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建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汇报材料

创建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汇报材料

依法治校民主办学?三标?管理创新进取

——在创建“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渝西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延林

(20XX年5月11日)

尊敬的孙司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山青水秀的渝西学院,感谢你们对我校创建“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渝西学院是20XX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学院现有教职工76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9600余人。从20XX年起开始实施“四五”普法规划以来,学院党委带领全校万余名师生谋事谋为,尽心尽力,全面推行依法治校工作,率先在全国高校实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形成了?依法治校、民主办学、‘三标’管理、创新进取?的新格局,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赏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下面,就我校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校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抓好目标定位,增添依法治校新动力

我校在20XX年组建之初就认真地制定了《渝西学院章程》,明确规定了学校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举办者与学院之间的权利义务等。“升本”之后,学校更是注重长期、中期及近期规划,群策群力,反复讨论、论证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发展规模等,确立了?依法办学,质量立校,关注顾客,诚信服务,尊重自然,保障健康,控制风险,持续改进?的管理方针,确保?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育社会认可的人才?。

目标的改进和优化,为我校依法治校工作增添了新的动力。学校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一年起好步,三年强基础,五年大发展?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20XX年,学校根据“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加强法律法规的宣贯,加快规章制度的建设,领导干部、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了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抓好组织建设,建立依法治校新机制

我校注重把依法治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狠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制度建设,不断健全依法治校工作机制。

我校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挂帅任组长,副书记、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系部负责人为成员。同时,在领导小组下设顾问咨询、普法宣传、贯标工作、校园治安、权益保护等工作组。

我校本着做细、做实、做活的思想,严格执行校务公开、责任承诺、质量考核、外方认证等制度。通过常规检查、满意度评价、目标考核、内审外审等,把依法治校与各项工作同计划、同实施、同检查、同总结,把学校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具体岗位,确保依法治校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治校工作格局。

(三)抓好制度建设,补充依法治校新依据

我校坚持?先立规章后行动?的原则,根据国家、地方已有法律法规,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制订与法规对接、体系完备、操作性强的内部管理制度,从理性的高度实施依法治校。

一是抓好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识别和评价。这是我校一体化管理体系尤其是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明确要求,是制定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重要依据。学校制定并实施《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识别并获得适用于学校工作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共309个,并分别将识别的结果制成清单,具体到适用的条款,做到在使用处有依据文本。我校还建立了获取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渠道,适时开展法律法规、各类标准及要求的评价,保证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信息的及时更新。

二是抓好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我校特别制定了依法、依规的一套管理手册、41个程序文件和数百个作业指导书,形成了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体系规范、操作性强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包括岗位责任书、部门工作职责、教育教学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师资建设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师生权益保护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等,成为法律法规在我校建设管理中的延伸和补充,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

三是抓好法规制度的学习和运用。我校注重将适用的法律和其他要求传达给教职工、采购、基建等外包工程及其他有必要控制的相关方,并保持好相应记录。我校建立了合同类文书的管理规范,要求凡是以学校名义签订的合同,必须逐级

经过经办人、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主管校领导、校长审核,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法律纠纷的发生。通过宣讲、讨论、考查等方式,运用政治学习、普法培训、课堂教育等渠道,组织师生开展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运用。全校形成了用制度来规范工作,用法规来保障权益,用目标来考核业绩,用奖惩来体现结果的现代高校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可喜氛围。

(四)抓好普法教育,构建依法治校新平台

我校坚持把普法教育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普法教育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创新普法方法,扩大普法受众面,增强了教育效果。

一是创新普法教育方法。我校利用?加减乘除?法,增强师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依法治校工作的知行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加法?,即加强教育基地和普法队伍建设。我们同有关中小学等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在这些单位建立教学、科研、军训等实习实训基地,有计划地聘请有关领导、专职干部担任兼职普法老师,不定期聘请校外专家或成功人士来校现身说教、现场说“法”,同时在校内培训了一批内审员,扩大了普法队伍。?减法?,即控制和减少法律学习、教育和运用的盲点。我校制定并实施《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要求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全面、充分、准确地识别并获得工作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方面适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清单的建立到适用条款的识别,从法律法规的评价与更新到有效文本的获得与使用,从学校内部的宣贯到与校外相关方的沟通,有效地减少了法律法规的盲区和盲点,全校上下普法氛围空前浓厚,学法效果十分理想。?乘法?,即组织师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于社会。如组织学生开展卫星湖水质调查,组织学生送法律知识下乡活动,将所学与所用联系起来,使普法的效应辐射到社会上去。?除法?,即彻底消除违法犯罪的苗头。我们制定了专项治理制度,堵塞漏洞,规范行为,确保了遵纪守法的整体覆盖“面”;充分发挥保卫处与派出所的作用,清除现场、平息事态、化解矛盾,强制管理“点”;针对社会闲杂人员对学校的干扰或骚扰,建立“线”性跟踪教育方案。20XX年,困扰重庆市八、九所高校的重大流动作案盗窃团伙被我校破获。

二是扩大普法教育的受众面。除了强调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法,带着感情学法外,我校还把学法用法纳入教职工的工作职责范围,把法律课程的学习作为对学生的必备要求,把遵章守法作为与相关方协调沟通的重要内容,达到了全员普法的目的。为此,我校充分利用干部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党校团校教育、“两课”课堂、法律专业课程、法制教育讲座、贯标培训会、工作协调会等,开展

全员普法教育。总体说来,我们扩大了普法教育的受众面,做到了“四个结合?,即法制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两课”教学中强化法制教育内容,把法制教育融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法制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结合,在开展法制教育的同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五)抓好队伍建设,充实依法治校新力量

为把依法治校工作引向深入,我校将依法治校与干部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教育相结合,努力打造干部队伍、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为依法治校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员保证。

干部队伍建设:从“相马”到“赛马”。学校党委对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竞争上岗的大胆尝试。通过年度考核、群众推荐、民主测评、资格审查、命题考试、述职答辩、群众认同、评委评分、师生投诉等九大类近万个基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公示,选拔聘任(任命)了第一届中层干部67人,处级行政助理8人,比原有中层干部精简了30%,原两校近三分之一的中干落聘。首届中干上岗后,学校党委旋即启用了干部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试用期制,把群众关心的财务公开、公务用车、接待宴请、班子团结等10个方面的问题以责任书形式确定下来,中层干部在任职期内,如违背其中任何一条,则无条件自动辞职。四年任期的每学年末,均要对全体中干进行综合考核,对前10%给予加薪、嘉奖,对后10%进行警示谈话,实行降职、降薪处理。这样一个识人选人、“相马”“赛马”的新机制得到了全校教工的高度认可,也使竟聘成功的中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用制度管人的新机制激发出干部爱岗敬业的拼搏进取精神。

教职工聘任: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我校首先以非教学单位为突破口,突出岗位,淡化身份,使非教学单位人员精简了17%。在教学科研单位聘任改革中,将聘任权力下放到各系部,由系部根据老师状况及发展需要为每位老师定岗定级,全校高职低聘12人,低职高聘3人,实现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在7个专业45名教师试点中,12名教师被学生选中,33名教师“出局”,从教多年的教师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震动。

学生培养教育:从“专才教育”到“大文大理”。我校从20XX年秋开始,在本科新生中不分专业推行“大平台、宽口径、多选择”的“大文大理”制培养模

式。学生进校后,先由独立设置的目前国内高校不多见的基础学院通过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粗加工”,让学生从广泛性的陶冶中,建立未来专业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第二学年,学生自主重新选择专业后,再由各系通过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教学进行“深加工”,从而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解决了学生因为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造成知识面狭窄、发展后劲及创造力不足等问题。

(六)抓好民主管理,开辟依法治校新途径

我校结合具体实际,经过不断探索,建立了一整套民主管理和决策制度。

一是健全教代会制度。两校合并后,我校在重庆市同类高校中第一个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在两个月内全部答复提案。教代会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审议和通过学校发展规划和重大改革方案,使教职工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

二是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务公开实施细则。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栏,公布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纪要、学校财务、重大工程项目、工作考核情况、分配方案与结果、集资建房、职称评定、优秀评选等,自觉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20XX年,我校顺利通过重庆市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合格评估。

三是坚持工作调研制度。为避免工作的无序和决策的无据,我校一直坚持工作调研制度。通过摸底,由职能部门定题,学校在学期初统一部署,学期结束全面检查,分别形成由分管校领导、部门负责人或一般员工牵头的层次不一、要求各异的工作调研任务,仅20XX年两个学期调研题目就多达137个,避免了领导决策的失误,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推动了有关问题的深层次解决。

四是创造多种意见交流制度。推行工作首问责任制、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校领导联系教学系制度、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制度、校领导与大学生网络谈话交流制度。既畅通了信息反馈渠道,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又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学校整体凝聚力。

五是实行物资采购及工程招投标制度。我校在全国高校中创造性地设立了采购供应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保全校仪器设备、教材图书、办公用品的“阳光采购”。在新校区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我校实行院长、主管副校长、纪委书记?三角制衡?模式,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了权力的集中。

六是开创财务工作质量监测制度。针对当前部分高校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工

作人员屡屡违规的状况,我校对财务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每月10日前分主题对全校财务工作进行抽查,对抽查结果作出统计分析,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整改结果书面反馈。此举从根本上保证了凭证单据的完备、管理制度的合法、财务秩序的规范,降低了差错率,确保了我校诚信理财、依法理财的落实。学院连续三年获中国农业银行AAA级信用客户,先后获重庆市教委表彰的“预算先进集体”和重庆市财政局命名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七)抓好权益保护,落实依法治校新要求

我校注重人文关怀,完善保护机制,依法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一是以人为本,依法保障教工权益。我校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提倡?尊重教工、爱戴教工、服务教工?,使教职工体验到颇具特色的人文关怀。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展从业资格认定,出台学院人员聘用办法,实行设岗聘任制,明确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按照政策规定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对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发放营养保健用品和津贴;依法履行教代会职能职责,建立了教师申述制度,依法保障教师各种权益;实施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严格控制噪音、空气质量、水污染、固废排放,预防与控制危险源,减少和控制事故,定期开展健康普查,确保教师的职业健康安全;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实施学术专著出版、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发放教授、博士、硕士专项津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让教职工时时处处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本月14日,我校将率先在重庆市高校召开人才(师资)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新一轮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二是关注顾客,尊重和维护学生权益。我校确立了?教育即服务?的教育本质观,提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把学生及其家长视为学校的主要顾客,满足有利于学生成才的一切合理要求,切实尊重和维护学生权益。

学校坚持通过招生简章、招考信息、录取通知书、财务公示栏等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严格规范了二级单位收费制度,实现了校园收费的“阳光”操作,杜绝了乱收费现象,几年来未出现一例收费投诉。

我校特别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实施“爱心工程”,制定贫困资助管理办法,提供贫困生经济餐及勤工助学岗位,发放贫困助学金、人民奖学金。学校注意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各种档次的住宿条件,不歧视任何学生,先后招收多名残疾、矮小学生,并注意在教学和生活上给予特别的关怀和照顾。

我校提出?发展型?教育管理新理念,实行分级、分程目标教育模式;定期

召开学生会、团委会代表大会,实行学生民主管理;制定表彰、激励制度,定期开展各种评比表彰;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建设,坚持开展大学生亲情教育,创造校园周末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出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开通?校领导与大学生网络在线交流?通道,及时、互动、持续、深入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导入市场机制,听取多方意见,开创新专业设置?听证制?;创办基础学院,探索?大文大理?培养模式,搭建?通识教育?平台;实施教师挂牌上课,启动学生选课、评教制度。学校建立并启动了学生申述制度,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认真接受学生的各种投诉,按照规定严肃处理了教育系、英语系敷衍教学的两位教师,对化环系滥用评分权、工作不负责任的一位教师作出了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对后勤集团违反劳动纪律、损坏学生财产的一位职工作出停职处理。

(八)引入国际标准,开创依法治校新局面

我校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模式,主动与国际先进的管理制度接轨,实施以国际或国家标准为准绳、以认证机构评估为手段,以质量连续性提高为目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认证,获得社会认可和信赖的质量保证行为。

一是制定了全新的管理方针。按照“三标一体”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校制定了目前高校中不多见的32字管理方针。对此,我们也有全新的阐释:依法办学——严格按照国家、地方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教育行业及其它待业标准规范学校的各种办学行为;质量立校——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意识,学校通过贯彻推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服务)的质量;关注顾客——学生、教职工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用人单位、政府和其他相关方的支持是学校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通过各种努力不断满足并力争超越他们的需求或期望;诚信服务——严格履行学校教育责任,践行管理承诺,创造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氛围;尊重自然——按照“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学校建成生态(环保)校园。保障健康--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健康第一,预防疾病尤其是职业病的发生,重视和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控制风险——全面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并通过技术改革、原料替代、控制机制等综合措施,积极预防,努力消除或降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

康安全的事故风险,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物质和人文环境;持续改进——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和评审,不断优化学校的教学、学生教育管理、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过程,提高管理绩效。

二是创设了全新的管理过程。我校把教育教学、学生教育管理、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以及相关的资源提供作为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控制过程来保证质量。通过全员参与和全程监控机制,?写你应做的,做你所写的,查你所做的?,落实质量活动中的要求,每天有工作日志,每周有工作安排,半月有工作检查,半期有工作小结,学期有工作考核,使参与者总是处在一个主动、认真、负责的状态下,极大地提高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是构建了全新的管理体系。首先是建立一套全新的管理制度,其次是科学合理划分管理职责。学校任命了管理者代表,用程序化、文本化的方式对部门工作职责、个人岗位要求、相关工作流程作出规定,保证了人员变动,岗位不变;干部变动,要求不变,避免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的现象,做到岗位、职责、程序、要求、绩效“五个明确”。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讲责任、级级讲制约、事事讲落实的工作格局,走上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我校启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两年来已全面完成了理清观念、全员培训、文件制作、尝试运行、内部审核、模拟审核和两次认证审核,将于近期获得ISO9001、ISO14001和GB/T28001三个证书。一种全新的以法治为保障、以制度为核心、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体制已在我校全面建立和逐步完善。这种开创性的工作对我们而言极富挑战性,但我们会全力以赴探索下去,力争为学校长远发展构筑一个全新的管理平台。

二、我校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的主要体会

通过实施依法治校,我校近年来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办学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校呈现出蒸蒸日上、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治校观念发生根本转变。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我校克服了就事论事、分散管理和经验管理的弊病,形成了?工作讲秩序、管理有依据、评价重证据?的动态的、全过程、全员参与、立体网状的教育服务管理体系。全校上下认真开展法律知识学习,深入开展法治专题研究,干部依法管理,教师依法从教,学生依法维权,学校依法治校观念已经形成。

(二)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通过依法治校,我校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

规范,保障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贯彻落实;建立了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职称评审、职务聘任、人才引进、培训提高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招聘、录用和管理教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了民主监督机制,依法管理学校的资产,不断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贯彻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规定,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管理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整个工作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

(三)学校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学校在建设、改造山水园林式星湖校区的同时,适时启动城市社区型红河校区建设,校园面积从800余亩增加到188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从20余万平米增加到45余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2000余万元增加到5000余万元,馆藏图书从40万册增加到62万册,学校教授、副教授从100余人增加到200余人,博士、硕士从10余人增加到86人,专业从单一的10余个专科专业增加到本科专业 25个、专科专业36个,生源从重庆市扩展到全国18个省市,学生从5000人增加到近万人。教学质量走在了重庆市同类院校前列,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的提高。

(四)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近三年来,中央和重庆市20余家新闻单位200余次报道我校在改革创新中发展的事迹。《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重庆与世界》、重庆电视台等对学校作了专访,《重庆日报》以整版报道了学校的工作,《当代党员》称我校创造了?渝西现象?。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专转本”统考,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4个单科第一均被我校夺得,全市前20名中有17名为我校学生。学校先后通过教育行风评议、教代会和校务公开、“两课”建设、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物理基础实验室、语言文字工作等多项重庆市级优秀或合格专家评估。学校先后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诚信文明单位”、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民主管理合格学校、重庆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文保系统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全国高校学生艺术歌曲比赛小合唱三等奖、大合唱优秀奖、重庆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乙组“六连冠”、女子甲组冠军,获重庆首届高校排球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获重庆市第二届学生艺术节合唱特等奖。

依法治校能取得以上成绩,我校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找准治校与普法的结合点,在普法上做文章。确保法律基础、形势与

政策等课程的课时,注重利用各种培训、会议等对校领导、教职工、学生开展规章制度学习,开展普法教育,强化全员法制意识。

(二)找准治校与管理的聚合点,在管理上下功夫。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各类人员在依法治校中的岗位责任、任职承诺、目标考核和外审认证制度,用管理促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保证依法治校不走过场。

(三)找准治校与维权的分合点,在维权上花力气。实施环境认证,确保教育质量,讲究公开透明,注重诚实守信,切实对社会负责;实施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推进民主建设,确保教师权利;实行学生选课评教,建立通教育平台,优化学习生活环境,树立学生即顾客理念,建立学生申述制度,全面维护学生权利。

(四)找准依法治校与协调的合力点,在协调上增活力。成立协调管理小组,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立内审工作小组,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

三、我校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设想

我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对依法治校认识,理论高度不够。个别师生存在事不关己的想法,个别干部未能从讲政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来看待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依法而立的学校规章,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急用先立的规章稍显粗糙,一些制度尚需更紧密地与学校生存发展结合。

(三)依法治校的理性研究亟待深入。我校在法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研究参与面不够,对政策的研究不深,特别是对我校正在探索的“一体化”认证的目标维度、标准维度、专业维度等尚需深入研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争取多接受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的直接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四五”普法规划,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工作职责范围,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干部真正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为管理者依法管理、教师依法从教、学生依法成才奠定基础。

要立足于早,抓经验凝结;立足于勤,抓跟踪维权;立足于恒,抓民主管理;立足于新,抓特色教育,切实把普法教育寓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日常活动中,继续探索完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模式,把追求教育进步、实施依法治校作为永恒的办学理念,把我校依法治校工作做得更新更好!

最后,对各位领导、专家的辛勤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愿新兴的、依法治校的渝西学院能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