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北京胡同保护性发展的决策

关于北京胡同保护性发展的决策

关于北京胡同保护性发展的决策
关于北京胡同保护性发展的决策

关于老北京胡同保护性发展的决策

【摘要】本文运用管理学基础课中的科学决策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市现存胡同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论证其保护性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区分类处理胡同的方法和相关的人性化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胡同保护性发展科学决策八步法

目前,“可持续发展”一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胡同”这一北京市最富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应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时得到重视。

步骤一:识别和界定问题:老北京胡同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巨大危机

胡同起源于元代,它作为北京的符号、城市的血脉,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博物馆。然而,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现代北京城里,这个本应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得到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却失去了它的地位,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城市化发展和市民居住的迫切需要,很多胡同都遭到破坏和拆毁。跟据《北京胡同四合院类型学研究》中的统计数据,“从元代建城至20世纪末,北京市共有3067条胡同;截止2005年,北京旧城内现存的胡同仅剩1300余条。在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的北京旧城改造建设中,共拆除危旧房屋400多万平方米。剩余的500多万平方米旧住宅中,大约有200多万平方米质量较好、文化价值较高、格局较完整的四合院建筑。”除了紫禁城、皇城和保护区外,北京内外城的街巷胡同许多都面临着被拆除、改造而彻底消失的危机。众多被拆除的胡同均被改建为道路和楼群。例如,原天安门广场两侧的胡同在1958年国庆十周年时被大规模地拆除,用于扩建天安门广场和修建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纪念馆时。

由此引出第二个问题:胡同被拆除的原因与经济利益相关,胡同成了开发商的眼中的致富之道。除了上一点所说的城市扩展的需要,还存在某些房地产商是为了商业需求和经济利益而“铲平”胡同,建高档住宅和写字楼、购物中心,东方广场、金融街、西单附近的购物中心便是典型代表。2007年1月27日,开发单位考虑到梁启超故居房屋腾退后,因陈旧、几经翻建、无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现险情,因此进行了“维修性拆除”,但北京市文物局并不知晓。即使立即叫停并采取事后复建,该建筑所遭受的历史性的创伤也无法弥补了。胡同能保留至今必定有其原因,它们不仅仅是有形的建筑遗产,更是北京人的情感寄托和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众多开发商趁机钻空子,在为自己谋利的同时,却破坏了北京的文化遗产。

第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历史上保留至今的胡同通常道路都十分狭窄,并由于战争和自然等原因,胡同中存在众多危房。古建筑漏水、木结构损坏、采光不足、地面下沉等问题使得危旧房改造成了必然的选择。1987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依靠改造胡同中的危房,1990年11月19日危房改造竣工,但至今基础设施与现代化楼房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出现居民遇到突发病情、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问题无法获得最迅速的解决。部分原始居民也因此而搬离胡同。

第四,并不是每条胡同都得到了合理的改造,部分胡同四合院的原有结构在修缮过程中

遭到破坏。例如烟袋斜街地段,其外观保留了传统商业店铺的建筑风格,但里面那些不起眼的胡同几乎失去了原有的格局,有些房屋甚至已经坍塌。除此之外,在危旧房改造中,借着危改的名义,危旧房内居住的住户被重新安置,有些历史建筑也被拆,原来的地区被重新开发,使得“保护胡同”这一目的反而为胡同带来了更深的伤害。危旧房改造中最典型、最受称赞的便是菊儿胡同的改造。菊儿胡同四合院在改造前仍一直保持解放前修建的样式,没有下水道、厨房和厕所,人均居住面积5.3平方米。1996年,吴良镛先生主持了“菊儿胡同住房改造工程”。经过3年的改造,菊儿胡同修建成楼顶带有如同四合院式的平台小院,保持了胡同特色,在联系街坊邻里的同时又改变了原有胡同四合院的封闭性缺点。从建筑学角度和基础设施改造上分析,这一设计是非常成功的,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它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今居住其中的已不是老北京居民,更多的是外国人、富商、艺术家等人。而且据居民反映,菊儿小区并没有保留住以前胡同四合院中的邻里之情,邻居间缺乏交流、具有陌生感等情况与现代化楼房中的居民并无差异。由此可见,菊儿胡同的改造方案仍值得反思。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做出适合老北京胡同发展的决策方案,使其能受到保护、得到传承,又能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让胡同文化在一代代居民中发展下去。

步骤二:确定决策标准:

“保护性发展”所强调的是“保护”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目前,北京市已出台多个法规和规划,严格规定了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例如:1987年6月的《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到2001年3月的《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4年2月1日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但“保护”二字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规定就能做完善的。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城区分权管理,在规划实施的各个环节仍存在漏洞,这就使开发商有机可乘。同时,由于老北京住户对胡同四合院有着深厚的情感,加之对规划、修建方案缺乏了解、对政府补偿费用不满,他们不愿搬迁。这些都会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除了上文提到的梁启超故居被拆案,2006年北京宣武区林家大院拆迁案中住户对拆迁的严重反对也能体现出胡同保护之艰难。正如对于重修前门大街、复制历史这一问题,很多北京人都表示愤怒而无奈。或许是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记忆,人们不忍看到自己记忆中的家园发生改变,好似哪怕是动用一砖一瓦都要背负数典忘祖的骂名。修建历史建筑的压力之大难以想象。

但理智客观地思考过后,我们会产生疑问,何为保护?保护,并不是将历史文物原原本本的留在原地,这种静态的、封存似的方法反而会抑制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的发展,进而束缚了城市的发展。胡同四合院本身就是具有封闭性、独立性的合院式建筑,它的这种特点对其发展有极大的内在约束力。何为发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与上一点的“保护”的内涵相呼应。要想发展就必然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必须符合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要在不破坏胡同建筑风格的同时扩大其声名和影响力,才使胡同文化得到传承。这一点才是核心。

由以上的分析和事例,我们可确定出实现胡同保护性发展要依靠政府、经济个体和居民

三个主体,要考虑的因素有城市发展、经济利益、市民要求、文化传承四大点。因此,相应的决策标准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城市规划等部门完善相关政策与标准。政府依据政策引导危旧房改造,使改造

行为得到规范化。加大投资,合理安置搬迁居民。只有有了具体明确详细的规定,

弥补了之前的漏洞,才能避免开发商钻空子,并安抚相关住户。

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强。强有力的监管可以更好的落实胡同保护性发展的措施,

有效避免名人故居被拆等不可挽回之事的发生。

三、胡同居民的意愿。部分胡同居民仍愿意在一层的四合院内居住、接地气。因此在保

护的同时,应该给住户提供明确的危房改造信息,确定有关的赔偿方案,保证住户

的居住保障权,依据居民意愿制定出合理的、人性化的措施,最小量的搬迁居民。

四、胡同居民对居住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包括卫生间、厨房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胡同

内的环境绿化、公共区域的卫生情况、交通与停车问题的解决。

五、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下经济利益的增加。包括以胡同为依托的旅游业、餐饮业、文化

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新式住宅的建造。

六、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要求。胡同应尽量保持其原来的建筑风格、材料、高度,并在

此基础上融入合理的现代化元素,为传统建筑增添活力。

七、成本低。

八、操作性强。

步骤三: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

依据上述的文献综述以及论述分析,并依据北京的“文化中心”的定位、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确定权重的分配原则优先考虑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其次考虑居民的意愿及需求和政府的作用,最后考虑经济利益和可行性,分别给上述8个标准下列权重,其中8为相对来说最重要的,1为相对来说最不重要的。

表2-根据权重重新排序的胡同保护性发展的标准以及相应权重

步骤四:开发备选方案:

世界上其他城市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已有很多成功范例。意大利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国家。为了保护罗马旧城,1939年,意大利政府开始在罗马旧城南部另辟一座新城,让其承担现代的功能。罗马人称其为“新罗马”。整个新罗马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秩序井然,街道整齐划一,街道名均采用各国国名,情趣盎然。巴黎受到保护的古建筑有3115座,卢浮宫、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协和广场、孚日广场、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这些历史建筑都为巴黎添色增辉。巴黎市政府非常重视保护这些历史遗产。对新建筑的规划、古建筑的使用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市政府制定新的建设规划必须事先公布方案,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后方能实施。

北京市的历史建筑在借鉴这些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可开发出以下3种备选方案:

方案1):划定更多历史文化保护区,搬迁其中的居民,严格管理这些胡同。

方案2):在不搬迁居民的前提下,对胡同进行整体翻修,增加现代化基础设施。

方案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区分类解决不同胡同的不同问题。

步骤五:分析备选方案:

方案1)更多地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最完整的保持胡同的现状,保护历史的真实性,避免人为的破坏。但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只保留历史建筑的原样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毕竟人们不能一直活在过去甚至让时代倒退。这种方案有些僵化,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且设立历史文化保护区,并不意味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此大功告成了,与之配套的监管措施、居民安置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长此以往,胡同反而会失去原有的活力,变得更加封闭。

方案2)极大程度上考虑了胡同原住民的情感意愿,并改善其生活环境。但“整体翻修”的成本高、用时长、实际操作性太差,且不符合胡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易对胡同造成有意无意的人为破坏。政府为此所要制定的配套措施也会随之增多,监管难度比现在还大。

方案3)考虑得更加周全,可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在此可将胡同分为三类:大片居民区类,历史名人故居类,具有显著代表性和经济效益的胡同类。

对于大片居民区来说,修缮远远好过重建和搬迁,应尽可能少地搬迁居民。合理的修缮

可尽可能多地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物品,如各式各样的门墩、影壁,而且可在保持胡同本样的同时为居民改善生活环境,使其在不离开祖传的房屋的同时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胡同之间的温情和最典型的老北京文化仍能得到保留。能不拆的一定不拆,但过于严重的危房应选择推倒重建,这样既能保持胡同的完整性,又能消除安全隐患,使胡同可以保留更久的时间。

对于历史名人故居,它们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应尽可能保持其原样,合理的修缮同样也是必要的,否则漏雨、木质损坏、地面沉降等问题会严重影响这些遗产。但不要在其中过多地加入现代化色彩的修饰,那样会破坏历史的沧桑感。这类胡同还可开发旅游业,更有效的实现保护性发展。

而那些具有显著代表性和经济效益的胡同则可以进行小规模开发,促进其职能有单纯的“居住”向“居住、文化旅游、艺术展示”等方向转变,开发第三产业,扩大其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最有新意但也是最容易偏离本意的一种方法。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翻新后的建筑、装饰与周围传统的民居、胡同相呼应,颜色以灰色、青色为主,严格控制高度。由此可实现古代与现代的融合。最好的例子便是南锣鼓巷地区的改造。虽然文化人士和部分曾经居住于此的人们表示不能接受传统胡同遭到这番“亵渎”,但这条两侧是现代化商店、里面仍保留了大量传统胡同民居的小街巷,的确实现了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统一,通过旅游业带动其恢复与发展。与此相似的还有后海、什刹海酒吧一条街、五道营胡同。要注意的是,第三类胡同不宜多,多了就又会失去胡同的本色。但此方法分类多,所花费的投入经费、监管经费会比较多,操作起来也相对复杂。

如下表所示,对于方案1)、2)、3),都从上文中提到的A-H(依据表2)这8个方面进

步骤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

为了使决策的制定更具说服力,管理者应收集更多的信息,采访专家、胡同居民、商人等不同个体,分析采访数据,识别可选方案额优缺点。

经过调查与分析,可发现在上述方案中,方案3)(即分区分类解决问题法)的综合得分最高,因此应选择C方案,以满足居民、城市、文化的不同需求,实现胡同的保护性发展,达到经济、社会、文化三种效益的统一。

这种“微循环”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胡同资源,最大限度的激发胡同这一历史建筑的活力,使胡同能更长久地展现出历史的真实面貌,保持完整的旧城体系和北京传统民居的特点,新旧合理交融以延续城市文脉,实现可持续发展。

步骤七:实施方案:

根据《管理学基础》中的知识,这一环节常常由于缺乏参与,或者没有得到那些提供必不可少支持的人的充分参与,而使计划的实施面临困难。所以方案3)在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全面发挥政府的作用,并调动起民众和经济个体的参与度。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先处理好胡同内的房屋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共安全与户籍管理、交通管理、绿化与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旅游、交通等问题。有了政府的资金与服务支持作为基础,公众才会更有信心参与其中,与之配合。经济个体也会以胡同为载体,通过更正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利益需求。

步骤八:评估结果:

目前最大的争议仍是“能否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利用胡同”。文化人士对于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这一类改建时融合了中西特色的现代化胡同采取否定态度。建筑家马岩松表示,现在的做法是在造假古董。胡同吸引了很多旅游者,但这里贫困的老住户要么就像主题公园里的演员,要么就被踢出去,让富人们得以买下这些房子。老北京的精神正在消亡。但要明白的是,“可持续发展”这一词包含了三个意思: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而其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方案3)所提供的分区分类法实在协调各方利益后做出的折中方案,极大程度地做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实现老北京胡同保护性发展的较好的方案。客观的说,这一方案依然存在问题:它的实施只有在保证不将胡同盲目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前提下才可能成功。毕竟并不是所有胡同都具备开发成旅游经典的条件,如何对胡同分类是方案实施的重要一步。而且实施过程中政府要负责的项目众多,内容复杂,所需的资金量大,可操作性较低,难以完全落实。对于其中资金问题,在此有一个假设方案:可考虑通过鼓励民间组织和商人参与的方式来集资。但具体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

翁立曾说:“整个北京城就如同放大了的有胡同连着的四合院。”此前,梁思成用尽所有方法都没能挽救北京的城墙。现在,在我们还有机会时,我们应尽力保护胡同这一传统建筑,使这一历史见证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振邦: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翁立:北京的胡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尼跃红:北京胡同四合院类型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陈刚,朱嘉广:胡同.四合院[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北京四合院保护之惑

北京四合院保护之惑 从1980年至2000年北京胡同消失了1500余条,现存真正意义上的胡同,其数字已由1949年以前的3000余条减少至数百条。而在如何保护四合院这个问题上,政府、百姓、专家、开发商价值取向不同,多年来在认识上很难达成一致 “北京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大批胡同、四合院变成一种…矛盾?被推土机推掉……在这个过程中,胡同是尴尬的,胡同里的人是被动的。”徐勇无奈地说。 在京城胡同里长大,酷爱摄影的徐勇,以北京胡同为题材拍摄的《胡同101像》等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1994年,徐勇在北京开创了“到胡同去”活动(简称胡同游),并成立了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徐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有效地推动了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宣传保护工作。 2005年1月27日经国务院审查通过、正式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把“旧城整体保护”和“停止大拆大建”明确写入条款。另外,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也指出要保护北京胡同和四合院。今年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让许多像徐勇一样的人忧心忡忡的北京四合院有望摆脱厄运。 四合院公开买卖要让京味消失? “从2005年开始,四合院交易市场表现出购房者在增加,市场供给并未出现增多的趋势。”北京万德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专业人士蔡女士介绍说。

北京市2004年出台了《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等房屋的试行规定》,政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该规定指出,购买文保区四合院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享受税费优惠,并首次允许境外企业和外国人购买四合院。 北京市取消四合院购买限制的政策受到了多方欢迎,但目前四合院成交量还不高。北京顺驰房地产经纪公司发布的统计显示,2004年北京的四合院总成交量只有约25座。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四合院的产权关系很复杂,几乎很少有一处四合院属于独户所有。”徐勇解释说,四合院由于从前实行居者有其屋的政策,进行经租,导致现在的四合院只有少数有产权。 除了产权问题,四合院价值难以评估,也是导致难以达成交易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后海、什刹海附近的四合院最为抢手,平均单价均在万元以上。 在北京顺驰房地产经纪公司看到了这样一个房源信息:北京新街口有一处待出售的四合院,面积为425平方米,房主给出的价格为511万元人民币。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处四合院保护完整,环境也很好,有产权。” 四合院的古典特色独一无二,又处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东城区和西城区,这些都是价格超过每平方米1万元的别墅或公寓无法比拟的,所以卖方的预期价格偏高。但四合院大多破损严重,基础设施根本没有,比如上水和下水、煤气、供电、厕所等,购买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维修甚至翻建。而且四合院分布在旧城区里,交通拥堵,环境杂乱,所以买家很难认同卖家开出的价格。 “不管怎么样,北京四合院买卖已经由地下走向了公开,这是一大进步。”徐勇进一步分析指出,允许境外企业和外国人购买北京四合院,对四合院的保护肯定有利,“我所接触的一些外国人,他们很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是,“外地人和外国人可能会对北京四合院的生活场景、民俗环境造成某种程度的破坏。”徐勇的这个担心并不是多余。如果只是卖掉和修建两三处院子倒也无妨,试想一下,整条胡同都卖给外地人或外国人,以后胡同里传出的都是外国话或地方方言,那是什么情形? 除了用于居住,据介绍,不少人买卖四合院是为了投资,买者看中的是北京四合院和胡同的文化价值,其中投资的利润空间相当大。此外,也有用于商业经营,比如四合院酒吧、四合院咖啡厅、四合院宾馆等等都受到经营者的追捧。 “四合院的商业化不能过多过滥,否则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徐勇说,依附四合院建筑本身的传统生活文化是“活化石”、“活古迹”,离开了这些,四合院就只能是一个空壳。“应该鼓励北京人留在胡同里,留在四合院里。”外国人到北京来看四合院,不应该仅仅看四合院建筑,还应该让他们看四合院里的人,看他们的生活习俗,看蜂窝煤,看大白菜。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北京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朱棣

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这不正说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北平改称为北京。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其中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最窄的胡同,几年来有不断的新发现。较早说崇文区东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仅65厘米。有人曾踏勘天桥西永安路北边的小喇叭胡同,发现北口向西拐弯处仅58厘米,大胖子过这个胡同口还得侧着身走。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现今宣武区长椿街国华商场后身的三庙街一带。这里辽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广安门大街还要早呢,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几乎所有的院子,不管大的,小的,较为整齐的,或者十分残破的,都在院子中盖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屋,没有一处有院子了。四合院的“院落”,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膨胀,人口密度太大,原来一家住的四合院,后来住两家、三家;慢慢增至四家、五家,后来曾至十几家。而每家的人口也不断增加。二是四合院本身的欠缺,是以院为单位,不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9 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到 20 世纪美国西部发生了大规模“黑风暴”,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壤耕作。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给我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研究表明,北方沙尘主要来自沙化土地、裸露地和农田。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减少了对土壤的耕作次数,加上地表秸秆残茬,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水蚀,缓解沙尘危害;故其业已成为防沙减尘的重要技术之一。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该项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分类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专用机具等,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特点,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根据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划分为 3种类型。(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等;(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2.保护性耕作产生的背景 保护性耕作是在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农作业成本上升。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革命性变化。 3.保护性耕作的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研究推广免耕技术,当时由于机械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 第148期2016-02-29 作者简介 李社潮,中国农机论坛顾问,三级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农机推广协会副会长。从事农机管理和推广工作,主持科技推广项目20多项,获部、省级农业和科技进步奖10余项。坚持笔耕不辍,为农机事业呐喊,30多年来在《人民日报》等几十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二千余篇,出版专著两本。 导语 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国家强调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今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无论是从农业宏观层面,还是从农业和农机生产经营者方面,都应对它的深刻意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评估。那么各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实践,将会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哪些效应呢?且看本文分析。

近几年,在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出台的关于农业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在反复突出强调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中,强调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2015年底农业部召开的2016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韩长赋部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2016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6]203号),又强调指出“发展保护性耕作,实行免耕或少耕、深松覆盖”。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近几年在我国不少地区已得到一定的示范推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农机市场的新需求。

然而,在我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补齐短板步伐的重要阶段,国家层面对一项农业技术能够这样重视和多次部署,提出明确具体要求,这是前所未有的。 这充分表明,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提速期,发展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站位更高的全新认识和深入领会,以及全面把握。 展望2016年、“十三五”及更长时期,保护性耕作的生产方式的地位必将日益突出,深刻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已不仅仅是对现有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完善和改变,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推广和应用面积的扩大,还将直接影响农业机械装备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化肥、农药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加快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粮食生产成本的降低,增加先进农业科技标准化的广泛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为此,我们要对新时期保护性耕作技术功能定位再认识,对其内涵外延再丰富再发展,对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在降低玉米,小麦、水稻等生产成本、保护农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不可低估。 一棵50年的树值多少钱?印度一位教授用他神奇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棵树一年对人类的贡献高达一百多万人民币。但更为深刻的寓意是,树的价值是无法换算为金钱的,树创造了生命,孕育了人类。异曲同工,正是保护性耕作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一场农业耕作制度颠覆性的革命,使农作物生产留住的一块小小的玉米根茬、小麦根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棵树的作用,小根茬显示大作为、大力量、大价值。

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之浅见

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之浅见 从北京北海白塔居高临下眺望京城,除了皇宫建筑群是一片红墙黄瓦外,四周都是方方块块的灰瓦屋顶和一行行绿色行道树。这就是北京特有的民居建筑群四合院。出生于京城的我,生命最初的九个月就是在四合院中度过的。但是,之后由于拆迁的原故搬进了楼房。后来许久又因上学便利,住在进了白塔寺东廊下胡同中楼房的爷爷家里。于是从那时起至今,远处秒应寺里巨大的老槐树、白塔与近处平房屋顶、香椿树的一年四季的景色,便成了我窗前的一幅一幅画儿。有趣的是,时常还能看见猫儿在房顶上玩耍或是晒太阳。虽说不是住在四合院中,但也是时时感受着胡同中生活氛围。然而对于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在这里也只能作为一名学生谈点浅见了。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四合院就出现了。其次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最后,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几乎所有的院子,不管大的,小的,较为整齐的,或者十分残破的,都在院子中盖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屋,没有一处有院子了。四合院的“院落”,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膨胀,人口密度太大,原来一家住的四合院,后来住两家、三家;慢慢增至四家、五家,后来曾至十几家。而每家的人口也不断增加。二是四合院本身的欠缺,是以院为单位,不是以房间

保护性耕作总结

2011年新民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工作总结 2011年在省、市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新民继续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加强领导,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我市保护性耕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新民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种植面积135万亩,以沙土、盐碱土和沙壤土为主,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尤其进入春季为甚,5—7级大风常见,气候干燥,降水量逐年减少,春旱严重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蓄水保墒、抗旱节水、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秸秆的还田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种功效,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兼顾、农民和国家双赢的革命性农耕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11年新民市完成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50000亩,辐射带动480000亩,依据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和便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原则,统筹考虑我市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基础较好的卢屯乡6000亩,兴隆堡镇4000亩,姚堡乡6000亩,东蛇山乡4000亩,梁山镇4000亩,兴隆镇5000亩,

金五台乡4000亩,大柳屯镇3000亩,大红旗镇4000亩,正在在建设的玉米滴灌项目的于家乡10000亩等10个乡镇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依托农机大户计划建立集中连片示范区650-850亩6个,1000-2000亩以上2个,总示范面积5万亩。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民技术员360人,农机手125人,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扩大辐射带动面积。在项目区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73台,其中主要是玉米联合收割机33台,免耕播种机30台,秸秆还田机10台 二、采取技术模式及人员培训情况 (1) 完成5万亩高标准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全部实施秸秆全覆盖模式(套秆、碎秆)和深松整地任务。 (2) 购置各种农机具: 玉米深施肥播种机24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4台,旋耕机10台,深松机3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7台。 (3) 示范区人员培训:项目任务下达后,开展保护性耕作宣传培训活动,即发宣传材料,达到示范区内每家农户一份,我站计划在8月份召开保护性耕作培训班,培训机手和项目区的农民276人次。 (4) 技术模式 秸秆还田覆盖法: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浅旋处理残茬——免耕精量播种——药剂灭草

北京胡同现状与保护

关于北京胡同现状及其保护状况的调查(一)实践地点:北京东城区的几大胡同 (二)实践时间:2012年5月1日—2012年5月6日(共6天) (三)实践人员:王志明,梁少峰,姜锡彬 正文如下: 一、实践目的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至今北京有街巷名称的约4000多个。”(来自百度百科) 胡同文化、四合院是老北京文化的代表,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胡同文化更是一枝独秀,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然而随着历史变迁,胡同这一特定的文化产物却在逐渐消失殆尽。胡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不可少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胡同,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然而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8成以上的人完全不知道胡同或仅对胡同文化了解一点点,所以这就十分有必要去详细了解一下胡同文化的现状。 二、实践过程 实地考察第一站: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与元大都(1267年) 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这里也烙上了许多名人的印记,后圆恩寺13号是矛盾的故居,可园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圆恩寺胡同7号曾是蒋介石的行辕。而酒吧街则是南锣鼓巷的一个重要特色,这里也有许多的特色小店,像若水堂油纸伞、文宇奶酪店等。 5月4号,我和王志明从学校出发,乘坐地铁到达市区。在张自忠路地铁站出站后,我 们明显感到此处的古色古香。我们且行且问,在热心人的指引下,步行几百米后终于到达了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南锣鼓巷。不巧,那时候的南锣鼓巷牌坊前正在施工建地铁,周围一片凌乱。不过还是可以看出施工方已经特地避开牌坊以示对胡同的保护。站在南锣鼓巷的入口处,宛如站在了传统与现代这两个维度的交界处。身后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眼前是古色古香的老北京胡同。深入观察后才发现,原来南锣鼓巷并不是只有一条胡同。南锣鼓巷呈南北走向,在东西方向上却延伸出几十条大大小小的胡同。我们重点观察了前圆恩寺和后圆恩寺胡同,还参观了茅盾故居。一路上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胡同大体的建筑保护的比较到位,大部分胡同都保持完整的结构。然而,胡同里实际居住的人数却是少得可怜。很多四合院实际上已是人去院空。有些四合院被改成学校,车库,私人场地等等。我们不禁感叹,胡同虽在,胡同文化何在呢?我们没有感受到。 实地考察第二站:宝钞胡同。 在我们前往交民巷的路途上,恰好经过了宝钞胡同。 进去一看,怎一个乱字了得!路边堆放着各种各样的杂 物还有垃圾。情况比南鼓锣巷差多了。 实地考察第三站: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诞生于13世纪末马可·波罗访华 的那个时期。当时,江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 抵元大都,就在这里卸放,这条小巷就被称为 江米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胡同。胡 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 全长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现在里面坐落着最高人民法院、北京警察博物 馆。 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站岗的军人的热心指 引下,我们轻而易举的找到了东交民巷的入口。 东交民巷非常宽敞。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小小的东交民巷里还藏着这么多国家高级部门如最高人民法院等。东交民巷居住的人比较多,胡同也保护的比较好。

保护性耕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解

保护性耕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助于能减少土壤风蚀与水蚀,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减少土壤压实程度,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播种质量,提高作物产量,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为此,通过对发展保护性耕作的背景和意义的分析,论述了目前我国免耕播种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工程;保护性耕作;综述;免耕播种机;发展;推广 引言: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推广的扩大,发现免耕只能适应部分土壤和自然条件,1980年以后改称保护性耕作法。 背景:研究和应用保护性耕作 我国是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地区、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5%,特别是我们西北方,干旱缺水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的“瓶

颈”。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降雨少、气温低、风沙大、自然条件恶劣,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定。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二是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以我国的山西省为例,每年随雨水流入黄河、海河的泥沙量达4.56亿吨,其中带走有机质508万吨,氮、磷肥料3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化肥施用量的25%。大量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贫瘠,而且蚕蚀耕地,土石山区耕层变薄,黄土高原被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加剧了“旱、薄、粗、穷”的局面。三是风蚀沙化则是我国北方旱区近年来更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过度的开垦及不适当的耕作方式,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愈来愈快,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四是除大量开荒、林草植被减少外,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原因,还和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密切相关。如旱地采用火烧秸秆、铧式犁翻耕、土地裸露休闲的传统耕作,就是不恰当的耕种方式。 一、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1.起源 19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并采用机械化耕耙播种。由于连年翻耕,植被被破坏,土壤遭退化,导致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黑风暴”。仅1935年美国就毁掉300万hm2耕地,

北京胡同文化浅析

北京胡同文化浅析 胡同印象 直到现在只要闻到一股淡淡的电烤箱烤肉的味道还有身边闷热的天气再加上拥挤的人群

还有一股让人又爱又恨的京腔就以为自己身在北京。那时候的北京没有眼花缭乱的高架桥,轰鸣的车流和灯火辉煌直上云霄的高楼大厦,人们出门都还骑自行车,地铁也没有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只要不下雨天就是蓝色的不过冬树就是绿的。早晨如果愿意起的早点出门总是能听到“嗡嗡”的鸽群飞过的声音。这时候行人总是抬头看看这个鸽群大不大,飞的整齐否。那时候的北京大片大片的老房子,小胡同还依旧还在。那时候的北京人似乎还是“群居动物”。那时候的北京…… 国家发展带来的阵痛最大的体现在了对传统文化的遗弃,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排斥。虽然近几年保护传统文化等等一系列说辞不断的提醒大家我们是一个文化大国,汉文化是我们最强大精神武器。但就北京而言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拆除已经破坏的恰恰就是我们最强大武器的最好载体。胡同是北京居住文化的代表。 胡同里的年轻人总是一起住了几年几十年老街坊的最好劳力,有事就招呼。老人们总是聚在一起聊天下棋,年轻人最好的朋友都是自己的街坊,你家有事我来帮忙,我家请客你来吃饭等等一切被替换的则是社会发展带给我们的上下楼住了几年都不认识,甚至没有见过面,对门的人家一天一个,什么时候只有叫自己的亲戚朋友从老远过来帮忙。胡同带给人们的太多,胡同的消逝带走的也太多。 由于北京古时城建就有严格规划,所以胡同都比较直,星罗棋布,共有7000余条,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北京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公里;最短的一尺大街,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稍许胖点的人得屏住呼吸才能通过。还有些曲折幽深的胡同呈九曲回肠之状,如北新桥原有条九道弯,实有20多道弯,后划分成五条胡同;前门外也有九道弯,实则要拐13个弯。北京街巷胡同同名称好比一部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 胡同发展 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国华商场的身后,有一条名为三庙街的胡同。也许人们并不知道,它就是北京城最古老的一条胡同,当地居民自豪地称它为“北京建都第一胡同”。 三庙街胡同的建设可以追溯至辽代,当时名为檀州街,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当地居民说,在辽金时期,三庙街胡同就相当于今天的西单、王府井,是一处相当繁华的街区。三庙社区的书记张斌告诉我们,由于历史上这条胡同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因此得名三庙街胡同。 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掌故多着呢。 因为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居住的场所,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漫步其中,到处都是名胜古迹,细细品味又似北京的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从史籍中看,光是“胡同”一词的写法从元朝到清朝就有:衖通、火弄、火疃、火巷、火衖、胡洞、衙衕、衚衕、忽洞、湖洞等十多种。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与措施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与措施 关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与措施》,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完好发芽的前提下,将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等技术过程的应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作物长期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农作物在旱区的保水、保土、保肥、保护环境更加适宜保护性耕作,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效果,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进行、当前与长远兼顾的重要农业科技工程项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调:保护性耕作;意义;措施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是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少(免)耕播种、少(免)化学除草和合理深松。其主要作业是,农作物秸秆残茬处理、合理深松、免耕施肥播种、不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综合预防。其中,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就是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把不能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人土壤中。农业生产的

过程实际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吸收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理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农业生产中应注重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抗病虫害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应该受到充分重视。可以增加土壤成分,加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钾素、磷素营养状况,增加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重要过程,是农业持续性生产的必要措施,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和机手,对这一技术了解不够深刻,实施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没有增产的效益,降低了产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碳氮比失调 秸秆正常碳氮比为65-85:1,而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严重缺少,所以秸秆分解缓慢,苗因缺氮而黄化、弱苗,生长不良,应该在秸秆还田后补充部分氮肥。 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 秸秆粉碎后有的过长,超过10厘米,还有的秸秆聚堆粉碎不彻底或地粉碎后聚堆,这些情况都影响播种。 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 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腐烂后会留下许多空隙,出现跑风,种子与土壤接触面积会减少,影响种子的水分吸收,使小苗扎根

保护性耕作基本知识

保护性耕作基本知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人们不难发现,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猛烈。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呢? 保护性耕作与生态保护 先看看我国的耕地状况。我国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旱作农业的面积约3300万公顷。许多年以来,人们习惯了在旱地采用火烧秸杆,铧式犁翻耕土地,耕翻后耙压碎土,来保证播种质量,以及土地裸露休闲等传统耕作方式。 但是人们没有重视,干旱、裸露、疏松的农田,难以抵挡大风的袭击,地表土流失和风蚀沙化造成的严重后果。 成千上万吨的地表土被风刮走,既造成了农田的荒漠化,也加剧了沙尘暴的形成。可见,除了大量开荒、草原退化以外,不恰当的土地耕作方式,也是沙尘暴猖撅的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沙尘暴,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发展,能保护农田、减少农田扬沙的保护性耕作法,使旱区农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那么,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法呢? 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由于采用这种技术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目前,国际上一般认为,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地表,秸秆覆盖量应超过30%。 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化学药剂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技术土壤深松技术下面,让我们看看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农作物秸秆经机械作业处理后,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核心。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玉米收获机粉碎秸秆处理粉碎前茬作物秸秆后抛撒,使秸秆均匀的覆盖在地表。 直立秸秆处理在风沙大的地区,收获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 留根茬处理在使用作物秸秆的地区,作物收获时,留根茬高度到20-30cm。 秸秆覆盖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二,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我们知道,旱作农业没有灌溉,土壤水分基本来自天上降雨。雨水消耗分三部分。 一是径流消耗。径流消耗是指在降雨的时候,雨水还没有入渗到地里,就从地表流走了,是无效的消耗,约占降雨的10%左右,坡地可以达到30%以上。

开展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开展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历史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但由于偏重农艺技术研究,忽视农机具研发,推广应用面积不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部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引进项目,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地块小、拖拉机动力小、经济购买力弱等有别于美、加、澳等的国情,积极开展了适合旱作地区的轻型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浅松机和适合一年两熟高产地区的免耕播种机创新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得以体现,应用面积快速增长。尤其是2002年以来,国家奖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农业部示范项目,累积投入上亿元资金,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步伐明显加快。 二、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上开展的重点工作 在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部以及各级农机部门从借鉴国外发展保护性耕作先进经验开始,积极探索符合各地种植制度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开展机具研究开发,进行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相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一是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借鉴国外经验,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单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验和研究,在麦地免耕留茬、机械深松和玉米整秆半覆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1992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在山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系统实验,在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国产化上进行了成功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年一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开发了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以系统科学的数据证明这种耕作模式在我国北方是可行和适用的。 二是努力开展试验示范。从2002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技术的实验推广力度。截至2007年底,北方15省(区、市)已建成部级项目县173个,省级项目县328个,实施保护性耕作3000多万亩(全茬作物实现少免耕播种),免耕播种面积1.38亿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27亿亩。各类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33.62万台其他配套农机具26.6万台(套)。在农业部和省级示范县的带动下,各地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示范力度明显加大,

北京胡同大全

北京胡同的列表(部分新老胡同名对照) 新街口地区 大丰胡同:旧称观音庵胡同、观音庵,已经是居民小区马相胡同:旧称马香胡同 长青胡同:旧称松树庵 双寺胡同:旧称双寺胡同(北药王庙并入) 水车胡同 水章胡同:旧称水罐胡同 玉芙胡同:旧称玉佛寺(蔡家大门并入) 甘露胡同:旧称甘水桥胡同、甘水桥 东光胡同:旧称轿子胡同 东明胡同:旧称观音寺胡同 四环胡同:旧称草场大坑 永泰胡同:旧称永泰寺 西井胡同:旧称井儿胡同 西章胡同:旧称三官庙 西绦胡同:旧称西绦儿胡同(北城根、北药王胡同并入)西魏胡同:旧称西位胡同 有果胡同:旧称油炸鬼湖同(小三条并入) 光泽胡同:旧称火药局、大火药局(小火药局并入) 后坑胡同:旧称后坑 后章胡同:旧称后张公园、张公园 羊房胡同:旧称羊房胡同 阳泉胡同:旧称羊圈 红园胡同:旧称官菜园、菜园六条(骆驼胡同并入) 寿屏胡同:旧称烧饼胡同 苇坑胡同:旧称苇坑 孝友胡同:旧称药酒葫芦胡同 邱家胡同:旧称邱家胡同 辛勤胡同:旧称抄手胡同 罗儿胡同 朋奖胡同:旧称彭家楼胡同 鸦儿胡同:旧称鸭儿胡同、广化寺街(侯位胡同并入)前章胡同:旧称前张公园、张公园 铁炉胡同:旧称铁香炉 高井胡同 棠花胡同:旧称糖房胡同(糖房大院并入) 景尔胡同:旧称井儿胡同 黑塔胡同:旧称黑塔寺 阔带胡同:旧称口袋胡同 铸钟胡同:旧称铸钟厂 槐树胡同

新开胡同:旧称南新开路(酱房大院并入) 滨海胡同:旧称段家胡同 碧峰胡同:旧称碧峰寺(新开路并入) 潜学胡同:旧称前桌子胡同 八步口胡同:旧称八步口 小石桥胡同:旧称小石桥 小半截胡同:旧称小半截胡同 小黑虎胡同:旧称小黑虎胡同 小铜井胡同:旧称小铜井 大石桥胡同:旧称大石桥 大半截胡同:旧称半截胡同 大黑虎胡同:旧称黑虎胡同 大铜井胡同:旧称大铜井 五根檩胡同:旧称五根檩胡同 中教场胡同:旧称中街(洋溢滋、长图治、剃头栅并入) 东桃园胡同:旧称后桃园 东轿杆胡同:旧称东轿杆 东教场胡同:旧称东教场,有一个四合院保留比较完整。 东新开胡同:旧称东新开路、新开路(崇元观并入),已经拆掉建立小区,仅剩的几个小院也要拆除 北草厂胡同:旧称北草厂、草厂(钱筒子并入) 西轿杆胡同:旧称西轿杆 西教场胡同:旧称西教场(绵长胡同、草料铺并入) 迁善居胡同:旧称迁善居 后马厂胡同:旧称后马家厂(酱房大院并入) 后牛角胡同:旧称后牛犄角胡同 后英房胡同:旧称鹰房胡同、营房 后桃园胡同:旧称后桃园 时刻亮胡同:旧称屎壳郎胡同 前马厂胡同:旧称前马厂、前马家厂、马厂胡同 前牛角胡同:旧称前牛犄角胡同 前英房胡同:旧称前营房 前桃园胡同:旧称前桃园 穿堂门胡同:旧称川堂门 北顺城街 福绥境地区 北大安胡同:旧称北扒儿胡同,现已不存在 葱店胡同:旧称葱店(妙清观并入),现已不存在 南大安胡同:旧称大安胡同、大扒儿胡同,现已不存在 晓安胡同:旧称小南扒胡同、南扒胡同,现已不存在 永祥胡同:旧称永祥寺,现已不存在 永祥东巷:旧称永祥寺,现已不存在

北京胡同与传统文化

从北京胡同看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张少婷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相应地,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列,旅游内容呈现多样化,从地质地理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到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丰富多彩。传统文化作为遗址遗迹与人文活动结合的一个旅游资源,正被越来越加以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开发,在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胡同游作为传统文化旅游的一朵奇葩,其由盛到衰,又由衰到盛的经历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一、胡同伴我成长 作为一名北京人,红墙故宫、灰瓦胡同一直都是我心中最深的依恋和骄傲。即使北京城如今早已成为了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即使摩天大楼上遍布的光幕玻璃使人们目眩神迷,即使五彩霓虹包围的城市日日充斥着动感和奔放,然而静静伫立在城中央那一片古老的矮房和小巷却永远不会脱离每一个北京人的记忆。那一片宁静的湖、古老的瓦、飘动的柳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无论时光飞旋过多少个年头,都不会改变的安宁。那是北京的根,盘亘在我们心中的根。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坐在老式自行车的后面,让爸爸带着我穿行于北京老城区,伴着车轮嘎吱嘎吱的响声,听路旁小贩的吆喝。“卖豆汁儿喽”“炸酱面!来了您呐”“糖葫芦儿,一块一串儿咧”,一句句,一声声,老北京城的生机盎然仿佛便从每一个缝隙渗了出来,挡也挡不住。一年又一年,我坐着自行车,走过了故宫,走过了后海,走过了这一片红墙灰瓦。如今,我也常常坐着四个轮子的汽车跑到老城,踏过并不平坦的青石路回忆儿时的感觉。 细数我对老北京的记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片片幽深的胡同。从前,骑车路过的时候爸爸常常会告诉我那些胡同的名字,于是诸如羊肉胡同、武定侯胡同、丰盛胡同、拐棒胡同等等各式各样的名称便时时在脑海中跳跃。其实小时候我并不十分热爱探寻这些灰暗的小巷子,小小的我总觉得它们徒有好玩的名字,实际却又长又窄,破旧而且拥挤,远不如大街和马路整洁有气魄,白天车水马龙,夜里华灯串串,繁华热闹。然而爸爸却乐此不疲,兴趣盎然。现在想来,那时的我还没有看到胡同中雕刻着岁月时光的牌匾,没有看到灰色砖瓦墙里隐藏的历史画卷,没有看到胡同中炊烟升起时老奶奶满足的笑脸,更没有看到奔跑的孩童身上满溢的欢畅喜悦。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老北京胡同中蕴藏的深沉底蕴还未在我心中扎根。 引起我对胡同看法转变的是2006年1月和爸妈去逛前门的大栅栏。因为前门胡同在2005年开始拆改,计划2008年建成以民族传统商业、文化休闲、旅游、餐饮等结合的特色商业区,除重要文物建筑被保护、修缮外,其余建筑都要拆除,到时整片胡同将从这里消失。爸爸是带我来向北京最著名的胡同区告别的。还记得当时,大部分胡同已被拆除,只留有大栅栏商业街以及大江胡同和小江胡同几处人去楼空的旧址。凄冷的寒风中,残存的瑞蚨祥、内联升、阳平会馆带给我的是莫名的萧索与哀伤。那些儿时的记忆一股脑涌进脑海,都说白

《关于北京胡同现状的调查报告》

北京胡同现状 一.前言 “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条,若把这些胡同连起来,长度不亚于万里长城。” 这是一位老北京人对胡同的描述,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胡同这种文化产物却在逐渐消失殆尽。胡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不可少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胡同,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实中我们所要面对的状况远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通过调查走访我发现不只是市区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急于利用旧城大片的土地来获取经济利益,让不少人想不到的一点是,其实居住在旧城区的市民因为日益感到老式房屋不堪使用,生活不便,所以早就盼着胡同的拆迁改造了。面对来自底层和上层的双重压力,我们的胡同将何去何从? 二、胡同的现状 北京东城区的胡同已多数被改造,如:南锣鼓巷成为了年轻人北京游玩必去的美食胜地,烟袋斜街发挥历史展示作用成为游览景区,有些四合院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不论其改造成功与否,现今东城区的大多胡同都有城市定位与改造规划,因此我们将调研对象定位为西城区仍在居住的胡同,并从民居角度解读。时至今日,当我们走进胡同,除较为明确的主通路外,还有很多引导人们去附近胡同的曲折小甬道,穿梭于胡同中时,有很好的发现和休闲感受,然而现代的空调,电十分突兀的出现,与其缺乏有机联系,与青砖灰瓦不相符。 三.改造意见 第一,小规模微循环的方式保护与修缮胡同四合院。小规模的修缮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东四、西四文保区、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等地区都有不少四合院的修缮工程。当前多种方式的个体修缮四合院的市场早已打开,需要跟踪该市场发展,循序渐进,逐步展开。 房屋产权是调动社会积极修缮四合院的关键。要调动社会的积极性修缮房屋,主要是产权问题。产权是自己的,在明确了胡同四合院保护不再大拆大改的今天,自然房屋产权者会考虑自己住房的修缮。 小规模微循环的前提 是要逐渐疏散人口。目前老 城区人口密度过高,造成房 屋难以彻底修缮,即使修缮 了,院落拥挤,居住环境仍 较差。为此对愿意迁走的居 民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是移 地搬迁等政策及早安排疏 散人口,若一个院的户数适 当搬迁,改善居住环境,修 缮工作就好办多了。为了落 实小规模微循环修缮工程,

保护性耕作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1)国际研究与技术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来看,保护性耕作根据其发展历史阶段,其概念和内容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国际上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等国家遭遇严重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惨痛教训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今约8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机械化翻耕措施在水蚀和风蚀方面存在的弊端,对土壤耕作农机具和耕作方法进行改良,提出少耕、免耕和深松等保护耕作法。美国在20世纪20-30年代利用大型机械翻耕大面积农田,一场著名的“黑风暴”从美国干旱地区刮起,席卷的美国大陆,刮走地表层10-50cm厚度的肥沃土壤3.5亿吨,冬小麦减产51亿公斤。1935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护局,从此开始大力研究改良传统翻耕耕作方法,研制深松铲、凿式犁等不翻土的农机具,免耕技术成为当时的主导技术。 第二阶段是50年代以后,机械化免耕技术与保护性植被覆盖技术同步发展。在免耕技术大面积应用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证实了各种类型的机械化保护耕作对减少土壤侵蚀方面有显著效果,但也出现不少因杂草蔓延或者秸秆造成低温等技术原因使作物严重减产的例子,使得该项技术推广较慢。到20世纪70年代,又加入了不同作物轮作与作物秸秆还田覆盖的内容,称之为保护性种植。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耕作机械改进、除草剂以及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保持性耕作的应用得以较快发展,范围也不断开展。据美国保护性耕作组织近期报导,美国至少有50%的耕地实行各种类型的保持性耕作,其中作物残茬覆盖耕作占53%,免耕占44%。 主要应用于大豆、玉米、高粱、小麦和花生、马铃薯、甜菜、烟草、蔬菜等作物。此外,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纷纷学习美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半干旱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近年来,又提出了保护性农业(Conservation Agriculute)的概念,主要以永久性土壤覆盖(绿色覆盖)、作物轮作(特别旱田轮作)和减少对土壤的人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