支、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 实验步骤:①用开水配制10%蔗糖溶液100mL,冷却到室温(26℃)后,加入4克干酵母粉,10min后……依次完成步骤②③④⑤,观察并记录。 实验记录: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见下图)

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 pH p H=5 p H=6 p H=7 p H=8 时间 (s)876 7. 5 (1)完成实验步骤: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 (3)回答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

②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试管内? 3.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图所示); 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 (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_________,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以此对照实验来说明_________。 4.苍耳是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可诱导短日植物开花,用3株苍耳(每株均有两个分枝A和B),A枝持续光照,B枝给于短日照并改变叶的数目,下面图表为实验处理及其结果。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人类遗传病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种群落的演替 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