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

一、专业剖析的作用

专业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选取专业进行质量剖析和评估,是落实专业建设工作,提高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可以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为此,推出了一套高职专业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案,这套专业评估剖析方案既可以用于高职专业自身进行自我评估,也可以用于学校对专业建设的检查与监控,还可以用于国家或地方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评估中对专业的剖析。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高职专业剖析以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为主要依据,以“加强规范、提高质量、兼顾效益”为指导思想,坚持了如下原则:

1、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在整套方案材料中,突出就业为导向的主题,强调满足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符合度、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人才规格的一致性、毕业生的就业率、社会评价、实践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的吻合度(逼真度)、实践教学项目的“真刀真枪”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2、能力本位的原则

在整套方案材料中,围绕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能力的培养,坚决避免学科本位的思想和行为,把能力本位思想贯穿在教学全过程的考核中,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按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在课程结构上根据能力培养的需要整合知识,形成新的课程,课程形式、考核形式都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引进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及学生获得证书均有明确的考核要求。学生职业素质,教师的双师性也围绕能力培养来要求与考核。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性,参与专业的教师、学生及一切有关人员均在被考核评估之中,二是全过程性,覆盖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

三、各评价项目A级标准的内涵

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设置建立在充分的行业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体现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并以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的思想;专业设置有明确的职业面向;专业名称科学、规范、口径宽窄适当。

培养目标有准确的职业定位,体现了主动服务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知识能力素质等规格表述清楚、与培养目标一致,操作性强。

有专业设置(建设)指导委员会,并能在教学管理中发挥显著的作用。

2、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依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课程体系与结构设计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并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征明显。

实践课程突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培养方案能够引入职业资格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

课程整合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能够自行开发课程。

专业培养方案规范、稳定,并具前瞻性,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并形成了专业特色,能够及时主动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反应。

3、科目课程

所有科目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在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方面成效显著,实验、实训大纲有创新、适用性强,并在高职课程标准制定方面进行探索。

依据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范型,效果显著。

能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高职高专教材和优秀课件,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的比例≥60%;重视教材建设,并有参加编写的省部级以上规划或获奖教材。

4、教学环节

教学基本文件和教学管理档案保存齐备,分类清晰,客观、准确记录教学过程和质量动态。

各类课程均有符合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根据不同课程范型采取灵活的考核形式;在专业职业能力考核上有独到措施,有一定影响面。

能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特点授课,开展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对不同范型课程能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全面推广多媒体教学,且运用得当,效果明显,积极运用网络教学。

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运行稳定;教研活动有计划、围绕新时期高职教学改革开展工作效果明显。

5、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设计思路清晰,认识深刻,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设计中得到突出体现。

开设了有关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对职业素质教育准确领会,并充分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在毕业生身上得到较好体现。

制定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教育改革方案,有创新,措施得力。

6、教学环境

有相当数量的可利用的专业图书;有相当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电子阅览室和教室能充分满足专业需求。

实践教学条件能够保证实践教学需要,能够开出技术领先的实验和实训项目,有一批可利用的最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

教学和建设经费高于教育部标准,学校有专项经费投入专业建设,专业自筹经费能力强。

7、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结合深入到专业共建、课程共建、专业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服务等方面,达到双赢互惠。

形成了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轴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成效显著。

8、师资队伍

学生:教师≤16:1;50%专任教师周学时≤12。

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35%;高级职称(不含高级讲师)比例达30%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管理人员梯队合理,作用显著。

专业带头人知识能力素质优秀,在专业建设中能很好发挥作用;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相关职业经历;教学中能很好地运用高职教育规律,为人师表,从严治教,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多方评价满意率高;主持或参与专业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丰富,多项获奖。

兼职教师队伍来源、数量稳定,生产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课教师合计数之比达到20%;兼职教师注重研究教学,教学效果好。

建立了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和师德风范的机制与政策,效果显著;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保障机制行之有效,措施得力。

10、学生素质

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合格率达到90%;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高;近三届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达到75%,或有证据说明多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高。

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重视毕业实践环节的工作,学生毕业实践质量较高。

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活动开展有成效;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考风考纪好;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及能力;学生在科技竞赛和其他竞赛中均有获奖;学生普遍身心健康。

专业教学改革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学生参加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考试通过率达90%。

11、毕业生就业

初次就业率达到90%;就业指导工作成效显著;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系统运行良好,反馈准确、及时。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称职率达到80%;近3年专业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90%;社会声誉在本地区同类专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12、专业特色

在专业建设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著,符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取得了一系列受到社会广泛公认的标志性成果。

专业特色是专业在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创新精神解决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积淀形成的专业特有优质风貌。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观念、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产学研结合;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

四、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1、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建设思想在评估中的作用,在确定各项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等级的内涵时,始终贯彻这一基本原则,以此引领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界定评估等级标准内涵时,参照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将易于量化项目给予明确的数量要求,同时控制定量项目范围,以防止因过多定量而导致问题简单化;对不宜量化的项目则通过文字表述给出定性标准,并采取了增加观测点的方法,力求避免概括性描述产生的问题界定模糊。

3、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不均衡,大部分专业仍维持较低水平,但在制定专业质量评估标准过程中并未因此而降低标准,而是立足于发挥质量标准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专业评估树立优秀典型,推动高职专业整体规范化建设,激励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尽快显示出高职专业特色。

4、体现课程在专业中的核心地位。专业的本质是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一系列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因此,指标体系始终围绕课程筛选、确定质量标准的各个项目,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结构、科目课程等相关项目界定时尽可能分解、细化。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是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师资队伍、教学环境、产学合作等,这些项目也作为专业质量标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5、体现技术应用性专业教育的特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性专业质量标准。在深入研究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应用性教育的要求制定高职高专专业质量标准,界定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内涵。如:课程体系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教学环节采用以面向问题和任务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多安排专业核心能力训练等等。

6、着眼于高职专业的改革创新,鼓励专业主动进取、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走过了学习借鉴国外高职教育模式阶段之后,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鼓励高职院校结合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状不断改革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又由于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要坚持高职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各专业就必然拥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在高职专业质量标准中特别开辟了“专业特色”项目,强调高职专业建设要重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扩展,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在专业建设观念和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科目课程、产学研结合、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突破和创新,切忌格式化、盲目借鉴。

五、课程范型

一种基本的课程模式。经常用到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学科中心范型、活动中心范型(做中学)、问题中心范型(又名核心课程范型,例如MBA)、和能力中心范型。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指标体系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评价指标及主要观测点.docx

学位授权 点所属 一级学科代码(类别)二级学科代码(领域) 一级指标 1目标与标 准(10 分) 2基本条件(30 分) 河南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评分表(自评) 一级学科名称 (类别) 二级学科名称 (领域) 学位授评价指标及主要观测点权点自 评分值 观测点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含相关支撑材料要求) 得分1.1 培养主要考察培养目标制定情况:参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 目标养一级学科简介》,各学位点细化培养目标,突出自己 (5 分)的个性和特色,定位准确。 主要考察本学位授权点授予硕士学位的学位标准制定 1.2 学位 情况:参照《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及各标准 学科专业完整的培养方案进行拟定, 不得低于国家各学 (5 分) 科学位标准。 2.1 研究 主要考察本学位授权点相对稳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方向 的主要研究方向。 (5 分) 2.2.1 主要考察本学位点各培养方向带头人情况: (1)国内外学术兼职情况及主要学术荣誉称号;(2 )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著、获奖等)情况;( 3)主要科 2.2 师资研项目。 队伍 (7分) 2.2.2 主要考察师资队伍情况: (1)年龄结构:各年龄段教师、导师占比(突出青年 教师占比);(2)学历结构:具有高学历或学位的教 师数量及占比;(3)职称结构 :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 量及占比。 2.3 科学 2.3.1 本学位授权点发表论文情况。 2.3.2 本学位点出版学术专著、获授权发明专利情况。 研究 2.3.3 本学位点获奖成果情况。 (7 分) 2.3.4 本学位点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2.3.5 本学位点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1)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2.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内涵解读(参考)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同时贯彻教育部的1号文件“教高【2005】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计算方式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而制定。 一、《合格评估方案》的总体构架 (一)评估方案的构成 《合格评估方案》,由评估方案有关说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和标准、评估结论及其标准等四部分组成。在评估指标和标准中,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合格标准和备注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7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41个观测点,不设核心指标和“特色项目”。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

(三)评估结论的标准 专家组评估结论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和不合格三种,标准如下: 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 不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不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 其他情况均认定为暂缓通过。 (四)专家投票依据 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专家不得投弃权票。个人投票时掌握的标准为: 通过:18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到合格要求; 暂缓通过:4个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不通过:5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五)结论处理: 评估合格的学校,须根据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进行针对性整改,整改方案两个月之内报送评估中心,整改报告一年后报评估中心。我部组织人员对学校整改情况进行随机回访。 暂缓通过的学校,要全面进行整改,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一年后我部派专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给出结论建议。 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全面加强建设和整改,两年后重新接受合格评估。 二、《合格评估方案》的研制说明 (一)新方案研制的总体界定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适用于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院校”)。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推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合格评估方案的制定从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合格评估方案强调新建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 标 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 评估等级 A B C D 1.专业 设置 1.1建设与调整 ●市场调研 ●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 1.2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 2.专业 教学团 队 2.1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 2.2师资结构 △职称 △学历 △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级或省级师资培训经历 △社会服务经历 △生师比 △双师素质比例 ●专兼教师比例及承担专业课时比例 2.3师资水平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主持或参与教学科研课题 发表论文 3.课程 建设 3.1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 3.2教学内容与课 程体系改革 △能力本位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达标率 ●课程标准 △整合或新开发的课程 3.3教材建设 △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使用率 △教材编写 3.4教学方法与手 段改革 △实践教学比重 △课程设计方案 3.5教学资源 专业教学资源库 △院级以上精品课程网站及教学资源 4.教学 经费与 设施 4.1教学经费△教学经费使用 4.2实训设施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实验、实习开出率 △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 △校外实习基地

5.教学 管理 5.1质量控制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毕业生跟踪调查 新生素质调研 5.2实习实训管理 ●顶岗实习检查与控制 △实习专业对口率 △实习责任保险投保率 6.规模、 质量与 效益 6.1招生规模●招生规模 6.2知识能力素质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统考合格率 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95%以上 △技能大赛获奖 6.3就业创业与社 会声誉 △毕业生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学生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 7.社会 服务 7.1技术研发△横向课题及技术服务或科技推广 7.2社会培训●社会培训人次与创收 1.上表48个主要观测点中,标有“●”的是控制观测点,共10个,标有“△” 的是重要观测点,共32个。 2.专业评估的结论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结论标准如下: 优秀:全部观测点中,A≥31,C≤6,D=0;控制观测点均为A;重要观测点中,A≥20,C≤3。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良好:全部观测点中,A+B≥25,C≤14,D≤7;控制观测点为A+B≥7;重要观测点中,A+B≥19,C≤7, D≤3。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合格(达标):全部观测点中,A+B+C≥27,D≤14;控制观测点均为C或以上;重要观测点中,A+B+C≥19。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不合格:不能完全满足合格条件。

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及启示

O E C D教育发展指标体 系分析及启示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及启示 《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7-01-26张国强 ——以《教育概览:OECD指标(2003)》为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教育概览:OECD指标》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准确性。《教育概览:OECD指标(2003)》从背景、投入、过程、产出四个维度分析教育现象的CIPP模式以及2003年指标的变化趋势,对我国教育指标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作为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组织,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各国有着深刻影响,它所出版的《教育概览:OECD指标》也极具研究价值。对其教育发展指标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为我国教育指标的科学制定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OECD教育发展指标的发展历程与回顾 (一)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OECD在进行社会经济研究的同时也进行教育研究,并于1968年成立了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简称CERI),所有的成员国均为该中心的参加者。该中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研究、政策改革与实践之间的更好融合,丰富关于国际教育发展趋向的知识,积极参与和促进教育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和政府官员间的跨国讨论。 OECD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并提出了初步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但由于政治上缺乏政策相关性,文化环境上人们缺乏对社会科学完整的认识等一些原因,当时的教育发展指标影响不大,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暂时沉寂下来。直到1987年,在各方面环境更为成熟的条件下,OECD重新开始了教育发展指标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教育概览: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合格评估指标解 析—学校定位与规划 基本要求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 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无 观测点解读 学校办学定位:主要指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即大学在明确自身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宏观分析国际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和未来趋势,充分总结学校办学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经验和教训,在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学校校情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以实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学校规划:学校规划是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这四个规划可以是独立的,也可在一个总规划中,含这四部分容。 办学特色:学校结合外环境条件,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主要指学科专业特色和办学传统特色。 涵分析 学校办学定位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学校类型、学校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类型、服务面向等定位,在学校自评中应予以明确表述并相互匹配。学校办学定位依据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二是依据自身的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财物条件等),量力而行;三是学校发展的历史和潜力,定位应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办学定位的确定应有明确的佐证材料进行支撑。 学校在一定时期的总体目标是要确定: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 学科(理工农医管经文等)结构;培养不同层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等)人才的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平时说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人才的类型是指研究型、应用型、应用研究型。人才的服务面向有两层意思:一是培养的人才是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经济,还是服务全国;二是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还是做基层的实际工作。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各项具体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学校要制定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单项规划为支撑的完整的规划体系。其中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对保证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要遵循教育规律,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切实可行,专业布局和结构要符合学校的定位。

评价指标体系

(二) 河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公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目的为依据。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在对系统进行选择或设计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技术——经济这一技术方面的准则,而且要同时考虑环境——社会这一非技术方面的准则,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社会、环境、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使系统有较好的整体性,更好的适应环境,更好的实现系统的目的。 基于以上目的,特提出了设计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发展原则,在指标体系中,必须将交通运输能力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放在首位。 (2)综合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公路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关系。 (3)现实性原则,每项指标应该含义明确,简便易算,并建立在已有的统计指标、调查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能有现成的或能收集到的适当的代表值。 (4)可比性原则,从时空观点上看,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应具有统一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和统一的量纲。 (5)指导性原则,建立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指标与实际的“对接”,以指导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和改进。 (6)可行性原则,指标不宜过多、过细,否则非常复杂,给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带来很大困难,使评价难于进行。 综上所述,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对现有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容性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从而为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今后的发展和调整做出指导。 1、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内涵分析 公路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系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科技水平、交通资源投入、经营管理状况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和投资、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城市建设以及人口分布等。为此,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应该是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相互结合。定性分析主要考虑评价指标的完备性、针对性、稳定性、独立性等因素,主观确

教育部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理解

教育部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理解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一、审核评估指导思想及原则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下简称审核评估)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审核评估坚持目标性、主体性、多样性、发展性、实证性五项基本原则: 目标性原则。审核评估强调目标导向性,其过程是判断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和达成度,关注学校目标的确定与实现,改进与达成。 主体性原则。审核评估强调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旨在促进学校增强质量主体意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保障能力。 多样性原则。审核评估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引导学校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 发展性原则。审核评估强调过程的改进和内涵的提升,注重资

源的有效利用,注重建立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促进质量的持续提高。 实证性原则。审核评估强调依据事实作出审核判断,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作引导、以事实来证明。 二、审核评估范围及条件 1.审核评估范围。审核评估的范围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高校,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含前合格评估调研)获得“经过”结论的新建本科院校,5年后须参加审核评估。 2.审核评估条件。参加审核评估学校办学条件指标应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号)规定的相关标准;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须达到《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 本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时间为至。 三、审核评估内容及重点 审核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项目,涵盖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及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投入,教学经费、课程资源及其它教学条件,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及实践教学的开展,招生就业情况、学生学习效果及学风建设情况,质量保障体

评价结果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情况通报 根据《福建江夏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科负责组织实施。教务处于2013年12月16日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通知》,组织各院(部)按照课程归属对全校教师(含外聘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各学院组织学生于2013年12月16日-2014年2月18日进行网上评教,并成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小组,制定本院(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细则,采取听课、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及同行教师相互听课等形式了解本院(部)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对本院(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各院(部)于开学初将本院(部)教师的上学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成绩汇总后上报教务处教学质量科备案。现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评估按照教师归属,对全校专兼职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进行评估。评估成绩由学生评估、院(部)评估、加减分三部分构成;学生评估比例占60%,院(部)评估占40%,教学事故等作为加减分直接在评价结果中加减。按教学单位分类共有69个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成绩居前10%,具体名单(见附件1)。共有36个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成绩居后5%。 二、实施过程 (一)学生评估:从学生参与评估的情况上看,学生评教的参评率为99.74%,扣除学生学籍异动情况,几乎全部学生参与了评估。这与上学期99.27%的参评率相比,有了提高。参评率的提高表明学生关注教学质量、主动参与教学建设的意识不断提高,也说明大多数学院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支持与大力配合学校开展评教工作,对学生评教工作组织到位;从学生评分结果看,90分以上占72.25%(其中95分以上的占30.4%),80分以下占2.52%,共17位:其中金融学院6位(其中70分以下2位),电子信息科学学院1位,经贸学院2位,人文学院5位,法学院1位,工商学院1位,数理部1位。 学生评教的结果一方面说明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良好,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障,教师教学水平在总体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评分结果未能完全反映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二)院(部)评估:各院(部)结合日常教学检查、听课、学生教学信息员以及学

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标准(自评2012.3.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稿) 自评 疏勒县职业高中 2012年3月29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条件评估实施办法 一、说明 1.本办法适用于工、农、医、卫、财、林、牧类中等职业学校。 2.制定本办法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教职成[2001]8号文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3.本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设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其中含35个必备三级指标条目(打“*”者为必备指标条目)。 4.评估标准分三个等第。等第“A”属较佳状态;等第“B”属合格状态;等第“C”属不合格状态。各第三级指标均分别采用绝对数或相对比例实行了量化,具有可测性和可控性。 5.对财经类学校,如无指标体系中某些条目内涵时,可按下式 折算总分:X=(N/M)×100 式中:X-该校折算后得分 N-该校实测各条目合计得分(或必备条目合计得分) M-该校实测各条目A等合计得分(或必备条目 合计得分) 注:折算必备条目得分时,将乘以100改为62.7。 6.评估中各项资料数据一律以(2005年-2007年)为准。除个别条目统计需向前移外,不得跨越学年。 二、实施办法 (一)测评要求

1.单项测评:对每项评估条目第三级指标均采用“是”与“否”两级制评分法进行测评,即根据被测对象所处的实际状态,与各等第标准对照,相符时给该等第所设分值,不相符者不给分。不打中间分。低于C等标准计“0”分。 2.综合评估:将单项测评分求和得总分,将必备条目单项测评得分求和得必备条目总分。综合评估采用双分控制法,即每个级别既有各项指标总得分要求,又有对其中各项必备条目指标总得分要求。根据两者相符情况确定相应等级。否则作降等处理(定级标准见下表)。 (二)评估结论的确定依据 1.评估结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不合格三种。 2.综合评估为A级(较佳状态)与B级(合格状态)者均为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合格”。 3.综合评估为C级(不合格状态)者为不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暂缓通过”。 4.综合评估为C级(严重不合格状态)者,为不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不合格”。

绩效管理--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及解释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及解释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释 根据《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规定,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现将各项指标的内涵解释如下: 一、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主要计量指标,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基本指标由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等8项计量指标构成。 (一)净资产收益率 1、基本概念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 2、计算公式 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 ×100% 平均净资产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

四、 发展能力状况24 销售(营 业)增长 率 资本积累 率 12 12 三年资本平 均增长率、 三年销售平 均增长率、 技术投入比 率 9 8 7 环境) 综合社会 贡献80% 20% 3、内容解释 (1)净利润是指企业未作任何分配前的税后利润,受各种政策等其他人为因素影响较少,能够比较客观、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准确体现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数据曲子与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下同)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平均净资产是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同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净资产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数据取值于《资产负债表》。 4、指标说明 (1)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充分反映了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该指标通用性强,适应范围广,不受行业局限,是国际上企业综合评价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指标。 (2)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获利能力在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衡量一个研究对象的运行情况,要从特定的区域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 (2)动态性原则 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能够静态的反映考核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的考察其发展潜力。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具有动态性,可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并且要求所选指标在较长的时间具有实际意义。 (3)可量化原则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进行监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持。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在保证指标有较高反映考核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直接查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指标数据,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数据来源要具有权威性,这样能保证正确评估研究对象。(4)层次性原则 一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立多个具体的子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把联系密切的指标归为一类,构成指标群,形成不同的指标层,有利于全面清晰的反映研究对象。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用于定量评价多指标问题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SAS、SPSS等统计软

件的使用更加提高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目前用于分析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以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依据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对象的综合状况进行排序评价。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对指标赋值主要有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也有将主观、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的。对于指标数量比较大时,采用传统的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则难以全面把握众多指标,依赖主观判断会增大或降低一些指标的重要程度,导致实证的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客观赋值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或者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实证的目的来确定。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定,采用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取主成分也能减少工作量。以下对常用的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做简单介绍。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等人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的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排列组合得出优劣次序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反映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对于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比较可以通过专家咨询法,判别主要依据常用的1-9标度法。然后对1.0<=RI CI CR

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一、合格评估的理念 1、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2、合格评估的依据 (1)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 (2)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通知(教发[2004]2号)(4)财政、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 3、合格评估的理念 (1)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 (2)学校是质量保障和评估的主体 二、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 1、努力实现“四个促进” 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达到“三个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切实体现“二个突出”:突出服务地方行业指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向。 4、有效进行“一个引导”:引导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 三、合格评估工作程序及任务 合格评估工作程序主要有五个环节,包括: 1、学校自评。学校根据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有计划地开展自评活动,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 2、数据分析。教育部进行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评估专家进校考察提供基础材料。 3、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现场考察,通过深入访谈、现场听课、走访、座谈等形式,获取学校教学工作的信息,进而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考察完后专家将集中向学校反馈意见。

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附件1 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表1 广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代码代表性指标指标性质 创新A1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亿元)正向指标A2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万人)正向指标A3专利授权量(件)正向指标A4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正向指标A5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正向指标 协调B1总资产贡献率(%)正向指标B2产品销售率(%)适度指标B3民营工业产值占比(%)正向指标B4工业投资效果系数正向指标B5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逆向指标 绿色C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逆向指标C2单位工业产出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亿元)逆向指标C3单位工业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亿元)逆向指标C4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亿元)逆向指标C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立方米/亿元)逆向指标 开放D1工业出口贡献率(%)正向指标D2工业出口交货值(亿元)正向指标D3广东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正向指标D4外商及港澳台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正向指标D5外商及港澳台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正向指标 共享E1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正向指标 E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正向指标 E3劳动者报酬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正向指标 E4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正向指标 —1—

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A1 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亿元) 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A2 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万人) 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人员数。 A3 专利授权量(件) 指报告期内由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权的件数,是发明、实用新颖、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授权数的总和。 A4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指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A5 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指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 —2—

人力资源分析指标体系

目录 一人力资本能力2 1人员数量指标2 1.1 期初人数2 1.2期末人数2 1.3统计期平均人数2 2 员工人数流动指标2 2.1人力资源流动率2 2.2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2 2.3人力资源离职率2 2.4 非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3 2.5自愿性员工离职率3 2.6人力资源新进率3 2.7知识型员工离职率3 2.8内部变动率3 3.人力资源结构指标3 3.1人员岗位分布3 3.2人员受教育情况分析指标4 3.3 人员年龄、工龄分析指标4 3.4人员职称与技术等级结构分布指标5 二人力资源运作能力5 1 招聘指标5 1.1招聘成本评估指标5 1.2录用人员评估指标5 1.3招聘渠道分布6 1.4 填补岗位空缺时间6 2 培训指标6 2.1培训人员数量指标6 2.2培训费用指标7 2.3 培训效果指标8 3 绩效管理指标8 3.1 绩效工资的比例8 3.2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分布8 4 薪酬指标9 4.1 外部薪酬指标9 4.2 内部薪酬指标9 5 劳动关系指标10 5.1 劳动合同签订比例10 5.2 员工投诉比例10 5.3 解决争端的平均时间10 5.4 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10 三、人力资源效率指标10 1全员劳动生产率10

2人均销售收入11 3 人均净利润11 4万元工资销售收入11 5 万元工资净利润11 一人力资本能力 1人员数量指标 【定义】是指反映报告期内人员总量的指标。 1.1 期初人数 【定义】是指报告期最初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初人数。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信息表 1.2期末人数 【定义】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信息表 1.3统计期平均人数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 【公式】 月平均人数= 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信息表 2 员工人数流动指标 【定义】是指企业内部由于员工的各种离职与新进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变动。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信息表 2.1人力资源流动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流动人数(包括流入人数和流出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是考察企业组织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公式】流动率=(报告期内流入人数+流出人数)÷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说明】流入人数指调入和新进人数,流出人数指退休、内退、调出、辞职、辞退和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信息表 2.2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 【定义】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是补充人数除以统计期平均人数。所谓补充人数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数。 【公式】净流动率= (补充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说明】分析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时,可与离职率和新进率相比较。对于一个成长发展的企业,一般净人力资源流动率等于离职率;对于一个紧缩的企业,其净流动率等于新进率;而处于常态下的企业,其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新进率、离职率三者相同。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信息表 2.3人力资源离职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离职总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其中离职人员包括辞职、公司辞退、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即终止合同)的所有人员。不包括内退和退休人员。 【公式】 离职率=离职总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辞职人数+辞退人数+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说明】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离职率常以月、季度为单位,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影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是办学思路的策划者。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反映办学思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都应该是办学思路的支撑和印证。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有三个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 1.1学校定位。 观测点:学校定位与规划。 内涵解读: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考察学校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四个为主”:一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看其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看其本科生比例是否恰当;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看其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专家将通过审阅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材料,考察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分析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1.2领导作用 观测点1:领导能力。 内涵解读:领导能力是指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其内涵是校级领导要有战略思维能力,谋划发展的能力和凝聚人心的能力。中层领导对学校办学思路具有较强的贯彻能力、对教学具有教强的管理能力、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观测点2:教学中心地位。 内涵解读:主要考察: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师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师生对主要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评价结果统计;教学工作会议主报告或文件描述。 1.3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参照总局提供的纳税评估指标,本着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原则,省局确定了11个纳税评估指标,并针对这些指标提供了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对纳税人进行综合评分,分值作为筛选评估对象的参考数据,综合其他因素,确定纳税评估对象。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的筛选确定 筛选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要依据税收宏观分析、行业利润率、行业贡献率和行业税负等数据,结合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和税收管理员掌握的纳税人实际情况,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经营期、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除按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确定的应进行评估的纳税人外,应对以下纳税人重点予以关注: 1、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纳税人; 2、房地产等重点行业; 3、享受减税、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纳税人; 4、减免税期满后利润额与减免期相比变化异常的纳税人; 5、有审核审批和后续管理事项的纳税人; 6、存在关联交易的纳税人; 7、省、市级所得税重点税源纳税人; 8、其他需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依托征管信息系统,以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提取的数据为基础,省局初步设置了11个指标,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各市局可结合工作实际予以细化和完善。 1、销售(营业)收入比值(11分)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收入比值= [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高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低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隐瞒收入;2、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3、市场因素;4、政策因素等等。 2、销售(营业)成本率(13分)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成本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高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虚列成本;2、隐瞒收入;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4、市场因素;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6、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7、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调整正确性;8、政策因素等等。 3、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9分) 计算公式: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 [基期销售(营业)成本/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100%指标分析:分析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的变动情况。评估期与基期的销售(营业)成本率应基本持平,如该指标小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大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虚列成本;2、隐瞒收入;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4、市场因素;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6、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7、税法与会计的差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 ————————————————————————————————日期: ?

附件1 附件1 河南省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名单 序 试点高校名称依托单位名称校外学习中心名称地址 号 1北京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36号 2 北京大学河南省社科联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省社科联学习中心郑州市丰产路23号 3 北京大学平顶山卫生学校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平顶山卫生学校学习中心平顶山市光明路桥南 4 北京交通大学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郑州市桃源路42号 5 北京交通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6 北京交通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36号 7 北京科技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南阳理工学院学习中心南阳市长江路80号 8 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南阳市工农路291号 9 北京理工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洛阳理工学院学习中心洛阳市九都西路 1 北京理工大学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学习中心郑州市中原中路31号 11 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12 北京师范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中心焦作市山阳路998号 1 3 北京邮电大学河南省邮电学校北京邮电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省邮电学校学习中心郑州市三全路55号 14 北京语言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15 北京中医药大学焦作市中医药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焦作市中医药学校学习中心焦作市学生路中医药学校街 16 北京中医药大学郑州仲景国医专修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仲景国医专修学院 学习中心 郑州市惠济区金桥路10号 17 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轻工业学院学习中心郑州市东风路5号 1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南省外贸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省外贸学校学习中心郑州市文化路91号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20 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妇女干部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妇女干部学校学习中心郑州市经七路22号 2 1 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22 华中科技大学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华中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习中心漯河市大学路148号 23 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郑州市伏牛路118号 24 吉林大学三门峡科技电脑学校吉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三门峡科技电脑学校学习中心三门峡市文明路东段农行六楼2 5 江南大学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学习中心漯河市郾城区牡丹江路 2 6 南开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