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纪录片《家园》即《home》解说词

纪录片《家园》即《home》解说词

纪录片《家园》即《home》解说词
纪录片《家园》即《home》解说词

HOME--卢贝松之抢救地球

HOME--卢贝松之抢救地球「请听我说。你跟我一样,是智人,一个有智慧的人。生命是宇宙的奇迹,出现于约四十亿年前,而我们人类只有二十万年历史,但是我们却破坏了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平衡。请细听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你的故事,然后决定你应该做什么。」

" HOME ",不啻为一部高画质的地球史诗,其旁白亦堪称佳作。大导演把原片PO在YOUTUBE,以飨大众。中文字幕取材自"射手网",略加校正后,铺摛于下──

这是我们的起源的轨迹。最初,我们的星球不过是一个浑沌的火球,伴随它的恒星--太阳诞生而形成的一团粘聚的尘埃颗粒,就像宇宙里面许多类似的星云。然而生命的奇迹就在此诞生。

今天,我们的生命是地球上无数生物形成的生命链中的一环。在近40亿年里,这些生物被彼此继承取代。即使到了今天,新的火山继续改变我们的景观,它们让我们目睹了盘古初开时地球的样子:熔石从深处涌出,开始凝固,裂开,冒着泡,或摊开形成薄的外壳...,然后再休眠一段时间。这些从地球内部吐出缭绕的烟圈,是地球原始大气层的见证。一个没有氧气的大气层,稠密的大气层,充满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一个熔炉,因为有水,地球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不太远,不太近,因此地球上的水能够处于液体状态。水蒸气凝结后形成滂沱大雨降落在地球上,河流出现了。河流改变了地球表面,刻削着河道,并冲刷出山谷。它们流向地球上最低洼的地方形成海洋。水溶解了岩石的矿物质,渐渐的,海洋中的淡水变成了咸水。水是生命必需的液体,它灌溉了这些广阔的不毛之地,水流就像人体的血管,树木的枝丫,是让大地苏醒的液体导管。40亿年后,地球上的某些地方还能找到这样的艺术创作。火山灰混合着来自冰岛冰川的水--就是它们,物质和水。水和物质,软硬组合,这对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金属矿物元素比地球还要古老,它们是星尘,它们让地球五彩斑斓──红色是铁,黑色是碳,蓝色是铜,黄色则是硫。

水流就像人体的血管

我们来自什么哪里?生命火花从哪里迸发?一个时光奇迹:地球上的温泉仍然有原始的生命存活,它们赋予温泉颜色,它们叫做「古细菌」,它们都依靠地球热能生存。除了蓝细菌,或是蓝绿藻以外,只有它们可以向着太阳来吸取其能量,它们是古今所有植种的最重要的祖先。这些微小的细菌及其数以亿计的后代,改变了地球的命运,是它们改造了地球的大气层。毒害大气层的碳去了哪里?它还存在,只是被「囚禁」在地壳。

温泉口的「古细菌」

想要了解地球历史的这一篇章,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峭壁是最好的选择,它们展现了地球近20亿年的历史。大峡谷曾经是一个聚居着微生物的海洋,它们汲取从大气层溶解到海洋里的碳,并长出外壳。它们死后,外壳沉到海床堆栈起来,这些地层就是它们无数的外壳构成的。因为有了它们,碳从大气层中排出,其它生物才能得以发展。

生命改变了大气层,植物靠太阳能存活。这能量使植物分离水分子,并释放出来氧气,空气因而充满氧气。地球的水不断更新循环,瀑布,水蒸气,云、雨、泉、河流、海洋、冰川,这个循环从未间断。地球的水量恒久不变,历来的生物都喝同样的水。水是令人惊叹的物质,是最不稳定的一种。它可以是液态的流水、气态的蒸汽或是固态的冰。在西伯利亚,冬季结冰的湖面,蕴含着水在结冰时展现的力量,冰比水轻因而浮于水面,不会沉到湖底。它形成御寒的保护罩,冰下的生命可以延续,生命的引擎连锁结合。

一切都连结起来。没有东西是自给自足的。水和空气不可分割,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而结合。于是,形成于海洋上的云给陆地带来降雨,河流再将水带回海洋。

分享就是一切。从云层窥望的大片绿色是空气中的氧气,七成氧气来自海藻,这些海藻给海洋表面染上了颜色。地球要依赖万物各司其职,互相依存的生态平衡,一种敏感而脆弱的和谐,极易破碎。于是海藻和贝壳的结合形成了珊瑚,澳大利亚沿海的大堡礁绵延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哺育着一千五百种鱼类,四千种软件动物,和四百种珊瑚。每个海洋的生态平衡都依靠这些珊瑚。

地球计算时间以十亿年计,它花了四十多亿年创造了树木。在物种的链条中,树木是至高无上的,是完美的活的雕塑。它们蔑视地心吸力,它们是唯一永恒地朝向天空的自然元素,它们的枝叶不疾不徐地向着太阳生长。它们从微小的古细菌继承了吸收光线能量的能力,它们储存并利用此能量,并使其变成木材和树叶,然后又分解成水、矿物、植物和生命物质的混合体。就这样,生命不可或缺的土壤逐渐形成。土壤是生物多样性的工厂,它们是不断活动的世界,微生物觅食,挖掘,透气,蜕变。它们制造腐植土,在这肥沃的土层上所有陆上生命互相紧扣。

地球上的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认识多少品种?十分之一?还是百分之一?对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知道什么?

地球是个奇迹!生命仍是个谜!动物的家族得以形成,至今仍存的习惯和仪式使它们凝聚。有些适应了环境,有些是环境适应它们,双方都受益。动物得到食物,而树木能够开花结果。

在地球上生命的伟大的历险中,每种生物各司其职,各有其位,没有多余或有害,它们互相抵消。然后你们──这些聪明的人类,进入剧情。你们得益于地球四十

亿年的遗产。你们只有二十万年历史,但你们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尽管你们脆弱,但你们占据了所有的栖息地,征服了所有土地。之前任何生物都未曾做过。

经过十八万年的游牧岁月,气候变得温和,人类开始定居下来,他们不再依靠打猎为生,他们定居于充满渔猎和野生植物的潮湿环境。这里,土地、水和生命结合。人类的天赋让他们发明了独木舟,用于开拓新的视野。人类变成了航海家。即使今天,大部分人类,都居住在大陆的海岸线,或是河边和湖畔。最初的城镇出现在6000多年前,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步。为什么呢?因为这能使人类更容易的保护自己,他们变成了社会人,在一起分享他们的知识和手艺,融合他们的共通点和差异性。简而言之,他们文明化了,但他们可用的能量只是双臂和大自然赋予的东西。

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故事,也是现今四分之一人类──即十五亿人的故事,比富裕国家人口的总和还多。他们只从地球获取必须的用品,平衡对等。很长一段时间,经济看起来是自然公正的联盟。但人类寿命短暂,艰苦劳动大行其道,大自然的不可预知加重日常负担。教育是罕有特权,子女是家庭唯一资产。每双手对家庭的生存都要作出贡献。地球为我们提供食物和衣物以及日常所需,一切来自地球。

城镇改变人类本质和命运。农夫变成了工匠、商人和小贩。农夫收获,城镇居民购买,或是物物交换。商品交易伴随思想交流。人类的天份在于经常洞悉自已的弱点,他们很想扩张领土,但明白自身局限。大自然不曾赋予他们的能量和气力,他们在动物身上找到,并驯养它们为己服务。空着肚子怎去征服世界?农业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到处觅食的野兽本质,成为真正的人。农业改写了人类历史。农业是人类的第一场伟大革命。八千至一万年前开始,农业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它终结了人类不稳定的狩猎和采集时代,第一次有了盈余。这催生了城市和文明。

为了农业生产,人类利用动物或植物的能量,并从中受益。数千年艰苦觅食的记忆逐渐淡忘,他们研究改良,让谷类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他们学会增加农作物的收成和种类。像地球上所有动物,人类每天的首要任务,是喂饱自已和家人。当土瘠水稀的时候,人类要为一点干燥土地,而拚命劳作,人类以极大的耐性和专注去模塑土地,近乎祭神仪式般不停地重复。农业仍然是世界上最普遍的职业。一半人类仍在耕种土地,超过四分之三仍是手工操作。农业像传统般一代接一代,有血有汗地薪火相传。因为它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依赖人力日久,开始发掘地球深处的能量。这些火焰也来自植物。一束阳光─纯粹的能量─太阳能,于一亿年前被数以百万计的树木俘虏了超过数百万年,那是煤,是天然气。最重要的是石油。这束阳光把人类从辛劳的耕种解放出来,石油令人类解除了时间的束缚。石油让一部分人得以享受从未有过的舒适。

石油提炼

五十年里,仅仅一代人的时间,地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前人从未做过的,越来越快。过去六十年,人类人口倍增,超过二十亿人移居城市,越来越快。深圳四十年前只是偏僻渔村,现在拥有数以百计的摩天大楼和数百万人口,越来越快。二十年来,上海建了三千座高楼大厦,另有数百座正在建设中。今天,地球上七十亿人口有一半住在城市。纽约,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城市,是人类无止境地剥削地球资源的象征──数百万移民的人力资源、煤的能量、及无约束的石油力量。电的出现发明了电梯,而电梯使得摩天大厦成为可能。纽约在全球经济排名中位列16。

美国最先发现和开发利用珍贵而具革命性的能量「黑金」,借助它,农夫变成了农业企业家。机器取代人力,一升石油等于一百双手在24小时产生的能量。但在全球只有3%的农民使用拖拉机。尽管如此,他们的粮食产出还是支配着地球。美国只剩下三百万农民,他们出产的谷物可以养活二十亿人口,但大部分谷物并非用作食粮。就像其它工业国,谷物用来喂牲口或作生化燃料。

这束阳光的能量赶走了令土地干旱的幽灵,所有泉水都用于农业,它占人类水消耗量的70%。

大自然的一切都互相连系,耕地的拓张和单一品种的种植,增加了害虫的肆虐。石油化工革命带来的杀虫剂把它们杀光,农作歉收和饥荒成为遥远回忆。眼前最头痛的是如何处理现代农业带来的残留。有毒的杀虫剂渗进空气、泥土、动植物、河流和海洋,它们入侵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细胞核心。它们对免于饥饿的人类有害吗?这些穿着黄色保护衣物的农夫,可能有更好的主意。

新兴农业免除了对土壤和季节的依赖,肥料让小片土地出产前所未见的丰富收成。适应了土地和气候的谷物,被产量高和易于运输的品种所取代。于是在上一世纪,农民在过去数千年培育的四分之三的品种绝种。极目所见,下施肥料,上覆塑料。西班牙的艾美利亚温室,是欧洲的菜园。大批形状整齐的蔬菜,每天等候数以百计的卡车,把它们运送到欧洲大陆的超级市场。

国家越发展,国民对肉类的需求就越大,不依靠集中饲养式牛场,如何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快,像是家畜一生都不会见到牧场,比动物生长更快的肉类生产成为日常程序。被数百万牛践踏的辽阔饲场,寸草不生。一队队卡车从全国各地运来,数以吨计的谷物,黄豆和丰富蛋白质的饲料,最终变成一吨吨的肉。结果是生产一公斤马铃薯,要一百公升水;一公斤米要四千公升水;而一公斤牛肉要一万三千公升水,还不算在生产和运输过程被耗掉的石油。我们的农业成了石油推动型,它能养活地球上双倍的人口。但多元性被标准化取代,它让我们享受到梦中才有的舒适,但却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依赖石油。

这是新的时间观念。我们的时钟随着那永不言倦的阳光机器的节奏,一起摆动。它们的规律性让我们安心,极小的间断都会引发混乱。整个地球都注意到了我们──寄托希望和幻想的节拍器。同样的希望和幻想随着我们的需求,以及越来越

难以满足的欲望和浪费而增加。我们知道廉价石油时代即将终结,但我们拒绝相信。

对大多数人来说,美国梦体现在一个传奇的名字上:洛杉矶,在这个方圆一百公里的城市,汽车的数量几乎与人口相等。这里,晚上是能源卖力表演的时段,白天不过是夜晚的苍白反映。晚上的城市变成闪烁星空。

越来越快!距离不再以英哩度量而是多少分钟车程,汽车重塑郊区面貌,每个房子都好像城堡般,跟令人窒息的市中心保持安全距离,一排排整齐的房子拥挤在死胡同四周。少数发达国家的模式,通过遍及全球的电视节目,已变成了普遍梦想。即使在北京,这些模仿,抄袭和复制,千篇一律的房子已把古塔从地图上抹去了,汽车成为舒适和进步的象征。如果每个社会都跟随这个模式,今天地球不会只有九亿辆汽车,而是五十亿。

越来越快!世界越发展,对能源的渴求就更高。到处都是挖钻矿物的机器,把盘古初开时埋在地下的星星挖出来。矿物,未来二十年人类从地球开采的矿物,比人类历史上的总数都要多。由于垄断,80%开采所得财富,只由20%的人口分享。到本世纪末,由于过份开采矿产,人类将会耗尽地球上的大部分资源。

越来越快!造船厂大量制造油轮、货柜船、煤气运输船,以应付世界性工业生产的需求。大部分消费品要千里迢迢地,从产地运到消费地。自1950年至今,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了二十倍,90%的贸易在海上进行,每年多达五亿的货柜,被运往主要的消费地区,例如杜拜。杜拜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之一,一个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国家,例如在大海中建造人工岛。杜拜缺乏自然资源,但依靠石油赚的钱,它可以输入数百万吨的原料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它可以建造大厦丛林,一个比一个高,甚至在沙漠中建筑滑雪道。杜拜没有农田,但可以进口食物;杜拜没有水源,但可以花费大量能源淡化海水,并修建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杜拜阳光充沛,但没有太阳能电池板。城市的需求永无止境。在这里最不着边的梦想也能变成现实。

杜拜是西方模式的巅峰,它的800米高的图腾式建筑,一直让世界惊奇。过分吗?也许吧!杜拜似乎已作出选择,它恰似全球财富的象征。没有任何事物比杜拜更远离大自然,但没有任何事物比杜拜更依赖大自然。这城市只不过跟随富裕国家的模式,我们还不明白我们正在耗尽自然资源。

对海洋世界我们了解什么?它覆盖了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积,海洋深度仍是个秘密。海洋中存在的数千物种,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谜。自1950年起,渔业捕获量增加了5倍,由每年一千八百万吨增至一亿吨,数以千计的加工渔船淘空海洋,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是频临废弃。大型鱼类已所剩无几,因为没有时间繁殖。我们把上苍赋予的生命循环摧毁了。在海岸线上,到处都是资源耗尽的迹象。

第一幕:海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越来越小。海洋沿岸的城市化和污染,已让它们变得异常脆弱。现在,它们又要面对一个新的威胁:饥荒,它们完全竞争不过工业化的捕鱼船队,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哺育后代。

第二幕:海鸟为了觅食而越飞越远。按照现在的速度,所有的鱼类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在达喀尔,传统的网具捕鱼在很久以前就很发达。但在今天,鱼类正在减少。五分之一的人以鱼为主食,我们能想象难以置信的未来吗?废弃的渔船,无鱼的海洋?我们忘记了资源是珍贵的

五亿人口住在沙漠地带,比欧洲人口还要多,他们懂得水的价值,他们也爱惜涓滴。在这里,他们依赖水井中的原生地层水,它是由二万五千年前降于沙漠的雨水聚集而成。原生地层水令谷物得以在沙漠生长,为当地人口提供食粮。圆形的农田由围绕中心的管道进行灌溉,但代价沉重的──原生地层水不可再生。

在沙地阿拉伯在沙漠作现代耕种的梦已褪。这像一张羊皮纸地图,光点显示了被放弃的计划,灌溉设备仍在,抽水的能量仍在,但原生地层水已严重枯竭。以色列把沙漠变成耕地,尽管温室使用滴灌方法,出口的增长还是使耗水量持续增加。奔流的约旦河已成为涓滴细流,其河水伴随着一箱箱蔬菜水果飞往世界各大超市。

阿拉伯农地上的凿井

约旦河的命运并不少见,地球上每十条大河,就有一条每年数月不能流进大海。死海的名字来自它极高的盐度,没有生命可以生存,缺少了约旦河水,死海的海平面每年减少一米多,盐度一直在增加,高温蒸发了海水,造成了这些漂亮的盐岛,美丽却不毛。

死海的盐岛

在印度的拉贾斯坦邦,乌代布尔创造了一个水的奇迹。城市因这些大坝和水渠系统构成的人工湖而存在,对它的建设者来说,水是如此珍贵,值得为它建一座宫殿。下一世纪,印度可能是最受缺水问题困扰的国家。大规模灌溉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过去五十年他们挖了二千一百万口井。然而,战胜饥荒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印度为了找到水源,水井越钻越深。在印度西部,30%的水井已被遗弃,地下含水层开始干涸,巨大的蓄水池可以收集雨水,补充含水层。在干旱季节,当地村中妇女以双手挖掘水库。

远在数千公里之外,每人每天用水达一千公升。拉斯韦加斯建在沙漠中,有数百万居民,每月有成千上万游客。拉斯韦加斯居民是世界上用水最多的人口。棕榈泉是另一座沙漠城市,布满热带植物和葱绿的高尔夫球场。这幻影还可以繁荣多久?

地球已无法跟上,为这些城市提供水源的科罗拉多河,是那些无法出海的众多河流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它的源头水流正在逐渐减小,流域中的蓄水湖泊水位

也在骤降,鲍威尔湖用了17年才达到高水位,现在水位已经下降了一半。2025年前,水荒问题会影响二十亿人。

不过地球上一些未破坏的地区,仍然水量充沛──湿地。这些湿地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占了地球表面积的6%。沼泽是调节水流的海绵,雨季时吸水,旱季时放水。水从高山上流下,携带着流过区域的种子。这个过程造就了独特的风景。那里的物种多样性无比丰富,在恬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真正的工厂,这种极端的丰富与多样性的结合,过滤水份并消除所有污染。沼泽是水的再生和净化必不可少的环境。这些湿地总会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为了开发更多土地,往往把沼泽变成牧场、耕地或用于建屋。在上一世纪,地球一半沼泽被消灭,我们竟不知它的富饶和所担当的角色。

湿地是水再生和净化的宝地

所有生物都互相连系:水,空气,土,树木。世界的魔法就在我们眼前!树木呼吸地下水以薄雾形态送到大气中,它们形成遮篷缓和大雨的冲击,并保护泥土免于流失。森林为生命提供潮湿环境,它们也是雨水的来源。树林储蓄碳,它们含碳的份量比大气都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气候平衡的基石。树木提供地球四分之三生物品种的栖息地,话句话说,地球上所有生命。每年我们都能发现一些未知的物种: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森林可以提供医治我们的药物,我们的身体可辨认这些植物分泌的物体。我们的细胞说同一语言,我们是同一家族。

红树林是海岸边的森林,像珊瑚礁一样,它们是海洋的托儿所。它们的根系缠绕着,构成了鱼儿的庇护所,并哺育软件动物。红树林保护海岸免于飓风、潮汐及海水的侵蚀,所有人类都要依赖它们。然而,近半个世纪它们已经减少了。这种灾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营养丰富的红树林水域建立这些养虾场,充氧机替代了红树林,向这些含有抗生素的池中充气,防止虾子窒息。

自1960年代始,森林砍伐越来越快。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面积等于伊利诺斯州,消失在烟雾中或是成为木材。亚马逊是世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面积已缩小20%。森林让路给牛场和大豆田,95%的大豆用来喂饲欧亚两洲的禽畜。就这样,森林变成了肉食。当它们焚烧时,森林及它们的土壤,释放出大量的碳,占全球释放的温室气体的20%。森林砍伐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千的物种永远消失了。因为这样,一个长长的生物进化链断开了,它们的生命物质信息,也永远失落了。二十年前,全球第四大岛屿婆罗洲布满了原始森林。以目前森林砍伐的速度,十年内它将会完全消失。生物把水、土、空气、阳光结合。婆罗洲曾是全球最大生物品种的摇篮,如今这个链条断裂了。在婆罗洲生产全世界销量最高的棕榈油,引发了这场大灾难。棕榈油不仅满足我们增长中的食品需求,还可用于生产化妆品、清洁剂和替代燃料。森林的多样性被单一品种的棕榈取代。棕榈树的单一栽培容易,产量高而且生长快,这为本地人提供工作岗位。这是一种农业产业。

婆罗洲森林砍伐严重

另一大量森林砍伐的例子是桉树,它用于制作木浆,种植场越来越多,因过去五十年纸张的需求增长了五倍。单一树种在全球广泛种植,但单一树种不是森林,从定义看,差别不大,但一个森林不能取代另一个。在这些桉树下,寸草不生,因其掉下来的树叶覆盖地面使其它植物不能生长。它们生长快速,但耗水也多。黄豆,棕榈油,桉树。

森林砍伐是舍本逐末,但在其它地方森林砍伐是生存的最后手段。超过二十亿人,即世界三分一人口仍依赖炭。海地,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炭是最主要的消耗品之一,曾经是「加勒比海明珠」,如今却要依赖外国援助才能养活人民。海地山坡上的树林只剩下2%,裸露的土壤无法吸收雨水,没有植物和根茎的加固,土壤被雨冲走,雨水把它们从山坡上冲进大海。雨水侵蚀令土壤贫瘠,不宜耕种。在马达加斯加雨水侵蚀景像非常壮观,山坡布满数百米宽的深坑,土壤由生命物质构成,薄而脆弱,经过数千年形成的一层腐植土因雨水侵蚀而消失。

马达加斯加被雨水侵蚀得犹如淌血

复活节岛的故事,和岛上居民的遭遇,或许值得我们反思。复活节岛是世上最偏僻的岛屿,岛上居民把资源开发殆尽,他们的文明已不存在。这里曾矗立世上最高的棕榈树,如今荡然无存!当地人把树变木材,导致大量水土流失,当地人无法再出海捕鱼,因为已无树木用来做独木舟。但复活岛人曾建立太平洋最耀眼的文明,富有创造力的农夫,雕塑家和杰出的航海家,如今却在人口过剩、资源减少的夹缝中挣扎,结果酿成社会动荡,叛乱和饥荒,巨变中很少人幸存。复活节岛的真正迷团不是岛上奇异的雕像,而是当地人为何不及时作出反应?这只是众多说法中的一个,但今天对我们来说有特殊意义。

自1950以来,世界人口增长了接近一倍,但从1950起,我们对自已的岛屿─地球─所作的根本改变比过去二十万年都要多。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石油出口国,但70%的人口却生活于贫困线以下。那里不缺财富,但人民无法触及,世界各地也有同样情况,世上一半穷人住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我们的发展模式并未实现当初的承诺,五十年来,贫富悬殊从未如此严重。今天,全球一半财富掌握在占人口比例2%的富豪手上,这种不对称还能维持吗?它们是人口迁徙的原因,其规模我们尚未知晓。

拉哥斯的人口在1960年只有七十万,到2025年将增至一千六百万。拉哥斯是成长最快的特大城市之一,新人口中多数是因经济或人口问题,或资源减少,而背井离乡的农民。这是完全新型的城市增长模式,移民不为致富,只求生存。每周全球共有一百多万人涌入各大城市,目前每六人有一人住在不安全、不健康或人口密集的环境,缺乏日常生活用品,比如水、卫生设施和电力。饥荒再次蔓延,影响将近十亿人口。地球上到处都是拾荒为生的人,但我们却继续挖钻并非生活必需的资源。我们觊觎更远的、未被破坏,但更难开发的地区。我们没有改变固有模式。

石油可能耗尽?我们仍可从加拿大的含油沙中提炼。世上最大的卡车运来数千吨沙,加热沙子和从中分离沥青的过程,需要数百万立方米的水和大量的能量。此举带来灾难性的污染。最迫切的显然是尽量利用太阳能。我们的油轮越来越大,我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的需求像无底的炉子,需要越来越多的燃料。说来说去仍是碳,数十年中令大气层变成火炉。数百万年来大自然捕获生命赖以生存的碳,将被大量释出。

大气层变热了!数年前在这(北极圈)找到一艘船是不可思议的。运输,工业,森林砍伐,农业,这些活动释放巨量的二氧化碳。不知不觉中那些分子,破坏了地球的气候平衡。全部目光都集中于南北两极,这里地球暖化的影响最明显。一切来得太快!经由北极连接美欧亚的西北航道打开了,北极的冰冠开始融化。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四十年来冰冠的厚度减少了40%,它在夏天的表面积逐年下降,可能2030年会全部消失,有些则预言2015年。很快这些水就会在夏天的几个月里脱离冰川。本来被大冰原反射的阳光,现在直照深海并加热海水,这加速了暖化过程。

北极融冰严重

冰雪包含地球的记录,数十万年来,二氧化碳的浓度从未这样高,人类从未生活在这种大气下。资源的过度开发正威胁所有品种的生存,气候变化使危机加深,到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物种面临绝种的危险。在南北两极,大自然的平衡已瓦解。格陵兰岛的沿海,冰山越来越多。在北极圈,三十年来,冰冠面积减少了30%。但当格陵兰岛迅速变暖,一整个大陆的淡水注入海中咸水,格陵兰岛的冰储存地球上20%的淡水如果溶化了,海平面会升高七米。但这里没有工业,格陵兰岛的大冰原受地球其它地方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影响,我们的生态系统并无疆界,无论在那里,我们的行为在全球各地引起回响。

格陵兰岛的大冰原1

地球的大气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我们共享的资产。在格陵兰岛表面,湖泊开始形成,冰冠融化的速度,连最悲观的科学家十年前也预计不到。越来越多源自冰川的河流汇集,并在表层下穿过。人们以为河水会在冰的深处结冰,但恰恰相反,它在冰下流过,把冰原带进海洋,并碎裂成冰山。当格陵兰的冰原淡水慢慢渗入海洋的咸水,地球各处低洼地区将受到威胁,海平面正在上升,单是上世纪因海水暖化膨胀,海水升高了二十毫米。一切变得不稳定,例如,珊瑚礁对海水温度的轻微变化非常敏感,三成已消失,它们是生物链中重要一环。

格陵兰岛的大冰原2

在大气层,主要的季风已改变方向。雨水循环被改变,气候地理也被更改。住在像马尔地夫这样的低洼岛屿的居民,处于最前沿,他们越来越感到忧虑,有些开始寻找新的,更适宜居住的土地。如果海水上升越来越快,像东京这样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会怎样做?每一年,科学家的预测越来越令人担忧。全球70%的人口住在沿海平原,十五个最大城市,有十一个位于海岸线或河口。如果海水上升,咸

水会侵入地下水,令居民失去饮用水。人口迁徙已无可避免,唯一不能肯定的只是其规模。

在非洲,吉力马扎罗山已面目全非,它的80%冰川已经消失,在夏天,江河已断流,当地人受缺水影响。即使在喜马拉雅山的世界最高峰,终年积雪和冰川也在减少。这些冰川在水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冷凝雨季的水变成冰,夏天冰雪溶化时再变回水。

喜马拉雅山冰川是亚洲所有大河的源头,包括印度河、恒河、湄公河、长江,二十亿人依赖其河水作饮用和灌溉,比如孟加拉国国人,位于恒河和雅鲁藏布江三角洲,孟加拉国直接受到喜马拉雅山的变化和海面上升的影响,它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又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已经因全球变暖遭受打击,越来越严重的河水泛滥和飓风的蹂躏,将使其土地消失三分之一,当人们遭受这些灾难,最终只能迁移,富裕国家也不能幸免,全世界都出现旱灾。

在澳大利亚,已有一半农田受影响。我们正在向哺育我们一万二千多年的气候平衡作出妥协。越来越多的森林大火侵害主要城市,反过来,它们加剧全球变暖。树木燃烧时释出二氧化碳,调节我们气候的机制已被严重扰乱,它所依赖的环境已被破坏。在这壮丽风景背后,气候改变的时钟正在嘀嗒响。

在西伯利亚等严寒地区,因气候寒冷大地常年被冰冻,称为永久冻土带,在它的地表下的是一颗气候定时炸弹:甲烷,它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二十倍。如果永久冻土融化,释出的甲烷会使温室效应加剧而无法控制,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我们也许会处于未知地带,人类只有十年时间逆转暖化趋势,以免人类闯入这未知地带,并展开从未试过的生活滋味。

我们炮制了自已都无法控制的现象,从我们起源开始,水,空气和生命形态都密切相连,但近年来,这些连结已经遭到破坏。让我们面对事实,我们要信自已的知识,我们刚才看到的一切是人类行为的反映。我们按自已的想象改变了地球,我们只有很少时间去作出改变。

这个世纪怎能肩负九十亿人的重担?如果我们拒绝为自已的所作所为负责──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资源。全球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发展中国家援助费用的12倍,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全球粮食贸易量的50%,用于饲养或制造生物燃料,40%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每年有1300万公顷森林消失: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速度的1000倍。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处于减产的危险。

过去15年的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冰盖厚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我们的行为代价昂贵,其它没有积极参与的

也会付出代价。我见过在沙漠上绵延的难民营,大得像个城市。明天会有多少男女老幼,又将流离失所?

我们一定要筑墙,来破坏人类团结、分隔人种,维护某些人的幸福而不管其它人死活?要悲观已经太迟!我知道一个人就可以推倒所有的墙。要悲观已经太迟!全世界,每五个小孩有四个在上学,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受到教育,每个人无论贫富都能作出贡献。莱索托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他们投放在国民教育经费上比例最高。卡塔尔是全球最富的国家之一,他们引进最优秀的大学,文化,教育,研究,革新是无穷无尽的资源。

面对悲惨和痛苦,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在孟加拉国国,有人异想天开,想开银行只给穷人贷款,三十年间,全球有一亿五千万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南极洲有丰富自然资源,它们不属于任何国家,其自然储备只作为和平和科学用途。一份49国签署的协议,使其成为人类共享的宝库。

要悲观已经太迟!多国政府为保护地球上2%的水源,已行动起来,虽然不多,但已是十年前的两倍。首批自然公园成立于一个世纪前,占大陆面积的13%,它们创造了人类可以保护物种、土壤和景观的空间。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成为定律,而不再是例外。在美国,纽约市已明白大自然的用心良苦,这些森林和湖泊为城市提供饮用水。在南朝鲜,森林遭到战争破坏;归功于全国性的造林计划,全国森林覆盖率再次达到65%,75%的纸张能够循环利用。哥斯达黎加在军费开支和土地保护之间作出了选择,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军队,它宁愿把资源投放到教育,生态旅游和保护原始森林方面。加蓬是全球最大的木材生产国,它强制执行选择性砍伐,每公顷只能砍一棵树,它的森林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它们现在有足够时间再生。现在已有保证可持续的森林管理计划,但必须强制执行。

无论消费者或生产者,都必须争取公平,贸易公平买卖双方才能都获益,那样人人才能成功,生活舒适。一些人以双手作为工具,另一些人有农用机械和国家补贴,试问何来公正和平等?让我们做负责任的消费者。想想我们买什么?

要悲观已经太迟!我见到过人力所及的农业,如果制肉商不拿走人的口粮,农产品可以养活所有人类。我见到过有些渔民很小心捕鱼,并关心海洋宝藏。我见到过能自已产生能量的房子,五千人住在地球上首个生态友好区,它位于德国弗赖堡。许多城市成为合作伙伴,孟买将是第一千个。

新西兰,冰岛,奥地利,瑞典等国政府,决定把再生能源发展作为最优先项目。我知道地球上80%的能源来自化石能源,仅在中国,每星期就建成两座火力发电厂;但我在丹麦也见过一个火力发电厂的原型,它把释放的碳送到地底而不是送到天空。这是未来的解决方案吗?暂时还没人知道。我在冰岛见到过利用地热资源的发电厂。我见到过躺在海中的「海鳗」利用海浪的能量来发电。我在丹麦海

岸见过风力发电站,它可以生产该国20%的电力。美国,中国,印度,德国和西班牙,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者,他们已经提供了二百五十万工作岗位。

地球上那里会没有风?我见过太阳下烤炙的广阔沙漠,地球上的一切都互相关连,而地球又跟它的能量源头──太阳有关系。人类可否像植物一样捕捉太阳的能量?每小时,太阳投向地球的能量相当于全人类一年的消耗。只要地球存在,太阳的能量就会取之不尽。我们要做的是停钻地球,把目光移到天空。我们要学会栽培太阳。这些实验只是例子,但表明了新的认知。它们以节制、智慧、分享为本,为新的人类冒险奠下基石。

是该团结一心的时候了!重要的不是消失了什么,而是我们现在拥有的。我们仍然拥有半个世界的树林,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和冰川,及数以千计的生物物种。我们知道有什么解决方法。

我们都有力量去改变世界!

那我们还在等什么呢?

学校纪录片解说词

追求教育品质奠基幸福人生 ——县实验小学 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76年,学校占地近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1万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400人,在编教师160名,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分别约占教师总数的61%和35%。学校先后获得省规化学校、省教学示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省少先队工作示学校、省级电化教育示学校、市依法治教示学校、市科普示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市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教学示学校、市级规化学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少先队金星大队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我校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源自前瞻的教育理念,源自教干教师的团结拼搏,更源自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正是这种对高品质教育的执著追求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满意、领导的放心和社会的肯定。 一、打造高品质的育人环境 高品质的教育需要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和高标准的教学设施。让校园吸引师生,成为教与学的乐园,是我们努力的主要目标。 1、积极投入,构筑高标准发展平台 高标准的教学设施是落实办学理念的必要保证。我们在投资400万元,建起厚德楼、启蒙楼、合堂教室楼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2007年,投资30余万元,铺设塑胶跑道、建设操场护栏,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及“大课间”活动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场所。2008年投资约30万元,购置了包括电脑、投影机、实物展台等在的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26套,班级多媒体数超过60%。现在,学校各种功能教室齐全,仪器及各类器材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 2、精心设计,营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让优美的校园环境熏学生,让文明的气息滋养学生,让励志的标语鼓舞学生,让师生走进校园,油然而生自豪感和幸福感,是我们对校园文化的追求。宽阔的青石路面、舒适的塑胶跑道、幽静的绿色长廊让人赏心悦目,山石错落、花木峥嵘,近800平方米的植物园,是学生们亲近自然、诵读经典、美术写生、休息嬉戏的绝好去处。国学精粹、翰墨飘香、佳作欣赏、每周一得、新闻周刊、我最棒等特色专栏,让学生知中华文化之渊源、晓家国天下之大事、展自我英俊之风采。 3、德育为首,创建高质量育人环境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从党支部、各科室到各年级组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师德报告、树立榜样、问题讨论等形式,明确教师育人职责,推行首遇责任制。 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讲座、主题研讨、现场说法等方式,积极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务工作规》等有关规章制度。在开展爱岗敬业教育的同时,把学生的满意率作为评价教职工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摘选4篇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摘选4篇 【篇一】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摘选 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纪录片《为了和平》的播出,以浩然正气之声诉说着:“70年了,我们从未忘记”。 “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人胆寒,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这种气魄让天地动容,这段话,振聋发聩。英雄儿女,家国永念。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有的人,他们一生都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里,为自己崇高的信仰,为我们安适的生活奋斗着。 我们的国家安全感来源于援朝战士在生死一线的拼搏,我们的今日温饱小康来源于无数国家公职人员兢兢业业坚守在岗位上,为我们改革奏响新时代赞歌,我们的幸福美好确幸,背后是无数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无数人白骨青冢,隐姓埋名,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生。 如豫剧演员常香玉,如那些千千万万为今日之祖国繁荣昌盛甘愿褪去浮华名利而只为了心中那片净土的人。 我们是岁月静好啊。 这背后是曾经为抗美援朝付出的千万中华儿女,是大学生进入北大荒数十年风霜后催生两鬓白发才得来的五谷丰登,是无数人进海岛、挖石矿,也是无数人站在时代的前沿,甘愿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甘愿为了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而奋斗。 我们常说,坚守只因情有独钟。 当命运的星轨划过,我们通过追寻一个个黄继光、邱少云,才感知到他们年纪轻轻,顶着蒸腾的热浪,强忍无数次被烧灼的气温,烫红原本英俊的脸,却不忘守望家园的重任。 烈火英雄,给了我们一程岁月静好。然而,时间的齿轮溜走,他们有的甚至连一帧模糊的照片也没有留下。 数往昔峥嵘岁月,当今时代的岁月静好,是香港回归的零点零分零秒的据理力争,是我们面对摩擦,坚决不在主权上退步,也是前人在五四运动,在南昌起

《河西走廊》纪录片解说词

第1集:《使者》 主要讲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第2集:《通道》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信息坚定了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决心。本集主要讲述公元前121年,发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战。一年之内,年仅19岁的霍去病率领汉朝骑兵三次出击匈奴,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并使它自此并入汉朝版图。 第3集:《驿站》 河西之战后,行政与邮驿系统遍布河西,汉朝的势力范围也沿着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本集主要透过敦煌悬泉置驿站及其出土汉简,再现长罗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风云往事,展现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通道在汉朝经营西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4集:《根脉》 主要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讲述魏晋时期,中原大乱之际,河西走廊以其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庇佑了迁徙至此的儒家学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并最终东渐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第5集:《造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恒河两岸的佛教文化开始沿着宽阔的河西走廊大规模进入中国。以昙无谶、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佛教徒,以译经、造像等方式在这里弘扬佛法,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同时也为河西走廊留下了宝贵的佛教遗产。 第6集:《丝路》 魏晋南北朝,因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丝绸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于河西走廊,使这里在隋朝初年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征侵扰河西走廊的吐谷浑并在张掖举行了外交与商贸盟会。连接中原与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 第7集:《敦煌》 盛唐是丝路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敦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从长安来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了这里,他们在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继续开凿敦煌石窟并绘制敦煌壁画。本集以敦煌220号石窟的营建为例,讲述敦煌石窟如何见证了丝路的繁华并成为大唐盛世的缩影。第8集:《会盟》 河西走廊不仅连接了古代中原与西域,也连通着分处南北的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本集主要讲述在蒙古帝国的时代,来自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的游牧部落首领在河西走廊举行了一次关于和平的会谈。随着元朝建立,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凉州会盟深刻影响了此后数百年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格局。 第9集:《苍生》 随着明朝西北防线逐步收缩,河西走廊因闭关锁国渐趋沉寂。本集以古老的嘉峪关城为视角,讲述明清时期穿越河西走廊的东西方人士及其在河西走廊的经历与见闻。虽然这时的河西走廊已与整个国家一同进入沉寂时期,但在风雨飘摇的帝国晚期,新疆危机的爆发及振聋发聩的塞防论再次唤醒了中原统治者对河西走廊及广阔西部的重视。 第10集:《宝藏》 新中国成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河西走廊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成为新中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 河西走廊之一 使者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一种记录文本?它已经开始向娱乐化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范文?欢迎参阅。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1 【开篇镜头的字幕】 选择从这里开始…… 幸福也从这里开始…… 那年我大学毕业?从七月流火的南方来到清爽大连工作。当时只为了心里的足球情结?和苏小明《军港之夜》中轻轻摇动的战舰。当然?看不到年轻的水兵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却一路看到了许多悠长而空旷的上坡路?梧桐树影下不高不低的小洋楼?以及晃悠晃悠从旅顺开往大连的古老列车…… 有谁能忍心拒绝这座美丽的城市呢? 劳动公园春天的玉兰?海之韵清晨的日出?深夜里东港驳船的倒影?北大桥下午比蜜糖还甜美的海风?星海广场尚未曾被围合起来的辽阔气场。万岁街?不老街?七七街?一德街?五四路?高尔基路?长春路……不知从哪个瞬间开始?我便知道自己离不开了。 离不开的还有这个给了我生计和梦想的地方。我如此热爱这里?为她感动?为她心安?为她向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反复而细致地描述每一个关于她的故事。斗转星移?数年过 1 / 12 去了。好像是在一瞬之间?我突然疲惫了起来。疲惫不是因为忙碌?或许是因为岁月的流转?许多东西模糊了?不只是西岗区的老体育场?不只是龙王塘的掩映亭阁?不只是老虎滩渔人码头上的轻轻海风……模糊了的?还有我们内心的宁静、笃定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深情厚谊。 是我们的梦想变大了?还是我们的心胸变小了?是我们的社会现实了?还是我 们的情感褪色了?是我们眼里的欲望拥挤了?还是别人的议论终于让我们变得纠结 了? 然而?你可曾忘了?每当我们搭乘雨后清晨的BR卜从人民路到延安路?从星 海湾到小窑湾?从中山广场到星海广场?透过车窗的一幕幕都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足迹。 我们不要忘了?这些足迹带给了我们生活的城市多少美丽。如果你在清晨漫步一方公馆的小路?你可以听见自己最真实的心跳声?还可以触摸到在那晨曦中掠过国际游艇港的温润海风; 如果你在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听上一堂课?然后向高高的白杨树唤醒大学的美好时光?让曾经的记忆

纪录片home观后感

纪录片home观后感 【摘要】很多人推荐《家园》(HOME),并形容其为“唯美”“震撼”“或许是纪录片拍摄的极限”,将信将疑,找了个带中英文字幕的DOWN下来一看,果然被雷倒了:首先是构图,每一幅图都是精品;其次是配音,英文发音特别纯正浑厚;第三是配乐,女高音直达灵魂的深处。另外,本片以地球的发展史为主线,脉络清晰,从四十亿年前地球也即太阳系的诞生说起,一直谈到近20万年人类的诞生,继承了地球40亿年的丰富遗产,却在最近的50年内让地球失去了它精妙的平衡;本片解说词切中要害,饱含对地球的热爱以及地球遭受破坏的感伤。影片最后介绍了一些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在环保方面的举措。放在家里52寸的液晶电视上观看效果很好。其中有说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已经遭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永久冻土已经不再“永久”,而且,冻土下面的甲烷正在并即将大量释放,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整个地球处在一个临界状态,人类正在遭遇一个不可知的未来。热爱地球,关注环保,要悲观已经太晚,行动起来,从素食、节俭开始!(想想52寸的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都是不环保的呀L) 【关键词】环保、家园、生态、资源、地球 【正文】《Home》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让我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从两极到喜马拉雅,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格陵兰茫茫冰原,从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犹如魔法球的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恍如外星的大峡谷、宝石花纹般的大堡礁……一系列波澜壮阔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完美设计。航拍下,万里长城、上海摩天大楼、我居住的深圳、曾经到过的印度乌代浦尔的“湖中宫殿”,这些熟悉的景象,在全新的视角下带来了震撼的感受。 震撼的,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制造的巨大伤痕:海地只有2%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光秃秃山头、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这一切,触目惊心!是否此前看到的美景有一天也会沦落至此?! 《Home》(中文译名:家园/ 地球很美有赖你/ 卢贝松之抢救地球)是一部法国制作的非盈利影片,于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首播,并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影、电视、DVD和互联网同步公映发行。而我刚好碰上了明珠台在香港地区的电视首播。 《Home》的导演是著名法国摄影师、生态学家、环境保护者Yann Arthus-Bertrand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专门从事空中摄影已超过30年,极具声望。他的空中摄影作品集《Earth from Above(空中看地球)》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售量超过3百万册;同名的免费摄影展在全球110个城市展出,观众达 1.2亿人次。而《Home》便是Yann Arthus-Bertrand 30年空中摄影和环保工作的一次动态精华荟萃。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 Luc Besson, 《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导演) 则担任《Home》的制片。 整部影片拍摄时间跨度18个月(在上海的镜头中可以看到建设中和完成后的"环球金融中心"),共计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使用装在直升机上的Cineflex高清摄影机拍摄了733盘录相带,样转载自百分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997922.html,,请保留此标记片总长488小时。影片拍摄得到巴黎春天集团(Printemps-Pinault-Redoute)1000万欧元的资助以及许多著名品牌的赞助,包括YSL, Gucci, Boucheron, Ellos, SomeWhere, Stella McCartney, Avenue, Alexander McQueen, Bottega Veneta, Sergio Rossi, Puma等。 让影片增色不少的电影配乐,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Armand Amar创作,并由布达佩斯

关于中国历史的记录片

中国史话,讲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史话》节目系科教频道特为暑期特别制作的大型历史题材系列片。《中国史话》——以时间为线,讲述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史。《中国史话》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华文明初始,下至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期民族危亡、奋发自强的五四运动,按照编年史的时间顺序,围绕大的历史现象和事件,以丰富的资料、翔实的细节展示,浩浩荡荡地为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动的普及性的历史知识电视文献。 中国史话共38集,每集47分钟 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997922.html,/playlist_show/id_372250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997922.html,/playlist/id/6 944963/ 百年中国是中央电视台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献礼片、全片共五十二集,三百六十二期,每期五分钟,约一千八百分钟。迄今为止反映百年中国历史最为全面完整的文献纪录片,其篇幅之宏伟,资料之丰富,视点之独到在电视界中也属史无前例. 本片的主题:通过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回顾,反映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史. 本片的风格追求: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立体化反映中华民族的百年历程.在历史中发现诗意,追求可触摸的历史。 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997922.html,/playlist_show/id_3421980.html 土豆上没找到 复兴之路,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该片以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为视角,应用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们展示一幅幅振兴图强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1911年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1949年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1976年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1992年 内容概要: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9—2002年 内容概要: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2007年 内容概要: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地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997922.html,/playlist_show/id_2378238.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997922.html,/playlist/id/ 6457360/ 汉字五千年,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通过生动展示汉字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讴歌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汉字五千年》于2009年1月28日至31日15:10,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每天两集,每集50分钟。第一集:人类奇葩。本集是全片的开篇,通过汉字与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运对比,凸现出汉字在人类文明史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第二集:高天长河。本集主要表述汉字3000多年时间的生命史。历史跨度从甲骨文一直到信息时代的汉字。第三集:霞光万道。本集的主要内容是重构汉字在空间上的扩展历史。第四集:华夏心灵。本集是全片的重点之一,她的主题是挖掘解读汉字的精神价值,说明中华文明追求“内在超越”的核心特质。第五集:翰墨情怀。本集表现由汉字书写而演化出的书法艺术,并通过描述历代书法家不同的身世、命运,探讨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货币央视大型纪录片经典解说词

纪录片《货币》●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她在亚细亚海边的贝壳里,她在太平洋岛 上的石头上,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却不知道她将往哪里去。 她,就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就像一把尺子,给每一个物品定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货币只对有形物品进行丈量定价。 ●货币对发明创造的定价叫做专利。 ●风险可以定价,也可以买卖。人们开始用口袋里的货币,开始衡量自己可以 承担的风险和收益。 ●货币给风险的定价叫做保险、叫做期货,货币给企业的定价叫做股票、叫做 债券。货币给每一种产品定价后就有了交易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可以跨越时空。 ●人对自由的天然追求决定了货币在未来的交易中只会越来越深化。 ●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在货币缔造的金融市场中不再依赖于权利和武力。货币 对全世界的资源进行了市场配置,于是诞生了市场经济,而货币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工具。 ●货币,一个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 进步;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赤字、汇率与国际社会货币体系的稳定与公平,这些由货币产生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时的契约就是货币的雏形。 ●这些泥板告诉人们:人类最早记录的不是诗歌,也不是哲学,而是生意!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以资本主导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制度称为资 本主义。 ●货币与工商业结合起来转化为资本。 ●古罗马文明传承于古希娜文明,古希娜强调人生在世不仅是为赞叹神的伟 大,而且要欣赏人的伟大,因为人类是神的体现,是神在地上的继承者。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认识迅速扩展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艺术,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黄金——被冰封的欲望。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驳斥了黄金是唯一财富 这一观念,在世界树立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试图恢复黄金作为金属的本来面目。 ●今天,世界主要银行几乎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资产、 债务和经营业绩,并接受股东和公众监督,股份制不仅壮大了银行资本,同时明晰的权结构将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分离,银行告别了一人独揽大权的时代,职业银行家从此出现,维护信誉不再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它渗透到一家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导语:人类的生存已有20万年,聪明的人类在20万年改变了这个地球的面貌,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文章,仅供参考!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地球的存在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个奇迹又美丽的世界。人类的生存已有20万年,聪明的人类在20万年改变了这个地球的面貌。在看了这部《家园》电影之后,让我真正了解到地球在短短几百年之内多种生物已绝种了。 电影的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大的扩张。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以及多种动物面临的灭绝危机。温度不断上升,许多地方将遭遇旱灾、饥荒。森林被砍伐,就像电影里面所说的“森林的多样性被单一品种的棕榈取代”科学越来越发达,工厂也逐渐增多,空气也越将被污染。 人类的需求是无底的炉子,需要更多的燃料,石油终有一天会被采完,以后我们将要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 现在,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保护的理念和行动。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

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环保电影《家园》,昨晚终于昨晚目睹了。导演和摄影师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摄影师基本上采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园。从这个视觉看到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让我们识得庐山真面目。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的高度树立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看到地球已经如此孱弱,我们怎能不动心? 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和行动。少浪费点时间在KTV,在酒席饭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来看看这类的纪录片,告诉自己,你所需关注的还有自己所在的这个环境,这个地球,尽自己所能,善待它一点。尤其是那些富人们,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真的很残忍。 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与我们希望。各国政府都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

《货币》(央视大型纪录片)经典解说词.

纪录片《货币》 ●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她在亚细亚海边的贝壳里,她在太平洋岛上的石头上, 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却不知道她将往哪里去。她,就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就像一把尺子,给每一个物品定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货币只对有形物品进行丈量定价。 ●货币对发明创造的定价叫做专利。 ●风险可以定价,也可以买卖。人们开始用口袋里的货币,开始衡量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 和收益。 ●货币给风险的定价叫做保险、叫做期货,货币给企业的定价叫做股票、叫做债券。货币 给每一种产品定价后就有了交易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可以跨越时空。 ●人对自由的天然追求决定了货币在未来的交易中只会越来越深化。 ●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在货币缔造的金融市场中不再依赖于权利和武力。货币对全世界的 资源进行了市场配置,于是诞生了市场经济,而货币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工具。●货币,一个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 方面,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赤字、汇率与国际社会货币体系的稳定与公平,这些由货币产生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时的契约就是货币的雏形。 ●这些泥板告诉人们:人类最早记录的不是诗歌,也不是哲学,而是生意!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以资本主导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制度称为资本主义。 ●货币与工商业结合起来转化为资本。 ●古罗马文明传承于古希娜文明,古希娜强调人生在世不仅是为赞叹神的伟大,而且要欣 赏人的伟大,因为人类是神的体现,是神在地上的继承者。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认识迅速扩展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艺术,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黄金——被冰封的欲望。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驳斥了黄金是唯一财富这一观念, 在世界树立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试图恢复黄金作为金属的本来面目。 ●今天,世界主要银行几乎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资产、债务和经 营业绩,并接受股东和公众监督,股份制不仅壮大了银行资本,同时明晰的权结构将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分离,银行告别了一人独揽大权的时代,职业银行家从此出现,维护信誉不再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它渗透到一家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央行要有独立性,不能听命于政府。央行滥发货币,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这样虽然会 刺激经济增长,使政府官员获得连任,但为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货币的发行从最初的起源于民间,逐渐被政府独享,最终被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职能 也从最原始的一般等价物演变成为市场的制动装置。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货币的独立、自由与公平。 ●只要有货币的地方,通货膨胀就像一个幽灵,如影随形。 ●黄金具有保值的功能,尤其在通货膨胀严重时。 ●当通货膨胀来临,投机者可能一夜暴富,诚实劳动者却可能日益贫困。 ●通货膨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票子发多了,经济消化不了。通货就是钱,膨胀就是多。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 导语,人类的生存已有20万年,聪明的人类在20万年改变了这个地球的面貌,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文章,仅供参考,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 地球的存在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个奇迹又美丽的世界。人类的生存已有20万年,聪明的人类在20万年改变了这个地球的面貌。在看了这部《家园》电影之后,让我真正了解到地球在短短几百年之内多种生物已绝种了。 电影的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 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大的扩张。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以及多种动物面临的灭绝危机。温度不断上升,许多地方将遭遇旱灾、饥荒。森林被砍伐,就像电影里面所说的“森林的多样性被单一品种的棕榈取代”科学越来越发达,工厂也逐渐增多,空气也越将被污染。 人类的需求是无底的炉子,需要更多的燃料,石油终有一天会被采完,以后我们 将要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 现在,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保护的 理念和行动。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 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700字 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环保电影《家园》,昨晚终于昨晚目睹了。导演和摄影师 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摄影师基本上采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园。从这个视觉看到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

海洋 纪录片观后感

海洋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海洋》,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最新力作。这部影片,无论是体裁,还是主题,以及导演,都让我心向往之。 上周六,终于摆布好了时间,在北京UME国际影城(安贞店)安安静静地看完了这部本年最火的纪录片。影片开篇语从一个小男孩的问话开始:“这是大海吗?什么是大海?”,随后以美得让人心颤的画面,提出了一个人类要共同思考的命题——应该如何对待海洋。 影片开头的男孩,是《海洋》制片人兼导演雅克·贝汉的儿子。雅克·贝汉此前的作品,我只看过一部,纪录片《迁徙的鸟》。《海洋》延续了《迁徙的鸟》开创出来的诗意、唯美、形式感强烈的美学倾向,且赋予了更为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观看过程中,尽管我不时以挑剔的眼光注视着每个镜头,但很遗憾,我失败了,因为这部电影实在非常完美,不仅仅是纯粹从视觉上的美感来评价它,还包括影片所承载的深刻内涵,与画面相得益彰的电影音乐,以及姜文的解说。 《海洋》不是一部科教片,看过的人可能不知道那些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的名字,但一定会读懂影片表达的思想和理念——善待海洋,毁灭海洋就是毁灭人类自身。影片在一个宏大的视野里,让人们去感受海洋的壮美、海洋的深邃、海洋令人堪忧的现状,以此唤醒人类的海洋意识,让人们懂

得如何去对待海洋,如何去保护这片占整个地球表面积71%的蓝色家园。尽管《海洋》不像《海豚湾》那样充满了血腥的杀戮,让人触目惊心,但依然会让人会觉醒,让人忧思,让人对影片和导演顿生敬意。 《海洋》被称作“史上最烧钱纪录片”。此片耗时5年、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世界54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有超过100个物种被拍摄。目前已经在全球近二十个国家公映,票房连创佳绩,在美国首日票房超过了《阿凡达》。在中国却开始遇冷,尽管满头银发、年届70的导演雅克·贝汉不辞劳苦,亲到中国上海等地参加宣传活动,但最终影片慢慢热起来、火起来,靠着不是导演的名气,而是影片自身的魅力和绝佳的口碑。 毕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雅克·贝汉,但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海洋,知道我们国家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知道百年前西方列强自海上入侵中华的屈辱和苦难;知道位于东海海域的钓-鱼-岛和南海海域的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如今仍被强占;知道今日海洋环保形势严峻,刻不容缓;知道海洋权益争夺激烈,等等。在每个国人的心里,也许都有一个跟海洋有关的梦。要实现我们的海洋梦,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或许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所限,很多人没有机会去看大海、亲身体验海洋,但可以看一看这部纪录片。在我们为了

百年中国纪录片全集-百年中国经典散文

百年中国纪录片全集|百年中国经典散文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一 中国梦 有人说梦想是一种对未来的奢望,也有人说梦想是不现实的,但我却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认只有先有了梦想,我们才有实现它的可能,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么就更别提去怎样做了! 中国梦,一个承载了十四亿华夏子孙的梦,中国梦,展现了我们每个中国人高远的志向,中国梦,激起了我们中华儿女“强国富民”的梦。 生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有自己的一份中国梦,那就是,“复兴中国古文化,创建世界一流教学”这个梦何尝不是每一位中国学生的梦啊!假如有一天我们的“清华,北大”成为世界的顶尖学校,那么我们每个中国学生不用出国留学,就可以享受世界最好的教育水平,难道这不值得骄傲吗? 中国的古文化,有着5000年的历史,承载了无数哲学家的一生,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可以像“英语”一样流传于世界那?假如有一天,华夏文明传向世界,那么我们生为华夏子孙,难道不会为了文化的复兴感到自豪吗? 这些梦想一代代的有人去试着完成,终于“中国梦”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肩负了这样的使命,那就让我们去将中华文化

播撒向世界,让世界知道中华文化的内涵。 有人会问,这样远大的国之梦与我们当今生活有什么关系那?我可以坚决的回答“生为中国人,祖国屹立在世界上,我们就屹立在世界上,祖国强大,我们就无比的自豪” 中国梦并不遥远,它承载了十四亿中华儿女的梦,那么终将由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去完成!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二 空山鸟语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5篇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一): 前几天观看了纪录片《家园》,感触颇深。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就应做什么? 之后,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用心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此刻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 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 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样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取怎样的未来。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此刻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到达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 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一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 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 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应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到达,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取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就应怎样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二):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这是通识课上看的一个纪录片。说是纪录片,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教育片。从人类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直至消失1000年,探讨了地球将会发生如何的变化。 第一天,也许没什么变化。只是家里的狗狗很有些寂寞。

《HOME》纪录片观后感

《HOME》观后感 《HOME》是一部关于世界环境的纪录片,拍摄者是扬-阿尔蒂斯-贝特朗,他准备了15年,拍摄了18个月,穿越了54个国家,拍摄了120个景点,《家园》就这样诞生了。这部纪录片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一个字,美!河流、森林、山川、天空、草地。。。。。。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深深的为我们的地球感到自豪、开心。这部本该是让我们愤慨起来保护地球的纪录片,却让我们深深的从内心为自己的不好行为感到耻辱!我们的家园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湛蓝的天空飞着各式各样的鸟儿,嫩绿的草地跑着可爱的家禽,广阔的森林持久的为我们提供氧气,皑皑的山川屹立不倒,无垠的平原任我们策马奔腾。。。。。。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抬头看天空,你看不到蓝蓝的天空,只有“乌云”。雾霾随时都在包围我们,连呼吸、生存都成了问题,何来美丽的家园呢? 在这部影片里,我不仅感受到了摄影师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还感受到了他那如天地般博大与宽广的胸怀。本来应该是一部充斥着批判和控诉的片子,但他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与平和,没有感

情的发泄,没有絮絮叨叨,有的只是陈列在我们眼前的真实画面和真实数据。电影展示了许多美景,如广阔的森林,无垠的平原,崎岖的山地,白茫茫的冰川,和汹涌的瀑布(瀑布是在伊瓜苏瀑布拍的,非常壮观)。说句实话,我以前从没想象过地球原来是这么的美。可能是在城市憋得久了,只知道城市中的钢筋水泥。原来大自然是这么的美丽。可是,由于人类不断的破坏,大自然的美丽正在褪去。电影很直白地表现着自然被污浊的迹象。如乞力马扎罗山冰川缩减,南极冰原逐渐瓦解,大海上全是破碎的浮冰。而工厂那些巨大的烟囱则不断吐出污浊的烟气,释放在空中,是这么的触目惊心! 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发展发展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各个国家都在为自身的发展不断地索取资源,城市的扩张也是越来越快,于是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快,矿产的挖掘也是越来越快,树木倒下的也越来越多,而生物的死亡甚至灭绝,也是越来越快……自然已失去了她美丽的面貌。河流在断流,死海的海岸线又向后延伸;冰川在溶解,喜马拉雅山的冰川也已支撑不住;树木在倒下,亚马逊丛林的百年古木正被推土机推倒……时至今日,多少资源以被我们浪费,地球又还有哪些地方还没遭到人类的毒手!其实环境的污染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污染,也有人文环境的污染,电影不仅仅展示了自然被

《百年中国》观后感

《百年中国》观后感 在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中,中国经历了从屈辱到自豪,从贫弱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从专制到民主,从分裂到统一,心情也从沉重到舒缓然后一种自豪油然而起。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被外国列强入侵分割领土,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神州大地哀鸿遍野,人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经济一片萧条;两次世界大战更是给中国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探索,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五”成功升天、世博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世界的神经,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这部纪录片再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演绎了一出中华民族知耻而后勇,死地而后生的意义。看完整部视频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闭上眼睛,回想着中华民族走过的充满风雨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从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民族要富强要强大,必须要有超出世人的卓越眼光,有承担一切责任的勇士,有敢于人先的领头羊,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必须抛弃腐朽落后的思想,敢于创新,与外界交流,团结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每一步都十分之不易。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谈判当中占到便宜,这一路走来,实在是太艰苦了。纵

观前半世纪历史,让我明白,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有这样的人,他们实事求是,拥有正确的坚定的信念,用于破除旧思想,敢于创新,承担自己的责任。事实告诉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里。 百年沧桑,再看今日的中国,已毅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再不是个受人欺凌,任人摆布,胆小怕事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我为生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自豪骄傲。加油吧!中国。

cctv纪录片《敦煌》解说词

cctv纪录片《敦煌》解说词 纪录片《敦煌》十集篇目: 第一集《探险者来了》 第二集《千年的营造》 第三集《藏经洞之谜》 第四集《无名的大师》 第五集《敦煌彩塑》 第六集《家住敦煌》 第七集《天涯商旅》 第八集《舞梦敦煌》 第九集《敦煌的召唤》 第十集《守望敦煌》 第一集探险者来了 “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拿到欧洲去呢?”当这个英国人第一次展示他在中国搜集的文物时,当地官员只是这样淡淡地问了一句。他叫斯坦因。 斯坦因 有人说他是那一代最惊人的探险者、考古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盗贼,是骗子,是丝绸之路上的魔鬼。 1907年初夏,他第一次来到敦煌。 敦煌位于亚洲中部,东经93度,北纬40度。它北临蒙古高原,西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邻青藏高原,这个位于中国甘肃西部,这个仅有十八万人口的小城市,曾经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1000年前,曾有四条道路从这里通向西方。十几个世纪以来,这里曾经汇集着来自欧洲的货物和文化;来自中亚的语言及文字,来自印度的艺术和宗教;它们在这里与中华文化

全面交融。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被称为人类进入中世纪历史的钥匙。但是,当斯坦因来到时,这个沙洲小县已经被中国人遗忘了。陆续登场的是西方人。他们有英国人,过去的一个世纪,是属于这个国家的,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商船,飘扬着他们的米字旗;有法国人,在东南亚丛林里,已经布满了他们的身影;有德国人,他们已经在中国山东建起了欧式洋房;还有俄罗斯和亚洲新崛起的日本,他们正在中国的东北开战。 当这些国家越来越强大时,古老的中国仍在沉睡。 王道士 1900年,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开始了他第一次探险。与京城轰轰烈烈的庚子战乱相比,他的身影有些微不足道。但是,这一年敦煌城外的一个小人物,不经意间将他和这片山崖连在了一起。 当天“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缝,”在一个叫王圆禄的道士写给慈禧太后的信中,藏经洞的发现颇有一些神秘。之后他说,“吾同工人用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壹所,内藏古经万卷。” 藏经洞里原来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也有,有佛教的、道教的等宗教的一些经典。 “还有呢,这个官方的文书,也有私人的文书,就是好多经济的文书。什么户口、账本、地契什么都有,这都是第一手材料。” 这是春天的莫高窟,在这片延绵近两公里的砾岩峭壁上,分布着上下五层,持续开凿一千多年的七百三十五个洞窟,对于所有的游客来说,来到这里,藏经洞是一定要看的。 藏经洞的发现在敦煌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据说,王道士雇了一个人在这间甬道内写经。这个人休息时,经常将点旱烟的芨芨草插到墙上的缝隙中。这天,芨芨草居然一下子深入到墙体中,他小心地敲打了一下墙壁,里面传来了一阵空洞沉闷的声音,密室就这样被发现了。

家园观后感作文

家园观后感作文 《家园》说是纪录片,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教育片。从人类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直至消失1000年,探讨了地球将会发生如何的变化。那么,以下是XX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家园观后感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家园观后感作文1 《家园》,这个名字很有新意,若是不了解的人看了这个片名,还以为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亲情大片。不过也没错,这确实是一部“亲情巨作”,是关于慈爱的地球母亲和她无情的人类小孩的家园。 电影还未开始,我已感受到了深深的压抑感,仿佛是大地母亲将她所有的不甘与怒吼融入了这部影片。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却还沉浸在那里久久不能回过神来。是的,我被震住了。真的很震撼。让人惊叹的画面,给视觉造成最直接的冲击,或美得让人惊叹,或触目惊心,配上很给力的背景音乐,整整120分钟,我接受了一次很彻底的洗礼,很多观念因而颠覆,也了解了更多之前完全没有概念的。原来,这个世界,我们共同的家园,是这样子的。 整部片子以一个俯瞰世界的角度,以一种很缓慢的速度向我们讲述这个地球,尤其是她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种种。 影片的开始,是地球形成于40亿年前,我们的祖先,人,出现于20万年前。我们只是不折不扣的过客;是一曲对这个美好的地球的颂歌。美仑美奂的画面,让人感叹生命

的神奇之余,深感自身的渺小和无知。 然后音乐突然急促起来,因为,人,出现了。 人类的出现和发展,加快了毁灭的进程。那一个个小渔村如今变成了高楼大厦;原本树木繁茂的森林如今也夷为平地,无情的人类在上面随意建设,看起来是发达了,富裕了,可那是真正的富裕吗?随之而来的是什么?是极不合理的发展带来的各种灾难性问题,资源枯竭,污染泛滥,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等等。我想到了之前的7。23动车事故之后的一句话:“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等等你的灵魂。” 由彼及己,甚至于一开始,我真的不太适应影片慢得令人想要睡觉的叙述速度。我想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有同感吧,我们这代人,尤其是90、00后,接受的更多是一种“快餐文化”——各种古今中外文化势力的冲击与交融,各种只需浅消化甚至不需消化的讯息,更多的是哗众取宠。这世界太快,快得我们来不及思考和作出合理的判断。只能跟随着大部队的脚步,随波逐流。何曾没想过,拥有一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土;何曾没追寻过,寻找一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隐世家园…… 再说说影片吧,导演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述我们耳熟能详却无动于衷的一些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导致复活节岛的荒芜,留下一片片不堪入目的伤疤;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就要举国迁移;江河断流,污染严重,用水日益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