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18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doc

2019年18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doc

2019年18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doc
2019年18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doc

2019年18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篇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XX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A)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开放

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A)A稳中求进

B提质增效

C又快又好

D多快好省

3.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A)A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B调增长、稳结构、促改革

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

D促增长、调结构、稳改革

4.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

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C)出发点和落脚点

A为人民服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5.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D)

A实现中国梦

B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

A基础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关键性作用

D核心性作用

7.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B)

A坚持创新

B坚持发展

C坚持改革

D坚持开放

8.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B)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9.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B)

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0.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D)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1.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B)

A税收

B财政

C科技

D经济

12.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B) A科学的税收体制

B科学的财税体制

C科学的经济体制

D科学的管理体制

13.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B)

A城乡不同步

B城乡二元结构

C城乡分割结构

D城乡经济不协调

二、多项选择题

1.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ABCD)

A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D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ABC)

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全面性

3.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BCD)

A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C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除了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外,还要紧紧围绕(ABCD)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B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C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D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5.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ABCD)

A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C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

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6.20XX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篇二:十八届三中全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开放

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全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稳中求进

B、提质增效

C、又快又好

D、多快好省

3、全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

A、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B、调增长、稳结构、促改革

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

D、促增长、调结构、稳改革

4、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出发点和落脚点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5、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实现中国梦

B、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

A、基础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关键性作用

D、核心性作用

7、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全会对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如下决策: 一、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必须进行调整 全会指出,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妥善解决。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修改后提交五届人大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 二、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具体措施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障,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关键字:转折点新时期新探索 引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意义不只是一个会议和一条政策,更是人民得以发展的重要转折。 经过文革动乱,中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社会的政治问题。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貌最历史性的变化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一些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1.在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此举措的实施 将中国的思想路线确立为马克思主义路线,为今后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指南,否定了以前的“两个凡是”方针,将中国的发展路线提到正确且持续上来。 2.在政治上果断停用“以经历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 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个措施的提出说明了党的发展中心从此发生了变化,更加重视人民的发展,将中国以后的发展发向定为社会主义建设。 3.在组织上审查和解决了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领导人的是 非功过问题,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提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同时,还采取措施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将

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分开来,支持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这就为有效地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实行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改革开放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对于冤假错案的处理,例如刘少奇等,也说明了党的改变和对于以前的误判的及时改正,也从侧面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4.决定加强的党的领导机构,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集体领导,健全 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法党规,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此举措的提出直接将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呈在历史舞台上,为以后邓小平的深圳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领导机构加强,也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党法党规的健全也是历史错误的经验教训。 总结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改革,二是开放。改革指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在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开放是对外的,就是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改革开放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的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线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随着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的落幕,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备考工作拉开帷幕,对于首次备考政法干警文化综合的考生来说,掌握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学的考点知识是首要任务,为此,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特为大家整理了政法干警文化综合考点分析:(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希望帮助大家快速掌握考点内容。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全会在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并原则同意《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制定了加强农业的措施;决定改进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失调的状况;同时提出对我国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全会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指导下,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为了方便考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主要议程和意义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主要议程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22日 关键词: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也是一次历史意义深远的转折,它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始。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20日 关键词: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全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际召开的,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对促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历史转折性意义。 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日-30日 关键词: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全会批准了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建议国务院在今后五年或较长一些时间内,根据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并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可能,逐步地稳妥地组织实施。 全会还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 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14日 关键词: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认为,《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全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12日-14日 关键词: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会议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全会高度评价农村改革二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造的丰富经验。一致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14日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踏上新征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意义

宁波日报/2008年/12月/22日/第B01版 学苑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意义 ——从理论的视角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省委宣传部于波 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是有科学理论素养的党。理论是党的旗帜、生命和灵魂,理论上成熟是党在政治上成熟的前提、基础和标志,理论思维之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性质及其实践结果。所以估量我们党的每一次代表大会或中央全会,要特别关注它在理论方面有无建树,作出了什么新的贡献。评价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当然也应该如此。 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因为:它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即它要开始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它又是一次巨大的理论飞跃,即它要开始实现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极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个新的科学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开启先河。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设前提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把它概括为实事求是。毛泽东曾经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坚定倡导者和践行者。他正是根据这条思想路线,使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引向胜利。其理论成果是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最初一段时间,他仍然坚持这条思想路线,于1956年4月和1957年2月先后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光辉著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道路作了许多有益探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不幸的是,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左”的错误的认识根源,就在于抛开了他一贯倡导和践行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背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陷入了主观唯心的思想误区和政策误区,实践中导致严重后果,直至造成“文化大革命”这场巨大灾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也因此受挫,出现停滞甚至一定程度的倒退。 1976年毛泽东逝世、粉碎“四人帮”和1977年十一大宣布结束“文化大革命”后,由于长期以来受“句句是真理”的束缚,又由于受当时“两个凡是”的禁锢,全党上下处于严重的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不改变这种状态,党和国家的工作只能踯躅徘徊,趑趄不前。1978年5月引发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大讨论从政治的角度和高度重新审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常识性命题,实质是通过解放思想,明辨党在思想路线上的大是大非。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鉴于过去20年“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以及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暴露出来的分歧和党内思想僵化半僵化的现状,理所当然地把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放在首位。在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为解决这个问题确定基调,指明方向。它的要点是:其一,重新阐发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意义,把实事求是从通常认为的党风文风问题,提到无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意义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全会对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如下决策: 一、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必须进行调整 全会指出,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妥善解决。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修改后提交五届人大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 二、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具体措施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障,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科目代码:804) 一、考查目标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该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判别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考生应系统复习本课程考察范围的内容,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书面笔答。 2、卷面总分:150分。 3、考试时间:180分钟。 4、试卷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 三、考查范围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可逆过程及可逆体积功的计算 3、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4、热容及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热的计算 5、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及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6、标准摩尔反应焓 7、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 8、化学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考试要求:掌握热力学主要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功、热、状态函数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过程中的△U、△H、Q和W。熟练应用生成焓、燃烧焓计算反应热。掌握赫斯定律。了解摩尔定压热容和摩尔定容热容的概念。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及本质 2、熵的定义、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增原理、及熵判据 3、环境熵变、理想气体PVT变化熵变 4、亥姆霍兹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和变化值的计算,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5、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6、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热力学对单组分体系的应用 考试要求: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卡诺定理的联系。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掌握热力学函数U、H、S、F、G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掌握G在特殊条件下的物理意义,会用它来判别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熟练计算一些简单过程的△S、△H和△G,能利用范霍夫等温式判别变化的方向。掌握熵增加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 (三)溶液—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1、偏摩尔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2、化学势定义、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化学势判据及应用 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及其应用 5、理想液态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表示式及分配定律 7、稀溶液的依数性 考试要求:熟练掌握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理想溶液、稀溶液与实际溶液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掌握理想体系(理想气体、理想溶液、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及其应用。掌握逸度、活度的概念及逸度系数、活度系数的简单计算。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国内背景—— “文革”结束后急需改变经济发展停滞的状态 邓小平同志说,文化大革命十年,特别是往前延伸,就是1957年以后我们犯了二十年“左”的错误。在这二十年当中也不是没有取得任何成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政治上来看,总的来说是一个混乱的状态,而从经济上来说是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一个状态。 文革结束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小平同志反复反思和强调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他说社会主义应该有她的优越性,在我们搞了社会主义以后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优越性。但是建国后20多年来我们没有把这个优越性发挥好,人民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工农业发展都没有达到我们曾经预想的那样一个好的发展。所以在文革结束以后急需改变这样一个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国际背景—— 在我们走弯路时周边国家和地区得到很大发展 在我们国家在搞社会主义建设,在把国家引向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中,由于我们犯了一些错误,遭受了挫折,走了弯路。但是,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括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在这一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综合起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觉得是双重逼迫的结果:一是国内的困局,一个是外部竞争的压力,促使我们必须要改革,要寻找一条新的建设社会主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 如何将粉碎“四人帮”契机转变为发展的现实—— 邓小平的鲜明态度是突破“两个凡是”的关键 1976年,毛泽东逝世,“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中国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才召开的,伟大转折是两年后实现的,这中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提出了“两个凡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后中国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机,或者说是一个重大的契机。但是把这样一个重大的转机和契机变为现实是不那么容易的,因为当时的思想状态和环境还不能够马上实现这个转变,特别是“两个凡是”的提出进一步阻碍了这个转变。 “两个凡是”一提出,邓小平就很鲜明地表示了反对的意见。1977年4月10日他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党史

1,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延续延安整风之后的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2,1978年11月10日至1978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3,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4,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5,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的方针,坚决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认真清理过去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的“左” 倾错误影响。 6,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省委的支持下,开始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其他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农村联产责任制。 7,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包产到户这种形式,指出它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8,1983年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9,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0,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思想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12,从1979年11月起,在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共中央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动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3,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党的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成为新时期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基本口号。 14,十二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6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 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及重要作用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0691135.html,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及重要作用研究综述 作者:徐行 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9期 摘要: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之际,回顾与梳理近十年来学界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的基本情况,在相当意义上有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去把握这次全会的内容精髓以及当代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提供历史和科学依据。近十年来,学界主要聚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其它重要会议的比較等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40周年纪念 近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展开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入探索,研究成果丰富,研究重点突出,研究热度持续。鉴于此,本文试对近十年来学界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就该研究的焦点问题展开分析和评介,纰漏之处,恳请方家补正。 纵观2008年以来学界出版和发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主要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1978年这次全会召开前后一段时期内中共中央的重要会议公报、决议、领导人讲话稿、参会者的回忆录和口述资料以及中国当时主流纸媒的报道内容等史料,在原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等主题内容。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研究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全面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此后,“伟大转折”这一历史意义被学界以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广泛使用和认可。近十年,学者们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意义基本达成共识,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展开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意义的深度探索。学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阐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意义: 一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首先,思想路线由“两个凡是”转变为实事求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伟大的变革需要科学的思想作引导。“四人帮”被粉碎后,广大干部群众迫切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指导思想、方针和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个人功绩给予了科学判断和评价。其次,政治路线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认识到发展生产力对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性的基础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判断,

什么叫十一届三中全会

什么叫十一届三中全会?多少年开一次?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多少年开一次?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什么又是党代会?多少年开一次?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什么又叫多少届什么会的第几次会议??中国还有多少个重要会议,为什么要开这些会,多少年开一次,开这些会的目的是什么?请高人指教! 2007-10-18 23:17 最佳答案 1.十一届是指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三中全会是指这一届全国党代表大会第三次召开,五年召开一次,原因嘛我认为是为了集中解决一些少数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和为以后的工作方针定下基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顾名思义嘛就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人召开的会,也是五年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事为了选举新的中央政府和国家领导人,一些比较重大的法律也要全国人大批准,大会还要审核各种报告,比如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等的报告 3.比较重要的就是这两个了,因为关系着国家的统治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什么关系? 问题补充: 我想问:前者与后者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么? 2007-12-30 16:55 最佳答案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员。 新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将会在党代会结束的第二天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委员,批准中央纪委书记、副书记、常委的人选。 两者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十七届一中全会不是十七大的组成部分,您可以自己研读一下新修改的党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说到八零后,都是总提到是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每个人每个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一年余与一年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人八零后一代经经历着日新月异的环境的巨变。甚至可以说每一年、每一月,身边都发生着不断变化变化。我们从童年在回忆的回忆中不仅仅能够找到童年的乐趣,更能以小见大的地从侧面看到整个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进步与蓬勃发展。 一、生活的变化 1、几件大事 当我问到母亲小时候的生活时,她总骄傲的说,家里有一台十二寸黑白电视、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一台收音机,这已经是当时院子里最好的家境了。穿的衣服不带补丁,已经是在穿着上最期望的事情。那时姥爷下班后,带回一个5分钱的奶油冰棍,对母亲来讲,这是一个孩子那时最幸福的享受。姥爷姥姥出差带回来一块花手绢,对那时的孩子来说就是最珍贵的礼物。这是三四十年前的景象。 父母结婚时,家里准备了一台二十一寸电视机,一台电冰箱,一辆自行车,没有单独的一套房子,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母亲穿着当时很奢侈的红呢子套裙,走进了父亲的家。酒席的所有操办和菜品的制作全是自己家里厨房完成的。这是一幅二十年前的景象。 在我4岁时,家里安装了第一部电话,还是单位的内部线,只能通过接线员才能联系到你要找的人。那时父母搬出了爷爷奶奶家,住进了单位分配了第一套住房,40平方米。住进新家几年以后,父母很奢侈的买了一台29寸的大彩电。这是十五年前的家。 十年前我第一次遇见了电脑,那是去一个在深圳做生意的叔叔家,横放式的主机以及球形屏幕已经让我很惊讶,记得在第一次玩时,紧张的不知道怎么操作才好。记得那时只有在那个叔叔家一家见过电脑,憧憬崇拜感油然而生。 2、交通工具的变化 听父亲讲,七十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在中国流行。其中牌子最响的是永久和凤凰牌。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尤其是骑“永久”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皇冠一样。“那时我还有一辆永久呢”,父亲笑着说。到了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时尚。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记得我上幼儿园时,每天早晨都是父亲开着他的铃木摩托车把我送去。而现在汽车已经悄悄地走进了平常百姓的普通生活,汽车再也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交通工具的发展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工业的进步,工业的兴衰史总决定着一个国家是否能稳定发展的步伐,从简单的自行车,到复杂的轿车甚至飞机最近前一段时间08年底自己我国自主研制的飞机,都标志着我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进步。 3、通信工具的变化 从书信到电报,从电报到电话,从电话到呼机,从呼机到手机,从手机到电脑。科技不断的在发展,通讯设备也得到了不断更新,电脑的普及更是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不出家门就知天下事。在外地上学的我,把相对父母和朋友说的话可以通过网络立即传输给他们,这份惬意,在三十年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吧。 大约1994年,因为父母工作需要,父母单位为我家安上了第一部电话,但那个时候长途话费比价贵,虽然家里有了电话,也会选择到公共电话亭打电话。一直到现在,家里换了几个电话号码,电话机也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了。从普通的只带拨打键盘的电话到现在的秘书电话,可以来电显、可以留言、可以转接、有提示、可以更换铃音,功能越来越多,电话已经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完整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此刻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相关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 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在经济建设问题上,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全党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务必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 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务必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理解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群众领导。 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其中包括关于1959年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和错误结论、关于薄一波等 61人案件、关于反击右倾翻案风和的错误文件,以及对邓小平1975年工作的评价。全会认为,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大,务必永远废止。 全会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