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

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丰富的信息量(2)直观性强(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4)现实性强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气状况的影响

2)垫面的影响

3)他因素的影响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4)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5)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6)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7)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8)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

9)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10)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11)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四答案要点

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3、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

4、直摄影与倾斜摄影:摄影机主光轴与地面垂直;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

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

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

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

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Landsat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三、问答题(40分)

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

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

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遥感原理》试题五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二、填空题:(10分)

1、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仪器本身的误差和大气的影响。

2、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程辐射。

3、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其主要方法有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回归分析法。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平台的位置、地形的起伏、地表的曲率

、大气的折射、地球的自转。

三、问答题(40分)

3、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

4、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

种因素的限制。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四、论述题(30分)

2、简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1遥感图像的选择

2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

3图像的解译

4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

5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

6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

《遥感原理》试题六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3、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4、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5、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6、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7、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8、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9、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10、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

二、填空题(10分)

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2、1991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5、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三、问答题(40分)

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b)地形起伏的影响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d)大气折射的影响e)地球自转的影响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丰富的信息量b)直观性强c)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d)现实性强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a)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b)提高图像

分类精度受到限制(1)大气状况的影响(2)下垫面的影响(3)其他因素的影响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a)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b)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c)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d)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e)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f)符号注记层的生成g)影像地图图面配置h)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3、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

4、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5、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6、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7、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8、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9、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与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10、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二、填空题(10分)

1、物体表面状况不同,反射率也不同。物体的反射状况可分为三种,即漫反射、镜面反射、实际地物反射。

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

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9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3、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4、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 ,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5分)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

3、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6分)

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6分)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遥感图像的选择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图像的解译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

2、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6分)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遥感原理》试题八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

2、平台: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3、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4、电磁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5、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6、感光度: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

7、三基色: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

8、分辨率: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体间的最小间距。

9、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10、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二、填空题(10分)

1、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2、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

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3、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4、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简答题:(40分)

1、遥感识别地物的原理。

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2)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2、感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分为哪几类?

(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4)微波遥感。

3、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

(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最大辐射强度位于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

4、美国陆地卫星MSS 的工作原理。

(1)MSS-1 蓝绿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力。

(2)MSS-2 橙红光波段。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的反映。

(3)MSS-3 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植物

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

(4)MSS-4 属近红外波段。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性更强。

5、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像条件限制。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航空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1)空间分辨率高;(2)灵活方便;(3)历史悠久;(4)可作为实验系统;局限性:(1)工作量大;(2)工艺周期长;(3)受天气条件限制大;(4)大气散射的影响

2、试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

(1)投影距离的影响;(2)投影面倾斜:(3)地形起伏的影响。

《遥感原理》试题八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二、1、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三、2、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

四、3、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

五、4、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六、5、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

七、6、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

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八、7、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九、8、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

十、9、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

十一、10、包括遥感影像相对于地面坐标的配准校正、遥感影像相对于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的配准校正,以及不同类型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之间的几何配准和复合分析,以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

十二、二、填空题(10分)

十三、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十四、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十五、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十六、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 图像有较大改进。

十七、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十八、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十九、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

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二十、三、问答题(40分)

二十一、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11d。

二十二、AVHRR有5个通道:

二十三、0.58—0.68微米探测白天云、地表。

二十四、0.75—1.0微米探测云、水泥、植被、水。

二十五、3.55—3.93微米探测火灾、夜间海温。

二十六、10.3—11.3微米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二十七、11.4—12.4微米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二十八、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

二十九、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

三十、4、(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三十一、(2)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三十二、(3)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三十三、(4)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监测。

三十四、5、(1)对比度变换;(2)空间滤波;(3)彩色变换;(4)图像运算;(5)多光谱变换。三十五、四、论述题(30分)

三十六、1、RS、GPS、GIS的最后一个单词均含有“S”,人们习惯将这三种技术合称为“3S”技术。

三十七、(1)GIS的功能:数据采集、地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现;三十八、(2)GPS的功能:精确的定位能力、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三十九、(3)RS的功能: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

四十、2、(1)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识别;

四十一、(2)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

四十二、(3)建立适用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

四十三、(4)模式识别与专家系统相结合;

四十四、(5)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十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

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

2、平台: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3、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4、电磁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5、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6、感光度: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

7、三基色: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

8、分辨率: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体间的最小间距。

9、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10、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二、填空题:(10分)

1、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2、常用的植被指数有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差值植被指数等。

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简答题:(40分)

1、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2)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2、(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3、(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最大辐射强度位于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

4、(1)MSS-1

蓝绿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力。

(2)MSS-2

橙红光波段。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好的反映。

(3)MSS-3

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植物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

(4)MSS-4

属近红外波段。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性更强。

5、(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象条件限制。

四、论述题:(30分)

1、(1)空间分辨率高;(2)灵活方便;(3)历史悠久;(4)可作为实验系统;局限性:(1)工作量大;(2)工艺周期长;(3)受天气条件限制大;(4)大气散射的影响

2、(1)投影距离的影响;(2)投影面倾斜:(3)地形起伏的影响。

《遥感原理》试题十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2、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

3、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

4、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5、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

6、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7、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8、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

9、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

10、米氏散射:当微粒直径与辐射光的波长差不多时所发生的散射

二、填空题(10分)

1、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2、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发、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4、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三、问答题:(40分)

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11d。AVHRR有5个通道:

0.58—0.68微米探测白天云、地表。

0.75—1.0微米探测云、水泥、植被、水。

3.55—3.93微米探测火灾、夜间海温。

10.3—11.3微米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11.4—12.4微米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

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

4、(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2)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3)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4)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监测。

5、(1)对比度变换;

(2)空间滤波;

(3)彩色变换;

(4)图像运算;

(5)多光谱变换;

四、论述题:(30分)

1、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2、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遥感原理》试题十二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能够主动向外发射电磁波的遥感方式。

2、大气闪烁:电磁波穿过大气层时发生的抖动现象。

3、米氏散射:当微粒直径与辐射光的波长差不多时所发生的散射。

4、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5、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6、、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7、频率:单位时间中通过某一给定点的波峰数目。

8、亮度温度:指红外辐射计把所接收到的来自地物热辐射能量转换而来的,与该地物有着同样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温度。

9、亮温:指红外辐射计把所接收到的来自地物热辐射能量转换而来的,与该地物有着同样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温度。

10、亮度系数:地物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二、填空题(10分)

1、大气的散射作用有三种情况: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

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3、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4、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8、遥感技术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

三、回答问题:(40分)

1、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将遥感分为哪几类?

(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2、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像条件限制。

3、彩红外像片的优点有哪些?

(1)消除了短波蓝光散射的影响,使像片反差得到改善;

(2)影像清晰度更高;

(3)色彩更为鲜艳。

4、黑白像片的判读方法主要有哪些?

(1)直接判定法;(2)对比分析法;(3)逻辑推理法。

5、中心投影的成像特征有哪些?

(1)点的像还是点;(2)直线的像;(3)曲线的像。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

(1)大气的吸收;(2)大气的散射作用;(3)大气的反射作用。

2、试述微波遥感的特点。

(1)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探测能力;(2)微波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3)某些物质的光谱在微波波段有较大的差异。?

金融法试题及答案

东财11春学期《金融法》在线作业一(随机) 一,单选题 1. 下列不属于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是() 资A 券证.投. B私人长期投资 贷府借间长. C政期支方面D收单移转.D 答正确:案 2.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度种经障一济 A. 保保险是制度济经性补律一具种制有偿.B的质保是险法同一的有种. 合偿是双系关C 务 具强制性保. 险D有 :D 正答案确 3.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价稳物.A 定业充就分. B支衡收平际国. C长稳定促此经并持值币,以进济增保.D D :答正确案 )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申请人成立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的所有者权益不低于(4. 元亿5 .A. B. 10亿元 元2C亿.O 元3亿 D 0.D 案答:确正 5. 下列行为中,不须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即可进行的是() A. 设立保险公司 构机设内在B. 保境险公外司代立表 金 C.司增减注保险册资公本部干.司招募D公中保层险 正D :确答案 )的银行于属列下.6 不中国(民人是职能A.行发行的银银银的B行.行 银企.的行业C .行政的D 府银答C 正确:案 托信为作的7用可中产财使财产列下. (是)麻品. A醉品放B.物射 物国.级C文家 D权件.版软D 确正答:案 构机融金行银非的管监法依)(是司公赁租融金.8. A. 中国人民银行 部政 B.财监会C中. 银国 院务D .国C :正确答案 9.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注册资本应当不低于( )人民币 A. 4000万 万500B0. 元亿C .1 元 D 2.亿正C :答确案 ()息整遇如利率调,其计方式是存蓄10.定期储存款在期内利息,时段计利高率调.A 利时分调率低按原率时存率按利款B. 率按款取利C时. 平.利按率D均确B 答:案正 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有关专业人员,在该股票11. 该持者或购得不后满期内销承期和(内),买有票股个.1月A 月. 个B3 6.个月C .年1D C :案答确正.

旅客心理学考试要点

1 旅客运输心理学的作用? 1)提高客运服务的主动性2)提高客运服务的针对性3)提高客运服务的周到性4)树立客运服务人员正确的服务观5)提高客运管理工作水平 2 旅客运输心理活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换位法);(实验法); 3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俩个因素:一就是先天决定因素,即(遗传因素);二就是后天决定因素,即(环境因素)。 4 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与灵活性等基本特征划分,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5 按理智、情绪及意志强度,可将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6 精力充沛、生机勃勃,但又表现为暴躁、任性、感情用事的人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 7 沉着冷静、坚毅,但又表现为缺乏活力、冷淡的人属于(粘液质 )气质类型的人。 8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9 对个人动机模式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嗜好与兴趣;价值观;抱负水平 10 人的需要就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简述需要的运动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的状态—动机—目标导向—目标行动—需要满足紧张消失—产生新的需要 11 (经济心理)表现在旅行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付出的费用与时间相比较,希望在一定的需要满足程度之下,所付出的费用与时间最少。 12 如何在软件硬件俩方面提高列车服务质量。 1)加强对列车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列车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做到随时根据旅客的需要,提供满意的服务。 2)改进列车的饮食供应,提供物美价廉的食品与饮料。 3)从旅客列车车体的设计与运用方面考虑,提高车体座位的舒适性,加强车厢内的通风、温度调节,增加车厢内娱乐、广播电视设施;提高旅客列车运行速度,缩短旅客旅行时间。 13 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思考,人的追求有哪些方面? 1)以信仰为中心的精神价值;2)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政治价值;3)以实利为中心的经济价值;4)以与谐、愉悦为中心的审美价值 14 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认识能力、产践活动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15 人有素质,企业也有素质。企业的素质主要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 1)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2)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3)扩大再生产的能力4)技术进步, 5)竟争与协作能力 16 (直接兴趣)就是由于实践本身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就是对于某种事物本身并没有兴趣,只就是由于某种实践的间接需要而引起的兴趣。 17 思维活动有一定的过程,主要就是由以下几个环节交错而有机地构成:分析与(综合);比较、概括与系统化;抽象与(具体化)。 18 言语活动的特点在于目的性、离散性、开放性与(规则性)。 19 言语活动通常分为两类: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其中外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动作语言)。 20 简述管理的实质? 就就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过程中一切活动,对社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核算与调节的过程。 21 简述解决冲突的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着是教育家撰写的《》。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习题含答案要点

医患(案例分析) 基础部分 1、一中年男患者,因“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较大)”首次入院治疗,因对病情转归及恢复时间没底,又因手头工作紧,家里小孩将迎接中考,故心情较抑郁。作为管床医生,你将如何与之做好沟通? 答题要点: 住院初沟通:仪表端庄、神态自信、目光亲切;称呼得体,自我介绍后耐心、详细地询问病史及社会心理史;问诊、查体结束后,简介之后需进行的诊疗流程、注意事项、与相关医护的联系方式等。 治疗中沟通:据病情、检查结果、经济状况等制定相宜治疗方案,与患者及时沟通,使其了解治疗各阶段,既做好心理准备,也利于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工作。同时注意加快病人社会心理的康复。 出院沟通:可从康复处方、诊疗效果反馈、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 随访:增加医患沟通的外延,可主要通过电话、书信交流。 2、有一位外地农民来医院就诊,女性,不识字。腹部剧烈疼痛半天,在挂号窗口前不知挂哪科的号。请问如何引导病人挂号、就诊? 答案要点:导医可上前询问,是上腹痛还是下腹痛,有无恶心呕吐,有无腹泻等症状,如有以上症状可以挂内科,如以上症状不明显可以挂外科,因为是女性,还可以挂妇科。应将病人送到诊室。 3、在医患日常的交流中,患者提出了医疗以外的如法律方面的较专业的问题,作为临床住院医师的你一时无法回答,请问应如何应对? 答案要点:谦虚、实事求是、不回避自己的不足;鼓励、加强学习、与患者共同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广博知识,提高患者对自己的信任。 4、某外地农村患者至一大医院,进入门诊大厅,不知该往哪边走,你是医院的导医人员,请与他沟通使之顺利就医。 答案要点:亲切礼貌、平易近人,称呼得体;耐心询问以前病情,介绍医院诊疗情况;引导患者至正确的诊室就诊,鼓励患者、家常话。 5、医院推行“病人选医生”制度,你作为医务处领导,请简要分析该制度存在的问题。 答案要点:选择的盲目性;忽视了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择医重心的不平衡。 6、一位51岁的女性患者,因慢性腹泻反复发作6-7年又发3周,伴暗红色稀便、腹痛入院。初步诊断:慢性结肠炎、肠克隆氏病?入院后病人焦虑、常发脾气,睡眠差,食欲一般。在入院的第8天中午用餐时,发现食堂提供的菜中有一小虫子,此时菜已吃了一大半。患者随即大声叫喊,在工作人员赶到后提出妥善处理建议时,患者剧烈呕吐,之后发热一天(T37.5℃)。如果你是当事医务人员,该如何与患者沟通,并妥善处理此争议事件。 答案要点:正视患者反映意见,重视患者感受。对工作中的失误诚恳表示歉意。马上请主管床位医生到位,作必要检查妥善处理病情,争取患者配合和谅解。 7、在母婴病区,一位刚生产二天的产妇,从护士手中接过刚常规洗完的婴儿,给宝宝喂奶中,发觉婴儿食欲不好,精神差。即请新生儿科会诊,收住新生儿病房,经摄X片等检查,诊断:新生儿肺炎。产妇及家属认定是护士给婴儿洗澡受凉所致。要求医院保证患儿健康痊愈,并承担医疗费用。 如果你是当事医务人员,该如何与患者沟通,并妥善处理此争议事件。 答案要点:重视家属意见书,肯定意见中的合理部分,实事求事分析患儿情况,让家长了解新生儿洗澡环境和流程。 伦理 [案例一]

金融法案例分析

一、据查,中国人民银行甲分行在2011年主要从事了以下几项业务。 (1)2011年3月,甲分行向该市人民政府工业局发放贷款250万元人民币,期限3年;并为该市某国有企业提供担保,担保额100万元人民币,期限2年。 (2)2011年4月,甲分行向该市农业银行分行发放贷款350万元人民币,期限2年。 (3)2011年6月,甲分行要求甲市工商银行分行、农业银行分行、中国银行分行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还要报送存款和贷款方面的经营管理材料,以实现甲分行对上述商业银行存贷业务上的监管。 (4)2011年7月,甲分行向其行开立账户的农业银行再贴现100万元人民币。 (5)2011年9月,甲分行发现该市某印刷厂在所印制的挂历中采用了以扩大的新版100万元人民币的图案作为背景,色彩尺寸与100万元人民币的票面相同甚至号码也一样,便对该印刷厂做出了:责令立即停止印刷销售印有人民币图案的挂历;销毁已经印刷的印有人民币图案的挂历成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0万元罚款的处罚规定。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甲分行的上述业务中,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并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1)违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第30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2)违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第28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3)违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第35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但无权要求报送存款和贷款方面的经营管理资料,因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上享有法定监管责权,只有银监会才有权力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经营管理资料。(4)合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为在其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5)违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第44条规定,在宣传品、出版物或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所以本案中当地人民银行对甲印刷厂做出10万元的罚款是违法的。 二、某市商业银行决定在该市甲区设立甲区分行,在研究甲区分行的办公分行、主要管理人员及营运资金后,依法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了申请书等材料。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颁发了经营许可证,该商业银行凭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并领取了营业执照。然而领取营业执照后,甲区分行一直没有开业经营,主要原因是甲区分行行长李某携该分行巨额营运资金潜逃。经查,李某一年前个人就已欠下巨额债务,于是挪用甲区分行银行营运资金抵债。后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以甲区分行设立过程中存在严重违法事项,且超过6个月未开业为由吊销了甲区分行的营业许可证。 请问:(1)依《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需提供那些材料 (2)甲区分行的设立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为什么 (3)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吊销甲区分行营业许可证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答案要点:(1)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文件:申请书(申请书载明拟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名称、营运资金额、业务范围、总行及分支机构所在地等),申请人最近二年的财务会计报告,拟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经营方针和计划,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的资料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2)甲区分行设立过程存在违法事项,即市商行没有依法审慎审查甲区分行行长李某的任职资格。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不得担任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李某背负巨额债务,显然不能担任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3)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吊销甲区分行营业许可证是正确合法的。依《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三、某股份有限公司拟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为取得发行资格,该公司伪造相关文件使其无形资产虚增1000万元。同时将其以前的股本总数由8250万股改为7643万股,但未将这一事实向社会公众披露。后该公司经董事会同意,改变了招股说明书列明的所募集资金用途。请问:(1)该公司是否符合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 (2)该公司能否再公开发行新股 答案要点:(1)根据《证券法》第13条规定,公司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之一是公司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而本案中公司伪造相关文件使其无形资产虚增1000万元,同时将其以前的股本总数由8250万股改为7643万股,显然不符合《证券法》规定的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 (2)根据《证券法》第15条规定,公司对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资金,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使用。改变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擅自改变用途而未作纠正的,或者未经股东大会认可的,不得公开发行新股。案例中公司经董事会同意就改变了招股说明书列明的所募集资金用途,显然是违法的,若该公司未作纠正或者未经股东大会认可,则不得公开发行新股

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考试重点 1.1、 心理学是研究 _________ 的科学(研究心理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1.2、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 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三个方面。 1.3、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对 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注意、心境、激情、犹豫、灵感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 性格、气质、能力 心理 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1.4、 1.5、 1.6、 1.7、 1.8 、 1.91.10、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首先, _________ 。其次, ___________ 。最后, ________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_________ 是脑的机能,并不等于说脑能自发的产生心理。 _________ 心理活动的源泉。 心理的环境基础 ________ :气候、噪音、污染和灾害等。 :造成从众心理。 (- )是行为主义观点的创始人之一。 ________ ( ______ )提出的精神分析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唯一在临床上应用的。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单选】 (一) (二) (三) (四) (五)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11 > 【了解】观察法 【了解】调查法 【了解】测验法 【掌握】实验法

原则 (一) (二) (三) (四)

【能够区分】应激状态: ___________ 。 ________ 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单选】注意具有如下三项功能:① 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 【简答】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一) 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 ________ 。 2. _________ 。 3. 。 4. 。 (二) 主观状态包括: 1. ________ 。 2. _________ 。 【简答】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三) ________ 。 (四) _________ 。 随意注意可以发展为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三) 【区分】 __________ 。 (四) 。 【论述题】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与调节学习的过程?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a ) ______ 。 b ) ______ 。 c ) ______ 。 (三) _______ 。 【区分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 _________ ;知觉是 ____________ 。 【选择】感觉的种类: ___________ 。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成 关系。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 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 (吃完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变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联觉。(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一件红色的羽绒服给人 的感觉,要比一件白色或蓝色的羽绒服温暖) 【判断】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空间知觉: 。 时间知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运动知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实训及案例分析部分题目答案要点

《经营决策会计》实训指导 【实训一:成本性态分析】 要求:分别采用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案例分析:5200)低点(16,1.由题意得高低点坐标分别为:高点(28,8200),300052008200??? 126128?b=件)250(元/(元)×a=5200-25016=1200成本模型为y=1200+250x2y2x、∑xy、∑。、和∑、2.列表计算n、∑y 0.9788169?53600??11586008?r=2253600366180000?69?1)(8? (8?3675 b==250.77a==1402.48 该企业的成本性态模型为:y=1402.48+250.77x

1. 【案例二】根据兴业公司2011年1月——6月总成本制造费用(Y)与业务量产量(X)的资料如表2.8所示。 制造费用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部分,该公司会计部门对最低点产 量(2月份)为45台的制造费用作了性态分析,其各类成本构成如下: 固定成本总额10000元 变动成本总额9000元 混合成本总额5400元 制造费用总额24400元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对制造费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案例分析: (1)根据2月份制造费用总成本的构成,计算最高点产量(5月份)为75台的制造费用总成本构成。依据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性质,计算如下: 5月份固定成本总额(a1)=2月份固定成本总额=10000(元) 2月份单位变动成本(b1)===200(元/台) 5月份变动成本总额=2月份单位变动成本×5月份产量=200×75=15000(元) 5月份混合成本总额=31660-10000-15000=6660(元) 由此可得表2.9如下: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心理学试题答案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 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 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金融法规案例分析 答案

1、案例分析题 2000年8月,甲厂向A银行借款20万元,期限一年,以本厂所有的一辆价值40万元的轿车作抵押,并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同年9月,甲厂又以该轿车作抵押物,向B银行借款15万元,期限为半年,双方也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2001年2月,甲厂用来抵押的轿车因火灾被烧毁,获保险公司赔偿金40万元,2001年3月甲厂向B 银行的借款到期,B银行向甲厂追讨15万元借款,否则便要拍卖被抵押的轿车。A银行获悉后,认为甲厂未经其同意便将抵押给该厂的轿车抵押给B银行,侵犯了其抵押权。甲厂答复说汽车已被烧毁,抵押权没了标的物,自然也没了抵押权。 问题:(1)甲厂用已作抵押的汽车再次抵押是否有效? (2)汽车被毁,抵押权人如何实现其抵押权? 答案要点: (1)再次抵押有效。因为《担保法》第35条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能超出抵押物的价值;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 (2)根《担保法》第54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如果抵押合同已登记生效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价款按照抵押物登记先后顺序清偿。第五十八条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抵押财产。由此可知,甲厂因被抵押轿车的毁损所获得的40万元赔偿金,应作为抵押财产,由A银行、B银行先后受偿20万元、15万元。

2、案例分析题 A向B购买了一批价值1万元的货物,并签发了一张1万元票据支付给B,C以赝品冒充真品从B 手中骗得该票据,而后C以该票据偿还欠D的8千元借款并告之D实情,D因多得到2千元就接受了。后来D将该票据赠与E,E用该票据支付欠F的1万元装修款,F过世由H继承了这张1万元的票据。 请问:上述哪些人无票据权利,为什么?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C、D、E三人无票据权利。因为根据票据权利取得的一般理论及《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取得票据权利需具备三个必备条件:(1)持票人取得票据必须给付对价,但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则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该持票人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2)持票人取得票据的手段必须合法。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3)持票人取得票据时主观上应当具备善意。本案中,C以欺诈这种不合法手段取得票据,因而不享有票据权利;D明知C 无票据权利而受让该票据,主观上属于恶意,因而也不享有票据权利;E是无偿方式获得票据,但因其直接前手D无票据权利,所以E也无票据权利。 3、2002年,甲股份有限公司为获得“省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就在其财 会文件中作了一些不真实记载,之后就一直如实制作财务报表。2004年,甲公司总资产达到1亿元人民币,总负债4000万元人民币,2002年至2004年三年共获利900万元。2005年初,甲公司决定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新股和公司债券,其中拟发行新股为6000万元,拟发行公司债券额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 A.态度B.情感C.情绪D.认知 3.( )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B.兴趣C.意志D.认知 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 A.意志过程B.行动过程C.认知过程D.情绪过程 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 7.(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A.经验论B.构造主义C.行为主义D.机能主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 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 )。 A.意识B.理智C.感觉D.思维 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 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 )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l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 )、( )、( )、( )。 4.( )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案例分析题及参考答案

1.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分买和卖,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就记着了这两个字;这些教法有何心里依据? 答: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的作用,心里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而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2.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得回答是:建学校,建仓库,铺路, 学生小名的回答是:建房子,建花坛,打狗,敲钉,你更喜欢那种,为什么,请用思维原理进行分析? 答:小方得回答都是沿着建筑材料这一方向进行发散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以作为建筑材料,而且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很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一位热心而热爱教育工作的老师,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并且创造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 环境,他对教室进行精心布置一番,教室的墙内张贴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图案,窗台上还摆放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分析判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答:这位热情的老师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事与愿违,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案,室内的花草,等这些东西会刺吸引学生的注意,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有趣的花草,图片上面,从而影响了转系听课。 4.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以为老师在教学时,让两位同学扮演书中的角色,以为 学生说:;老师,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高兴的抚摸一下学生的头,说:你的意见很好,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演。结果这个孩子表演的很出色。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答: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关系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和伙伴。教师没有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5.教师在版书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标准出来,目的是什么,符 合什么规律? 答: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是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相差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感知;(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刑场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分形近字。 6.一位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的教学中,课文第二段,第三段写秋天猎人 猎熊的果敢,但是一名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归纳猎人的果敢,而是说猎人很残忍,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懊恼,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请对这位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答: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辨别,达到统一的意见或者是并不统一的意见,留着悬念

(金融保险)东财考试批次金融法复习题及答案

(金融保险)东财考试批次金融法复习题及答 案

《金融法》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 1.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人民银行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称为() A.转贴现 B.再贴现 C.重贴现 D.二次贴现 【答案】B 2.利用涂改、粘贴、拼接等手段无中生有或者以小变大的非法改变货币的外形或面额的犯罪行为定为() A.变造票据罪 B.伪造票据罪 C.变造货币罪 D.伪造货币罪 【答案】C 3.依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数额是人民币() A.1亿元 B.5亿元 C.10亿元 D.20亿元 【答案】C 4.我国的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是() A.全体社会成员 B.特定社区成员 C.企业集团成员 D.企业工会成员 【答案】C 5.汽车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4% B.7% C.8% D.10% 【答案】D 6.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有权批准贷款人豁免贷款的机构是()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 C.国务院 D.审计署 【答案】C 7.依票据法原理,票据被称为无因证券,其含义指的是() A.取得票据无需合法原因 B.转让票据须以向受让方交付票据为先决条件 C.占有票据即能行使票据权利,不问占有原因和资金关系 D.当事人发行、转让、背书等票据行为须依法定形式进行 【答案】C 8.关于票据权利取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按照票据法规定的方式取得票据,才能取得票据权利 B.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持有票据者即享有票据权利 C.只有支付对价者才能取得票据权利 D.以偷盗手段取得票据的,不享有票据权利 【答案】D 9.甲向乙签发支票,因合同总价未确定,故支票金额未填写。甲与乙商定,金额由乙根据实际发货数量补充填写。后来实际发生的货款为21万元,但乙将金额填为24万元,并将支票转让给丙。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A.乙违反诚信原则填写票据,票据无效 B.乙违反甲之授权,填写无效,应按实际发生的货款确定票据金额 C.甲可以以乙滥用填充权为由对丙提出抗辩 D.乙补充填写的支票有效 【答案】D 10.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注册资本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4000万 B.5000万 C.1亿元 D.2亿元 【答案】D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证券法禁止的欺骗客户行为有() A.在自己实际控制的帐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证券交易量 B.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C.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D.未经客户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要点归纳

心理学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的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不是 由意识控制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4、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5、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 理倾向。人类的兴趣表现在力求认识世界,因此又叫认识兴趣。 6、意识:心理反应具有不同的形式,意识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 现象。广义的意识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印象,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 】 7、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指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 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会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 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12、创造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 原理的思维。 13、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14、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 \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又称随意想象。 15、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6、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 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是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们顺利 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 18、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 式包括了个体独有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 19、性格是指人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 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 20、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方面的心 理特征。 '

《心理学》试题库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 (专科起点升本科)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份,共60小题)。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小题)。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双盲控制:在有些心理学研究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就是双盲控制,它有利于排除实验者的期望或偏好作用。 3.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2分),它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因素,可以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2分)。 4.创造性:创造性也称创造力,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3分),其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1分)。

5.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6.感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道德感:道德感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8.恐惧:恐惧是一种基本情绪,是在准备不足、而又不能处理和应付危险可怕事件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9.流体智力:是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2分),它主要表现在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2分)。 10.关键期: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及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关键期是儿童发展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展适当的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1.技能:由一系列动作所组成。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 12.自陈量表法:自陈量表法又称自陈问卷,是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2分)。自陈量表法是对拟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许多测验试题,让被试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鉴这项特征(2分)。 1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14.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15.智商:智商又称IQ,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16.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 17.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有好坏之分,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18.气质: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气质无好坏之分,具有较多的先天性。 19.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效果与材料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的一种现象(2分),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材料比中间的材料更容易回忆(2分)。 20.反射:反射是指有机体的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无论是简单还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