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中国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行业黑龙江黑河市TOP10企业排名

2014年中国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行业黑龙江黑河市TOP10企业排名

2014年中国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行业黑龙江黑河市TOP10企业排名
2014年中国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行业黑龙江黑河市TOP10企业排名

论农业和工业的关系

工业和农业的博弈 ——读《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于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的讲话。它的基本思想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苏为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它的基本精神是独立自主,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它系统的论述了建国初期农业与工业,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和指导方针,是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其中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任何国家都是经过农业社会才逐步进入工业社会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更是如此。而且中国当时拥有近5亿人口,新中国政权要想稳固,必须解决这五亿人的吃饭问题。所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多次提到。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注意发展农业。社会主义的伟大导师列宁也敏锐地发现了农业的重要性。他曾经说过,“要发展经济,必须发展农业。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必然带来工业情况的改善”。 我十分赞同他们的看法。我认为,农业是一切产业的基础。农业是吸收工业品的市场,并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如果农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品的市场就打不开,同时,工业的原材料供应业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工业就没有办法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农业的发展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给了。五亿人也就稳定了”(毛泽东语)。如果农业发展不好,人民的温饱无法得到满足,那么不但工业无法发展,社会秩序也将陷入一片混乱。所以,毛泽东等人才会不断地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工业作为大部分国家的支柱产业,一直处在核心位置。特别是重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关乎国家安全与前途命运。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是无法战胜新兴的工业国的。一个重工业薄弱的国家,即使取得了独立,也无法捍卫革命胜利的果实。当时中国虽然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但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的敌视与封锁,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发展重工业,巩固国防,打破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跷跷板” —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化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在近代以来就如何实现工业化,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都未取得显著地突破。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受苏联的影响,我国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比例失调,这促使了毛泽东等党内人士思考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所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我觉得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就好比跷跷板的两头。当我们在重工业这一边放了过多的筹码,跷跷板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这便如同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受苏联影响,过重强调重工业的发展所造成的错误。同样的如果我们在轻工业和农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同样造成工业化落后。 那要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要想能够很好地维护跷跷板平衡,促近两者的和谐发展,就只有两者并举。即在已有的现状之下,加重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入,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还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从而促使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对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更深刻透彻的分析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农、轻、重三者之间发展关系的理论。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同时要“注重农业、轻工业”,“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这就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指明了方向。 由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薄弱的经济基础未能解决“两个矛盾”,毛泽东指出,以工业化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毛泽东同志认为,重工业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重工业发展了,才能为农业、轻工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新的技术、新的设备,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而为了真正使我国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快些,毛泽东同志既总结了前苏联的教训,也结合了我国的经验,指出:“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这也就是说,在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以发展农业、轻工业为出发点。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则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帐是不合理的。因此,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因此,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加重的结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也可以积累,但是,在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轻工业、农业积累得更多更快些。”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

2017-2019年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精编+解析版)

2017-2019年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人口 〖2017年高考真题〗 (2017年江苏卷)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读图题】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 2.【人口流动特点】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 (2017年天津卷?节选) 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1)【人口迁移的原因】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4分) (2017年海南卷)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測,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人口的分布】该国可能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 2.【人口数量的变化】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2017年江苏卷)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的人口问题】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14.【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2018年高考真题〗 (2018年天津卷?节选) 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工业和农业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工业和农业 一、选择题 读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四大工业基地特点及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重工业基地——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B.乙:轻工业基地——原料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缺乏 C.丙:综合性工业基地——水源缺乏,市场狭小,且生产技术落后 D.丁:轻工业基地——缺乏国内外市场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 2.从地理位置分析,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口的区位优势是 A.矿产丰富,工农业发达,工矿产品出口量大 B.临近港澳及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C.土地面积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 D.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市场、腹地广阔 【答案】1.A 2.D 【解析】 1.读图可知,甲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为我国重工业基地,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乙为京津唐工业基地,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丙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地处东南沿海,水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丁为珠江三角洲,靠近东南亚,有国家政策支持。故本题选A。

2.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口的区位优势主要是长三角经济圈,市场、腹地广阔;上海矿产资源不丰富,距离港澳及东南亚较远,土地面积不广阔。故本题选D。 2016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鼓励新一轮的大开发”,这是长江经济带战略最重要的要求,是制定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图中节点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节点城市都位于长江与支流的交汇处 B.成都与合肥两城市的城市形态相同 C.节点城市都是省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相同 D.节点城市通过河流连接成网 4.长江经济带形成的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A.长江巨大的内河航运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5.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是 A.加强长江中游水土保持林建设B.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C.大力开发上游矿产资源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答案】3.B 4.A 5.C 【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一级节点城市包括杭州,杭州位于钱塘江入海口,不位于长江与支流交汇处,A错;成都和合肥所在地区,地形平坦,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均为团块状,B对;节点城市中包括宁波等非省级行政中心,C错;节点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

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依存关系 摘要:无论社会怎样进步,生产怎样发展,农业是基础这一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是不会改变的。本文将对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三产业的地位、作用等进行分析,以研究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关键词:农业地位、作用、工业化、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依存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替代计划经济体制, 日益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同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逐步下降。据此, 有人认为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 应改变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 按市场竞争原则, 优先发展那些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一些地方在土作中, 甚至把农业放在末位。如何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基础地位, 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虽然我们必须承认在封建社会,农业不但是整个经济的基础,而且还是整个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主导力量。然而,工业革命以来,这一切却犹如往日黄花,再难寻觅。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要靠农业生存,农业仍旧还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但也只是基础而已,至于主宰整个经济的荣耀,则早已让位给新生的用钢铁武装起来的工业了。 但我们也应该认清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远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养活并发展了人类,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基础作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料,为工业品提供重要的市场,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富余的劳动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相当多的资金积累。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三大产业的关系呢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加强农业放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是正确的。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离开了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现代化,农业也无法实现现代化。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解决工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工农业经济更快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正确的方针是,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而不能把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先后发展的关系。 三大产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大产业的现状: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农业在中国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远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养活并发展了人类,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理解这个“基础”呢?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重工业中的橡胶工业、化学工业(如硝酸甘油的生产)等所用的原料来自农业;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烟酒业等所用的原料也来自农业。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农村既是重工业商品的广阔市场,也是轻工业商品的广阔市场。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以上缴农业税的方式直接国家积累资金,还通过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间接地为国宾积累了相当多的资金。农业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实到了国民经济的其他劳动部门。农业也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在出口商品构成上,工业品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但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仍占重要地位。农业在商品出口创汇方面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其次,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事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第三,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我国的自立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如果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过多依赖进口,必将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政局变化,势必陷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第四,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20世纪后半叶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兴,无从谈百业之兴,农民不富,难保国泰民安。13亿人口的中国,如果农业发展上不去,恐怕谁也不敢打保票,中国人不会饿肚子。面对国际竞争,中国民族工业的底牌,是背靠农村这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没有农民增收作支撑,扩大内需战略便如同沙中建塔、纸上谈兵,中国经济迟早会有逆水行舟,不进反退的风险。我们同样也难以想像,未来中国能够在城乡二元化、工商业发达农业羸弱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强国之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如果让农业拖了后腿,最终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快。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

中考地理农业工业交通专题练习题

20XX年中考地理农业工业交通专题训练 较快。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 位于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是( A ) A.重庆、武汉 B.京津唐 C.包头、太原 D.鞍山、本溪 2.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呼和浩特纺织工业应为( B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铁路运输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读我国部分地区铁路分布图,回答3---4题。 3.从上海到兰州走便捷的线路,依次经过的铁路枢纽有( A ) A.徐州、郑州、西安 B.南京、济南、郑州 C.西安、南京、徐州 D.南京、武汉、洛阳 4.下列铁路线附近,既有观光、文化旅游景点,又有沙漠探 险内容的是() A.沪杭线一京沪线一京哈线 B.陇海线一兰新线—南疆线 C.浙赣线一湘黔线一贵昆线 D.陇海线一宝成线一成昆线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5省市,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后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读下图,回答5---6题。 5.下列环渤海经济区的港口中,位于渤海沿岸的是() A.天津、青岛 B.烟台、大连 C.秦皇岛、天津 D.秦皇岛、烟台 6.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缺乏煤、铁和石油资源 B.水陆交通不便 C.开发较晚,工业基础不好 D.水资源短缺 7.导致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因素是() A.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 B. 平原为主地形 C.发达的内河航运 D.欧洲人的生活习性 二.填图题。(16分) 1.下图为美国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在北美洲,与美国相邻的发达国家是。 (2)美国的硅谷位于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谷地,图中,(填代号)表示城市旧金山。 (3)美国农业实行地区生产专业化,美国西部面积最大 的农业带是。 (4)美国有三大工业区,C 、B 位于工业区,D 位于工业 区,E 、F 位于工业区,D 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5)美国经济的头号产业是。 2.读中国农业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图中的粗线A 为我国一条重要的等降水量线,其数值是毫米,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这条线的(东南部或西北部)。(2分) (2)由图中可知,我国的主要粮食 作物是和。(1分) (3)我国水田和旱地农业的分界 是(山脉)—(河流)。(1分) (4)我国的糖料作物是和,除了这两种经济 作物外,还有哪些经济作物?(2分) (5)种植业主要分布在A 线的(东南部或西北部),这种布局的原 因。(2分)

2019-2020年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二)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三)

2019-2020年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二)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三) 1、中国的人口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 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⑴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⑶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④人口老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补充]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有六个方面的特点:①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②城市化发展较快。③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④老龄化进程加快。⑤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⑥家庭户规模继续减小。 2、中国的民族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第三节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1、中国的农业 主要内容见已发的农业相关内容补充 ⑴种植业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

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能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工业、农业、交通

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能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用得越来越多,电能的生产和使用规模,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交变电流比起直流电流来有许多优点.交变电流可以利用变压器升高或者降低电压,可以驱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感应电动机.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的产生 使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随着线圈的转动而摆动,并且线圈每转一周,指针左右摆动一次.这表明转动的线圈里产生了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流. 线圈abcd在磁场中转动时,它的ab边和cd边切割磁感线,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在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在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时,各边都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这样的位置叫做中性面。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因此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图中标a的小圆圈表示线圈ab边的横截面,标d的小圆圈表示线圈cd边 的横截面.设线圈平面从中性面开始转动,角速度是ω.经过时间t,线圈转过的角度是ωt,ab边的线速度v的方向跟磁感线方向间的夹角也等于ωt.设ab边的长度是L,磁感应强度是B,ab边中的感应电动势就是e ab =BLvsinωt.cd边中的感应电动势跟ab边中的大小相同,而且两边又是串联的,所以,这一瞬间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e=2BLvsinωt. 令E m =2BLv,我们得到 e=E m sinωt.(1) 式中的e随着时间而变化,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数值,叫做电动势的瞬 时值,E m 是电动势能达到的最大值.上式表明,电动势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 如果把线圈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实验证明,在只含有电阻的电路中,适用于直流电路的欧姆定律也适用于交流电路.设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R,则电流的瞬时值 i=e/R=(E m /R)sinωt, 其中E m /R为电流的最大值,用I m 表示,于是有 i=I m sinωt.(2) 可见,感应电流也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这时,电路的某一段上电压的瞬时值同样是按着正弦规律变化的,即 u=U m sinωt.(3) 其中电压的瞬时值u=iR′,电压的最大值U m =I m R′,R′是该段电路 的电阻.

农业、工业、交通

必修二农业、工业、交通 课程标准 1、掌握农业区位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2、掌握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因素。 4.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分布、生产特点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5.对比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6.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7.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8.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9.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10.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1.运用案例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 12.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13.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4.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1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6.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并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布局(位置)、兴衰的影响。 学习方法 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基础梳理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二是指农业与的相互关系。 2、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比较稳定,发展变化较快。 【针对训练1】、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和一定的,在、经济、科技、文化和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类型的标志:同一农业地域内,、、、发展

高考地理练习试题:中国的工业与农业

高考地理练习试题:中国的工业与农业 〔中国的农业与工业〕 红星中学乐建荣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图1为我国苹果主产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的苹果主产区要紧分布在〔〕 A 、河流沿岸 B 、高原、丘陵地区 C 、少数民族聚居区 D 、鲁、辽、陕、赣等省区 2.与图中西部苹果主产区相比,东部苹果主产区的 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C.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D.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 3.妨碍苹果浓缩果汁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原料 C.市场 D.交通 读图2,回答4--5题。 4、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以下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进展了氧 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 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回答6—7题。 6、这些企业在那个地方集聚的目的是 〔〕 A 、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B 、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C 、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D 、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7、当地电解铝工业进展的能源优势是 〔〕 A 、火电 B 、水电 C 、核电 D 、风能 读图3《我国冬小麦发育及收获进度图》,回答8—9题。 图1 图2

8、妨碍我国冬小麦分布区的发育期及收获进度不同的要紧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科技 9、关于图中处于冬小麦发育期及收获进度不同阶段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处于①阶段的地区,光热充足,人口稀少,冬小麦商品率高 B、处于②阶段的地区,水旱灾害对冬小麦生产威胁大 C、处于③阶段的地区,地形复杂是冬小麦生长最大制约因素 D、处于④阶段的地区,自然条件差,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低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10—11题。 10、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要紧缘故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11、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要紧是为了〔〕 A.调节大气湿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图4表示甲—己六种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右图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读图回答下面12—13题。 12、图4左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13、图4右图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左图中哪一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A、乙 B、丁 C、戊 D、己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图5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14—15题。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 间的关系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跷跷板” —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化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在近代以来就如何实现工业化,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都未取得显着地突破。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受苏联的影响,我国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比例失调,这促使了毛泽东等党内人士思考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所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我觉得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就好比跷跷板的两头。当我们在重工业这一边放了过多的筹码,跷跷板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这便如同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受苏联影响,过重强调重工业的发展所造成的错误。同样的如果我们在轻工业和农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同样造成工业化落后。 那要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要想能够很好地维护跷跷板平衡,促近两者的和谐发展,就只有两者并举。即在已有的现状之下,加重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入,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还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从而促使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对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更深刻透彻的分析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农、轻、重三者之间发展关系的理论。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同时要“注重农业、轻工业”,“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这就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指明了方向。 由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薄弱的经济基础未能解决“两个矛盾”,毛泽东指出,以工业化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毛泽东同志认为,重工业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重工业发展了,才能为农业、轻工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新的技术、新的设备,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而为了真正使我国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快些,毛泽东同志既总结了前苏联的教训,也结合了我国的经验,指出:“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这也就是说,在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以发展农业、轻工业为出发点。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则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帐是不合理的。因此,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因此,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加重的结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也可以积累,但是,在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轻工业、农业积累得更多更快些。”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

高考地理复习 中国人文地理 第3节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笔记归纳总结

第三节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1、中国的农业 主要内容见已发的农业相关内容补充 ⑴种植业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

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⑵林业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例如: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⑶牧业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⑷水产业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注意]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水产业分布受自然条件(主要是水域面积)、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②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专项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专项练习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农业的是() A.渔业 B.林业 C.采矿业 D.种植业 2.下列农业活动中,符合农业因地制宜的是() A.在西双版纳毁林开荒 B.在微山湖围湖造田 C.在西部地区垦荒种粮 D.在南方地势低洼区挖鱼塘养鱼,周围种植桑树 3.下列不属于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的是() A.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科技力量雄厚 B.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水电和农产品 C.天津和秦皇岛为沿海的重要门户 D.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较便捷 4.目前,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这里最有利的发展条件是() A.科技人才密集 B.城市环境优美 C.人口较多 D.自然资源丰富 5.下列工厂中,属于轻工业的是() A.机械厂 B.钢铁厂 C.自行车厂 D.拖拉机制造厂 6.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重工业的是() A.建材工业 B.食品工业 C.纺织工业 D.钢铁工业 7.“无农不稳,无粮自乱”说明() A.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只要农业发展,其他部门无所谓 C.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D.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8.造成我国西部和东部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 C.气温 D.地形 9.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 A.该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B.该地少数民族擅长种植牧草 C.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D.该地牧业发达,需要大量的饲料 10.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的是() A.产品更新换代快 B.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C.产业布局在接近消费市场的地方 D.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 11.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 ①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的地区②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区③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分布的地区④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14、广义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115、南方——水稻——大米;北方——小麦——面食 116、主要商品粮基地:①三江平原; ②松嫩平原;③洞庭湖平原; 117、纤维作物: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油料作物: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最大产区为广西;甜菜主要分布黑、吉、内蒙古和新。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等,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118、我国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主要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牦牛、藏绵羊等。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119、工业布局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20、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靠近棉花生产基地,如上海、天津、郑州、武汉等。毛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四大牧区。丝纺织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以苏杭最出名。 121、高技术产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制造业中的第一大部门。 122、“三横五纵”: 横:A京包-包兰线、B陇海-兰新线、C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纵:①京沪线、②京九线、③京哈-京广线、④太焦—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 123、交通方式的合理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空运;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公路、铁路;③大宗笨重货物——铁路、水运;④液体、气体——管道 编辑推荐:中国地理部分知识点汇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18讲__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教案]

第18讲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最新考纲】 1、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必要性; 2、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的地区分布 地区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 东部地区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林业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部地区畜牧业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水稻:秦岭—淮河以南 (1)主要粮食作物分布春小麦:古长城以北 冬小麦:古长城和秦岭—淮河之间 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疆 花生:山东、河南 油菜:长江流域 甘蔗:台湾、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区,四川盆地 甜菜:黑、吉、内蒙古、新 茶: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 3.面临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4.解决措施:(1)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3)科技兴农。 二、我国的工业 1.空间分布 (1)铁路沿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哈线等铁路沿线。 (2)河流流域:①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②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展地带。 ③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2.高新技术产业 (1)产业特点: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比例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2) 产业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点。 地区优势方向 沿海地区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重发展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国家的开放政策、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优势资源、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2)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