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无机化工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无机化工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无机化工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无机化工

工艺学试题选(无答).155doc

化学工艺学复习题 第一章硫酸 一、填空 1. 磁硫铁矿焙烧放热量比普通硫铁矿放热量。 2. 磁硫铁矿含硫量比普通硫铁矿。 3. 硫铁矿焙烧是反应。 4. 硫铁矿焙烧反应平衡常数,通常认为,所以决定生产能力。 5. 提高焙烧速率的途径: ①温度应:,为:。 ②硫铁矿粒度应:。 ③空气用量应:。 ④入炉空气氧含量应:。 6. 硫铁矿在焙烧阶段应生成SO2,而SO3是。 7. 沸腾焙烧炉的特点有:、、 、、、、维修方便。 8. 焙烧条件:炉床温度:℃;炉顶温度:℃; 炉底压力:kPa;出炉气含SO2:%。 9. 磁性焙烧就是控制,焙烧后使渣的主要成分为:。 10. 硫铁矿破碎程度不同烧出率不同,破碎矿的烧出率比浮选矿的烧出率。 11. SO2炉气除尘的设备有: 。 12. SO2炉气中的杂质有:。 13. 通常以%的浓硫酸为SO2炉气的干燥剂。 14. SO2氧化反应,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压力上升,平衡转化 率。 15. 为什么要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因为98.3%的浓硫酸

。 16. 吸收酸温越高则吸收率。 17. 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时的酸温是否越低越好? 。 18. 用发烟硫酸吸收SO3的过程为吸收。 19. 用发烟硫酸吸收SO3时的酸温要比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时的酸温。 20. 发烟硫酸吸收SO3的吸收率并不高(80%左右),生产中还需增加第二吸收塔,用 来进一步吸收SO3以保证吸收率。 21. 发烟硫酸对SO3的吸收率比98.3%的浓硫酸对SO3的吸收率。 22. 在发烟硫酸生产的第二吸收塔中,98.3%的浓硫酸吸收SO3后浓度变为:%。 23. 硫酸生产的尾气吸收工艺中应用最广的是法和法。 二、问答 1. 何为发烟硫酸?对98%的硫酸水溶液,若用SO3和H2O的摩尔分率表示,分别是多 少? 2. 工业上曾经氧化SO2制硫酸的方法有哪些?写出其主要反应式。 3. 可用于生产硫酸的矿石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4. 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焙烧硫铁矿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哪些? 5. 焙烧硫铁矿的主要副化学反应及其危害? 6. 焙烧硫铁矿的设备是什么?根据物料状态,设备内可分几个区域?各区域的物料特 点是什么? 7.根据焙烧目的,有几种焙烧方式?它们在控制“氧过量”上和主要产物方面有何不 同? 第二章合成氨 一、填空 1. 空气中含氨超过将使人窒息死亡。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 2. 合成氨的基本过程分为三步:,,。

制药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制药工艺学》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是()。 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新药审批办法 D.标准操作规程 2.药品是特殊商品,特殊性在于 ()。 A.按等次定价 B.根据质量分为一、二、三等 C.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D.清仓在甩卖 3.终点控制方法不包括()。 A.显色法 B. 计算收率法 C.比重 法 D. 沉淀法 4.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 A.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B.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C.温度降低,活性增大 D.开始温度升高,活性增大,到最高速度后,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5.中试一般比小试放大的位数是 ()倍。 ~10 ~30 C.30~50 ~100 6.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 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是()。 A.透析法 B.盐析法 C.离心法 D.萃取法 7.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的浓缩称 为()A. 高压浓缩 B.减压浓缩 C. 常压浓缩 D.真空浓缩 8.下列不属于氨基酸类药物的是 () A.天冬氨酸 B.多肽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 9.下列不属于多肽、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是() A.抽提法 B.凯氏定氮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福林-酚试剂法 10.下列属于脂类药物的是()。 A.多肽 B. 胆酸类 C.胰脂酶 D 亮氨酸 11.()抗生素的急性毒性很低,但副作用较多,另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A.四环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氨基糖苷类 D. β-内酰胺类 12.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发酵条件不包括()。 A.培养基及种子 B.培养温度及时间及通气量 D.萃取及过滤 13.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方法的是()。 A.贴壁培养 B.悬浮培养 C.直接培养 D.固定化培养 14.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菌种的主要来源是()。 A.细菌 B.放线菌 C.霉菌 D.酵母菌 15.将霉菌或放线菌接种到灭菌后的大米或小米颗粒上,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产生的分生孢子称为()。 A. 米孢子 B.种子罐 C.发酵 D. 试管斜面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教育技术学 0701班陈海玉学号:0756010111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课型:第三单元课题一 教学起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主要方式: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与药品:水电解器 13套(玻璃管中注满了 10%~15% 的 NaOH 溶液),启普发生器一套,锌,稀硫酸,火柴,烧杯,橡皮导管,尖嘴玻璃导管 多媒体材料:课件:( 1 )水的电解示意图( 2 )电解水实验的指导 文字资源:《初中化学新教案》中的“课外探究 三、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

是否有所不同呢?

(二)解决方法: 用实验验证 (生)猜想同或不同 (师)那么用什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实验 (三)学生分组实验(共 13个小组,每组 4 人,实验时学生只需插上电源即可) 展示多媒体指导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要学会运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 1 )两个电极,两支玻璃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个电极产生气泡,并且与正极连接产生的气泡慢,负极连接产生的气泡快。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玻璃上部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V 正极: V 负极 =1 : 2 。 (每次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后,点击多媒体出示答案。) (师)水通电产生气体是什么呢?是不是水蒸汽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 2 )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管中的气体被点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水蒸汽不能被点燃。

无机化学工艺学复习题

无机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烃类造气一般有三种方法,即、、。 2、写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其特点为、。 3、一氧化碳变化催化剂主要有:系催化剂、系催化剂、系催化剂。 4、根据气化剂不同,工业煤气可以分为四种、、、。 5、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燃料分区从上往下依次是、、氧化区、灰渣层,其中以层温度最高。 6、合成氨原料气脱硫方法根据脱硫剂状态可以分为脱硫、脱硫。 7、甲烷化法的基本原理用方程式表示是。 8、制半水煤气的工艺条件:三高一短:、、、。 9、煤气化的工业方法:其供热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即、、。 10、用于合成氨的原料可分为:、和其中初始原料包 括、、、、、。 11、烃类蒸汽转化反应最终可用来代表,其反应式 为、。 12、催化剂的条件一般包括:、和 13、催化剂中毒分为和其中硫可导致Ni中毒,而砷可导致Ni中毒。 14、一氧化碳变化工艺条件包括、、。 15、烃类蒸汽转化反应工艺条件包括、、、。 16、二段转化反应出口温度和一段转化反应出口温度一般分别为和 17、烃类蒸汽转化反应工艺条设备主要包括和。 18、烃类蒸汽转化反应工艺条设中的空间流速主要包括、、和 19、CO变换的反应中,分段冷却的方式可分为两种方式即为和 20、铜氨液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精制原料气方法,根据酸根不同,铜氨液可分为、和三种。 21、根据吸收剂性能不同,脱碳方法分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碳酸丙烯酯法属于者。 22、目前常用的碳酸钾法脱碳流程是吸收与再生流程。

23、低价铜离子和高价铜离子浓度的总和称为,二者之比称为。 23、原料气的最终净化方法包括、 和。 24、铜氨液吸的组成有、、和。 25、铜氨液吸的CO的基本原理为。 26、硫容量分为和。 二、选择题 1.半水煤气中(CO+H2)与N2的比例为()。 A.3.5~4.0∶1B.3~5∶1C.3.1~3.2∶1D.3∶1左右 2.甲烷化法采用的催化剂是()。 A.Cu B.Zn C.Fe D.Ni 3.氨合成采用的催化剂是()。 A.Cu B.Zn C.a-Fe D.Ni 4.氨合成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A.100℃以下B.100-200℃C.350-400℃D.400-500℃ 5.硫铁矿焙烧时的主要是设备是()。 A.转化炉B.煤气炉C.沸腾炉D.甲烷化炉 6.一氧化碳变换现在都采用加压变化,适宜的水碳比为()。 A.1B.2C.3D.4 7.中变流程中,气体被预热到多少℃后进入变换炉()。 A.100℃以下B.200℃C.380℃D.430℃以上 8、铜氨液中吸收CO的活性组分是()。 A.[Cu(NH)2]+B.[Cu(NH)4]2+C.NH4+D.Ac- 三、简述题 1、合成氨的原料有哪些? 2、简述氨合成的基本步骤.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 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 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 一种效应。 3、全合成: 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 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 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临时基团: 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 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分子对称合成法: 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 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 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 (1)工艺路线的简便性, (2)生产成本因素, (3)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 (4) 环境保护的考虑, (5) 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 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 答: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邵东十中谭慎之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是可知,标准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于是,新课程化学教学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认真钻研新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新教材重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的关系,所以它比原教材的化学知识量虽然减少了,但课本的“厚度”却反而增加了。鉴于教学计划给予《化学》教学课时的限制,为了不加重课堂教学课业的负担,而且为使教学内容更具弹性,所以新教材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绝大部分知识,都以“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等形式出现,不作为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教材内容包括五个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及方法层次。从教材的结构上,应突破重点,以重点带全面。比如对重点知识,结合科学发现的过程及化学史,讲清来源和应用范围,使学生掌握学习思路和方法,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学习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克服传统惯性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不要随意提高难度。事实上,新课程标准中有些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材中不是首次出现时一下子达到的,而是通过内容的延续逐步完成。如“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在必修2中只做一般常识性的了解,能用来解释一些粗浅的化学问题;系统的学习则要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从而完成课标的教学要求。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初探

一体化教学即“做中学,学中做”是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零距离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 “教、学、做一体化”就成了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也做过多种探索,如:加大实训课的课时比例、强化实训课的教学管理、建立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就总体思路上都没有突破传统的 “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是“平而不尖”.不可否认以前的教学方式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途径,但两者在时空上难以有机地结合.开展边教、边学、边做才能实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才是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变换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应用化工专业的教学应把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将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后备劳动力.因此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构建一体化课程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1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之一,涉及内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合成、尿素、三酸两碱等产品,内容广、工艺流程复杂、理论和实际生产联系紧密.如何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组织和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的学生现状,顺其自然,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真正需要的就业技能.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现代淮南安徽淮化集团、淮河化工等企业的化工生产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做一体化设计. 1.1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一体化 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 高技能型人才,是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因此,要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在我校2010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进本技能从事化工工艺已生产运行、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在课程标准制定中充分考虑到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建立实际生产概念,对原理与技术、生产工艺与系统、产品结构与效益的现代化生产观念,培养学生研究、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职业教育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在无机化工生产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讲授理论后,进行相应的实训项目、和仿真教学,这样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师到企业生产岗位实践,和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商讨,完成无机化工生产岗位核心能力工作分析表,然后在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针对工作分析表分解出任务表,确定无机化工生产的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主线,并据此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本人在讲解课程的时候采取项目化教学,把全书的内容分成三大模块:模块一、合成氨(包括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及氨得得合成) ;Vol.28No.9 Sep.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下) 2012年9月《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初探 刘 红 (淮南联合大学,安徽 淮南 232038) 摘要:本文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阐述了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标准制定, 设计了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关键词: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职业能力;基本结构;一体化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008-02 基金项目:淮南联合大学校级教研项目(JYC1204) 8--

无机化工工艺学习题资料(已修改)

一、选择题 1、合成氨原料气中的氮气来源于(C)。 A、气态烃 B、水蒸气 C、空气 D、氮的化合物 2、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气是(D )。 A、空气煤气 B、水煤气 C、混合煤气 D、半水煤气 3、合成氨生产要求半水煤气的成分中(H2+CO)/N2的摩尔比为(C )。 A、1.43~1.48 B、2.5~2.9 C、3.1~3.2 D、3.2~3.8 4、固体燃料气化是指用气化剂对燃料进行热加工,生产(C)的过程。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煤气 D、氮气 5、制气阶段,碳与蒸汽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B ) A、提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 B、提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C、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D、无影响 6、一氧化碳高温变换铁铬系催化剂还原前的主要成分是(),其活性成分是(C )。 A、FeCl3Fe2O3 B、FeO Fe2O3 C、Fe2O3Fe3O4 D、Fe3O4Fe2O3 7、一氧化碳低温变换铜锌系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其活性成分是(B )。 A、Cu2O Cu B、CuO Cu C、Cu(OH)2CuO D、CuCO3Cu(Ac)2 8、最适宜温度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可逆放热反应的速度常数K i与平衡常数K p随温度的升高,(A)。 A、K i增大,K p减小; B、K i减小,K p增大; C、K i不变,K p增大; D、K i不变,K p减小 9、蒽醌二磺酸钠法简称(A )。A、ADA法;B、Stretford法;C、PDS法;D、NHD法 10、能脱除“非反应性硫”噻吩的脱硫方法是(D) A、活性炭法 B、氧化铁法 C、氧化锌法 D、钴钼加氢脱硫法 11、采用以DEA为活化剂的热碳酸钾法脱除二氧化碳,需加入缓蚀剂(A )使设备不受腐蚀。A、NaVO3B、ACT1 C、KHCO3D、MDEA 12、铜氨液中高价铜离子具有(B )的作用。 A、吸收一氧化碳 B、稳定低价铜离子 C、稳定游离氨 D、稳定醋酸根离子 13、铜液再生时,利用一氧化碳的(A )作用来提高铜比。 A、还原 B、氧化 C、吸附 D、吸收 14、所谓催化剂的钝化是指已还原的催化剂与(A)接触前要进行缓慢氧化,使催化剂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的过程。 A、空气 B、原料气 C、水蒸气 D、气态烃 15、氨合成铁催化剂还原后的活性组分是(D )。 A、四氧化三铁 B、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单质铁 16、液氨储槽内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避免引起储槽爆炸,规定储槽内液氨存量不允许超过容积的(B )。A、70% B、80% C、85% D、90% 17、氨合成操作温度随催化剂型号而异,一般控制在(B )。 A、300~500℃ B、400~500℃ C、500~600℃ D、450~540℃ 18、下列物质中能使合成氨催化剂永久中毒的毒物是(C )。 A、CO B、H2O C、H2S D、CO2 二、填空题 1、合成氨过程中,要求半水煤气的组成满足:(H2+CO)/N2的摩尔比为3.1~3.2。 2、在间歇制气过程中,要求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吹出物量不应超过总入炉燃料量的4%,一般生产1 m3的半水煤气,约消耗0.9~1.05m3的空气。

无机化工流程题答题的必备知识:

一、无机化工流程题答题的必备知识: (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 ...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①研磨、粉碎;搅拌、振荡;逆流、沸腾炉。目的——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溶解速率),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溶解浸出率)。 ②加水溶解;加酸溶解;加碱溶解;有机溶剂溶解。目的——使可溶性金属(非金属)离子(或有机物)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补充: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 加快浸出速率的方法: 搅拌;固体的粉碎;增大溶液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等。 注意:多次溶浸或延长溶浸时间只提高浸出率不能提高浸出速率。 ③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就是为了除去 可燃性杂质。 ④煅烧、焙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2)分离提纯 ....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调pH值除杂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1)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2)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CO3、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②加入试剂除杂 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或使某物质受热 分解。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氏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受热易分解,温度不能太高。 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⑤控制压强:改变速率,影响平衡。 ⑥使用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 ⑦趁热过滤:防止某些物质降温时析出。 ⑧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⑨用有机溶剂洗涤的优点:a、减少目标物的溶解损耗(一般用75%的乙醇)b、增加有机杂质的溶解量c、由于有机溶剂易挥发,能使晶体快速干燥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KNO3)与带结晶水的(CuSO4、5H2O)物质。 ③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 3 、或含有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明显降低的分离。 ④重结晶(重复冷却结晶) (4)找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要点 a在流程中加入的物质,在后续步骤中会生产的可以循环利用(滤液、滤渣); b养成在流程上写出每一步的物质的习惯; c可逆反应往往有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的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30T14:46:36.70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俊梅 [导读]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河北省正定县第五中学王俊梅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1.1 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1.2 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1.3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1.4 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1.5 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2 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2.1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2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2.3 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一些教师仍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我们并不认为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就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有效的,但我们认为,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2.4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采用,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变革。然而在现实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中,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教师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3 新课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3.1 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动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2 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 3.3 信息化教学策略。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探究性教学策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化工生产技术复习题

化工生产技术1(无机部分)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无机化工产品中的“两碱”主要指的是纯碱和烧碱。 2.德士古气化炉是一种以水煤浆进料的加压气流床气化装置,该炉有两种不同的炉型,根据粗煤气采用的冷却方法不同,可分为淬冷型和全热回收型。 3.根据自控水平及维护炉内工作状况稳定的原则,一般循环时间为 2.5-3min 。 4.合成氨过程中,要求半水煤气的组成满足:n(CO+H2)/n(N2)=3.1-3.2 。 5.煤的气化是指利用煤与空气或水蒸汽进行多相反应产生氢气、一氧化碳的过程。5.固定床间歇气化过程中,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吹风阶段、一次上吹制气阶段、下吹制气阶段、二次上吹制气阶段、空气吹净阶段五个阶段。 6.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活性组分是镍,但其以氧化镍形式存在于催化剂中,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先用氢气或一氧化碳进行还原。 7.气体脱硫方法按脱硫剂的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法脱硫,一类是湿法脱硫。湿法脱硫可分为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与直接氧化法三类。 8.原料气脱硫的钴钼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由氧化钼和氧化钴组成。 9.湿法脱硫根据吸收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化学吸收法又分为中和法和湿式氧化法。 10.低变催化剂的主要毒物有:硫化物、氯化物和冷凝水。 11.工业上常用的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为溶液吸收法。一类是循环吸收法,另一类是联合吸收法,循环吸收法根据吸收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吸收法三种。 12.合成氨生产中原料气中二氧化碳的脱除往往兼有净化气体和回收二氧化碳两个目的。 13.目前常用于合成氨原料气精制的方法有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法和液氮洗涤法。 14.铜洗工艺流程由吸收和再生两部分组成。 15.甲烷化催化剂中的镍都是以NiO 的形式存在,使用前需还原为活性组分Ni 。16.合成塔出口气体中氨的分离方法分为冷凝分离法和溶剂吸收法。 17.氨合成塔通常由外筒和内件两部分组成。 18.目前常用合成塔塔形有冷管式和冷激式。 19.工业上,按降温方式不同,氨合成反应器可分为冷管冷却型、冷激型和中间换热型。 20.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放热、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需要催化剂才能以较快的速率进行。 21.氨合成反应过程中,升高压力、降低温度和减小惰性气体含量,平衡氨含量随之增加。 22.浓度为98.3% 的硫酸沸点最高,达338.8℃。 23.硫酸的工业生产,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即亚硝基法和接触法。 24.生产硫酸的原料主要有硫铁矿、硫磺、硫酸盐、冶炼烟气及含硫化氢的工业废气等。 25.硫铁矿的焙烧,主要是矿石中的二硫化铁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炉气。26.影响硫铁矿焙烧速率的因素有温度、矿料的粒度和氧的浓度。 27.沸腾焙烧炉的炉内空间可分为空气室、沸腾层和上部燃烧空间三部分。28.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器通常采用多段换热的形式,段间换热主要有间接换热式和冷激式 两种。间接换热又分为内部间接换热和外部间接换热。 29.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器中冷激方式有炉气(SO2)冷激、空气(O2)冷激两种方式。30.吸收工序的设备应由吸收塔、酸贮槽、泵和冷却器等组成。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优选.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学分数:3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从事化工生产工艺运行及故障处理、工艺流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化工工艺运行与技术管理的综合工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从事化工生产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课程之一。本课程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构成重要支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宗无机化工产品和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是支撑整个化工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产品的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既是发挥化学工程学的理论指导作用的重要成果,也是化学工程学发展的基础,其生产原理、生产工艺对其它化工产品和化工过程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课程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对化学加工工业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学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进、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通过介绍无机化工产品、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煤化工产品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使学生了解化学工业的特反应过程的反应规律、机理;引导学生正确化工生产理念,使学生掌握生产化工产品原料路线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最适宜的操作条件,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结构和材质,产品的质量控制;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等内容,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意识,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开发新化工产品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发展观的素养。 职业核心能力目标是: (1)能够对化工产品工艺路线分析与选择(2)能够分析化工生产影响因素(3)能够正确选择和操作生产 设备(4)能够组织生产工艺流程(5)能够规范地进行生产操作及控制(6)能够分析并解决反应中出现的问题(7) 理解“SHEQ”(安全、健康、环保、质量)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管理理念。 序号内容 单元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文化素质目标 01 第一章绪 论 了解煤、石油、天然气定义 及主要利用途径。掌握化工 生产过程的常用指标与经 济评价,掌握工艺流程的组 成与配置。 能够对工艺流程进行的 分析、评价与优化。 能关心国内、外科 技发展现状与趋 势,有振兴中华的 使命感与责任感, 有将科学技术服 务于人类的意识, 增强学生节约资 源,坏境保护意 识。 02 第二章 无机化工 单元工艺 了解气态烃类蒸气转化催 化剂,掌握甲烷蒸气转化的 生产方式、原料气的脱硫方 法、一氧化碳变换工艺、二 氧化碳的脱除方法、氨的合 熟练掌握脱硫和脱除二 氧化碳的一般方法,氨 合成工艺流程,甲烷蒸 气转化工艺流程。在合 成氨厂要学会分析常见 事故,了解主要设备功 能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学 习观、发展观,掌 握正确的学习方 法,学好化工生产

(完整版)制药工艺学元英进课后答案

第一章论绪 第二章1-1:分析制药工艺在整个制药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制药工艺学的工程性和实用性较强,加之药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流程多样,过程复杂。即使进行通用药物的生产,也必须避开已有专利保护,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制药工艺作为把药物产品化的一种技术过程是现代医药行业的关键技术领域,在新药的产业化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的生产过程的共性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包括制配原理,工艺路线和质量控制,制药工艺是药物产业化的桥梁与瓶颈,对工艺的研究是加速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2.提取制药、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的工艺特点是什么,应用的厂品范围是什么? 答:提取制药工艺的特点:以化工分离提取单元操作组合为主,直接从天然原料中用分离纯化等技术制配药物;应用的产品范围包括:氨基酸、维生素、酶、血液制品、激素糖类、脂类、生物碱。 化学制药工艺的特点:生产分子量较小的化学合成药物为主,连续多步化学合成反应,随即分离纯化过程;应用产品范围包括;全合成药物氯霉素,半合成药物多烯紫杉醇,头孢菌素C等。 生物技术制药工艺特点:生产生物技术制药、包括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核酸等药物。化学难以合成的或高成本的小分子量药物。生物合成反应(反应器,一步)生成产物,随后生物分离纯化过程;应用的产品范围包括:重组蛋白质、单元隆抗体、多肽蛋白质、基因药物、核苷酸、多肽、抗生素等。 1-3化学制药产品一定申报化学制药吗?生物技术制药产品一定申报生物制药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答:化学制药产品和生物制药产品均不一定申报化学药物和生物制药制品:

有些药物的生产工艺是由化学只要和生物技术制药相互链接有机组成的。如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首先是化学合成工艺,之后是发酵工艺,最后是化学合成工艺;有些药物经过化学合成工艺,最后是生物发酵工艺,如氢化可的松。 1-4从重磅炸弹药物出发,分析未来制药工艺的趋势。 答:重磅炸弹药物是指年销售收入达到一定标注,对医药产业具有特殊贡献的一类药物。未来制药工艺的趋势:(1)主要药物的类型将会增加(2)研发投入加大(3)企业并购与重组讲促进未来只要工艺的统一化(4)重磅炸弹药药物数量增加,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1-5世界销售收入排前十位的制药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类药物?采取的制药工艺是什么? 答:(1)抗溃疡药物(219亿美元),属于内分泌系统药物,采取化学制药工艺,(2)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药物(217亿美元),属于生物合成药物,采取生物技术制药工艺.(3)抗抑郁药物(170亿美元)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采用化学制药工艺(4)非甾体固醇抗风湿药物(113亿美元)属于生物制品,采用生物制药工艺(5)钙拮抗药物(99亿美元)属于化学合成药物,采用化学合成工艺(6)抗精神病药物(95亿美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化学制药工艺(7)细胞生成素(80亿美元)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化学制药工艺(8)口服抗糖尿病药物(80亿美元)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工艺(9)ACE抑制药(78亿美元)化学合成药物,化学制药工艺(10)头孢菌素及其组合(76亿美元)生物制品,提取制药工艺 1-6列举出现频率较高的制药工艺技术 答: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迅速,出现频率较高,该工艺包括微生物发酵制药,酶工程技术制药,细胞培养技术制药 1-7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今年来增长情况怎样? 答:随着现代科技技术改造和发展,世界正处于开发新药过程中,而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今年来增长依然迅速,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生物药物为人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复习题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复习 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绪论 1、无机化工生产中“三酸两碱”指什么 2、化工生产中的“三传一反”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世界上第一套合成氨工业生产装置是在_____年,______国家建成的。 4、目前中国的合成氨产量在世界排第____位。 第一部分煤气化 1、合成氨生产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大步。 2、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固定床间歇式生产半水煤气的过程中,吹风阶段进行的反应主要有哪些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考虑,如何降低吹风气中CO的含量 4、在固定床间歇式生产半水煤气的过程中,制气阶段进行的反应主要有哪些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考虑,如何提高水煤气中CO和H2的含量 5、试述固定床煤气发生炉中煤的分层情况,并简要说明各层可能有的作用或层内发生的变化。 6、试述固定床间歇式生产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分哪几个阶段详细说明为什么 7、在气固相反应的宏观动力学中,把整个反应过程分成哪五步当过程处于外扩散控制时,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最有利于改善过程进行的速度。 8、试述燃烧室的结构及作用。 9、试述废热锅炉和洗气塔的结构及作用 10、在固定床间歇式生产半水煤气的过程中,为什么提高吹风速度更有利于煤的热值利用 11、试述高炉温对半水煤气的生产有哪些有利的方面,同时又有哪些不利的方面 12、间歇式生产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的长短对生产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 13、试述固定床间歇式生产半水煤气的煤气发生炉中,燃料层的高度对生产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 14、目前还存在哪些煤气化技术,与固定床间歇式生产相比有什么样的优势 15、固定床间歇式制气对煤种的要求主要有哪些 第二部分脱硫 1、试述半水煤气中硫分的主要存在形式 2、试述半水煤气脱硫的必要性。 3、脱硫方法按脱硫剂的状态分可分为_____和_____。 4、试述钴钼加氢-氧化锌法脱硫的原理。 5、试述活性炭法脱硫的原理。 6、试述湿式氧化法脱硫的主要原理。 第三部分变换 1、在合成氨生产中变换工段的主要作用为______。 2、写出变换反应的化学平衡方程式,并说明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考虑,如何提高CO的变换率 3、变换反应的反应速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如何影响的 4、变换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哪些种各有什么特点 5、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什么叫催化剂的中毒催化剂的中毒分哪几类

《无机化工工艺学》试卷A 答案

《无机化工工艺学》试卷A 答案 适用班级:10化工技师1、2班 一、名称解释(2分×5=10分) 1、煤气化:是用气化剂对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料进行热加工,使其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半水煤气:以适量空气(或富氧空气)与水蒸气作为气化剂,所得气体组成符合([CO]+[H2])/ [N2]=3.1~3.2的混合煤气。 3、湿法脱硫:以溶液作为脱硫剂吸收硫化氢的脱硫方法。 4、甲烷化法:是在催化剂镍的作用下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烷而达到精制的方法。 5、焙烧:是将矿石或精矿加热而不熔融的冶金(或化学)过程。 二、选择题(1分×15=15分) 1~5 CBCDC 6~10 DBACA 11~15 CCDDB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原料气的制取、原料气的净化、原料气的压缩与合成 2、CH4 + H2O CO + 3H2 提高、增大 3、过量蒸汽处理 4、钴钼加氢-氧化锌法、活性炭法 5、NH3-CO2-H2O 6、CO(NH2)2 氨和水 7、减压加热法、气提法 8、NH3 + 2O2 = HNO3 + H2O 9、溶液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催化还原法 10、电除尘器、液相洗涤法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5 √××√×6~10 √√√××

五、简答题(共20分) 1、脱硫原因:(1)硫化物是各种催化剂的毒物(2)硫化物会腐蚀设备和管道,给后续工段的生产带来许多危害(3)在净化过程中可得到副产品硫黄。(3分)脱硫方法: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3分) 2、(1)氨的合成(2)氨的分离(3)新鲜氢氮气的补入(4)未反应气体的压缩与循环(5)反应热的回收与惰性气体排放。(4分) 3、(1)氨的催化氧化(2)氮氧化物气体的冷却和过量水分的除去(3)一氧化氮的氧化(4)液体四氧化二氮的制备(5)由液体四氧化二氮直接合成浓硝酸。(4分) 4、硫铁矿的焙烧反应:2FeS2 = 2FeS + S2 S2 + 2O2 = 2SO2 4FeS + 7O2 = 2Fe2O3 + 4SO2 或写出总反应: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3分) 提高硫铁矿焙烧反应速率的途径:(1)提高反应温度(2)减小矿料粒度(3)提高气体与矿粒的相对运动速度(4)提高入炉气体的氧含量(3分) 六、论述题 1、析炭现象:在甲烷蒸汽转化过程中有炭黑析出的现象。(3分) 析炭反应:CH4 ? C + 2H2 2CO ? C + CO2 CO + H2 ? C + H2O (3分) 析炭危害:(1)炭黑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不仅堵塞微孔,降低催化剂活性,(2)还会影响传热,使一段转化炉炉管局部过热而缩短使用寿命(3)会使催化剂破碎而增大床层阻力,影响生产能力。(3分) 防析炭方法:a、实际水碳比大于理论最小水碳比,这是不会有炭黑生成的前提。b、选择活性好、热稳定性好的催化剂,以避免进入动力学可能析碳区。c、防止原料气和水蒸气带入有害物质,保证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d、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3分) 除炭方法:a、当析炭较轻时,可采取降压,减量,提高水碳比的方法将其除去。b、当析炭较重时,可采用蒸汽除炭。(3分) 2、氨合成反应的机理:氨在催化剂上被活性吸附变为氮原子,然后逐步加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