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中药药性简易记忆法

(完整版)中药药性简易记忆法

(完整版)中药药性简易记忆法
(完整版)中药药性简易记忆法

中药药性简易记忆法

中药有共性,这是普遍性;有个性,这是特殊性。认识每一个问题都要如此,所谓“知常达变,融会贯通”。如花升、子降这有其普遍性的一面,然而有“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诸子皆降,蔓荆子独升”之殊。诸如此类问题,要辩证地认识,要以中药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药性为依据,适当地选择记忆方法,以达到灵活记忆的目的。

五行配属法

五色如五味入五脏五体,如味苦色赤入心入血脉。现将五行学说在中药学中的具体应用,距离如下:

1.色:五色入五脏之病

色白入肺(气),多治肺经疾病。如白芨补肺生肌、白前降

气化痰、白芥子豁痰下气、桑白皮泻肺平喘、

白果敛肺定喘、石膏清肺泄热、贝母止咳化痰;

其他如桔梗、杏仁、薤白、海浮石、茯苓、海

蛤壳、荸荠、沙参、麦冬、白芷、葱白等色白

入肺能治疗肺经之病症。

色青入肝(筋)多治肝经疾病。如青黛清肝泻水、青皮疏肝

理气、青蒿清泄肝胆、青礞石镇肝止痉;其

他如青箱子、柴胡、青梅、茵陈、桔叶、胆

矾、青防风、绿升麻、淡子芩、香橼、竹茹、

桑叶、木贼、蜈蚣、青木香等均色青入肝能

治疗肝经之病症。

色赤入心(血),多治心经疾病。如红花活血调经、丹参养

血安神、活血调经、赤芍活血凉血、朱砂镇

心安神、鸡血藤补血行血、丹皮活血凉血;

其他如苏木、生山楂、血竭、紫草、赤小豆、

茜草、绛香、月季花、凌霄花、红枣等均色

赤入心,能治疗心经之疾病。

色黄入脾(肌肉),多治疗脾经疾病。如黄精补脾润肺、黄

芪补中益气、升阳益胃、陈皮健脾理气、燥

湿化痰;其他如谷芽、麦芽、鸡内金、炒白

术、伏龙肝、乌药、党参、石斛、玉竹、饴

糖等均色黄入脾能治疗脾经之疾病。

色黑入肾(骨髓),多治疗肾经疾病。如熟地滋阴补肾、玄

参滋肾阴、清肾火、黑芝麻补益肝肾、乌

须黑发、女贞子补肝益肾、滋阴养血;其

他如阿胶、首乌、血余、五味子、山萸肉、

锁阳、仙茅、苁蓉、旱莲草、杜仲、巴戟

天、狗脊等均色黑入肾能治肾经之病症。

2.味:无味入五脏,治五脏之病

辛入肺,主治肺卫表证。如解表药中麻黄、桂枝、荆芥、防

风、羌活、白芷、细辛、生姜、薄荷等均有发散解

表之功。

酸入肝,主治肝肾病变及滑泄之证。如白芍养血柔肝、

缓急止痛、木瓜舒展筋脉、山萸肉补肝益肾、

涩精止遗;其他如五味子、乌梅、金樱子、覆

盆子等均味酸收涩能涩精止遗。

甘入脾,主治脾胃之病变。如甘草健胃调中、缓急止痛、

大枣健脾补中、饴糖补虚建中;其他如党参、

蜂蜜、谷芽、麦芽、黄芪、黄精、玉竹等均为

味甘补中之品。

苦入心,主治心经病变。如黄连泻火解毒、莲心清心安

神、牛黄清心解毒;其他如焦山楂、黄芩、黄

柏、龙胆草、苦参等均有苦寒泻火之功。

咸入肾,主治肾经病变。如咸苁蓉补肾温阳、盐杜仲补

肾壮腰、昆布、海藻利水消肿等。

上面是从色、味两个方面根据五行配属关系来记取药性,其他如形、质等方面也可以自己去演绎;同时,除入脏入体外,也入腑、入五官等,总之,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五行学说这个工具。

药物尚有寒、热、温、凉之别,如同一味苦,如黄芩则清肺,黄柏则坚肾,黄连则清心,大黄能通下,柴胡能升清,龙胆草能泻肝;同一味咸,泽泻则泻而不伤阴,苁蓉则温补肾阳,海藻、昆布则消而软坚,鹿茸则补肾壮阳,此皆气味同而功异,因此要将四性结合无味灵活运用才能对症下药,要到病所。

异部擅长记忆法

这是根据不同的药用部分所特有的功效来记取药性的方法。如要用植物的根茎叶花籽仁,动物的内脏组织器官等都具有其不同的功效。“质轻上行入心肺,质重下行入肝肾,中空发汗内攻实,枝达四肢皮行皮,为心为干走脏腑,枯燥入卫润入营,上下内外以此分,气血亦以类相从”,药用部位不同,其功效亦异。知其不同药用部分的擅长功效,也是记取药性的一种方法。

1.中空发汗:麻黄、木贼、紫苏梗、荷梗、葱白、蝉衣、藿梗、升

麻等。

2.以枝达枝(以尖达尖):桂枝温通四肢,桑枝祛肢臂之风湿,笋尖

透脓排毒,桂枝尖直达指尖,甘草梢达茎止痛。

3.以皮行皮:大腹皮、桑白皮、地骨皮、茯苓皮、生姜皮、黄芪皮、

冬瓜皮等均能行肌表皮之水气。象皮敛疮收口、鸡皮被皮长肉。

4.以心清心:莲子心、连翘心、竹叶心、麦冬心等有清心泻火、宁

心安神之功。

5.以仁润肠:柏子仁、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松子仁、桃仁、

杏仁、栀子仁等。

6.以藤通络: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天仙藤、中华常青藤、忍

冬藤等;

7.以子名目:决明子、青箱子、覆盆子、枸杞子、车前子、菟丝子、

女贞子等

8.梗能理气:苏梗、荷梗、薄荷梗、藿香梗、香薷梗等

9.叶能发散:苏叶、桑叶、荷叶、荆芥、薄荷叶、藿香叶、香薷叶

等。

10.根多补益:人参、黄芪、当归、沙参、太子参、西洋参、熟地、

白术、白芍、山药、棉花根、何首乌、玉竹、天冬、麦冬、百合、明党参等药物皆以根入药,在补益药中占相当比例。

11.刺善祛风:楤木祛风活血,五加皮散风湿、强筋骨,木瓜舒筋活

络,海桐皮祛风通络,苍耳子散风去湿、利窍。

12.以脏补脏(以腑补腑):鸡肝、羊肝能养肝明目,猪肠合黄连制成

脏连丸治肠风下血,猪腰合杜仲治肾虚腰痛等。

上面十二条仅为举例,尚可不断总结发西现,如以络通络之丝瓜络、桔络;以节治节之松节、杉节、甘草节;以核治核之荔枝核、桔核等等。动物类药物均可以补益或治疗人体相应部位,如虎睛可明目,虎骨能强筋,狗胃治胃寒。

现代医学也开始此项工作的研究,如骨宁、肝宁、眼宁、康得灵、胎盘组织液、大脑组织液等均是取法于以脏补脏的原理。也有特殊性,如有的对全身起治疗作用,有的不一定是治疗对应脏腑组织器官,如鹿角、鹿茸能补肾壮阳,兴奋阳道,猪蹄、猪肺能生乳通乳,兔脑能催产等

顾名思义法

这是通过药名来记取药性的方法。

1、辛荑:辛能散入肺,肺开窍于鼻,“荑”古代之洟即鼻涕,故

辛夷合言之,主宣通鼻窍,治鼻渊脑漏之证。

2、木贼:“木贼多服伤肝”,肝属木,贼即偷的意思,木贼久服、

多服可劫伤肝阴。

3、苋菜:苋即见的意思,故治目盲、目赤之证。

4、续断:筋骨断之能续。肝主筋,肾主骨,故补肝肾,强筋骨,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断无续之意,妇人胎漏,用此安胎止漏则血断胎安。

5、骨碎补:骨碎能补,肾主骨,故能补肾强骨,活血祛风。

6、夜交藤:夜交则安眠之意,故有养心安神之功。

7、月月红(月季花):妇人月经按月而至,月月见红,故有调经

活血之功。

8、淫羊藿:羊吃次草,性欲旺盛,可知有补肾壮阳之功,故善治

阳痿不举、精冷不育之证。

9、益母草:妇人经产多用,故有益母之义。

其他如何首乌、脱力草(即仙鹤草)、黄疸草、腹水草、接骨木、接骨仙桃草、益智仁、锁阳、防风、王不留行、番泻叶、寒水石、龙胆草、决明子、夜明砂、木通、通草、千年健等都有与其名相应的作用。

音同近义通法

音同近义通法是以药名的同音或近音字来记取药性的方法。

1、藁本:通“高本”,人之高本在颠顶,故善治颠顶之头痛

2、泽泻:通“择泻”,具有有选择的泻邪的作用,故泻浊而不泻

清,利水而不伤阴

3、磁石:通“滋石”,石,五行属水,与肾配属,故有滋肾之功,

主治肾虚之耳鸣

4、椒目:通“交目”即水肿貌。故善利水消肿

5、萆薢:通“痹解”,即能解除风湿之痹痛

形态象征法

1.人参:人参其形象人,人以元气为本,故人参大补元气

2.葫芦:行似大腹水胀,故善能行水消肿

3.钩藤:形似四肢抽搐,故善平肝熄风

4.狗脊:形似狗脊椎,故善补骨壮肾

5.肉苁蓉:形似外肾,故善补肾壮阳

6.菟丝子、鱼鳔胶:形如肾精,故能填精益肾

7.补骨脂:形似内肾,善温肾壮阳

8.松节:形似肢节,能治“百节之风,风虚,脚痹疼痛”

9.夏枯草、荆芥穗:取其穗,治头风

10.百合、象贝:象肺治肺

11.酸枣仁:色赤象心治心

因地取效法

知其所产之地所生之所,即能明了其功效。如

1、长于阴寒背阳之地,多能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如黄连、凤尾

草、七叶一枝花、龙胆草、石斛、平地木、白毛夏枯草等

2、长于水泽湖沼之地,多能利水渗湿,如车前子、白茅根、泽泻、

浮萍、茭白、水蜈蚣、芦根、瞿麦、萹蓄等

3、长于海滨大洋之中,多能软件散结,如牡蛎、海带、蛤壳、昆

布、海藻、海浮石等

因时取效法

根据药物生长季节不同而有不同的功效,如

1、夏令暑热之时,多祛暑化湿之品,如西瓜(西瓜翠衣)、荷叶、

青蒿、扁豆、百合、藿香、佩兰、绿豆等

2、秋冬收藏之时,多寒凉、滋补之品,如冬桑叶、菊花、莱菔英、

女贞子、黄精、玉竹、枸杞子、生地、首乌等

人与自热是相对应的,在不同的季节能相应地出现不同药物,以适应人体治病之需要,这种记取方法,可以掌握不同季节的用药方法,如夏月感受风寒之邪,不用麻黄而用香薷,这时香薷是茂盛之季,随时可取,以适应治疗之需。“夏枯之草,夏收之尤,半夏之生,曲麦之成,皆得火土之气而能化土。秋英之菊,秋蝉之鸣,感金风而能治风。凌冬不凋者如黄柏、栀子、麦冬,得寒水之气而清热。先春而发者如梅花、升麻、柴胡秉甲木之性而能生升”

因质取效法

根据药物质地来掌握同质药物的共性,如

1、质重多降,主镇逆下坠:代赭石、青礞石、磁石、珍珠母、牡

蛎、朱砂、水银、金箔等金石介类药物

2、质轻多升,主升浮发散:马勃、薄荷、桑叶、荆芥、苏叶、蝉

衣、木贼、代代花、豆蔻壳、绿梅花等花叶类药物

3、诸子多降,主泄降下气: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王

不留行子、冬葵子等

4、花善解郁,主升主散:绿梅花、代代花、玫瑰花、茉莉花、川

朴花、辛夷花、合欢花、佛手花、砂仁花、豆蔻花、菊花、凌霄花等

5、虫类之品,多能搜剔风邪,解痉止搐:蜈蚣、全蝎、僵蚕、地

龙、蘄蛇、乌梢蛇、地鳖虫等

6、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补精血:羊肉、鹿角胶、鱼鳔、燕窝、龟

板胶、鳖甲胶、阿胶、淡菜、鸡子黄、猪脊髓等及动物类药物属内脏组织器官者

7、炭善止血,止泻:血余炭、侧柏炭、藕节炭、炮姜炭、炒山楂、

棕榈炭、百草霜、地榆炭、蒲黄炭等

歌诀记忆法

趣味记忆法

简单记忆中药学--中药学最简单的记忆方法

简单记忆中药学--中药学最简单的记忆方法

辛温解表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之痛。 辛夷:散风祛寒,宣通鼻窍。 辛凉解表 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

阳止泻。 柴胡:疏散退热,升阳举陷,疏肝解郁。 升麻:发表透疹,升阳举陷,清热解毒。 清热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火,散淤结。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清热燥湿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青蒿:退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降火。

清热凉血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清热解毒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连翘: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消痈散结。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痈排脓。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疏风散热。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中药药性歌诀

中药药性歌诀 (一)解表药 1麻黄辛温,解表发汗。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2桂枝辛甘,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3紫苏辛温,表寒可用。解毒安胎,行气宽中。 4生姜解毒,温中止呕。解表散寒,温肺止嗽。 5香薷味辛,化湿和中。解表发汗,利水消肿。 6荆芥辛温,透疹止痒。祛风解毒,止血消疮。 7防风辛甘,胜湿止痛。祛风解表,止痉可用。 8羌活辛温,祛风胜湿。解表散寒,头痛更适。 9白芷解表,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鼻窍能通。 11藁本辛温,除湿止痛。祛风散寒,头痛常用。 12苍耳子温,宣痹止痛。发散风寒,鼻窍亦通。 13辛夷性温,发散风寒。性能通窍,善治鼻渊。 14薄荷辛凉,风热疏散。头目咽疹,行气舒肝。 15牛蒡苦寒,宣肺祛痰。利咽透疹,毒解肿散。 16蝉蜕透疹,利咽开音。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17桑叶苦寒,风热疏散。清肺润燥,明目清肝。 18菊花平甘,风热疏散。清热解毒,明目清肝。 19蔓荆子苦,风热疏散。清利头目,头痛能安。 20柴胡苦辛,疏肝解郁。解表退热,阳升陷举。 21升麻解表,透疹力强。清热解毒,举陷升阳。 22葛根透疹,解肌退热。升阳止泄,生津止渴。 (二)清热药 23石膏甘寒,止渴除烦。清热泄火,敛疮宜煅。 24知母甘苦,泻火清热。生津润燥,止咳止渴。 25芦根利尿,止呕止咳。泻火除烦,生津止渴。 26天花粉寒,泻火清热。消肿排脓,生津止渴。 27竹叶平淡,利尿除烦。清热泻火,上下焦安。 28栀子解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出血能安 29夏枯明目,眩晕头痛。清热泻火,散结消肿。 30决明子寒,眩晕可煎。明目清肝,润肠通便。 31黄芩止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亦适。 32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渴疮适。 33黄柏苦寒,解毒疗疮。清热燥湿,带下称王。 34龙胆苦寒,泻火肝胆。清热燥湿,目赤黄疸。 35苦参味苦,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带下尤适。 36银花苦寒,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疮痈能克。 37连翘苦寒,热清毒解。疏散风热,消肿散结。 38穿心凉血,消肿燥湿。清热解毒,虚寒不适。

400味中药速记药性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1) 人参:[歌诀]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褐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歌诀]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歌诀]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歌诀]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歌诀]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当归:[歌诀]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白芍:[歌诀]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勺:[歌诀]赤勺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歌诀]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熟地:[歌诀]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冬:[歌诀]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冬:[歌诀]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歌诀]黄连味苦,泻心除言,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歌诀]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歌诀]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歌诀]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nu胃痛,火降小便。 连翘:[歌诀]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石膏:[歌诀]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滑石:[歌诀]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贝母:[歌诀]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大黄:[歌诀]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逐水,疏通便闭。 柴胡:[歌诀]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前胡:[歌诀]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升麻:[升麻]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桔梗:[歌诀]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紫苏:[歌诀]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麻黄:[歌诀]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葛根:[歌诀]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薄荷:[歌诀]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防风:[歌诀]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荆芥:[歌诀]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 细辛:[歌诀]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痛关,风湿皆用。 羌活:[歌诀]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独活:[歌诀]独活昕哭,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知母:[歌诀]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白芷:[歌诀]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派脓通用。 藁本:[歌诀]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香附:[歌诀]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乌药:[歌诀]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枳实:[歌诀]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白蔻:[歌诀]白蔻辛温,能祛瘴翳,温中行气,止呕和胃。 青皮:[歌诀]青皮苦温,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3天可以全部背完中药的记忆法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寒药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中焦) +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 穿心莲 +凉血,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利咽 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 +消肿 马勃 +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 鸦胆子 +截疟,腐蚀赘疣 白头翁 +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4)清热凉血药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 玄参 +泻火解毒,消痈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赤芍 +止痛,清泻肝火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 +定惊 (5) 清虚热药

中医经脉中药归经歌诀

十二经脉中药归经歌诀+牙齿归经及用药+分类用药歌+五脏六腑用药简诀+ 一些虫石的药性+《引经药概述--引经药歌诀》+《经络药诀》 十二经脉中药归经歌诀 手少阴心经歌诀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合来大有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手太阳小肠经歌诀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 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必须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足太阴脾经歌诀 补脾人参绵黄芪,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泻脾之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滑石玄胡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足阳明胃经歌诀 补胃必须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芪,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温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和大黄,多加石膏泻更急。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及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手厥阴心包经歌诀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手太阴肺经歌诀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苑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黄芪更参苓。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蒄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萎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足厥阴肝经歌诀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足少阳胆以歌诀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凉用竹茹与黄连;用改善皆同肝经。 手少阳三焦经歌诀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芪;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12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梔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岀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中药学的特殊记忆方法

中药学的特殊记忆方法 完整版中药学歌诀 一)中药七情歌 ) 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需它药配;相反增毒要记牢,七情配伍真奥妙。 (二)用药禁忌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独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三)解表药 外感表证, 解表为先。 表证辨寒热, 用药分温凉。 辛温以发散风寒, 辛凉以疏解风热。 麻黄散风寒而平喘利水, 桂枝解肌表而温经通阳。 荆芥发表祛风,初起疮疡并治。 防风祛风胜湿,肢体疼痛能疗。 羌活祛风除湿以通痹, 苏叶利气和中而宣痰。 蝉蜕宣表透疹、解痉退翳, 薄荷疏风解表、利膈清咽。 蔓荆子疏风以清头目, 牛蒡子泄热而利咽喉。 宣表清络以桑叶, 疏风明目用菊花。 柴胡和解少阳之枢,疏肝解郁; 葛根透解阳明之表,散火升津。 表解里和,治当慎始。 (四)清热药 里热之证, 用药当清。

苦寒、甘寒、咸寒,药性有别;泻火、救津、解毒,治证不同。 石膏清胃经高热烦渴, 知母清肺经燥火烦蒸。 黄连泻心,苦燥湿而寒胜热; 黄芩泻肺,上凉膈而下清肠。 栀子泻三焦湿热之蕴结, 黄柏泻肝肾壮火之有余。 玄参咸寒,软坚增液, 生地甘寒,凉血救津。 赤芍药、牡丹皮,凉血热以祛瘀,白薇草、地骨皮,退虚热而除蒸。 清热解毒银花为先, 透热散结连翘为良。 毛冬青活血通脉宜首选, 穿心莲清热燥湿用为先。 解暑湿以莲叶, 透暑风用青蒿。 察热邪之所在,审津气之盛衰,才能切合病情,药皆中肯。 (五)泻下药 实热可下, 实水可攻。 便秘津枯, 只宜润滑。 大黄苦寒泻热,泄气血而推陈致新;芒硝咸寒软坚,攻燥实而逐积清肠。 郁李仁通便利水, 火麻仁滋养润肠。 甘遂泻水逐饮而解毒, 牵牛峻利二便兼杀虫。 用毒药以攻邪。 药量必须谨慎。 (六)治风药 风分内外, 药治不同。 外风宜散, 内风宜熄。 五加皮祛风湿以壮筋骨, 威灵仙宣经络而散风寒。 防己利关节,治热痹水肿; 木瓜舒筋络,疗湿痹拘挛。 独活胜湿祛风,并治腰膝痹痛;秦艽宣络疏风,兼除劳热骨蒸。

中药学歌诀

中药学歌诀 总论部分 一、中药学发展歌 神农本草后汉成,别录梁代陶宏景,新修本草唐苏敬,嘉佑补注宋苏颂,本草纲目明时珍,学敏拾遗启前清,近年中药大辞典,载药五千七百零。 二、中药炮制歌 炮制目的不一般,加工方法亦多端,使药洁净漂飞洗,便于制剂烘淬煅,制止减低毒烈性,煨炒去油随药变,改变药性增疗效,加辅料炙有多般.酒炙升提姜温散,入盐走肾能软坚,去燥和中米泔炙,加醋止痛且注肝,乳炙润枯并生血,蜜炙和缓又益元,陈壁土炙补中州,酥脂涂烧易脆断。 三、药当忌火歌 雷丸冰片与麝香,海金朱砂桂雄菖,研末服用方为妙,见火失效令人伤。 四、药当去毛歌 石韦狗脊与申姜,杷叶更有绒毛长,均宜去毛堪入剂,不尔射肺咳难当。 五、四气歌 寒热温凉为四气,寒凉属阴温热阳,大热口渴阳盛病,清热泻火用寒凉,形寒肢冷真阴症,急投温热助真阳,掌握四气阴阳理,临床自然有主张。 六、五味歌 能收能涩本是酸,苦泻燥湿又能坚,咸能软坚并能下,和缓补益须用甘,辛能行散发肌表,淡味渗利功偏擅,此是五味各所主,当与四气一同参。 七、升降浮沉歌

质地轻虚浮而升,沉而降者体必重,寒凉无浮热无沉,酸苦咸降辛甘升,升浮属阳发肌表,沉降为阴泻里功,此为升降浮沉义,更参炮制配伍中。 八、十二经引经药歌 太阳小肠与膀胱,藁本羌活是本乡,阳明大肠并足胃,葛芷升麻石膏当,三焦胆肝心包络,少阳厥阴柴青良,少阴心肾连独主,太阴肺脾桔芍苍。 九、七情合和歌 相须同类不可离,我之佐使为相使,恶者劫夺我之能,畏者是受彼之制,相反两者不可合,制彼之毒杀之势,独味使者为单行,七情合和审所适,十、十八反歌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萎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一、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十二、妊娠禁忌药歌 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磠砂干漆蟹甲爪,地胆茅根与蟅虫。十三、产后禁药歌 产后最忌吃生梨,栀子芩连大不宜,黄芪腻膈麻黄烈,冷物伤脾清无益,若

中药药性400味口诀大全1-100

中药药性400味口诀大全,赶紧收藏吧!1-100 00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00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00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00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00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006.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007.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008.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009.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010.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011.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012.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013.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014.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015.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016.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017.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018.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019.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020.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021.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022.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023.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024.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025.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026.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027.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028.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029.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030.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031.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痛,疏筋活血。032.独活甘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033.知母味苦,热可能除,骨蒸有汗,痰嗽皆舒。034.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035.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去,风邪可屏。036.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037.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038.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039.枳壳微温,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040.白蔻辛温,能去瘴翳,益气调元,止呕和胃。041.青皮苦寒,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042.陈皮甘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043.苍术甘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去瘴翳。

中药药性口诀大全

中药药性口诀大全 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荣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36.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37.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38.枳壳微温,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39.白蔻辛温,能祛瘴翳,益气调元,止呕和胃。

中药综合口诀

1、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 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 3、中药采收 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 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 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 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 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 动物入药也讲法, 捕虫秋季与春夏, 初春与秋桑螵蛸, 蝉蜕最多秋交夏; 蛇蜕皮在五六月, 鹿茸春天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 冬季驴皮质最佳; 矿物入药随时有, 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4、中药存放加工 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 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 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 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 芳香油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5、经营销售 价格循环三两年,市场规律细端详, 高出低进多种植,不随大流是内行, 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6、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有方法,酒醋蜜汁水为辅;稻麦土石皆可用,水火修制有技术; 液体固体辅料全,保证疗效去毒副; 发芽发酵制曲霜,生熟怪味都可除。 7、中药药性 :中药讲性又讲味,四气寒凉兼温热;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沉浮要掌握; 诸药归经有讲究,五脏六腑莫弄错; 毒性剂量要弄清,望闻问切细选择。 8、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更讲究,内服外用煎散丸; 寒凉病症用温热,辩证施治才全面; 男女老幼各不同,须使畏杀恶和反; 饭前饭后及妊娠,应用之法说不完。 8.1 十八反药歌 反药十八要记牢, 半芦贝蔹芨背乌; 藻戟芫遂叛甘草, 各参辛芍反藜芦。 畏反之说历史长,深入研究不轻否。 8.2 十九畏药歌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稜; 川乌草乌不爱犀,人篸最怕是五灵; 官桂善于調冷气;却怕石脂来相逢。 十八十九反与畏,经验不足莫乱用。 8.3 妊娠禁忌药歌 蚖班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和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别小看这短短的一句诗,其实它帮你记住了很多内容。 “四大怀药在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 含有油室的药:“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血竭的性状鉴别可归纲为:“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腔,香像苯甲酸”。 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可归纳为:“倒卵似花瓶。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拨开花托后,内有小瘦果。包有黄绒毛,美人把衣脱”。 蕲蛇的性状鉴别为:“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连珠佛指甲”。 性状鉴别的内容在教材里有好长的一段,就不用我说了吧,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 名称有“子”,却非种子的果实类药有:“牛郎织女会,鹰蛇也起舞”。即牛蒡子、栀(织)子、女贞子、金樱(鹰)子、蛇床子、枸杞(起)子、五(舞)味子。执考经常出现类似这样的题,要是再考到的话,想想牛郎和织女吧! 某些比较枯燥乏味的语句可用联想法来记忆: 何首乌有云锦状花纹,我们可以联想到“乌云”。 商陆有罗盘纹,联想到“商人用罗盘,不然没方向”。 银柴胡有珍珠盘,联想到“银色的珍珠盘”。 十字花科植物含有芥子苷,联想到圣经中的“十诫(芥)”。 樟科植物肉桂,可联想“獐肉”。 肉桂主产广西,广西的简称不就是“桂”吗? 水龙骨科植物石韦,想到“水滴石穿”。 山东(鲁)、河南(豫)主产金银花,不妨想想“路遇(鲁豫)金银,好爽啊!” 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参环毛蚓,联想“广东——深(参)圳”。

新编药性赋医考必背

1、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此类专长 散寒发汗邪去体康 麻黄解风寒表实之证,平喘利水, 桂枝去汗出表虚之疾,温经通阳。 防风胜湿、祛风而解痉, 荆芥疏风、止血而消疮。 解表通阳用葱白, 温肺止呕以生姜。 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紫苏可用于胎动不安。 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香薷最宜夏日着凉。 藁本祛风胜湿,止痛于巅顶, 白芷消肿排脓,去疾于阳明。 羌活祛风湿,上身最有益, 苍耳通鼻窍,除痹以利行。 柽柳可透疹止痒, 辛夷疗鼻渊头痛。 2、辛凉解表药 疏风散热性味辛凉 温病初起风热所伤 清头目利咽喉无如薄 荷, 解热毒消咽肿首推牛 蒡。 蔓荆子治头痛,目赤多 泪, 浮萍草消水肿,祛风止 痒。 桑叶明目清肺热,凉血 止血, 菊花明目息肝风,解毒 力强。 发表解肌、解热生津, 葛根见功于脾胃,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柴胡奏捷于少阳。 豆豉解表除烦,单用力 弱, 升麻清热解毒,多入复 方。 蝉蜕退目翳,息风止痉, 木贼愈眼疾,止血见长。 须知:薄牛蝉葛升浮能 透疹外出, 葛根升麻柴胡可 升举清阳。 3、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性皆寒凉 气分邪盛唯其可攘 石膏除烦止渴,外用须 煅, 知母滋阴润燥,脾虚忌 尝。 芦根生津,奏止呕除烦 之效, 花粉止渴,入消肿排脓 之方。 除烦利湿,栀子可凉血 解毒, 清肝降压,枯草除郁结 诸伤。 鸭跖草解热毒,通淋利 尿, 寒水石入气分,水火之 伤。 除烦利尿以竹叶, 清肝退翳用青葙。 谷精草疏风明目, 密蒙花清肝目朗。

4、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最苦寒 湿热诸证服之立安泻火解毒芩连柏共效, 肝胆邪盛龙胆草功专。 止血安胎,去肺热宜黄芩, 攻毒疗疮,清中焦需黄连。 黄柏走下焦,去湿热而泻相火, 苦参洗肤疾,利小便而除黄疸。 5、清热凉血药 发斑吐衄邪入营血 苦甘咸寒凉血清热欲透疹解毒以紫草,用清心定惊以犀角。 养阴生津,生地疗烦渴多饮, 滋阴降火,玄参可解毒散结。 赤芍祛瘀止痛,可泻肝火,丹皮活血散瘀,亦退虚 热。 6、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多用广 热毒诸证癌肿虫伤 治肺痈用鱼腥, 疗肠痈须败酱。 利咽消肿,祛痰散结于 射干,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宜 牛黄。 公英疗乳痈兼可利湿, 地丁解蛇毒善治疔疮。 大青叶凉血消斑,解毒 力胜, 板蓝根功效略同,散结 见长。 马齿苋主热痢之有血, 白鲜皮除皮肤之湿痒。 青黛凉血散肿,清肝胆 郁火, 熊胆明目止痉,消痈肿 毒疮。 轻宣疏散,疗时疫多用 金银花, 清经通络,除热痹取效 忍冬藤。 连翘消痈散结,常与双 花并用, 豆根利咽消肿,每与射 干同行。 治痢、截恶疟、蚀赘疣, 取鸦胆子, 除湿、利关节、解梅毒, 用土茯苓。 散痈消疮,拳参祛湿常 用, 清肝明目,秦皮治痢见 功。 半边莲愈毒虫所伤,浮 肿之疾, 穿心莲疗温病初起,湿 热之证。 马勃止血,清肺利咽, 蚤休散肿,息风定惊。 除肠痈入红藤有回春之 妙, 疗乳疾加漏芦乃举手之 劳。 山慈菇有消恶疮之功, 白头翁为治毒痢之药。 垂盆草可消痈散肿,利 湿为最, 金荞麦宜清肺化痰,健 脾功高。

2017民营连锁中医机构经营模式设计研究

2017年民营连锁中医机构经营模式研究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政策可谓是密集出台,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态度愈发明晰,支持力度也愈发加大。 《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2015-2020)》描绘了中医药服务大健康的产业之路,明确提出了扶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中医药总产值达到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近1/3,截止至2015年底,全国中医医疗机构4649个,中医类医院3966个,中医类门诊1640个,中医类诊所40888个。中医诊所占全国诊所比例约为1/5.年均增长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力争超过5.5亿人次。 中医类医疗机构属于整体行业中的下游产业。 中医类医院和门诊部、诊所的收益率分别为3.2%、11.62%、17.59%,规模越小,成本控制好,收益率越高。 【云南圣爱】 创始人刘琼,成立于2005年1月,汇聚十余大中医学术流派掌门人、传承及继承人,25个学术传承工作室,69个名医工作室,438名老中医,在昆明、武汉、成都、南京等地开设了22家分馆。目前每年服务人数超过130万。 圣爱模式: 融合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中医治病、中医养生、中医教育、中医研发及中医文化。 -中医治病:圣爱目前在云南省民营中医机构中名医数量居首、中药饮片调剂配方量第一。秉持医药结合、以医促药,业务收入中75%为中药饮片收入。 -中医养生:发展周边养生保健产品组合。 -中医教育:70%为大医院的退休专家,其余医生采取代教模式培养新人。每年投入16万元用于奖励代教医生及学习能力突出的新人。 -中医研发:集团下属的医药零售连锁公司曾为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十强。由药向医而优化组合。

史上最全《中药配方大全》

集医药大全 目录 药物药性效 (2)

药性口诀 (3) 解表方剂类 (5) 清热方剂类 (6) 泻下方剂类………………………………………………………………………… 11 和解方剂类………………………………………………………………………… 13 温经方剂类………………………………………………………………………… 16 消导方剂类………………………………………………………………………… 20 止血方剂类………………………………………………………………………… 20 理气方剂类………………………………………………………………………… 21 止呕降逆方剂类…………………………………………………………………… 22

安神方剂类………………………………………………………………………… 24 祛风化湿方剂类…………………………………………………………………… 24 活血方剂类………………………………………………………………………… 26 镇痉方剂类………………………………………………………………………… 28 止咳化痰方剂类…………………………………………………………………… 30 止痛方剂类………………………………………………………………………… 32 化湿利水方剂类…………………………………………………………………… 34 补益强壮方剂类…………………………………………………………………… 37 治痈疡方剂类……………………………………………………………………… 42 驱虫方剂类………………………………………………………………………… 44

其他方剂类………………………………………………………………………… 44 现将药物药性疗效药性口诀列下: 1. 发散风寒药;麻黄、根、桂枝、肉桂、紫苏叶、梗,细辛、防风、荆芥、生姜、干姜法、炮姜、葱白、辛夷、 2.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旁子、蝉蜕桑叶、葛根花、 3. 祛风湿药:姜活、独活、五加皮、木瓜、威灵仙、白芷、秦艽、豨签草、苍耳子、桑枝、臭梧桐、 4. 清热凉血解毒药:石膏、菊花、知母、柴胡、银胡、白薇、决明子、夏枯草、栀子、芦根、牛黄、玄参、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头翁、与齿苋、柴草根、青葙子、西瓜、虎耳草、 5. 泻下药:大黄、芒硝、香泻叶. 6. 润肠药:大麻仁、黑芝麻、蜂房。 7. 消化药:山查、麦芽、谷芽、鸡内金、神粬、建神粬、午时茶、莱菔子、白萝卜. 8. 芳香化混药:霍香、佩兰苍术、白术厚朴、白豆蔻、缩砂仁。 9. 利水渗湿药:茯苓、茯神、泽泻、车前子、茵陈蒿、冬瓜皮、金钱草、竹茹、竹沥、款 冬花、滑石、薏苡仁、防已木通、灯心草、柴菀、百部、佛耳草、胖大海。

中药炮制同临床疗效间的关系论述

中药炮制同临床疗效间的关系论述 摘要:中药炮制属于我国传统制药技术,涉及到中药炮制工艺理论,规格标准等方面,同中药饮品临床治疗作用发挥关系密切。本文在阐述中药炮制与药性的关系基础上,从中药饮片的纯净处理、水处理、加热处理、毒剧中药炮制等几个方面对中药饮片在不同炮制方法下临床疗效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中药炮制;临床疗效;中药药性;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药制剂调配不同需求,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制药技术,俗称炮炙,修治或者俢事。炮制目的是使中药饮片的质量得到提高,以提高饮片临床治疗效果。 1 中药炮制与药性的关系 中药药性指的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这些具体内容。中医中药治疗疾病就是要利用药性的偏性来治疗机体的阴阳偏盛或者是偏衰。中药饮片寒温不适对药物疗效会带来很大影响,为使饮片药性增强或改变,可以通过不同炮制方法来实现:例如:黄连本身苦寒,姜汁制后,苦寒之性被中和,能有效避免治疗中对胃的副作用。而黄连用胆汁制后,苦寒之性则会更强。很多中药饮片在炮制后性味会改变,会扩大饮片用途。例如:生黄柏能清下焦的湿热,经过酒炙,饮片作用向上,可以用于清上焦湿热。采用辅料对中药进行炮制,还能够使饮片作用的趋向发生改变,如饮片醋制后入肝,盐制后入肾,蜜制后入脾。同时辅料炮制后,饮片的作用范围也会出现变化,如益智仁本身可以入脾、肾两经,经过盐制后则主入肾经。下面我们对具体炮制同饮片临床疗效关系进行分别阐述。 2 不同炮制方法同临床疗效关系 2.1 纯净处理同临床疗效关系 中药饮品源自天然动植物及矿物质全体或者部分组织,在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掺杂有一些非药用部分或是杂质。而纯净处理就是使中药饮片达到纯度标准一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如黄连及丹参在处理中应先洗净再入药;全蝎及海藻需先经过漂洗去除多余盐分;麻黄须将根茎分开分别入药,麻黄根伪麻黄碱是主要成分,止汗作用强,麻黄茎枝麻黄碱是主要成分发汗功能强,两者药理作用截然相反,不能混淆。 2.2水处理同临床疗效关系 中药饮片水处理是要让饮片更清洁软化,以利于切制及粉碎,使药物毒性减低。在中药饮片中,多数有效成分都同水有一定亲和作用,如有机盐、无机酸、生物碱盐、小分子的蛋白质及挥发油等都是易溶或可溶于水的。如槟榔坚硬,只有在水润后才能够进行切片操作。但浸泡超过10天,槟榔碱会流失到水中,使槟榔驱虫作用降低约1/3,因此要确保槟榔驱虫效果,应采用包润软化方法。因此在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宁要三分欠,不要一分过”的炮制理论,这样才能确保饮片临床治疗效果。 2.3加热处理同临床疗效关系 对中药饮片进行加热处理能够使药物毒性得到消减或消除,或是将饮片有毒成分转化成治疗成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加热的过程中,如饮片有毒成分及治疗成分两者不相同,加热后能去除毒性成分。例如巴豆加热后能够去除巴豆素,干漆焖煅成炭后,漆粉毒性会祛除。斑蝥中斑蝥素在治疗瘰疬、瘿瘤同时对皮肤及胃黏膜会产生刺激作用,据相关研究斑蝥素服用30毫克,人就会死亡,米炒后能够让部分斑蝥素升华,使治疗指标控制在治疗含量内。 中药饮片在加热处理后,还能够让饮片有效成分发生变化,演变出新的治疗效果,如延胡醋制后,游离的生物碱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生物碱盐,饮片镇痛作用增强。槐米蒸制后能控制高血压,炒炭后鞣质含量提高,止血效果增强。 2.4毒剧中药炮制同临床疗效关系 毒剧饮片炮制后毒性成分含量会大大降低,半夏生用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会导致腹泻、呕吐等毒副作用,而白矾制后,半夏上述毒副作用都呈现阴性,使半夏在有效成分保留的同时,临床效果大大提高;附子、乌头炮制过程中,如长时间泡漂能够使毒性成分大大降低,在其基础上加辅料将其煮至中间没有白心,附子毒性生物碱要降低约80%,且生品内乌头碱

中药学药性口诀记忆—利水渗湿

中药学药性口诀记忆—利水渗湿 中药学药性口诀记忆—利水渗湿药1、利水渗湿猪苓:利水渗湿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茯苓健神)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薏苡仁:健泻除痹清脓(异人间歇出屁清脓)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泽泻泄热) 2、清热利水 通草:清热利水通气下乳(通草通气下乳)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茵陈利湿退黄) 3、利尿通淋 车前子:利尿通淋清肺化痰渗湿止泻明目 车前子:清痰渗泻明(车前轻弹深写明) 滑石:利尿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清热收敛 滑石:清暑热收敛(化石清暑热手链) 广钱草:利尿通淋清热除湿(光线清湿热) 连钱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连钱草:清热解毒瘀肿(连线死鱼肿) 金钱草:利尿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金钱草:退毒肿(金线退毒肿) 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石韦:凉止咳(石猬两只壳) 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灯心清心烦) 4、利尿通淋 海金砂:利尿通淋止痛(海金砂止痛) 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去买破铜镜) 木通:利尿通淋泄热通经下乳(木桶谢经乳) 冬葵子:利尿通淋润畅通便下乳(冬葵润下乳) 6、利尿通淋 扁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扁蓄杀虫痒) 地肤子:利尿通淋祛风止痒(弟妇去疯痒) 荜薢:祛风湿利湿浊(逼姐疯湿浊) 中药学药性口诀记忆—芳香化湿药1、燥湿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厚朴行气消喘)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草蔻行气温呕)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苍术:健祛发明(苍竹捡去发明)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曹国稳重弹虐) 2、化湿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砂仁:行气温泻胎(杀人性起问邪态) 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白蔻性起问纸偶) 广藿香:化湿解暑发表止呕(广货结束发飙偶) 佩兰:化湿解暑(佩兰化湿解暑) 中药学药性口诀记忆—温里药1、散寒止痛

药性赋(中药药性口诀)

药性赋 寒性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就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血、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肝心,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又闻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淫羊藿疗风寒之衄,石韦通淋于小肠、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毒热杀虫于贯仲。金铃子治疝气而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白鲜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旋覆

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忧。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涩精而虚汗收。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若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葶苈泻肺喘通水气。此六十六种镪性之寒者也。 热性 药有温热,又当审详。欲温中以荜茇,用发散以生姜。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劳瘵,更壮元阳。原夫川芎祛风湿,补血清头,续断治崩漏,益筯强脚。麻黄表汗以疗咳逆,韭子壮阳而医白浊。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观夫川椒达下,干姜暖中,胡芦巴治虚冷之疝气,生卷柏破癥而血通。白术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菖蒲开必气,散冷,更治耳聋。丁香快脾胃而止吐逆,良姜止心气痛之攻冲。肉苁蓉填精益肾,石硫黄暖胃驱虫。胡椒主去痰而除冷,秦椒主攻痛而去风,吴茱萸疗心腹之冷气,灵砂定心脏之怔忡、盖夫散肾冷、助脾胃,须荜澄茄,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白豆蔻治冷泻,疗痈止痛于乳香,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岂知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祛、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

药性赋中药药性口诀

药性赋 寒性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血。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肝心,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又闻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淫羊藿疗风寒之衄,石韦通淋于小肠。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毒热杀虫于贯仲。金铃子治疝气而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白鲜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忧。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涩精而虚汗收。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若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葶苈泻肺喘通水气。此六十六种镪性之寒者也。 热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