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标准指南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标准指南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标准指南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标准指南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标准指南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是支撑农村物流发展和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包括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或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个层级。

一、县级农村物流中心

(一)功能定位

县级农村物流中心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县域与外部区域之间物流交换的枢纽节点,也是县域范围内物资集聚和物流组织的中心。

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公路货运站场;二是升级改造、增设相关设施、拓展物流公共服务功能的公路客运站;三是交通运输企业与邮政、快递、供销等分拨中心开展业务合作,统筹组织县域内运输服务的物流站点。

(二)节点选址

——符合城镇总体布局规划。

——交通便利,并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

——靠近较大货源点。

——优先考虑利用或升级改造现有各类站场资源。

——具备良好的给排水、电力、道路、通讯等条件。

——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

(三)功能和布局

1.功能

宜包括以下功能:

——运输组织功能。包括中转、装卸、分拣、配送。

——信息交易功能。车货信息收集、发布、匹配和交易。

——仓储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农产品冷藏、冷冻,普通仓储(农村日用品),专业仓储(农药、化肥)。

——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包括流通加工、包装等服务。

——有条件的还可适当拓展零担散货收发功能及其他配套服务功能。包括为零担、物流企业提供公共服务,零担散货分拣、配送、停车、餐饮、住宿、车辆检测、维修、保养、清洗等服务。

2.布局

——合理利用地形,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

——根据实际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并通过分析各功能区与外部环境、内部道路的关系以及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站点的空间布局。

——合理组织各种流线,使场内外车流、货流、机械流、人流便捷通畅,互不干扰。

——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现行的安全、消防、环保等有关规定。

(四)设施设备配备

——办公设施设备。为物流中心管理人员、入驻物流、电商等企业提供的办公管理用房、办公设备等。

——物流设施设备。宜包括零担中转库、普通仓储库、冷藏冷冻库、堆场、停车场、装卸作业区等设施,以及货架、托盘、液压手推车、叉车、分拣设备、X光安检仪等设备。

——信息服务中心。包括信息交换、通信、电子显示、监控设备,条码扫描器、电脑或显示设备、无线WIFI路由器、移动信息终端等。

——配套设施设备。包括餐饮、超市、车辆维修、清洗等设施设备。

二、乡镇运输服务站

(一)功能定位

乡镇运输服务站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中上接县、下联村的中间层节点,承担区域内物流组织与管理,支撑农村物流各类物资的中转仓储和分拨配送。

乡镇运输服务站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新建具备集客运和

物流服务功能的乡镇运输服务站;二是对既有乡镇客运站、交管站、公路养护站等站场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的乡镇运输服务站;三是交通运输企业充分利用邮政、供销社、电商服务网点等设施资源,通过业务合作的方式统筹组织辖区内的农村物流服务的乡镇运输服务站。

(二)节点选址

——优先选择现有的农村乡镇客运站场,按照客运、物流、邮政、电商等“多站合一”的模式,对乡镇客运站和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选择乡镇电商服务中心、邮政局(所)、农资站等,叠加物流服务功能。

——宜选择在交通便利、人口和商业活动集中地,具有停车、货物堆存等便于物流作业的场地。

(三)功能和布局

1.功能

宜包括以下功能:

——零担散货、包裹收寄功能。

——信息收集和发布功能。

——电商产品展示、代销代购功能。

——农产品收储、代购功能。

——便民服务功能,根据当地需求及条件提供缴费服务、票务服务、乘车服务等。

2.布局

——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宜划分为:快递包裹作业区、农村电商服务区、货物堆存中转区、物流信息交易区、便民服务区。

——布局相对紧凑,各功能区块设施相互交叉利用。

(四)设施设备配备

——办公设施设备。宜包括办公场地、桌椅、电话。

——物流作业设施设备。宜包括堆场、仓库、停车场、货架、周转箱、配送车辆、称重设备等。

——信息化设施设备。宜包括条码扫描器、电脑或显示设备、无线WIFI路由器、移动信息终端。

三、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一)功能定位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中的基层网点,处于节点体系的末端,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以及电商、快递等各类物流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发布。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充分利用村相关公共设施资源,为乡村物资集散提供服务的场所;二是以

小卖店、超市、村邮站为载体,开展日用生活消费品、农资以及快件接取送达服务的场所。

(二)节点选址

——优先利用农家店(超市)、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农村电商服务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合伙人宜具有以下条件: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家庭收入来源相对比较稳定,掌握电脑及互联网应用基本操作技能,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三)功能和布局

1.功能

宜包括以下功能:

——零担散货、包裹收寄功能。

——信息收集和发布功能。

——农资、农产品、电商产品等代销代购功能。

——便民服务功能,根据当地需求及条件提供助农取款、缴费服务、票务服务、乘车服务、社保服务。

2.布局

——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宜划分为:快递包裹作业区、农产品收购储存区、农资储存区、便民服务区。

——布局相对紧凑,各功能区块设施相互交叉利用。

(四)设施设备配备

——办公设施设备。宜包括办公场地、桌椅、电话。

——物流作业设施设备。宜包括货物堆存场地、货架、周转箱、称重设备等。

——信息化设施设备。宜包括条码扫描器,电脑或显示设备、无线WIFI路由器、移动信息终端。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一、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内涵 美国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曾经提出,一个企业想要提高自身所含的价值,就需要通过一系列运营活动创造出更多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互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的市场经营活动,从而造就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企业创造价值不是一个静态的数值,而是一个动态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就是一个不断产生增值环节、并从增值环节中产生价值的机械。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在进行了各项运营活动后创造出价值的整个过程。从农户生产最终到消费者使用,从而形成的完整的价值产生体系,产业链主体中包含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精加工、经销商等等一系列环节,其中各个环节上都需要不同的企业发挥不同的职能,但是所有主体的目标都是创造经济价值。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 1.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农产品流通体系较为繁琐,参与运营的单位较多,但各主体之间对于信息技术有不同的掌握度,大部分农户还不具备接入互联网平台的能力,造成信息传递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信息对称情况。这种现象就会影响物流的速度,物流速度如果不符合现代人群的基本需要,会导致电子商务

农产品受损。 2.电子商务商务平台落后 电子商务平台的存在帮助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的连接,将生产与消费连接起来,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核心节点。然而,由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完全不能满足农业商务发展的需求。在较为落后的平台上也难以获得优质的物流服务,从而导致物流系统难以完善。 3.物流配送体系协调不周全 农产品想要通过电子商务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快速的物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但目前来说,大多数物流配送体系较为薄弱,派送中各个环节未能形成有机整合,不能及时、快速的对农产品进行输送,这样一来,就损失了农产品的一部分经济价值,无法创造足够的顾客价值。由于大多数农产品对于保鲜有较高的要求,这也给物流配送一项艰巨的挑战,一方面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以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按企业和客户的双重要求将农产品送到客户手中。 三、我国农产品商务物流体系发展策略 1.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 政府应当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控,充分发挥其能动性,采用政策、经济、财政等多方面的扶持手段,对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高度干预,从而更好的扶持其发展。政府部门应当跟随国家政策的指导,

城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规划方案

城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规划 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投递和收集效率,优化快递服务,根据《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指引的通知》(闽商务电商〔20xx〕10号)和《大田县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田政办〔20xx〕160号)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为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实现村民“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创业不出村”,享受与城镇无差异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二、建设目标 支持本县物流龙头企业在自有设施与场地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县域现有的物流资源,建设或改造县级物流仓配中心、乡镇物流中转站、村级物流服务网点,购置物流车辆、开辟或延伸物流运输线路、配备仓储配送信息化系统、制定合理规范的物流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物流运营团队,完善“一县一仓配、一乡一中心、一村一网点”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农村投递网络,提升农村配送能力,实现

快递到乡镇,配送到农村,全面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实现乡镇快递覆盖率100%,村级网点覆盖率不低于70%,逐步实现全覆盖,村级邮路覆盖100%,为我县农村电商生态夯实基础,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三、主要任务 本项目要求在20xx年12月31日前投入使用,项目建设主体自项目竣工后须负责运营三年以上。 (一)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体系 整合县域快递物流企业,建立辖区内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仓配中心、乡镇物流中转站、村级物流服务网点标准化建设,确保乡镇网点全覆盖,行政村村级网点覆盖率70%以上。 1.县级物流仓配中心。面积不低于1500㎡,负责提供全县电商仓储、配送、分拨、转运等服务,同时承接全县社会快递进出口处理,打造县域内统一开放平台,实现县域范围内的快递包裹中转分拨工作。要求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智能化作业,改变传统人工作业模式,提升仓储、配送效率,满足电商发货时效性要求。仓储设施及仓储服务标准不低于《x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标准》(SB/T11132—2015)。 2.乡(镇)物流中转站。建于乡(镇)交通便利处,面积不低于30㎡,解决县级物流仓配中心与村级服务网点之间的中转。乡镇中转站采用RF条码化作业,与县级物流仓配中心、村级物流服务网点信息互联互通,形成信息闭环,确保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研究

2017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 题目: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研究____ ———以阿里和京东为例_________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___ 2017年5月25日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迅速成长,而与之伴生的物流产业也如雨后春笋随之发展起来,并且物流不仅仅只是货物的运送,现今更是到了对物流的速度、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考量。同时由于城市化的加剧,相应的城市配送问题被很多人所重视,所以城市物流发展良好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农村物流却不尽相同。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也是物流配送的一块短板,要想彻底的发展好电商以至农村电商,首先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围绕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一课题,在对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现状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以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例来实践探讨,从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以促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人们需求的增加,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配送服务质量差、缺乏物流高级人才等问题。 (2)想要给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一个全新的面貌,那解决城市物流末端配送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是必然的选择。 (3)阿里的菜鸟网络和京东的B2C在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效。阿里的平台整合高效、快速的物流配送以及京东自建物流体系的高水准、优质服务都各有千秋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4)未来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呈现3大趋势——“快递+便利店”模式、物流与公公交通有机结合、绿色配送。 关键词: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阿里京东

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可行性报告材料

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可行性报告 随着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我们的生活因为电子商务而改变,变得更加快捷和效率。然而目前这些改变更多的是发生在城市里,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和网络公司更多聚焦于服务城市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视及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必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商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将被激活。 一、概述 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二、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电子商务物流是物流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具体应用,也有多种定义方法。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有一种比较笼统的定义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利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电子商务物流活动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决策,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末端配送模式的选择应遵循三个原则,即基于现状地制宜、提倡小规模快递加盟和发展终端服务公司,以有效改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通过分析不同客户群体对“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需求及各类需求的成本构成,有机组合人工收货、自动收货的直接送货上门、人工自助提货和自动提货柜等间接配送模式,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最后一公里”综合配送模式,可以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配送模式,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配送成本,实现客户、商家和物流公司的共赢。 三、背景分析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健全的物流体系的大力支持,但电子商务物流特别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型电子商务物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作为面向大众的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中配送单的数量一般非常巨大,配送的物品也往往呈现出种类繁多、价值、形状与体积千差万别,而且配送地址通常为个人地址,分散程度通常很高,接收货物的不确定性较大,不易于提供门到门的服务。而电子商务客户对配送服务的要求却比较高,例如通常要求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而且对配送的时效性和配送服务的质量还经常会有一些个性化的要求,这就使得电子商务物流的最后配送过程要比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复杂得多。

农村物流现状分析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我国对农村物流的发展给与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物流产业,要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 解决农村物流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工作,是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物流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但是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处在供应链上游的农村,农产品无人问津、低价出售,供应链下游的城市农产品价格虚高,这种现状致使农业生产收入微薄,丧失生产积极性,城市农产品价格虚高。 我区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1、我区农村物流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

农户分散生产经营还是农村主要经营方式。无论是农户的自我服务能力,还是当地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都处于比较涣散和落后的阶段,功能相当薄弱。新的合作经济组织也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专业化知道都还处于萌芽阶段,远不能满足农村物流的实际需要。农产品大多数还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超市、连锁店、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等进行周转,几乎没有十分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结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就更没有了。物流标准化的运作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协调性差,依然还在传统体制的框架中进行。另外,农业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滞后,同样也是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之一。 2、物流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低。 农村的信息网络落后,缺乏有效的信息向导,虽然涉农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从总体上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远不够健全缺乏快捷、灵敏、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而且农村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标准的信息队伍,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无法真正到达农业生产者,农业物流的流向、流动都有很大的盲目性。 3、宏观调控和物流政策尚不到位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缺失,很多地方甚至还

县域物流配送方案设计

XX县农村物流配送方案 一、XX县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村物流发展迅速。农村物流网络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以XX县城为物流集散中心,以12个镇(办)为核心中转点,向全域155个行政村延伸的物流服务网,其中邮政物流网络基本实现“县-镇-村”三级物流全覆盖。县镇农贸交易场所相继建立。各类型农贸市场和镇(办)集市相继建立,在完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知名快递物流企业相继落户。随着我县“县-镇-村”三级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居民网购网销能力的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众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相继落户我县。截止2017年底,已有圆通、申通、百世汇通、、韵达、天天、顺丰、宅急送、邮政EMS等3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入驻我县及部分镇(办)。本土化物流企业逐步崛起。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本土化物流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步壮大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有多家本土化物流企业,如华茂物流、商山通用机场、晓红运输、丹水运输等。 二、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

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5]72号)、《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商务部等19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商建发〔2015〕306号)、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指示及中央1号文件的相关精神,以及省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全面建设符合我县农村电商发展的“县-镇-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农村物流“两个一公里”难题,改善农村物流运行环境,切实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尤其是降低上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升上行农产品物流效率,增强农产品上行的市场竞争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依据十九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精神,按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县项目的相关要求,以打通“农产品上行”,完善“网货下行”的双渠道建设为抓手,实现城乡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结合我县实际,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强化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创新农村物流配送模式,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的体制机制及相关配套措施,有效整合、积极盘活相关企业

做好国际物流网络节点规划

做好国际物流网络节点规划,建立高效的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概念 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是指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络的有机整体。 收发货节点是指进、出口国内外的各层仓库,如制造厂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国内外中转点仓库以及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和保税区仓库。国际贸易商品就是通过这些仓库的收入和发出,并在中间存放保管,实现国际物流系统的时间效益,克服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上的分离,促进国际贸易系统的顺利运行。 连线是指连接上述国内外众多收发货节点间的运输,如各种海运航线、铁路线、飞机航线以及海、陆、空联合运航线。这些网络连线是库存货物的移动(运输)轨迹的物化形式;每一对节点有许多连线以表示不同的运输路线、不同产品的各种运输服务;各节点表示存货流动暂时停滞,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移动(收或发)。 信息流动网的连线通常包括国内外的邮件,或某些电子媒介(如电话、电传、电报以及目前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等),其信息网络的节点则是各种物流信息汇集及处理之点,如员工处理国际订货单据、编制大量出口单证或准备提单或电脑对最新库存量的记录;物流网与信息网并非独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 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确定进出口货源点(或货源基地)和消费者的位置、各层级仓库及中间商批发点(零售点)的位置、规模和数量。从而决定了国际物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合理化问题。在合理布局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前提下,国际商品由卖方向买方实体流动的方向、规模、数量就确定下来了。即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贸易过程(流程)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出口货物的卖出和买进的流程、流向,物流费用国际贸易经营效益等,都一一确定出来了。完善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有利于扩大我国国际贸易,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全力构建国际物流网络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贸易国际化越来越广泛,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国际贸易的大发展,从根本上要求物流国际化,国际物流成为支持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手段。 研究建立和发展天津市的国际物流网络系统,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天津市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更是天津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必然之路。 从国际物流的发展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因其经济实力强大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国际物流业的排头先锋。从现代国际物流的角度来看天津市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物流体系。我们仍然是以国际货代运输为主要方式,将进出口商品送达指定地点。但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这种货代正在向高级阶段发展,向现代国际物流的方向转变。 此外,现代物流有很多内涵,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现代物流应该是两大系统,一是信息网络系统,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二是物流配送系统,二者缺一不可,缺一都形不成现代物流。天津市在这两方面都较弱,电子商务还不普及,软件满足不了实际使用的要求,与国际大公司的接口还没有广泛地联上,涉及到外汇管理、海关、商检、港务、货代等 5 大部门协调没有解决。再从硬环境上看,部门隔绝现象严重,公路、铁路、空港、海港没有联动起来。 建立天津市国际物流系统的步骤及主要内容可为: (1)步骤 首先在现有的外贸运输基础上,向现代化的物流运输子系统过渡,形成由电子计算机支持信息交换、由标准化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载、由海陆空合理的运输路线做畅通运营的运输网络,向国际水平靠拢,与国际接轨,并在货代企业向国际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加强企业的业务能力的提高,服务上水平,逐步形成第三方物流,低成本、高效率地为商家提供“门到门”的全程服务。 在各子系统均建立的情况下,还需要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控制管理,计算机网络将整个物流系统联结起来,随时跟踪、发送信息。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准确无误地将货物识别出来,合理地安排货物存放位置。机械化、自动化的装卸工具将货物准确地装到指定地或指定船上。标准化的运输工具快速,安全地将货物运走。 (2)主要内容 国际物流中心作为物流系统上的“节点”,在外贸商品进出口过程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在“节点”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建天津的国际物流中心。 天津市的国际物流中心的建立,可视天津外经贸发展的特点及趋势而建立。主要内容和形式大致分为: 一是结合天津市外贸商品打进国际连锁店销售网的经营方式,国际物流中心可以建成与国际连锁店相配合的商品集中区,在这里,各种货物可按国际连锁店的需要进行拼箱组合,为国际连锁店“零库存”的经营模式服务,成为它的中国储存、分拨基地。

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和普遍服务的优势,整合邮政、商贸流通、交通、电商、快递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市场化合作,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仓储配送体系。 积极创建线上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做到线上快递跟踪信息能够从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传达到农村,使农村群众实时查询到包裹在县域内的流转情况,享受包裹到达短信提醒等服务。鼓励把各快递企业寄递入户下乡的包裹,通过综合信息平台,由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承办企业统一向下配送。鼓励各快递企业每天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由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承办企业统一收集,由各快递企业物流车辆运向外配送至县外各地。 努力建设县级快递物流园区,县级快递物流园(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必须配备专业团队,针对县、乡、村三级物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登记流程、产品货架归类制度、问题件处理流程、配送员考核及其他工作流程。农村物流配送要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明确价格,每项制度及工作流程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保证后续落实到位。集中公开展示全县仓储安检体系、物流配送网络、县乡村组邮路及寄递运营模式和各快递企业寄递资费标准,开通全县物流专线电话,设立专人服务,在方便广大群众自主选择快递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掌握全县物流配送大数据,及时分析优化全县物流配送实施方案,切实满足农村电商发展需要。

乡镇物流仓储配送中转站,充分利用乡镇邮政所等现有场地资源规划建设,与乡镇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共同协作运营,实现货物包裹寄递中转。村(组、户)最后一公里末端物流寄递配送业务整合到村级电商服务站运作(无电商站点的村另选寄递配送点),最终实现降低农村物流成本,真正打通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商品从县到乡镇到行政村配送时间不得超过1天,从行政村配送到组户原则上不超过1天,特别偏远的可2-3天配送一次。 大力构建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承办企业要积极整合县内快递企业寄递业务。鼓励把各快递企业寄递入户下乡的包裹在县级仓储分拣配送中心集中安检、集中分拣汇集,通过综合信息平台或固定时间,由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承办企业统一向下配送,各快递企业根据货物包裹县内实际寄递里程承担相应邮寄费用,减少各自的寄递车辆和人员配备等固定成本。鼓励各快递企业根据自己实际业务发展需要在县城或乡镇设置自己的服务网点,拓展业务和上门收集服务,每天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或固定时间统一收集,最终汇集到县级中心进行安检、分拣,由各快递企业物流车辆运向外配送至县外各地。从而实现集中仓储、集中分拣、整合业务、统一配送、精简人员、节约成本。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承办企业要积极拓展商贸流通企业商品配送,引导全县商贸流通企业入驻配送网络,提供县乡村商品配送服务,降低商贸流通企业城乡商品配送成本和邮政等物流配送企业运营成本。

物流网络规划资料整理最终版

第1章物流网络概述 1.网络的特征:P3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分布性、异构性、自治性、协同性 2.物流网络: ?在网络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 3.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P6 ●服务性 ●开放性 ●信息先导性 ●外部性和规模效应 ●整体性 ●服从性 4.物流网络的结构:P7 ●流动结构——具有七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径、流速、流效 ●功能结构——物流网络的基本功能: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 ●供应链物流结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流通物流、消费物流 ●治理结构【指资源配置的管控机制和方法】 ?多边治理(市场治理):交易各方通过合同确立交易关系,合同纠纷时引入第三方机制,即法律?三边治理:物流资源的需求方、供给方、第三方共同治理 ?双边治理:物流资源买卖双方共同治理 ?单边治理(垂直一体化):将外部治理变成内部治理,将企业外部供给变成企业内部供给 ●网络结构【指物流网络的空间结构】 ?增长极网络:星形、扇形 ?点轴网络:带型、环形 ?多中心多层次网络:网格型 ●产业结构:物流基础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第三方物流业、货主物流业 5.微观物流网络:P12 1)制造企业——生产场所 ●包括:设施网络、供应网络、仓储网络、配送网络、装卸搬运网络 2)批发企业——存储场所 ●关键点:配送中心(选址) 3)零售企业——市场场所 ●关键点:终端设施网络(选址、布置要尽可能贴近和满足顾客)、仓储网络(向零售商提供花样繁 多的商品) 6.宏观物流网络:P13 1)物流园区物流网络 ●物流园区是一个大的物流节点 ●主要功能:集成、整合。提供一体化服务。 2)城市物流网络 ●主要功能:聚集、扩散、中介。 3)区域物流网络 ●与行政区域不同,区域经济没有明确具体的界限

最新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对县域范围内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并按照县公共物流配送平台规划线路进行配送,实现物流资源最大化利用,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县城有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物流配送站、村级有物流配送点的目标,建成功能完备、覆盖全县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二、项目承载主体及相关条件 (一)项目承载主体资格条件 1.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法人,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办公场所和仓储中心,具备流通、电商、物流等经营许可权。 2.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供应商资格条件。 3.应是大型流通、电商、物流等企业,具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物流跟踪管理服务平台 4.应具有项目建设投资能力和从事电子商务经营业务的经历。 5.应具有商品组织、仓储管理、网络销售等供应链业务经验及管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站点的能力。 6.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7.应具有良好的商业诚信,没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 (二)物流配送平台条件 1.县级物流配送中心 (1)所处地段交通便利,有独立院落,方便来往货车停靠、调度。 (2)产权明晰,电路、排水、防潮、供暖等设施完好无损。 (3)仓储中心须有冷库和恒温库,确保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物流等业务正常开展。

(4)应具备商品保管、商品周转、物流配送、快递分拣等功能,能够实现集中收货、集中存货、统一发货。 2.乡镇物流配送站条件要求 乡镇物流配送站要有面积在40平米以上的服务场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方便来往货车停靠、调度。 3.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1)配置服务器、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 (2)具有仓储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出货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3)实现物流车辆的实时定位、实时行程、准确统计。 (4)实现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乡村配送站点购销存信息实时互联互通。 (5)实现与采购商、运输商的信息共享。 (三)配送能力要求 1.物流服务资源整合 能整合利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村服务站点、电商企业、快递企业等物流资源,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以乡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为支撑,配备农村快递物流运输车4辆,为全县10个乡镇开通4条物流配送线路,同时,对社会快递物流资源进行再集聚,将网购商品及时配送到乡村,将农产品及时运回分拨中心,发往全国各地。 要做到“三定” 和“四统一”。“三定”即定时、定点、定线。定时:每天早晨统一从分拨中心发车,按照固定时间到达村级服务点并定时往返;定点:分拨中心与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互联互通,乡镇电商服务站点作为辖区内快件投递和收件点,快递车辆定点停靠;定线:4条农村快递线路相对固定,固定车辆每天往返一趟。“四统一”即统一运价、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补贴。统一运价:县域内上行、下行每件费用固定;统一服务:分拨中心对电商和快递企业开展统一收货、统一存货、统一包装、统一贴单、统一发货服务;统一配送:分拨中心按照4条线路统一配送到站点,由各站点将上行产品配送到分拨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车次,提升社会物流的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统一补贴:物流配送按线路里程、往返车次或快递单量进行补贴。 2.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标准

附件1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涵盖了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定义、功能定位、规划原则和思路、节点选址、功能和布局、设施设备配备、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内容,适用于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规划、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农村物流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在农村地区为生产、销售及农村居民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所提供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总称。本标准中的农村物流主要指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农村地区农副产品进城,农资和农村消费品下乡,以及农村电商、乡镇企业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的物流服务。 2.2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是支撑农村物流发展和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包括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或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

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个层级。 3 节点体系功能定位 3.1 系统功能定位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对于保障城乡物资双向顺畅流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2 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功能定位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处于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县域与外部区域之间物流交换的枢纽节点,也是县域范围内物资集聚和物流组织的中心。 3.3 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功能定位 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中上接县、下联村的中间层节点,承担区域内物流组织与管理,支撑农村物流各类物资的中转仓储和分拨配送。 3.4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功能定位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中的基层网点,处于节点体系的末端,既承担城市商品下行,也承担农产品上行的服务和运输,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以及电商、快递等各类物流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发布。 4 规划建设原则——资源整合原则。按照“资源共享、多站合一、 功能集中、节约高效”的要求,加快促进交通、邮政、农业、供 销、商务等部门现有节点资源衔接共享,合理规划布局向全社会开

农村物流现状分析

农村物流现状分析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我国对农村物流的发展给与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物流产业,要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 解决农村物流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工作,是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物流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但是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处在供应链上游的农村,农产品无人问津、低价出售,供应链下游的城市农产品价格虚高,这种现状致使农业生产收入微薄,丧失生产积极性,城市农产品价格虚高。 我区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1、我区农村物流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 农户分散生产经营还是农村主要经营方式。无论是农户的自我服务能力,还是当地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都处于比较涣散和落后的阶段,功能相当薄弱。新的合作经济组织也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专业化知道都还处于萌芽阶段,远不能满足农村物流的实际需要。农产品大多数还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超市、连锁店、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等进行周转,几乎没有十分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结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就更没有了。物流标准化的运作相互之间缺乏交

流合作,协调性差,依然还在传统体制的框架中进行。另外,农业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滞后,同样也是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之一。 2、物流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低。 农村的信息网络落后,缺乏有效的信息向导,虽然涉农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从总体上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远不够健全缺乏快捷、灵敏、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而且农村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标准的信息队伍,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无法真正到达农业生产者,农业物流的流向、流动都有很大的盲目性。 3、宏观调控和物流政策尚不到位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缺失,很多地方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物流作业无法规范,物流需求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物流企业对物流外包的盈利难以预期,市场难以达成物流合约。而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农村物流的发展,当前措施还比较模糊,加上农村物流市场尚不成熟,多无序竞争、不公平竞争层出不穷,正规的农村物流企业在市场中无所适从,也得不到政策的有效保护,从而制约了农村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金融等服务尚未健全。 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物流需求点多面广、规模小,面向农村物流的金融等服务容易出现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都

省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标准【模板】

XX省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标准 (试行)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是支撑农村物流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乡物资双向便捷流通、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省农村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基础薄弱、站场设施简陋、服务功能单一,亟待规范、提升。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交办运﹝2016﹞139号)精神,加快我省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特编写本标准。《标准》对我省农村物流网络三级节点即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的定义、功能、选址原则、站内布局原则、设施构成和建设要求、设备配备要求等,提出了规范要求。《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依据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指南》和部颁标准《JT/T 402-2016 公路货运站站级标准及建设要求》,并参考了外省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省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即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的定义、功能、选址原则、站内布局原则、设施构成和建设要求、设备配备要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件 ——GB/T 28581 通用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 ——JT/T 402-2016 公路货运站站级标准及建设要求——《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交办运﹝2016﹞139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四好农村路”督导考评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农村物流试点(县市区)分拨中心推荐性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农村物流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在农村地区,为生产、销售农产品及农村居民生活和其

农村物流配送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物流配送实施方案 篇一:农村淘宝项目实施方案 宁国市农村淘宝村站建设实施方案 村站建设价值实现 1、通过新农村项目,培养农民网络购物的认知和习惯; 2、从地方特色农产品切入,促使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 3、依托县服务中心,建立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和售后服务支持中心。 4、建立完善的县村物流网络,构建网货下乡和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基础物流通路; 5、探索农产品的产业挖掘、产品溯源、包装、物流配送体系,并协助打造宁国特色农产品品牌。 6、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构建农村支付、账户、理财解决方案,农村信用消费和融资解决方案。 为了共同实现以上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真正价值,村站建设是一个重要实施步骤。宁国一共103个行政村,按照80%

的覆盖率,20XX年全年实现80个村站建设。 一、村站选择 1、村点所在位置最好为聚集中心,一般是小卖铺或小 超市 2、村点能提供10—15平方米的场所用于装修和放置设 备 3、交通便利,物流可以正常输送。 4、这个村店具备合适的村站服务人员。 5、周边人口密度较高。 二、村站服务人员选择基本条件 1、 2、村点代购员本人有网购经验,能帮助操作买与卖。村点代购员具有服务村民的意识(村淘项目本身是一项便民服务) 3、 4、 5、村点代购员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愿意长期合作有足够时间为村民服务 三、村站建设过程中风险把控 1、村站建设过程中按照标准筛选。 2、条件成熟。 3、需要实地考察。

4、地段和人员首要条件,代购员是否合适大于一切。 5、太过于关注地段,忽略代购人员的能力 备注:村站建设过程中,政府推荐,阿里把控与筛选。选点之后的需要硬件必备条件: 1.4兆以上的网络,电路电源准备好 2.支付宝和淘宝账号统一,并且实名认证。(如果有营业执照,必须受益人,负责人保持一致的支付宝账号和淘宝账号) 3.提供正反面复印件1分,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有营业执照) 4.签署征信授权书,并且线上确认。 5:支付宝预存一千元保证金和对应的采购资金。 6:电脑电视只能用来办公,不能用来私用,需要保管好。 四、村站建设时间表 基于村站建设的条件和村站服务人员的选择问题,村站建设按照以下5个批次分别于20XX年指导建设完成。1,第一批 第一批12个村站和服务中心同时启动,按照东南西北的方式来分区,每个镇最好能够有一个。第一批村站建设于20XX年2月15日前完成。 2,第二批

关于全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3

关于全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现状的 调研与思考 今年7月25 日至8月7日,经研室组织人员到县供销社、县商务局、县交通局、泷泊镇、五里牌、尚仁里等单位就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了全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现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就如何发展我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形成了初步的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现状 我县辖15个乡镇场,195个行政村,总人口18.3万人。地貌以山地为主,大体呈“九山半水半分田”格局,是集双牌水库水淹区、林区于一身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9年,我县被列入了全省薄弱与空白县经营服务网络建设重点县。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我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1、交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共投资3126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909.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142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通畅率达72%。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及客运班线通达日趋完善。全县拥有二级客运站1个,还建成了江村、茶林、五里牌、理家坪4个五级客运站。全县有县内班线32 条,农村客运班车95余车辆,乡镇班车通车率100%。195个行政村中有95个已达通班车,通达率达44%。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基本形成。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运输难、行路难”的局面大为改观,过去农民靠“肩扛手提”等方式出行、赶集已退出历史舞台,初步构建起农村交通运输网络,

为农村现代物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物流网络建设有所发展。我县非常重视物流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农资配送、“万村千乡”等惠民工程。截至2011年7月底,我县引进配送企业家,注册资金达到万元;共建成标准化乡镇农家店251家,村级农家店家;其中日用品店185家,农资店66家,新增加营业面积11540平方米。标准化农家店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村级覆盖率达到了75%。农资、日用品配送率分别达到60%和40%,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开展有序,全县已有42个“家电下乡”销售网点通过备案审核,其中县城17个,乡镇25个,有效地延伸了家电销售配送网络,初步形成了以承办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农业重点乡镇村组的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购买放心而价实的农资商品。 3、农副产品流通日趋顺畅。农村的主要产出是农副产品,农民的重要增收点来自农副产品。建设农副产品流通平台是解决农副产品“卖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对全县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全面规划调整,投入万元,对江村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梧江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北竹木批发市场进行了改扩建。2010年又申报新建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别是:城北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江村农产品批发市场、何家洞紫金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理家坪农产品批发市场、麻江洪水岭农产品批发市场、尚仁里农产品批发市场。供销社等相关部门积极指导群众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抱团优势,做到资源、信息共享,促使农副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率大幅提升。据统计,2010年入社农户比同等条件未入社农户的农副产品销售率高出

顺丰快递物流课程设计SF的全国网络节点整合

顺丰快递物流课程设计SF的全国网络 节点整合 1 2020年4月19日

4.1 SF的全国网络节点整合 4.1.1 基于快递网络节点的SF资源整合 4.1.1.1 基于快递网络节点的SF资源整合背景分析 1.SF快递网络节点整合的低碳目标 低碳快递的本质,就是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在SF系统的反应阶段中,SF能够经过修改快递网络节点优化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应对额外的碳变量对其设施场所、运输和分拨中转的影响。另外,网络节点整合还能够优化网络节点的作用和规模、运输选项和服务水平等。SF快递网络节点整合模型因此将考虑到基于碳的参数,同时满足有关总成本、效益和服务水平实现的目标。 1)系统经济效益 系统经济效益是SF快递系统在服务水平一定的前提下,追求成本最低,并以此来实现系统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快递网络节点的整合实现低碳化,我们追求的是“减碳增益”。 我们经过整合SF快递网络中服务辐射范围重复及服务水平偏低的中转节点,达到SF网络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大大减少SF成本以及多余的碳排量。 2)社会效益 2 2020年4月19日

追求社会效益是要求在SF快递系统规划设计中应考虑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源节约等因素。在低碳化理念指导下的SF 网络节点整合不但能够为SF带来巨大的企业经济效益,还为社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环境效益,达到SF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 3)SF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SF在全国32个省市区内建立了基层营业网点2500多个,经过建立两级中转模式,兼顾网点覆盖范围、密度和中转层级,实现了快件的整体流转时效。可是我们发现,SF快递各区域的效益与集团整体的效益并不总是一致的。我们整合SF各区域网络节点的目的就是利用“低碳”桥的作用,将SF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结合起来。4)SF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世界范围内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要求也日益严格。随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公司将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付费。减少SF企业的碳足迹将成为SF一项不可回避的义务。SF也能够经过减少环境排放物“足迹”,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 2.SF快递网络节点整合的现状分析 3 2020年4月19日

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研究

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研究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能够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和储存,确保农用物资及时供应,还可以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使城乡物流协调发展。在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中,如何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发展农村物流的关键。 标签:农村物流体系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农村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新兴领域,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同样极具发展潜力。抢先布局农村物流市场,构建农村物流产业链,将是今后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高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为农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使其朝着现代物流方向有序发展。建设现代农村物流体系,有利于打破地域观念和各自为政的小农经济意识;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壮大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民及时了解市场的行情,掌握供求平衡;有利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普及和推广。 1 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本质透析 1.1 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的长期增值过程,所以资源要素能否有序高效的流动,将是农业生产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而过去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成本高,环节多,流动缓慢,体系不健全,服务混乱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发展,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障碍。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生产的市场反应速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库存数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销售利润,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要求和社会需要的科学有效的全面的体系。 1.2 现代农业有三部分构成,一是种植养殖业,二是农产品加工业,三是农村现代商贸业。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应服从于、服务于以上三个方面,统称为现代农村物流。 2 现代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重点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组成一个强大的经济共同体,保证产业链条上各方的利益均衡发展。当下,农业产业链的确得以延伸和发展,但产业链中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2.1 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竞争无序,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产业链及其龙头企业的弱质性。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农业龙头企业虽然最具发展潜力,但因其事关“农业”而显得相对弱势。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企业协会发展也非常滞后,由此导致了现阶段龙头企业自身规模小、实力弱,与国外的龙头企业相比,差距较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