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仁者爱人05课课练

仁者爱人05课课练

仁者爱人05课课练
仁者爱人05课课练

《<论语>选读》课课练 05仁者爱人【教师版】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

⑴与师言之道与?与欤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悌

⑵管仲非仁者与?与欤⑷吾其被发左衽矣被披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

作使动

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

⑴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A讲信用⑸尧舜其犹病诸D以…为难

⑵己欲立而立人J使…站得住⑹己欲达而达人J使…得志

⑶敝之而无憾G使…破旧⑺老者安之G使…安度晚年

⑷少者怀之A关心⑻愿无伐善E长处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类型句子类型

⑴吾道一以贯之宾前⑷门人问曰:“何谓也?”疑宾前

⑵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省略 [以(之)]⑸固相师之道也判断句

⑶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状后⑹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否宾前

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吾亦欲无加诸人尧舜其犹病诸 B.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岂若匹夫匹妇

之为谅也

C.尧舜其犹病诸吾其被发左衽矣 D.不能死,又相之管仲相桓公

1.A【兼词,之于/兼词,之乎;B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语气助词,

表测度,大概,恐怕;D动词,辅佐】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出则弟,谨(言行不苟)而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饶恕)

B.何事于仁(止,仅仅)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周济)

C.愿无伐善(攻打)盍各言尔志(何不)

D.见之,虽少,必作(肃立)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卑微的)

2.B【A恕:待人仁爱宽厚;C伐:夸耀;D微:如果没有】

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②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③非尔所及也④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3.C【①②介词,在,③动词,做到,④动词,走到】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吾道一以贯之③吾道一以贯之④固相师之道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4.C【①②介词,用;③代词,代“吾道”;④结构助词,的】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与师言之道与②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③管仲非仁者与④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A.①④同,②③同 B.①②③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④同

5.C 【①②介词,跟,同;③通假字,通“欤”,表猜测语气,吧;④动词,参与,介入】

6.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A.泛爱众而亲仁 B.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C.敝之而无憾 D.焉能系而不食

6.A 【而:连,连表并列,并且;余为转折连词,却】

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样躬行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文科知识了。】

B.吾道一以贯之。【我的学说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着始终。】

C.尧舜其犹病诸。【就连尧、舜恐怕也难以做到吧。】

D.愿无伐善,无施劳。【我愿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

7.A 【“可以学习文科知识了”应译为:用它来学习文化典籍】

8.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为求得原谅,自缢在小山沟里也没人知道啊!】

B.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仁,就是说要想自己站得住,得先让人家站得住;要想自己通达,得先让人家通达。】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人安享晚年,朋友信任我们,年轻人归附我们。】

D.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我不愿意别人把什么东西强加给我,我也不愿意强加给别人什么东西。】

8.D【A“为求得原谅”应改为“拘泥于小小的信用”;B应译为:所谓仁,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于是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让别人行得通;C应译为:对老者,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

六、名句背诵检测

⑴弟子,出则弟,谨而信,。入则孝/泛爱众而亲仁

⑵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⑶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

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仁者爱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仁者爱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仁者(第二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基本信息主题与工作单位《论语·仁者精选(第二课堂)》蓝旭302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于《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与理论,经过2000多年的潜移默化影响,许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与理想追求例如,本文中的“仁慈的爱人”仍然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仍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宝贵精神营养。首先,当教材分析要引导学生思考孔子“仁”的内涵时,他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意义二是“仁爱”的境界和“仁”的标准是本文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查阅更多的资料,与学生讨论“仁爱”的内涵。☆情感分析专业的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四篇课文,对儒家思想和《论语选读》的句子特点有一定的了解。然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聊,习惯于听而不是说,所以他们应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理解孔子的“仁”的含义和他对生命的尊重,“仁”的境界和“仁”的标准明确孔子的仁与墨子的博爱的异同。掌握“纲、相、匡、微、气、精”的含义,重点讲解“相、气、微”的含义和用法背诵第5.26/14.17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孔子“仁”与墨子“兼爱”的异同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和总结第1-5章通读任:(情人)教师的活动和学生行为的预设说明学生回答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及用什么基本概念来设计复习前一节课内容的意图 1.这篇文章的哪些章节写的是对人的爱?孔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爱”?说出学生要阅读的这部分内容老师板书:请大家不要问玛儿,学习第6-10章,把死者家属与盲人音乐家、老年人、

穿衣服的人和盲人联系起来。孔子不爱他的父母吗?如此关心他人和对待父母,他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孝在入口,孝在出口”补充了“孝在曾子”的故事。1.大声朗读第7.27章,清楚地表明孔子对动物的爱是有补充的:“圣贤以度取物”和“三驱以度思”。结合当前的三个章节,研究关于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十个章节的主题,加深对孔子的人文思想、尊重生命等词语的理解,如“举目四顾”2。1.这三种爱有什么不同吗?有等级吗?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爱人民,爱人民,爱事物”。板书总结了以上第四部分。总结以上第2部分。结合课后练习2,区分儒家“仁”与墨家“兼爱”。易中天认为,儒家仁爱包括爱(基础)、忠恕(方法)、慈悲(底线)和文本内容。1.一起读第14.17章,然后问:管仲做了什么?子贡和孔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子贡因为不忠而无情。孔子之所以无情,是因为“助人为乐”和“民有所予”。因此,任二。结合练习册P21,讨论分为小组:管仲是课堂讨论环节的设置为仁与心。目的是5。讨论:管仲仁是各组发言的代表。对教师的考察和理解表明,孔子的仁与礼有一定的矛盾,但两者在主要方面是一致和统一的。最终,这种大规模的信件归结为“人”,体现为“爱人”,能做的就是“仁慈”孔子对“仁”和“以仁为衣”的认识是灵活的。2.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对子仁思想的理解中来。孔子认为管仲不懂礼,但肯定了他的仁。在活动中,首先对学生进行调查,向孔子 和孟子解释儒家思想,使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了解。 1年以前的孔子思想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对文本内容进行了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杂说 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他的内容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孟子原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首先说,孟子是孔子非常优秀的学生,“仁者爱人”的提出,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体现。写作已经开始,我只好不得已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我想到,仁者爱人的首要观点是对人出发,他并不是对待金钱又或其他事物,说明人是儒家重要表达对象。其次是爱人,爱,当然不是指喜欢之类的异性之间的关系,爱,应该是种仁慈,是说我们要怀有慈悲之心去关爱他人。爱人的主体是仁者,说明爱人是仁者的重要体现,而他反过来却也暗示着仁者是爱人的这一属性。 原本在我但看来,仁者就是善良和博爱的属性,当再看看孟子的话,他说仁者不仅是充满善良和爱意的人,更重要的是,仁者是智慧的,而人格魅力就是其霸气了。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再来回味他的话,很明显的是我们都可以明白他说的话,他就是说关爱他人的人,他将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他将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虽然我们都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作为圣言,它拥有重要意义。 仁者爱人不只是说给老百姓听的,那些古代的文人(可以泛指读书人,应该包括孔子孟子之类的人了),都很希望自己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赏识,大部分的文人的抱负是:倘若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则不仅能升官发财,还能高高在上,得到他人的膜拜。然而还有另一部分的人,他们是有着崇高理想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圣人,他们期待着那一天尽快到来,如果统治者可以选择“仁者爱人“的思想,他们就是会善待百姓的,当然百姓的生活就会愈见幸福,而统治者则又得到百姓的爱戴,这是难得的安居乐业。刘备因为懂得人心的重要性,友好对待百姓,最终获得人民的爱戴,秦朝灭亡的悲剧无不与秦始皇的暴政有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的深远意义在这些典故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代企业的发展,马云的阿里巴巴非常成功,甚至拥有阿里巴巴股份的员工因为阿里的上市而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往前说,阿里成功后,马云并没有独揽股份,而股份的分散则会使他更赢得员工的信任。团结合作,上下一心正是使得公司不断强大的原因。 因此,直到今天,上千年的儒家圣言仍然不会遭遇淘汰,这说明真理是不会因为历史的改变而改变的。我们大学生,二十几载过去了,我们一路在成长着,成长的道路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我们则需要有爱人的情怀,倘若相扶相持,集思广益,一路下来后,我们可以学习到的则会很多。然而,我们更需要明白的是,所谓爱人,并不是打着爱人的口号去帮别人作弊,去帮别人打架,如果没有本着理性的头脑,只有一颗火热的心,就会走错方向,其结果就在害人害己。因此,爱人也需要理性。 我们要知道的还有,我们要知道仁的根本是什么,我们看看孔子说的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也就是说,孔子办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结合步步高用) 01为政以德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 ⑴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⑷选贤与能[练习五中] 与举 ⑵道之以政道⑸矜寡孤独废疾者[练习五中] 矜鳏 ⑶无乃尔是过与与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 ⑴齐.之以刑形作使动⑹不独亲.其亲[练习五中] 名作意动 ⑵曰:“富.之。”形作使动⑺不独子.其子[练习五中] 名作意动 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形作使动⑻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作名。 ⑷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作使动⑼既来之,则安.之形作使动 ⑸于斯三者何先.名作动⑽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动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民免而无耻 ..东蒙主以(之)为认为..没有羞耻心不要脸昔者先王以为 季氏将有事 .......使他们来归顺后,就要让他们安..于颛臾动武有事情既来之,则安之 下心来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类型句子类型 ⑴为政以德状后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后 ⑵道之以政状后⑵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后 ⑶齐之以刑状后⑶临之以庄状后 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状后⑷君子哉若人!主谓倒置 ⑸使民以时状后⑸尚德哉若人!主谓倒置 ⑹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状后⑹既庶矣,又何加焉疑宾前 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后⑺于斯三者何先疑宾前 ⑻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⑻固而近于费状后 ⑼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⑼季氏富于周公状后 ⑽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⑽君孰与不足疑宾前 ⑾何以伐为疑宾前 02克己复礼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 ⑴周监于二代监鉴⑷女安,则为之女汝 ⑵五世希不失矣希稀⑸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女汝

仁者爱人读后感

仁者爱人读后感 仁爱“您反复强调仁爱的重要性,但是,仁爱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跟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又有什么关系?” 在《〈论语〉管理日志》一书的创作分享会上,很多人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仁爱是一个距离自己很遥远的词,与自身的事业和人生更是毫无关系。 可是,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仁爱不但离我们很近,而且与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事业和人生成功的根本和基矗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了解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关心和尊重同事、敬业、勇担责任而不埋怨他人、帮助和支持他人、坚持正确的观点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必须具备以上这些品质。而这一切正是《论语》中对仁爱提出的要求。 在《论语》中,仁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仁者爱人”、“执事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之美”、“当仁不让” “仁者爱人”意味着关心和尊重同事;“执事敬”便是敬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成人之美”是帮助和支持他人实现愿望和目标;“当仁不让”则是坚持正确的观点,毫不退让 今天,人人都是职业人。如果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职

业人,就不可能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 仁爱决定着我们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也决定着我们事业和人生的成败。在2009年年底举行的员工评比大会上,刘洋赢得了一致的肯定和赞扬,被评选为公司最优秀的员工之一。刘洋的转变令所有人感到惊诧。在2009年上半年度的员工评比活动中,无论是个人的业绩,还是协同和沟通能力,刘洋的表现都非常糟糕,上司甚至将她列在有待淘汰的员工行列之中。 那么,是什么改变了刘洋,使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答案是:一本《论语》。2009年6月,为了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公司购买了一批《论语》分发给了员工。很多人拿到书后,往办公桌的抽屉里一搁,就再也没有碰过。刘洋却反复、认真地阅读了《论语》,并写下了一篇深刻的读后感反思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论语》中的教诲制订了改正方案。很快,同事们感觉到了刘洋的改变以往工作过程中那个心不在焉、面对问题时总是不断推卸责任和埋怨他人的刘洋不见了;一个关心和帮助他人、勇担责任、尽心尽力履行职责的刘洋出现在同事们的身边。 “ 非常感谢上司给了我一本《论语》,没有《论语》,我就无法理解仁爱,就无法理解敬业的真正内涵,更无法与同事们和-谐、友好地相处。”在授奖仪式上,刘洋如是说。 1 仁爱与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密切相关,是我们事业和人

高中语文 《仁者爱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之《论语》

《仁者爱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并积极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通过多方式诵读来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德育目标 从语气语调来探讨人物的性格从而理解“仁”的含义 探究“仁者爱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难点探究“仁者爱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流程:(1、设疑自探 2、解疑合探 3、质疑再探 4、运用拓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仁”字导入新课:“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频率极高。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比如: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2.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仁者爱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论语》来领会孔子是怎样“仁者爱人”的,大家把书翻到23页,总共十一则,今天我们来研讨一个问题就是:“仁者”如何实现“爱人”? 二朗读课文,归纳字词句式 请学生朗读5——11则,把重要字词画出来 1、设疑自探 预设问题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 特殊句式 2解疑合探 3质疑再探 4作业训练 三,小结 重点掌握本课文言现象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2、(一)设疑自探 预设问题 1. “仁”的根本是什么?(1.2) 孝弟这两点做好了才能做学问,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死读书。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问。” 2. “仁”的内涵是什么?即“仁”的真谛是什么? “仁”是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就是它的核心。这个核心不是孔子自己说的,而是他的一个叫曾参的弟子说的,就是“忠恕”。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到这一点难不难,你能做到吗?我知道有个人做不到,这个人是子贡,这是孔子告诉我们的。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是子贡很得意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譬如有人骂我,我会觉得不高兴,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多了不起!他向孔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听了便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来,但隐约中包涵有孔子自谦的意味,等于说,就算我为师的也不能完全做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为什么呢?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活着,一定烦恼了别人,这是必然的道理。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所以子贡说了这些话以后,孔子说他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人活在世界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了别人。不过,如能常生警觉,想到妨碍了别人时,尽量少妨碍一点,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所以说,绝对无私,绝对无欲,是做不到的。 3. 对“仁”的理解(6.30) “仁”的更高程度是“圣”,这是很难做到的。子贡讲的博施,就是讲社会福利。广博,无条件的把东西送给人家,救济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帮助。在孔子学生中,只有子贡敢讲这句话,因为他的钱很多,所以他敢吹这个牛,假如我博施、济众,老师,怎么样?可以算得是你所标傍的仁慈吧?孔子对子贡这个问题的答复很妙,他说,你说的这件事,太伟大了,岂止是对仁来说,实在是永远做不到,做不尽的大事业,我也做不到,就是古代圣帝明王如尧舜一样当权的人,也做不到。问题是在于一个人想做好事,绝对大公,很难很难,是做不到的。儒家是讲保留适度的自私,慢慢扩充到为公。我们大家要注意,三民主义的思想,就是从儒家这个思想来的。儒家的推己及人,我有饭吃,才想到你需要饭吃,分点给你,我们两个有饭吃才分给他,我们三个有饭吃,再分点给大家吃。一步一步扩充。如全体都要一下子做到,不但我们做不到,尧舜也做不到。所以孔子说子贡的理想太高了,孔子告诉他,真正仁的人,是要自己站起来,但是要顾虑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 4.“仁”的具体行为表现 在志向上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一、“仁者爱人”具体行为表现 10.17 马棚失了火,不问马,只问伤人了吗? 7.9 孔子对养生丧死的礼非常重视 15.42 对待盲人的态度 (补充:师是古代很重要的文化官,管音乐,艺术的大师。在春秋战国时期,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 陈述。 ?“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 “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②(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 ?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 ?(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 ?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 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同时也表明了孔子的通权达变。 ③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 ?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 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 ?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 《君子之风》 ?①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特色——重义崇德。(2分)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 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只要答一个方面就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②(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 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 ?③1.你认为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安贫乐道 ?2.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 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 这一比喻义的? ?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 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统编版 语文 五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 分类梳理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一、词语积累(课文内出现的) 笑嘻嘻白皑皑光溜溜皱巴巴白茫茫沉甸甸 美中不足铿锵有力指指点点香飘十里神气十足来回跳动微微一笑蹦来蹦去不动声色理所当然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脱鞋挽裤协调有序相背而行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无价之宝绝口不提理直气壮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高头大马负荆请罪同心协力高速公路呼啸而过难以置信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无穷无尽千真万确原原本本乌云密布狂风怒号倾盆大雨震天动地勤勤恳恳干干净净眉开眼笑一五一十恋恋不舍一张一合晃晃荡荡花花绿绿无拘无束富丽堂皇怒气冲冲自由自在日久天长相依为命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亭台楼阁山乡村野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天南海北风景名胜留恋其间建筑宏伟奇珍异宝绿油油寸草不生日夜不停讨人喜欢面容清秀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蛰伏不动连蹦带跳光光溜溜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酷暑炎夏恍恍惚惚密密层层恋恋不舍千变万化人山人海结结实实认认真真满怀信心一如既往翩翩飞舞蒙蒙细雨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成群结队

比翼而飞夜幕降临夕阳西沉心旷神怡熊熊大火 不可计数应接不暇面面相觑无边无际大呼小叫 官迫民反勉勉强强哭哭啼啼兴旺盛衰闭门不出 索然无味津津有味栩栩如生朦朦胧胧无病呻吟 自作多情风花雪月流光溢彩如醉如痴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花纹驳杂黯然神伤 千篇一律天高气爽云淡日丽香飘四野眼泪花花 真情实感呕心沥血 二、语文园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仁者爱人》教案

《仁者爱人》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仁者爱人》教案 教学目的: 、研读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文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 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三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 、导语:上节我们学习了“仁义礼智”,请问其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进入下一内容的学习。 2、板书题:仁者爱人——君子之道 二、初读感知 、识记: 輗( )

軏( ) 惮( ) 硁( ) 狷( ) 筲( ) 便( ) 狎( ) 弟同“悌” 2、初步感知:孔、孟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君子之道? 三、读析、讨论、质疑 、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意指器物各适其用但不能相通,君子则注重修养道德,成就通才,用无不周。

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便辟:惯于走邪道。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1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仁者爱人

第一课仁者爱人 原文: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③?” 颜渊曰:“请问其目④。”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⑤。”(《论语·颜渊》) 2、仲弓问仁⑥,子曰:“出门如见大宾⑦,使民如承大祭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 怨,在家无怨。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3、樊迟问仁⑩。子曰:“爱人。” 问知11。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12。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13”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14,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15!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16。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17,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18?”子曰:“其‘恕’乎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20?”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21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6、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①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②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归,称许,赞许。③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④目,条目,详情。⑤不敏,指资质愚钝。事,从事、实行。⑥仲弓,及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29岁。⑦出门如同接见贵宾一样恭敬谨慎。⑧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⑨在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有人。家,古代大夫的家族。⑩樊迟(前505或515—?),名须,字子迟,春秋时鲁国人(也有人说是齐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或三十六岁。○11知,通“智”。○12达,明白,了解。○13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直,正直,公正,这里指正直公正的人。错,通“措”,安排,安置。诸,“之于”的合音。枉,邪恶,这个指邪恶的人。○14乡,通“向”,先前。○15这句话的含义多么深广啊!○16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皋陶(gāo yáo),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在四方部落首领的推举下,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驩(huān )兜、三苗四人。尧去世后,他继了位,咨询四方部落首领,挑选贤人治理民事,还选拔治水有功的禹做继承人,是深受儒家学者推崇的明君的典范。皋陶,又写作“咎繇”,夏禹的贤臣。○17伊尹,商初大臣,尹是官名,伊是名字(也有人说他的名字是挚)。据说他是家奴出身,做有莘(shēn)女的陪嫁到了汤那里。汤先是让他做了“小臣”,后来又让他管理国政,并在他的帮助下消灭了夏桀。○18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的吗?○19大概是“恕”吧!○20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给有需要的民众以帮助,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吧?○21这何止是仁呢,必定是圣了! 17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诗歌总集 第一部《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3、屈原与贾谊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2)贾谊: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百家争鸣优质课教案

百家争鸣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B重点与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形成。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C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D教学过程 【单元解读】 本单元主要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主要介绍了以下四个问题: (1)主流思想是什么? (2)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3)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主流思想是什么呢? 时间上:主要指古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内容上: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 内涵上: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史 【导入新课】 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看到这些,老师感慨是:孔子究竟有什么价值,让这些政要精英们有如此行动、如此断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贤,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找启迪。” 【讲述内容】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什么是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概念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本课的课题。“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指的是什么? 生:所谓“百家”,是指“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君子之道》教案

《君子之道》教案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专题三:仁者爱人 课题:《仁者爱人》主备人:鲁江时间:2007、8、15 编号:7 教学目的: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仁义礼智”,请问其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进入下一课内容的学习。 2、板书课题:仁者爱人——君子之道 二、初读感知 1、识记: 輗()軏()惮()硁() 狷()筲()便()狎() 弟同“悌” 2、初步感知:孔、孟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君子之道?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意指器物各适其用但不能相通,君子则注重修养道德,成就通才,用无不周。 (2) 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3)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4)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6) 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7) 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8) 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9)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10) 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11)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12) 便辟:惯于走邪道。 (13)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1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15) 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16)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17)大人:指居高位的人。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

仁者爱人知识归类

《仁者爱人》练习 班级姓名 一、注音 1、盍.() 2、瞽.() 3、师冕.() 4、齐.衰.者() 5、厩.() 6、弋.() 7、左衽.() 8、沟渎.() 二、重要词语解释 1、泛爱众而亲.仁 9、盍.各言尔志 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0、敝之而无憾. 3、忠恕 ..而已矣 11、愿无伐.善,无施.劳 4、固.相师之道也 12、虽少,必作. 5、与师言之道.与 13、一.匡天下 6、子曰:“何事.于仁?”. 14、微.管仲 7、尧舜其犹病.诸 15、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8、自经 ..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入则孝,出则弟()通()解释 2、吾其被发左衽矣()通()解释 四、指出下面活用字的用法和意思 1、入.则孝,出.则弟(义:) 2、泛爱众,而亲仁.(义:) 3、尧舜其犹病.诸(义:) 4、己欲立而立.人(义:) 5、己欲达而达.人(义:) 6、可谓仁.之方也已(义:) 7、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义:)(义:) 8、敝.之而无憾(义:) 9、愿无伐善.,无施劳(义:) 10、老者安.之(义:) 11、少者怀.之(义:)

12、子钓而不纲.(义:) 13、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义:) 14、冕衣裳 ...者与瞽者(义:) 15、不能死.,又相之(义:) 五、一词多义 1、以 2、及 ①则以学文①师冕见,及阶 ②吾道一以贯之②非尔所及.也 3、其 4、信 ①尧舜其犹病诸①谨而信 ②吾其被发左衽矣②朋友信之 5、诸 6、而 ①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①谨而信 ②尧舜其犹病诸②子钓而不纲 7、于③己欲立而立人 ①民到于今受其赐 ②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③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④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六、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 1、吾道一以贯之 2、何谓也 3、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4、可谓仁之方也已 5、子退朝 6、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7、子曰:“阶也。” 8、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七、默写 1、子曰:“弟子,,,,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颜渊曰:“,无施劳。” 3、子曰“,朋友信之,。”

仁者爱人教案

《仁者爱人》教案(第一课时) 陈海军 一.导入 “仁”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新名词。 据统计,在《尚书》中“仁”字出现1次;在《诗经》中“仁”字出现2次;在《国语》中,“仁”字出现24次;在《左传》中,“仁”字出现33次;在《论语》20篇中,“仁”字出现109次。分析这历时性的分布情况,大致可以看出,时间愈靠后,“仁”被提及的次数愈多。到孔子这里,“仁”的内涵愈来愈复杂,地位愈来愈重要。孔子把“仁”作为较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成为儒家道德伦理中一个关键词汇。“仁”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在《克己复礼》一课中已经接触到了“仁”。回顾一下: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问:什么是“仁”? 约束自己回归于礼就是仁。实践仁德全靠自己。 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是礼的基础、内核。 今天,我们来学习《仁者爱人》以进一步探究“仁”的内涵,深入了解儒家的仁爱观。 二.释题 题目“仁者爱人”也是出自于《论语》里的一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是大教育家,因材施教,樊迟是孔子的一个不怎么聪明的学生,因此孔子用最浅显的语言跟他讲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那么仁者具体该如何去“爱人”呢?我们学习课文的章节来探讨。 三、朗读1—4章。 1、你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学生大声自由朗读1—4章。 2、我们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齐声朗读一遍。 四、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 学习文言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是一个重点。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解、使用工具书,与同学合作,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以及特殊句式。有疑难的也要作个标注。 前面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文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通假字 问:这四章中有几个通假字? 明确:只有一个通假字: 入则孝,出则弟.:通“悌”,敬爱兄长。

论语仁者爱人读后感

论语仁者爱人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XX为您带来的是论语仁者爱人读后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论语仁者爱人读后感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他的内容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孟子原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首先说,孟子是孔子非常优秀的学生,“仁者爱人”的提出,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体现。写作已经开始,我只好不得已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我想到,仁者爱人的首要观点是对人出发,他并不是对待金钱又或其他事物,说明人是儒家重要表达对象。其次是爱人,爱,当然不是指喜欢之类的异性之间的关系,爱,应该是种仁慈,是说我们要怀有慈悲之心去关爱他人。爱人的主体是仁者,说明爱人是仁者的重要体现,而他反过来却也暗示着仁者是爱人的这一属性。原本在我但看来,仁者就是善良和博爱的属性,当再看看孟子的话,他说仁者不仅是充满善良和爱意的人,更重要的是,仁者是智慧的,而人格魅力就是其霸气了。孟子说:“爱人

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再来回味他的话,很明显的是我们都可以明白他说的话,他就是说关爱他人的人,他将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他将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虽然我们都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作为圣言,它拥有重要意义。 仁者爱人不只是说给老百姓听的,那些古代的文人,都很希望自己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赏识,大部分的文人的抱负是:倘若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则不仅能升官发财,还能高高在上,得到他人的膜拜。然而还有另一部分的人,他们是有着崇高理想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圣人,他们期待着那一天尽快到来,如果统治者可以选择“仁者爱人“的思想,他们就是会善待百姓的,当然百姓的生活就会愈见幸福,而统治者则又得到百姓的爱戴,这是难得的安居乐业。刘备因为懂得人心的重要性,友好对待百姓,最终获得人民的爱戴,秦朝灭亡的悲剧无不与秦始皇的暴政有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的深远意义在这些典故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代企业的发展,马云的阿里巴巴非常成功,甚至拥有阿里巴巴股份的员工因为阿里的上市而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往前说,阿里成功后,马云并没有独揽股份,而股份的分散则会使他更赢得员工的信任。团结合作,上下一心正是使得公司不断强大的原因。 因此,直到今天,上千年的儒家圣言仍然不会遭遇淘汰,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第四单元仁者之爱 教案

第四单元仁者之爱 13.仁民爱物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仁民爱物”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仁民爱物”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论对于仁民、爱物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 三、学文立志 1.师:学生自读故事《里革断罟匡君》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读完故事,你了解“仁民爱物”的含义了吗? 四、忆事思辨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 讨论:下列情境使你想到了什么?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1.政府永远站在人民身边,我们会竭尽全力保护大家安全。 2.要方便袋吗?我自己带了环保购物袋。 3.你们人类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的感受啊? 五、博学研思 1.自读《环保雨伞》 2.资料卡 六、学以致用 想一想生活中应怎样爱护身边的人和生态环境。将你做过的事情记录下来吧。

14.仁者爱人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仁者爱人”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仁者爱人”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论对于仁者爱人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 三、学文立志 1.师:学生自读故事《范蠡三散千金》 讨论: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自己是不是很开心。 读完故事,你了解“仁者爱人”的含义了吗?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思考题一、阅读材料1.6(第一章),然后回答问题。 儒家认为“修身”与“学文”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孔子认为“修身”是“学文”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先要提高品德修养,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文化。一个人如果有大学问却无德行,很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而祸害无穷;一个人如果只有德行而无学问,对社会的贡献就会很有限。所以儒家强调以“修身”为本,以“学问”为用,两者不可偏废。 二、阅读材料4.15(第二章),然后回答问题。 1、结合注释,用孔子的名言来概括“忠”、“恕”的内涵。 答: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孔子“恕”的理解。 答: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的基本途径。孔子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孩子,这就是行仁之道,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3、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观?试作简要评述。 答:孔子的“忠恕”观,意味着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首先要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为前提,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 三、阅读材料5.12(第三章),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与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正好相吻合吗?为什么孔子却说“非尔所及也”? 答:孔子提倡人人都应具有“仁爱”之心,但要达到生命的完美状态,那要穷其一生去追求。因而孔子语重心长地告诫子贡,你现在不可能完全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阅读材料6.30(第四章),然后回答问题。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 答:“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答: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五、阅读材料5.26(第五章),然后回答问题。 1、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子路、颜渊、孔子的志向。并说说他们志向的差别主要在哪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