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少数名族的习俗

少数名族的习俗

朝鲜族——意味“光明的东方”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朝鲜原意是“光明的东方”。17世纪由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语系未定(一般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

朝鲜族早期宗教流行图腾崇拜和始祖崇拜,信仰土谷神,后来形成檀君教、东学教等本民族宗教。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伽揶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对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舞蹈。摔跤、踢足球、荡秋千、跳板等是朝鲜族喜爱的体育活动。其中,农乐舞、跳板、秋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朝鲜族以大米、小米为主食,爱吃辣泡菜、冷面、打糕、大酱汤、辣椒何狗肉等。

朝鲜族住瓦屋和草房,屋顶八角形,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

朝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男主外,女主内” 。

朝鲜族家庭“男主外,女主内”风俗盛行。讲求父慈子孝,长子瞻养父母。爱穿白衣素服,有“白衣民族”之称。

朝鲜族有独特的家庭节日,如婴儿周岁、回甲节(诞生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禁忌:尊重老人;餐桌上,餐具位置不随意乱放;婚丧佳节不杀狗、食狗肉;忌讳人称“鲜族”。

壮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有90%以上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个地区60多个县、市。

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

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流行鸡卜。唐宋以后,佛教、道教传入并影响壮乡。

壮族具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壮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誉称;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比赛的“歌圩-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的刘三姐歌谣等”盛会;壮锦是壮族享有盛誉的工艺纺织品,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和结实耐用著称。

壮族住房多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式”(又称“麻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一夫一妻制,以前婚后盛行不落夫家的婚俗。

壮族主要从事农业,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主食是大米和玉米。蔬菜品种比较丰富。

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歌圩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小结:

1、分布:广西

2、宗教:多神

3、节庆:春节、七月十五元鬼节、三月三歌圩节(壮族人民对歌、赛歌的盛大集会),除夕整煮大公鸡

4、饮食:米酒是过节待客主要饮料,三七、蛤蚧、茴油石特产,甘蔗居全国首位

5、民居:“干栏”式房屋

6、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

7、习俗:一夫一妻,“不落夫家”;凿齿

8:禁忌:忌在农历正月初一杀牲;

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忌外人入内;忌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中串门;

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入碗中;

夜间忌吹口哨;

忌捕杀青蛙。

9、文化:土著民族,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

刘三姐歌谣、文山壮族铜鼓舞、织锦技艺、壮族歌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集中居住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丛山之中。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但是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仅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相信鬼神,崇拜土王(整个土家族的祖先)。

多食包谷、稻米,习惯做包谷饭、豆饭、团馓和糍粑等。

土家族恋爱“以山歌为媒”自由择偶,婚礼中有“哭嫁”的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

房屋依山而建,成虎坐形。其中土司或土官居住的木架屋,雕梁画柱,房顶盖瓦,俗称吊脚楼。

服饰与当地汉人的服饰差不多。但是在高山地区的土家老人穿着或保存的衣饰,则与汉族、侗族和苗族的服饰不同:布料多为自纺自织的土布(史称溪布或峒布)。男装为对襟短衫,扣子很多,下着长裤;无论年老年轻,爱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原着八幅罗裙,后改镶边筒裤;头缠墨青丝帕或布帕。

摆手舞是最著名的一种古老舞蹈,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摆手舞”会;土家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仅织锦团案就多达数百种,它跟“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传统节日主要是赶年、六月六。赶年就是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相传跟土家族祖先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出发迎战有关系。

禁忌:禁食狗肉;忌用脚踩灶或把脏物放在灶上;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忌在家里吹口哨或随意敲锣打鼓。

小结:

1、分布:湘、鄂、川、黔丛山之中

2、宗教:崇拜祖先、相信鬼神

3、节庆:赶年(提前1~2天过年)、六月六

4、饮食:酸辣,糯米和高粱制的甜酒、咂酒

5、民居:吊脚楼

6、服饰:

7、习俗:“以山歌为媒”,婚礼中有“哭嫁”

8、禁忌:禁食狗肉

忌踩灶、赃物放置在灶上

忌客人与少妇坐在一起

忌在家中吹口哨或随意敲锣打鼓

9、文化:语言属汉藏语系缅语族,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的少数民族

土家织锦称“西兰卡普”

“摆手舞”、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百度推广

苗族

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市区。在黔东南和湘鄂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其中以黔西南、黔南、黔东南等自治州最集中。

语言属汉藏语系。有三大方言: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苗族原无统一文字,建国后创制了拼音文字,并通用汉文。

以农业为主。独有的银饰工艺品、蜡染、织锦、刺绣、挑花和剪纸等享誉国内外。其中蜡染工艺已有千年的历史。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祀奉祖先,崇拜自然。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

一般都在依山傍水处建寨,聚族而居。住房一般为吊脚楼。平房多分为三间,中为堂屋,供接待客人和吃饭之用,两边分别作卧室和厨房。

以大米为主食,玉米、红薯、小麦为辅。喜食酸辣味,嗜酒,普遍喜吃糯食。每逢节日等重大活动,都要舂(充)糯米粑粑、蒸糯米饭。

苗族的节日主要有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等节日。芦笙节流行于贵州东南部凯里县和黄平县等苗族聚居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和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分别在凯里县舟溪和黄平县谷陇举行。节日里苗族人民聚集在广场跳芦笙舞,因此得名。节日期间还有斗牛、赛马、文艺表演、球类比赛。

鼓藏节和姊妹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艺类的蜡染技艺等。

小结:

分布:黔东南、湘鄂川黔

节庆:龙船节、赶歌节、芦笙节(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或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

饮食:请客人喝牛角酒,喜酸辣,爱饮酒,爱糯食

民居:吊脚楼(苗族、土家族)

服饰:服饰多大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习俗: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兼职、首饰制作工艺瑰丽多彩;

能歌善舞,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代表性乐器;

蜡染技艺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禁忌:忌在屋内煮吃蛇肉、忌刀口朝上、忌在家里后夜间吹口哨

黎族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通什市,是古代百越人的后裔。黎语属汉藏语系,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

奉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对“万物有灵”迷信很重。

传统住房有船形和金字塔形两种。

历史上纺织业比较发达,所织“黎锦”驰名中外。元朝松江府黄道婆曾学习植棉、纺织于海南黎族地区。

以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习惯腌制生鱼、生肉。竹筒烧饭是黎族日常生活中独特的野炊方法。黎族妇女爱嚼槟榔。

黎族男子穿无领对襟上衣,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瞧,结鬓缠头。女子穿对襟无扣(敞胸)上衣,下穿无褶绣花筒裙。束发于脑后,披绣花头巾,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俗称“儋(丹)耳”。原先妇女有纹身的习俗,一般纹面部、手背和脚踝,称之为“雕题”。

黎族儿女成年后住在村寨外的“隆闺(寮房-简陋的房子;寺庙里僧人的住房)”里,俗称“放寮”;以前婚后盛行不落夫家的婚俗。

特有节日是三月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语称“浮内浮”,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举行故名,是预祝“山兰”(山地早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

主要禁忌:妇女纹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忌头朝门口睡觉;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小结:

分布:海南,“百越”人的后代

宗教: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对“万物有灵”的迷信很重

节庆:“三月三”

饮食: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竹筒烧饭;妇女爱嚼槟榔

民居:船型屋和金字型屋两种

习俗:自由恋爱,俗称“放寮”

禁忌:妇女文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

忌头朝门口睡觉;

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文化:打柴舞、三月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部分地区。唐宋时期称其为“吐蕃”,康熙年间才称其为“西藏”。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族文字是参照梵文某些字母创制的。藏族普遍信仰“桑结却鲁(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苯教。藏族的医药、天文、历算、戏曲、文学、歌舞、“唐卡-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热贡艺术”等,都有较高水平。《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藏族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农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大都建筑于向阳高处坐北朝南。牧区则住帐篷。

以糌粑为的主食。服装的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男女喜爱戴藏式金花帽,上身穿绸布长短袖衫,外套宽肥的藏袍,藏语称为“朱巴”,下着藏靴。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最普遍的一种礼仪,表示主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葬礼有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

主要节日有藏历年、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等。雪顿节又名藏戏节。

小结:

藏族——“博巴“

节庆:藏历年、雪顿节、花灯节、望果节

饮食:糌粑

服饰:爱戴金花帽

习俗: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献哈达,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最高级别,用于仪式;

葬礼有:天、水、火、土、塔葬;

藏族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唐卡、雪顿节等;

禁忌:禁吃驴、马、狗肉;

忌讳用手触摸头顶;

进入藏胞的账房,男左女右,不得混坐。

文化:唐宋时称其为“吐蕃”的少数民傣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两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新平、元江、金平等自治县。

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建国后曾对傣文进行了改进。

以种植水稻为主,有比较完整的耕作体系。“普洱茶”中外驰名。

普遍信奉小乘佛教。

傣族有自己的历法、文献和民间文化艺术。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和民歌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傣族大多住于平坝,村寨临江湖畔。住宅建筑以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最具特色,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自成院落。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

以大米为主食,德宏多吃梗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嗜酒,喜嚼槟榔。

男子服装上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裤,冷天外披毛毡,多用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服饰因地而异。

主要节日是泼水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的孔雀舞等、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的年节,又称“浴佛节”。泼水活动最初是为洗去为人间谋福利而设计杀死魔王的七位妇女身上的污血。该节在农历清明前后举行,为期一般三至五天。节日清晨,青年男女上山采摘山花和树枝制成花房,连同供品抬到佛寺,并在佛寺院中堆沙造塔三五座,塔尖插几根缠有彩色纸条的竹枝,然后围塔而坐,听佛爷颂经,有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中午时,担清水浴佛。礼毕,青年男女到寺外互相泼水,以示祝福。人们常以被拨得全身湿透而为吉祥如意。此外还举行赛龙舟、丢包、放高升、点孔明灯及唱歌跳舞等活动。

小结:

分布:云南德宏、西双版纳

宗教:小乘佛教(傣族、布朗族)、上座部佛教(傣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

节庆: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又称“浴佛节”)

饮食:“普洱茶”

民居:“干栏”式竹楼(壮族,傣族),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习俗:镶牙套、染齿、文身,男子不文身,女子看不起

禁忌:进入竹楼要脱鞋,脚步要轻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不能跨过,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角架

不能坐门槛

忌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

文化:能歌善舞,孔雀舞、泼水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纳西族

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相邻的地区,主要聚居在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滇川间的泸沽湖畔。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普遍信仰多神的东巴教,部分纳西人信仰喇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

纳西族保存下了用东巴文及哥巴文书写的东巴经数千卷之多,是闻名世界的古文字资料。东巴教、东巴经、东巴文学艺术,形成了纳西族独具特色的东巴文化。在纳西族的灿烂民族文化遗存中还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即大研镇)、《创世纪》等三部史诗、丽江古乐和丽江壁画等。

房屋多系土木结构,普遍采用“三房一照壁”的形式,正房较高,偏房略低。以玉米、大米和小麦为主食。妇女服装具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上身穿宽腰大袖大褂外加坎肩,下身穿长裤、系百褶围裙,脚穿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衣料多为蓝、白、黑三色,以黑为贵。劳动或出门披黑羊皮七星披肩,俗称“披星戴月”,象征勤劳。

婚俗各地不同:丽江地区已经是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制,部分地区却仍有古代多种婚姻家庭形态的残余,如云南宁蒗县永宁地方和四川盐源县的泸沽湖畔的部分地区,仍以母系氏族社会的对偶婚初级阶段为主要形式,他们互称为“阿注”,所以也称为“阿注婚”,家庭形态仍以母系为主,但已开始向父系家庭过渡。

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是三朵(本族保护神)节。它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朵是纳西族千百年来笃信的保护神,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羊日,各地纳西族都到丽江白沙三朵阁(俗称北岳庙)和各地三朵阁举行隆重祭拜活动,并进行各种文娱活动。1986年8月丽江县决定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祭拜三朵活动定为纳西族传统节日。

小结:

分布:云南、四川、西藏三省相邻地区

宗教:东巴教

节庆:三朵“本族保护神“节

服饰:妇女“披星戴月”象征勤劳

习俗:“阿夏”“阿注”走婚制和母系氏族,“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

禁忌: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忌打狗

不主动入老人,女人卧室,女孩的“花楼”

不在家中唱情歌、吹口哨

文化:东巴教和东巴文学

东巴画和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主要分布于川、滇、黔、桂四省区,彝族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数量最多,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有六种方言。经1957年整理的规范彝文,已正式使用。

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是主要的副业。彝族流行多神崇拜,祭祀祖先。祭祀称毕摩。

崇尚黑色。

主食主要有米、杂粮面等,喜吃坨坨肉、酸菜,喜欢饮转转酒。忌吃蒜。

服饰各地风格不同,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

主要节日是火把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的阿诗玛等。火把节也是白、傈僳、纳西、哈尼、拉祜、基诺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期不一,一般在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节期五至六天。节前家家制松木火把,节日晚男女老少燃火把奔驰田间,绕行宅院。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欢唱。白天,杀猪宰羊,饮酒欢聚,并进行赛马、赛歌、斗牛、摔跤、射箭、拔河、荡秋千等活动。

小结:

分布:四川凉山最多

宗教:祭祀祖先、大乘佛教

节庆:彝族年、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饮食:“坨坨肉”、“转转酒”、酸菜

民居:

服饰:头顶留“天菩萨”

习俗:崇尚黑色

“抢婚”

阿诗玛、火把节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禁忌:禁食狗、马、熊肉

忌讳摸男子“天菩萨”

文化: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

彝文是我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主要分布于川、滇、黔、桂四省区,彝族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数量最多,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有六种方言。经1957年整理的规范彝文,已正式使用。

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是主要的副业。彝族流行多神崇拜,祭祀祖先。祭祀称毕摩。

崇尚黑色。

主食主要有米、杂粮面等,喜吃坨坨肉、酸菜,喜欢饮转转酒。忌吃蒜。

服饰各地风格不同,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

主要节日是火把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的阿诗玛等。火把节也是白、傈僳、纳西、哈尼、拉祜、基诺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期不一,一般在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节期五至六天。节前家家制松木火把,节日晚男女老少燃火把奔驰田间,绕行宅院。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欢唱。白天,杀猪宰羊,饮酒欢聚,并进行赛马、赛歌、斗牛、摔跤、射箭、拔河、荡秋千等活动。

小结:

分布:四川凉山最多

宗教:祭祀祖先、大乘佛教

节庆:彝族年、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饮食:“坨坨肉”、“转转酒”、酸菜

民居:

服饰:头顶留“天菩萨”

习俗:崇尚黑色

“抢婚”

阿诗玛、火把节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禁忌:禁食狗、马、熊肉

忌讳摸男子“天菩萨”

文化: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

彝文是我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蒙古族——“游牧民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于新疆、辽宁、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少数散居和小聚居于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称“查干一得”,意为“白食”;“乌兰以德”即“红食”

蒙古族早期萨满教,元朝以后改信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服饰大体上可以分为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四个主要部分。

民居:蒙古包

服饰:长袍、必备腰带

习俗:长调民歌、马头琴音乐、那达慕、祭敖包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以能歌善舞、喜摔跤、赛马、射箭,表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

2005年,中国与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长调”已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饮食大致分三类:粮食、奶食和肉食。(“白食”、“红食”),热情好客,常用手抓羊肉和清水煮全羊款待宾朋。粮食中最有特色的食品是炒米。

传统节日有白节(春节)、祭敖包、“那达慕”(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长调民歌还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等。“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蒙古族聚居地区。一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夏历七八月)牧闲、牲畜肥壮季节择日举行。那达慕大会早期只有赛马、摔跤、射箭,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后渐有说书、歌舞、下棋等内容。除举行摔跤、赛马、射箭、投布鲁、套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外,有的地区还有田径、拔河及球类比赛,有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等。

禁忌:进入蒙古包、盘腿围坐、炉西客人不得随意坐;

主人敬的奶茶、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

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表示这家有产妇和病人,禁止入内;

忌食自死动物肉;

办丧事忌红色白色,办喜事忌黑色黄色。

旅游活动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1、旅行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2、人类有意识地外出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发展。

3、“迁徙”与“旅行”、“旅游”的异同。

共同特征:空间移动。

不同之处:

(1)“迁徙”是早期人类为生存而被迫地适应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

(2)“旅行”和“旅游”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和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二、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近代旅游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

2、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于1841年7月5日成功地组织了570人去参加一次禁酒大会,这次活动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

3、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4、现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的标志是“大众旅游”的出现。(带薪假期的普及、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以及各国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

三、我国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近代旅游最早产生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地。

2、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创设了“旅游部”。

3、1927年6月上海商业银行旅行部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4、“中国旅行社”开创了中国人自办旅行社的先河。

5、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1)开创阶段(1949-1977)

A、A、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建立为标志的。

B、新中国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2)改革振兴阶段(1978-1989)

A、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得到了肯定。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旅游行政管理体制。

C、形成了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足鼎立的局面。

(3)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A、进入了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三大市场共同发展阶段;

B、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体方针。

中国现代旅游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迅速开展于80年代,全面发展于90年代。

四、旅游的定义——人们出于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大众性(二)综合性(三)季节性

(一)按地域范围分

跨国旅游

1、国际旅游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

地方性旅游

2、国内旅游区域性旅游

全国性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分

(1)观光旅游

(2)度假旅游

(3)商务旅游

(4)会展旅游

(5)农业旅游

(6)工业旅游

(7)新型旅游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在全国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区,其次是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

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制炮以及矿产的采冶上都较为著名。回族又以善于经营而著称。

回族的清真寺和民居建筑基本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风格,采纳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但布局和装修仍独具民族风格。

回族衣着已逐渐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西北地区的回族男装多衣服肥大,裤长及脚面,老年人扎裤腿,穿西装式的长大衣,戴青色、白色圆形平顶小帽。妇女的衣服,上窄下宽,一般及膝或长过膝盖,戴披肩盖头。

饮食:八宝盖碗茶、清真小吃。爱喝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饮料八宝盖碗茶。

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主要禁忌: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血等。

维吾尔族——“团结”、“联合”

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族主要从事农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居民。

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维吾尔族全民信奉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和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2005-人类口头与非物质”(十二部大套曲)是古代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长期在民间流传。木卡姆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

民间乐器有“独他尔”、“热瓦甫”和“达甫(手鼓)”等。维吾尔族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舞蹈,“赛乃姆”、“夏地亚纳”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

传统的房屋一般用土坯建筑,屋顶平坦,开天窗。室内砌实心土炕,墙上开壁龛,喜爱在墙上挂壁毯。

以面粉、玉米、大米为主食。少吃蔬菜,喜食瓜果。有的地区喜喝奶茶,佐以玉米面或面粉制作的馕。“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民族风味甜饭。

民族服饰独特,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戴“尕帕”(四楞小绣花帽)。其壁毯和丝绸极富艺术特色。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初雪节等,尤以古尔邦节最为隆重。肉孜节前一个月,是斋月。

禁忌:禁食未经念经宰杀的、自死的牲畜,和动物的血,忌食猪、狗、驴、骡等家畜;

住宅院落大门禁朝西开;

睡觉忌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仰卧。

文化:维吾尔族在唐朝时成为“回纥”、;元、明时称“畏兀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