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必修1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必修1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必修1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必修1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前言”部分首先阐明了此次高中地理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接着便给出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要求衍生而来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共有5条,我们可以概括成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 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基本理念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

要求衍生而来的,是高中地理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高中地理课程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高中地理课程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设计、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之中。

课程标准这一核心理念的重心又落在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上。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地理知识与技能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为学生的目前生活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它们是在地理认知达到一定境界后的自然感悟与意念流露。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

2. 重视探究,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是课程标准的第三条基本理念。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尤其要注重探究性学习。在地理学科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两种类型。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地理社会调查、地理科学实验和地理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某块农田的排灌及土地利用类型模拟设计、某住宅区的商业网点模拟规划等。当然,新课程也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五条是关于教学评价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都对地理教学评价提出了建议:评价目标追求多元化、评价内容力求全面化、评价方法倡导多样化、评价主体注重多元化、着眼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标准注重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并且强调地理学习评价的三个“相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3. 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

从课程设置来讲,这次地理课程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之中都安排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对于这一点开始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农村地区,在中学开设地理信息技术课程是“好高骛远”。地理课程标准研制人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反复分析,统一了思想: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之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在高中阶段将其纳入地理课程体系,意义重大;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讲,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也很紧迫;课程设置的时代性表现为课程的先进性和一定的超前性,课程内容结构不仅要考虑目前的国情,更应放眼于5~10年后的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实情,因而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内容纳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之中是恰当的。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除了上好必修、选修模块中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以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的习惯与能力,侧重对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尽力争取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充分认识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技术手段并高度重视学校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等等。

“地理1”“内容标准”解析

(一)宇宙中的地球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可以运用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从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方面来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对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从而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2.“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经过光合作用使植物产生大量氧气;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由地核、地慢、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它们的特点是: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地慢为铁镁固体,地慢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二)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这里所指的示意图是“地壳内部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指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产生的变化过程: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侵入与喷出过程中,经冷却凝固而形成岩浆岩(侵入岩、喷出岩);岩浆岩与其他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生成的各类岩石,在一定的高温与高压等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又发生重熔再生作用,成为新的岩浆。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趋向崎岖)的内力因素,一要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二要说明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地震等。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趋向平缓)的外力因素,一要说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大气、水与生物等;二要说明外力作用按外力性质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等,按作用方式分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性大地构造,比如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性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只有明确“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才能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通过对“大气辐射波长”表与“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关系示意”图的阅读,可以了解到: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这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大气对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另外,大气中尘埃与云层还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通过反射与散射损失掉。而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从而使地面增温,也使地面辐射增强。由于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因此地面辐射的大部分能量被近地面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并以辐射与对流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更高一层大气,从而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被保存在大气中。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绘图的基础上说出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理解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以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二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

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本条“标准”所指的简易天气图就是人们经常通过电视节目而接触到的简易天气图。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指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暖锋、昆明准静止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人气团的概念。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要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作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通过阅读三种水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示意图,说出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第一,水循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二,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要落实到图上,让学生阅读行星风系的分布和洋流的分布图,理解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原因,归纳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并把洋流的分布模式化。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渔场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本条“标准”要求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同尺度的区域,一个池塘、一块田地、一个区域、甚至全球,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整体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在自然界找不到地理环境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也存在着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是有规律的,首先可以从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全球范围内存在着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此外,在小尺度范围内,还存在因局部地区地形、地质、水文等引起的局地地域分异。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集散程度(分散、集中)与呈现形状(点状、条状、块状、放射状、环状等)等方面,例如在盆地(坝子)聚落相对集中呈块状分布,在山区的河谷地带聚落也比较密集但呈带状分布;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线路密度(稀疏、稠密)与走向等方面,例如在我国西部高原山地交通线路稀疏,而在东部平原交通线路稠密,台湾山脉呈现南北走向故交通线路也出现以南北走向的分布特点。自然条件虽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但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力也会相对减小。

2.“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改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加剧自然灾害;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对农业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某些疫病流行。

3.“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本条“标准”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为了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学习这条标准首先要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再次要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及防灾减灾的措施。

“地理1”教学建议1

[建议一]以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中“宇宙中的地球”所涉及的“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等要求是为后续的自然环境的学习做一些天文知识的铺垫。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应选择与自然环境形成变化关系密切或影响较大的天文知识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天文知识作教学的重点。如认识地球在天体系统层次中的位置,认识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分析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所具备的条件;太阳辐射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自转运动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日期变更和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分布,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类型的图表、直观模型、多媒体动画、板图、照片、挂图、录像、实验等教学手段和讲述、探究、合作、讨论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对比、分析、归纳等地理思维方法和读图、观察、实验等地理学习方法,并通过“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这一认识过程,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在进行“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从不同天体系统的隶属关系入手,结合“天体系统”图和录像,引导学生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的顺序,从“大系统到小系、统”或从“小系统到大系统”的方式“确定”出各天体系统所处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地球在宇宙的位置”这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系统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对空间概念的理解能力。在进行“认识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这一知识难点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数据从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几方面来对比分析、归纳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式将各大行星分成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并归纳其结构特征。在利用数据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这一知识,而且培养了运用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等地理思维能力。在进行“分析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所具备的条件”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数据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日地距离、自转周期、体积、质量、演化过程等地球自身的条件和稳定的宇宙环境等外部条件来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并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这一知识。

在进行“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和多媒体动画,采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归纳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和全球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的特点。但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地图的判读方法,特别是对学生的知识经验来说相对陌生的三维空间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在进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读图和数据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但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以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观和科学的态度。

在进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采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计算的思维方式,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引导学生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判读晨线和昏线,以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为依据确定太阳直射点及日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在教学生进行区时和地方时计算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如要理解北京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区时和地方时等概念,要注意时差确定的方法,要注意用“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的规律判断是用“加时差”还是“减时差”;在帮助学生掌握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时,要抓住“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无偏转”这一规律,以降低学生因物理知识不足而带来的学习困难。

在进行“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分布”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实验、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和多媒体,采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思维方式,从二分二至出发,引导学生从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日出和日落时间与昼长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趋势的关系等方面来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案例1:季节的成因

[导入课题]观察图片(北半球和南半球圣诞节图片)回答问题:在图上发现什么现象?现实生活中夏季的热量多和冬季的热量少的原因?

【实验活动】①剪下一张5cm×10cm的黑色绘图纸。把这张纸对折并粘住周边,做成一个纸袋。②重复步骤1,再做两个纸袋。③每个纸袋中放入一支温度计。④把装有温度计的纸袋分别放好,一支温度计和桌面垂直(90度角),另一支与桌面成45度角,第三支水平放置(成0度角)。用量角器来确定角度,并用书支撑温度计(如图1.2所示)。⑤把白炽灯放在距离每支温度计球都是30cm处。白炽灯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⑥在数据表中记录三支温度计的温

度。(这时温度计的读数应相同)。⑦打开白炽灯。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每支温度计上的读数,共记录5次。5分钟后,关闭白炽灯。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时间顺序(开始温度,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温度)自行设计表格记录垂直组、水平组、斜放组的实验数据,并根据地理数据绘图。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就以下问题开展讨论:①在这个实验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应变量?为什么?②将数据绘制成折线图。用不同的图例来表示3支温度计的读数。③根据你所得的数据,位于哪个角度的温度计温度升得最快?④位于哪个角度的温度计温度升得最慢?

⑤各个温度计分别模拟了地球上哪部分区域?⑥为什么即使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北极的夏天仍非常寒冷?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哪些量保持不变?

[教师提问]①讨论不同地方接受太阳热量多少可以比较什么?②讨论同一地点不同时刻接受太阳热量多少也可以比较什么?③寻找热量最多的地方或季节就应该用什么做依据?

【学生讨论】①北半球夏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②北半球冬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③南半球夏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④南半球冬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⑤北半球春季和秋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⑥南半球春季和秋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教师总结]略。

在进行“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影响”这一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读图,以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某一遥远的恒星、地面某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三方面来区别恒星日与太阳日;教学中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或多媒体动画,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和两种运动的关系(赤道平面—自转平面和黄道平面—公转平面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使学生获得“一轴”(地轴)、“两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等感性认识,降低学生空间思维的难度,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地球公转的“三个不变”(一是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运动。二是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三是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始终保持23度26分的夹角)和“一个变”(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有变化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在进行“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阅读结构图和示意图,采用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方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在微观层面,从

不同的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产生的两个不连续面,推断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等方面,推断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在完成了以上的教学任务后,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展“寻找宇宙中生命”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科学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宇宙观,以及有理有据的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此外,也可采用探究、辩论等教学方式,开展诸如“探索火星中的生命”等活动。

案例2:探索火星中的生命

【入课题】(播放美国“勇气号”登陆火星表面过程的录像)

教师:“勇气号”的使命是什么呢?

学生:是尽力寻找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条件。

教师:那么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我们接下来就来探究讨论这个问题。

【探究活动】活动步骤:①学生根据自愿分成甲、乙2个组(教师可适当进行调整),甲组观点: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乙组观点: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②根据搜集及提供的材料,寻找证据,讨论完成自己的命题。③两组同学展开辩论(当甲组或乙组同学阐述观点时,另外一组同学可以向其提问,教师应适当引导和控制)。④教师小结。

探究思路:①火星上是否有昼夜交替现象?如果有,其周期是多少?②火星上是否有适宜生命繁衍的温度?③火星上是否有水?④火星上是否有合成生命的元素?

活动过程:甲方: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有移动沙丘及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极都有白色的冰冠。请看以下材料:

根据上表可知,火星的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的夹角与地球相差无几,所以,火星与地球相似,五带分明、四季变化明显,同时也具有昼夜交替现象……据此,我们认为:火星上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

乙方:一直以来火星都以它与地球的相似而被以为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火星更像是一个荒芜死寂的世界。与其相似性比,火星与地球的差异性更大。请看材料1。

论据1

:火星比地球小。根据表1.1可知,火星直径只及地球的一半,质量是地球的1/10,引力是地产的1/3……

论据2:火星上缺少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大气和水。火星上虽然有大气,却稀薄到只相当于地球30至40千米高空的程度,大气成分95%是二氧化碳,生物生存必需的氧气不具备。另外大气中水分含量也极少,总含量仅4亿吨,还不能装满地球上太湖的1/10……

及地球的一半,又没有大气保存热量(火星上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1%),因此赤道温度为-80~20℃间,极区温度为-120~-70℃,昼夜的温差竟有100℃左右……所以,火星可称得上是烟尘滚滚、满目荒凉的不毛之地。

甲方:请看看“勇气号”和“机遇号”给我们送来了什么。

材料5:“勇气号”和“机遇号”分别于2004年1月3日和1月24日在火星不同区域着

论据1: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称,“机遇号”火星车发现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科学家发现火星车所在区域的一些岩层表面有被水浸泡的迹象。最近几年,科学家在火星南北极发现由固体二氧化碳组成的干冰,并发现火星上曾有过洪水,甚至可能有过大湖和海洋……

论据2:1996年,美国科学家宣布在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

论据3:从材料2火星大气成分我们也可以看出,火星上有合成生命的元素氮……据此,我们判断,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

【教师小结】两组同学的辩论太精彩了(鼓掌)。火星上水的痕迹的发现,以及其岩石中含有的有机物成分、大气中的氮元素都向人类展示,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但截止目前,我们地球仍然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教师: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因为它自身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教师:地球仍然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

“地理1”教学建议2

[建议二]以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观点认识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为了从整体上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课程标准中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则选取了对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影响及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的若干自然环境要素(岩石、地貌、大气和水)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为例,体现基本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大气运动是自然地理环境中能量交换的基础铺垫;水是自然地理环境中联系能量平衡与物质平衡的主要桥梁,其存在方式、运动和变化,直接影响着地表形态的塑造乃至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地貌的演化过程是地球表层重要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过程之一;通过地貌演化过程,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物质得到更新,能量得到转换和分配;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地貌的演化过程与地表很多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认识这些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应突出与“自然地理的过程”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地质作用的概念、类型、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褶皱山与断块山的形成厂丁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河谷的演变;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锋的概念和其产生的天气状况及其演变规律,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和其产生的天气状况;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水循环的环节、类型、特点及地理意义,洋流的概念和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类型的地理图像、直观模型、多媒体动画、板图、照片、挂图、实验等教学手段以及讲述、探究、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比较、综合分析、判断、归纳等地理思维方法和读图、观察、绘制和实验等地理学习方法,并通过认识“自然地理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在进行“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学中可通过读图,采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思维方式,从能量来源、类型、表现形式、作用结果和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地质作用的概念,并可用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学生通过案例从个别到一般地学习认识问题的思路,并对同类事物产生知识迁移,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案例3: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师展示】教师结合“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图,展示“海边石柱话沧桑”案例: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波佐奥利城附近浅海边,至今还残存着三根高大的大理石柱。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这三根柱子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建筑物留下的遗迹。柱高12.3m。那时候,这一带的地壳在缓慢上升中。到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建筑物被震毁,只残留下三根大理石柱,基部被火山灰埋没了3.6m,剩下的8.7m一段露在外面。公元4世纪以来的1000多年中,地壳慢慢下沉,海水淹没了附近土地,石柱的大部分也被浸淹,露出海面只有6m了。那浸泡在海水中的一截,长约2.7m,在海水中被牡蛎等剥蚀得百孔千疮;它下面的一截由于火山灰的掩护,没有受到剥蚀。后来,这里的地壳又开始徐徐上升,到18世纪中期全柱升出海面。20世纪初,地壳又开始下沉,平均每年下沉7mm。20世纪末,下沉速度加快了,平均每年下沉2cm 以上。两千多年来,这三根石柱经历了几度沧桑。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它成了地质史中海岸沧桑多变的记录。

[教师]①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处在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②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又处在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③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①是下沉运动,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建成时底部的横纹雕刻不见了,或者是由3.6m 变成了6.3m②处于上升运动中,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洋生物钻孔的痕迹。③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

【教师】我们把这种地表形态发生水平或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地壳运动。

【教师小结】内力作用包括有地壳运动、岩浆运动,还有一种是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

在进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这一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读图和绘图,采用比较、分析的思维方式,从类型、成因、特点和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比较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示意图,从岩石圈地质的循环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及冷凝作用、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教师

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绘制箭头的顺序及指向变质岩的箭头,使学生在这一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形成“循环”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整体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进行课程标准中“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地理图像、实验或多媒体动画,从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从岩层受力方向、地表形态来帮助学生理解褶皱和断层。在进行“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河谷的演变”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地理图像、多媒体动画,从河流侵蚀的类型入手,以地貌形成的过程为主线,从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侵蚀方向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方面理解三种侵蚀类型的差异,从而得出在河谷发育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河谷形态,形成了不同的河谷特征;引导学生从地势平坦、河道变宽、流速下降、搬运减弱、泥沙堆积等过程来分析各堆积地貌的形成;引导学生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这一过程,来分析河漫滩平原的形成。在认识地貌形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地貌形态变化的成因”这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进行课程标准中“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的“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读图、绘图和多媒体动画,采用对比、分析、综合的思维方式,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概念入手,引导学生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形式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表现两方面来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了让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图式的形式,从能量来源和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来把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地理的读以降低学生的空间思维的难度,加强学生对“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但教师要注意大气温室效应和玻璃温室效应本质意义的不同,它们的区别在于玻璃温室的保温作用,主要不在于是否阻截或吸收长波辐射,而在于其玻璃阻止室内(暖)外(冷)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在进行“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这一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读图、绘图、实验和多媒体动画,以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为主线,从地表温度的差异入手,从无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过程来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这一对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等压面凹凸判断气压高低,根据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判断海陆增温或冷却的速度,特别在讲解大气的水平运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图示和物理学知识,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等方面理解风、风向和风力大小。为了降低学生因当时物理学知识不足而产生的学习困难,教师在讲地转偏向力时,要注意只向学生讲解地转偏向力对地球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影响的规律,而对于其涉及较深的物理学知识则建议不做展开。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实验的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初中学过的气压知识入手,降低学生学习大气热力环流的认识思维难度。

在进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地理图像、直观模型和多媒体动画,以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为主线,以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为假设条件,结合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向学生讲授北半球的低纬、中纬和高纬环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导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使学生获得全球在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为切入点,通过示意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并归纳其移动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归纳的思维能力和读图、绘图的技能。在进行“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地理图像和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入手,分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由于气压中心的存在,使原本呈条带状全球分布的高低气压带被在海陆产生的高低气压中心所切断,它们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在进行“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读图和绘图、引导学生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两方面对单一气压带或单一风带.影响下的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以及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下的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以图式表示它们在欧亚大陆东

西两岸的分布。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东亚、南亚季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季节、源地、风向、性质、成因和分布等方面采用对比的思维方式归纳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差异。

在进行“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锋的概念、其产生的天气状况及其演变规律,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天气状况”这些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结合绘制锋面剖面图,采用对比、归纳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概念、暖气团上升状况、锋面符号、气团位置、锋面坡度、降水区的位置、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和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等方面列表对比分析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及其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状况;教师可结合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引导学生从概念、气压状况、水平气流(南、北半球)、垂直气流、天气状况和我国典型的天气等方面列表对比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系统与天气。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主动气团来的方向、图上冷锋或暖锋的符号和位于低压槽等方面判断锋面气旋示意图中冷锋或暖锋,以降低学生阅读该类示意图的困难。

在进行课程标准中“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立体的图像或多媒体动画,并结合绘制的“相互补给的关系”示意图,引导学生从水圈的构成和陆地上水体的组成方.面来理解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补给的关系;在进行“水循环的过程、类型、特点及地理意义”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和各种简图或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从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回到海洋来理解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培养学生水循环的整体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局部的水循环来理解陆地间和海洋间的水循环,培养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再引导学生从四大圈层的联系、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及资源更新等方面来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从局部到整体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进行课程标准中“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的“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与风带分布的关系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和多媒体动画,特别是简图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入手,分析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气旋型大洋环流和南纬40度~60度海域的西风漂流及它们的运动方向,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绘制简单的洋流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降低学生空间思维的难度。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海洋上等温线弯曲现象与寒暖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从气候、海洋生物资源、渔场的分布、海洋污染物质等方面来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全球意识及正确的环境意识,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1”教学建议3

[建议三]从整体和差异的角度认识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可见,无论是整体性还是差异性,都可以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角度加以分析,特别是从生物要素的角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应选择能充分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相关知识内容作为重点和难点。如在研究整体性方面,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在研究差异性方面,主要是: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原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方向的地域分异规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类型的图表、直观模型、多媒体动画、板图、照片、挂图、视频录像、实验等教学手段,以及讲述、探究、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等地理思维方法和读图、观察、实验等地理学习方法,并通过了解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地域差异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地理环境系统整体性

的认识能力。通过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全球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并建立全球观念,提高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感。

在进行课程标准中“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标题下的“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生物循环为案例,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切入点,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从生物循环的作用和表现两方面来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循环导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从概念、环节、能量、意义等方面来把握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使学生从过程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地理观念。教师也可通过“头脑风暴”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案例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教学导入】教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必修模块“地理1”,讲述的是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首先要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呢?学生: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教师:我们知道随着地球上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能够在地球表面生活了,这时一个著名的实验“生物圈2号实验”开始了。这是一次由美国主持,有世界上众多科学家参与,经过周密计划,细致安排,用了近十年时间准备的,耗资巨大的实验,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能否在地外空间建立一个可供人类休养生息的“第2地球”。这个被称为“生物圈2号”的工程是怎样设计的?我们大家一块来想一想。下面,我们用5分钟时间玩一个“头脑风暴”游戏,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下,这个被称为“生物圈2号”的可以供8位科学家在里面生活2年的全封闭的金属结构里面该拥有一些什么?

【开始游戏】建议游戏尽可能地使思维发散,想到什么都可以,答案也并不唯一,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可以自由走上讲坛,在黑板上书写出他们能够想到的生物圈2号里面应该有的一切事物的“关键词”。

学生写到的关键词有:阳光、淡水、植物、动物、家具、劳动工具、泥土、岩石、沙子、海水、发电设备、净水设备、种子、科学仪器、人工降雨机、风机、垃圾等废物处理设备……。

【案例分析】分发“生物圈2号的终结”的案例资料(略),并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科学家们模拟的“微缩地球”由哪些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会产生哪些联系?为什么实验会失败?是什么关键问题导致失败的?(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包括:生物、土壤、大气、水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有: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地质循环等;失败的原因关键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并非简单地堆砌,而是组成一个全新的整体,整体间形成并产生新的功能。

在进行课程标准中“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这一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某一地区的景观图片、录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景观中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并引导学生归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表现,从而培养学生整体的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在进行“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为案例,从内涵、意义等方面来把握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理解。在进行“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案例和示意图,以某一区域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使学生产生联想与类比,产生知识迁移,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发散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进行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原理”这一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案例,以热量带的形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归纳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成因、带状分布的规律、特征、表现、空间尺度,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原理的理解。在进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

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不同空间尺度的示意图和案例,以自然带的成因、组成要素和特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概念、形成、分布和自然带的更替、延伸方向等方面来把握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概念、形成、景观变化和自然带的更替、延伸方向等方面来把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概念、形成、坡向、变化等方面来把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发展学生收敛与发散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人地和谐和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教师也可采用探究的形式组织这部分学习内容的教学。

案例5:森林之旅

【活动要求】模拟组织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世界各地进行一次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之旅。在出发前请各位团友(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共同商讨,设计出一条合理的线路。

【活动准备】课前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以旅行团为名义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并且选出一位导游作为组长。请各旅行团课前收集各地有关森林的图片。上课按旅行团分组安排座位。

【创设情景】①如果你是某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带团到以下地区,你会带游客去观看哪一种特有的自然景观呢?②陆地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会出现地域差异?③请以撒哈拉的热带荒漠和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为例,分析气候如何影响两地的地理环境差异?

【引入新课】什么叫自然带?自然带的名称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展示中国从南到北植被景观图,学生观察并讨论:①我国森林种类多样,景观各异,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如何设计一条“森林之旅”的旅游线路?②为什么选这条线路?③这条线路沿什么方向延伸?④沿这一方向森林的景观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⑤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世界上哪里最典型?(教师归纳)自然景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讨论]教师展示中国从东到西植被景观图,学生观察并讨论:①如果从北京出发到新疆去旅游,还能完成“森林之旅”吗?②这条线路沿什么方向延伸?③沿这一方向的景观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④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世界上哪里最典型?教师归纳: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0

【学生讨论】教师展示青藏高原从山麓到山顶植被景观图和示意图,学生观察并思考:①如果不想走南闯北,还能完成“森林之旅”吗?②当爬山的时候会发现景观有什么变化呢?③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④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有什么关系?

⑤两座山山脚的自然带相同吗?为什么?⑥自然带的高度在山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有何不同?为什么?⑦南北坡的带谱一样吗?为什么?教师归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活动总结】略。

“地理1”教学建议4

[建议四]以人地和谐的观念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题涉及到“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等学习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通过围绕人地关系、以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系统地接受人地关系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该选择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关系密切的内容。如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某一自然资源的分布,某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一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灾、减灾的措施。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类型的图表、直观模型、多媒体动画、板图、照片、挂图、录像等教学手段,以及讲述、探究、合作、讨论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培养正确情感的过程中,掌握综合分析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读图、观察等地

理学习方法。同时基于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要反映时代特征,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可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或者虽然相关内容课本上没有,但可以从报刊、杂志和互联网上去查找到的案例为学习内容,这样更加符合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在进行“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这一主题下的“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地理图表和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聚落的分布、聚落的成因和聚落形状等方面来把握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但这一改造不是无限的,而且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教师也可以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为切入点,从地表形态拓展到其他的自然条件,加深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案例6: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河流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区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学生得出答案:因为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运输条件,还有温暖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世界地形图,提出问题:请在欧洲、中国、美国、巴西各选一个地方来建聚落,比一比,看哪一组选建的聚落最有发展潜力,并评价对方的选择有哪些好处和不好之处。(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从刚刚的选择情况来看,同学们都选择了平原、沿海、沿江、中纬度地区等,这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布局和发展有很大影响。这节课我们就以城市为例,探究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影响。

【教师设疑】展示“中国大城市与地形分布的关系”和“世界城市分布”图,问:我国地形有什么特点?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每级阶梯上有多少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世界城市大多分布在何种地形?

【学生归纳】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学生观察“世界城市分布”图,并思考:世界大多数城市都建在平原上,但是为何巴西的主要城市选择建在巴西高原上而不建在亚马孙平原上?师生归纳: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于高原。学生思考:学生观察“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图,并思考:世界上有很多山区,那么山区城市又该建在哪里?师生归纳: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分布或在开阔的低地分布。

【教师演示】“中国大城市与地形分布”图,教师在上面绘出400mm年降水量线。并归纳: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的东南部气温降水等气候适宜地区。学生观察“气候景观图”、“中国大城市与气候分布图”、“世界特大城市与气候的关系图”,并思考:什么样的气候区适宜城市分布?什么样的气候区不适宜城市分布?师生归纳: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温度适于城市的布局。

【学生讨论】学生根据某城市用水的统计资料“1999年全国城市年用水总量是467.51亿m3。城市综合人均日用水量(包括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是536.37L。城市商业等公共用水的城市生活用水的是189.62亿m3”进行如下讨论:你一天用多少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偶尔会遭遇停水的事件,谈谈停水对我们的生活及生产会造成哪些影响?学生归纳:城市发展离不开水,所以城市要沿河分布。教师设疑:河流对城市有何作用?学生归纳:提供水源、交通运输。

【学生讨论】针对“干旱缺水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的阅读材料,讨论分析干旱缺水为什么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归纳:城市沿河分布。教师设疑:除了上述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自然条件对城市有影响?思考下列城市形成的原因: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匹兹堡、我国的包头、大庆、攀枝花。学生归纳:学生通

过观察“中国矿产分布图”,得出结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城市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要考虑这些城市的转型,否则城市就会走向衰退。

在进行“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这一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地理图表和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交通运输线路延伸方向等方面来把握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教师也可以采用探究的形式组织教学。

案例7: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给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工具搜集包括广州地形、广州交通线路分布、广州交通现状等方面的资料。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广州地形分布有何特点?②交通分布与地形有什么关系?③交通布局与人口密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设疑】四川省地形复杂,很具有代表性,分析四川交通线路布局的特点及原因。不同地区如何选线?教师展示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区和交通线密度表,问:为什么同样山区,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线路密度大于城市化水平低的地方?

【学生思考】观察“成昆铁路和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图”,思考:为什么在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可以修建铁路?观察“中国交通线路分布图”,分析中国地形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及其原因,并找出规律。

【师生归纳】地形影响交通网的密度,中国交通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走向,例如有些山区铁路线呈“之”字形分布。此外,要考虑到科学技术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在进行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和特点”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的资料和示意图,引导学生从空间尺度(全球、区域、特定地点)和时间尺度(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来把握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和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进行“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地理图表和相关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综合的地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为因素来把握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生态系统、自然灾害、海平面、海岸带、农业生产、人体健康等方面来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条件长期微弱变化的积累,不仅会使自然条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而且也会对人类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活动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发展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观,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因为,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的。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并采用游戏、案例和多媒体的形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

案例8: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前准备】①分组:把相互邻近的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全班共十余组。②分发卡片,每小组3张卡片(卡片已编号,卡上的问题用纸条封住)。③布置学生收集楼兰故城的资料,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资料。

【创设情景】首先,教师介绍旅游景点——楼兰故城,播放楼兰故城的位置图。然后,教师要求各组同学揭开第一张卡片,其问题是“用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来描述古代楼兰和现在楼兰的情况”。各小组相互讨论、想象,把结果写在卡片上,并派代表描述。

【教师设疑】根据各代表的描述(5个左右),归纳楼兰故城由昌盛到消亡,并问:“这是为什么”。

【学生归纳】这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其消亡的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孔雀河干涸,孔雀河干涸导致罗布泊湖水萎缩,罗布泊湖水萎缩导致楼兰消失。

【创设情景】教师要求学生揭开第二张卡片,并在屏幕上播出卡片上的问题:“全球气候是怎样变化的?”学生把要点记录在卡片上。教师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创设情景】教师要求学生打开第四张卡片,播放问题: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学生讨论课前搜索到的相关信息,并把要点记录在卡片上。

【学生竞赛】各组同学用自己收集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资料进行按时间顺序接龙,看哪一组接得最长。师生共同归纳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

【案例研究】“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约有300头亚洲象在生息繁衍。象群活动于小勐腊保护区及勐俞保护区内,属国内象。在勐腊保护区的则属国际象,他们有自己的通道(象道),经常出入中国和老挝两国之间。

【教师设疑】教师播放“不同历史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示意”图,并问:中国野象的迁移方向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归纳】学生思考,并归纳:迁移方向是自北向南,说明了我国气候从暖湿到冷干的变化。

【教师归纳】从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得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提问:全球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教师归纳略)在进行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中的“某一自然资源的分布”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地理图表、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从资源循环,世界、我国和人均的角度来把握某一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在进行“某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地理图表、资料和图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出发,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效益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在进行“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地理图表、资料和图片,身边的案例、数据,引导学生从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等方面来客观、辩证地把握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针对这一重点知识,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选择反映当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主题,采用观察、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运用探究、合作、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

在进行课程标准中“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中的“某一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灾、减灾的措施”这一重点知识教学时,教师主要以本区域发生的某一自然灾害为例,通过各种地理图表、资料和数据,引导学生从某一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特征、激发条件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来把握自然灾害的成因,使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来把握自然灾害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本地区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组织本内容的教学。“地理1”评价建议

【建议一】重视对自然地理知识的“了解”,体现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了解”水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地理课程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促进学生情感、个性发展的基础。对“了解”的评价,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描述、识别、再认识的水平以及学生基本地理技能的形成和状况。在必修模块“地理1”中,属于“了解”水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主要有:①运用天体系统图,描述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②运用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③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④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⑤运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⑥正确判断晨线、昏线、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各条经线地方时。⑦正确判断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⑧了解判别高、低气压系统的方法。⑨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⑩说出太阳能量的来源。11说出自然带的组成要素和形成因素等。

例题1:(2002年广东卷)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B.西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是()

A.①B.②

C.③D.④

本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等压线的原理以及有关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及空间分布”知识掌握的状况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例题2:读某地某星期气温、气压变化图(图1.4),判断天气的变化及成因:

(1)此图反映了锋影响下的天气变化过程。判断理由是

(2)此种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点是,过境后天气多。

(3)举例说明我国受此种影响下的典型天气。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能力。学生要懂得判断锋过后天气特点。要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出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判断此为冷锋影响下的天气,过境时出现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最为典型的天气是寒潮。

[建议二]重视自然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体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理解”和“运用”水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的行为。“理解和运用”水平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成因、结构、作用等理解和运用的水平状况,以及学生对地理技能的运用状况。在必修模块“地理1”中,属于“理解和运用”水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主要有:①运用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资料,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与特殊性。②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及其人类活动的影响。③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解释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地理意义。④说明地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表运动物体的偏转、黄赤交角、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与四季、五带的形成。⑤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⑥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原因。⑦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⑧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受热过程、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及大气运动等基本原理。⑨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⑩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2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3以生物(尤其是植物)等要素为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14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的概念。15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演化的统一性。16以某区域为例,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17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8以地表形态为例,说明自然条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19结合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以历史发展的观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1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及其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

例题3:针对问题,思考回答:全球淡水资源缺乏,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在地球上水资源日渐短缺的今天,有人提出开发极地冰川,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例题3为启迪发散型思维的新题型,思考空间大,答案不唯一,主要是考查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本题若从全球淡水资源缺乏这一角度去谈,有限地开采极地冰川的方案(如合理利用极地冰川已崩塌入海的冰山)是可行的。因为淡水资源的缺乏已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人预测21世纪的战争为“水”而起。若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去考虑,滥采极地冰川资源的方案是不可行的,这会引起全球环境的变化。

例题4:《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

(1)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2)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B.火山锥

C.冲积扇D.风蚀洼地

例题4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地分布有花岗岩,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且花岗岩形成较晚,由此可知,该地沉积岩形成后发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该地地处沙漠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盛,因此长期的风力侵蚀使花岗岩被雕塑成各种各样奇特的形状,因而材料中描述的地貌应为风力侵蚀地貌

例题5:如图1.5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

④滇藏方案。试分析回答如下问题。

(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为什么?

(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差,为什么?

(3)进藏铁路建成以前,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4)青藏高原已有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线到联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投资100亿元修建铁路?

(5)铁路①经过的城市A是,经过的大盆地是。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修筑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A.缺氧、冻土B.太阳辐射弱、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D.云雾、多滑坡

(6)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分析,穿行于青藏高原运输线上的货车中主要运输的货物有哪些?

(7)试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说明青藏地区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例题5考查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题目以我国新建成的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作为考查的切入点,考查青藏铁路的作用、沿线的基本情况、建设铁路遇到的困难等问题。

例题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04年12月26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26日上午8时(东七区)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材料二:新华网消息:国际救援组织和一些医疗专家28日表示,海啸摧毁了当地所有医疗设施和疏散系统,加上疫病流行,在今后几天里,如果救援工作延误,印度洋海啸造成受灾死亡人数可能突破20万人……

材料三:灾害地区图(图1.6)。

(1)当这一悲剧发生的时候,全球许多地方正处在圣诞节的欢乐之中,下列4个国家中,处于圣诞节这一天的国家有()

A.美国B.意大利

C.巴西D.日本

(2)简述本次地震发生的区域多地震的原因。

(3)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地震可以诱发海啸,此外形成海啸的诱因还有。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有地震、海啸直接造成的,也有疫病流行造成的,这说明地质灾害具有性。

(5)图中A国距震中较近,但是受海啸影响却较小,原因是。尽管受海啸的影响较小,但该国经济支柱之一的业将会在近期内受影响较大。

(6)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地区有像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一样的设施,就可大大减少死亡人数。能及时、全面、迅速监测海啸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技术B.GPS技术

C.GIS技术D.DOS技术

(7)某自然灾害监测站将其灾害预报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途径是()A.打电话B.拍电报

C.通过信息高速公路D.利用航空快递

例题6考查学生进行自然灾害防治的科学认识。本题以印度洋海啸为载体,综合考查时间计算、海啸成因、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通信和信息等内容。

[建议三]重视“方法”,体现考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所谓“方法”在本模块中主要是指学生观察、实验、绘制、设计、读图、调查、分析、综合等地理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深化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满足学生现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行为。“方法”的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状况和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必修模块“地理1”中,属于“方法”的内容主要有:绘制示意图,进行地理小实验(如演示地球自转的小实验、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等),观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或地质现象等),设计(如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某河流的治理和开发设想)等,能够用地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例题7:(2005年广东卷)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模拟地球偏转力的存在。写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例题7考查学生对地球自转产生偏转力现象的理解,以及对这部分知识的应用,同时也考查学生观察、设计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清水等。实验步骤:①将球(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③观察并描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知识点xiaojie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基本天体:恒星、星云)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运动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原因) 适和生物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原因) 液态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 ①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整理,,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高一作文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地球的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知识讲解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太阳辐射影响因素(三个)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 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丰富,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政策 新能源的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缺点: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5篇分享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5篇分享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大气环境 一、重点内容分析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气压 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 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类型绕转中心方向 速度 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地轴 自北 西逆 向南 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 其他各地均相等 (15°/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南北极点为 零(同一纬度海拔 越高,线速度越大)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太阳日(24小时) 日常作息时间 公转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 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备注: 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 60度837km/h 4.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备有答题纸,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 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 ..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 B.极光C.太阳光D.黑子和耀斑 3.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 B.“磁暴”现象的产生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4.当伦敦(零度经线)地方时为中午12点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附近) B.莫斯科(37°E附近) C.上海(120°E附近) D.洛杉矶(120°W附近) 5.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A.4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日 D.11月1日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热力环流 B. 大气环流 C. 三圈环流 D. 季风环流 读右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B.高空 C.不考虑摩擦力 D.近地面 8.图中d代表的是 A.地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风向 9.图中的A地与B地相比 A.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B.风向相反 C.A地风速小于B地 D.摩擦力一定相同 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B.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C.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D.星云是由气体和液体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2 A C 3 A C 4 A B C D 5 A C 6 A C 7 A C 8.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 A.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公转轨道,它是一个正圆 B.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D.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6天,也就是一个回归年? 9.如果地轴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小,则() A.热带范围扩大B.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 C.温带范围扩大D.北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变? 10.在北半球某地,某人从某地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行l100千米最后回到()

A .原出发地以北 B .原出发地以东 C .原出发地以西 D .原出发地? 图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1 —12题。 11.若AB 弧表示夜弧,则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12.若AB 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 另一日期。设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13.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1981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上海启航时间是() A .1980年12月21日4时 B .1980年12月20日4时 C .1981年1月16日17时 D .1980年12月20日10时? 14.某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后,船上的时间很可能是() A .日期减少一天,钟点有变化 B .日期增加一天,钟点不变 C .日期不变,钟点有变化D.日期不变,钟点也不变?? 15.某校所在地(120°E 、40°N )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16.有关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 .为东经120°的地方时 C .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 时 17.图2为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 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A .8时B.9时C .15时D .16时 18.下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 化 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195月1日2点应是哪幅() 20.当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旗杆的正午影长与旗杆 等长时,阳光直射下列哪条纬线(取北京的地理纬度为北纬40°) ()? A .50°NB .0°C .5°SD .23°26′N 21.图3是雅加达(7°S )在春分、夏至、冬至(北半球节气)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图2 A .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B .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图1 图2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

习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 二、地球仪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N S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 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 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 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复习课二 地 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20°E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完整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银河系、太阳系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D.总星系、太阳系 2.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氢气燃烧 B、氦气爆炸 C、核裂变反应 D、核聚变反应3.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4. 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o的是() A、北极点 B、北京市 C、广州市 D、南京市 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 日B.7月1 日C.8月1日D.10月1 日7.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8.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 9.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A .9月24日2时 B .6月22日8时 C .3月21日0时 D .12月22日12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5~6题。 10.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 .地壳中 B .上地幔中 C .下地幔中 D .地核中 11.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12.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 .反气旋造成 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 .暖锋造成 13.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4.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5.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6.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_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 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 的行星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 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备注: 1.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4.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一】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篇二】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低原始社会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较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3)近现代特点三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P8 【篇三】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册第一册 高中地理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册 高中地理期末测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大气成分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大量的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B.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 C.氮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氧是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3.一架飞机从南极飞往我国的海口,高度一直保持在12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是从() A.对流层飞往平流层B.对流层飞往对流层 C.平流层飞往对流层D.平流层飞往平流层 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A.地下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B.大气降水、湖泊水、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D.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5.图示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 读某种地貌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该种地貌的因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堆积 7.下列省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 A.云南B.四川C.新疆D.陕西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9.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10.读“华北地区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下题。 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 A.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D.支流众多 11.新京报2018年12月31日消息: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31日说,菲律宾中部和北部山区连日来的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截至目前造成的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68人,另有18人失踪。关于该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 C.该滑坡的形成是持续强降雨诱发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020年5月28日,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站数据显示,太阳表面出现了一次极为激烈的耀斑活动,这次的太阳耀斑是自2017年10月以来,太阳爆发的最强的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太阳大气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及成因对应关系匹配的是() A.光球—耀斑—光球能量激烈暴发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行星地球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2. 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 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一)昼夜交替 1.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 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 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 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 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二)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 2. 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 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图1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中O为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P为某一天体。读图完成1~3题。 1.若R=38.4×104km,则() A.P为月球,O为太阳系

B.P为月球,O为地球 C.该天体系统由恒星、行星和卫星组成 D.该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 2.若O为太阳,且R=15×108km,则() A.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为冥王星 B.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为地球 C.该天体系统是银河系,O为银河系中心 D.该天体系统是总星系,O为总星系中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O为银河系中心,P为太阳,则R=10万光年 B.若该天体系统为总星系;P为目前已知的最远天体,则R=200亿光年C.该图表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该图表明总星系就是宇宙 读图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4~6题。 4.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A.66°34′S B.23°26′S C.0°D.23°26′N 5.下列对该图此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B.罗马炎热干旱 C.四川盆地昼长夜短 D.北京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14时 6.在动力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轮从A处出发沿所在纬度做环球航行,按顺时针方向速度较快,这是因为() A.气压带的影响B.风海流的影响 C.季风环流的影响D.太阳辐射的影响 图3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后回答7~8题。 7.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高、气压高 8.下列措施中属于合理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是() A.加快重工业的发展 B.加大城市土地硬化面积 C.在市中心大力植树种草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读图4,完成9~10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重点、考点--新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重点、考点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不少高一的学习都觉得难以掌握其学习方法。下面X收集了一些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理必修一学习方法1 1、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2、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3、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

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选言排除法 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 5、形象思维法 这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地理必修一学习方法2 1、学会使用课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2.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暖锋过境B.清明时节雨纷纷——冷锋过境 C.台风——热带气旋D.冬季寒潮——反气旋 3.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 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D.气温日较差减小 5.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出() 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 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D.风从北侧吹来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6~7题。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6.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削弱作用D.地面削弱作用 7.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 8.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9.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 B C D 10.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11.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示意图是() A B C D 1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 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②大量生产制冷设备 ③大量植树造林④大量开荒种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