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高中2020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2020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2020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目录

上篇必修课程

必修1

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4)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 (4)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

必修2

静电场 (6)

电路及其应用 (7)

下篇选修课程

选修1-1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9)

磁场 (9)

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0)

传感器 (10)

选修1-2

固体、液体和气体 (12)

热力学定律 (1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2)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3)

选修1-3

光及其应用 (14)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14)

原子与原子核 (14)

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和海南省将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新方案、

1

浙江省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必修1部分

浙江省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必修1部分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基本要求 1.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理解参考系概念,知道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4.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发展要求 1.根据选择的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根据对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择的参考系。2.会用二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说明 1.不要求在三维坐标系中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2.不要求理解与掌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 3.对运动描述的转换只要求参考系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1.2 时间和位移 基本要求 1.了解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 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 4.了解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5.知道时间间隔与位移、路程,时刻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6.理解x-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利用x-t图象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发展要求 掌握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的条件。 说明 本章只要求一维情况下的位移矢量运算。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基本要求 1.理解速度概念,领会速度概念的比值定义方法。 2.理解平均速度概念,会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及联系。4.理解速度的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5.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及联系。 发展要求 1.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 2.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联系的过程中,体会近似处理的思想方法。 说明 1.不要求用极限的方法定义瞬时速度。 2.不要求计算多过程和多物体运动中需要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 3.不要求选用变速运动物体作参考系求解问题。 4.不要求引入平均速率的概念。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师生共建高效课堂,学校课题组决定开展本次问卷调查。请你们务必据实填写,相信你们一定能把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下列各题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在还可在12题中补充你的想法。 1、你对“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为主”的课堂模式持何态度() A、赞同 B、不赞同 C、无所谓 D、思维无法自主学习 2、你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多长时间(分钟)为宜?() A、30 —45 B、20--30 C、10—20 D、5—10 E、教师因内容而定 3、你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何看法?() A、难学 B、好学 C、有兴趣学 D、思维跟不上 4、你的物理老师平常上物理课常用那些手段?() A、多用讲授,语言具有启发性 B、能引导探究,并有小组内交流合作。 C、插入多媒体课件。 D、做演示实验 5、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你清楚吗?:() A、不清楚。 B、清楚。 C、老师清楚,我跟着就行。 D、因有预习,故知道难点 6、你认为咱样的“学案”可以指导你高效学习?() A、有目标要求 B、有学法指导 C、有内容提要 D、有例题示范 7、你的物理老师对配套资料上的例题、习题是怎么处理的?() A、按顺序讲解 B、仅讲有代表性的题 C、授课中使我们会了,没有必要讲 D、让我们作,共性问题要求讲 8、你认为学好“物理”学科最重要的是什么?() A、掌握概念和规律。 B、掌握解题方法。 C、多做练习题。 D、学会思考 E、多做实验 F、多掌握基本模型

9、在高三复习中你认为那一阶段复习最有效?() A、一轮 B、二轮 C 、三轮 D、自行梳理E、考试太多,没法消化 10、在课堂上你没有积极参与问题交流或展示的原因是:() A、因为害怕说错,担心同学笑话我 B、因为老师不给我机会。 C、因为我不会,无话可说。 D、让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说 11、物理课堂教学中你希望老师怎样做?() A、重组教材工作,不照本宣科 B、生动有趣的讲解。 C、多启发思维 D、多讲例题 12、课堂上学生主讲、老师只是点拨和引导可以吗?() A、不行,对知识总是掌握不好。 B、可以,学生讲解,我们记得更牢固;教师点拨和引导,掌握得很好。 C、对于重、难点必须由老师讲 D、如何思维得靠老师来培养 13、你觉得怎样引入新课最好?() A、引起学习兴趣 B、引起对问题的质疑 C、能提出问题 D、明确学习目标 14、你对待作业的态度是什么?() A、合适的量,会认真完成。 B、时间不够,有时只能应付。 C、随便抄一份或者干脆不交 D、喜欢思考和总结 15、你有没有笔记本和纠错本?() A、没有,觉得没有必要,做了也不看 B、有,将重点的知识点归纳,便于复习 C、有,但仅抄写老师在黑板上写的 D、有,不仅记老师写的,还记老师说的 16、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课是怎样的?( ) A、老师讲的精彩的 B、教学手段多样的 C、启发得当的 D、举一反三的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 李惠玲 [内容摘要]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物理概念教学。物理概念反映了大量物理事实及复杂物理现象中最本质的、最抽象的东西。而物理规律本身就表达了有关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依存关系,物理概念是建立物理规律的基础。所以学生只有掌握好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事实、掌握物理规律和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物理规律、物理原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物理教学指导掌握物理概念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反映了大量物理事实及复杂物理现象中最本质的、最抽象的东西。而物理规律本身就表达了有关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依存关系,物理概念是建立物理规律的基础。所以学生只有掌握好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事实、掌握物理规律和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教学中,应该认真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具体要求,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要,处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在理想的教学氛围中较好的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为物理规律、物理原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物理概念教学中,若只向学生提供形成物理概念的感性材料,尽管教师在作出概念的文字或数学表达时讲得很清楚,但对学生来说,表面联系和本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仍处于“分离状态”。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呢?笔者认为根据建立物理概念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物理概念的思维障碍,物理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普通高中2017级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2017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目录 上篇必修课程 必修1 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4)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 (4)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 必修2 静电场 (6) 电路及其应用 (7) 下篇选修课程 选修1-1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9) 磁场 (9) 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0) 传感器 (10) 选修1-2 固体、液体和气体 (12) 热力学定律 (1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2)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3) 选修1-3 光及其应用 (14)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14) 原子与原子核 (14)

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和海南省将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新方案、新课标、新高考、旧教材的现状下,为统筹安排高中三年教学,实现旧教材与新方案、新课标的有效衔接,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特制定《普通高中2017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17年高一新生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必修和选修Ⅰ) 注: 1. 上图中每个模块的主题源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的模块内容,但有些主题的位置有所移动。 2. 必修课程中有学生必做实验10项,选修Ⅰ课程中有学生必做实验11项,具体内容与“修订版”的规定相同。 3. 若与“修订版”配套的选修Ⅰ系列课程的教科书2018年秋季出版,则建议在选修Ⅰ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新教科书。

一、上篇: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必修1、必修2两个模块。必修课程学完后,学生可参加用于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考试。 (一)必修1 本模块由“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三个主题组成。 【内容与要求】 1.1 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1)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 (3)定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运动。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1.2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 (1)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4)了解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1.3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理解功和功率。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功率大小及其意义。 (2)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高中物理选修3-2《划时代的发现》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4.1划时代的发现 (人教新课标选修3-2) 教材分析 《划时代的发现》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中的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资料,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拓展空间。本节的重点是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不是凭空产生的,例如奥斯特研究电流磁效应受到康德等哲学家的“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这一思想的影响。法拉第研究磁生电是受到了奥斯特和对称性思想的影响。在他们认定目标后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取得成功。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体会到奥斯特、法拉第的科学思想、科学信念和科学态度,从而启迪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其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情分析 通过对选修3-1磁场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知电流的磁效应,掌握了通电导体周围磁场分布特点及方向的判断,并能灵活运用相关规律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及运动,对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学生对电流磁效应的发现的历史背景及历程并不熟悉,尤其这其中蕴含的物理文化知之甚少。此外,学生在初中物理部分已经学习过了电磁感应现象,知道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的历史历程还是比较陌生,对相关的物理学史了解较少,但学生对这些现象发现的历程细节充满着浓厚兴趣,期待着机会去领略感受其中物理文化精髓。本节课正是基于学生的这些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展开物理教学。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 (1)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2)经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过程中失败实验的探究体验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 (3)通过对电磁统一历程的学习和感受,体会物理学简单、和谐、对称、统一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1)通过对法拉第科学探索精神的学习,启迪学生形成正确科学观和世界观。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高中物理素质教学的五种模式

高中物理素质教学的五种模式 发表时间:2011-06-02T17:49:41.8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邓听言 [导读] 本文探讨高中物理素质教学模式: 邓听言 摘要:本文探讨高中物理素质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等,介绍它们的具体流程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精神;教学模式;科学探究 作者简介:邓听言,任教于广西横县中学。 什么是素质教育?尽管说法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就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而我国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1.了解或理解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或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2.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3.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努力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完整的、和谐的人。 高中物理教学要紧跟国家的教学改革步伐,努力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还是在课堂教学改革,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民主意识,改变以往应试学习为终身学习,学生也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针对不同的物理知识特点,选择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等。不管采取那种模式教学,都要注意物理学科的四个特点:1.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应用广泛;2.是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3.是一门实验科学;4.是一门严密、定量的精密理论科学。例如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两类:①引导发现式:创设情景—观察探究—推理证明—总结练习;②探究训练式:遇到问题—搜集资料和建立假说—用事实和逻辑论证—形成探究能力。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教案 高中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电场强度设计如下探究过程: 本模式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在学习中实现掌握知识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样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儿、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可用下面的流程进行 该模式适用于陈述性知识点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自学能力,当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后,教学真可谓实现“教,就是为不教”的更高境界。 三、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个人与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具体流程是: 本模式主要用于活动课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形成民主学术氛围,使学生在相互的交往、协作中体会到“互补是一种需要”的真正含义。在创新中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宜宾市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17—2018学年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基本要求 认真研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八年级:2017年秋期完成八年级(上册)全书内容。2018年春期完成八年级(下册)全书内容。 九年级:2017年秋期完成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至第十九章《生活用电》。2018年春期完成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电与磁》至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中考复习。 三、教学规划 (一)教学进度与检测范围 1.八年级 2.九年级

(二)期末检测时间 2017年秋期(上学期):2018年1月16日-1月18日。 2018年春期(下学期):2018年6月26日-6月27日。 (三)考试时间、分值与试卷结构 八年级: 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总分:100分。 3.试卷结构:第I卷单项选择题8个小题共24分,多项选择题2个小题10分;第Ⅱ卷填空题4个小题共16分,作图题2个小题共8分,实验探究题2个小题共18分,简答计算题2个小题共24分。 九年级: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总分:科学150分(物理80分) 3.试卷结构(物理部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6个小题共18分,多项选择题2个小题共6分;第Ⅱ卷填空题4个小题共16分,作图题2个小题共6分,实验探究题2个小题共14分,简答计算题2个小题20分。 四、备课活动要求 1.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2.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四定、七备、六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3)“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统一单元检测试题。 3.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教学实践、课后交流、反思。

北京市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8年版)

北京市普通高中 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8年版) 目录 一、教学总体安排建议 (2) 二、教学内容要求 (3) (一)必修 (3) (二)选择性必修 (15) 三、教学与评价建议 (28) (一)教学建议 (28) (二)评价建议 (34) 附录:课例 (38)

一、教学总体安排建议 为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与高考综合改革的衔接,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统筹高中三年的物理教学,建议2018年入学的高一年级以表1中教学内容安排实施教学。 表1 高中三年物理教学总体安排 注: “旧教材”是指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配套的教材。在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配套的教材出版之前,以旧教材为教学资源,落实2017年版课标理念与课程内容要求,实施教学。2017年入学的高一年级仍然按照2017年颁布的教学指导意见进行教学。

二、教学内容要求 (一)必修 1. 必修1 1.1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内容要求】 1.1.1 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例1 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1.1.2 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例2 通过质点模型、太阳系行星模型等实例,体会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1.1.3 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 例3 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 例4 结合加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物理学中的抽象思维。 例5 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工具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1.4 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例6 查阅资料,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例7 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活动建议 (1)观察质量相同、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现象,了解空气阻力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2)查阅资料,了解并讨论伽利略关于物体运动的实验研究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 【教学提示】 本主题通过对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和各种直线运动等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观念、模型建构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中应联系生产生活中与机械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从多个角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通过建构质点模型的过程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必要性,了解建

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及设计策略お-2019年精选文档

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及设计策略お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与深化,“导学案”、“活动单”充实着我们的课堂,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亦不能外,本文就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设计策略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课堂教学实践. 1 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 1.1 导学案教学的目的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记录整理,再通过习题训练进行巩固.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始终是被动地听、被动地记,偶有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教师问,学生被动地答.将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直至“自主学”的蜕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能力. 1.2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环节划分 导学案教学模式具体讲是怎样一种教学模式呢?该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的预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解决教师所发导学案上的有关问题,明确对应章节的所学内容,明确已知和未知,这样可以更加明确上课的目的;

第二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对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讨论、探究.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拿出自己对导学案问题的结论和存疑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设计探究的基本思路,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将各组学生讨论学习的结论罗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整理、总结; 第三环节,学生结合导学案上的内容进行分析巩固. 1.3 优秀导学案的特点 由上文可知,“导学案”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义,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载体.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否能正常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学案的质量.优秀的高中物理导学案应该有这样一些特点: (1)注重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认识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 (2)导学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物理探究活动的设计; (3)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要起到引而不发的作用,推进学[HJ1.55mm]生自主学习,并提供足够的素材帮助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巩固物理所学; (4)导学案应该体现物理教学的探究性,导学案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思路,这一点会有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养成; (5)导学案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 2 高中物理导学案设计策略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指导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指导 发表时间:2015-05-08T12:57:46.747Z 来源:《教育学》2015年6月总第79期供稿作者:黄穗稚[导读] 课堂教学设计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黄穗稚贵州省思南中学565100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学策略和方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往往能听懂但不会运用,且不能做到长久的记忆,也就是说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与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指导 一、对课堂教学方面的几点建议 1.课堂教学设计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具和学具上,可以不必满足于实验室的设备,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讲单摆时,我让学生找来细线和小球,每人自制一个单摆观察它的运动情况。在自制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课后做些小实验。如讲“受迫振动”时我用“米花的舞姿”小实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他蹬地,地也蹬他,双方运动为何地没动;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为何你觉疼。横批:说清有奖。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了这一现象。物理学中物理量数不胜数,物理概念更是多如繁星,于是我采用谜语的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2.课堂教学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1)讲物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2)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3)教学语言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应恰到好处。 二、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1.细读书,多设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课前阅读,要求学生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教师先按大纲要求拟出几个阅读提纲,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做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这样既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可以是齐读或默读,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字、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记。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理解,使知识得到升华。 2.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仪器、挂图、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具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深入细致地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1)观察要有主次;(2)观察要有步骤;(3)观察时要思考。 3.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应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学边实验和小实验。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师还要创造条件,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在学生实验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实验器材、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指导学生严格按使用规则和程度亲自操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4.多思考,细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引导学生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本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区别。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通过比较,可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5.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1)理解透彻,记得牢。(2)语言简练,记得快。(3)反复强化,记得准。 6.广训练,精练习,提高学习成绩。(1)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2)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之,阅读、观察、实验、思维、记忆、练习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才能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黄丽娥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杨晓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浙江省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14版与2012版的比较)

2014版与2012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比较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邵晓明 2014版2012版 必修模块 必修1 必修1 必修2 必修2(除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选修3-1 选修1-1或选修3-1 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 选修模块 选修3-2 第四章电磁感应、第五章交变电流 选修3-4 选修3-4 选修3-5 选修3-5 2014版2012版 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 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发展要求:删去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发展要求:根据选择的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 动,根据对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择的参考系。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发展要求:删去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发展要求:掌握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的条件。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说明:(本节删去,但移到后面2.4章节中 了)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说明:不要求计算多过程和多物体运动中需要 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基本要求:7.会借助传感器测速度。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基本要求:没有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发展要求:删去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发展要求:会利用v—t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 小和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第二章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研 究 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 基本要求:5.能根据图象说出小车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特点。 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发展要求:5.能根据图象说出小车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特点。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基本要求:2.理解v-t图象的物理意义, 并计 算物体的加速度。 说明:删去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发展要求:2.理解v-t图象的物理意义, 并计 算物体的加速度。 说明:不要求运用v-t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发展要求:删去 说明:删去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发展要求:会用v-t图象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位移公式 说明:不要求理解光电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 动的技术原理

高中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北京第九十四中学高一物理组李兆锋执笔 2008年 3月 【课题】教科版《物理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8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课标》研读】 1.《课标》原文 (一)运动的描述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课标》研读 知识性行为动词2个;技能性行为动词1个;体验性行为动词3个。由此不难看出,新课程在重视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体验过程。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讨论交流,即:活动1“飞机跑道的设计”;活动2“飞机制动系统的设计”;讨论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设计”两个字反映出编者意在把学生放在自主学习的位置,活动中要求学生“1.画出设计分析草图;2.写出设计依据的公式; 3.算出你的结果”。也适合对学生进行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如果在加上“ 4.拿你的设计方案和同学交流”,就多了一个探究要素。因此,这节课不应该是一节普通的习题课,而应该是一节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课。 考虑到活动1和活动2本身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中将讨论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等内容作为后续课程,旨在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设计思路】 本节的内容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给出的实例比较典型,但是略显平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选择了当年震惊世界的“协和飞机失事”事件为线索,设置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中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使学生在对设计结果的分析、论证和交流中,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真实的、富有震撼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通过“协和飞机失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领悟细节决定成败,提高责任意识。

探析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探析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探析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课堂教学就没有进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网络教学课如何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呢?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 的探析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 继续关注。 1.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网络教学模式实践后不难发现,由于资源和活动的开放性,如果控 制不好,容易出现教学结构松散,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上的 物理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资源的传播与交流具有多向性,而且借助于 计算机媒体实现了知识在时空上的跨越.正是因为网络教学资源具有这 些特点,所以我们的网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和交互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更具个性化和自主化,课堂显得无序.无序化的课堂导致思维散度较大,有可能偏离教学重心,不过牵引太 多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笔者认为两者权衡起来看,学生的思维发散更重要.如何控制课堂呢?物理教师必须改进教育理念,扮演好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对于提供给 学生的教学信息资源要精选,对于学生选择的组合及其对应的探究过 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指引能够具有针对性. 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纵观当前的教学时空,教室是学生获知的主要来源,网络教学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空间上有很大的变化,学生间交互性的活 动探究形式可以打破同桌、同组的空间限制,甚至于有时还可以是在校外的交流.另外,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是可以完成教学内容.采用网络教学模式,要想完整地实施课堂探究整 个过程45分钟显然不够,为此教学时间应具有开放性,对探究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确保45分钟的自主、合作探究具有高效率,同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探究延伸到课外. 3.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没有评价,课堂教学就没有进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也就得不到 有效的保护.网络教学课如何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呢?笔者认为不 能仅仅盯着学生的成绩这一个评价标准,我们应提高教学评价的开放度,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学生活动的主动性、一节课学生活动与教师 活动的比例,当然也应该关注于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即关注三维教学 目标是否达成,是如何达成的,整个课堂创新性的东西是否多等等.总之,网络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很相近的地方,那就是创新与生成,将两者 有机的整合意义深远,无论对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或是教学模式都是 一次优化,如果能够得到推广势必能够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更为有效、高效.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物理课堂中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以下是由为 大家整理的浅谈个人对高中物理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

物理:选修3-2教学指导意见解读(新人教版)

选修3-2 (一)概述 1.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 理论上:场的静态→动态,+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 实践上:发电机、感应电动机、变压器,电力工业的基础;电磁测量,非电量的电测量,自动化,传感器等信息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2.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历史 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法拉第的研究过程、法拉第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第四章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发现的历史(划时代的发现) (1)法拉第同时代人的研究 奥斯特实验(1820) 安培发现一个电流能感应出另一个电流,过阻尼冲击电流计(1822) 科拉顿的实验(1823) 阿拉贡的圆盘实验(1824) 亨利发现通电线圈的断路自感现象(1829) (2)法拉第的研究 法拉第的实验记录:“长期以来我就持有一种观点,几乎是一种信仰,我相信其他许多爱好自然知识的人也会共同有的,就是物质的力表现出来时所具有的各种形态,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或者换句话说,它们是相互直接联系的,也是相互依赖的,所以它们似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荷感应出电荷,磁极感应出磁极,→电流感应出电流、磁生电。对称性的思想。 法拉第的实验,从失败到成功。关键是领悟到电磁感应不是一种静态效应,而是一种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暂态效应。 (3)电磁感应发现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科学足迹) 自然界和谐、统一的信念,对称性的思想。 法拉第的深刻思想、艰苦奋斗,当时在法拉第的口袋经常放着一个小线圈,以提醒自己要不断思考磁生电的问题。 法拉第的电流导线的旋转实验→电动机的雏型 第一个电磁感应实验→变压器的雏型 圆盘发电机实验→发电机的雏型 法拉第的一生,他的人品,他的意识是“我必须保持平凡的法拉第以终”。 教材P4-5的材料 (4)教法上可考虑:学生查资料,阅读、思考,教师组织交流、讨论、小结,学生再思考。 可提出问题:为什么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其他人没有发现? 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1)电磁感应现象的复杂性,神秘性 丰富多彩的电磁感应现象 现象的“超距”表现给人以神秘感

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第三节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人们为了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不同,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教学原则是人为规定的,从这一点看,教学原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如果教学原则正确的反映了教学规律且符合教学实际,它就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正确运用教学原则,不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随着教育发展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原则也会不断完善。 物理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物理新课程也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和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物理的认知特点,参照国内专家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以下五条物理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强调教学的科学性,最基本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的物理知识是准确无误的,即教学生规范物理实验操作,向学生准确地描述物理现象,正确讲授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物理例题和习题等。 坚持物理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科学的实施教学。一方面,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运用物理语言,对物理学内容表述正确、表达准确。例如,讲光的反射定律时,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讲物质的比热容时不能把“物质的比热容”说成“物体的比热容”;讲质量时,不能把“物质的量”说成是“物体的量”;讲物体的受力分析时,不能把“物体所受的力”说成“物质所受的力”等。另一方面,要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地把握和处理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有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在教材中的呈现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针对这些内容要正确处理教材,教师既要做到讲准确、讲清楚,又不要一次把某一个问题讲深、讲透、讲全。例如,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中都涉及“力”的内容,但二者对“力”的内容要求层次是完全不同的;在高中物理讲“重力”时,只讲到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至于重力的进一步分析,在此阶段就不要再加深了。 坚持物理教学的科学性,除了教给学生科学准确的物理知识之外,还要教给学生物理学研究方法,分析、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正确方法以及科学的学习物理学的方法,引导并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结构。 教学具有教育性是由教学规律决定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教书和育人始终是不可分离的,物理教学也不例外。这就决定了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强调和重视教学的教育性,把教育性渗透到物理教学过程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二)选修Z课程 l.《选修1一1》 本模块是选修模块。由“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动量与碰撞现象”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三个主题组成。 1.1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 内容标准 1.1.1经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的过程,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 出平抛运动的规律。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体会 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关注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抛 体运动。 例1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 描绘做抛体运动物体的轨迹。 1. 1. 2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 的向心力。了解生产生活中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2探究为什么公路拐弯处路面有一定的倾斜度。 l.} 1. 3通过史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 世界的作用。 例3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等事实,说明科学定律的作 用。 例4了解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知道万有引力定 律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1. 1. 4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例5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1. 1. 5会用洛仑兹力定量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例b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7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1. 1. 6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关注宇宙学研究的新进展。 活动建议 C} )通过查找资料,对比炮弹的实际弹道与理想抛物线的差异, 尝试做出解释。 C2)收集资料,探讨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 C3)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 C4)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 报告。 C5)阅读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刊,在同学中举办小型讨论会。 Cb)观看有关宇宙起源的科教电视片,了解宇宙的演化与发展。 1. 2动量与碰撞现象 内容标准 1. 2. 1经历探究碰撞规律的实验过程,初步形成系统和守恒的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