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期热点案例

近期热点案例

近期热点案例
近期热点案例

近期热点案例

1、【问题】如何客观审视“驻京办”的留与撤?

“驻京办”的留与撤问题目前成为了社会舆论争论的热点和焦点。赞成“留”者认为“驻京办”的存在有其客观必要性,不可能一撤了之;赞成“撤”者则认为“驻京办”存在着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已经成为产生腐败的温床。双方的意见看似尖锐对立,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观点之争并没有聚焦在同一点上。这个“点”就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运行机制。从这个视点来审视“驻京办”的留撤问题,保留“驻京办”是必要的,撤消部分“驻京办”也是必须的。

保留“驻京办”是必要的

“驻京办”作为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实际上发挥着“上令下通”、“下情上达”的作用,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有效运行的一种沟通机制。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按照宪法有关规定,地方各级政府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有规定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改变或者撤消地方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权力。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则被赋予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管理权限。改革开放以来,“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性的政策选择,正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经验所在。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中央与地方政府有着健全的联系机制,但应该看到,这种制度设计还不能成为否定和取消驻京办存在的依据,主要有两点:

一是运行过程简单化。这是由行政管理的制度设计的本质属性所决定。行政管理与立法机制和司法机制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它追求的是效率。及时做出决策并且有效贯彻落实,是行政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要求。所以,确保中央政府能够适时作出正确决策,确保各级地方政府能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的决策,就是中央与地方政府有机联系的制度特征。至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各种相关要素的复杂性,是不可能更多地体现到这个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各级地方政府通过“驻京办”与中央政府及政府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广泛收集信息,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机制选择。

二是地方政府缺乏主动性。这也是世界各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共性特征。无论是哪一个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都是不平等的。在中国,中央政府制定和执行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中央政府有权领导或监督地方政府的工作等,撤消地方政府的有关立法事项和决议、决定等,任何地方政府都不能超越之外。各级地方政府要对中央政府的政策过程产生影响,主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单纯依靠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是不可能的。“驻京办”就是发挥这种体制之外的联系渠道的作用,以便地方政府的意志和利益诉求更多一些地反映到中央政府的政策过程。

撤消部分“驻京办”是必须的

“驻京办”的行为方式已经大大超越了它本来应有的作用空间,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加以清理。

首先是过多过滥的问题。根据国办有关机构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各地政府及政府部门驻京办事机构共有927家。其中省级政府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50家,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295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驻京办事机构146家,县级政府及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驻京办事机构436家。因此,除了撤销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县级政府及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的“驻京办”以外,还有必要对那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驻京单位进行清理,禁止其使用“驻京办”的称谓,防止其鱼目混珠、混淆视听。

其次是驻京办的职能不清晰。“驻京办”究竟应该做什么,这是一个首先需要梳理清楚的问题。“驻京办”之乱,不仅乱在过多,更在于过滥。而过滥的根源在于“驻京办”的职责不清,承担了太多的不应有之责。应该明确,“驻京办”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只应办政府应该办的事,如沟通政府间关系、收集各种信息、协助中央政府维护首都稳定等。有些事情应该明确禁止“办”,如联络乡情的问题,作为一种民间行为可以不去禁止,但政府机构是不能允许涉足其间的,因为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再比如,为本地区群众提供服务的事,也不应该提倡,因为“驻京办”不是公共服务机构,更不能成为一级地方政府在北京的行政职责延伸。

应着眼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在新中国的行政管理历史上,驻京办存在的历史与新中国的历史同步。但“驻京办”成为社会关注的

问题,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也必然投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驻京办”由此被赋予了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招商引资搞联谊、“跑步钱进”争项目、请客送礼拉关系就成为“驻京办”的主要活动内容。这就不可避免成为权力腐败的滋生条件和社会基础。二是下放权力,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市县两级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纷纷超越行政管理体制的层级约束,“独立自主”地开展对中央政府的攻关行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上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一时间“驻京办”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京城涌现出来。面对有限的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失去制度约束的“驻京办”自主开展着生存竞争,必然导致行为示范和竞争无序,也难以避免藏污纳垢、违纪违法。因此,对国办关于加强和规范“驻京办”管理的意见,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留与撤的争论上,而应着眼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把它作为重塑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运行机制新的起点和契机来加以思考。

同时,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驻京办”存在形式和运行方式。既然对地方各级政府来说,通过“驻京办”这种机制来加强与中央政府的有机互动是必要的,那么,被撤销的“驻京办”就有可能变相存在,这也是被很多人担心的。事实上,北京现在就有很多未注册的“驻京办”,这些机构比较隐蔽,数量不好掌握,据了解大概有1500到2000家左右。因此,对“驻京办”的确不能一撤了之。特别是县一级政府,通过什么形式来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北京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有机联系,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下大力气来解决。不破不立,破字当头,但立则是根本。

2、【问题】请问你对“孔子彩票”的发行持何态度?

从福利彩票的本质上看,它在满足彩民博彩心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彩民关爱社会困难群体。可惜,在现实生活中,福利彩票之于广大民众而言,博彩的乐趣可能才是第一位的。正如有质疑者所指出的,“彩票无论挂上何种宏大意义,终究归属是通过利用民众的博彩心理、将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经济活动。”既然是一种经济活动,那么孔子彩票普及文化和盈利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距离。

儒家文化确实倡导“仁者爱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等仁爱精神,表面上看,孔子彩票能够作为载体,通过一些名言警句的奖符来传播儒家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但事实上发行方也清楚,购买彩票的普通群众对儒家文化并不是很了解,通过这些奖符让他们学习孔子思想,也有点缘木求鱼。

现实中,购买这种彩票的人会去体会“礼之用,和为贵”的精神含义么?恐怕更关注的是这句话代表的奖符到底是几等奖。所以,与其说孔子彩票是在传播经典文化,倒不如说这是借用文化主题的影响力来扩大福彩公益金的募集能力。后者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要远远高于前者,这一点已经被事实证明了:孔子彩票发行一个星期以来,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万元,表现好于其他同类别的即开型彩票。

借文化之名,行经济之实,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现象。搭台唱戏者总会拿出各种各样堂而皇之的理由,当公众戳破其华丽的文化外衣而看到事实本质时,他们却仍然表现出一副无比委屈的模样。

现在看来,有关方面在试图通过彩票向公众传播孔子思想之前,自己还是应该好好体味一下儒家经典的本真。虽然孔子也主张言传身教、有教无类,可他绝对不会同意“寓教于彩”“寓教于赌”,孔子彩票大大歪曲了儒家文化的本意,逾越了儒家学说以及文化传播的底线。所以,还是早些打住吧。

3、【问题】

1、材料中为什么要做可搞“突然袭击”的规定?

2、如何认识人大代表“突然袭击”中的难点问题所在?

1、不少领导干部对自己管辖内的政务只上报好的,对于对自己不利的则能瞒就瞒。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督查、视察,都离不开听汇报,看现场等,而如果事先知晓了,一般都会精心准备、周密布置。领导人的汇报材料必定要字斟句酌、润色加工;要察看的现场也是多少天前就安排人员进行打点;有时连被访谈人员要讲的话都要预先操练几遍。这样一来视察者看到的、听到的,肯定都是亮点、好话。而隐藏着的深层次的问题,则不会暴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要搞“突然袭击”的原因所在。而该市关于人大代表搞“突然袭击”的规定正是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使人大代表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情况。这一做法有利于我国政治体制的建设。

2、搞“突然袭击”最大的难点在于必要的保障是否到位。虽然,《代表法》已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保障”,但数据显示,当前大多地方代表的活动经费,一般每人每年仅有几百元,多的也不过数千元。这也制约“突然袭击”不能有效实施。

搞“突然袭击”,也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对人大代表的“突然袭击”也要制度化、规

范化。因为“突然袭击”不能排除掺杂进人大代表个人的因素,甚至会出现“人情袭击”现象:关系不错的事先通知,关系不好的就进行“突然袭击”。这样,“突然袭击”这一了解真实情况的手段就有被滥用的可能,滋生新的腐败。

4、【材料】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解数使尽招数频出,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除了送礼陪玩、无原则的政策优惠,“吃喝”更俨然成为第一要务,被人戏称“酒精考验”。2010年1月4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参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分组讨论时表示,“过去不少地方干部靠喝酒靠联络感情来招商引资,现在招商引资要用商业语言”,可谓振聋发聩。

【问题】就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如果招商引资只靠喝酒,就算招到"商"和引到"资",这样的"商"和"资"有时也只是徒有量而质欠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应该创新招商引资的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真正的投资者不会被酒所左右,其优先考虑的是地方的投资环境,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俗话说“进山识鸟音”,要想招得来商,留得住人,官员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

5、【材料】2009年6月7日,杞县利民辐照厂在完成农产品辐照作业后,发生卡源事故,放射源钴60无法正常回收封存。谣言不胫而走。至7月10日,一个题为《开封杞县钴60泄漏》的帖子现于网络,更是一下引爆了民众的情绪。虽然7月12日,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但为时已晚,谣言已经流传至杞县人耳里。7月17日,因为惧怕“辐射”、“爆炸”,杞县数万名居民出走,杞县光天化日下上演一出“空城闹剧”。当地官方不得不使用了干部拦劝、贴发告示、电视播放、短信劝阻等传统宣传手段和权威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的组合拳才阻止了恐慌蔓延,如此大规模高成本的宣传才将不该发生的闹剧平息。

【问题】就此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谣言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在信息社会,谣言的传播会更多更快。一旦权威媒体失声,谣言“绑架”公众的强烈破坏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无论杞县有关方面是否承认自己在“钴60事件”中存在延迟发布信息的工作失误,但在杞县地方政府的严控下,权威媒体(包括电视、广播和报纸)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多月里缺席则是有目共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公开,新媒体公开;境内不公开,境外公开;权威信息不公开,谣言满天飞——这是石首等许多突发事件留给人们的深刻教训。在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要是“封锁消息”,或者在遮掩不住之后才“延迟发布”的话,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陈旧新闻理念将让地方政府处于极为被动的位置:既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让事件有了蔓延的危险,地方政府也备受外界“捂盖子”的指责而吞咽费力不讨好的苦果。“钴60事件”中的杞县步石首的后尘,又一次吞下了这一苦果。

6、【材料】——村干部感到最高兴、最舒畅的事是什么?

税费改革以后,村干部不再做“要粮、要钱”的工作,甚至还常常“发钱”给农民(指发放各种补贴),这大大改变了以前因税费征收、计划生育而造成的干群关系紧张局面,新时期下,村干部的生存状态有了怎样的改变?

最近由南通市委党校课题组对2278位村支部书记和村委员会主任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36份,收回有效答卷2278份),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农村干部的工作状态和心态,可供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参考。

——村干部感到最高兴、最舒畅的事是什么?

97.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

我们列出了7个选项,统计结果依次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97.6%),各级党委政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86.2%),农村各种民生问题摆到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72.3%),对农村投入的各项资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71%),村干部的工作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51.6%),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47.5%),村干部的政治与经济待遇得到了不断改善(38.3%)。访谈中,谈及这些高兴的和舒畅的事,村干部均溢于言表,欢欣鼓舞。这充分说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了广大村干部的高度认同和支持。调查显示,村干部对近年来农村改革发展感到很满意和满意的达58.7%,基本满意的40.6%。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景很有信心和有信心的占97.5%。许多村干部表示,有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好方针、好政策、好思路,相信未来农村一定会更美好。

——村干部最忙、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是什么?

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村基础设施建设(77%),调解民事纠纷(74.5%)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虽职处兵头将尾,但其工作千头万绪。当下他们最忙、最耗费时间和牵制精力的工作是什么,在我们设计的9个选项和1个开放性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村基础设施建设(77%),调解民事纠纷(74.5%),改善农村环境(64.5%),产业结构调整(58.4%),招商引资(53.7%)。以上回答表明,村干部最繁重的工作已由前几年的催缴税费、抓计划生育转为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农村社区,这种转变客观地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也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农业税费改革后,大大减轻了村干部要粮要钱的工作负担。计划生育这一多年来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在东部沿海农村也已逐步化解。村干部工作重心转移,乃势所必然。以排第1、2位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事纠纷调解为例,农村基础设施设计落后,已成了制约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的主要瓶颈,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统计表明,有58.9%村干部认为目前农村最急需的公共产品是公共基础设施。访谈中许多村干部反映,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面有要求,村民有期盼,任务重、压力大。怎么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他们确实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是民间纠纷的调解。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加上广大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凸显,出现了社会矛盾多、利益冲突多、敏感性问题多、突发事件多的“四多”现象,村干部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农村社区工作量比以往大大增加。正是由于村干部们艰辛劳动和付出,才换来了农村社会的整体和谐。

——村干部认为目前最棘手、最困难的工作是什么?

72.3%的村干部选择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排在了第一位

调查中,我们设计了10个选项,限选其中5项,回答分别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72.3%),环境整治(66.5%),基础设施建设(65.3%),偿还村级债务(57.1%),土地管理(48.2%)。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此,96.8%村干部认为必须把村级集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抓,但又普遍感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难度很大。到底难在哪里?调查结果是,缺少好的发展项目(81.1%),缺少资金推动(74.6%),缺少发展的门路和办法(67.1%),尽管如此,仍有86.5%的村干部对未来发展集体经济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

当前最容易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是(11选5项),结果显示,选择土地问题的占88.02%,收入差别扩大化的占75.46%,环境污染的占73.71%,村级债务偿还的占51.62%,回乡农民工就业的占44.60%,聚众赌博的占35.65%,农村干部作风和腐败问题的占25.72%,集体资产处置的占23.75%,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占18.13%,族群、宗教冲突的占6.19%。

至于村级债务偿还问题,村干部在讨论和受访中进行了充分补充。村级债务绝大部分是前几年兴办村级企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兴办农村公益事业中形成的,虽在逐步化解,但债务规模仍在高位运行,且有增长势头,严重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以南通市为例,截止2008年9月,全市村级债务高达7.14亿元,村均45万元,其中涉农债务2.53亿元。涉农债务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引发许多社会矛盾纠纷,是村级经济运行中一大隐患。如何首先化解这部分债务,村干部普遍感到难度大、压力大,他们有个共同愿望: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分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基层组织松绑解困。

——村干部感到最头疼、最烦恼的问题是什么?

无钱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应付各种检查评比活动,村干部选择的比例分别为79%、76.7%

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6类问题,结果排前2位的是,无钱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应付各种检查评比活动,村干部选择的比例分别为79%、76.7%。根据上述回答,我们又对部分村干部进行了访谈。我们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充分理解村干部的苦衷,积极帮助村干部排忧解难。资金紧缺、手中无钱,想办的事办不了,这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普遍性。作为村干部来说,不应急于求成。办好事、做实事既要想方设法,尽力而为,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作为政府来说,不要随意给村里办事下指标、定任务。政府财政应不断加大对村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又要引导信贷资金、社会上工商资本支持新农村建设,通过双重努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资金缺口,减少村干部的烦恼。至于各种检查评比活动问题此类活动,目前既有政府部门组织的,也有社会上有关团体组织的,可谓名目繁多,村干部疲于应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村干部工作的“指挥棒”。建议市县政府进行扎口管理,下决心规范和减少各类达标评比活动,让村干部全身心投入新农村建——村干部对上级党委和政府最热切的期盼和诉求是什么?

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占受调查者的92.3%

统计表明,排前4位是依次是: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占92.3%;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占76.3%;减少各种达标评比活动,占68.4%;帮助化解村级债务,占64.6%;定期组织村干部集中培训,占

51.4%。这些诉求和期盼,既有工作上,也有生活上的,均是合理的,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如何回应村干部的呼声,这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

我们认为,应分清难易程度,区别对待。对难度不大,近期能解决问题,应满足村干部希望,尽快付诸行动,如减少达标评比活动,定期组织村干部培训等,目前我们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加大力度实施村干部培训工程,建议每年均可组织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免费集中培训7-10天。有些问题马上解决有难度,需要有个过程的,我们不能回避,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时间和措施,让村干部看到希望和前景。比如村干部的报酬问题,绝大部分村干部认为,村干部的工作付出与收入报酬不相适应,这个意见有合理性。事实上村干部承担的工作量,承受的工作压力比乡镇一般干部大得多,“乡里分系统、村里当总统”,但目前村干部工资较低,92.7%村干部希望上级党委和政府帮助他们提高经济待遇,应引起我们关注。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这个问题的调研,力争逐年提高村干部的待遇,以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问题】就以上调查结果,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被建设”的新农村:希冀与隐忧

希冀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各种惠农、支农的政策纷纷出台,农业、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好机遇。

隐忧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模式往往由于缺乏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而最终形成“上动下不动”、“政府一头热、群众一头冷”的格局。

南通市委党校对2278位村干部的问卷调查表明,高达97.6%的受访者感到最高兴、最舒畅的事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把关乎民生的议题始终摆在政府工作的核心位置。我丝毫不怀疑这些具有农民身份的村干部所由衷表达的感激、赞赏、肯定和认同的真实性。如今,你随便到一个农村走一走,问一问,相信普通的农民也会这样高兴地回答。自从农村税费改革废除农业税以后,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各种惠农、支农的政策纷纷出台,农业、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好机遇。

然而问题是,在这么好的新形势下,为什么只有51.6%的受访者认为“村干部的工作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而且,不到一半的(47.5%)人说“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因为从理论逻辑上推演,如今的干群关系必然是和谐的,而且,随着这些村干部的工作重心转向服务于“三农”,一门心思搞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理应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理解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同时理应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再从村干部最忙、最花时间精力的工作,和目前最棘手、最困难的工作来看,主要涉及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土地管理和流转等内容。在许多地区,这些工作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的,并且纳入了农村基层干部(包括村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之中。

这种行政推动的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发展,尽管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动员、调动各种行政资源投入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这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模式往往由于缺乏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而最终形成“上动下不动”、“政府一头热、群众一头冷”的格局。用现今的网络热词来说,就是“被建设”、“被发展”。此外,即便初衷是好的事情,如此依赖行政力量去推动,也可能被群众误认为是“政绩工程”,“干部之所以这么热心,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捞取好处”,而一些地方大量“三农”资金被挪用、截留、滥用,恰好可以用来论证群众的误解。从这个角度来解读,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村干部的工作没有得到很高的群众支持和认同了。

依赖行政推动的新农村建设,必然会纳入基层干部的政绩考核中,这是行政动员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既然这些工作被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上一级政府和部门只能通过经常性检查、评比等行政技术/机制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在这种强大的行政压力之下,作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村级干部而言,自然会感到“无钱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应付各种检查评比活动抱怨有余。

南通市委党校对2278位村干部状态的问卷调查,给我们提供诸多启示和思考。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新农村建设充满希望。但是,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不少地方存在着“无群众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无内驱力的乡村发展”和“无主体性的农村社区”等现象。只有农民群众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把乡村发展的内驱力和外援力结合好,把新农村真正建设为和谐共荣的农民生活共同体,才能称得上我国农村社会实现了科学发展。

7、【材料】近日报载,2009年初,某省一位县委书记到该县最穷困的村当“村委会主任”(县广电局党委书记等兼任“村委会副主任”),短短九个月,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这一决定当初连村支书都不知道,此举引发广泛争议。

【问题】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们不能否认,县委书记兼任“村长”后,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在短期内迅速改变,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和标杆,不失为推进新农村改革的一项大胆尝试。

然而,凡事都得按规律办事,都应循规蹈矩。此事之所以会引发强烈争议,主要存在以下多重悖论:一是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村民自治,独立选举的法律规定。县委、县政府根本无权“决定”村主任人选,哪怕是兼任也不行。二是一项连村支书事先都不知道的决议,突然宣布通过,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的不尊重,使新“村委会”和原村党支部的关系不顺。三是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公。由于县委书记亲任村长,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出任副村长,自然造成了政策上的偏移,对其他村庄不公平。四是造成了形象工程。比如蔡店新村整体规划中每户居民建设的房屋都是三层,每户总共面积达到了600平方米。也许村民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房子,人为造成了资源浪费。

对一个县来说,新农村建设不是发展一个村或几个村,而是使整个农村都得到发展。如果县委书记利用自己的职权,把大部分资源都配置到自己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庄,就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初衷,也无法把这些做法和经验在全县推广。

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了解一线农事,这很有必要。但绝不能以兼任村长的形式,制造新农村建设的“盆景”或“花瓶”,要努力为所有村庄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的发展环境。在这方面,县委书记们应该好好学习中央领导新农村建设联系点的做法,多搞一些联系点,勤问常督,而不是以兼任村长的形式,靠吃政策偏饭而让一个村“独大”。

8、【材料】从4月份的河南灵宝“王帅事件”,到5月上旬的杭州飙车案,从5月中旬的东莞城管殴打小贩,到7月重庆云阳两位官员因嫁女大办宴席在电视台“悔过”。近年来,官员道歉逐渐增多。从突发灾难、特大事故,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一个又一个道歉官员的面孔出现在人们眼前。道歉形式也很多样:开会道歉的、登报道歉的、上电视检讨的……已成为官场生态中的一大热点。在国外,官员道歉极其平常。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为发表含有种族主义倾向的言论而道歉。如何看待官员道歉现象,官员可不可以学习一些国外道歉的艺术?

【问题】如何看待官员道歉现象?官员道歉存在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问题一: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表明,政府管理机构与官员并不必然是公正无私的“道德人”,有可能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特征。因此,一个道德再高尚的政府在遇到麻烦的时候,都会尽量避害趋利,都想尽量最大程度地化解责任,而道歉就是化解责任的公关方式之一。

“道歉既不伤害道歉者,也不伤害接受道歉的人。”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较为生动地概括了“道歉”带来的好处。对官员道歉这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各级官员更好地执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道歉,是公民意识逐渐提高的体现。公民参与是衡量现代社会政府治理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公民美德和公民责任是公民获得公民资格的前提条件,如果缺少必要的公民道德和公民责任,那么就不成为公民了。官员作为公民的一员,有必要为自己错误的施政行为或权力范围内的各种不作为或损坏人民的行为,向人民和社会道歉。这体现了公民意识的提高和官员官德的提高,为政治民主进步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

道歉,是官员思想解放的体现。以民为本,不仅是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征,更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曾几何时,官员们已经习惯了处在金字塔的顶端,囿于我国现有的行政运行制度和政治伦理,官员即便不作为也依旧我行我素,对“道歉”讳莫如深,让他们俯下身段向社会、民众鞠躬道歉认错,本身也是官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表现。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和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改革,它们共同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随着社会力量的不断成长,面对来自社会的民意压力,如果官员继续保持僵化的思维模式和治理模式,势必使自己为时代潮流所抛弃。道歉认错是官员解放思想民本意识的真实体现。

道歉,是以道德制约权力的体现。道歉,不仅是社会主流观念达成共识的一种美德,更是基于和谐意识和道德良知的社会价值取向。任何国家权力除必须有法律依据外,还需要有道义基础和社会道德舆论的支撑。一方面,权力持有者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责任心,是其合理行使权力、保证权力良性运行的一

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一旦权力持有者行政不作为或者施行恶政,社会就会发挥道德伦理的强制力即道德舆论力量的制约作用,迫使其履行道德义务,或受到道德的惩罚,是以德治官、以德制权,用道德约束官员权力,以规范掌权者的行为,使权力行使者为政以德,以德服人。

道歉,是官员问责方式的体现。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实现者和维护者,当公共利益受损时,向社会道歉,其实就是正视矛盾,向公众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向公众承诺改进工作的决心,是对自身管理职责的一种尊重,也是理性看待自己过失,严于律已、敢于担责的表现。其行为本身就是社会民主的一大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问责可以赋予民众以更大的政治空间,有利于构建政府权力与责任间的关系,使二者达到平衡。并且,向公众道歉的举措,有利于在短时间内缓解民众的不满情绪,避免事态的激化;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为政府应对矛盾赢取一个缓冲期,对解决好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问题二:

在对积极意义上的道歉进行分析后,我们再看看道歉存在的消极或者是有待完善的一面。如作秀道歉、洗责道歉、缺位道歉、被迫道歉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民众有了“道歉疲劳症”,亟需对其弊病进行分析。

一是重视政府内部系统的“道歉”。虽然官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可是官员的升迁奖惩来自于”组织”,因此,官员在职权范围内出现”失误”,更重视政府内部系统的”道歉”。因为此种道歉直接关系着官员晋升,所以,道歉措词的拿捏、道歉分寸的把握、道歉态度的表露、道歉场合的选择、道歉方式的甄别等等,都会让出现“失误”的官员煞费苦心。此时道歉已沦为对权力的追逐而不是对“失误”的问责。

二是无法上升为政治意义上的道歉。目前,官员道歉整体状况仍然处于自发与非制度化的阶段。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一套基于官员职位、职权、职责一致性基础上的、运行自如的现代政府问责的制度化体系。现行的既有党的条例,也有政府的规章,既有中央出台的,也有地方政府制定的,这些规章在问责的尺度、对象、结果等方面形式多样,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当官员出现失职导致重大失误或事故时,对其问责事宜是带有浓重“人治”色彩的同体问责,全系“组织”的一念之间,全建立在领导个人意志的基础之上的。如此局面也就造成,失职官员的道歉仅仅在私德意义上存在,无法上升为政治意义上的道歉。

三是道歉有时流于形式。目前,很多道歉从内容到程序缺乏规范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而评价的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有时候流于形式。就当下看,先前的不少道歉,大多基于官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仅取决于领导者的自省和觉悟或者是迫于社会舆论,这样就使得道歉流于形式,以至于形式大于内容,不少道歉过后,“失误”依旧没有改进。流于形式的道歉,不利于责任政府的建立,也不利于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与政治伦理。并且,道歉太多而过错又未见解决,那么政府的公信力将大打折扣,公众也会逐渐失去信心,对政府公共政策的信任包括对政策制定机制的信任和政策绩效的信任也将会降低。

四是道歉有时并没有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正面措施。一些官员或政府出现失误后,不是将道歉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正面措施,而是作为消极防御的手段,当某一方面问题成堆,引起社会强烈反应时,才出面道歉,谋求改正,因而总是陷于被动。虽然一些官员也知道,民众的不满是压制不了的,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但他们总是漠视民众的需求,不把民众利益放在心上,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试图将民怨压制住。更有甚者,以道歉柔性地选择回避而不是勇敢地直面责任。

五是成为某些官员逃避责任的“避雷针”。一些政府或官员向社会道歉,只是政府问责中一个表层姿态。如果没有相应的督查、追惩措施,“道歉”可能异化为别有用心者逃避责任的烟幕弹,问责的作用也将大打折扣。在中国古代,当老百姓对某些贪官污吏发生信任危机时,历代统治阶级往往使用“避雷针”原理进行处理,即用其他名声较好的清官来取代这些贪官。于是,老百姓的怨恨和愤怒就会通过“避雷针”——那下台的贪官传到地下去了。故此,道歉沦为某些官员公关“作秀”的方式和职能部门“规避责任”的工具。一些道歉是假,害怕上级追究是真;一些道歉不是基于没有解决好人民利益问题而反躬自省,而是害怕自身利益受损,是在实践一种规避责任的行为,保护自己的权力。

六是道歉主体不太明确。问责的责任体系一般包括道德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目前,我国的部门职能交叉,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行政首长的正副职之间、行政官员之间的职权和职责划分模糊,出现了权责不清,或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权力和责任不平衡、不对称的现象。什么情况下需要道歉,什么职级的官员出来道歉,在什么范围内以什么形式道歉,公开道歉以后怎么办等等,都未形成制度,走向规范。同时,包括道歉的主体、道歉的客体、道歉的条件、道歉的表达方式、道歉的期限、道歉后的相应追责措施等一系列规范也很不完善。

事实上,我们过去也常常单纯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道歉官员的行为,把他们的道德动机作为评价他们的道歉行为的唯一依据,从而对于他们的道歉行为表现出大度的宽容和理解。太多的事实也表明:喧嚣如斯,问题依旧。官员们公开道歉的价值何在?显而易见,精彩的罪己式“道歉”,仅能说明领导对问题重视了。

“公开道歉”不是根治症结的良药,形成有组织的公共舆论压力和社会道德强制力,监督官员承担政治和道义责任,迫使其克服行政不作为现象才是猛药。

9、【材料】从2008年7月至今,江西60多位县级官员实名开博,多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要议题。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空壳博客”没有实质内容,有的半年都没更新过一次。(10月6日中国新闻网)

江西官员集体实名开博,始于江西省委领导的一篇关于“网络问政”的文章。官员们当初开博并不是主动自愿,由此出现“空壳博客”很容易理解。因此,要让“民生博客”名副其实,首先要让官员从心里接受。出现“空壳博客”,有些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问题】试就“民生博客”变成“空壳博客”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首先是官员开设“民生博客”的风气没有真正形成。如果主动开博官员越来越多形成风气,“空壳博客”就会越来越少。因为在一个争先写博客氛围中,“空壳博客”很难存在。

要想让官员开博成风,职位越高权力越大的官员越要带头示范。只有当省级官员、地市级官员勤于写博客时,在县级官员乃至乡镇官员中才会避免“空壳博客”出现。

其次是官员博客缺少“安全”保障。由于博客是相对个性化的空间,因此要允许官员在博客中有个性张扬,甚至要允许官员说错话。但现实是,因为官员有特殊身份,个人观点往往被当成官方声音,担心招惹是非,所以有话不敢说。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就表示,“以前自己是新闻发言人,如果批评某个现象,或者说了某些话,由于身份所限,别人都会认为是代表教育部,现在不受身份制约,反而能够更尽情地发挥自己。”一方面在制度上要允许官员在博客中张扬个性,充分表达观点。另一方面公众也要包容官员博客的某些观点。

再者是对官员的思想教育不够。一个原因是某些官员对博客这种载体认识还不充分,没有正确认识“博客问政”的价值,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问政模式上。另一个原因是某些官员对民生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写“民生博客”会给自己增加工作负担,不仅要在博客中回应民意,还要在博客之外来落实民意。

10、【材料】广州市某分管局领导两会期间公开表示“中国看病不贵”曾引热议;近日,河南郑州市某局领导面对中国之声记者又有惊人之语。随着媒体监督的不断深入,地方各级官员话语中的“BUG”似乎也多了起来。这就引出了一道干部“说错话”的是非题:民众应当怎样看待官员公开言论中的纰漏和错误?【问题】怎样看待少数政府官员在特定场合讲错话?

【参考答案】一方面,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这是不可容许的。因为在不少人看来,政府官员天生就不能犯错,讲了错话就是犯了错,这是不可原谅的。这种见解中包含着一个假设,即政府官员总是对的。其实政府官员也是普通人,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认识也有其个性的一面,他们不可能是真理的化身,不可能总是对的。一旦某个政府官员在面对公众质询和媒体采访时,出于各种原因讲一些错话,只要不是本质性的重大错误,就不应当轻率地、简单地被处理。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讲了错话的政府官员进行严肃批评,让他们在认识错误后,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公众也应调整心态,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要秉持严肃的态度,决不能一味姑息和听之任之。公众人物讲了错话,就应当接受公众和媒体的监督、评论和批评。对于具体的政府官员来说,讲了错话,就应当主动承认错误,就应当在已经产生不良影响的范围内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影响,并且要以此为鉴,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力争不讲错话。

12、【材料1】伴随着高校扩招而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趋于饱和的工作岗位、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摆在2009年大学毕业生面前的就业问题,似乎出现了“难上加难”的不利局面,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失业,还是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流入了传统意义上的“非高学历行业”。

【材料2】日薪5元,贱卖的大学生身价几何?

"我是武汉的一位大学生,想在武汉找一份工作感觉太难","本人不求寻到什么工作,只要您提供的是法律允许的事情",一位自称是武汉大学生的网友萧何日前在汉网论坛发帖求职。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名学生声称"对待遇没有太多的追求,只希望在包吃住的基础上日薪能有5到10元就足够。"

【材料3】高学历,会扫地?

“高学历,会扫地!”近日,在深圳人才大市场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家服装公司在其展位前打出这样的横幅。有围观者问,招一名高学历的人去公司扫地,是不是太浪费了?

【问题】如此的就业到底是出于暂时的无奈,还是一种人力资源“下沉”的长期趋势;是人才的“浪费”,还是对社会生活的提升?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参考答案】我国的高等教育几年前就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就业观念却并没能实现同步转变。当前,在一些大学生脑海中,精英就业观念仍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毕业后不能到大城市、沿海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能找到热门的、高薪的、体面的工作,就是自己人生的失败。而社会也对大学生初次就业抱有高期许,在一些人看来,社会职业有着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只有坐高级写字楼当“白领”、“金领”,在机关上班捧“金饭碗”,才不是“大材小用”。

这种大众教育和“精英就业”之间的落差和碰撞,引发的社会后果是:不少大学生对国家公务员这一“金饭碗”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做“国考炮灰”也不愿考虑从事其他社会职业。大学生当保姆、研究生卖猪肉等就业途径,常常会引来社会热议。而那些一时难以接受社会现实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选择他们所认为的“低下”职业,更有甚者干脆选择在家“闭门不出”。

当然,要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对他们而言,确实会经历一个“痛苦抉择”的过程。但这却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社会现实。因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伴随的必然是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将不得不在“非精英”岗位上就业。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教育层次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自然也会促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多地进入“普通劳动者”序列。这必然要求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

普通劳动者不一定全部能成为精英,但精英肯定出自普通劳动者。对我国的大多数毕业生而言,与其沉浸在“精英情结”中不能自拔,不如冷静分析当下形势,明确就业定位,做好职业规划,先“有活就干”,求得“生存”后再谋“发展”。这,或许才是他们成为社会精英的真正路径。

13、【材料】洛阳市最近出台鼓励农民进城政策,为鼓励农民“双放弃”,如果农民同时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成为“双放弃”一族进城定居,每人可获得8000元至10000元的补贴。只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每人补贴5000元,只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每人补贴3000元至5000元。农民在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该政策还规定,凡是“双放弃”或“单放弃”的进城农民,可以参照相关政策,经批准可以按计划生育二胎。

【问题】谈谈你对此项政策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全省首例,全国领先”。洛阳的政策被这样“标签”,并强调是要走“跨越式”的农村城市化道路。可仔细检视这项政策,核心内容是“跨越”土地流转这一重要的经济制度,让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直接“变身”成为城里人。

这项政策的确是全国领先,领先之处在于“跨越”了土地流转政策。为了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也就是说,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自己承包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洛阳市的政策则是让农民“双放弃”,显然突破了“土地承包权不变”这一政策底线。从经济角度看,即便政府用补贴的形式“买断”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价格也够低廉的。按照这项政策细节,对“双放弃”的农民按每人8000元至10000元标准补贴,只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每人补贴5000元,只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每人补贴3000元至5000元。其中,人均土地面积0.5亩以下的农民每人补贴3000元,人均土地面积0.5亩至1.2亩的农民每人补贴4000元,人均土地面积1.2亩及以上的农民每人补贴5000元。而据洛阳发布的地价数据,政府拍卖出让的地价,低者每亩30多万元,高者200多万元甚至更高,其中的差别一目了然。

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角度看,让农民享有和城里人同等待遇是一个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帮农民解决住房、就业问题。只有农民有房住、有工作干,他们才会不依赖土地,转型成城市居民。如果洛阳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是只管进城,不管进城后怎样办,虽然也有提供职业培训、纳入就业援助计划、参与廉租房申请的说法,但想想农民的弱势处境,就知道这些连城里人都奢望的东西,对刚进城的农民来说多么遥远。

最高1万元的政府补贴,在洛阳究竟能买几平方米的房?最关键的是,农民一旦失去土地承包权,

找不到工作就没后路了,也不可能用这点资本在今后的土地流转中获得利益。可以说,这项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不是帮助农民城市化,反而可能在加快失业化。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是社会不安定,这是需要预先警觉的。

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不一定非要让农民“双弃权”。同是公民,农民和市民在就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保险方面存在差别有历史原因,但也有享受同等待遇的希望。如果地方政府有心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不妨首先加大教育投资,改革教育政策,让城乡人口率先在教育上实现平等。只有当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领域消除了城乡差别,才有可能让农民放弃土地,才是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关键。【参考答案二】据称,这是洛阳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鼓励农民进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笔者并不质疑洛阳地方政府施政的初衷,但我想问,进了城的农民就真的能摇身一变为“城里人”吗?丢掉了土地的农民能够在城里做些什么呢?诸如就业、住房、医疗、环境等城市问题,洛阳,你准备好了吗?洛阳走“跨越式”的农村城市化道路有不有拔苗助长之嫌?

众所周知,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业化完成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面,如果单方面追求城市的人口扩大、面积扩大,那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而是虚假的,徒有其表的,也必然会产生纷繁芜杂的城市“后遗症”。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也必须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刀切”,“放弃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两个“双放弃”,对于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来说,生活在城市的夹缝当中,无异于彻底捆绑住了手脚,要了他们的命。

只有洛阳的工业上去了,辐射力强大了,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增加了,城市建设上台阶了,农民在强大的拉力作用下才会自觉进城,靠行政命令强行摘掉农民的帽子有些牵强。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在涉及老百姓的重大利益上,要稳妥而不是冒进,要实惠而不是形象。洛阳一纸文件,就让大批量农民一下子加入到放弃土地的大军中,看来真有些操之过急。

14、【材料一】

买房“加10分”

最近,福建永安市政府规定,在永安城区购房,总金额达到25万元以上的购房户,其子女参加今年中考时可以加10分,而且还免收学费、择校费减半。

【材料二】

浙江省绍兴县教育局推出政策:为发挥教育在繁荣柯桥新县城中的作用,具有大专学历及以上或初级技术职称及以上的各类人才,在柯桥买房子,其子女参加中考就可加10分。此政策一出,在当地引起一片哗然。

【问题】请就“买房加“10分”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买房加分政策挑战社会公平底线,教育却成了带动房产经济增长的筹码,而政府机关却扮演了破坏公正与公平的负面角色。

同时,“买房加“10分”现象,遭践踏的不仅仅是教育公平。从给金融高管子女加分,到给买房者子女送分,我们再一次看到公平教育权是如何在地方“土政策”下扭曲变形的。而这些政策之所以能够出台,一方面说明当前部分地方官员法制意识还十分淡薄,依法行政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还缺乏必要、有效的把关和监督。

15、【材料】

近日,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综合考核评价中被评定为优秀档次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奖金奖励。奖励被评定为优秀档次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人民币10000元,班子其他成员8000元;奖励人大、政协主要领导8000元,班子其他成员5000元;奖励被评定为优秀档次的市直单位主要领导8000元,班子其他成员5000元。

【问题】请就“重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重奖领导是典型的“权力自肥”

“权力自肥”的形式越来越多,有的已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正大光明,大有“合法合规”之势头。比

如,齐齐哈尔的奖励办法,是经过市委十一届四十五次常委会议审议的,是“集体智慧”,更是民主与集中的“结晶”。要是有朝一日问责起来,只怕是“集体担责”,人人有责,有时会成为“人人无责”。

二、不能将公共财政变成私家金库

虽然齐齐哈尔市这笔钱的具体来源暂时还不为外人知,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公共财政负担这笔费用真是太冤枉了。令人担忧的是,今天组织综合考核发奖,明天、后天,是否会将日常之本分、职业底线性质的其他工作单项列出,一一给予额外奖励呢?隔离开来看,似乎都有奖励的必要,然而再想一想,凡此种种,尽为本分、职业底线性质的工作,公众早已为此支付了超标准的报酬,便能轻易发现到此种行为的荒谬、不合理,是公共财政变成了政府私家金库的恶劣后果。

16、【材料】

最近,云南水富发生一起前往安徽凤阳县石英干粉厂务工的77名村民中,有12人陆续死亡,另有30人感染矽肺病的事。

大量的矽肺病,是因为工作环境的恶劣:几乎所有的小石英厂,只要一开工,就是粉尘漫天。在这样的环境里,农民工怎能不得矽肺!但事情发生后,在造成这些农民工患病的安徽凤阳县,相关监管部门不仅未被问责,还互相打起了“太极拳”。

环保局说:“企业营业执照管理归工商部门,职业病管理归卫生局和安监局,这些我们都管不到。环保部门重点是监管排污。”凤阳县卫生局则认为,国务院早在2003年就调整了卫生部门和安监部门的职责,卫生部门负责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安监部门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不属于卫生部门的职责范围。”

而安监部门又有说法:“作业场所监管的执法主体不在安监部门,即使我们明明知道企业违规作业,也无权向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

那么是工商行政机关吗?据说,这些大量的小石英厂很多连营业执照都没有,也没有法人资格,而工商机关只能管那些登记了的企业。

其实,像凤阳这样遇事各部门推卸责任的事,随时都可以说上一大堆。比如,最近南京就发生了五个部门奈何不了一个蛋的事:一市民因买来的鸡蛋煮熟后蛋黄不易碎,不掉渣,而有弹性,便投诉政府有关部门。结果是,卫生部门认为自己只主管餐饮场所的卫生问题,不便表态;而质监部门以鸡蛋属于农产品,认为自己也不好管;而农林部门表示,他们只负责农产品的质量,如果是假鸡蛋,则超出了他们的管辖范围,食品药监和工商也拿出了各自的理由……

【问题】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这些看来有理的荒唐事,正说明了一个道理:权力的过分细化,不利于依法行政。

在我们的地方政府架构中,哪一级没有十几甚至几十个政府部门!部门多了,当然要严格分工,总不能上阵一窝蜂吧?于是,就有了虽然是同样在超市买的东西,这归工商管,那归农林管,还有归食品药监的、归卫生防疫的……

因此,你还真不能简单地说凤阳有关部门在水富农民工矽肺问题上不负责任:现在不是讲依法行政吗?没有法律授权,当然不能管。

但且慢。让我们先来看看宪法。宪法第一百零五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的是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而第一百零七条则进一步明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显然,根据宪法,在一级行政区域里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一级政府,责任人是省长、市长、县长;而各政府部门,只是为了便于行使这种权力而进行的内部分工,但这绝对不能成为出了事相互推诿,造成一级政府不作为的理由。因为宪法早就明确了政府的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但在目前的权力分配和行使中,政府首长常常成了只担负领导责任的甩手掌柜,而众多的部门又把政府的权力割裂得七零八碎,一旦有了麻烦,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当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看来,除了适当精简政府部门(因为古代就有这样的说法: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扯皮多,当然和部门多有关)外,当我们在以权力法定的名义划分政府部门权力的时候,还要先学一下宪法才行。

17、【材料】

近日,黑龙江省某市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黑龙江省犬类管理规定的通告》,规定从5月23日起,城区禁止养狗;违者,对其所养犬只一律捕杀。此捕杀令一出,立即引来舆论一片哗然。不过,仅数日之后,此事件又“峰回路转”,据媒体再次报道,“捕杀令”突然变脸,“一律捕杀”字眼消失,已经成立的打狗队也暂时解散。

地方政府刚出台某项规定,在引发社会普遍“质疑”后,又暂缓执行或撤销的事件,媒体近来多有报道:广东某市出台禁止养猪规定被旋即取消,山东潍坊市某区政府出台红头文件强制要求公务员卖房被紧急叫停,湖北省某县发红头文件规定全年公务用烟数量被很快废止……

【问题】请你从科学决策的角度谈谈对以上现象的看法。

【参考答案】上述影响大众的公共决策,一推出就遭遇“夭折”命运,折射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如何完善决策制度,才能避免决策“见光死”,实现决策的真正科学化。

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某项规定原本是为老百姓做好事,但群众并不买账;一些领导干部自以为是地认为某项政策是为群众谋福利,但老百姓却并不领情。出现这种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决策的“长官化”、“随意性”和“封闭性”,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将主观意愿强加到老百姓身上,没有体察百姓处境,了解百姓疾苦,弄清百姓期待。

实际上,避免决策失误,说难也不难,只要真正实现党中央、国务院一贯强调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让老百姓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在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时公开听取各方意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决策失误就完全能够得到有效防范。复杂如近来的新医改方案、物权法草案,以及更早时候的劳动法修订,之所以能被大多数人认同和接受,就在于这些重大公共决策在正式出台之前广泛征求了意见,让不同利益方参与制定进程并进行了深入讨论。

当然,要实现决策的真正科学,要求那些习惯于“直接拍板”的决策者们放下“身段”,自觉“去长官化”,在制定某项公共决策时,不要对此决策先有结论或明确意向并完全控制决策的进程,使决策程序流于形式;要求决策者从那些决策失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要在一个地方跌倒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又以同样的原因再次跌倒。

公共决策影响深远,需要决策者广泛搜集信息,科学理性分析,深思熟虑。公共决策的“朝令夕改”,损害的是决策部门的公信力,耗费的是国家有限的公共资源,这样的昂贵学费,还是少交为好。

18、【材料一】45岁以下干部成腐败高危人群?

日前,广州市政府召开廉政工作会议,会议通报的一些数字引起人们深思。据通报,2007、2008两年间,广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反党纪政纪案件580件637人,其中,政府系统违纪违法案件198件227人,而31岁至45岁年龄段的就占55.95%,共计127人。

广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苏志佳指出,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注重对一些年轻干部实施长期“感情投资”,进行“期权”谋利,31岁至45岁的年轻干部成为腐败高危人群。

【材料二】31岁—45岁年轻干部已成违纪违法案件多发年龄段

早年,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因贪污锒铛入狱时仅39岁。贪官马德从政之路一帆风顺:32岁做副县长,34岁当县长,35岁任县委书记,37岁走马副市长。几乎在每个岗位上,他都是当时全省最年轻的干部。

近年,国家药监局注册司原司长曹文庄、上海市宝山区原区长秦裕等一批年轻干部“翻船落马”,更引起人们对年轻干部德的关注和担忧。

【材料三】重庆5年623年轻干部落马:59岁现象变35岁现象

4月8日,重庆市检察院发布消息称,目前重庆市职务犯罪在年龄上出现新的变化,呈现出“35岁现象”,而传统的“59岁现象”已不再突出。从2003到2007年,我市检方立案查办的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有623人,占立案总数的16.69%。

【问题】由以上材料,有人断言:“35岁现象”代替“59岁现象”,年轻干部成腐败高危人群。请分析此现象,并谈谈如何预防年轻官员的腐败。

【参考答案】

“59岁现象”出现时,有人总结说是权力过期,不用白不用,“35岁现象”出现时,又有人说是“只问年龄只问能力”,其实都是很片面的理解。本质上,这是同一个问题,说明我们的反腐工作还没有找到治本之策。腐败的本质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权力滥用,而权力滥用又是因为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所以说,腐败哪里有什么高危人群,只有高危的权力,即那些不能被有效制约的权力。无论在哪个领域,或是权力被什么人掌握和行使,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受不到有效制约的权力总会想方设法进行腐

败,这跟个体的诸如年龄、从事的职业等因素没有直接关系。

该如何预防年轻干部的腐败?年轻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首先是要常打“预防针”。对年轻官员常打预防腐败的预防针,目的就是要告诫年轻官员,腐败不可为。

二是要常上“廉政课”。除了党风廉政教育,关键是要加强群众监督和评议,让群众来给年轻官员上“廉政课”。

三是要常算“问题账”。常算“问题账”,就是要抓住各个细节,加强审计,加强财务制度检查,加强对违反常规事例的追问,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查处,以此防止年轻官员在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9、【材料】一段时间以来,生产、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事故包括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什么时候都马虎不得。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始终强调“安全第一”,并把它作为各项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然而,严峻的现实向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究竟把安全摆第几?

所谓安全,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接受的危险程度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是危险的,反之则是安全的。通俗一点说,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出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前者大都是自然力的作用,如地震、水灾、火灾、飓风、传染病等;后者往往是人的行为的作用,如工作不力、举措不当、制度虚置、设备落后等。仔细分析近期发生的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可以看出,其中不少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于责任事故。这说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虽然“安全第一”的口号叫得很响,“安全生产”的标语随处可见,但安全问题并没有被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没有抓细、抓实、抓好。

【问题】为什么位于“第一”的事情反被忽视、难以落实呢?请就“安全第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从思想根源上看,还是因为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没把安全当回事。比如,有的人认为安全是安全员的事儿,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单位表面上很重视安全,但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企业惟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置安全于不顾,让职工冒险作业、违规生产。也有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觉得遵守安全制度太麻烦,偶尔违章一下没什么,投机取巧,粗枝大叶,结果酿成大祸。更有一些领导干部对安全问题缺乏深刻认识,认为安全固然重要,但GDP增长更重要、自己的政绩更重要,自觉不自觉地把安全放到了次要位置;特别是在“形势一片大好”、长期平安无事的情况下,自觉不自觉地把安全抛到了九霄云外。

诚然,安全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效益,不像项目、工程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安全有时也不被视为主要政绩,不能显示领导干部的“才干”和作为。然而,这决不表明安全可有可无,安全工作可抓可不抓。因为无论哪行哪业、哪项工作,一旦出了安全事故,所取得的成绩就会在瞬间化为乌有,所付出的努力就会一下子打了水漂儿,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也必然会受到相应处罚甚至乌纱不保。这样一来,政绩又从何谈起呢?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安全都是一个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须臾不可忽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忘记责任重于泰山,必须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

研究表明,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有增无减,必须更加重视安全问题和安全工作。也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安全发展”、“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等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可以说,确保安全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证。

20、【材料】2009年3月,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重庆市正在规划建设“世界第一航标塔”,这座超过68米高的灯塔不仅具备强大的船舶导航功能,而且会成为一笔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个消息引发热议,有人担心这个“世界第一塔”耗资太大,是“面子工程”;有人担心重蹈“三峡明珠塔”和奉节“华字塔”被炸掉的覆辙。

有网友称“花1000万修个‘世界第一’不如修50所希望小学。”有网友担心,航标塔是否又会像不久前被拆除的重庆万州三峡明珠塔一样,成为“面子工程”。还有的网友提出,“该炸的说炸就炸,要建的说建就建。上千万元的工程,在老百姓眼里却与民生相去甚远。希望这个工程最后不至于劳民伤财。”

近年来,不少地方有了浓重的“第一”情结,动辄想搞个“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生产了这么多“世界第一”,能否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老百姓能否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些问题,“世界第一”的规划者、建设者认真考虑过吗?

【问题】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角度,谈谈你对一些地方追求这种“世界第一”现象的看法

【答题思路】

1、我们不是不可以追求世界第一,但这种追求应求真务实、尊重科学。一些噱头十足的“第一”、“之最”,往往既没有文化含量,又缺乏实用价值。有的“世界第一”匆忙上马,却半途而废;有的“世界第一”喧嚣一时,却迅速沉寂;有的“世界第一”外观优美,却华而不实。在这些“世界第一”的背后,往往是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倘是这般劳民伤财的“世界第一”,不要也罢。

2、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政绩,要经得起“三种检验”,(即: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才是真正的实绩,有利于长远的“潜绩”,才能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1、【材料】据3月17日《华商报》报道,“饭吃不了,澡洗不了,店开不了,原来这就是大家日思夜盼的全国卫生城市啊!”3月13日,河南焦作一网友在论坛里爆料称:全国创卫审验期间,该市不仅关闭了市区内所有中小饭店、报刊亭、中小理发店,而且某些路段的饭店还在一夜之间换了门脸。“焦作工业路最西段,这些店面里有白记烩面、辣子鸡馆、逍遥镇胡辣汤、曹记拉面等等,某些领导一夜之间让他们都转行卖铝合金和办培训班了,帮他们从‘最可耻’的饭店行业转型了!”如此“大动作”为哪般?呵呵,原来从,3月11日起,全国卫生城市审核检查小组开始正式对河南省焦作市进行审验了!

事件发生后,为保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全国爱卫办决定:

一、对河南省焦作市爱卫会给予通报批评,自通报之日起取消其申报国家卫生城市资格2年。

二、河南省爱卫会对此事负有把关不严、指导不到位的责任,自通报之日起暂停其推荐国家卫生城市资格1年。

【问题】就焦作“创卫”过程中出现的造假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按理说,创卫是个好事,对提升一个城市的品味和群众的生存质量也有不小的促进! 本也无可厚非,然而,搞任何事情、工程,尽管我们的初衷是好的,但必须切合当地实际,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决不能超越现实发展阶段,一蹴而就,甚至搞群众不满意的折腾和造假!

某些地方政府为什么如此热衷创卫”,以致不惜穷尽一切手段,动用所有资源?究其原因,恐怕是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式主义,重“显绩”,轻“潜绩”的有碍于当前发展的旧思维在作祟。

众所周知,政绩有“显”和“潜”之分。所谓“显政绩”,就是领导看得见,群众摸得着,抓了见效快,出成果后掌声多的工作项目。所谓“潜政绩”,就是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却不显山露水,倾注汗水、精力、心血却三年五载不见果子的建设项目。创卫的民生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形象问题,来不得半点漂浮和虚假。然而,目前有的地方政府和领导在抓民生工程建设中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存在着急功近利、追求“显政绩”的现象,群众对此可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今年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同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政绩面前,要经得起“三种检验”,(即: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才是真正的实绩,有利于长远的“潜绩”,才能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2、【材料】2009年2月,南京市政府宣布通过摇号的方式向20万户南京市民发放2000万元“乡村旅游消费券”,引来诸多市民热烈参与;

进入3月以来,长三角地区杭州、宁波、安吉、长兴、南京、苏州、无锡等市县发放旅游券,此后广东、山东、上海等地相继开始发放旅游消费劵。

据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舜礼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3月发放了总价值约超过10亿元的旅游券。天津市和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山东等一些城市也陆续发放了旅游券,总价值已超过5000万元。一时间“旅游消费劵”火爆异常。

4月13日,成都旅游局宣布北京市民可以在京直接领取能免费游览成都11景区的“熊猫卡”;“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日前也在京启动,同时京城50家旅行社领到了山西旅游的大礼包——总价值2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1万张景点门票。

素有丝路明珠之称的甘肃,也在4月11日举行“快乐老家——甘肃人游甘肃”旅游宣传周活动仪式上,由甘肃省各个市州和旅游企业为促销旅游发放的各种旅游优惠券累计金额达到4100万元。

除去省、市旅游局倡导发行旅游消费券以外,一些景区景点也乘着这股“东风”发行起了旅游消费券。新疆博斯腾湖旅游景区将从4月中旬起,率先向区内游客发放总额1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游客凭券在指定的景区、宾馆、购物点消费,可节省10%至20%的费用。大连开发区旅游协会、大连金石滩旅游集团日前分别向大连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发放价值100万元和1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武汉市旅游局14日公布,从东湖磨山景区3月29日发放旅游优惠券开始,市内各大景区目前发放旅游消费券近2.25亿元。

一时间,旅游消费券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各地市民除了踊跃参加现场领劵活动,还通过网络、电话预定等方式争取消费劵,也有很多没有领到消费券的网民纷纷通过网络换购或者购买各地旅游消费券。据分类信息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8191828.html,统计,近期每天来网站发布打折券的信息量多达五千条,相关板块的流量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

在各种刺激旅游消费的新政中,旅游消费券在诞生伊始,就以其独特的方式、新颖的形式而引来各界纷纷叫好。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被普遍看好的新政,对于刺激旅游消费究竟能产生怎样的实质意义?领取旅游消费券,究竟是分享“蛋糕”还是隔靴搔痒?

【问题】发放旅游消费券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旅游消费券对旅游行业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是提振景区的人气,二是维持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转。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维持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一定的就业岗位。因此,旅游消费券的作用值得肯定,但是不能高估它的作用,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消费券拉动内需。

消费券发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惠人群过少。二是手续非常复杂,有的地方通过抽奖、报名等方式发放,这些方法都不能保证发放的公平性,而这种通过政府集中购买发放的消费券,应该保证其公平性以及保证能够发放到目标人群手中,三是使用中限制条件过多,许多地方发放的旅游消费券,多半是抵扣部门景点景区的门票,全国一次性旅游消费的平均支出为450元到480元,而消费券在整个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旅游消费券实际成了一种营销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这和商家的折扣是一样的。可以说,各地政府竞相发放旅游消费券,除了促销外,也是一种炒作的噱头。

消费券发放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在一些地方造成哄抢,印刷宣传等提高发放成本。地方政府应该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减少其负面效应。

23、【材料】庖丁是一位解牛大师。牛无疑也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机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中国牛和美国牛,其机理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我们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见底。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犹如“解牛”,把握经济形势的“骨架”尤为重要。如何走出困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庖丁解牛”的智慧值得借鉴。

【问题】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借鉴“庖丁解牛”的智慧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参考答案】真正找准“发展链”上的关键,是化危为机的首要问题。正如庖丁解牛前,钻研牛的机理结构,想好从哪里下刀、下多深,以及“刀”的运行轨迹。影响发展、制约发展、阻碍发展的“刀口”问题,需要排查出来。一个个问题搞明白后,着手才能达到游刃有余;要用细心去想事、按规律去办事、以专心去做事。当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怎样用足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用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如何在“危机”中抢抓“机遇”,怎样在“减速”中把产业调“优”、产品调“高”、市场调“特”……对这些问题,需要方方面面、反反复复地思考。弄明白了解决问题的条件是否具备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才能为取得更好的效果打好基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一些地方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冒”出了更多的问题。有的地方不对发生的问题作深层分析,揪不住“牛鼻子”,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啥也没抓住。还有不少地方不从本地实际出发,别人抓什么,也跟着抓,结果是“邯郸学步”。破解难题、走出经济“寒冬”,需要透彻了解金融危机的深层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规律,才能领悟具体措施的功效和作用。诚如庖丁一样,环扣机理、化繁为简、按部就班,真正获得成功。

科学决策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庖丁解牛时目不两视,耳不两听,全神贯注,心到而且神到。“心诚则灵、神专则成”。应对金融危机,还需专心做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不

同程度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一些列应对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和决策,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专心、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用细心去想事、按规律去办事、以专心去做事。虽都是老话,并无创新之意,但若真正做到就能管用。“庖丁解牛”的寓言,给我们启示和教育。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庖丁的智慧,并将其用到破解发展难题上。近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良好迹象。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困境中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进而水到渠成、实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4、【材料】

有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时说“干部的生活,需要安静、清静、平静。那些一到晚上,或逢年过节,家中就热闹的官员,值得重点‘关注’。”

这一提醒和告诫,可谓一针见血,点到了一些干部走向堕落的要害上,触到了有的官员变贪变腐的关键处。只要仔细考察一下,许多干部的堕落就是从不愿安静、不甘清

静、不屑平静开始的……

【问题】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

当今社会,名利如水银泻地,无处不在。诱惑,常常围着权力在转,往往寄生于利益之上,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更是为那些心怀鬼胎之徒所垂涎。一些人不择手段地挖掘、搜寻领导干部的爱好,再用放大镜来寻找突破口,然后千方百计地或是搭台子、吹喇叭、抬轿子、灌迷魂汤,或是用金钱来利诱,用美色来突破。诱惑犹如一只苍蝇,总爱叮咬那些有缝的蛋。意志薄弱者,因非分的欲望与放纵的态度结合在一起,势必失去理智,总会在甜甜蜜蜜、卿卿我我中落马坠崖,跌进罪恶的泥潭。

诱惑虽没有牙齿,但能把骨头啃断。挡不住诱惑的领导干部,总是爱“热闹”,他们与大款搅和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娱乐场所和家中饮宴常见他们不倦的身影。如此这般称兄道弟哥俩好,决计坏事少不了。把心思大量地投入于迎来送往上,又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做工作、干事业?

做到“三静”,一个党的干部就应该具备一点“敬畏感”。这种“怕”不是怯懦,不是束缚,而是一种自律,一份清醒。强调要有点“敬畏感”,就是要求他们对民众民心要有所敬畏,对国法党纪要有所敬畏,对事业成败有所敬畏,对工作责任有所敬畏。对民众心怀敬畏,对法律心存畏惧,是一种甘为孺子牛的公仆心,是一种执政为民的责任感,是一种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好作风,是一种克己奉公的真品行。有了一点畏惧之心,做人处事,行为准则就不可能变得狂妄自大,肆无忌惮,甚至贪得无厌,为所欲为。口渴时觉得能喝下整个大海,这叫贪念;真渴时只喝下属于自己的一杯清水,这叫自律。能划清贪念与自律的界线,才得以臻至廉洁境界。

诱惑好比一条河,抵御声色货利的诱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这不同于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而是一场灵与肉的搏斗。一位哲人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要做到“三静”,离诱惑远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自己”和身边的人,对名利“蚊子叮金刚——不为所动”。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这样:尽管别人花样百般,其又奈我若何!

理想的滑坡,是伤人致命的开始;信念的动摇,是走入歧途的根子。拒绝诱惑和欲望,乃为人处世、当官用权的重要一环,是干部生活做到“三静”必须把持的一关。如何在五光十色中做到不迷不惑,党的干部应该常常警策自律。事实一再证明,牢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宗旨,始终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以他人教训警示自己,秉公用权、慎重用权,才能少点烟酒味,多些高尚情操和健康向上的情趣,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做一个人民群众真正信赖的好公仆。

25、【材料】

近日,国家卫生部专家委员、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他说:“偏执型精神障碍属于需要强制的一类。因为他扰乱社会秩序……他们为了实现一个妄想症状可以抛家舍业,不惜一切代价上访。”“你们可以去调查那些很偏执地上访的人。他反映的问题实际上都解决了,甚至根本就没有问题。”他的言论,引起舆论轩然大波,目前已经有网民签名要求他道歉。。

【问题】1、请你谈谈对这种说法的态度

2、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当前的信访工作。

【参考答案】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各种潜在的体制机制矛盾日益暴露,上访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上访专业户”存在的病根儿在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滞后,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此问题。

首先,加强地方政府在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中的服务意识。当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已经成为一面光辉的旗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党和政府的远大目标。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自觉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地方政府转变观念,把老百姓的事儿放在心上,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才有可能,所谓的“精神有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治愈。

其次,理顺社会关系、调节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分配改革带来的社会利益并保证社会公平,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社会利益调节机制中,建立合情合理的表达机制至关重要。上访作为表达通道之一,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信访局的统计,现在上访主要集中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和承包、城市拆迁、涉法涉诉等突出的社会问题上。只有进一步健全和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和健全社会利益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上访的分流,减轻上访的压力。

最后,在全社会营造宽容、协商的文化氛围。改革开放改变了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张扬个性成了改革开放的鲜明时代特征。与此同时,个体意识实现了觉醒,个人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由于宽容文化发育不足,过分“强调自我”的思维方式自然就会产生矛盾。因此,只有建立宽容和协商的文化氛围,使社会问题更多地由双方协商解决,才能避免上访现象的发生。

26、2009年公选案例分析之十大民生热点

民生热点一:听证制度如何走出逢听必涨的怪圈?

破题要点:(1)听证信息公开化;(2)听证会代表的构成及人数需要兼顾各阶层利益;(3)听证制度需要接受民主监督。

民生热点二:农民工“五大难”问题的解决

破题要点:(1)企业需要建立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2)完善工伤保障制度;(3)完善异地就学机制;(4)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5)加快城市廉租房建设。

民生热点三: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破题要点:(1)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2)发展第三方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担保问题;(3)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方式,将“小企业”集合为“大企业”。

民生热点四:粮价问题

破题要点:(1)价格由什么决定?是市场还是政府?考生千万不能在对策中用“政府指导”取代“市场引导”。(2)粮价的调整,不能以牺牲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代价。(3)努力探索除了“涨价”外的其他“补偿机制”。

民生热点五:“另类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破题要点:(1)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宣传;(2)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立法和监督;(3)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将优秀文化引入网络;(4)打造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民生热点六:慈善事业发展滞后问题

破题要点:(1)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的慈善行为;(2)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慈善事业方面的优势作用;(3)进一步完善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进一步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4)加强并健全对慈善事业发展监管体制。

民生热点七:居民的文明素质问题

破题要点:(1)鼓励新闻媒体积极参与,营造道德建设氛围;(2)应组织公益广告、宣传图片、流动宣传车、文艺演出等宣传方式;(3)编发市民礼貌礼仪知识读本;(4)尝试市民素质提高工程五年规划。

民生热点八:江河水域及水资源的保护问题

破题要点:(1)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的构建,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如联席会议机制;(2)加强城市防水排放的管理。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水平;(3)加强水源管理。

民生热点九:“霸王条款”

破题要点:(1)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2)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3)建立反垄断立法,(4)依据公平、

诚信原则及高效原则,应针对《合同法》中关于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规定继续在《条例》中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使行政监管更具可操作性。

民生热点十:“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有效监督问题

破题要点:(1)增强透明度,公开政府采购信息;(2)公开曝光不法行为;(3)建立健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标准;(4)加快政府采购网络化建设。

27、材料一

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1)稳定粮食需求。措施包括:杜绝粮食的浪费;限制工业用粮;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粮食储备制度等。从长远看,有效的措施,增加粮食生产。措施包括: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耕地面积等。(2)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我国政府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发挥了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对粮食边连续四年增产起到引导、保障、推动作用。例如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免除农业税,提高种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帖等。

(3)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最关系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8、【材料1】

每年9月底到10月底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总会有一个牵动全国2800多个县域的排名榜发布,这就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百强县。从1991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已发布了9届。按照排列顺序,2007年应该发布第十届百强县。

从9月初开始,全国各地就有多家媒体按照“常规动作”,对百强县进行了前瞻性报道,同时,各地的网络论坛上更是展开了“帖子大战”,围绕百强县的各种争论纷纷登场。实际上,最关心新一届百强榜结果的还是地方政府,大家都在揣测谁将会榜上有名,哪些将会落榜,自己所在的县域将会排在怎样的名次,哪个将会出现零的突破等等。在这种异常焦灼的心理状态中,都在等待着百强县的发布。

然而,作为发布机构的国家统计局却有些“反常”,一直到11月,国家统计局的百强县都迟迟没有发布。而在此前,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民间机构的百强名单早已公布,更加对这种“等待戈多”式的焦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最终的结果是,2007年度百强县被悄无声息地取消了。

【材料2】

太湖周围所有的苏浙县域都进入了百强县,更是在十强县中占据了2/3的席位。就在全国所有的县域都学习苏南模式,羡慕苏南县域经济的强大时,发生了震动国内外的环境危机事件。“太湖悖论”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沉重的符号。这次危机,也是对百强县发展模式的一次最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评价指标体系。

其实,早在1992年5月,江苏宜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活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费孝通发言说:“我们的土地耕种了5000年,没有遭到破坏。我们能不能再给子孙后代5000年这样的环境?”当年,太湖之滨的宜兴在百强县中排名第14位。透过百强县的亮丽光环,“太湖悖论”引发出三大思考:百强之“强”到底是什么?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出现什么问题?怎样的指标才能反映县域发展的实际?这些从没有像今年这样发人深思。

以百强县面临的土地问题为例,据国家统计局计算,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十强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程度超过2/3。即便是在2005年国家控制得最严的时候,十强县的耕地面积还平均减少了5000多亩,“一

亩地用掉了七分田”的现象十分突出。顺德806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中,只有13000公顷的耕地面积;南海1004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中,耕地面积不到20000公顷。

与太湖水危机相对应,另外一个连续三届进入百强县的山西河津,在2007年3月和7月,分别被山西省环保局和国家环保总局进行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进而,河津被山西省一票否决,不能参与百强县评比。

【材料3】

随着近两年来“环保风暴”越来越猛,单纯GDP数字上的“胜利者不受谴责”的言论越来越受到批评,这种忽略发展成本甚至不计代价的非持续性发展模式,正在日复一日的受到来自民间和中央的双重夹击。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杜志雄告诉《决策》:“一个以衡量县域GDP为主的排名方法,充其量只是说明百强县在财富创造方面是基本成功的,反映的只是经济发展这一有限领域的情况。”换句话说,百强县评比存在严重“失真”,已不是中国县域经济的真实照片。杜志雄分析认为,“现有标准下的百强,换一套新标准可能就是‘落后’。”

从1991年开始稳居十强县的县域,早已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本。实事求是地说,百强县的标杆作用和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它们起码告诉了其他县域现阶段能够干什么。但是,太湖悖论和被异化的经济数据又引发出了同一个问题:难道全国都要继续向“错误”学习吗?

问题:

根据材料,请就取消经济百强县的评比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早在2006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提出,必须完善统计制度和核算体系,切实改变单纯以GDP增长速度衡量经济发展成效和政绩的做法。为此,温总理提出了“两个抓紧建立”,即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节能降耗指标考核体系。

全国百强县评比的取消是一个信号,它的价值在于正本清源:任何成绩的界定,都不应该是简单的“量”的堆积,而更应体现于“质”的保证。过去的全国百强县评比,说到底就是以GDP论成败。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四大制约因素日益加剧,分别是资源能源约束、城乡差距、社会事业滞后和对外依存度。而这四大制约因素,在百强县身上无一例外都存在着,经济发展转型是不得不做出的唯一选择。因此,杜志雄认为,百强县面临的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和发展导向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利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契机,以及统计工作重点的转变,完全可以对现行的百强县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2007年取消发布,对百强县评比来说,也许是件好事。正是由于上一次取消之后对百强县统计指标进行改进,才有了今天的巨大成功。同样,对百强县评比来说,这又将是一次改进的好机会。毕竟,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理念都在发生改变。

工程项目管理混乱整改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混乱整改案例分析 从三起典型案例看越演越烈的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我国法律法规对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即出借或借用资质)四类违法行为明令禁止,但长期以来,这四类违法行为成为建筑市场的顽症,久治不愈。随着我国建设领域的管理层和劳务层相分离,这些违法行为逐渐发展,越演越烈,成为建设领域老大难且屡禁不止,并逐渐变成建筑市场混乱的万恶之源。长期以来,这些表现方式各异的违法经营行为,使法律规定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条件和按资质要求的管理流于形式,违法承发包造成层层拖欠工程款引起大量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并引发众多社会稳定问题。更严重的是,由此造成的诸多弊端集中体现在影响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上,引发的一系列的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早在我国《建筑法》施行之前,1997年7月12日,浙江常山县纺织局五层职工宿舍楼发生粉碎性倒塌的恶性事故,造成在大楼内的39人中36人死亡、3人受伤的惨烈后果,这是一个对《建筑法》立法仅注重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经调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施工单位常山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把整个工程转包给没有资质的包工头段书荣个人承包,包工头在工程施工中降低施工标准,严重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墙体砖和混凝土楼板所致。 之后,我国立法通过《建筑法》、《合同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做出明文规定,政府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予以禁止,但是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及其变相的违法行为导致的建设工程重大安全质量事故仍频频发生,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2010年-2012年三年间,全国范围内由行政处罚的较大及其以上安全事故中,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引发的就有27起,共计造成的人员伤亡214人,分别占全部事故和伤亡人数的38%和42.8%。其中2010年较大及其以上事故共29起,伤亡265人,涉及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的事故10起,伤亡104人,分别占当年事故和伤亡人数的34.5%、39.2%;2011年较大及其以上事故共20起,伤亡97人,涉及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的事故9起,伤亡43人,分别占当年事故和伤亡人数的45%、44.3%;2012年较大及其以上事故共22起,伤亡138人,涉及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的事故8起,伤亡67人,分别占当年事故和伤亡人数的36.4%、48.6%。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因转包、违法分包、借用资质造成共死亡98人、受伤73人,具有重大负面影响的典型案件有以下三起: 案例一:因系统内外层层转包造成死亡21人的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站塌陷、被称为“中国地铁建设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发生于2008年11月15日,造成21名工人活埋致死的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站塌陷事故,被称为“中国地铁建设史上最严重的事故”。经国务院调查认定,杭州地铁湘湖站北2基坑“11.15”坍塌重大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中铁系统内外层层转包工程是主要原因。中标工程的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下称中铁工)首先把中标工程整体转包给下属的独立法人中

局部解剖案例分析

案例1 某患者,女性,23岁,突然发生脐周围疼痛,一小时后局限于右下腹,伴有呕吐、发烧和白细胞增高,右下腹部压痛明显。诊断:“急性阑尾炎”,需立即手术。 1. 简述阑尾炎手术的切口位置及层次? 2. 打开腹膜腔后,寻找阑尾最可靠的标志是什么? 3. 在手术中,必须首先结扎阑尾动脉,该动脉来自那条动脉? 案例2 某患者,男性,50岁,最近因吐血而入院。患者主诉,痔痛日甚一日。体检发现有腹水,直肠检查发现患者兼有内、外痔,这些指征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已安排作胃镜检查,以确定上消化道出血部位。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伴出血”。诊断:“上血,肝硬化”,收住入院。 1. 此患者由于肝硬化伴有门脉高压,使门静脉的血液不能回流入肝。正常时门静脉收集哪些静脉的回流? 2. 由于门静脉系统没有静脉瓣,所以门脉高压时可导致门静脉经门—腔静脉吻合支流入腔静脉系统,这些吻合支包括 3. 该病人食管静脉曲张是由于门静脉直接分流至上腔静脉,经什么途径分流的? 4. 该病人的内痔是门静脉直接向髂内静脉分流所致,此分流途径是什么? 5.处理门脉高压的方法之一是作门——腔静脉侧侧吻合术,以便降低门脉高压。手术时,外科医生必须应在何处既能够找到门静脉而又不引起组织创伤? 6. 由外痔所引起的疼痛,其传导由途径是什么? 案例3 第一部分: 某患者,男性,18岁,在一次搬动家俱时,感到右腹股沟区剧痛,数小时后又发展为脐区疼痛,并伴有恶心,为此来院就医。体检发现: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突起,咳嗽或紧张腹壁时,突起增长且腹肌沟区疼痛加剧。该突起向内下行,进入阴囊上部,以手指压迫不可回纳,诊断为:“腹股沟疝”。 第二部分: 对此急症,立即安排了手术: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并与之平行,深达腹外斜肌腱膜。在腹股沟管浅环可见精索穿出,异常肿胀。 第三部分: 手术过程中,在精索前面发现一神经,该神经穿经浅环,但不慎切断。切开疝囊,将小肠轻

工程项目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背景: 某钢厂改造其烧结车间,由于工期紧,刚确定施工单位的第二天,施工单位还未来得及任命项目经理和组建项目经理部,业主就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施工单位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份针对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深度满足管理规划要求,但业主不接受,一定还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 问题: ①项目经理未任命和项目经理部还未建立,就正式发表了施工组织设计,其程序是否正确? ②业主一定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其要求是否一定正确? ③项目管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请简述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规划目标及内涵。 ④试说明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控制原则。 答:①程序不正确,公司还未任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还未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无人审核和批准,不能发表。 ②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代替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但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深度应能满足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要求;冶金建设工程中,实际上一直使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项目管理规划;施工单位可以向业主说明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深度已达到项目管理规划的深度要求,不必再编制项目管理规划。 ③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规划目标及内涵有: a.规划目标包括项目的管理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成本目标、安全目标、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条件分析及其他内容等; b.内涵包括施工部署、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资源供应计划和其他文件等。 ④项目管理规划的控制原则为:实现最优化控制;动态控制;主动控制;全过程控制;全要素控制;建立大控制系统的观念;要对规划的实施明确项目经理部各岗位职责、对执行进行检查分析和改进,进一步进行总结。 2、背景: 华北某厂1260m3级高炉扩容改造工程。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为了实现快速、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扩容改建任务,该扩容改造,应采用高炉整体平移新技术。高炉分两段安装:第一段为移送;第二段为悬吊,高炉本体工程拟定在拼装平台上基本完成,尽量缩短停炉后施工工期,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高炉本体平移作业采用滚动摩擦方式液压缸推送。要求“新、旧高炉中心线重合,标高与原设计标高相符,误差控制在5~8m”。高炉本体移送重量约4500t。推移高度约为36m,推移距离约42m。高炉本体在液压缸推动下,分步向炉基平移。 问题: ①结合本案例谈谈项目目标的制定。 ②结合本案例谈谈项目管理的总体安排。 答:①项目的目标包括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目标,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部编制,并按 规定程序报批和实施。如质量目标: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85%以上,质量达到冶金建设工程优良标准。无重大质量事故,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竭尽全力做好工程服务和投产顺产保驾工作,确保用户满意。 安全目标:工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为零;重大交通事故为零。 现场目标:在争创优质工程的同时,强化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建设文明、规范的施工现场。 ②项目管理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全方位的管理,负责项目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确保履行合同,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相应的项目管理文件。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结合本案例项目管理的总体安排:强化项目管理,全面响应业主技术要求,严格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施工,优质、安全、高速建设高炉扩容改造工程。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类似工程的经验,我们对本工程的总体思路是:项目管理,科学组织;突出重点,齐头并进;有序安排,提高效率;阶段实施,步步为营;统一调度,道路畅通;质量贯标,安全可靠;发挥优势,缩短工期。

外科案例分析

外科病例分析 病例一 男性,53岁,左腰部隐痛近一月,步行来院就诊。查体,左肾区叩击痛,尿液检查镜下血尿,B超检查左肾区内有一结石,大小为1.8×2.0cm,IVU双肾功能正常,双侧输尿管通畅。拟行ESWL治疗。 问题 1.该病人目前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①急性疼痛与结石刺激引起的炎症、损伤及平滑肌痉挛有关 ②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尿石症的知识 ③潜在并发症感染、“石街”形成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前如何做肠道准备?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前肠道准备:术前3日忌进食产气食物;术前1日口服缓泻药,术日晨禁食 3.为预防尿石症饮食上如何给予健康指导 (1)嘱病人大量饮水。 (2)饮食指导:①含钙结石:适当减少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巧克力、坚果等含钙量高的食物 ②草酸盐结石:限制浓茶、菠菜、番茄、芦笋、花生等食物 ③尿酸结石:不宜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豆制品、啤酒;避免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制糖和动物脂肪 病例二 男,55岁,间断咳嗽,偶有痰中带血2个月,加重2周住院。病人约于2个月前开始出现咳嗽,为干咳,无痰,偶尔痰中含有血丝,未服用任何药物,也未太注意,近2周症状加重。无胸痛、发烧等表现。吸烟已30多年。胸部X线示右肺门旁3cm×3cm块状阴影,支气管镜检确诊为右侧中心型肺癌。病人情绪低落。问题: 1.该病人宜采用何种手术方式? 宜用肺切除术,施行肺叶或一侧全肺切除加淋巴结切除术。 2.请结合病人情况提出现存的二个主要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障碍:与肺组织病变,肺换气功能降低等有关 (2)焦虑与恐惧: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有关 3.术前为改善肺泡通气功能、预防术后感染应做哪几方面的护理? (1)戒烟:指导并劝告病人停止吸烟 (2)维持呼吸道通畅:若分泌物较多,行体位引流;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行超声雾化;必要时经支气管镜吸出,观察痰液量、色、粘稠度及气味,可遵医嘱给药。 (3)指导训练:指导病人练习腹式深呼吸、有效咳嗽和翻身,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介绍胸腔引流设备。 4.病人手术后一周内如何观察生命体征? ①手术后2~3小时内,每15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脉搏和血压稳定后改为30分钟至1小时测量一次;次日2~4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平稳者改为每日测量

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

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 21:04:022010-09-13小发布时间:复制链接打印大中 RSS 我们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 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检测等各方面。现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学习。 砼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 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 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 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 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蜂窝 现象: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形成有蜂窝状的窟窿,骨料间有空隙存在,露石子深 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 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 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 计量。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 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砼的振捣分层捣固。灌注层的厚度不得 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倍。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1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用半径的.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

病理案例分析经典

案例1 某中学10余名学生早餐食用了面包2小时后,先后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症状,呕吐较重。多数学生有低热,WBC升高。经抗感染治疗及补液等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2天内均痊愈。采集呕吐物样品8份作微生物检查: 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培养见金黄色的菌落,甘露醇(+),凝固酶试验(+)。 思考题: 1.考虑什么疾病?为什么? 2.就此食物中毒事件,我们应注意什么? 案例2 李某,男,10岁。因发热、水肿、血尿入院。自幼经常咽痛,发烧。 xx: T39℃,血压偏高。实验室检查: 尿RBC(+++),颗粒管型3-5个/HP;ASO抗体800单位。 思考题: 1.考虑什么疾病?引起该病的病原菌最有可能的是什么菌? 2.患儿的这次临床表现与自幼经常咽痛,发烧是否有关?为什么? 案例3 患儿,6岁。因发热伴头疼、呕吐两天,服退热及消炎药后,症状无改善,头疼加剧,烦躁。入院时T39℃,呕吐两次,呈喷射状,神志尚清.全身皮肤有针头至绿豆大小不等的红色出血点,颈硬。脑脊液检查:

外观混浊,WBC多。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取沉渣涂片镜检,发现WBC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 思考题: 1.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 2.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 3.送检病人的检材标本时应注意什么? 案例4 患者,女,27岁,以尿频、尿痛、阴道分泌物多就诊。门诊检查,尿道口充血,有压痛及脓性分泌物,宫颈水肿、充血,糜烂,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宫颈管分泌物涂片镜检: 中性粒细胞内外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培养的生化反应: 氧化酶(+),葡萄糖(+)麦芽糖(-)蔗糖(-) 思考题: 1.该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是什么? 2.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案例5 4岁男孩,进食小店卖的水果色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思考题: 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 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

专业实践能力案例分析(三)

专业实践能力案例分析(三) (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病案分析题(总题数:12,分数:114.00) [案例二十五] 患者,男,25岁。因“性格变孤僻,言语减少,生活懒散2年多”入院。 (分数:8.00) (1).作为住院部医生,你认为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 A.神经症 B.人格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抑郁症 E.器质性精神障碍 F.心因性精神障碍 G.装病 解析: (2).家属补充病史:患者2年多来,逐渐出现性格改变,日益孤僻,很少外出,说话越来越少,很少主动与家人交流。3年前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待业在家,无工作的愿望。可整天呆在家里,常呆坐于电脑旁。不讲究个人卫生,数天不洗脸漱口,不洗澡,需家人反复督促甚至强制执行。未见唉声叹气,哭泣落泪等。根据这些表现,该患者的精神状况检查最可能发现哪些精神症状(分数:2.00) A.思维破裂 B.思维迟缓 C.思维贫乏√ D.情绪抑郁 E.情感平淡√ F.幻听 G.被害妄想 解析: (3).患者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此时宜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分数:2.00) A.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B.系统的抗抑郁治疗 C.需进行康复训练 D.胰岛素休克治疗 E.行为治疗 F.认知行为治疗 G.精神分析治疗 解析: (4).此病的预后特征(分数:2.00) A.预后较好,只要治疗及时 B.预后一般 C.预后不良,多数会出现精神衰退√ D.病程会有波动,时好时坏 E.病程迁延不愈√ 解析:[解析] 精神分裂症单纯型临床特点为:青少年起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不愈。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情感逐渐淡漠,对生活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减少,对亲友表现冷淡;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人格逐渐衰退,社会功能衰退明显。幻觉妄想不明显。此类患者在发病早期常不被注意,往往经数年病情发展较严重时才被发现。治疗效果差。预后差。精神状况检查会发现思维贫乏,情感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卫校毕业学生替医院护士上班,输液致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某卫生院值班护士由于家中有事,就让一位刚刚卫校毕业的学生顶替自己上夜班。晚上收治了一名患大叶性肺炎的病人,遂给予输液治疗.夜里,当第一瓶液体滴完后,病人家属找护士续下一瓶液体。该学生睡意朦胧,在昏暗的房间中信手拿起一个“葡萄糖”液体瓶,以为是那瓶已事先加入抗生素准备继续给病人用的液体,换上液体后,继续给病人滴注。大约10分钟后,病人突然大声惊叫,继之抽搐,迅速死亡.再仔细检查输入药物,发现是将装在葡萄糖瓶中的煤油误输给病人了。 二.事故分析 1.本案不属于医疗事故。因为该学生没有得到任何部门的批准和认可,不属于医务人员。但由于是因学生的过失导致了病人的死亡,根据《刑法》的规定,该学生应承担刑事责任.而正是由于值班护士的严重不负责任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如果值班护士不让学生顶替自己值班或该学生稍加查对,这起严重的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2.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

医务人员 3.医疗事故责任主体中的医务人员也应包括取得了相应资格、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并直接造成医疗事故的人员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 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 2.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各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法规,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学习并全面理解医疗护理核心制度 内涵,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全面的“三查,七对”。 4.完善医疗差错上报制度,无论是个人或科室,一旦发生医疗差错都 应及时上报,由当事人写出发生差错的全部经过,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调查,实事求是写出调查报告,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定性和提出处理意见,根据造成差错的环节提出防范措施,并上报医务科备案。不允许瞒报,漏报或迟报情况的发生。

工程建设法规经典案例分析有答案

案例一——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案情陈述:武汉鸿亚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武汉外滩花园项目位于汉阳长江江滩,距长江大 桥200米,利用江滩长达1000米,均宽70米,共计占地80亩(其中20亩属于代征地, 因埋有过江电缆而不能使用),整个投资约1.6亿元。1996年动工,2001年初竣工。该项目五证齐全,并签订了防汛责任状。2001年,该项目被定为违法项目,责令拆除。汉阳区 政府下发文件,对购房户按“等值原则”进行补偿,补偿费用由“市政府、市规划局和市 防汛办共同分担”。整个外滩花园7万m2的住宅楼2002年4月15日春汛前拆除殆尽。 文中所涉当事人包括武汉市有关部门和武汉鸿亚实业有限公司,武汉市有关部门给武汉鸿 亚实业有限公司颁布“五证”,两者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外滩花园住户有房产证和土地使 用证,则有民事关系。 案例具体分析: 1、该项目是否违法,是否必须拆除。 外滩花园项目位于汉阳长江江滩,利用江滩长达1000米。根据《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在水域和洲滩内,禁止盖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二条“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禁止在河道、湖 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 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的规定,该项目违法,属于违法建筑,且 因在禁止建设地区进行建设,属于严重违规项目,必须予以拆除。 2、市政府是否存在过失。 市政府有严重失职行为,存在过失。第一,该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分别于1996年、2000年开工,适用法律应为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及该 省据此制定的《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水利部门自称批准此项目的是根据《省河道管理 实施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因特殊情况确需扩占的,应报经有审批权的县以上水利行政 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但住宅不应属于“特殊情况”,且《省河道管理实 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在水域和洲滩内,禁止盖房”,水利部门的审批违法。第二,按照《防洪法》和水利部《关于长江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权限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投资额在l亿元以上的外滩花园项目属大、中型建设项目,应由该省水利厅提出初审 意见上报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但该省水利部门在未报经“长江委”批准 同意的情况下,就对武汉外滩花园二期工程擅自进行了批复,审批不合规定。第三、二期 工程2000年开工,除土地证外,其他各种许可批文都是在当年办理的。此时,《中华人民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

第三章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案例分解 第一节工程施工合同效力 一、施工合同无效 ◆案例一 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聪、吕飒与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来源:市中级人民法院网,依据判决书整理(本案案号[2001]民初字第54号)原告: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聪吕飒 被告:市大东区人民政府 原告诉称,吕洪杰(系于萍的丈夫,吕禹昕、吕家麒、吕坤、聪、吕飒的父亲,于2002年5月8日病故)与被告所属的市大东区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于1994年3月订立一份口头协议,约定由吕洪杰承建市大东区东祥小区综合办公楼工程,包括住宅、网点及办公楼三部分,总面积为15,090平方米,按二级取费标准计算。按约定吕洪杰组织人员进行了施工,至1996年末工程完工。按市建筑工程预算审查中心对双方争议的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工程总造价为11,191,823元,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实际拨付工程款为7,815,100元,尚欠工程款3,376,823元至今未付。因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是被告于1992年4月12日以大东政办发(1992)22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又于1995年9月22日以大东政办发(1995)45号文件撤销,因而该欠款应由被告承担,故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尚欠的工程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被告市大东区人民政府未予答辩。 于该工程已实际建成,双方业已对工程造价经核算确定为9,635,988元,应按此金额结算。对于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材料款,原告已自认无争议部分为7,815,249.60元,但对建民小区联建办已经支付的税金32,400元,水费2万元,电费415,437.28元,以房屋及

案例分析1.doc

案例分析题 一、患者,男,25岁,以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2h就诊。该患者由于昨晚会餐饮酒,午夜出现上腹隐痛,2h后疼痛加剧,持续性呈刀割样,并向左腰背部放散,伴恶心,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黄绿苦水,无虫体及咖啡样物,吐后疼痛仍不缓解,病来无发冷、发热,二便正常,曾与当地医院注射阿托品、安痛定各1支,症状不缓解而急诊来院。既往健康,护理体检:T36.8℃,P80次/分,BP16.0/10.0Kpa,急性痛苦面容,辗转不安,大汗淋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正常,服部平软,左上腹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无亢进及减弱,辅助检查:血淀粉酶512μ(苏氏法)。请问: 1、该病人最可能医疗诊断是什么? 2、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 3、针对疼痛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 1、急性胰腺炎 2、疼痛:与胰腺化学炎症及腹膜炎有关②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不能正常摄入有关 3、绝对卧床休息:指导和协助病人取弯腰、曲膝侧卧位,有助于缓解疼痛,因剧痛而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安者防止患者发生坠床 ②密切观察和反复评估病人腹痛的程度、部位、范围、性质有无改变,是否出现新的伴随症状如腹肌紧张、腹胀等 ③禁食:多数病人需完全禁食1-3天,禁食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和输液管理,给予足量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液静滴 ④胃肠减压:进行持续胃肠液引流来减少胰液分泌,从而达到减轻腹痛和腹胀的目的 ⑤解痉镇痛:按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物治疗,如阿托品、异丙嗪,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地吸盘和哌替啶以缓解疼痛 ⑥心理支持 二、病人,女性,40岁,发病前曾进油腻食物,半夜出现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向右肩发射,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急诊入院。以往有胆石症病史。体检;T39.2℃,血压11/8KPa,急性病容,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巩膜深度黄染,口唇干燥,剑突下偏右季肋压痛,肌紧张,有反跳痛,肠鸣音减弱,白细胞计数22×109/L,中性粒细胞88%。分析病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病人目前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如病人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 2、①观察生命体征、给氧 ②遵医嘱输液、给予抗生素 ③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 ④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流质饮食 ⑤观察有无胆道出血和急性肝衰竭等并发症 ⑥做好T管的护理,包括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形状、引流量及病人症状改善的情况;适时协助医生拔管。 三、病儿,男,10个月。因阵发性哭闹20小时来诊。其母亲述说;12小时前患儿开始哭闹,呈阵发性,哭闹发作时患儿面色苍白、惊慌、蜷缩体位,不让抚摸腹部,不哭闹时仍玩耍,但不想吃奶。10小时以前出现呕吐,为所进奶水,,共呕吐4次,量约300ml。发病后无大便,也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案例分解第一节工程施工合同效力 一、施工合同无效 ◆案例一 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与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来源: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网,依据判决书整理(本案案号[2001]沈民初字第54号) 原告: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 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 原告诉称,吕洪杰(系于萍的丈夫,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的父亲,于2002年5月8日病故)与被告所属的沈阳市大东区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于1994年3月订立一份口头协议,约定由吕洪杰承建沈阳市大东区东祥小区综合办公楼工程,包括住宅、网点及办公楼三部分,总面积为15,090平方米,按二级取费标准计算。按约定吕洪杰组织人员进行了施工,至1996年末工程完工。按沈阳市建筑工程预算审查中心对双方争议的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工程总造价为11,191,823元,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实际拨付工程款为7,815,100元,尚欠工程款3,376,823元至今未付。因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是被告于1992年4月1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2)22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又于1995年9月2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5)45号文件撤销,因而该欠款应由被告承担,故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尚欠的工程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未予答辩。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吕洪杰为原建民小区联建办承建综合楼的事实存在,但吕洪杰作为无建设工程施工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相应资质的自然人,承建该项工程,双方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确认为无效,造成本案纠纷,双方均有责任。鉴于该工程已实际建成,双方业已对工程造价经核算确定为9,635,988元,应按此金额结算。对于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材料款,原告已自认无争议部分为7,815,249.60元,但对建民小区联建办已经支付的税金32,400元,水费2万元,电费415,437.28元,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虽不予认可,但税金、水、电费系属实际发生,理应由原告承担的款项,而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已承认系折抵其先行垫付的工程款,应视为建民小区联建办的投入,故以上款项合计为8,783,086.88元应为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的金额。综上,原建民小区联建办尚欠原告工程款852,901.12元应给付原告,并赔偿原告利息损失。因原建民小区联建办系被告开办并已撤销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临时机构,故对该笔债务应由被告承担。吕洪杰因病死亡后,应由其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即六原告继承。 ◆案例二 兰太公司与鑫蓝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2004年5月6日,兰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兰太公司)与鑫蓝建筑公司(以下简称鑫蓝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鑫蓝公司承建兰太公司名下的多功能酒店式公寓。为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兰太公司与天意监理公司(以下简称天意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合同签订后,鑫蓝公司如期开工。但开工仅几天,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就发现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遂当即要求鑫蓝公司改正。一个多月后,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和兰太公司派驻工地代表又发现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当即要求鑫蓝公司停工。令兰太公司不解的是,鑫蓝公司明明是当地最具实力的建筑企业,所承建的工程多数质量优良,却为何在这项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经过认真、细致地调查,兰太公司和天意公司终于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一)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一) 建设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 1、某拟建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由以下内容构成。 (1)主要生产项目15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00万元,设备购置费1050万元,安装工程费150万元。 (2)辅助生产项目3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50万元,设备购置费110万元,安装工程费40万元。 (3)公用工程15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00万元,设备购置费40万元,安装工程费10万元。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40%,第2年完成投资6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5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0%,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6%。 3.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建设期贷款1 2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在建设期第1年投入40%,第2年投入60%。贷款在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式偿还。 4.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项目运营期第1年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 5.项目运营期正常年份营业收入为1 300万元,经营成本为525万元。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70%,第2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达到正常年份水平。 6.项目所得税税率为25%,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的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2.列式计算项目的建设期贷款利息,并完成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3.计算项目各年还本付息额,并将数据填人项目还本付息表。 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项目总成本费用。 5.列式计算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中运营期第1年的净现金流量。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2、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工程合同价为200万元,工期6个月;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5%;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保留金总额为合同价的3%,按每月进度款(含工程变更和索赔费用)的10%扣留,扣完为止;预付款在工程的最后3个月等额扣回。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时,增加的工程量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工料单价法计价,间接费费率8%,利润率5%,综合计税系数3.41%;发生窝工时,按人工窝工费50元/工日、施工设备闲置费1 000元/台班补偿。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基础工程施工中,遇勘探中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施工单位处理该障碍物导致直接工程费增加10万元,措施费增加2万元,人工窝工60工日,施工设备闲置3台班,影响工期3天。 事件2:为了保持总工期不变,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加快基础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同意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赶工,但需增加赶工费5万元。为此,施工单位提出了费用补偿要求。 事件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为此增加了工程费用2万元;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施工单位主体结构工程验收申请后,及时组织了验收,验收结论合格。施工单位以通过验收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申请,要求建设单位支付增加的2万元工程费用。

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

⑥A5K中贰诂偉网 免费法律咨诲就上中碗菇律网 四川省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 最近几年来,在对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作中,我们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检测等各方面。现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 幢为点式建筑)。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 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

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 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100kN, 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 左右。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案例二 某市一商品房开发商拟建10栋商品房,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尖深入沙夹卵石层500以上,按地勘报告桩长应在9~10 米以上。该工程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完后,由某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采用低应变动测方式对该批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并出具了相应的检测报告。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主体施工,个别栋号在施工进行到3层左右时,由于当地质量监督人员对检测报告有争议,故经研究决定又从外地请了两家检测机构对部分桩进行了抽检。这两家检测机构由于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 未及时发现问题。后经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对其检测报告进行了审核,在现场对部分桩进行了高、低应变检测,发现该工程振动沉管灌注桩存在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有的桩身未能进入持力层,有的桩身严重缩颈,有的桩甚至是断桩。后经查证该工程地质报告显示,在自然地坪以下4~6m深处,有淤泥层,在此施工振动沉管灌注桩由于工艺方面的问题,容易发生缩颈和断桩。该市检测机构个别检测人员思想素质差,一味地迎合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桩长(施工单位由于单方造价报的低,经常利用多报桩长的方法来弥补造价),将砼测试波速由3600米/秒左

案例分析经典内科病例汇总

案例分析经典内科病例汇总 一、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1、慢性支气管炎【病例】 病人,女,55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 个月。近1周咳嗽加重,伴发热。查:T38C, P116次/分,R32次/分,BP130/75mmHg 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护理诊断/问题:①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②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2、阻塞性肺气肿【病例】 病人,男,69岁,吸烟40年,反复咳嗽、咳痰30年,每年发作持续超过3 个月。近5 年开始出现呼吸困难。2 天前开始发热,咳黄粘痰,痰不易咳出,喘息加重。体检:体温38.6 °C,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0/70mmHg 病人神志清楚,消瘦,口唇发绀,胸廓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呼吸音粗,双肺满布哮鸣音,肺底散在湿哕音。血常规:白细胞12.2 X 109/L。X线胸片:两肺透亮度增加。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护理诊断/问题:①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阻塞、肺组织弹性降低、残气量增加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②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呼吸道炎症、阻塞、痰液过多、痰液粘稠、无力咳嗽有关。 ③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等引起食欲下降、摄入不足、消耗量增加有关。④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与康复知识的了解与缺 乏院前指导或缺少信息来源有关。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 病人,男,67岁,吸烟40余年,慢支病史20余年,气短5年。体格检查: T36C,P96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触觉语颤减弱,肺泡呼吸音减弱。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0cm。辅 助检查:白细胞11.0 X 109/L,N78%,L22%。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肺动脉扩张。初步诊断为:慢性肺心病(代偿期)。护理诊断/问题: ①气体交换受损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阻力增咼有关。②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③潜

社会工程学典型案例

现在我们来演示一个真实的攻击实例。 我假设我的目标的名字是一个“受害者先生”(Mr.Victim 不是真名),我们将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搜索方法—将他的名字放入google来看看我们能得到什么结果。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信息都可以通过google来收集。你可以找到目标的Facebook的主页链接甚至是Linkedln和Twitter,还有同名的网站和相关的照片。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社交网络来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我们都知道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r、Orkut、Linkedln这种每个人都在使用的社交网络上,我们可以和陌生人交朋友,与他们聊天或分享一些东西。人们通常会认为这些社交网络正在帮助他们让自己加入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中。而我的观点不是这样,我意识到,这些社交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人类信息识别数据库。假设你要收集一个特定的人的信息,现在你可以通过Facebook找到这个人的照片以及他的个人信息,如他的地址、教育背景、家庭成员等。不仅如此,你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猜测这个人的性格,并进一步通过他/她更新的状态来了解潜在受害人的个人生活近况。

在找到目标精确的信息之后,我们要将视线转向他的好友列表,这会在你的社会工程学攻击中提供帮助。你也可以通过下载所有的图片和他所有的个人信息然后伪造一个假的“他”,然后向他的好友发送请求,并开始与他们沟通。这样一来,你可以得到他更多的信息甚至知道了哪位是他的女友。有时很难真正的目标会隐藏在众多虚假目标里,我发现当我在Facebook的搜索栏中搜索目标的名字,Facebook 并没有抓取包含有用户真实姓名的数据库,而是用户名,比如: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8191828.html,/victim,这里的“victim”就是目标的用户名。

医学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受训人员: 撰写日期:年月 提报单位: 案例题目: 督导: 护士长:

题目 一、案例介绍 (一)基本数据 吕XX,女,65岁,无明显诱因的反酸、烧心、腹胀、体重下降、上腹部隐痛,于2014年8月14日入院。 (二)入院原因及主要治疗经过: 2014年4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反酸、烧心,尤其在进食以后更为明显,并且症状呈进行性加重。2个月后开始出现上腹部的隐痛不适,进食后尤其明显,饱腹感明显,食欲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照“胃炎”治疗1个月后稍有好转。2014年7月开始感觉乏力,体重下降较快,较比2个月前下降4公斤,并且大便干燥色黑,遂入院进一步检查。 (三)目前身体状况主诉患者: 上腹部的隐痛不适,进食后尤其明显,饱腹感明显,食欲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或呕血,乏力,体重下降较快,较比2个月前下降4公斤,并且大便干燥色黑。 (四)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 老年女性,销售,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深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 (五)家族史: 否认胃癌家族史。 (六)既往史 既往史无特殊。 (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时间项目结果意义 8-14 胃镜胃角溃疡,转我院查血常规、肝肾功未见异常,血 癌胚抗原(CEA)2.89 ng/ml(正常参考值0~5.0 ng/ml)。复查放大胃镜示,胃角可见一直径约1.2 cm×1.0 cm类圆形溃疡,底覆黄苔,周围黏膜充血早期胃癌,Ⅲ型(中高分化腺癌,侵及黏膜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案例分析 (12)

五、病例分析(共12分) (一)男,46岁,既往有溃疡病史,近期有胃痛,午餐后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并迅速蔓延至全腹,发病后呕吐两次,为胃内容物,体检:T38℃,P108次/分,R30次/分,Bp80/60mmHg,急性面容,平卧屈膝被动体位,心肺正常,腹平,腹式呼吸消失,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X线检查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请问: 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治疗原则是什么? 3、如何护理? 答:1.胃溃疡并发急性胃穿孔 2.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准备急诊手术 3.术前护理: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①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②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量及性状。 ③体位:平卧位,BP平稳取半卧位 ④活动:第一天坐起轻微活动,第2天床边活动,第三天室内活动,预防术后肠粘连 ⑤饮食:术后一周,考虑改为流质,少食多餐,二周后可进软食。 ⑥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术后胃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胃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梗阻;倾倒综合症。 (二)女性,62岁,主诉: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天,伴有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1小时前突然腹痛加剧,有里急后重感,排1次粘液便。查体:T39o C,P138次/分,R28次/分,BP110/70mmHg,急性面容,营养中等,屈膝被动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重,麦氏点有压痛,化验检查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示核左移。既往体健,心肺功能基本正常。(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可能存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例出3个或以上。 (3)主要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1)急性腹膜炎、阑尾穿孔。 (2)疼痛:与炎症刺激腹膜有关;体温过高:与阑尾炎症有关;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禁食,高热等有关;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焦虑:与担心手术有关;知识缺乏:缺乏术前注意事项和准备内容相关知识。 (3)①测生命体征及出入量,病情平稳后取半卧位。②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告诉医生及时处理。③术后禁食,待肛门排气后可进流食,并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及腹部体征。④术后24小时内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剂,保证病人休息,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⑤术后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应用抗生素,消炎治疗。⑥注意引流的护理。⑦加强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三)男性,57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天。血压80/60mmHg,脾肋下6cm,血红蛋白80g/L,转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