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

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

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
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

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

来源:DJ嗨嗨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8638866.html,

[摘要] 在设计领域,“创新是设计的生命”已是不争的共识,然而有没有“常青”的设计暨“经典设计”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始终存在争议。本文以辨证的、历史的观点作为立论依据,结合实例系统地阐述了经典设计的有无及如何界定;经典设计的时代性等问题。并侧重从审美的意义上将经典设计上升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又将设计大而化之,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范畴对经典设计进行了剖析,归纳出未来经典设计的几大趋势或者说特点,即:国际化与民族化并重;技术化与艺术化互生,最终更侧重艺术化;侧重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和谐即美”的观点。

[关键词] 经典、经典设计;时代性、经典设计的时代性;文化

从蔡琴说起

“午夜的收音机,轻轻传来一首歌……”,歌声悠远,“琴”韵依依。动笔的时候,耳畔恰放着蔡琴的这首老歌,遂拿来作了开篇之句。蔡琴,台湾著名歌手,经她演绎过的许多歌曲像《你的眼神》、《南屏晚钟》等等都已成为经典之作,传唱久远而不衰。一谈到她的经典之作,也便和本文的主题挂上了钩——“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不过,在论及“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之前,不妨先来看看什么叫做“经典”,什么叫做“时代”。

一、经典设计及其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对“经典”的解释①是: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2)泛指各宗教宣传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对“时代”的解释②是:1)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

2)指个人生命中的某个时期。

对以上的释义大致又可以作如下的延伸,即:由经典的传统性衍发出的其背后的特定历史时期,即其时代性;由其权威性而来的代表性及深刻性等等。

不妨先来看几个例子:

例一是我国古代的太极图形,“这个回旋运动的黑白对比图形,运用相辅相成的对比关系构成条理分明的‘阴阳圈’”,③表现天地事物一分为二及白天与黑夜,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观。太极图形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的杰出设计,它不仅单纯简洁,更显示出对立依存的哲学内涵,体现出对比中见精神“反衬中生光辉的图形美”,④并且不仅仅是如此,太极图形除了有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外,还暗含着中国的文化精神,有着“物我相融,物我双忘,天人合一的思想”,⑤有着“自然美与人格美的完美统一”。⑥这简单的一阴一阳,一黑一白之内,有着参悟不尽的奥妙与玄机。历千百年而不为过时,显示出其持久的生命力。

例二是我国铁路的标志,它由变形的“工”、“人”二字组成,并暗含了路轨的形象,整体又构成一个火车头的图案,形式单纯和谐,冲击力强,识别性好,“更可贵的是确切的表现了鲜明的内涵——人民铁路”。⑦

标志是浓缩度极高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好的标志既要形象简练,美观大方,易识易记,又要表意准确,个性鲜明,能将标志的表象层与表意层完美结合于一体,并成其为经典实属不易,故此上举范例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功用价值,以此作为切入点,可以先来界定一下何谓“经典设计”。

所谓经典设计,是指符合特定时代潮流(趋势)、审美要求、功利要求,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或者共通性(恒常性)的设计作品。换句话说,凡具有共时、恒常的特性,影响久远,代表某一时代乃至跨越时代的作品皆可以称之为经典设计。当然,这里的设计不是狭义的,也不是小范围的设计,而是大而化之的,广义的设计。

二、从时代的角度、发展的角度看经典设计

(1)动态的经典

经典设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不仅仅是文化的,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等等。一件经典作品的背后是一个时代乃至几个时代,它具体反映着当时的审美观点与价值取向,并且这种反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流动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笔墨当随时代”,设计亦如是,从其内蕴的观点、意念到外在的表现手法、形式乃至材料或者说物质载体,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受着“时代的遴选与承传”⑧只不过相对于“流行”、“时尚”等概念而言,经典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更加巩固的、更加经得起考验的东西。

(2)共通的经典

同一件设计作品,每一个时代的人对它的评价虽然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但当它一旦跨越历史成为经典之后,它又总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深藏于内,并且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去,相反会更加历久弥新,闪耀出动人的光芒,正如青瓷与明式家具,二者虽风神迥异,然背后皆有中国精神或者说有民族的文化的东西在里面,而不单单是一件设计作品或者工艺品。如青瓷之美,类玉似水,秀润清远而韵致脱俗,感性而空灵;明家具之美,敦厚温和,蕴藏深厚而古朴典雅,理性而实在。境界虽各有千秋,精神则一脉相承,都暗合了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青瓷有水之美,明式家具有木之美,而其背后,又皆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在内,传千载而不衰不灭,久远而恒常,这种共通的或者说恒常的东西,较之于“流行”、“时尚”有着更强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由此也可以说,经典的意义的在于其时代性(反映时代),更在于其恒常性,在于其恒久的影响力(跨越时代)。

(3)一分为二的经典

将设计大而化之,它便不仅仅是物质的,更不仅仅是视觉的,“它强调艺术家心中的创造性观点”,⑨只不过常规上讲的是设计的物质化实现而已。但是不管是物质的设计还是观念的设计,它都有两个大的取向不会更改,即:一、审美取向;

二、功利取向。如此划分,我们便可以更轻松地谈我们的经典设计,包括纯功利取向的和非物质范畴的、非美术范畴的,比如省料易用的方盒子建筑和一小段别出心裁的乐曲,都可以放在经典设计之列来讨论。“方盒子”难看又没有个性,但它仍是经典,是符合了当时的功利需求和审美观点,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统治了很长时间的。只是在今天看来,它过分强调了纯粹的功利取向,走向一个极端而已。也就是说对经典仍是要一分为二、辨证地来认识,由此我们还可以谈谈另一个领域的经典设计——“样板戏”。

十年文革,“样板戏”曾无处不在,盛极一时,浸染着浓重的政治色彩;四人帮一夕倒台,“样板戏”也随之偃旗息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往事终成烟云,该忘记的,该宣扬的,透过历史的重重帷幕之后,“样板戏”似乎又有了新的说法:“‘样板戏’在政治上确实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样板戏’毕竟不等同于政治,它更是艺术品”。⑩从“样板戏”本身而言,不少作品集文学、音乐、表演、舞美于一身,较之以前的京剧、音乐、舞蹈艺术,均有创新和成功之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只不过“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产生了本来并不属于本身的社会作用”⑾而己。常规意义的设计作品也是如此,同样的例子还有“红色美术”和苏式建筑等等,无一例外是时代的产物,也就必须把它放归于时代中去,一分为二地、辩证地来认识分析。才有可能知道该肯定什么,该批判什么,该扬弃什么,该承继什么。

(4)螺旋式的上升

历史是不断向前推进的,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着,因而经典设计的相对性也就愈加明显,并且由其时代性,进而引发出局限性,有局限性就有了发展的必要性,囿于成法,墨守成规,只能把经典埋进历史的黄沙之中,成为陈迹;设计当随时代,每个时期的人眼中都有自己的经典,不断创造着自己的经典,改造着自己的经典,在承继与欣赏经典的同时,又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使其发展。即使有着曲折与反复,但是经典的意义仍是不断的前行着,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它感染着人的生命,进而影响着人的生活。真正的经典设计已经不单单是设计本身,它已然上升到一种文化,提纯为一种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一切的文化领域和文化现象都具有普遍的意义,是民族的经典,也是世界的经典。并且真正的经典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时刻感染着人们的生命,

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三、审美意义的经典设计

设计固然可以大而化之,出现各种各样的经典,但是倘能耐得起历史的考验与冲刷的。其背后必然有着深层的、有生命的东西,更侧重经典“共通”、“恒常”的方向或者更是透过表象之后的骨格乃至精神。比如太极图,其表象之后透出的回旋之势,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并因其有了生命意义的深度,而愈加显得隽永而耐人寻味,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再比如故宫的建筑结构,它不仅仅是一片朱墙黛瓦、雕梁画栋的简单堆砌,它背后是整个是明清尤其是明朝时代,在崇尚理学的明代,建筑的设计也无不透出其时代风格,透出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透着深深的理性精神。

故宫以中轴对称为主线,南北铺开,一层层相叠相扣,外城、内城、宫城环环推进,秩序井然,暗合了传统的等级伦理观念,又稳而不僵,中正谦和,远望平阔辽远,近观则庄重而森严,一远一近,又透射出影响国人千百年的儒家思想之精神,也是“有意味的形式”,而不单单是表象,它浸透着浓厚的民族审美色彩。而且,设计愈成熟,其审美取向就会愈加明显,也会愈加个性化,也愈加接近文化的层面,愈加接近精神的层面,愈加接近“设计美的理想——和谐”。⑿当技术的发展可以轻而易举地满足实用的目的之后,设计中审美的份量或者说艺术的东西会越来越重,并且正因为其更加接近精神的层面,也更容易突跛时空的局限而成为经典,这也是接下来要谈的趋势之一。

四、对未来经典设计趋势的几点剖析

昨日终成过去,历史总在不断向前推进,不断有旧的“经典”黯然失色,又不断有新的“经典”产生,未来设计将如何

发展?未来经典又当如何?我个人觉得至少应该有以下几种趋势:

(1)国际化与民族化(本土化)

新世纪是一个注重交流的世纪,越来越宽泛的经济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便利和企业家的利润,它伴随着的是文化的沟通与融合,甚至是强势文化的“侵略”和弱势文化的消亡。文化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表现在设计上会更加突出,即使是现在,你已经不容易分辨某些产品到底是产自东方的中国或者西方的某个国家;经济的全球化大潮导致文化的被迫趋同,设计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当代意义上的经典已经不仅仅是跨越时代,还包括了跨越地域,当处在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时代,你的身边有着黑、白、黄、棕各色人等,你就必须考虑每一个潜在消费者/受众的需要及审美偏好,设计的功利性使得它无法摆脱国际化的趋势。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设计的审美性又使它无法放弃对个性的追求,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人们在千篇一律中刻意地追寻自我,也只有这样,设计才会有个性,才会成其为设计——创造。民族化——共性中的个性,一般中的特殊,整体中的局部,它的存在是以国际化的大趋势为背景的,是对比中的和谐。“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并吸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才能构建出既有自己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理念与实践体系”。⒀

(2)技术化与艺术化

新世纪又是一个技术化的时代,谁都不能否认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典型的例子是电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作为一种高级的设计工具,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劳动时间的缩少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更有着创作方式的改变,甚或是创作思想的改变。同时伴随着的是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变革,或者

说是设计实现手段的变革。以平面设计为例,可以说一部平面设计史伴随着的是一部印刷史,伴随着的是印刷工艺的发展与变革;从铅版刻印到数码彩印,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几乎已经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发挥。技术与艺术并重,未来经典设计应具有的又一特点。

(3)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正如前面所言,当技术不成为问题之后,艺术会更加闪耀出光芒,设计中艺术的成分会越来越重。一方面,设计者、生产者更多地通过形式/艺术表现形式的竞争来争取/打动消费者/受众;另一方面,消费者/受众本身更加注重通过对形式/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要求和审美趣味。设计者与消费者/受众是互动的,设计者对消费者/受众起着传播、引导的作用;反过来,消费者/受众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提高又促使设计向更高的方向发展,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会在艺术的层面上得到完美的统一,设计会越来越有文化品位,也会越来越人性化,越趋近于“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时所涉及到的也就只是艺术内部的问题,即如何把设计做得美观,做得和谐,如何让形式/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起来;那时的经典才是真正的经典,是设计的经典,艺术的经典。

浅谈工业时代的美学——设计美学

浅谈工业时代的美学——设计美学 摘要: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一种整体性的创造活动,是一种以创造、接受为主要形式的感性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包含着批评、阐释、争论、总结、反思、超越在内的理性认识活动。人类从最早的造物开始,就存在有一种对形式和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追求,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越来越多的考虑到产品形式美和精神美的因素,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审美品位。 关键词:美学;设计;工业 一、引言 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显示了设计的社会意义,使之成为生产-市场-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以哲学思想为根基的美学观念和艺术设计的发展关系密切,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指导和启迪的作用。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怎么样在设计中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成了工业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设计美学的问题,主要包括功能美、材料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几个方面。 二、从手工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美学 在手工业时代,设计是在手工业方式和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手工业时代的设计之美具有明显的手工艺术的特征,如青铜器、金银器、刺绣表现出的。错彩镂金、雕饰满目之美,青花瓷、明清家具所表现出的清谈雅致、纯朴自然之美,所以,由于都是手工制作,可以概括为工艺之美。 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社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机器的生产方式,不仅极大地增加了产品产量,改变了产品的质量和形态,改变了人类传统的造物方式,艺术生产方式实际上也逐渐改变了。以机械设备为手段的艺术生产,如摄影、电子音乐、录影乃至当代的数字化图像艺术等,都具有现代工具和科技的色彩和特征,因而在艺术形态上,艺术图像的形式不仅符号化、抽象化了,更趋于多元化、综合化。这一切,最终改变的是人的生活方式乃至视听接

室内设计专业培训机构排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已经不单单是居住那么简单了,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近年来室内设计师的前景一片大好。想要学习室内设计,在选择培训机构光看排名是远远不够的,下面给大家讲一讲我学习室内设计的经历吧~ 我在大学学的专业是环境艺术设计,和大多同龄人一样,还没把大学学明白就面临着毕业。在经历了短暂迷茫期后,结合自身专业,和以往的美术基础,打算从事室内设计行业。但是,在选定职业发展方向后,又发觉自身的职业技能并不是十分的突出,就萌生了找一家培训机构进修的想法。 对比了很多家培训机构之后选择了火星时代,选择火星时代完全是看重火星时代的课程理念,中所周知,在大学的课程中前两年基本上都是公共课,而火星时代没有公共课,全部都是行业内针对就业方面的满满的干货。 在此期间,火星的老师们手把手地教会了我量房、布样、施工图制作、效果图制作、预算、PPT方案演示、客户沟通等设计软件及其流程。其中,有一次趣事,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3d Max软件,在学习软件半个月时之后,老师就给我们一些场景照片,要求我们从中挑选,用3D临摹照片级效果图。才学习半个月的我,当时觉得这仿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内心很纠结怕自己做不好,但还是克服恐惧,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作业当中去,大概花了几天时间,从最开始建模到材质、灯光、渲染再慢慢调整,自己都不敢相信,竟然真的可以临摹得一摸一样,完美地完成了此次作业。 现在的我很感谢火星时代,是火星时代让我完成了从职场小白到职场高手的转变,使我具备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不再靠父母接济,实现了经济独立。 室内设计专业培训机构排名是怎样的?火星时代在全国拥有15家培训基地,很多课程都开设了免费试听的活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报名参加~

举例说明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设计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姓名:晋伟学号:2011210357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刚进大学时,第一次听到老师问我们:什么是设计?什么是艺术?有什么关系?带着迷惑,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如今,虽然我还是不能很好的回答,但是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总结与理解。以下便是我一年来对艺术与设计的一些了解与认识。 一、什么是设计? 设计(Design)主要指设想、规划、计划、构思等,设计的含义是非常宽泛的,而且设计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朗文英汉双解词典》中,对Design有这样的解释:作为动词有设计、绘制、计划、谋划、预定的意思;作为名词有计划、设计图、图样、图案、图样设计、美术工艺品的设计、装饰图案的含义。《实用英汉词典》对英语Design一词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和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图案、风格和心中的计划等意思。将使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过程之中。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说,设计时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使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二、艺术是什么? 关于艺术,希腊语作teche,拉丁语作ars,都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在古代,艺术不仅和美与道德有关,同时还和实用有关。中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日本也将香道、茶道、歌舞、乐曲称为游艺。在西方,艺术的美学观是渐渐出现的。绘画、雕刻和建筑早期并不包括在自由学科(Liberal Arts)之中,西方古代至中世纪并没有一个缪斯专门分管他们。由于近代西方愈来愈强调艺术与美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所谓美的艺术(Fine Arts)的概念,以别于应用艺术。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愈来愈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的技术中分离出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三、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记得上学期构成老师说:“艺术更感性而设计更理性。设计注重形式与功能,而艺术更多的注重审美。”这是一个艺术教育者对于设计与艺术的一个理解,当然后来也在网上看见了一些理解,便把它做如下总结。 ( 一、)古代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是同源的,都是造物文化的分合离散所致,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亲密而不可置疑的,设计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犹如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在全面讨论设计这一概念时所说:设计是三项艺术如建筑、

艺术、设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艺术、设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艺复兴使“美术”从“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所谓的“大美术”、“小美术”,工业革命使“设计”从剩下的“小美术”即“装饰艺术”中分离出来。美术辞典对设计的解释是这样的——“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运用符号形象地表现为可视的内容,作为造型活动的重要阶段的造型计划可称为设计。”因为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有人把设计定义为科学的艺术,也有人定义为艺术的科学。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设计中艺术的成分居多还是科学的成分居多。我们暂且把设计看成是美的“物化”。当美的“物化”达到一定质量时,才能形成一种较高形态的生产力。但并非美的“物化”质量越大,它的物质和精神形态生产力就越高。它受到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制约,时代性又包括科技形态、历史遗产及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地域、市场、艺术观、思想基础,创造性又受科学的方法、敏锐的感受以及客观标准、文化标准、商业标准、主观标准的制约。只有当美的“物化“与以上这些因素相适应时,才能对生产力的主体和实体部分起到更佳的扩张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是科学;设计师在创造某种使用功能时更重要的是赋予其以人类情感和生命即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设计师要表现人类情感,设计同样是艺术。艺术是通过自己特殊的语言表达感情和情感活动;设计也通过自己的语言——材质、色彩、形体构造及整体传达它的功能目的和深层的文化含义。社会发展到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下结论说设计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它是艺术和科学的多角度的融合。人的情感将设计和科学、艺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适应当时当地的人的情感需要对设计来说是重要的。就拿曾经风靡整个世界的现代主义风格来说,现代主义注重使用功能,适合目的、用途而淡漠了人的精神需要;崇尚几何形,排斥有机形,而未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设计上的装饰,实际上是失去了表现人类情感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并非出于对人的关怀,而是对机械大生产的关心;反对历史式样而忽视了人类文化的连续性;追求形象纯化,风格统一而未能考虑到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性,更忽视了人的个性和多样性。因而我们说现代主义未能很好地关心人,它已经满足不了人们今天的需要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正是由于现代主义风格的普及,人们生活在一个由我们自己造就的单调的产品世界里,住着差不多同样的楼房,坐着差不多同样的汽车,走进差不多同样的办公室,然后下班后又回到差不多同样的居室……单调的风格化的物品包围着我们,窘息着我们,使我们变得和它们一样,渐渐失去了感觉。如今,人们已经放弃了“现代主义”的理论,对“机械风格”,“标准化”,“简单化”越来越反感的人们认识到产品过于注重功能性、物质性,牺牲自然性、非物质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作为人类,我们不仅应把那些物品用于我们的生活,而且,还应该开始把它们当作我们心灵和感情的投射,愉悦我们,表达我们。让它们吸引并纵容我们的各种感觉,支持和帮助我们的行为。 现代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不知道下一分钟、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里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情感空虚里,“设计为人”的目的就显得更加重要。设计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然而它的目的却始终是创造设计人的生活,引导人们新的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基础上的生活方式。设计需要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及人与物的关系。今天,人们对设计的态度的改变使设计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它把理性的设计意图,内心的联想和感觉上的价值柔和在一起,进入了一个有着一切可能性的更广阔的与人交流的领域。这样的设计在注重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和经济原则的基础上强调尊重人的情感,强调设计的有机结构和感情品质,从而换取人们对设计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艺术与科学的共同与共通 这里所说的艺术是众多艺术门类的一个分支——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形象的科学。20世纪,科学和艺术是两大争论不休的主题,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共同与共通。科学与艺术是同源的,共同的源头是人类的诸多自身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类情感。狄拉克有一次对澳本海默说:“听说您是一位诗人?”澳本海默回答:“是的。”狄拉克说:“这很奇怪,诗人描述的感情是每个人内在所有的,也都能理解的,但他叙述的方式是从未有人用过的;物理学则正好相反,我们用的是和其它人同样的语言,但表述的是以前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知识。您怎么可以同时成为两者呢?”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艺术,如诗歌、音乐、造型艺术等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性,而科学范围中的任何一个分支也同样包含一定的艺术性。如果我们对国外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作一些了解,就不难发现,许多艺术家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许多科学家也同样扮

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与应用实践

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与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19-04-02T10:37:01.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闻育强 [导读] 摘要:如今,数字化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筑设计也从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转化,以二维图纸为目标的设计流程正向数字环境的设计建造一体化流程转变,因此本文对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与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 惠阳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516200 摘要:如今,数字化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筑设计也从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转化,以二维图纸为目标的设计流程正向数字环境的设计建造一体化流程转变,因此本文对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与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时代;建筑设计;应用 现代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把我们带进了“数字时代”——一个建立在电子信息基础上的时代。数字技术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的建筑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数字建筑设计到数字建筑建造,无论建筑形式还是建筑内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本文基于设计角度对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与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 1 基于数字化时代的建筑设计概述 1.1 数字时代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数字时代也就是数字化时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词条定义,数字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把文字、图像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转换成数字编码进行处理”。将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数字编码,原本不易量化的信息变得可度量了,由此信息的加工、存储、传播、还原变得轻而易举,这是数字技术的巨大贡献。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表达、设计运算、设计交流方面的转变。传统建筑设计只能以纸、笔、尺、晒图机等为媒介,将设计思路变成一张张蓝图,数字技术的应用帮助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快速建模、虚拟建造,表达形式更丰富、更自由、更直观。而在设计计算方面,通过计算机可以加快信息的统计、处理和分析速度,便于从各种规则约束中找到最优解,加上设计方案的预测评估、建筑物理环境模拟工具的应用,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得到更精确、更合理的设计方案。传统设计环境中,设计人员与业主及其他人员交流,必须面对面并借助图纸才能将设计看法传达清楚,而在数字时代通过搭建的平台(例如BIM平台)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同时多人进行交流,时空的物理屏障被打破了,交流更快速、直接、准确。 1.2 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技术发展历程 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中引入了系统论,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领域得到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得到应用;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筑设计中采用了“模式”理论和公众参与形式,并从二维模型向三维模型展示转化,空间构型和曲面造型变得简单,虚拟现实技术得到初步应用;第三阶段发生在21世纪初,设计方法趋于多元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推动建筑数字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三个阶段的时间节点是比较宽泛的,设计理论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是递进发展的,综合数字化技术应用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设计逻辑转变、设计媒介突出人机交互和注重信息管理。从美学角度来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承载了更多的功能(如展示、象征等),同时“反逻辑”设计、生态美学设计、技术美学设计概念也得到应用,并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设计思维[2]。 1.3 数字时代建筑设计流程创新 目前,建筑设计正从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转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二维CAD就成为建筑设计的主导模式,并按流程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以方案设计为例,通过收集资料形成方案的大致意图,再手绘出平、立、剖图形以及体量草图,然后通过二维CAD软件(以AutoCAD为代表)转为计算机中的平、立、剖图形框架,体量草图则通过草图大师等软件转成计算机中的外观体量图。通过3DMAX等软件创建三维模型,同时赋材质、灯光及设置相机,再利用Vary等软件渲染模型,并将渲染的图像导入PS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各种图纸打印并装订成册,并与电子图形文件一起交付建设单位评审。虽然这个流程中包含三维模型,但草图大师的外观体量图仅为了构思,缺乏细节表现,而3DMAX创建的三维模型只是为了制作三维效果图和漫游动画,无法为后续各专业所利用,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而且设计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也无法多专业协同工作。真正的三维设计是基于BIM技术的,所有阶段和信息都是在BIM模型中完成的,各阶段是连续的,信息是共享的。首先进行构思和绘制草图,然后在BIM平台(如Revit)上建模,利用BIM模型进行效果图渲染和生成平、立、剖图形,形成方案设计。方案经过修改定稿后,由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利用BIM模型开展各个专业的设计,最后通过最终定稿的BIM模型生成施工图。在同一BIM模型中设计,一处修改能为所有专业所知道,而且它的碰撞检查功能能够方便地解决各专业冲突问题。 2 数字时代建筑设计策略与应用实践 2.1 数字时代建筑设计策略 从设计层面跟上时代潮流并不难,难的是建造环节也能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建造是利用数控技术进行建造,类似工厂化生产,目前还主要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最有可能首先被大规模应用的是装配式建筑。为了使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建造技术有效对接,必须强化设计始于建造的思维模式[3]。在数字时代以前和初期,设计人员是不大关注建造过程的,或者对建筑的构造细节关注不够,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模型表达上,例如重视三维效果图的制作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BIM技术的应用为设计人员更深入了解建造过程提供了契机,可以更充分地考虑建造中材料、结构、施工工艺的运用及完善,这样对深化设计深度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在现有建造技术基础上,通过改进和完善现有技术并用“低技”完成数字化建造也是可取的。例如数量不多的不锈钢圆球造型没有采用造价昂贵的模具冲压方式,而是先用不锈钢板拼成两个对称圆台夹一个短圆柱的形状,往里面压入高压水就形成完美的球形。第三,借助BIM平台形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体系。当前需加快BIM平台的标准化工作,以便解决各种软件数据的对接问题。 2.2 数字时代建筑设计的应用实践 与国外相比,我国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遇到各种问题实属正常。目前,我国缺少成熟的BIM核心建模软件,民用建筑领域主要采用Revit软件建模,再配合国内的结构设计、造价管理等软件。使用Revit的问题是无法导出符合国标要求的二维图纸,因此设计人员花在图纸二次加工上的时间不少。尽管如此,利用Revit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Revit模型实现不同专业的协同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建筑专业采用Revit Architecture建模,结构专业采用Revit Structure进行结构设计,给排水、暖通、电气、设备等专业采用Revit MEP进行设计。由于Revit Structure设计成果仍需满足我国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需将模型导入PKPM中做进一步的计算分析。要提高工作效率,在项目

2020高考满分作文:数码时代,珍存点滴

2020高考满分作文:数码时代,珍存点滴 2014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数码时代,珍存点滴 家中有不少老照片。 最古老的一张是属于妈妈的奶奶的,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的。她一脸安详地面对镜头,黑白照片略微泛黄,却丝毫无损于她的雍容 气度。每当母亲提起她时,总有十分的崇敬。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从香港给家里捎回了不少好东西。母亲一脸自豪地叙说着家里拥 有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引来晚上全村人的大集会的故事。诸如 此类的尘封往事总能带来一段温馨的记忆,当然还有那逝去的伤痛。她的照片不多,屡次搬家之后便只剩下这张了,我们的万千思绪, 便全由这照片来承托。 我还见到过父母的婚纱照,寥寥几张,或是深情的凝望,或是相爱的依偎。甫一翻开,那爱意与幸福总能触动我的心弦。当然还有 我刚出生时在父亲怀中的笑脸,那时父亲两鬓尚未斑白,模样正值 年青。这些照片都被父母装裱起来,仔细珍藏。每当父母从照片下 经过,我常能看见他们沉浸于记忆中的甜蜜微笑。 然而,时代的脚步却总不会留恋畴昔。生产胶卷的柯达早已倒闭,CMOS感光元件与不断扩充的储存卡为海量拍摄提供保障。或许在从前,我们还要细细取景,不想浪费手中的胶卷。而今,我们只须轻 按快门,“咔嚓”便是一张。有时候嫌一张不好,便有事没事多拍 几张,说是多留点纪念,其实最后都丢进了记忆的垃圾箱。而今我 们每次出游归来,把单反里10多个G的相片复制到电脑上,接下来 便是三个字:删、删、删。又或是空闲时,翻看手机上动辄成百上 千张照片,大多都不记得自己当初在干什么,于是兴味索然,无心 观看。 有人说,这是因为照片太多,在浩茫的照片之海中稀释了本应珍存的生活记忆。此话的确有道理,我们随手一拍,大多是日常琐事,

102150《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标准(已审核)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2150 参考学时: 90 学分: 5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2013年 1月修订

一、适用专业 该课程使用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二、开课时间 第 3 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教学任务 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设计基础能力和设计相关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它主要对室内设计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和分类,掌握室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设计方法。是一门集空间、色彩、照明、材料、风格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是现代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现;同时是学习装潢艺术设计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各类室内空间的设计方法和总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注意身边事物的观察的行为; 3)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积累; 4)培养学生发散性想象思维; 5)培养学生视觉想象力和表现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作业精神; 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 6)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室内设计的理论,熟悉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与趋势,室内设计的流派及了解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掌握室内设计与使用功能,室内设计与精神功能的分析方法; 3)熟悉人体工程学的知识,理解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4)掌握室内陈设的知识,了解陈设在设计中的作用、定位及配置方法; 5)掌握照片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了解在设计中独立进行合理室内照片设计。 6)掌握室内色彩设计的基础知识,熟悉室内色彩的作用、协调与对比等方法,了解色彩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7)能根据室内设计的基本方法、室内创新设计的基本意识,运用室内布局、室内照片、室内材料、室内绿化等设计元素,完成相关室内设计方案; 8)能根据居室的设计特色,针对业主的工作性质、年龄特征、家庭成员、习惯爱好等特征运用家具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完成平面布局图、吊顶平面图、剖立面图、详图、效果图。 五、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图形图像处理》《构成设计》《三维动画与渲染》,后续课程有《室内效果图表现》、《室内装饰设计》、《景观设计》等。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 表6.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谈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

谈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 摘要:艺术设计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设计者将他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所需设计的物品中来显示他的功能性与审美性,让人们在审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与升华。 关键词:艺术设计,功能性,审美学,和谐 艺术设计的功能性 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艺术设计。例如在建筑方面、时装方面、装饰方面,都越来越重视艺术设计,这完全是由于它的功能性。 1、艺术设计在建筑中日益成长。从古至今无论是哪朝哪代都有各自的建筑风格,这不仅仅是由于美观,同时也是各个时代的民风习俗所要求的。在古时候还没有艺术设计这个概念的时候,人们知道最基本的对称美。实不然,在人们心中那最原始的对称美便是那人们最基本所掌握的艺术设计。它的功能性就是让人们能够有视觉的享受,同时也要有实用性。到科技发达的今天,艺术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也日趋成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馆——鸟巢,就是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的功能性。又如,在上海世博会上,那简直就是艺术设计的建筑,虽然没有实用性,但却看出了设计技术在建筑中的完美应用。西班牙馆是竹子与钢铁的结合,多了份远古气息,少了份现代化的元素。中国馆,将典型的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入了建筑中,在审美中得到情感的升华。相信以后,艺术设计会成为建筑的主流艺术设计会成为建筑的主流。

2、艺术设计在时装中日趋完美。当我们坐在荧屏前,欣赏着模特穿着各式衣服走秀时,你是否已沉浸在那令人神往的服装世界中。绚丽的灯光,美丽的模特,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却是那一件件新颖而又别致的衣服。衣服外观奇特,融入了设计师们无数的心血。他(她)们将他(她)们的设计理念放入了他们的服装中,穿在人们身上,给人们以艺术上的审美享受。过去我们过得满足式的生活,意思就是吃饱穿暖就行,在外观要求上几乎没有。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今社会,人们已不拘泥于过去的满足式生活,他们要的是享受型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的不仅是实用,而且还要美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这也意味着服装行业要对艺术设计这一块越来越重视,将二者能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所以才会有一个又一个服装设计师名满天下。我相信随着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艺术设计在服装界的路会越来越长,最终会趋向完美统一,这便是艺术设计又一在生活中的功能性,是一不可缺乏的功能性。

符号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符号与展示设计艺术的关系 摘要:主要从符号与展示设计的关系分析、符号学原理对展示设计主题和展示设计的符号系统进行分析,探讨符号系统建构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符号;符号语言;视觉传达;展示设计 一、符号 我们熟知,符号是指人们用来共同约定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事物,它通常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意义的具体载体,将精神外化显现;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在符号中,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通常可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这两大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传播中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 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是我们的思想,感情的形式符号语言。每一个艺术形象,都可以说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符号或符号体系。为了理解艺术作品,必须理解艺术形象;而为了理解艺术形象,又必须理解构在卡西尔看来,符号作为对象的指称形式,它的统摄功能具有生成人性和塑造人类文化的作用。这种作用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抽象性符号: 卡西尔把符号理解为由特殊抽象到普遍的一种形式。“在人那里已经发展起一种分离各种关系的能力。”这种分离各种关系的能力在德国哲学家赫尔德那里,被称为“反思”。即人能够从漂浮不定的感性之流中抽取出某些固定的成分,从而把它们分离出来进行研究。这种抽象能力在动物中是没有的。这就说明关系的思想是依赖于符号的思想,没有一套相当复杂的符号体系,“关系”的思想根本不可能。所以“如果没有符号系统,人的生活就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 (二)普遍性符号: 所谓普遍性是指符号的功能并不局限于特殊的状况,而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理,这个原理包括了人类思想的全部领域。这一特性表明人的符号功能是不受任何感性材料的限制。此一时、彼一时、此地、彼地,其意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每物都有一个名称,普遍适用就是人类符号系统的最大特点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聋、哑、盲儿童的世界也比最高度发达的动物世界还要无可比拟地宽广和丰富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唯独人类能打开文化世界厦门的奥秘之所在。 (三)多变性符号: 一个符号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极其多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样的意思,也可以在同一种语言内,用不同的词表达某种思想和观念。“真正的人类符号并不体现在它的一律性上,而是体现在它的多面性上,它不是僵硬呆板

数字博物馆的优点—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

数字博物馆的优点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 摘要:重庆自然博物馆作为重庆仅有的几所大型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一所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它通过数字化与实体化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的给观众展示了大自然的奥秘。本文通过举例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数字化,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数字博物馆在博物馆教育、文化传播、展览中的优势, 关键词:数字博物馆;传统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数字化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祖辈为后辈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或是文物或是遗迹,为后世子孙瞻仰先祖,学习传统文化留下宝贵资料。博物馆是人类记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通过展示藏品,博物馆体现了一种文化财产属于全社会的概念。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是以实物形式收藏和陈列的。博物馆建筑是供搜集、保管、研究、陈列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实物与标本的公共建筑。近十年来,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数字博物馆应运而生,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教育和服务的方式与手段,让博物馆在展览、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更加迅捷和全面。 一、传统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现在人们实际见到的博物馆称为传统博物馆,作为实际存在的形式供观众参观学习或从事其他活动,而数字博物馆主要以虚拟化、数字化的形式承担博物馆的传播、教育等职能。

传统的博物馆都是以物为基础的, 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物的真实存在和发展,博物馆的历史, 越来越走向大众的历史, 就以物的各种形式弘扬历史文化的。而数字博物馆可以代替它的部分功能和传播功能,但是不能代替传统博物馆对历史文化遗存的收藏、保护和研究。网络不能完全替代真实物品的所有, 物永远是博物馆的核心。 数字博物馆是以数字形式对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收藏、管理、展示和处理, 并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 是计算机科学、传播学以及博物馆学相结合的信息服务系统。 数字博物馆除了提供传统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及教育等功能外, 并通过互联网络将其所累积的知识宝库及文化资产传送到世界各地,强化了传统博物馆知识分享及教育传播的功能。 二、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现状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中国综合性自然历史博物馆,旧馆位于重庆市枇杷山,新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前身是中国西部科学院,1944年成立中国西部博物馆,1949年以后,先后改建为西南人民科学馆、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自然部。1981年改为现名。 该馆藏有地质矿产、古生物、动物、植物、土壤和旧石器等标本近7万件,模式标本和其他珍稀标本100余件。四川地区不同门类、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恐龙化石标本都有收藏,已装架展出的骨架标本有8具,同时还收藏有100余件恐龙足印化石标本。此外,馆藏维氏中国古鳖(晚侏罗世)是世界最早发现的鳖类化石之一;蛇颈龟标本是除欧洲之外少有发现的珍品;成渝龟是中国已知最早龟类的代表,在同类的世界记录中也属罕见,其化石对研究早期龟类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动物标本有国家保护动物大熊猫、牛羚、金丝猴、小熊猫、雪豹、毛冠鹿、绿尾虹雉、大鲵(娃娃鱼)等标本。植物标本包括221科、1500余属、2400余种,有不少是珍稀植物标本。该馆办有“四川恐龙化石陈列”、“四川脊椎动物陈列”、

艺术设计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艺术原理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系部:艺术学院 专业:视觉传达 姓名:李小梅 学号:1043111186 指导老师:唐济川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当然对于本国家或是本民族的艺术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专业术语中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 艺术的民族性特点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当然不同的民族艺术有着不同的色彩和艺术芬芳,像是奴隶社会时期,在埃及有雄伟的金字塔和巨大的神庙;在希腊有维纳斯雕像和具有永恒魅力的神话;在罗马有图拉真纪念柱和众多的凯旋门。同样是在封建社会,欧洲有轻盈俏丽的哥特式教堂;中国则有李杜诗篇和明清小说。在近代毕加索的立体派绘画与齐白石的花鸟鱼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还有阿炳的《二泉映月》,埃菲尔铁塔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不同民族的艺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世界上有许多的民族,而不同民族艺术的多元性存在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律,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下面来谈一下中国艺术的民族性: 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当然每个民族都有其本民族不同个性的地点、风俗习性。在艺术上也同样表现出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如我国黄河以北诸多地区: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山重旷野,形象轮廓刚劲明显,色彩也单纯强烈。其与南方水木清秀,云烟速漫,色彩轻松流明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故而形成两个不同派系的山水画体貌:金碧辉煌与水墨苍劲的水系和水墨淡彩的南宗山水体系。这些具有特色的中华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从而影响到了诸多东南亚的国家文化艺术。但自清衰落,西洋绘画渗透到中国人的视线后,长期以来,对诸多的中国艺术家发生了较强烈的影响。、 好的地方是中西艺术的交流融合,让艺术的创新发展有更多的空间和表力。然而诸多的艺术者确因而产生了速感。就简单而言,20世纪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多次热烈的学术争论。例如有的同志一概地吸收西洋的所谓科学的表现手法,而对中国纯眼睛感官的观察表现方法不屑一顾,尚且这是对艺术褒读。假如科学的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 俞泳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Generative Design in Digital Times ——Considerations of an Exercise of Joint Teaching on Basic Architecture Design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 ——一次建筑设计基础联合教学及其思考 俞泳 Yu Yong 摘要生成设计是数字时代的一种设计方法。从一个关于形态设计训练的中德联合教学出发,结合当代建筑及艺术领域的数个实例,探讨生成设计的概念、背景及其对当前建筑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生成设计语言的转译程序设计方法论 ABSTRACT Generative design is a design approach in digital times. With an exercise of form study and several examples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work, this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concept and background of generative design and its influence to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WORDS generative design,language interpretation,program,design approach theory 中图分类号TU20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3959(2008)03-0004-06 一“网格渐变” 2003年,德国伍伯塔尔大学(University of Wuppertal)工业设计系诺伯特·托马

网上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

网上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 陆 琼 一、网络和博物馆 一些媒体开始了新世纪倒计时,21世纪离我们越来越近, 网络 成为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据说在中国, 上网 一词在近年所有流行词汇中名列前茅。今年1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统计数,中国互联网用户截止到1999年底有890万,4月5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播报的数字已经超过900万。根据IDC预测,到2004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将发展到3989万。另外,2000年3月30日,我国第一个互联网交换中心 北京中国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开通,中国主要互联网间互联带宽由原来不足10兆比特每秒提高到100兆比特每秒以上,长期困扰网民的跨网访问速度慢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互联网络发展的势头来得如此迅猛,震动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惊讶地认识到,互联网络给人类生存和思维方式带来的影响难以预料。美国Powersoft公司总裁米歇尔 科兹曼宣称: 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 20世纪是高速公路系统的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的时代。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延伸,使人们产生了世界性广泛交流的强烈愿望,而网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手段。信息共享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通过各种便利方式进入社会信息网络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也提供他人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数据、图象和语言信息的 交互性 融合,更使人们生活在一张无形的巨网之下,从这点上说,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 网络为社会各个领域带来观念性的革命,互联网在所有人际关系的领域里打破传统社会的藩篱,给人们带来更多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当人们印象中终年与年代久远的古物打交道的博物馆也纷纷触网、织网的时候,标志着一种崭新的高科技与古老文明的结合与共同进步,更标志着博物馆人观念的根本改变和博物馆形象的历史性跨越。网上虚拟博物馆或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介质的图像、文字、声音、影像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 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同时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等。它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贮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 博物馆触网,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不仅是世界潮流和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挑战,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文化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目前,传统的博物馆已开始向虚拟博物馆方向靠拢,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已经上网,它们的一部分身子已经数码化、网络化和虚拟化了。 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又叫全球信息网,全球资讯网,是互联网络中使用最广的一个领域。万维网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在于它能天衣无缝地把全世界各地不同机器上的不同数据库里的信息连接起来,在于它能满足人们寻求事物间彼此联系的需要。从本世纪90年代开始,万维网上不断可以看到一 69

室内设计师培训学校哪个好

房屋的装修体现着房子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在室内设计方面的要求变高,室内设计师也逐渐成为了火热的职业。想要学习室内设计,可以去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那么室内设计培训学校哪家好?不同的学校其中课程的安排不同,但从最后的就业效果来看,小编推荐大家去火星时代了解一下。 作为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的领军品牌,火星时代教育凭借影视特效、室内设计、UI设计、游戏设计等专业,用质量的教育和良好的口碑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并一直与各大行业名企保持人才战略合作关系,旨在将培养的专精人才高效地输出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这使得火星时代学员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回首办学的25年历程,火星时代一直以学生为本,把课程研发、学生就业等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来实现。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是火星时代教育不懈的追求。 火星时代的室内设计师课程中,首先会为零美术基础的学员进行一个月的美术预科班的培训。这一个月的课程中,你会学习关于空间画面构图、透视、光影、色彩等等方面的美术知识,还有一定的绘画技巧。学会这些后,你再学习专业课程中的手绘表现课程就会轻松许多。 火星时代的正式室内设计课程为期6个月,你将学习手绘表现、室内效果图表现、家装设计、工装设计等几大方面的技能,其中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了各种风格装修、工艺、施工等等知识,知识结构庞大,不过也不要太担心,火星时代的老师会带你逐一掌握这些技能。 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的商务沟通技巧、项目管理、商业风水等等工作岗位技能的传授,让你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而且火星是一所比较重实训的学校,在这里有样板间实训、施工实训、设计项目实训等等形式的训练,学员不仅可以学习技能,还能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火星时代如今在全国共有15所校区,采取线上线下双师同步统一授课的方式,所以大家不同担心有什么教学质量的差异。火星时代还有着周到的就业保障政策,以及免费美术预科课

浅谈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课程论文 课程《外国美术欣赏》 姓名沈科妤 专业10级环境艺术设计(二)班学号201053080108 成绩:授课教师签字:

浅谈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通过这门课程对艺术有了更加透彻的系统的了解。通过课程的讲述和我在课后对《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了解到学设计的学生必须领悟的文学艺术中的内涵才会对设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单从浅薄的层面可以这样来理解,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供人们欣赏和另入思考的作品,它的特点是作者不用考虑受众,也不用考虑经济效益,完全是创作者主观的意识通过作品的表达。但是对于设计,狭义理解的设计,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人类有意识地制造使用原始工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文明便开始萌芽了。设计很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必须考虑受众的感受,以及解决问题的效果。 艺术是设计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会感悟美好的事物,那么他所谓的灵感就不能感动人心,就不会有好的作品呈献给大家。而设计是艺术的一种表达,能把自己领悟后所得的特定事物来表达出来,就是自己对该事物的一种理解和收益。艺术里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而设计是设定与计划;艺术是理论感性层次上的门类,而设计是实践为主的门类,相互依存。 康德认为艺术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对康德而言,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追求审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的草图或模型,本身就可能具备独立的审美艺术和价值。在现代中,很多设计作品的形式表现出与现代雕塑与绘画的密切联系。包豪斯时期,结构主义的抽象形式与新造型主义绘画和雕塑就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康定斯基的抽象构成主义绘画与名信片的设计也就是构成主义的风格。荷兰画家蒙特里安《红黄蓝构图》就直接影响了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红黄蓝》椅的设计,这表明艺术对设计有相当的影响。现代建筑和工业制成品是一种艺术形式,至少部分是艺术。在近现代中,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展示设计报告书

罗技流动展示设计 姓名:刘欢 学号:200804090108 班级:艺术设计0801 导师:陈继生

罗技流动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属于跨越多学科,涉及多领域,立足于策划和传播的艺术设计专业范畴,相对于其他设计门类来说,它具有更强的市场现实操作性,展示设计不仅包括设计创意的策划,还包括使用更现代的艺术手段和现有的科技形式来表达展示的主体,使产品信息的传播更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性。同时,展示设计在展示内容、形式、时间、规模和范围上有着较大的灵活性,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展示设计在商业和非商业领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技公司介绍: 罗技,起源于瑞士,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脑周边产品生产商。它同时拥有全球第一的品牌和ODM市场占有率,据统计全球有55%的个人电脑都配备了罗技产品。 198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软件平台,这有效地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此时罗技公司抓住机遇,开始进入电脑周边产品的设计制造。罗技是一家重视创新和质量的企业,随着产品被销售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罗技在创新领域的领导力已经涵盖了各种电脑外围设备。 罗技的发展简史: DanielBorel为罗技创始人之一 Daniel Borel、Pierluigi Zappacosta和Giacomo Marini在瑞士的“苹果树”(apples)小村中创立了罗技有限公司并开设了公司的第一家办公室。1982年,制造出第一款鼠标。1983年,第一支机械式鼠标问世。1984年,第一支无线鼠标诞生。1985年,研制出不需要外接电源的鼠标。1996年,第一次将光学技术应用于鼠标。2001年,发布第一款无线光电鼠标。2002年,研发出无线蓝牙鼠标。2002年,发布了MX光学引擎鼠标。2004年,第一款激光定位鼠标诞生。2009年,发布DarkField技术以及搭载此技术的两款鼠标—Performance Mouse MX和Anywhere Mouse MX。 罗技相关产品介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