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案身边的变化二

教案身边的变化二

科学第二课堂教案

《小杆秤的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学生通过活动知道设计与制作都需要经历反复质疑和修改才能逐步完善。 2.学生在再设计、再制作的过程中巩固杠杆平衡条件。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经历发现问题、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学生能认识到设计和制作小杆秤需要团队协作、动手、动脑。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设计、制作”的兴趣及创新精神。 重点: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调整小杆秤的设计。 难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材料:第一次制作的小杆秤及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照片、课件、圆纸片、剪刀、圆形针、垫圈、螺母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PPT展示同学们在第一课时上制作小杆秤的图片 一、聚焦问题,导入新课 1.展示分类后的杆秤制作成果图片组,聚焦问题。 (1)0刻度在提绳前,称量不方便。 (2)称量的范围不同。 2.揭示本课主题《设计制作量程0--100克的小杆秤》。 二、重新设计制作0刻度 1.讨论并记录0刻度位置及调整方法。 2.交流方法 3.学生调整秤盘重量,使 0刻度恰好在提绳处。 三、设计制作100克量程 1.明确量程100克指秤杆最尾端的最大刻度值为100克。 2.讨论并记录调整100克的刻度到秤尾的方法。 3.交流方法。 4.学生调整秤砣重量,使100克度大距秤尾约1cm处。 五、评价小杆秤及制作小组 1.各小组派代表用自制的小杆秤称量一个小螺丝,并在讲台前集体展示。 2.投影呈现的记录单,汇报称量结果。评价小组合作情况。布置课后开展组内评价。 3.说说影响小杆秤的准确度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六、课后延伸 1.说说你看到过的杆秤与自己设计制作的小杆秤有什么不同? 2.课后任务:设计双提绳的小杆秤。

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2.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有趣的图形或物体运动问题。 3.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旋转的特征,帮助学生积累平移和旋转的经验。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资源利用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师: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华容道游戏板 学生: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认识平移)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认识旋转)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活动: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思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出guo为大家了一年级下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一、教学目标 1.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条,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会产生多种感觉,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3.学习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思想情感,探索艺术的共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 三、教学难点: 了解线条表现出的情感,学会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每一位同学小时候大概都玩过这种游戏,它可以是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是两三个人共同操作。让学生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毛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在翻线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线条变化的不同形式。 2.欣赏幻灯片

幻灯片的内容涉及到建筑、服装、雕塑、动物等。 天安门城楼:红柱子——竖线 民族舞蹈动作——波浪线 老虎虎皮——虎皮纹线 教师边带学生欣赏边让学生回答,这些线条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让学生观察思考,在你的身边,在大自然中,哪些方面存在着线条表现出的美。(可以将这些线条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 例如,斑马身上存在着线条的表现形式,(动物) 竹林中也有线条的存在,(植物) 还有北大桥、烈士塔等等(建筑物) 教师总结: A.线条无处不在 B.它可以分为视觉的和听觉的线 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视觉的线 4.学生思考,课本上《红色娘子军》和《飞天》都是舞蹈图片,但它们给人的感觉确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认识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5.阅读,阅读课本30~35页的图片,欣赏图片中指示的线条,并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7.听文章画线,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如下意境: 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风;

2021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变变变》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变变变》 1.在对图形拼折变形的过程中感知图形的变化。 2.对组合、分析图形感兴趣。 3.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幼儿操作的几何图形若干。 一、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你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吗?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图形宝宝有一个心愿,他们都想像变形金刚一样会变身。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变身。 二、动手操作折图形。 1.师:示范拿一个正方形,请小朋友先看老师怎么帮正方形宝宝变身的,示范将图形对折。提问:正方形宝宝变身了,看变成什么呢? 幼:长方形。 看,老师再来变一变,又变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个大长方形、一个小长方形。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 启发幼儿说出折一折。 对了,只要将图形宝宝轻轻一折,图形就变身了,小朋友你会变吗?请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纸和老师一起来变。 师:你还会怎么变?看看能变成什么? 幼儿动手操作,可随便变化图形。 2.师:长方形宝宝也要变身了,大家一起来帮助它好吗? 拿出长方形,引导幼儿折变图形。 请几位幼儿到前面折变示范,表扬折的好的幼儿。 师: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宝宝可以变成什么? 幼儿边动手操作边学说长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

3.老师引导幼儿再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进行折变,分组进行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变的多,变的快。 幼儿分组给三角形,圆形、梯形、三角形进行折变。 三、运用图形拼物体下面我们一起玩个拼图游戏吧!看看这些图形宝宝在一起时能拼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拼图形。 师:小朋友们有谁愿意上来给我示范一个拼图?(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拼)师:我们还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看谁拼的好看,拼的东西多,我们来比一比。 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幼儿拼图。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都开动脑筋把我们图形宝宝变成了另外一种图形宝宝,你们真厉害! 五、活动延伸:

新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新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拓印的方法及简单的拓印技巧。 能力目标:能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及观察能力。 情意目标:感受身边物体肌理的美感。 教学重点:在感知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教学难点:拓印的技巧。 教师准备:范画、蜡笔、薄纸。 学生准备:教科书、铅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身边有许多漂亮的图案,用哪些方法可以把它留下来呢? 提问,启发学生记录生活的方法。 板书:我们身边的痕迹。 二、讲授新课 1、介绍新方法——拓印。 常用于石碑上刻的字。

2、欣赏书中第14页的画像砖。 从欣赏汉代的画像砖入手,把学生带入拓印世界。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表面有凹凸变化的。 3、画面是什么样的才能采用拓印这种方法呢? 三、课堂联系 1、第一张纸画教室里的东西。 2、第二张纸去寻找室外的东西。 四、提醒学生要把蜡笔“躺”在纸面上,“轻轻地”画。 五、小结 展评学生作品,评价。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拓印的方法及简单的拓印技巧。 能力目标:能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及观察能力。 情意目标:感受身边物体肌理的美感。 教学重点:在感知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教学难点:拓印的技巧。 教师准备:范画、蜡笔、薄纸。 学生准备:教科书、铅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身边有许多漂亮的图案,用哪些方法可以把它留下来呢? 提问,启发学生记录生活的方法。 板书:我们身边的痕迹。 二、讲授新课 1、介绍新方法——拓印。 常用于石碑上刻的字。 2、欣赏书中第14页的画像砖。 从欣赏汉代的画像砖入手,把学生带入拓印世界。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表面有凹凸变化的。 3、画面是什么样的才能采用拓印这种方法呢? 三、课堂联系 1、第一张纸画教室里的东西。 2、第二张纸去寻找室外的东西。 四、提醒学生要把蜡笔“躺”在纸面上,“轻轻

第二课堂活动教案

第二课堂活动教案 解决数字迷问题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二、自主学习1、预习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⑴、说出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25和2563和9 54和18 ⑵、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①②③15是倍数,5是因数。6是3的倍数,是24的因数。4是12的因数,也是36的因数。④48是12和6的倍数。2、预习新知识⑴、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有哪些?你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更快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⑵、你还有什么重大发

现?三、合作交流1、汇报预习的第一个内容:“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 2、小组交流预习的第二个内容“新知识”,按照⑴、⑵的顺序交流,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的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预习记录本上。 3、全班交流,分小组发言,让学生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找的又全又快。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的内容,从中找出找因数的方法。然后把因数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 4、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前面归纳的方法找出30和36的因数。集体订正。 5、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点?四、课堂检测1、写出下面个数的因数。10的因数:32的因数:2、写出下面个数的倍数。4的倍数:12的倍数:分解质因数一、学习目标: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案及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案及 练习题 1.8.1找规律 课型新授课学校使用教师: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例1、例2、例3及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重点、难点: 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黄花6朵、红花3朵、教学挂图、有规律的图片。 学生准备: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猜花游戏。 师: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玩游戏,现在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花盒,盒子里有很多很多花,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师:好!请看什么颜色的? 生:黄色。 师:老师再抽出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生:黄色。 师:这一朵呢?什么颜色? 生:红色。 师:猜一猜,老师抽出的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生可能说是红色,也可能说是黄色。 师:下一朵呢? 生猜,师抽花验证学生的猜想:依次抽出黄色、红色。 师:老师现在让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后面两朵是什么颜色的?你怎么想到是黄色的呢? 师:猜一猜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的? 揭示课题。 师:刚才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有小朋友猜错

了,可是后来小朋友们越 猜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 生:它们是两朵黄一朵红,两朵黄一朵红,再两朵黄一朵红的, 师:你说的真棒,其他小朋友们也都是这样想的吗?像这样两朵黄一朵红,两朵黄一朵红排列的就叫有规律地排列,请小朋友和我一起读一遍。 二、感知规律,认识简单的规律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规律啊,有很多,你们想找出它们的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请小朋友们一起看黑板。 师:瞧,一群小朋友们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里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找到后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找的多? 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会上的规律。 学生汇报: 师:我们先来找一找彩旗的规律。 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生1:黄色的。 生2:我猜也是黄色的。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旗都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

小学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小学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理念 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修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学校美术教育 拓展了博大的空间,为中小学美术教育指明了方向, 美术课堂教学正 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大纲精神为指导,以 学科理论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引导孩子从生 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重视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的培养,把审美教 育贯穿于课堂中,发挥美育辅德益智的功效。教师想要获得良好的课 堂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教学的结构予以合理的组织与精心设计,使 其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 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的热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下是 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理念: 1、丰富视觉和触觉经验 协助孩子了解美术基本语言和知识,在设计本课过程中,利用工艺品、绘画作品、多媒体课件使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接触物质和形象世界, 从中体验、感受线的美感及表现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1)通过折折手中的电线,找找身边的线、摸摸工艺品上的线,观察 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纹、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人文环 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孩子在游戏中理解各种各样的线,并初步 感受线的美感,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 (2)创设情境。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 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 线的坚硬、直线的挺拔严肃等不同感受。 (3)通过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 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2、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培养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 久的情感态度。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感受美术学习的轻松与 情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折一折(电线)、找一找(身边的线)、摸一摸(工艺品)、玩玩(彩带)、看看(艺术作品)、听听(故事)说说、画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初步感受,理解线 的美感及表现力——迫切尝试用线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兴趣勃勃地 向同伴们介绍自己线画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孩子的兴趣,满足审美需要,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挥 洒的天地,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同时他们还体验了美 术学习活动的快乐与成功,进一步激发他们产生新的心理需要。 3、为孩子提供创造的空间 “我的梦”既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为孩子提供了想象、创造的 空间。孩子在“最感兴趣的梦境”中,思路开阔,充分发挥了每个人 的创造才能。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自己的所想所思,使作业形式、内容体现出个性化的表现。 4、美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发展综合学习水平 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贯穿了整节课,特别是在讲述“我的梦”时 与语文学科更是紧密相联。小结过程中,通过展示其他同学听音乐过 程中表现的线描作品,引导孩子将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 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水平,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教学方案 [课题] 《我们身边的线条》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13课。 [课型]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模板(一) 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3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等特点。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一些课外知识,了解英语语言的风俗习惯,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

创新等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二、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第二课堂英语教学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英语学习的各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语言文化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英文歌曲演唱和欣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愉悦,深度发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延伸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原则 第二课堂英语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配合,因此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补充课堂教学时间、促进课堂教学活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等,在课堂内只能体会有限的趣味,而在第二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以

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为目的,更好的增强课内教学的效果,扩大词汇量,开阔视野,拓展能力。 三、第二课堂活动具体安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 长颈鹿——图形的变化 1教案 河大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长颈鹿——图形的变化 1 教案河大版 1、学习目标:学习选定工具的使用。 2、能力目标:学会改变图片的大小的方法。掌握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教学重点:图形的复制过程、移动及改变大小。第3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们的绘画过程中,有时需要画好多的同样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画起来费时费力,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跟我来吧! 二、复制粘贴图形第一步:用选定工具选定一个图形。第二步:在选定区域里单击右键,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复制”命令。第三步:在画布的任意处右键单击,打开快捷菜单,选择“粘贴”命令。在画面的左上角出现复制出来的图形。第四步:鼠标指针指向复制的图形。按住左键拖动到适当的位置,并且调整图形的大小。第五步:完成调整后,在图形外的任意处单击。结束操作。选定有两种,一种是矩形选定,另一种是任意选定。任意选定工具比矩形选定工具方便实用,有时选定的图形不是规则的矩形,使用矩形选定要影响其他的图形,这时可以使用任意选定工具沿着图形的边缘轮廓绕一圈,围住的部分被选定。再复

制或移动就可以了。选定一个图形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可以删除图形。具体操作:第一步:用取色工具,选取画纸色,并设为背景色。第二步:单击选定工具。第三步:在工具样式区选取“透明”。第四步:拖动鼠标,选定长颈鹿。出现矩形框。第五步:单击“编辑”菜单,单击“复制”。第六步:单击“编辑”菜单,单击“粘贴”。出现复制的图形。第七步:把鼠标指向复制的图像,按住左键移动图像到适当位置。第八步:把鼠标指针移动到四角或边的控点上,指针变为双向箭头,按住鼠标,调整图像大小。第九步:在图像的外部单击鼠标,选定框消失。第4课时上机练习,制作《长颈鹿一家》,注意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3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手中材料,组织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1、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2、运用手中材料组织线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示范引入新课: 教师用毛线在板前粘一幅画,问:画中有什么样的线条? 教师问:这些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归纳:直线、折线、曲线等。这些线条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线条。 (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寻找线条、感受线条: 1、我们生活中哪里有这些线条?看谁找得多。 2、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找一找各种各样的建筑上有什么线。(直线、折线、曲线等) 3、线条不仅能看到,还能听到,播放小提琴曲《梁祝》,问学生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线条,播放音乐《兔子舞》,问听到什么线条。 4、我们还能从食物中吃到线条呢,学生拿出甜的糖舔一舔,感受到什么线条学生拿出酸的糖舔一舔,感觉到什么线条,拿出辣的食品尝一尝,感受到什么线条。 三、欣赏作品,体会美感: 1、欣赏多媒体课件画家的作品,画面中用了什么线?作品中的线为什么好看? 2、再欣赏小朋友们用各种线材做的画,作品中用了什么材料? 3、哪里的线富有变化?哪里的线有秩序?喜欢什么样的作画方法?记住它,学会这种方法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综合运用手中材料,画或制作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是风景,动物,人物或是线的

组合等) 2、可随着音乐用线画出对音乐的感受。 3、线条有富有变化和秩序。 学生作画,教师播放音乐,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 学生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为什么喜欢。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上线条的运用和组织上进行评述。 六、课程拓展: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大家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身边的痕迹

第九课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内容: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是“版画系列”中的一节,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 技巧的版画起始课。本课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对美术范 畴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拓印知识,选择身边随处可见的有凹凸感的物 体,体验其特点,感受各种物品拓印留下的不同痕迹的 美感,并运用留下的痕迹进行组合、添画、创作,提升 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在室内或室外开展一系列的 拓印体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拓印组合作品。热爱 大自然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生活细节特别是自然物的观察过程中,感受自然的 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体验拓印带来的乐 趣。在合作中体验与同伴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拓印的美感及其方法。 教学难点:拓印对象选择恰当,方法运用得当,因很清晰、完整、美观。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方式:启发式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准备:宣纸、彩笔、拓印的痕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本课是“版画系列”中的一节,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的版画起始课。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拓印知识,选择身边随处可见的有凹凸感的物体,体验其特点,感受各种物品拓印留下的不同痕迹 的美感。 2.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在室内或室外开展一系列 的拓印体验。 教学重点:拓印的美感及其方法。 教学难点:拓印对象选择恰当,方法运用得当,因很清晰、完整、美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拓印小魔术” 请同学们欣赏教师表演的魔术:教师用拓印的方法,在实物展台上拓印毛主席像章和硬币,请同学们观察变化,并猜一猜痕迹是怎样变出来的。 请同学们摸一摸像章和硬币的表面,有什么感觉。从而引出拓印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简单讲解。添加:教师总结魔术的奥秘,表面凹凸不平的物品,用笔划画就能把它印下来,这个魔术的名字就叫“拓印”,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 讲解拓印。 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

政治第二课堂教案

第二课堂教学计划 ——让政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活动意义: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常规的课堂学习之余,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在拓展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亲身经历中,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动手动脑的检验之中,更甚者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及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此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政治(参政议政)与生活的融合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合作、组与组之间竞争学习的时政辩论式活动,巩固小组内的单位团结,从而活跃学习氛围,增长整个班集体的学习兴趣及团结意识,促进建设和谐型、竞争型、互助型的班级氛围。 二、活动的目的及要求 1、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和提高学生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进的精神,增强他们 的团结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实施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班级创建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活跃班集体的学习气氛; 4、为创建学习型、竞争型的班级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渠道及方式借鉴。 三、活动时间:待定(初步定为班主任实习的第三周) 四、活动课时:60分钟(占用两个班会课课时,进行完活动之后,剩下时间组 织学生进行自习) 五、活动地点:待定(最好是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课室) 六、活动对象及人数:高一**班全体学生计**人 七、活动对象分析 1、由于此次第二课堂教学对象为西江中学高一的新生,刚刚经历中考的 他们,在初中所接受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将要进行的高中思想品质 课程学习具有质的区别及跨越,考虑到他们有可能对高中的政治课难 以适应,特地开展这样的时政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为更好地适

人美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4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XX 学校--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1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13课 我们身边的线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里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的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大师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线条经典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用线条作画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难点: 线的组织。 学习材料: 彩笔、蜡笔、电线……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线条: 1.找找我们身边的线条。 2.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样的线条? 3.到黑板上画一画这些线条。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线条: 1.欣赏《春如线》作者:吴冠中 引导学生感受线条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线条粗细、浓淡、不同颜色的恰当组织能带给人美感。 2.欣赏小朋友运用线条表现的作品。 教学意图:学会欣赏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激发学生创作美的欲望。 三、我与线条一起漫游: 1.怎样表现:线条排列既要有秩序、又要有变化,如何体现出秩序和变化? 2.作业:和你喜欢的线条去漫游,完成一幅美丽的画。 3.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4.欣赏作品,谈谈体会。 教学意图:感受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年级美术上册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人美版

相同图样排排队 教材分析: 《相同图样排排队》(又称二方连续图案)是苏少版美术教材第3册第4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该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案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图案的排列规律,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材料与方法制作图案,技法要求不必复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认真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美,并养成用自己的眼光诠释美、创造美的好习惯。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设计,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二方连续纹样设计的专业术语巧妙转化成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剪剪、贴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进行相同图样排排队(二方连续)的设计,鼓励创新,努力使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点,找一找生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结合各种材料用巧妙有趣的方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过程与方法:在用各种材料用不同方法的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认真细致的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在欣赏、构思、组合、创意的过程中体验图案的秩序美,培养学生将艺术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会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 掌握二方连续的规律,用多种材料完成二方连续纹样的创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电脑、彩色笔、颜料、剪刀、彩纸、树叶、废旧材料等。 教学方法: 本课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主要流程是:充满童趣的动画,揭示课题→形式各异的图案,提升美感→多种方式的引导,启发创新→创作作品的赏析、激趣求美。 教学过程: 一、充满童趣的动画,揭示课题

1.Flsh动画《猴子捞月亮》加上小猴们没捞到月亮,去捞鱼虾的情节。学生找出猴子捞月、小鱼、虾和蟹的排队规律。 2、揭示课题。像这样相同的图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有秩序地向两个方向重复排列起来,就是今天要学的“相同图样排排队”,美术上叫二方连续图案。 【设计意图】该环节抓住儿童爱听童话故事的心理特点,在学生熟悉的故事中穿插可爱的卡通动物排队,搭建了生活经验认知支架,轻松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找规律中,初步接触二方连续。 二、形式各异的图案,提升美感 1、观察图案欣赏美 (1)器物。我们的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用二方连续装点生活用品了。(课件展示原始社会的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彩陶瓮)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品上的装饰图案更细腻、精致。(课件展示汉代的漆盘,元代青花瓷瓶)。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用二方连续装饰陶瓶。(课件出示古希腊陶瓶。)

音乐第二课堂教案

音乐第二课堂教案 活动时间:第一周 地点:五楼多媒体室 指导老师:苏建花 活动了内容: 一、进行一下初步摸底,以便了解一下情况。 1、是否了解简谱。 2、有多少人学过五线谱。 3、能否唱简单的视唱曲。 二、新课: 第一小节音符 1、定义: 音符是记录乐音及其时值长短的符号。 2、记法: (1)简谱的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作基本音符,它们分别念做do、re、mi、fa、sol、la、si. (2)五线谱的线、间二位置来表示音高,音符的书写“后详”。 3、时值: (1)如果音符的时值较长,可在数字后面添加一至若干横线(称增时线)来表示。如: 音符: 5 5—5——5———

时值比: 1 2 3 4 (2)如果音符时值比较短,可在数字下方添加一至若干条短横线(称减时线)不表明。如: 音符: 5 5 5 —= 时值比: 1 1/2 1/4 (3)五线谱中的符头分为符头、符干和符尾几个部分,符头有空心与实心2种。 符尾具有减时作用,每加一条符尾便表明缩短该音符原时值的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时值越短。 (4)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口决为: 全音符,一个圈。二分音符加符干; 四分音符罴符头,加个符尾短一半。 (5)五线谱记法的对比表: 全音符:0 5———四拍 二分音符:P 5—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 半拍 —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音乐第二课堂教案 活动时间:第二周 地点:五楼多媒体室 指导老师:苏建花 活动内容: 一、节奏:长音和短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称 之为节奏。(在音乐中,把长短不同的音 组织起来,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运动叫节 奏。)节奏的含义有两种:狭义讲就是用 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有二分音符、 四分、八分音符等)有长音有短音。从广义 讲,节奏也可以理解为整个音乐作品中段落 各种的比例平衡关系。如前段为4/4拍, 后段为2/4拍。所以4/4拍要比2/4拍慢。 人们长讲的节奏快慢。总之,节奏的主要 特是音的长短关系。二、节拍。在音乐中, 以同样的音值(相同长短的音)有规律的强 弱变化循环反复的出现的节拍。也就是相同 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的循环出现称为

《图形的变化》教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 《图形的变化》教学案 《图形的变化》》教学案学科数学学校镇江四中教者班级七(5)课题图形的变化课型探究地点七(5)班时间 2010.12 课程分析: (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新课标》强调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学,本案例以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基本图形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小组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学习要注重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观察生活,学会数学交流,会用数学的方式推理,会用数学的观点,思想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设计问题: 复杂问题是由简单问题构成的,学会分析复杂问题的形成过程,目的是学会将处理问题的过程简单化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漂亮的图片,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图案经过适当的变化得到的,那么这些变化是什么呢? 2、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 1 周;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 1周; 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3、下列图形绕轴旋转一周能形成怎样 1 / 6

的几何体? 4、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 5、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试着画出来 6、两块相同的含30的直角三角尺,将相等的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图形?并说出名称. 7、你能说出下面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点题)教学构想及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 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合作交流中进行数学活动,体验共同合作而成功的快乐,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教学方法: 操作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所需设备: 教师事先利用电脑设计好活动二中学生操作用纸,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每人准备剪刀、彩笔、彩笔、长方形纸片若干,并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组至少有一对大小相同的含 30的直角三角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呈现一组图片提问: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我们身边的线条 杨家山小学陈曦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一幅既有变化又有秩序的线条作品。 学具:硬白纸、彩色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线条。 1、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个短片,看看其中有哪些事物? 学生欣赏 师:大家发现了很多事物,那么他们都是什么组成的? 生: 线条 师:原来一根小小的线条,可以那样千变万化,揭题。 板书:《我们身边的线条》 老师板书的同时,请大家打开课本第四课浏览一遍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 1、线条就像个顽皮的小孩,总在和我们捉迷藏,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它,和它交个朋友。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生活中,哪儿有线条?(必要时可以借鉴教室的大致物品) 2、同学们说了很多,可真丰富。下面老师也带来了几组图片,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 游戏的名字可真刺激,就叫做《线条在哪儿?》 准备好了吗? 看课件 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线?在哪儿?

板书: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 认识直线、折线、曲线(螺旋线、弧线都是曲线的一种形式),交叉线是各种线经过组合排列,并适时板书。 小结:用线条的特征巩固一次 3、欣赏课本中《春如线》,这飞舞的线条让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会作品内涵 4、发“现”之旅 找找看:两幅作品中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线条? 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线条 小结:大家发现了很多种,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线条要丰富,有变化 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小结:线条要有规律,有秩序 组织美丽线条的秘密是?线条丰富有秩序 5、那么现在老师和大家共同来创作一张作品 小结:线条要富于变化,但也要有一定的秩序,才会更美。 三、布置作业。 1、作业要求:你能用各种线条组成一幅作品吗? 四、学生作画。 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品评价 展示绘画作品,提出学习和改进意见 六、课外延伸 这是什么?仔细发现其实书法也是由什么构成? 同学们,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这一根小小的线条历尽三千多年,俨然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线条艺术,等待着大家去发现。

学校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学校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为落实县教育局《中小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进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现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活动计划。 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意义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炼人格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水准,扩大学校的办学影响,构建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相互结合、学生主体作用与学校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学校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原则。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和增强教师自身素质相结合。 4、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意识的竞争意识,这就要求学校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有趣、乐学、有益。 5、安全责任原则。学校要做好活动安全预案,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制度,活动中不得随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三、活动内容 学校应立足校情,坚持从更新观念入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识规律、兴趣爱好、学校教育资源优势等方面情况,设立绘画艺术、合唱、篮球、排球、田径、计算机、航模。共七项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力争使每一名学生都有1-2项爱好特长,掌握和练就一技之长,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活动安排 序号二课堂活动小组负责教师备注 五、实施办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