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达格列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思考

达格列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思考

达格列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思考
达格列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思考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

附件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药品上市后个例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指导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包括持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持有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参照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上市后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ICH E2D),制定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持有人开展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本指导原则中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单个患者使用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指持有人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项目填写的个例药品不良反应及相关信息的表格或元素集合。 1.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 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是最基础的药物警戒活动,收集个例药品不良反应并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告,是持有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持有人应建立面向医生、药师、患者的有效信息途径,收集来自医疗机构、经营企业、患者电话或投诉报告的不良反应,主动收集学术文献、临床研究、市场项目中的不良反应,拓展网络、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等的信息收集途径。

1.1 非征集报告收集途径 非征集报告来源于医生、药师、患者等主动提供的自发报告,也包括来自学术文献和互联网及相关途径的报告。持有人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医生、药师和患者报告不良反应,并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手段干涉报告者的自发报告行为。 1.1.1 医疗机构 持有人应指定医药代表,通过日常拜访医生、药师或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沟通,收集临床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医生、药师的访问应定期开展,进行良好的记录并保存。持有人或其经销商在与医疗机构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时,应让医疗机构充分知晓持有人的不良反应报告责任,鼓励医生向持有人报告不良反应。 1.1.2 药品经营企业 持有人直接从药品零售企业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应确保药品零售企业知晓向其报告不良反应的有效方式。建议持有人建立药店定点收集计划,定期从指定药店收集报告,并对驻店药师或其他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信息收集的目标、方式、内容、技巧、存储要求等,确保不良反应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持有人通过药品经销商收集个例不良反应信息,双方应签订委托合同,持有人应定期评估经销商履行信息收集责任的能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收集的数量和质量。 1.1.3 电话和投诉 药品说明书、标签中公布的生产企业电话是患者报告不良反应、进行投诉或咨询的重要途径。持有人应指定人员负责该电话的接听,收集并记录患者或其他个人(如医生、药师、律师)报告的不良反应信息。电话应保持畅通,工作时间应有人接听,非工作时间应设臵语音留言。电话号码如有变更应及时更新说明书—2 —

盐酸吡格列酮片使用说明书

盐酸吡格列酮片使用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吡格列酮片 商品名:艾汀(ActIns) 英文名: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汉语拼音:Yansuan Bigelietong Pian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吡格列酮,其化学名为(±)5-[4-[2-(5-乙基-2-吡啶)乙氧基]苯甲基] -2, 4-噻唑烷二酮盐酸盐 其结构式为: C19H20N2O3S·HCl 392.89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作用]本品属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通过提高外周和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其主要作用机理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γ核受体,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 [药代动力学]据国外文献报道 1次/日口服给药24小时后,总吡格列酮(吡格列酮和其活性代谢产物)血清浓度仍比较高。7天内,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达到稳态血清浓度。稳态时,吡格列酮的两个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代谢产物Ⅲ(M-Ⅲ)和Ⅳ(M-Ⅳ),血清浓度达到或超过吡格列酮的水平。在健康志愿者和2型糖尿病人中,吡格列酮占总吡格列酮峰浓度的30%~50%,占血清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20%~25%。 分别给药15mg/日(相当于1片/日)及30mg/日(相当于2片/日),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血清峰浓度(C max)、AUC和谷血清浓度(C min)均成比例增加。而以60mg/日(相当于4片/日)给药时,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增长略低于此比例。 吸收:口服给药后,空腹情况下,30分钟后可在血清中测到吡格列酮,2小时后达到峰浓度。食物会将峰浓度时间推迟到3~4小时,但不改变吸收率。 分布:单剂给药后吡格列酮的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d/F)是0.63+0.41(平均值+标准差)升/千克体重。在人血清中,吡格列酮蛋白结合率很高(>99%),主要结合于血清白蛋白,也与其它血清蛋白结合,但亲和力低。代谢物M-Ⅲ和M-Ⅳ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也很高(>98%)。代谢:吡格列酮通过羟基化和氧化作用代谢,代谢产物也部分转化为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物。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代谢产物M-Ⅱ、M-Ⅳ(吡格列酮的羟基化衍生物)和M-Ⅲ(吡格列酮的酮代谢产物)均有药理活性。在多次给药后,人血清中主要的药物形式除吡格列酮外,还有M-Ⅲ和M-Ⅳ。稳态时,在健康志愿者和2型糖尿病人中,吡格列酮均占血清总峰浓度的30%~50%和总AUC的20%~25%。 当与表达人的P450或人肝微粒体一起孵育时,吡格列酮主要形成M-Ⅳ,也生成少量的M-Ⅱ。在吡格列酮肝代谢中,细胞色素P450的主要同功酶为CYP2C8和CYP3A4,其他很多同功酶,包括主要分布在肝外的CYP1A1也参与代谢。在体外等摩尔浓度时,酮康唑可抑制达85%的吡格列酮经肝代谢。与人P450肝微粒体孵育时,吡格列酮并不抑制P450活性。尚未进行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 一、药品不良反应定义:(Adverse drug reactions)。英 文缩写:ADR )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即为药品不良反应。 注:判断ADR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药品必须合格,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及其他不合格药品出现的反应,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二是用药必须符合药品说明书明示的规定,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任何非正常的、不合理的及超大剂量的经验用药、没有根据的所谓“个体化给药”不是药品不良反应;三是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具有非预期性和有害性。 例如:卡托普利片,主要成份是卡托普利,用药主要目的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在正常用药用量的情况下,有的人会出现干咳、眩晕、头痛、心律加快等有害的不良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一)按药理作用关系:可分为A型、B型、C型三种; (二)按不良反应等级:可分为一般、严重、新的; (一)按药理作用关系分类 A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相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例如:阿司匹林片,它的主要成份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主要功效是解热镇痛,普遍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等,按要求一般解热用药不超过3天,止痛用药不超过5天,超过上述规定患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A型不良反应。 B型不良反应:是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其特点是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而且时间关系明确。 例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它的主要成份是青霉素钠,主要功效是抗菌消炎,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进行了过敏皮试,但也会出现一些皮疹、荨麻疹较常见的不良反应,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B型不良反应。 C型不良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其潜伏期较长,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其特点是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难以用试验重复,其发生机理不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例如:四环素类药物不仅可以影响婴幼儿时期发育的乳牙牙色,而且孕妇若服用此类药物,还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期发育的乳牙牙色。许多儿童的牙齿与骨骼发育障碍均与长期服用四环素有关。—C型不良反应。 (二)按不良反应等级分类

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2-06T10:01:02.8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胡旭琴 [导读] 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恢复代表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血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 胡旭琴 (山西省古交矿区总院马兰分院 030205) 【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入选患者分为接受胰岛素促泌剂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共两组,疗程为3周,且在治疗1周后均加口服吡格列酮片。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检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睡前血糖)。治疗两周后。加服吡格列酮前血糖达标率60%,加服吡格列酮片后一周的血糖达标率94.7%。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服吡格列酮前后胰岛素日均用量分别为(22.2±10.6)U,(9.4±6.4)U,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加服比格列酮后,原服用胰岛素促泌剂需减量。且加服吡格列酮后仅有5人有轻微胃肠道反应,但可以耐受。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吡格列酮与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促泌剂与胰岛素的用量。同时,比格列酮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关键词】吡格列酮;联合;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155-01 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恢复代表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血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使患者的糖尿病回到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更早期阶段,部分患者不用任何药物,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得良好的血糖水平[1]。本文目的旨在探讨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于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3.5±9.2)岁。病程(1.4±1.1)年。 1.2 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国际通用的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依据: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②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126mg/dl)或③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 mmol/L(200mg/dl) 1.3 纳入标准综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性别不限。全科2型糖尿病患者同意采用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治疗期间并未使用其他相关药物。 1.4 排除标准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水肿、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转氨酶高于3倍正常值。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冠脉支架术后、冠脉搭桥术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和乳糜血患者。 1.5 方法患者入选后,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等专业指导教育1天后,筛选入组试验。入组后随机分为两组。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口服胰岛素促泌剂治疗组。两组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匹配。其中,胰岛素组19里,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口服胰岛素促泌剂治疗组15例,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治疗。(1).测定所有受视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血糖测定采用己糖激酶法,血脂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所有入选患者分别给予胰岛素泵治疗与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一周,并依据每日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计量与口服药物的剂量。一周后,均分别在原治疗基础上口服吡格列酮片15mg/日,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检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睡前血糖)。(3).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 ≤7mmol/L,而且餐后血糖≤10mmol/L,而又不出现低血糖现象,血糖值≥4mmol/L,计算出每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血糖达标率及胰岛素、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肠溶片的日用量。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1)治疗一周后,血糖达标率为60%,两周后(即加服吡格列酮片一周),血糖达标率为94.7%,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2)一周后胰岛素日平均用量为(22.2±10.6)U,联合比格列酮治疗后一周时胰岛素日平均用量为(9.4±6.4)U。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口服瑞格列奈片与二甲双胍肠溶片在联合吡格列酮片治疗后均减半量以上。(3)治疗两周后,有4人停用胰岛素治疗,有2人停用瑞格列奈片,加服吡格列酮片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有5人有胃肠道不适,出现腹泻、恶心,但可以耐受,给予抑酸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无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 3 讨论 吡格列酮为噻唑烷二酮类,又格列酮类。主要通过结合和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起作用。该受体被激活后通过诱导脂肪生成酶和与糖代谢调节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脂肪细胞和其他细胞的分化,并提高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故被视为胰岛素增敏剂。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胰岛素抵抗明显者。DeFronz教授在最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中阐述吡格列酮可以使糖耐量减低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72%,同时吡格列酮优于罗格列酮,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能够安全有效的降糖[2]。此外,胰岛素可以有效快速降低血糖,早期应用可部分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部分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使新发2型糖尿病恢复至自然病程的早期,部分患者可以停用药物治疗,饮食运动疗法可使血糖在一定时期内控制良好[3]。通过胰岛素输注[4]以及用胰岛素类似物Lispro[5]来模拟第一时相分泌,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还可以降低胰升血糖素浓度。1997年,Hasan等对1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经过2周的胰岛素泵治疗,有5例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得至少2年的良好的血糖控制[6]。我们研究证实,口服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治疗均可以有效降糖,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后的血糖达标率显著高联合治疗前。节约胰岛素用量约50%,而且口服胰岛素促泌剂的剂量也减半量以上。 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诊肥胖的患者,在生活方式的干预基础上,早期联合吡格列酮与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的用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从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的角度,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延缓胰岛B细胞凋亡速度。 参考文献 [1]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3(1):5-9. [2]DeFronzn RA,Tripathy D,Schwenke DC,et al.ACT NOW Study.Pioglitazone for diabetes prevention in impaired glucose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 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5.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 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药理学分类。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 型反应和C型反应。A型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包

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程序

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程序。 适用X围:适用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检索。 负责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主任、质量保证部部长、科研中心监测人员。 内容: 一、国内文献检索 (一)、中国知网(KI) 1、简介 中国知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293279.html,),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体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分为基础科学、工程科技、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等10个专业文献总库,168个专题数据库,中心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 其中医药卫生科技文献库涵盖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外科学,泌尿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肿瘤学,眼科与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学,皮肤病与性病,特种医学,急救医学,军事医学与卫生,药学等医药学领域。截至2011年6月,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778种,全文文献总量3200多万篇,其中药学方面的文献量达61万多篇;收录来自397家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15万多篇,其中药学方面的文献量达5600多篇。收录来自598家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15万多篇,其中药学方面的文献量达2万多篇。 2、检索方法 KI有文献检索、知识元检索、引文检索等多条途径。本书仅介绍文献检索、高级检索两

种方式,更多检索方式可从KI获取。 1)简单 简单检索即在全文中进行检索。在检索框中输入检索关键词后,点击“”按钮进行检索,见图1 图1 2)高级检索 点击“高级检索”进入高级检索页面。页面上提供高级检索及其相应的检索控制项(主题、篇名、作者、作者单位、发表时间、文献来源、支持基金)。见图2 高级检索步骤: 第一步:选择主题:在主题框中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可以通过主题框前方来增加或减少检索条件; 第二步:输入检索词:在检索框中输入; 第三步:设置其他检索项和检索词以及逻辑运算符(并含、或含、不含); 第四步:选择检索控制: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检索控制条件:扩展、关系、起止年份、匹配。 第五步:点击检索键进行检索。 图2 3、文献下载 以“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为检索词为例,利用简单检索方式,在检索词输入框中输入“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检索。

药学文献检索(专科)

现代远程教育 《药学文献检索(专科)》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刘伟 07年 6 月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文献和药学文献的定义;文献的类型;检索语言;检索的方法;检索途径。 熟悉:文献检索的定义和原理;文献检索工具;检索步骤。 了解:文献的特点;重要性。 (二)本章重点、要点 文献的类型;检索语言;检索的方法;检索途径。 (三)本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文献;药学文献;核心期刊;标准;药学文献检索;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索引。 2.简答题: (1)依据检索对象的不同,简述文献检索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简述检索语言在信息检索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3)简述题录和文摘型检索工具的联系及区别? (4)简述索取原始文献的方法? 3.论述题: (1)请论述文献按加工层次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和联系。 (2)论述常用的检索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3)论述从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文献检索的途径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4)论述文献按载体的形式如何划分,及其特点? 第二章中文医药学检索工具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的编排结构、检索途径与方法; 熟悉:《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的概况;《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的使用技巧;;《中国医学文摘》的概况、编排结构和检索途径。 了解:《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的分类目次;《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 药卫生》的概况、编排结构和检索途径及方法 (二)本章重点、要点

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了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药品有关的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 三、责任人:药品不良反应管理专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QA主管、质量管理负责人及质量受权人依据其职责执行本规程。 四、程序: 1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公司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具体检索申报工作由不良反应专员负责。 2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 2.1药品注册申请时,申报资料项目中需要提交相应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报告时;2.2申报非处方药; 2.3申报中药保护或延长保护期; 2.4申报药品进口注册; 2.5申请单独定价或优质优价; 2.6申请药品再注册; 2.7申请药品不良反应文献跟踪检索; 2.8其他安全性评价时。 3 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 3.1药品不良反应专员根据检索目的,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表》。其内容包含如下内容。 3.1.1药品名称:根据拟查询药品的说明书填写该药品的相应名称,如中文名称、商品名

称、英文名称; 3.1.2药品类别:根据药品的类别性质,选择对应的药品类别。类别包含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品、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进口药品、医保药品、中药保护品种。 3.1.3药品的基本信息:剂型、规格、处方/配方、不良反应/禁忌、批准文号、上市时间、药品标准。 3.1.4申报单位:据实填写申报单位信息,包含: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传真。 3.1.5检索目的:根据检索需求,选择填写相应的目的。目的包含:申报非处方药、申报中药保护或延长保护期、申报药品进口注册、申请单独定价或优质优价、申请药品再注册、申请药品不良反应文献跟踪检索、其他。 3.1.6其他:选择性填写内容,包含取报告方式、是否加急、交送材料的电子版本(药品说明书、药品质量标准、国内外ADR情况、中药材地方标准)。 3.1.7在填写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表》申报单位相应位置加盖鲜公章。 3.2其他证明文件 3.2.1资料项目包含 3.2.1.1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表、质量标准和说明书及其相关证明性文件; 3.2.1.2处方/配方中的中药材地方标准; 3.2.1.3自我真实性保证声明; 3.2.1.4《授权委托书》 3.2.2证明性文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变更的文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历次补充申请批件和备案情况公示结果:包括药品注册批件、统一换发批准文号的文件、药品注册证、与取得批准文号有关的其他文件;经批准按《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批件(备案情况公示)及说明书样稿;其他补充申请批件、备案情况。 3.3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 3.3.1申请单位应按照要求完整、准确地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表”中各项内容,并加盖公章。申请表中剂型的填写应该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附录制剂通则书写规范。一份申请表只能填写一个品种的一种剂型(可以有多种规格)。 3.3.2申请资料应完整、清晰,要求签字的须签字,每份加盖单位公章。申请资料需提交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使用操作规程

目的:为确保本公司生产的所有药品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经调查处理后的数据及时准确的上报,特制定本操作规程文件。 范围:适用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填报操作。 职责:药品不良反应监督专员执行本操作规程,质量部经理负责监督管理。 内容: 1.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 第十三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第十五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不具备在线报告条件的,应当通过纸质报表报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由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代为在线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的上报时间: 2.1一般药品不良反应:应在发生后30日内报告; 2.2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在15日内报告; 2.3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中死亡群体事件调查表先电话或即时通讯等方式联系市中心,经组织核查为真实后,按照要求再进行在线填报; 2.4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登入地址: 电信用户: 联通用户: 也可百度搜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链接点击进入; 如下图: 填写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点击“登入”系统; 4.报告表的上报与填写: 4.1登录系统后查看首页,页面左侧显示的是所有功能树,中间显示的是公告通知和预警信息,下面显示的是提醒信息等; 首次报告:个例不良反应上报,使用此功能模块。 严重跟踪报告:对本企业已上报的严重报告表进行跟踪 操作时,使用此功能模块; 报告表检索:查看本企业已上报的报告表时,使用此功 能模块; 已报告列表:查找本企业上报的所有报告表时,使用此 功能模块; 报告查重:在此功能模块;可以查找重复报告; 暂存报告:想查找在填报时由系统自动暂存或者人工手 动暂存的报告时,使用此功能模块; 补充材料管理:可以查看到本级要求下级补充资料的报告表与上级单位要求本级补充资料的报告表; 修改申请管理:对已经上报的报告表进行修改,需要向上级单位进行申请,上级单位过后会在“修改申请管理”模块里进行修改;

盐酸吡格列酮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盐酸吡格列酮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26T14:24:35.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李海倩[导读] 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1],是由于胰岛细胞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疾病 李海倩(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江苏徐州221003)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106-02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服用盐酸吡格列酮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疗效分析,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FBG、2HPG、HbAlc、FInS、hsC-Rp等变化。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对比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4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该药物3个月后,FBG、2HPG、HbAlc、FInS、hsC-Rp、TG、TC、LDL-C、GPT和患者体重,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有所上升,其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很好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盐酸吡格列酮糖尿病有效性安全性 盐酸吡格列酮英文: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ACTOS 药理作用本品为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为高度选择性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 )的激动剂,能激活PPARγ,调节许多控制葡萄糖及脂质代谢的胰岛素相关基因转录。受体后水平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1],是由于胰岛细胞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疾病,临床治疗中控制难度较大,患者较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且还会扰乱患者的其他代谢功能[2]。盐酸吡格列酮,是一种改善糖脂代谢较好的药物,我院在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为2010年2月~201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WHO标准)。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41~65岁之间,平均54.14岁。患者糖尿病病程在3个月~11年,平均4.1年,均在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即开始服用口服药进行降糖。患者中,无心肌疾病、肝肾疾病、贫血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未使用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在此试验前均未服用盐酸吡格列酮。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患者服药前与服药后的自身对照比较方法。测量患者在服用此药前的基本生命体征。患者在保持原有服用的降糖药物不变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用盐酸吡格列酮,观察患者在治疗后1、2、3个月的FBG、2HPG、HbAlc、FInS、hsC-Rp、Hb等变化。随访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同时监测患者TG、TC、HDL-C、LDL-C、GPT和患者体重变化,对比治疗前有无明显差别。 1.3数据处理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软件,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即(x-±s)。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 、餐后两小时血糖 2H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值均较快且平稳地下降,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与患者服用此药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FBG、2HPG、HbAlc、FInS、hsC-Rp、Hb的影响 注:各值与治疗前相比,* p<0.05,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经过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TG、TC、LDL-C、GPT和患者体重,均有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T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PT(谷丙转氨酶)和体重的影响。 注:各值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40例患者在服药治疗3个月中,有1例出现下肢水肿,利尿治疗后好转,2例出现空腹低血糖,不良反应率为7.5%。此3例患者均未退出本次试验。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就有可能引起一系列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而盐酸吡格列酮,作为一种新型的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3],它对糖尿病患者身体各部分的PPAR受体(如脂肪、肝脏、大肌肉等),都有很好的激活作用,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促成胰岛素转录,进而有效地提高身体各部分对血糖的利用。尤其是对于服用磺脲类和双胍类的药物的患者[4],如果能联合使用,可以增强药性,有效且平稳地控制血糖。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 发布日期:2016-05-26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答: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如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等。 5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答:是的。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

糖尿病常用药物及其副作用

糖尿病药物分类及副作用 1.胰岛素: 包括短效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注射剂、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等。该类制剂主要适用于需要采用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患者的治疗2、格列奈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为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相降低餐后血糖,其特点为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常见不良反应也是低血糖,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磺脲类药物轻。 2.磺尿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等。磺尿类药物为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适宜不太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3.双胍类药物: 其作用机理为不促进胰岛素分泌,其降糖作用机理是促进组织无氧糖酵解,加强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此外还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是肥胖糖尿病病人的一线药。此类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4.复方制剂: 格列本脲与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奇特与盐酸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等。这两种

降糖药作用互补,可改善2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格列本脲通过促进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释放来降低血糖,盐酸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人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性,同时减少肝糖生成,但无法刺激胰岛素分泌。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PPARγ激动剂。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此类药物包括盐酸曲格列酮、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等。 6.磺酰脲类药物: 其作用机理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磺酰脲类药物是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所有的磺酰脲类药物均能引起低血糖。此类药物包括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常用糖尿病药物副作用 1、磺脲类: 如优降糖、美吡达、瑞易宁、达美康、糖适平、安多美等。 主要副作用是引起低血糖,少数病人会发生皮疹、多形性红斑、水肿,有一定的肝肾损害。 2、格列奈类: 如诺和龙,较少发生严重低血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昏、头痛、乏力、食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 药物是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导致另一些疾病。能够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很多,按其来源分类,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抗生素、生物制品、人工合成药、中成药等;如果按照药理作用分类,其几乎可以包括迄今为止临床应用中所有类别的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可侵及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等,以及致突变、癌变和畸形等。 药品不良反应具有自限性特点,发现早,处理及时,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已经出现了严重反应甚至影响到人体的组织器官功能,除停药外,还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和治疗。 了解和学习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监控意识,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药品不良反应基本概念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主要是指合格的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无关的有害反应。这些反应不同程度地损害着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严格地讲,ADR主要是指常规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而广义的药品不良反应还应包括超剂量给药、意外给药、蓄意给药、药物治疗错误、药物滥用、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种不良后果。据此,药品不良反应的判定必须具有以下三点:第一、药品必须是合格的。所谓合格药品,指的是符合我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药品标准并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假药、劣药产生的不良后果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畴。 第二、患者使用药品和医师指导用药必须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或没有违反药品的配伍禁忌以及用法用量。误用、滥用药物所造成的后果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第三、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出乎事先预料。 以上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才可鉴定为ADR,这与由人为过失造成的药品纠纷不同。对ADR进行严格的界定,是正确诊断和救治由ADR引起的机体有害反应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区分ADR和其他形式的药品纠纷,以利于法律责任的认定。 (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1、按药理学分类 Rawlins等在1977年首先提出了一个简便的ADR分型方法,把不良反应分为两种类型,即A型和B型。 A型(增强型)反应指因某种药物正常的药理作用过强而引起的反应。这类反应可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性预知,通常呈剂量依赖型,如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动过缓。A型反应较常见,一般可以预知,

10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检索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检索程序 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应对不良反应信息每月检索1次,并形成具体的检索记录。不良反应检索记录见附表一。 2、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种类有:公开发表的病例报告;ADR报告系统的病例报告;专题研究论文;综述性资料;ADR方法学研究;新闻类资料;政策法规性资料 3、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来源主要有:参考书、工具书;报纸、杂志;会议资料, 临床资料及各种宣传材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4.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检索方式 4.1图书检索 4.1.1图书检索方法 手检:中图分类号、作者名、图书名等。 软件检索:作者、编辑、出版团体机构、书名、分类号、索书号、主题词以及期刊名、ISBN、ISSN号等为检索入口进行检索 4.1.2 常用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4.1.2.1 M.N.G.Dukes: Meyler‘s Side Effects of Drugs (文本, CD-ROM) 公认ADR的权威著作, 1957-1997已出12版.,每章有参考文献。索引系统:别名索引(Index of synonyms)、药物索引(Index of drugs)、主要副作用索引(Index of major side effects)、主要相互作用索引(Index of major interactions)。 4.1.2.2 M.N.G.Dukes: Side Effects of Drugs Annual (1977创刊,每年1月出版) 世界范围的年度新资料和动态调查, Meyler's的姊妹篇。索引系统:药物索引(Index of drugs)、副作用索引(Index of side effects)。 4.1.2. 3 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 (1999, 32ed, UK) (文本和CD- ROM) 每种药品有“不良反应,处理,注意"一节,有较全面的概述,病例报告及参考文献,通常可先查阅此书。 4.1.2.4 Physicians‘Desk Reference (PDR) 每年一版(文本, CD-ROM)。美国批准上市的药品说明书,世界上ADR最详细的药品说明书,有CD-ROM的ADR系统和药物相互作用系统,检索极方便 4.1.2.5 孙定人等编: 药物不良反应(人卫出版社,1988第1版,1996第2版) 以Meyler's和国内期刊资料为主, 国内第一部ADR专著 4.1.2.6 张克义等编: 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辽宁科技出版社,2001年第1版) 全书18章,1000多种药物,主要论述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原则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用药时注意以下几点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了解患者及家族的药物和食物等过敏史 2.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3.用药 4.使用新药 5.注意定期监测器官功能 6.注意ADR症状 7.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 一问过敏史二看老幼孕三选合适药四用要合理五监早发现 二、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药物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 ——某些药物缺乏高度的“选择性”。 如:抗肿瘤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杀伤宿主的正常细胞,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2)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玩“杂技” 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与抗凝血药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一)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 ——意外的、未知的、发生率低的不良反应只有在上市后的大面积推广使用中才能显现。 2.减少ADR的危害 ——即: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及时处理; 3.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是相对的; 4.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警灯常鸣” (二)监测方法 (三)程度分级标准 药品不良反应按照程度分为三级—— 轻度:指轻微的反应或疾病,症状不发展,一般无需治疗。 中度:指不良反应症状明显,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中度损害。 重度:指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严重损害,缩短或危及生命。 (四)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不良反应的判断 ——是否为药物不良反应? ——是哪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1.ADR评价标准(方法):

——判断是否为某药物的不良反应? 时间顺序 ①用药与ADR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 用药在前,ADR在后; 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或死亡在用药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发生。 报告时,要注明用药时间和ADR出现时间。 是否已知 ②可疑ADR是否符合药物已知的ADR类型。 符合有助于确定; 不符合不能轻易否定(未知的、新的)。 停药消失 ③停药或减少剂量后,可疑ADR是否减轻或消失。 停药或降低剂量,若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则有利于因果关系的分析判断。 给药再现 ④再次接触可疑药物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ADR的再出现可以肯定因果关系; 再次给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应慎用。 排除其它 ⑤所怀疑的ADR是否可用患者的病理状态、并用药、并用疗法的影响来解释。 2.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五条标准,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有6级,即: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表见表。 表4-1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表 ①②③④⑤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可能无关--±??±? 待评价需要补充材料才能评价 无法评价评价的必须资料无法获得 (1)肯定 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 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 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激发试验阳性); 有文献资料佐证; 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2)很可能 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 (3)可能 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 有文献资料佐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