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1.推、拉动力机制,也叫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机制,该机制强调城市化动力产生的内力和外力。一个国家城市化的基本动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扩张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走上集约经营,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在农村以外寻求出路。一般来讲,把前者称之为“拉力”,后者称之为“推力”。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非农化和城市化的权宜现象,劳动力外流的动力机制是农村地区对劳动力的外推力,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内拉力,发达地区、尤其是城市对农村劳动力产生巨大吸引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是农村对农业劳动力的外推力;非农业和城镇对农业劳动力的内拉力。

2.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可简化为二元理论模式,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
前者指国家(主要是中央政府)有计划投资建设新城以实现乡村——城市转型。强调的是政府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主导地位, 其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及相关的制度安排起了主要作用, 包括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规划、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的政府行为, 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这一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我国城市化的绝对动力, 现在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
后者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农村城镇化。经济转型对现阶段城市化机制的一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城市化模式由过去的封闭状态转向开放系统。二是市场经济因素的介入。小城镇为主体,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力量推动的城市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探讨了其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影响和政府、农民、外部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运行机制。其经济基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

3.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以二元为主的城市化动力。

4.产业结构变迁演进型动力机制。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产生和推动力量;经济结构的优化演进为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持续动力。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产业向城市集聚以获得聚集效益;科技的进步,必然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

起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进而推动城市化;信息化促使市场体系演进,推动着城镇体系升级;信息化带来新型城市间劳动地域分工,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竞争,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区成为城市化的一条途径。信息化在四个方面对城市化有促进性作用。

5.制度变迁形成的动力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社会的各项制度也处于变革之中。特别是与计划经济直接相关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制度、各种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等的变革,以及市镇设置标准的下降和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制度安排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动力机制。政府所提供的政策,一方面降低城市化的交易成本,节省组织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快速发展更多依赖于国际贸易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通过降低城市化的交易成本和系统风险,减少了城市化势能的损失,并且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决策预算约束线的纵截距和斜率,从而导致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对城市化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城镇建设和投融资体制、市镇建设的有关法律制度。二是通过工业化的作用而间接地对城市化发生作用和影响,包括民间资本积累与投资的激励机制、企业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制度。立足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分别从制度安排的宪法秩序、制度供给主体和制度安排方式、制度安排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角色和作用、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方式、资金转移和投入方式等方面分析比较上述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制度安排,并探讨了二者的特征和差异,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业剩余的推力和工业化的拉力。

6. 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 强调区域要素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决定了资源、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受市场支配, 它们总是流向那些比较效益高的地区。

7. 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教育也不能例外。同时, 城市化的外延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膨胀; 城市化的内涵则强调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口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关键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教育是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步入现代城市生产活动的前提, 是农村人口打破传统生存和生活观念, 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的城市化是低质量的城市化, 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

8.综合机制。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四个:一是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二是比较利益驱动。即相对于第一产业而言,二、三产业比较利益要高出许多;三是农业剩余贡献。四是制度变迁促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大基本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的结构转换、城乡间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转换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要素流动和集聚是城市化的生成机制,而制度安排与变迁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化的生成机制,但未能明确表达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概念,没有能够按照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定义从系统化的角度论述城市化动力机制,缺乏实证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又表现为工业化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利益的驱动以及资本的基础作用,其他因素中技术因素是尤为突出和重要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