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纲要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纲要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纲要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纲要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纲要

——LQF

一:填空题(40*1)

1、社会福利是一项需要政治和道德支持的普遍的社会事业。

2、所谓社会福利思想就是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的表达。

3、伊丽莎白的《济贫法》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社会福利制度有古代向近代福利制度转变的开始。

4、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和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基督教思想家的《上帝之城》等,都是这种乌托邦意识的表现。

5、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普遍参加劳动、平等分配生活必需品这三个基本原则之上。

6、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后来法国的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等。

7、社会民主主义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

8、庇古1912年出版的《财富与福利》一书,在1920年扩展为《福利经济学》,创造了福利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从而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的诞生。

9、1939年N·卡尔多发表《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一文,标志着新福利经济学的形成。

10、贝弗里奇所设计的福利国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国民补助、自愿保险三个方面。

11、蒂特马斯将社会福利分成三类即:社会或公共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

12、在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府按照孙中山的思想建立了“四大政策纲领”的社会政策体系,包括:民族保育政策、劳工政策纲领、农民政策纲领、社会安全制度。

13、康帕内拉把消灭私有制、消除贫富对立、实现社会平等当作改造社会的目标,阐述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和幸福生活的理想。

14、傅立叶提出了“和谐制度论”

1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创立的。

16、《贝弗里奇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来完善国家的功能,并把社会福利的发展看作是困扰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各种社会问题主要手段。

17、贝弗里奇认为英国战后重建的最主要任务是革除“五恶”即:贫困、疾病、愚昧、污秽、懒惰。

18、仁爱精神与仁政理念是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伦理基础。

19、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残补型或剩余型、制度型两种基本形式。

二、名词解释(5*4)

1、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涉及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福利设施及相关的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

2、边际革命: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

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3、个人福利:是基于经济因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水平,是正负效应的总和。

4、消费者剩余:

是指一个人为了不失去(或为了拥有)某种东西,而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余。

5、帕累托改进: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帕累托改进”。

6、帕累托最优:

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帕累托改进”。根据这一标准,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就处于最优状态,即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7、福利国家: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政治权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8、阿罗“不可能定理”: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9、社会福利函数:

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试图指出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是某些人的利益或效用,还是所有人的利益或效用,当人们之间的利益或效用相冲突时,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不同的利益或效用。

10、劳动异化:

劳动本来是人控制对象世界的本质力量,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作用下,劳动本身不仅不能给劳动者带来更多、更好的福利,相仿,劳动却成了人民苦难的根源,劳动者生产的商品越多,他受到的控制就越大,他就丧失了更多的自由。这种情况被马克思称为“劳动异化”。

11、贝弗里奇报告:

在该报告中,他提出贫困、疾病、无知、脏乱、懒惰是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五大障碍,为此,政府要这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工作,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该报告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一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即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的救济和妇女福利。

12、凯恩斯主义:

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13、充分就业:

指在某一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实现就业,它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

14、公共福利:是指对处于依赖状态人们的集体干预。

15、边际效用:指个人或消费者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所增加的心理满足程度。

16、社会选择:

是人类在社会制度中做出的有关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很多时候它是政治过程的结果。

三、简答题(4*5)

1、简述贝弗里奇所设计的福利国家制度体系的内容

(1)、社会保险(2)、国民补助(3)、自愿保险

2、简要回答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有哪几个方面?

(1)欧文的社会合作主义;

(2)基督教的平等观念;

(3)边沁的功利主义

3、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有哪些?

第一,社会变迁的普规通律是渐变而不是突变,所以激进革命是不当的。

第二,社会是独立于个人之外的实体,社会公益是个人需要尊崇的对象。

第三,所有人在国家这个平台上通过选举、舆论监督、社团自治等方式实现利益的调和。

第四,国家在社会整合中有其不可推卸的公共责任。

4、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福利经济学对社会政策理念的影响;

第二,福利经济学对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效率的认识;

第三,福利经济学对社会保障与实践的启发。

5、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

(1)生产资料共同所有;

(2)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

(3)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

(4)坚持社会民主;

(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

6、凯恩斯主张进行奢侈消费,并通过降低分配不公来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他建

议的主要对策有?

第一,力主消费,甚至是奢侈性消费。

第二,实行高额累进税,进行收入再分配;

第三,降低利息率,消灭“食利阶层”。

7、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阶段法、国别法、学派法、人物法、文献法。

8、现代社会福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社会平等和公平;

第二、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

第三、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

第四、非功利性和服务性;

9、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几种基本形式?主要内容是什么?

(1)基本形式:有两种形式,分别为残补型或剩余型和制度型。

(2)残补型或剩余型:通常是与慈善救济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讲,它属于救济服务的范畴,指的是那些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

(3)制度型:出现在19世纪末,它是面向全体国民并且是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政策目标来推行的。

10、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特点?

(1)意识形态性;

(2)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3)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4)阐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11、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1)功利主义原则,是从心里学的联想原理和伦理学的最大幸福原理出发,把人对幸福的追求看作是受人的心里感受支配所引起的心里联想;(2)福利最大化原理;

(3)立法改革思想。

12、简述8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转型的基本内容

(1)社会政策基本目标的转化;(2)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

(3)社会政策基本模式的变化;(4)社会福利运行机制的变化;

(5)组织体系的变化。

13、比较广义社会福利和狭义社会福利区别

(1)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举办或资助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宗旨是改善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证他们在文化和教育、医疗和健康、就业和住宅,以及养老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它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

供的相关福利服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

(2)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针对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比如、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和失去生活来源的穷人等。对这些人群的福利照顾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

14、阿玛蒂亚?森如何解释“不可能定理”?

(1)阿罗定理在福利经济学中被称作“不可能定理”,他证明了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阿罗的不可能定理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更重要的是,围绕这一定理,一个新的领域——社会选择理论发展起来了。

(2)阿玛蒂亚?森等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存在的原因,他们指出,这一定理只适用于投票式的集体选择规则,该规则无法揭示出人际效用比较的信息,而阿罗式的社会福利函数实际上也排除了其他类型的集体选择规则,因此不可能性的结果是必然的。采用序数效用的新福利经济学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而阿罗正好揭示了这一缺陷。

(3)而使用基数效用却可以获得人际间比较方面的充分信息,从而可以得出一定的社会秩序。向效用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趋势是新福利经济学最近的发展主流,福利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以森在1998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为重要标志。

15、费边社有哪些福利主张?

(1)费边主义,又称费边社会主义,为费边社所倡导的一种民主社会主义学派。1884年成立于伦敦的费边社,系由少数具有社会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所组成,(2)主张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缩小收入差距;坚持社会民主;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另外,主张的社会民主、对地方和企业实现民主管理的思想也是有助于增进公民权利、保证公民福利。(3)基本信念:认为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渐进而必然的转变过程。因此排斥马克思阶级斗争及激烈革命的观点,主张研究社会实况,以民主渐进温和的手段,通过选举投票来解决问题。企图以国家做为推动改革的工具,主张废止土地私有制、工业国有化,以及实现各种社会福利。

四:论述题(10*2)

1.简要分析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

(1)特征:A追求社会平等和公平;B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

C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D非功利性和服务性。

(2)体系:

A狭义,包括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保险体系。

B 广义,包括狭义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其他的社会福利体系,即公共福利、地方公共福利和社区服务、职业福利、公司的集体福利和国际社会的捐助。

2.简述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革命;

(2)18,19世纪的阶级与阶级斗争;

(3)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从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

3.简要论述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观点。

(1)功利主义原则,从心理学的联想原理和伦理学的最大幸福原则出发,把人堆幸福的追求看作是受人的心理感受支配所引起的心理联想。

(2)最大幸福原理,提出福利最大化原理,认为社会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集合,每个人利益的实现就是社会利益的实现,而个人幸福总和就是社会的最大福利。(3)立法改革思想,通过立法来增进人类的幸福。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个性自由、独立的发展。只有个性充分发展,个人对自己、对他人才更有价值。社会与个人之间应相互协调,各得其所。个人行为的正当性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准。要平等地看待自己的幸福和与别人的幸福。主张通过法律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教育和舆论培养人的良好品格。检验政府好坏的标准是社会利益的总和,是否在社会福利方面做出贡献。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应是有限度的。

4、简要比较新旧历史学派的差异。

(1)新历史学派不再否认经济规律存在,但认为探究这一规律必须运用归纳法;(2)新历史学派特别强调心理的、道德的和法律的等意识形态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并以此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3)新历史学派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关系;

(4)新历史学派不仅在理论上为容克资产阶级辩护,且提出了实际政策主张。

5.简要论述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内容:

(1)对福利的分类,认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即“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社会福利难以计量,而经济福利可以通过货币来衡量。

(2)认为个人的福利是可以计量的,主张基数效用论。人们追求的最大限度是满足是物的效用,而物的效用可以通过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计量。

(3)把经济福利同国民收入等同起来。

(4)坚持正义的原则,强调收入的均等化,认为并主张富人的一部分货币应转让给穷人,使社会经济福利极大化。

(5)主张最适度的配置资源,使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值。

(6)外部性理论。发挥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性理论,提出了内部经济性的内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等概念。

特征:

(1)受所处时代盛行的道德哲学及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带有时代的烙印。(2)认为个人的福利及效用满足是可以衡量的

(3)把效用的内涵与个人主观感受联系在一起

(4)基数效用的理论

(5)主张收入平等

6.简述凯恩斯的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1)经济危机的病因分析: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三大定律)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C流动偏好规律

(2)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有效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

A政策的重心:赤字财政政策

B辅助政策: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C主张奢侈消费和降低分配不公的观点

7、试论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福利经济学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尤其是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制度安排有明显的影响:A通过社会计划在不同人群的利益之间实现均衡。B政策推行过程中采用投票的方式来实现公平。C对集体决策进行必要的评估

(2)福利经济学对民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研究拓宽了人们对社会福利认识;(3)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了政府和学界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深入认识;(4)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使得人们更重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公平问题,认识到不同经济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难题。失业保险或失业救济引发了失业问题是值得思考的新问题。在退休金制度、贫困救助、健康照顾与住房政策方面,一方面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维护必要的社会公平。

(5)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日益成为经济决策和社会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表现为:A福利的多元主义B福利服务的多元化C不仅要考虑资源可获得性和效率的重要前提,还要充分认识个人尊严、权利、能力发展与社会团结。

8、论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主张及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主张:A人道主义思想—思想核心

B民主主义思想—民主制度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唯一政体

C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

D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修正”

E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影响:

A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推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福利制

B度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C积极推进了政治民主化

D推进了平等的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提供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

E在推动国家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F在推动各种改良性质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山亭区冯卯镇明德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神兆美 设计日期:2020年2月9日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要求会写8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硬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操作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减少机械的抄写词语以及单字抄写,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6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二、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外国名篇名著;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六、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答案(4-6章)

第四章语法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 1、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如,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goose(鹅,单数)-geese(鹅,复数),build(建设,现在时)-built(建设,过去时)等。 2、后缀:词缀的一种,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如,汉语的“者”放在动词形容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长者、作者、编者、工作者、劳动者,等等;又如英语的-er/-or接在表动作的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worker(工作者),teacher(教师),publisher (出版者),translasor(译者)等等。 3、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汉语“白菜”“电脑”“支持”,英语“them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例如“he”的语法意义是主格,“him”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语法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happinesses中,es是词尾,ness是词缀,happy是词根。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 10、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三、单项选择(20分,每空2分) 1、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 。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劳动、阿姨、(英)railway C.瓶子、老虎、(英)unhappy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D 。 A.He am a studentes.B.She is a students. C.I were a student.D.You are a student. 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B 变化。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版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设计者:杨坤 背景: 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从学生方面看: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经过近6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经验,这些都为本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习内容看:本期教材共安排了六个学习单元:“负数”、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整理和复习”,其中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是小学阶段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即本期的数学学习,除完成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概括,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学生顺利进入初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本期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各个知识点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学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启发,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中利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概括,形成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网络,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习的学习质量。 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语文课程纲要-明德小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题目: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语文部编教材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123课时 设计者:六年级语文教师 一、课表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阅读】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落实到文本当中应该为阅读时能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习作】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落实在本单元习作当中应该为: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的详细一些。) 【诗词或诗歌】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运用古诗“四步法”共同学习)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二、教材分析: 部编班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其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为了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丁香结》、《夏天里的成长》、《京剧趣谈》、《伯牙绝弦》等。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全册要求会写 180 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采用在生字的头顶上直接注意的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案精编版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 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语言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B、其次这是由语言的自身特征决定的,语言即是声音的传播,是所有工具当中使用起来最简便快速,容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工具,其它任何联系沟通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和思维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表达自己思想都和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活动的成果依靠语言得以巩固和存在,思维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依靠语言;人脑半球的实验依据证明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语言和思维又相互区别; 二者的功能不同: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能相互交际;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者的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共同性 二者的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主要是字词句等,思维的单位表现为概念、推理等3、什么是符号?符号应具备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例如:信号灯、旗语、上课铃、盲文等 符号应具备三个条件: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 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符号对于符号使用者来说具有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运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事物?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即音和义的结合是约定成俗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 指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客观事物现象这个意义内容是任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对语音的形式作随意更改。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个人绝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各个成员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假如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使用语言,如果这种任意性没有任何规定性,没有强制性,各人可以自说自话,乱说一套,比如把“死”说成“活”,把“高”说成“矮”,把“香”说成“臭”,等等,那么结果是谁也听不懂谁的话,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了。 5、语音有哪些属性?什么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具有生理属性(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和社会属性,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6、什么是音位?怎样确定音位?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语言(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2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 ,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 世纪60 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程纲要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回郭镇万达实验小学 【设计教师】郑丽娟王艳蕊马会娜马爱娇王世辉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设计日期】2012年2月 【适用年级】六年级下学期 【授课时间】 课文 38课时 古诗词背诵 5课时 综合性学习 15课时 口语交际 5课时 习作 11课时 回顾拓展 10课时 机动时间 24课时 总计 108课时 【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课文49课时 习作14课时 练习21课时 综合性学习3课时 机动时间24课时 总计108课时 一、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14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

徐通锵 叶蜚声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课后习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导言)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中国? 印度? 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 词汇和语义? 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 发送? 传递? 接收解码五个过程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着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着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 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 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着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着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2.语言交际过程分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有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117课时 设计者: 一、课程背景 1.课程标准

全册有27篇文章,共八个单元,其中有9篇略读课文。每个单元基本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部分组成,教材共八个专题,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其人文主题分别是:“触摸自然”、“革命岁月”、“小说”、“保护环境”、“艺术之美”、“走进鲁迅”。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其中,“口语交际”不是每单元都有,每学期会有一个单元后面会安排一个“快乐读书吧”。教材新增第三单元的非连续性文本《故宫博物院》、第四单元的小说,第四单元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第七单元的文言文,增加了名人主题以及书法、戏剧等题材的文章。 3.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3. 学习能力 通过五年的学习,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学习自主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猜想新鲜词句的意思;大部分学生有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我校主题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阅读量也达到了课标的要求,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及体会思想感情;大部分学生能用口头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且学生基本能够按照习作要求完成习作。在涉及的读写结合点方面,学生不能自主挖掘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需要老师指导点拨,例文示范,学生能结合训练点进行练习。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运用。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自主查字典、教师指导示范、同桌互助、交流展示等活动,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本册一类生字180个,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提高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自由读、默读、略读、圈画、批注、交流感受等活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点面结合的基本表达方法;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体会人物的内心;了解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 五下第一单元: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五下第二单元: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五下第三单元:主持讨论时,要引导每个人发表意见。 五下第四单元: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五下第五单元: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 五下第六单元: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 五下第七单元: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五下第八单元:用心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说清楚想法和理由,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六上第四单元: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 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六上第六单元:讨论时,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意见,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六下第四单元:想清楚重点说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六下第五单元: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抓住漏洞进行反驳。 综合性学习 小综合 三下第三单元:收集传统 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 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四下第三单元: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五下第三单元: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小综合 六上第三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 小综合 六下第六单元: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四章语法答案

第四章语法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内部曲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元音或辅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如英语的所谓不规则动词, 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性——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欧洲的许多语言中都有。 屈折词缀——黏附在词的后面,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的词缀。黏着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黏着语素。 体——体(aspect )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时(tense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间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 词法——语素组合在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称词法。 二、填空 1、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态)和(式)。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3、在workers 中,worker 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 6、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 7、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8、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性、格、(数)。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支配式),“跑的很快” 属于(补充式),“马上出发”属于(偏正式),“火山爆发”属于(主谓式)

10、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构词)词缀。 11 、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列之外,还有(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和(虚词)。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 .劳动、阿姨、(英)railway C.瓶子、教室、(英)unhappy D .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2 、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A ) A.阳光充足 B .已经开始 C.调查研究 D .工人和农民 3 、以下关于句法变换陈述正确的一项是(B )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句子之间的关系 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义 4 、区分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C) A.意义B 、形态变化C 、句法功能D 、语言的类型特点 5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花儿”是() A .单纯词 B .派生词 C .复合词 D .语素6、分析以下Michoacan Aztec 语中的一些词以及英语翻译。nokali —my house nokali mes-- my houses mokali —your house ikali —his house kalimes--houses 如果表示friend 的词是mahkwa,表示my friends 的词应该是(E ) B. mahkwas 四、分析题 1、用变换的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支持的是王书记 我们支持是王书记(王书记是受事)

六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音乐鉴赏课与表演课 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教材 授课时间:28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 课程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通过班内讨论交流,课件展示,使90%的学生能大致了解课程内容,并能清楚各单元的主题。 2、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明确本学期自己在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六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3、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能明确在评价“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六个方面时具体要怎么评价。 4、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70%的学生能大致理解老师在本学期要采用的教学方式。 5、通过此次课程纲要分享课,使学生对全册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明确本学期自己在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六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难点: 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能明确在评价“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六个方面时具体要怎么评价。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特殊的课,叫做《课程纲要分享》(提前板书)。大家肯定对“课程纲要”一词感到陌生,那么,什么叫“课程纲要”呢?简单来说,课程就是我们学习的某门学科,纲要就是主要内容,连起来就是学科的主要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对我们这册书以及我们本学期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了解课程内容 1、想知道这本书中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吗?请大家认真翻阅课本,看看自己都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学生翻书,老师巡视) 从大家认真翻书的样子,我看出了大家对我们这册书的喜爱与期待。那么,我们这册书中到底有哪些“宝藏”呢?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指名回答,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2、老师总结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课件展示)本册有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共安排了7个单元。其中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其中口语交际7个。本册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 具体内容,请看大屏幕。(指名分别读出如下内容:学习习惯、单元主题、24篇课文、7个习作、7个口语交际、以及对于生字词的要求)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答案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

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 (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 (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26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辛英 时间:2012年2月 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进行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学会将搜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筛选、分类等,加工内化成自己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了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意识到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懂得要珍爱生命。 科学知识目标: 物质世界: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新能源。 生命世界: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了解一些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了解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信息;了解人类信息发展的历史,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地球与宇宙: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探究风的成因;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特点;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不同的内容,努力体现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的变化,使学生学会在

整体上领悟科学本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6个课题。 【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学期教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及学习目标,提出新学期要求。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内容标准: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能够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等。 教学安排: 【课时2】细胞 【课时3】我从哪里来 【课时4】人的一生 【课时5】我像谁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内容标准: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安排: 【课时6】让身体热起来 【课时7】摆的秘密 【课时8】钻木取火 【课时9】通电的线圈(一) 【课时10】通电的线圈(二) 【课时11】无处不在的能量 【课时12】开发新能源 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 内容标准: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探究风的成因;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