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较初等教育期末复习(简答题)

比较初等教育期末复习(简答题)

比较初等教育期末复习(简答题)
比较初等教育期末复习(简答题)

1.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见教材P4)

第一,比较教育以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第二,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第三,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第四,比较教育以整个教

育领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

2.简述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见教材P9,答题时适当展开)

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五大任务是:(1)了解别国的教育(2)认识本国的教育(3)认识教育的规律(4)推动教育改革(5)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

3.学习比较教育有什么意义(见教材P37)

(1)增长教育知识(2)学习别国经验(3)形成教育观念

4.比较教育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出哪些特点?(见教材P28)

研究规模迅速扩大,地方和国际性比较教育团体涌现,研究成果影响巨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5.“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见教材P13,答题时适当展开)

(1)比较教育的“史前期”。(2)比较教育领域的创建时期。(3)比较教育的学科建制时期。(4)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5)教育的泛化发展时期。

第3、4章

1. 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见教材P97)

(1)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2)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3)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4)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5)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6)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2. 简述英国幼儿学校的教育目标(见教材P105)

英国幼儿学校的教育目标为①锻炼幼儿的体格。②培养良好的习惯。③发展幼儿的个性。④训练幼儿说话和听话的能力。⑤提供活动和游戏的机会,认识较多的事物,以增进其生活知能。

3.简述英国小学教育目标(见教材P105)

英国小学教育目标为①发展儿童身心健康。②陶冶儿童优良行为。③增进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与兴趣。④培养儿童正确的观察能力。⑤指导儿童正当的课余治动。⑥激发儿童养成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4.简述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见教材P142)

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能力和个性。虽然在所设的课程上与学科中心课程相似,但它的教学目标更为广泛、教学组织方式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由教师自己创造,书本、教材和教具的使用也都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一般采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因此,又称为“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5.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那些?(见教材P176,答题时适当展开)

(1)社会发展(2)文化、教育传统(3)教师(4)课程改革政策

1. 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评定中的课程作业有那些类型?(见教材P193)

实践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所进行的各种实验、观察、独立完成的美术作品以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书面作业。包括一些客观性测试例如简答题、抢答题等,也包括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口头、听力作业。主要用于英语学科的学业评价中;表演作业。适用于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学的学业评价中。

2. 法国初等学校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应遵守的科学教育的三条原则是什么?(见教材P195)

一是凡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进行;二是凡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到手的东西,绝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三是凡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强调教师应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教学活动。

3.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哪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事?(见教材

P198)

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事,一是先说个笑话,让学生把笑话编写成故事;二是看图编写故事;三是提供几个词汇,让学生利用这几个词来编写故事;四是阅读报刊上的某一新闻或消息,让学生围绕此消息来编写故事。

4.简述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见教材P234)

(1)注重社会性道德教育(2)内容安排强调阶段性和现实性(3)多渠道、多途径实施公民教育。

5.简述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见教材P241)

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好公民: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提倡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宏大量和相互体谅;培养协商解决问题的美德。

第7、8章

1. 目前在英国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那些条件?(见教材P272)

目前在英国,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1)必须经过教育专业训练,取得教育学士学位。(2)必须通过英语和数学考试,获得证书。(3)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试用,而且试用考试必须合格。

2.目前在法国的幼儿学校和小学中,除校长外,还设有那三个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见教材P277)(1)教师委员会(2)家长委员会(3)学校理事会

3.简述英国对初等学校初任教师的初任培训的监督和帮助的具体做法。(见教材P313)

第一,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第二,设定专业成长目标和行动计划。第三,对新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主要是听课。第四,召开专业考察会议。

4.简述法国初等学校教师的资格竞争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的内容。(见教材P318)

初试为语文、数学两项笔试,各3小时。既检查知识,也检查能力,还检查对初等教育的理解及知识和能力在其中的应用。复试包括4项:一项口试为对教育及教师职业的理解,一项口试为考生从外语、音乐、美术中选择的一项,笔试由考生从生物—地质、历史—地理、物理—技术中选择一项,体育包括游泳、自选项目和回答问题。

5.简述世界初等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见教材P297,答题时适当展开)

(1)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2)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3)不断改善学校内部管理

期末复习(简答题)

wyh 2009年11月02日文章浏览次数:356

资源来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简答题:

(第一、二章)

1、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见教材P4)

答:比较教育以比较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比较教育以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

2、简述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见教材P9,答题时适当展开)

答: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五大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认识本国的教育;认识教育的规律;推动教育改革;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

3、《舒芬法案》奠定了普鲁士公共初等教育的哪六大基础和特性?

答:父母有送子女上学的义务;地方政府有提供小学经费的义务;规定了初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科目和年级阶段;规定了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命、晋级、奖惩和公务人员的社会地位;确定了初等教育的分级行政管理体制;确定了私立小学设立的规范和政府的管理规范。

4、影响西方近代初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见教材P58,答题时适当展开)

答: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工业革命;启蒙思想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近代文化的发展。

5、工业革命对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见教材P59)

答: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初等教育的普及过程中,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着普及教育的实现,影响着初等教育的普及率;工业革命激化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工业革命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尤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将发展教育作为一种解决或缓解矛盾的策略,作为一种福利,开始普及教育,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近代科学技术得到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更新了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率,另一方面,对大工业生产中工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这些生产者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产生,这也导致在19世纪后普及初等教育成为西方近代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初等教育教育内容的更新。

(第三、四章)

1、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见教材P97)

答: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曾将小学教育目的概括为:

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发展儿童有效的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2、英国幼儿学校的教育目标。(见教材P105)

答:锻炼幼儿的体格;培养良好的习惯;发展幼儿的个性;训练幼儿说话和听话的能力;

提供活动和游戏的机会,认识较多的事物,以增进其生活知能;

3、简述英国小学教育目标。(见教材P105)

答:发展儿童身心健康;陶冶儿童优良行为;增进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与兴趣;培养儿童正确的观察能力;指导儿童正当的课余活动;激发儿童养成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4、简述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见教材P142)

答:这种编制课程的方式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能力与个性。虽然在所设的课程上与学科中心课程相似,但它的教学目标更为广泛、教学组织方式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由教师自己创造,书本教材和教具的使用也都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一般采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因此,又称为“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5、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哪些?(见教材P176,答题时适当展开)

答:社会发展;文化、教育传统;教师;课程改革政策。

(第五、六章)

1、法国初等学校的数学教学体现出一种民主追求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见教材P194)

答:要求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儿童,对于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二是在初等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学内容大众化和通俗化,使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三是反对歧视,尤其是反对对女孩子学习数学的歧视。

2、法国初等学校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应遵守的科学教育的三条原则是什么?(见教材P195)

答:凡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上;凡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到手的东西,决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凡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决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强调教师应该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教学活动。

3、简述英国的小学5-7岁儿童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见教材P229)

答:发展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发挥作为未来公民和社会成员的积极作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发展积极有效的合作态度,学会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4、1995年1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新大纲规定的小学公民教育课的目的是什么?(见教材P233)

答:尊重人。包括尊重自己和他人;爱护公共财务,保护生活环境;认识共同生活的规则,了解公共生活的基本原则。学会担负责任,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任务。

5、简述法国1995年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法国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见教材P233)

答:(一)基础阶段: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学校生活,进行以社会的基础准则为中心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自立和责任的基础上达到:对人的尊重,包括尊重自我并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安全习惯,尊重他人的义务与权利、尊重他人的人格与身体的同一性、尊重他的财产和言论自由,养成协作与互助的精神;对公共财产和生活环境的尊重;对集体生活规则的尊重;了解公民的基本常识,如共和国的象征、共和国的总统、议会等。(二)深入阶段: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让学生深入接触社会,在学校到社会的跨越中具备一个负责的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了解人类权利与尊重,了解民主生活,了解世界中的法兰西等社会实际。

6、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平定中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见教材P193)

答:实践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所进行的各种实验、观察、独立完成的美术作品以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书面作业。包括一些客观性测试例如简答题、抢答题等,也包括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口头、听力作业。主要用于英语学科的学业评价中;表演作业。适用于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学的学业评价中。

(第七、八章)

1、目前在英国,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见教材P272)

答:必须经过教育专业训练,取得教育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与数学的考试,获得证书;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试用,而且试用考试必须合格。

2、目前在法国的幼儿学校和小学中,除了校长外,还有哪三个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见教材P277)

答:教师委员会:由全体教师组成,校长负责领导;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学校理事会:

由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联合组成。

3、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认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具备那些基础知识? (见教材P307)

答: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即原则性的教学策略,如课堂管理及组织等;课程知识,即对教材与教案的了解;科学教学知识,即因不同学科而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及其特点的认识;对教学环境的认识;对教育目的、价值和教育哲学、教育的认识。

4、简述英国对初等学校出任教师的初任培训的监督和帮助的具体做法。(见教材P313)

答: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要;设定专业成长目标和行动计划.专业成长目标对接受初任培训者来说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感,明确了新教师发展的目的和方向;对新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主要的听课;召开专业考察会议.在新教师和指导教师讨论的基础上,对培训进行专业性考察。

5、简述法国初等学校教师的师资竞争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的内容。(见教材P318)

答:初试为语文和数学两项笔试,各3小时,既检查知识,也检查能力,还检查对初等教育的理解及知识和能力在其中的应用.复试包括4项;一项口试为对教育及教师职业的理解,一项口试为考生为从外语,音乐,美术中选择一项,笔试由考生从生物-地质,历史-地理,物理-技术中选择一项,体育包括游泳,自选项目和回答问题。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比较初等教育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比较初等教育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l.“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朱利安-----一提出来的。 2.---色诺芬------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3.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比较教育研究》---—— 4.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_世俗___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5.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6.日本初等学校课程实行的是__全国统一__的课程标准,由文部省制定和颁布初等学校的课程标准。7.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__校内教师的评价___。 8. 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好公民—》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9.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28—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工作,大约相当于5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三四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从其目标到具体实施办法上不断得到调整与完善。在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上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不断适应教学与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教师的新要求;二是_---完善教师的人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1.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第一,比较教育以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2.5分) 第二,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2.5分) 第三,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2.5分) 第四,比较教育以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2.5分) 12.“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比较教育的“史前期”;(2分) (2)比较教育领域的创建时期;(2分)(3)比较教育的学科建制时期;(2分)1015 (4)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2分)(5)比较教育的泛化发展时期。(2分) 13.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1)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1分) (2)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2分)(3)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2分) (4)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2分)(5)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2分) (6)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1分) 14.在学业评价中的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 (1)实践作业;(2.5分) (2)书面作业;(2.5分) (3)口头、听力作业;(2.5分)(4)表演作业。(2.5分)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5. 1995年1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新大纲规定的小学公民教育课的目的是什么?

统计学简答题期末复习题

1. 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设计、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务性质的认识是有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统计方法的特性共同决定的。(1)从客观事物方面来说,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同样,任何一个数据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二者作用的对立统一。(2)从统计方法来看,统计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专门用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显示数据的特征,进而分析和探索(或推断)出事物总体的数量规律性。 2.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1)总体: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通常是人、物体、交易或者事件)的总和,是在至少一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独立的个别事物所组成的整体。(2)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单位,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被实际调查的子集合体。(3)参数:是对总体特征的数量描述,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参数通常是一个未知的常数。(4)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是对样本数据特征值的数量描述。 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1)总体分布:整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通常称为总体分布。(2)样本分布: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得到n个样本观测值的概率分布,则为样本分布。(3)抽样分布: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4.简述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概念及其联系。 (1)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2)两者间联系:一方面反映了统计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计方法研究和探索客观事物内在数量规律性的先后两个过程。 5.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就是对于一个抽自任意总体(均值为μ,方差为σ2),样本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 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近似于一个具有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6.解释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它们有什么联系。 (1)置信水平: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率,也称置信系数。(2)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3)显著性水平:是指当原假设实际上正确时,检验统计量落在拒绝域的概率。联系:置信区间越宽,置信水平越高,显著性水平越低。 7. 几何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总指标等于各个变量连乘积的值,一般用来计算社会经济问题的平均发展速度。 8. 抽样推断时为什么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只有遵循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才能排除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对抽样调查的影响,从而使样本单位的分布接近总体单位的分布,样本对总体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这样,根据样本的调查资料来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才能较为科学和准确。 9. 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了不起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来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a,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并做出决策:若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内,拒绝原假设H0,否则不拒绝原假设H0。也可以直接利用P值作出决策,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的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比较初等教育》课程说明(1)(20200727073218)

比较初等教育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比较初等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研究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凡参加该专业学习的人员,均要参加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全国统一考试。2.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 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60%。总成绩60 分为及格。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分别以百分制打分,然后按所占总分比例折算,计如入总成绩。 3. 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比较初等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比较初等教育》(张民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年6 月第1 版)拟定的,考试命题以 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4.考核要求学习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考生了解初等教育的演进过程及世界主要国家初 等教育的制度;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初等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办学特色;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世界初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把握世界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本课程的考试按照认知能力,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进行命题。各认知层次的含义如下:了解是指对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要“知道是什么” ,有较清楚的记忆,并能够准确地表述。 理解是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原则] 规律和方法有较系统地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 ,对有关问题能够进行正确地阐释,也就是回答“为什么” 和“怎么样” 的问题。 掌握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方案,也就是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 5.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1—8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80%以上的章节。 (3)试卷要含反映认知能力各个层次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的比例大体是:了解占30%;理解占40%;掌握占30%。 (4)试卷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即易、较易、较难、难。比例大致为易占20% ;较易占40%;较难占20%;难占20%。 试题认知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每个认知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在命题中是二者兼顾,统筹安排的。 (5)各试题彼此独立,即某试题不可替其它试题作答或暗示其它试题答案线索。 6. 试题类型及结构本课程考试题型分为二种:填空题、简答题。每一个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可以用不同的题型来考查,不要刻板地认定某一种题型,要灵活地掌握,这一点务必注意。各种题型所占分数比例为:填空题占20%,简答题占80% 。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 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 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比较初等教育教学辅导

马明: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和探讨比较初等教育这门课程,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比较初等教育这门课的教学重点介绍,希望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块讨论! 比较初等教育作为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已经与大家见面了。为了帮助大家学好这门课程,在学期之初,我们特对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以便于大家学习。 怎么样学习这门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首先要清楚这门课的基本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包括文字教学资源(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录像教学资源(注重讲解难点站点),IP课件(注重随时更新主要的,大家提问最多的问题进行解答)。 其次是,把文字教材的目录整理一下,看看这门课编写的逻辑思路,是怎么一步一步把知识呈现出来的,目的是让自己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这门课怎么样安排时间学习,学习的逻辑和目录的逻辑相一致,才更好的掌握书中的重点。 最好,在学习完一段时间以后,要及时的做一下行考作业,这很重要,目的是对我们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对于自己的不了解的重点难点可以看看录像或者IP课件。 我想通过这简单的三个步骤的学习,一定能把这门课学好。 网考方案: “比较初等教育”课程网上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旨在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规范管理以及对指导教师平时教学指导、日常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终结性考试旨在检测课程结束后学生学习情况的终结性评价。 本课程考核总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5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学分的50%。以下是4个方面的形成性考核的内容每部分按百分制计算,每部分的分数乘以权重,相加即为形成性考核的总成绩。阶段性测验中,每次测验也是按百分制计算,每次的权重为10%,四次阶段性测验的成绩总和占形成性考核的40%。分数各试点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中心和师范部备案。终结性考试为闭卷形式,时间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时间,学生必须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个部分中分别达到合格要求,才能达到该课程的合格要求。 纸质考核方案: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6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分。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1)平时听课与参加小组和大课讨论情况;(2)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情况;(3)收看本课程录像、IP课件。各试点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处、师范部备案。中央电大将随时赴试点单位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一旦发现情况不实,将对试点单位追究责任。 期末考试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60分。如卷面得90分,计入总成绩的分数为54分。 绪论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 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 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比较初等教育考试题答案

比较初等教育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美国于1992年3月成立了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CEP。他认为学校也可通过无记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来评价学生品格的三个领域:认识、感知以及()。C 行为 2.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法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A 扩大学校自主权 3. 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因素。民族性 4.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 )年义务教育。12 5. 德国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是依靠学力成就测验来进行的,采用( )记分制。六级 6. 法国在1880、1882、1886、1887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法案,统称为《费里法案》。这些法案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三大原则:义务、免费和(世俗化)。 7.美国南北战争后,其初等教育现代化完成的标志主要有:首先是(),其次,初等教育开始不断地进行改革。义务初等教育的普及 8. 2000年8月起,英国的国家课程确定了必须通过各学科进行教学的两个领域:一是语言的运用(包括读、写、听、说);二是()。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运用 9.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比较教育研究 10. 目前,英国实行(11 )年义务教育。 11. 日本初等学校道德教育历来以(直接法)为主,强调设置课程的重要性。 12. 中国宋代出现《三字经》、《百家姓》,同(《千字文》 )一起成为宋代以后流传最广的文字读本,都属于集中识字。 13. 英国近代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确立应归功于1870年()的颁布。初等教育法 15. (教育大臣)是英国教育制度的政治首脑,是国王的高级大臣,并且是内阁成员。 16. 一些国家初等学校的“(社会课程)”是有关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课程,它是将历史、地理或公民等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 17. 日本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从1872年颁布()开始的。《学制》 18. 1807~1808年,在法军占领柏林期间,费希特作了多次《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号召通过发展()来振兴德意志民族。国民教育 19. 英国的小学教师,因学校性质不同大致可分为地方公务员的教师以及()。民办教师 3. 美国小学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向()负责,执行学区理事会(教育委员会)的有关决议及管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学监 4. 英国近代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确立应归功于1870年()的颁布。《初等教育法》 5. 2000年8月起,英国的国家课程确定了必须通过各学科进行教学的两个领域:一是语言的运用(包括读、写、听、说);二是()。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运用 6. 1684年建立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为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该会的宗旨是:用()为劳动者子女提供免费初等教育。本族语 7. “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提出来的。 C 朱利安 8.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色诺芬 9. 各国的班级的种类主要大致有①普通班级(同一学年班级)、②复式班级(多学年班级)、③特殊班级(精神薄弱、肢体有残疾的学生的班级)。还有补习班(为学习落后的学生而设)、( )(出于去向指导的目的而设)等。观察班 1. 为了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制度。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5年,最多不超过10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其他学校任教。转任 3. 在整个欧洲,()的初等学校是最早产生的,也最早建立起国家初等教育制度。德国 4.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在总结了二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以后,提出了五个新道德教育模式,即取“榜样”、“解释”、“劝诫”、“环境”和“()”。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整合的新产物。体验 7. 为了适应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从1988年起,法国开始在初等学校进行开设()课程的尝试。外语 9. 20世纪的前半期,法国初等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建立“()”而进行的。统一学校 10. ( )是世界上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并不断延长国民义务教育年限。1936年规定6—14岁为国民义务教育期;1959年再一次延长为6—16岁,;其中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学习阶段。法国 1. 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校内教师的评价 3. 在日本初等学校中,阅读教学是国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日本初等学校强调进行“有兴趣地阅读”,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日本提倡“多阅读”,大量地阅读,并且阅读的面要宽,阅读材料的种类要多。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上则应该“()”。有选择地阅读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精编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比较初等教育》期末复习题2015

《比较初等教育》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论述题 1.世界各国初等教育学制与教育目标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初等教育学制改革的启示。 2.各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及对我国初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启示。 3.国际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对我国初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4.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性趋势对我国课程设置的影响。 5.现代初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确立初等教育的全新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述评) 6.借鉴国外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成功经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果。(如:如何在将来的教学改革中合理地运用和借鉴国外新的教学方法) 7.世界各国(任一国如:新加坡、法国、德国、日本)初等教育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8.(1)世界主要国家初等学校教师培养制度比较. (2)(美、英、法)初等学校教师培养制度比较研究及借鉴意义. (3)世界主要国家初等学校教师教育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改革的启示. 9.对某个专题(自选)的各国初等教育状况进行概括分析,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方面。 10.谈谈本课程的学习对你未来从事小学教育有哪些启示? 11.谈谈你学习《比较初等教育》课程的收获、体会及建议。 12.结合你所了解的某国的经验,试论我国大力发展(改革)某方面教育的具体措施。 (论述某国某方面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教育有哪些借鉴或者启示。) 二、简答题 1.比较教育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出哪些特点? (一) 比较教育研究规模迅速扩大。 (二) 地域性、国际性比较教育组织涌现。 (三) 研究成果数量多、影响大。 (四) 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2.影响西方近代初等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家庭在儿童初等教育中拥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在儿童观上体现为“性恶”论倾向。 第三,初等教育的内容主要为道德教育和基本的读写算。 3.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曾将小学教育目的概括为: 1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 2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 3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4发展儿童有效的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5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 6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4.在德国,要成为正式的基础学校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在德国,只有获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才能享受国家公务员福利待遇,所以德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是相当正规、完善和严格的。要成为正式的基础学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在综合性大学完成为期3-5年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 2、通过第一次国家统一考试。 3、完成为期24个月的实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