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

论我国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模式

——以汶川大地震为例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次大地震造成845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四川省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1.3%,甘肃省为 5.8%,陕西占2.9%。民房和城市住房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20。4%,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损失,占21.9%。

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开始了积极营救。抗震救灾最重要的方面是受灾

地区的基础设施重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基础设施重建

的过程中,当务之急完成居民的住房重建,实现居者有其屋,一方面是维护群众

正常生产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在四川地震灾区,农

民的房屋倒塌情况尤为严重。加强农村受灾地区的住房重建,有利于合理配置农

村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也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村住房重建的社会意义

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

四川汶川大地震对于四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严重影响, 受灾地区的楼房、厂房、桥梁、隧道、民房、道路等基础设施遭受到严重破坏,其中, 住房的毁损是灾区群众面临的最为现实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至于我们看到遍地的救灾帐篷,临时性安置成为灾后普遍的形式,开展永久性住房建设成为灾区重建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四川灾区,地震造成大约445. 4 万户家庭、1000多万人口的住房受损, 即每9个四川群众,中就要一个面临无房可居的情况,住房困难尤为严重。根据联合国“流离失所者”的定义标准: 国内流离失所者是被强迫逃离其家园或习惯住处的个人或集体, 逃离的原因特别是要避免武装冲突、普遍的暴力、对人权的侵犯或天灾人祸, 而这种逃离并没有穿过国际承认的边界。这种情况完全符合这个标准。强大的地震造成房屋毁损,导致了大量受灾群众失去长期居住的家园。

政府和社会各界才付出极大努力对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如搭建临时救灾帐篷等方式,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有其屋的问题,对于受灾地区群众的过渡性安置只能权宜之计,根本任务还是要完成灾区重建,让群众住上安全、舒服的房子, 因此, 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灾后的恢复重建作为灾区的头等大事, 制订规划, 出台各项政策, 指导和帮助受灾群众进行恢复重建, 特别是永久性安置的住房重建。就我国农村而言,住房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现按户划分宅基地的制度,实行房屋一体,虽然土地无偿使用,但是农民房屋作为农民的财产,农民对其房屋无可争议的享有所有权。由于地震的严重损害,造成房屋毁损,甚至坍塌等严重损害,造成农民直接的财产损失。在有的情况下,农民建设自己的房屋甚至是举债完成,这样的情况势必造成农民重建的难度在逐步加大,势必加重农民的负担。解决农村住房重建的问题,必须需要政府与个人的合力。,国务院在灾后重建中将住房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灾后的住房重建必然要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物资的供应、劳动力的价格、银行信贷的支持,政府财政的投入,地点的选择等各方面问题,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很大。在农村住房重建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和维护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受益而不是丧失利益,要

考虑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一方面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改善民生,让农民从重建中获益。

二、灾区住房重建难题对公平正义的考验

由于汶川地震强度大,波及范围广,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毁损房屋数量巨大, 仅四川灾区就需要新建农村居民住房191. 17万户、573. 51 万间, 城镇居民住房68. 71万套、5 290. 97 万平方米, 加上大量需要加固维修的受损住宅, 住房重建任务非常艰巨, 由于农村地区房屋建筑分散,缺乏统筹规划,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更是难上加难。农村灾后住房重建必须要从维护农民的利益出发,确保实现居住正义,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又要回应不同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满足农民群众基本住房的需求的同时,又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难题之一在于毁损房屋与土地使用权的处理。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归集体所有,集体对农户划拨宅基地,农户有权在其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对其房屋享有所有权,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由于灾后农村灾区住房重建,必然涉及宅基地问题的分配。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重建土地由政府统一分配,这就造成不同区域的农民获益不同。虽然能够满足农民基本的住房要求,可是由于地价的不同,实际造成农民利益的损失,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一定有非常之难度。既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来处理,又不能充分照顾农民诉求,这样必然造成财政负担加重,同样不可行。必须要采用有梯度的统一方案,对农民的利益进行合理补偿,兼顾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在重建过程中,必须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使整个重建过程严格按照规则进行,并且还要着眼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难题之二, 毁损房屋面积大小不同、安置处理。受灾农村地区的住房还存在加固维修的状况,不是将土地征收之后统一划拨,这其中也涉及到公平正义。众所周知,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参差不齐,贫富差距不同,针对不同的房屋维修的补偿必然存在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补贴多少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在地震灾区重建过程中,住房重建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农民利益受损。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把加固作为单独一项列入重建规划。作为地震灾害的受损财产, 房屋的加固与维修能不能享受新建住房的各项优惠政策, 必然牵扯到方方面面农民群众实际利益。而房屋的加固,影响到住房质量,从这一方面为影响到农民的可期待的收益,如果不能给予合理的补偿,也将会面对很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资源支持受灾群众进行住房重建; 二是如何在住房重建中公平对待受灾群众; 三是如何在最大限度的援建中不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其他主体利益。

(三)台湾“9.21”地震灾后住房重建的经验样本

1999年9月21日凌晨1:47分台湾发生了里氏规模达7.3级的大地震,造成罕见的重大损失。在人员伤亡方面,计有2412人死亡,11305人受伤;在房屋方面全倒者有26831栋,半倒者有24495栋。震中位于位于台湾南投县集集镇、车笼埔断层上,处于台湾内部地区。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抗震救灾体系。, 因此, 地震发生后, 台湾当局颁布了《九二一重建特别条例》并随即出台了《天然灾害求助金核发标准规定》《九二一地震灾民重建家园紧急融资专款之提拨及作业应注意事项》等规章, 在法律层面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作了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立了房屋慰助金制度、建立了住宅重建紧急融资制度、确定了灾民安置措施。通过强有力的制度进行规范,使我们进行灾区农民住房重建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四)我国唐山大地震灾后住房重建的经验样本

唐山大地震距今已经36年了,可是它的住房重建的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关注不在于制度层次,而在于对住房安全设计,这必须我们要考虑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重要方面。在灾区重建中,唐山地区重建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建造安全的人类生存空间。其一,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地段建设,国家曾组织数以千计的对唐山地区的重建规划区进行勘查,包括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水文地质等,避免危险地段。其二,严格遵守国家规定进行住房重建。唐山北国家划为8度基本烈度区,对于一般建筑设施,均按照8度进行设防,对于生命线工程,适当提高设防标准。其三,勇开住房结构抗震的先例。唐山地区主要采用了“内浇外挂”、“内浇外砌”、“砖混加构造柱”等结构形式,这些结构性的住房建设,充分考虑到住房建设的安全性与防震性。其四,防止此生灾害的措施。唐山地区对次生灾害的防治极为重视,根据建筑物的性能进行了区域整合,总体上保证灾后重建以及城市重建的安全。

二.灾后住房重建的方式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全面展开,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 用3 年时间基本完成重建工作。目前,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四川省各地积极展开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基本完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必须考虑各地受灾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灾后重建。对于地震灾区农村住房重建,要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展开重建。

(一)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必须制定全面的重建规划

虽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这也为农村重建提供了契机,对于灾区农村的住房重建要最好全面、长远、切实可行的规划。我国素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谚语,说明做好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农民地区的住房重建要兼顾农民的利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居住条件改善以及抗震能力这几个原则性的条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条例从国家层面对灾后重建进行了原则规定。从农村地区住房重建的角度:其一,农村地区住房重建,必须与农村基础设施相配套。我国农村地区居住分散,特别是在地震灾区,很多是山区,农户居住更为零散,必须克服农民居住的分散情况,实现集中连片居住,这样有利于道路的兴建、水利设施的兴建,方便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其二,必须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地震灾区多为山区,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成为农村住房重建的考虑因素。要坚持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尽量避免因住房原因导致的山区的乱砍乱伐现象,维护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其三,重视灾区的生产力布局。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依归,一方面保持农村土地的有序集约利用,另一方面进行住房的兴建与维修。对住房土地的选择要严格把关,尤其注意农村耕地的非法占用,保证农村基本耕地的面积。同时,又要兼顾农村发展多样化经营,避免住宅用地的过多,影响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其四,要做好防震救灾的长远规划。农村住房建设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必须严格国家标准,严格选材,严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保证农民住房安全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 二) 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资助相结合。

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启动最广泛的抗震救灾机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支持灾区重建。农村住房重建必须依靠由政府主导,发挥政府的力量,支持农民住房重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统筹安排受灾地区土地配置,实现合理的土地征收与征用机制,政府的职能在于推动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有序进行。其一,加强政府投资。在灾后重建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监督作用。加强各省市与受灾地区的对口援助,利用发达省市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受灾地区。其二,对于农村地区的灾后住房重建,要落实地方重建方案,在土地征用和征收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给予不同梯度的补偿方案,政府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第一,通过立法途径完善配套制度内容明确征地住房拆迁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问题,明确规定管理主体与责任主体的责任义务,确保方案可行、公开、透明。第二,明确拆迁人主体问题明确征地拆迁安置方式问题,要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满足不同群众的利益诉求。第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我国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严格规定集体土地住房拆迁安置可以迁建安置,在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组织下,维护农民的住房权益,化解因迁建出现的各种矛盾,探索各种农村住房兴建模式,例如公寓式、产权安置和货币安置等多种方式。第四, 明确征地住房拆迁补偿标准问题。补偿方案涉及农民的切实利益。必须通过法律规定授权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 制定征收集体土地住房拆迁补偿的具体标准通过完善征收集体土地审批方式途径完善配套制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避免强行拆除等违法行为,在执法过程重视程序的合法性。第五, 明确征地住房拆迁规定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现行,严格依法办事,在《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等确定的审批规程基础上, 对于被征收集体土地上有被征地农民住房的, 在征地审批上报征收土地方案中, 需要包括有关被征收集

体土地上的住房情况、户数建筑面积及被拆迁住房补偿安置通过完善征收集体土地审批方式加立法解释途径完善配套制度内容,实现整个迁建过程有序进行。第五,土地征收和征用过程中,要不断通过立法,规范政府的行为。土地征收和征用,必须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要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各类重建项目都要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充分利用原建设用地和其他废弃地。统筹安排原地重建与异地重建用地,合理安排各重建任务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政府必须加强灾区农村住房重建中的作用,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定:农村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农户自建、政府补助、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相结合。改进建筑结构,提高建筑质量,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风貌,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规划设计力量,为农村居民免费提供多样化的住房设计样式和施工技术指导。

(三)农村地区住房重建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支持农村住房重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我国,民间援助由来已久,也是我国的救灾传统, 主要方式是粮食赈济、钱币赈济、医疗赈济和以工代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 我国社会各界纷纷捐助钱物,帮助灾区力克难关, 各界捐助资金达500 多亿元人民币,很大程度上支援了灾区重建,为抗震救灾的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社会捐款,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村住房重建。关键之处在于使用好每一笔捐款,使社会捐款能够切实帮助农民的住房重建,以解农民住房之需。社会的捐助资金通过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慈善总会以及民政部门划拨,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关键是确保社会捐款能够真正支持农村住房重建。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社会捐款的使用引起极大关注,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灾特别费”为本行职工购买名牌运动鞋。2008年5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弄虚作假,将为该行56名职工购买的56双耐克运动鞋(价值2.85万元)的销售发票中的商品名称填写为雨衣、雨靴和雨伞,之后在其上级行安排拨给的“抗震救灾特别费”的要求,“抗震救灾特别费”是用于维护灾区工行系统员工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保全资产和维持营业网点基本运作的资金)中报销了这笔开支,这一案件说明农村住房重建的资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存在挪用、贪污的情况,于住房重建由于缺乏监管,资金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发挥社会组织支持灾区农村重建的作用。其一,要采用完全透明、公开方式对社会捐助资金进行安排。《汶川地震灾后恢复殊重建总体规划》明确规定成立重建基金会,确保专款专用,通过基金会运作,

保证每一笔的捐款的来源与使用向社会公开,使公众能够对灾区捐款的使用享有充分的监督权与知情权。重建基金会必须成立农村住房建设的专项基金,统筹规划农村住房的支援计划,公开透明的维持基金会的正常运作。台湾“9.21“地震的经验, 是成立重建基金会统一管理民间捐款, 资金主要用于住房重建, 投向明确、公开、规范, 重建效果好, 社会质疑少。而我国目前慈善机构问题层出不穷,广受社会质疑,其公信力严重下降,把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好重要在于资金运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其二,通过发挥社会专业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村住房重建。社会组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远远需要提升,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在农民住房的结构、选址、基础设施的兴建以及相关配套的建设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住房质量的提高。特别要根据专家建议,因地制宜的调整农村区域发展的规划,使住房建设与整个新农村建设相互配套。志愿者群体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大爱无疆的精神,要通过社会组织的集结,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发挥志愿者在农村住房重建中的作用,主要方面还是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和基层组织进行农村住房建设。

( 三) 创新农村住房建设。

其一,对于农村全部坍塌的区域,必须选择复建农民住房。政府要做好统一规划,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与生产习惯,提高农民的居住质量。为了实现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内容而无法完全实现居民原址重建的愿望,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采用了就近异地组合重建,保证了规划实施。其二,住房联建。所谓联建, 就是住房毁损村民提供宅基地, 城市居民提供资金, 联合修建房屋, 房屋建好后产权共有, 或按协商好的比例分户独有。住房联建对具有投资意向, 或想在农村有一套住房的城市居民很有吸引力, 双方协议达成后, 建房资金能迅速到位, 加快了重建进度,住房联建有利于充分凝聚社会力量,保证农村住房建设。其三,农村住房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建设农村的重要方针,其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灾后农村住房建设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必须做到高标准。首先,要把农村住房建设放在新农村建设的全局中去推动,与整个农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协调。其次,把方便农民生活作为农村住房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水渠等建设,农民连片居住有利于发挥农民的互帮互助精神,协调一致的农村住房建设规划也有利于集中施工,减少施工成本,提高住房质量。其四,农村住房建设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在灾害多发区等不利地段兴建住宅,保证住宅建设能够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其五,农村住房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的延续。汶川特大地震波及范围广,很多受灾地区是我们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农村住房建设必须要把维持民族特色放在重建规划的重要方面。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异地重建充分体现了保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承诺。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延续的重要地区,受灾地区尤其明显。在农民住房建设中,要保持农村住房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也为农村地区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监管与农民参与,确保农村灾区住房建设的透明化、公开化。

推进灾区农村住房建设,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使政策落实到实处,使农民受益。由于农村住房建设由政府主导推动,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者,不利于真正推动落实国家的各项灾后重建建设。其一,必须加强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灾后重建资金的监管上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审计机关要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地方行政机关的干涉,依照法律全程监管各项救灾资金的使用,及时向社会公布,保证社会各界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其二,必须成立专门的灾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机构。我国政府机构庞杂,职能不专一,要把灾后农村住房的重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成立专门的机构,全面负责,包括重建计划,重建过程的招标、建设,重建工程的检验等方面,以及与其他部门协调好职能权属,合理分工,确保农村住房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住房建设的专门机构要全面安排农村住户的重建,及时反馈住房重建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完成农村住房的重建。其三,加强公众对农村住房建设的参与与监督。农村住房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自身,要在规划制定和重建过程中扩大农民的参与,认真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注意协调农民之间的意见和矛盾,保证农村住房建设的平稳进行。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组织,对农村住房重建进行有效监督,政府必须保证农民的意见得到表达,必须尊重农民的诉求,必须照顾农民的利益。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篇一:灾后重建汇报材料 关于全市灾后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的情况汇报 ——2010年3月30日在彭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 会议上 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建春 尊敬的龙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全市灾后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请予审议: 一、灾后城镇住房重建概况 目前,采取“集中办理,并联审批”的方式,共为37668户住房毁损的城镇居民核发恢复重建补助资金亿元,同时严格审核申请资格,共清退重、冒、多领家庭1812户,追回补助资金万元;拆除城镇安臵板房3138套,面积万平

方米;全面完成35228套房屋的维修加固,面积万平方米;需重建的5115套住房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居民自建住房3956套、保障性住房1159套),累计竣工4633套,竣工量达%;为960户受灾居民发放贷款5542万元。按目前进度,我们力争在4月底前完成城镇住房重建,9月底前全面完成基础设施配套、风貌改造等各项重建任务,并同步推出新兴、白鹿等重建靓点镇。届时,场镇面貌将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将得到飞跃式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将得到跨越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将得到实质性提高。 二、重建基本做法 自灾后城镇住房重建以来,我们将城镇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点晴之作”,坚持运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树立“抓重建就是促发展”的重建理念,着力于毁损住房恢复重建,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场镇风貌改造为两翼,全力统筹各方重建力量,不断破解各种

重建难题,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凸显了新兴、白鹿等一批重建“四性”靓点。去年10月30日,成都市城镇重建首次现场工作会在我市召开,充分说明了我市城镇重建工作得到了成都市的肯定。“四性” 规划理念体现充分,重建政策体系完善,指导督促深入细致,统筹协调扎实有力、住房重建进度快和风貌改造靓点多,是我市城镇重建的基本经验和特色,也是我市不断破解重建难题、实现科学重建的基本方法。 (一)精心规划设计。我们把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看作是一次加快城乡统筹、提升场镇聚集辐射能力的机遇,坚持走差异化、多样性的重建特色之路。为此,始终把规划作为龙头,坚决落实“四性”理念,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尊重民意与科学重建相结合、灾后重建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等9大类20个文本含36个子规划的规划体系,确定

灾后重建方案

目录 一、台风概况 (1) (1) (4) (4) (6) (8) (8) 生活区灾后重建方案 一、台风概况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超强台风级)18日15时30分从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月亮湾海域)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8.4级。由于本项目位于台风登陆口,且本次台风来得实在迅猛,超乎往常,由于及时疏散各管理人员及各工班人员,避免了人员伤亡。 二、损失情况 本次台风过境后对项目部造成重大损失:○1生活区活动板房全部倒塌,所幸没有出现人员伤亡;○2施工区脚手架、平桥、安全网及32台吊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砌体和防水卷材也出现部分损坏;○3会所及样板房损坏部分屋面瓦及外墙涂料;○4仓库板房倒塌一

栋,散落一地材料。 2.1项目部主要损失明细表 2.2工人宿舍区主要损失明细表 2.3仓库主要损失明细表

2.4会所、别墅样板区主要损失明细表 2.5别墅区主要损失明细表

三、灾后整理 项目部管理人员返回工地第一时间内对项目部、仓库等各种物资、办公用具等进行抢救,将损失降低的最小程度,并安排保安人员重点看守项目部及仓库,避免材料物资遗失。然后对施工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排除,如暂时无法解决的危险源则拉上警示带,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等待专业人员进行解除危险源。 四、灾后重建 重建原则根据公司领导现场召开的抗灾会议精神,首先以最快的速度安装修复项目部板房,恢复正常生活,达到安居才能乐业的会议精神。其次进行仓库抢修,并安排人员对散落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仓库修好后第一时间能安排上架。然后再搭设工人生活区,并根据施工要求逐步增加各工种人员。最后整理施工区,原则上要求专业人员对吊笼及脚手架等进行拆除调整,非专业人员禁止插手,避免伤害。项目部、仓库以及工人宿舍区均定于原址修建。 活动板房重建面积约有:1700平方。彩钢瓦重新安装面积约有:500平方。屋面砂浆找平层修复面积约有:4500平方。 4.1、项目部重建 4.1.1、由于活动板房全部倒塌,重建前必须将倒塌的活动板房全部拆除,拆除前由XX 工班及XX工班按时工方式清理杂物及搬移办公用品等。水电部分由XX工班负责拆除,无损的电线应存放后,以便再次利用。 4.1.2、清理完成后由XX工班进行拆除,原则上能拆则不割,最大限度上利用构件再次搭设板房,拆除的构件应归类存放,以便使用。

遥感技术综述

遥感技术综述 14空间 摘要:本文主要讲了有关遥感的定义、分类、问题、应用、发展趋势等,并通过总结得出遥感技术必承载着现代人们的智慧,给我们带来更便捷、科学、合理化的世界。遥感技术已揭开了人类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的序幕,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研究灾害以及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遥感,遥感技术,遥感的应用,遥感发展。 1引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上海航天局共同研制的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上装有多通道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和云图转发等有效载荷,可获取有关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和水汽云图;传播发展宽数字图像、低分辨率云图和S波段天气图;获取气象、海洋、水文数据收集平台的观测数据;收集空间环境监测数据。卫星可以对地球近五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因而通过对接收到云图的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制作出各种天气图,把各种观测数据变换成定量的气象数据,分发给天气预报部门和其他用户。在1998年中国的抗洪救灾中,风云二号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提供大量的气象信息,展示了卫星在防灾减灾中有着重要应用前景。 2 RS简介 2.1什么是遥感技术 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然后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与监测的综合性技术。遥感技术从远距离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段和多高度的遥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能提供综合系统性、瞬时或同步性的连续区域性同步信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优越性。【13】2.2遥感发展史 遥感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至今已经经历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阶段。广义的讲,遥感技术是从19世纪初期(1839年)出现摄影开始的。19世纪中叶(1858年),就有人使用气球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1903年飞机问世以后,便开始了可称为航空遥感的第一次试验,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并将航空图像应用于地形和地图制图等方面。可以说这揭开了当今遥感技术的序幕。随着无线电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期,遥感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遥感器从第一代的航空摄影机,第二代的多光谱摄影机、扫描仪,很快发展到第三代固体扫描仪(CCD)。【20】未来遥感技术还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3遥感的分类 为了便于专业人员研究和应用遥感技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遥感作如下分类: 1按搭载传感器的遥感平台分类:①地面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②航空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如气球、航模、飞机及其它航空器等; ③航天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航天器上,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等。2按遥感探测的工作方式分类:①主动式遥感,即由传感器主动地向被探测的目标物发射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然后接受并记录从目标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 ②被动式遥感,即传感器不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自x月中旬以来,我区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降雨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全区受灾严重。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区委、区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克服一切困难,在x工作组的大力支持和xx部队、社会各界的支援下,采取多项举措全力以赴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并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现将灾后重建工作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灾后重建基本情况 目前,已经发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x万元,已发放救灾物资折算x万元。共补种改种面积x亩,其中xxx。改种补种x%。内湖鱼池已排出渍水x万立方米,并动员养殖户回捕成鱼、鱼种x吨。上报市发改委、市扶贫办全区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共计x户,x人。全区共完成抢修道路x处,抢修里程x公里。纳入因灾倒损住房需恢复重建或修缮户数x户,预计需要资金x万元,其中: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户x户,因灾损房修缮户x户。目前,已经完工x户,其中: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户x户,因灾损房修缮户x户。 二、灾后重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力保障灾后重建工作。区级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区直各部门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全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灾后重建良好氛围。同时,区领导、区直各部门深入到挂点镇村组织抗灾自救;广大受灾群众积极参与,迅速投入生产恢复、房屋修缮等重建工作中。

(二)部门通力协作,有效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农业方面:一是及时制定、发放《xx》>x余份,指导抓好受灾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根据退水情况组织清理沟厢,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搞好厢沟升级。二是根据退水情况,组织回种子x万斤,及时补种。做到退水一块,补种一块。三是成立x个x人的技术指导服务队,利用市农委“x”平台网站,对全区x多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种植大户、部分贫困户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服务。四是成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班,邀请市植保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全天候下田间指导,多次组织各乡镇农办工作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业技术人员到x镇、涂镇,做好水稻害虫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减轻次生灾害的发生。 水务方面:-是组织受灾渔民,科学有效使用救灾物质和资金,抢排内湖渍水,迅速修复水毁养殖工程,对受灾渔民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补放苗种,严格进行水面消毒防疫。截至目前,排出渍水x万立方米,动员养殖户回捕成鱼、鱼种x吨,挽回经济损失x余万元;二是发放《x区渔业灾后复产措施》等资料x余份,及时向渔民提供苗种市场信息,确保每亩投放鱼苗x尾。 交通方面:入汛以来,受强降雨和高水位的影响,我区一部分农村公路、桥梁水淹、冲毁,各乡镇不等不靠,积极抢排渍水,设置警示标牌,抢修防汛通道。x月x日x镇x村x段受山洪冲击,致使该一座桥梁边坡冲毁,道路水,交通被迫中断。x镇不等不靠,立即组织机械、人力进行抢险,到下午交通恢复正常;x镇对x线至x公路x公里进行全线高x米以上,x镇对x 公路x公里进行抢修,x新区抓紧对x抢修,同进各镇对辖区内所有防没过通道进行全面维修和加固,确保群众安全便利出行,确保防汛通道畅通无阻。 扶贫方面:我区20xx年x月上报市发改委、市扶贫办全区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共计x户,x 人,其中:x镇x户,x人;x镇x户,x人;x镇x户,x人;x镇x户,x人;x镇x户,x人,总计投资x万元。全区涉及的乡镇已完成选址、设计等相关前期工作,正在组织有资质、信誉度

(完整版)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王思斌 2012-8-27 14:59:45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京)2008年6期第11~13页 【作者简介】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灾害是人类的敌人,但同时也促进着人类的发展。人类在战胜灾害的过程中锤炼意志、增强知识、促进团结。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奋力抗灾,尽最大可能拯救灾民的生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各方都会以其优势发挥作用并作出贡献,社会工作作为以服务困难群体为天职的专业,在长期的灾后重建中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工作是救难解困的专业活动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人类面对的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人类应对这些问题能力的提高,首先在发达国家,后来在世界各国各地发展出了专门帮助贫困群体、弱势群体解决生存问题,帮助其走出困境并促进其发展的专门职业,这就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它以遇到特殊困难、陷入困境进而影响了正常生活的人群为服务对象,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运用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去帮助他们脱离危险、走出困境、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不但在人们遭遇困境时从“治疗”的角度去诊断问题,向其提供帮助,而且采取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还从发展的角度去启发、帮助他们增强能力。通过这些专业活动,社会工作不但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走出困境、融入社会、正常生活,而且可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中共中央十六届

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相当广泛,可以对陷入困境者实施物质帮助、心理舒缓、社会关系重建等多方面的支持。灾害援救和灾后重建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领域之一,在世界各国各地,社会工作在救助灾民、心理辅导、精神抚慰、社区和社会关系重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从“大灾害”的概念看社会工作介入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意义 灾害是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不但对灾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破坏他们的家庭及社区的社会结构,并会严重地影响灾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运行。灾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灾民造成严重的、长期的心理创伤,破坏原来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给原本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这样,重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就是多方面的和影响长远的。从人员伤亡、家庭破碎、心理创伤、社会关系破坏、房屋财产损失等角度来看,灾害是一个重大伤害事件,也可以说,如果比较全面地看待灾害给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就应该有一个“大灾害”的概念。“大灾害”概念不但强调灾害的广度和烈度,而且也注意到破坏性影响的深度。即看到它对灾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影响,看到灾害对维持社区正常运行的社会结构的破坏,看到它对人们的心灵和持续生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大灾害”的角度来看,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做更多工作,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得更加深远。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能以其对人类的深刻关怀及专

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示范文本

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示范文本 In the specific time, budget, resource activities pla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effect, specially customized project process and parameters befo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make a system and specific scheme, to guid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 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方案资料应用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里进行的活动计划,内容包含活动范围、质量等。为实现的目标效果、专门定制的项目前中后期的流程和各项参数做成系统而具体的方案,来指导项目的顺利进行。,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东乡县特大滑坡地 质灾害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指导协调小组已决定由省发展 改革委牵头开展东乡县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编 制工作。为认真做好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 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 为本,以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善民生为核心, 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城镇布局,科学论 证重建项目,率先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重点支持受灾 群众基本生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坚持统筹

2009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2009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2009.12.02“5.12”XX大地震给我镇造成巨大自然灾害,为又好又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级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有力地推进了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200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确保领导责任到位。为确保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XX党委、政府成立了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别落实分管领导具体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宣传、建材监管和施工安全、信访维稳、日常联络和政策兑现等工作小组,分别由副职领导任工作组组长,抓好各个环节具体工作的落实。同时,根据农房重建和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及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作 的不同性,分别成立了农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城镇住房重建领导小组和各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分管领导,落实到相关责任人人头。 二是实行领导联片,干部包村责任制。由党委书记、镇长牵头分别负责XX、跃进两个办事处的灾后重建工作;其他党政副职领导实行包片责任制,分别负责2-3个村(或社区)的农房重建和城镇重建工作;各驻村干部实行包村责任制,分

别负责所驻村灾后重建的具体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并实行“五包”责任制,指导、督促所驻村严格做到“包放线、包安全、包技术、包质量、包验收”。同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灾后重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各项责任落实。 二、精心组织,确保目标按期完成 1、农房重建完成情况。我镇经县批准的永久性农房重建对象户共974户,其中2009年3月1日前批准确定的重建户933户已全面开工,已全面完工928户,完工率达99.5%;3月1日后因余震和外出务工返乡新增的41户重建户已开工37户,开工率达90%,已全面完工29户,完工率达70.7%。4687户需维修加固农房已全面完成维修加固任务。 2、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完成情况。我镇经县批准的永久性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对象户共102户,已开工95户,占93.1%,已完工86户,占总任务的84.3%;241户维修加固对象户已全面完成维修加固任务。 3、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完成情况。2009年底前,我镇经县发改局立项批准的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共19个,根据县有关部门要求,启动建设的项目12个。其中10个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全面开工建设,司法所灾后重建项目已通过购买方式完成重建任务,社区居委会、文化站、图书发行网点及政府周转房、劳动保障平台2个整合项目已完成平面图测绘、地勘、地质灾害评估、初步方案设计等前期

敬畏自然 科学重建——舟曲大型泥石流灾后重建两周年综述

敬畏自然科学重建 ——舟曲大型泥石流灾后重建两周年综述 两年前,我们担心,地质灾害隐患众多、空间极度狭小、自然承载压力极重的山沟里该怎样重建舟曲。舟曲重建,既要盖好房子,还要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大自然摆在国家、甘肃省和舟曲人民面前的一张充满挑战的考卷。 如今,经过两年科学重建,一个新的舟曲已化茧成蝶,展翅待飞! 舟曲重建重在打造防灾减灾体系 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多重灾害叠加。重建后的舟曲怎样预防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再次发生?在一开始,中央就定下了着力抓好灾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 “舟曲灾后重建资金50.2亿元,其中涉及防灾减灾的项目达13.4亿元,占全部资金的四分之一多。”甘肃省省长助理夏红民说。 8月,舟曲又进入了多雨季节。在白龙江南岸的拉尕山上,舟曲人从没见过的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正仰望天空。 “有了它,什么时候下雨,雨大雨小,我们都会提前知道。”在三眼峪里两年前泥石流倾泻而下的地方,气象信息员孙六龙说。如今在舟曲县,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伴随着5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已经覆盖舟曲县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 从三眼峪一路往上走,国内规模最大的泥石流排导渠两边是绿化

带,绿化带外面是两车道的柏油路。在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援建下,包括三眼峪泥石流排导工程在内的26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已全部完工,仅此一项就投资7.73亿元。 穿城而过的白龙江让舟曲人又爱又恨。“8〃8”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那个夜晚,发狂的白龙江水冲毁防洪堤,夺走了刘文会一家4口人的生命。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上马,刘文会马上报名。他说:“不给钱都干,白龙江治不好,舟曲人永远不得安宁。” 在甘肃省水利厅对口援建下,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在重建项目中第一个交工。从跨江大桥上看去,3400米长的防洪工程像两道“缰绳”,狂暴的江水变得温顺。 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表示,舟曲灾后重建的170个项目中,涉及防灾减灾项目多达30项,舟曲目前已经建成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生态修复营造舟曲安全“绿色屏障” “8〃8”舟曲泥石流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据统计,全县森林损毁70507.5亩,林地损毁4776亩。蜿蜒的山体好像被扒了一层皮,裸露着受伤的身躯。 重建伊始,中央颁布的重建规划明确提出,把生态恢复作为重建重点工作来抓。一场“还我绿色山河”持久攻坚战在舟曲悄然打响。 按照规划,舟曲海拔1500——1800米的坡耕地退耕还林,1800米以上的耕地全部退耕。家里的地全在退耕范围的江畔乡河南村村民刘后高毫不犹豫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失地后的刘后高

个人灾后重建工作报告

个人灾后重建工作报告 灾后重建是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重建是恢复和修复,也是再生和新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个人灾后重建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 吧! 个人灾后重建工作报告篇1 县督查组: 今年6月份以来,我镇遭受洪水袭击,广大群众财产损失惨重,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帮助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在这次水灾中,**镇因灾倒塌民房56户,座落在16个村,其中五保户21户,低保户4户,困难户9户,一般困难户22户。到9月8日止,已经开工至正负零51户,已经捣制一层楼面共7户,按照农村习俗,因日子未到而尚未开工的5户。重建工作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领导重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重建工作,分别于7月16日、7月23日、8月13日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同时在镇干、村干会议上也专题研究部署落实灾后重建工作。 二、落实责任。根据我镇实际,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我镇灾后重建包村工作方案,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包户的责任制,明确责任,要求每隔10日汇报一次进度。并于8月20日、9月7日将全镇重建进度情况上墙公示,同时进行大力宣传,到11月底捣制完一层楼面的农户每户奖励20xx元,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全镇如火如荼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为了如实反映我镇全倒房重建工作情 况,镇政府多次派出民政办人员到重建点核实情况,保证灾后重建工作按质按量按要求完成。 至9月8日止,全镇56户重建户中,尚有5户未开工,已落实专人跟踪督促落实,确保在9月底前能开工建设。 三、领导、干部到点到位。8月19、20日,民政办陆主任带领镇干部陈汉成、蒙胜昌、吴安峻三位同志,冒着酷暑,利用两天时间跑遍56户重建户,明确了解他们“想不想建?”、“什么时候建?”、“材料准备得如何?”、“谁帮助建?”的意愿,帮助每户列册建档。9月3日至6日,民政办陆主任再次到沿路村核查重建进度情况。9月7日,镇长、陆主任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陪同民政局领导落村抽查重建情况。

灾后重建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灾后重建实施方案 篇一:佐龙乡灾后重建工作实施方案1 灾后重建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为尽快帮助倒房户重建家园,修复水毁工程,恢复农业生产,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任务,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望认真落实。 一、受灾情况 “6〃20”特大洪涝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给全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统计,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94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355万元,水利工程损失231万元,公路交通损失500多万元,家庭财产损失109.3万元。 二、重建基本原则 1、“先急后缓、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灾后重建既要立足当前,全力以赴保民生、保生产、保交通、保安全、保稳定;又要着眼长远,根据此次灾害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

结合“十二五”规划做好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长远建设规划。对水毁水利设施,优先安排修复灌溉渠系、决口(损毁)河堤、电排灌设施,必须在7月下旬前全面完工,确保二晚灌溉需要。对水毁公路、桥涵,先清除塌方、修建便道,在7月中旬确保畅通;对暂时不能修复的路段,做好警示标志,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对水毁房屋,优先支持因灾倒房户中的困难户先建房。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灾后重建体制。各有关部门按照辖区和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全力做好本地区、本行业的灾后重建工作。 3、“政府支持、群众参与、社会资助”的工作原则。灾后重建工作由政府主导,同时,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动员受灾群众主动参与, 形成灾后重建工作合力。 三、重建资金及筹资方式 1、水毁公路修复资金。省道重修:资金由县公路局负 责立项筹措。县道重建:通过向上争资和县财政解决,其中县财政按2万元/公里配套。乡道由各乡镇负责修复,村道 由所在村委会负责修复,修复资金由乡、村自筹,县财政按修复工程款的20%予以补助。乡村桥梁重建:由交通部门上 报省交通运输厅争取列入危桥改建计划,县财政按520元/

地震灾后重建方案doc

广元市南河街道办事处 关于“5.12”地震灾后重建方案建议 区人民政府: “5.12”地震发生后,南河辖区居民遭受了巨大损失,民房屋损毁尤为严重。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南河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有效、有力的开展。当前,我办已圆满完成抗震抢险和灾民安置的阶段性任务。全办工作重心已由抗震救灾全面转移到灾后重建工作上来。根据市委、市府,区委、区府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为保障辖区灾后重建工作积极、稳妥的开展,加快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实现“一年基本恢复,三年重建家园,五年实现跨越”的既定战略目标,结合南河新村建设改造,推动全办工作进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结合南河实际情况,现就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5.12”地震灾害居民房屋受损基本情况 “5.12”地震造成了南河辖区内9233户房屋受损,涉及人口29970人,建筑面积2188803m2。其中严重损坏394户,涉及人口1050人,涉及面积11050 m2,在损坏严重的394户中,环城南路以南256户,1024人,面积7680m2。

二、具体重建方案建议 1、实行科学鉴定,减少重建户。 针对现有严重损坏的394户居民,进一步实行鉴定,减少重建户数。目前,通过目测和征求住户意见,环城南路以南需要重建户,已经由256户减少为128幢,216户。其中,石马坝社区60 幢,141户,29399m2,涉及425人;南鹰社区15幢, 22户,6380m2,涉及73人;接官亭社区50幢,53户,4555m2,涉及158人。 2、目前,我们正通过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该216户进行进一步鉴定,以进一步减少全办建设户数。对接官亭辖区范围内南山脚附近地块进行整理,估计能整理出土地6亩,可安置居民近40户,基本解决接官亭部分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居民建房户问题。 3、对石马坝、南鹰社区基本社区基本上实行原拆原建,在原拆原建过程中,考虑缩小建筑面积,控制楼层数量,同时对集中损害的射击场附近地区,鼓励居民合户联建,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以利于建成合乎规划的居民小区。 4、对马家沟苹果园进行“三通一平改造”,已解决在南河辖区内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无地建房户和历史遗留问题 5、对环城南路以北房屋受损需重建的居民户以及小区居民、单位房居民,一律实行原拆原建。 三、重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今年,红卫乡抢灾后重建和云雾山生态旅游区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调整思路、转变作风、整合机构、狠抓落实,乡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乡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村村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1、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在2003年“4.24”、“8.29”连续遭受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后,为加快恢复重建进程,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重点突破,使中心小学顺利迁建,政府门口1500米河堤、8座便民桥、226户集中安置点、183户454间到房户和49户三无户建房、3处自来水工程、移动机站、农电网改造为主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恢复水毁农田300亩、堰道15公里,恢复乡村公路80公里,新修组级公路12公里,不仅改善了发展条件,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更加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2、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收入4432万元,增长31%;林业95.59万元,同比增长1.7倍;牧业369万元,同比增长1.9倍;粮食产量2620吨,增长65%。全年养蚕1750张,创产值80万元,新建桑圆300亩,推广方格簇501万片,老劣桑改良500亩;生猪存栏4580头,出拦2802头,同比增长58%,大畜牧存栏1137头,出拦376头,同比增长37%;羊存栏2490头,出拦1096头,同比增长27%;家禽出拦0.86万只,同比增长15%;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 3、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年初,红卫乡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抽出3万余元资金对春耕生产进行扶持,使农民喜获丰收,全乡粮食产量达

2620.1吨,油料产量65吨。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先后组织富余劳动力科学技能培训3次,达8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乡共输出1510人,同比增长1.97倍,拒调查以创产值450余万元,同比增长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7元,均增430元。 4、退耕还林质量提高。目前,以完成6.5万亩天然林管护,人工造林5800亩,其中荒山造林4300亩、退耕还林1500亩,经县林业局检查验收,获得好评。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已完成2所校舍恢复重建,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计划生育工作争创“六好”活动准备就绪,等待验收。 6、群关系更加密切。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合理重组政府内设机构,整合人力资源,组成6个服务队,进行转变工作作风,处处考虑群众利益,重大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重大事项张榜公布,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工作透明度。同时各服务队长期进村入户给群众宣讲政策,传递致富信息和技术,手把手帮助群众生产,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二、2005年工作思路 2005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枪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05年工作,为加快我乡建设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05年全乡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00万元,增长25%;完成固定投资650万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同比增收13.5%;人口自然增

灾后重建

题目:《关于地震区灾后重建建筑研究综述》姓名:聂志强 学号:201130170310 班级:1131703 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分析》 课程老师:余修日 二零一三年十月

关于地震区灾后重建建筑研究综述 摘要: 四川地震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大灾害,人员与财产损失巨大,在救灾抢险之后,我们要及时把重点放在灾后重建上来。灾后重建要有新思路,要以质量与效益为中心,要创造新机制,同时也为全国其它地区的灾后重建与西部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路。灾后恢复重建是头等大事,根据国内外以往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经验教训,首先应当科学理性编制和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复杂的地形地貌,多变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诸多因素的叠加,对这次四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重建规划.重建规划不仅关系到灾区 群众的居住环境质量的好坏,而且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关键字:地震;灾后重建;新思路;重建规划 一、四川发生地震原因 四川省位于印度版块和欧亚版块的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然而汶川县以高、中山地形为主,仅沿田坝河谷分布一些平坝地貌。区内最低处漩口镇海拔780m,最高点四姑娘山海拔6250m,相对高差5000余米,山地发育,沟谷切割强烈,支沟纵坡降大。目前印度版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向北推移,其快速运动意味着在大陆版块的边缘部位积聚了较大的能量,进而引发能量的剧烈释放,形成了较严重的地震。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20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以前长时间地震释放的能量,几乎都被同在四川的鲜水河断层消耗掉。因此,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这次“复活”的龙门山断层破裂面,从震中汶川县往北东方向以每秒3km速度裂向广元。地震发生地北川一映秀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可以传播很远而能量却没有明显衰减。 二、地震灾后重建的主要内容 从政府的视角来看,灾后重建大致涉及重建规划和运作方式(路径、政策)选择两个方面。重建规划包括选址、产业布局、自然和文化保护等。在重建区域选址上,提出要遵循安全第一、生命价值优先原则,依据环评进行规划并尊重当

个人灾后重建工作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3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灾后重建工作报告通用范本

个人灾后重建工作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7.23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7.23特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后,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灾后重建的安排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组织人员对全县地灾隐患点进行了逐一巡查、排查,积极向上争取灾后重建资金,严格履行工作职责,现将在我局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情况 根据7.23的启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干部群众的防灾应急能力,我局迅速编制了《潼关县灾后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

地震对环境的影响及灾后重建

地震对环境的影响及灾后重建 专业:2009级环境科学学号:200904044030姓名:袁增 摘要:本篇报告主要从中国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对人文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灾后重建这四个大的方面进行说明,其中主要以汶川地震为例。 关键词:地震、环境、影响、重建 一、中国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1地貌条件 中国陆地地貌的骨架第一级阶梯是青藏大高原,由极高山、高山和大高原组成,第二级巨大的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东部广阔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在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及其过渡带,深切河谷地带,相对高度巨大,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和能量转化的优越条件。 2地质条件 中国地质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岩性复杂、地震频繁。在地质构造上主要由5大地台、18个不同时期的褶皱系和燕山地槽褶皱带。在这些构造体系内部,褶皱强烈,新构造运动强烈,形成了146条深大断裂。这些断裂不仅强烈破坏其分布带内的岩体完整性,还常常成为地震发震的震源。 3水源条件 地质灾害的形成一般与水源有密切关系,其中以与大气降水密切最为密切,其次为冰雪融水,溃决水,地下水相对较少。 a大气降水 在中国降水最大的特点,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很大,并高度集中。多雨年降水量可为少雨年降水量的数倍,在年内大部分地区6-9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中国山区地形复杂,常形成中心小而强度大的局地暴雨。高度集中的降水和多局地暴雨十分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形成。 b冰雪融水 中国西部地区有许多极高山和高山终年积雪,而且发育了大量的冰川,如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这些固态水在适宜的条件下转化为液态水时,便成为孕育乃至激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水源。 4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有,森林过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陡坡耕作、采矿、筑路、大型工程建设任意排弃废石、废渣,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修建水利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等。这些人类经济活动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动力条件和物质条件,促进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 二、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 由主灾种引起,以其他灾种形式造成的灾害,称为主灾种的次生灾害。地震除能造成巨大的直接灾害外,还能造成多种次生灾害。这些地震的次生灾害也能借助地震之力,造成巨大的灾害。地震次生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海啸、火灾、水灾、瘟疫和地质灾害等。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强烈地震发生时在高强度的地震力作用下,产生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6大类型的灾害。实际上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和前面介绍的地质灾害其性质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在形成条件上直接加上了地震力的巨大作用,因而具有地震元素。引发的次生灾害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影响不容忽视。据专家推测,震后地质灾害可能要持续30年。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频繁,具有危害广、周期

水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水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水灾后重建工作总结.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总结洪灾后重建工作总结入汛以来,我市遭遇了超百年一遇的历史特大洪水,八岔乡受灾最重,农田、房屋、道路、电力、通讯设施等全部被毁,全乡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在同江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正确指挥下,全乡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目前,按照《同江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工作方案》要求,我乡重点工作已经全面转向灾民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基本情况 八岔赫哲族乡位于同江市东北140公里处的黑龙江南岸,是我国赫哲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辖区内有国家级八岔岛自然保护区,域内泡泽、河流众多,有著名的四泡一河。全乡辖4个行政村、6个自然屯,总人口1293户4129人,总控面积45。1万亩,其中耕地21。1万亩,林地0。75万亩,草原0。89万亩,水面16万亩。 二、堤坝情况 黑龙江同江八岔堤段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于1986年开工,1990年竣工,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是在民堤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加高培厚,后加坝体多为沙性土质。进入汛

期以来,佳木斯市、同江市始终将该段作为最危险地段,共投入包括部队、机关干部、群众等人力1。9万人次,投入土石砂方11。6万立方米,集中力量进行加高加固。垮坝前,坝体迎水坡铺设无纺布3。97万平方米、彩条布21。5万平方米,背水坡压渗处理管涌险情等使用编织袋115。2万条。先后处理管涌群、背水面脱坡等重大险情20多处,一般性险情70多处。 三、受灾情况 8月23日上午8时20分,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八岔村段发生垮坝,具体位置在桩号44 650处。截至9月17日,垮坝宽度达到540米。垮坝主要原因是今年5月初以来,黑龙江始终高水位运行,堤坝经洪水浸泡时间已超过100天,该处为沙基沙坝,迎水面坝基渗水,瞬间突发管涌,穿堤垮坝。垮坝前该段水位46。88米,超历史最高洪水位1。13米,超保证水位1。27米。 垮坝后,八岔乡4个行政村,6个自然屯全部过水,4129人受灾。21。1万亩耕地全部淹没;林地草原全部淹没;公路损毁42公里;农田路损毁165公里;土草房倒塌638栋;砖房368栋过水,其中,倒塌6栋;农机具840台套、收割机23台全部过水。电力设施全部损毁,乡政府及各驻乡单位(学校、卫生院、邮局、信用社、电站、派出所)等全部过水。经济损失达到6。5亿元。

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的政策框架与政策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4689124.html, 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的政策框架与政策体系 作者:课题组 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09期 摘要: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时间之长、涉及工作之繁、施行难度之大均为救灾活动之最,也决定了其成为救灾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战役,必然要求以大战略和长效机制保证救灾活动取得最终胜利。本文首先给出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研究综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出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时期全国性长期机制的框架和政策体系建议。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政策框架;政策体系;汶川地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9-0010- (一)灾后重建的过程以及管理 最早对重建过程进行全面研究的是Haas等人(1977)。他们通过对当前和过去发生的两场灾难进行分析,提出按时间划分的重建的四个阶段:紧急时期(搜索和救援、提供紧急住房,持续几天或几星期)、恢复时期(修建基础设施,持续几个月)、还原时期(重建资本累计,持续两年以上)、更高的发展重建时期(较大的工程,持续10年以上)。此外,他们的研究总结了城市对灾后重建的一些共同经验和教训。第一,他们发现城市基本上在原来位置重建,并且变化不大,但通常会比灾难之前更为安全。第二,提高重建速度的因素有:大量外部资源的供应、国家领导的改革、事前计划的存在、社会舆论的一致以及信息的广泛传递。第三,灾后城市化趋势加速,城市扩散化加剧。第四,重建过程中出现不平等现象。有钱购买最佳地段的人通常重建速度最快,而且能够占据黄金地段。在灾前能够大量获得资源的人在灾后同样也能够获得。Bates et al (1982), Drabek and Key (1984), Torry (1986)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即灾后的资源分配遵循的并不是“按需分配”法则,而是“相对优势分配法则”(rule of relative advantage),那些在社会中拥有相对优势的群体和个人更可能得到灾后支持,利于恢复正常生活;而少数族群、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等弱势群体受灾害影响更为明显,灾后恢复情况也较差。在受灾严重的地区,原有的社会不平等可能使部分底层群体面临绝境。 第五,由于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成本,进行全面重建几乎很难达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