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一、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观念

1、荷马与《荷马史诗》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耶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米农和勇将阿溪里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赛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这种传说和史诗虽然不是真正的史学著作,但它们保留了许多古代社会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史学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它们直接孕育了古代希腊史学。更重要的是在《荷马史诗》中,已经出现了古希腊人关于―历史‖的最初概念,而且一些篇章中还出现了表示―历史‖概念的词语。尽管这个词语在史诗中使用时的含义并不确定,但是它至少已经包括了这样的意思,即:通过对目击者提供的证词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事实真相。后来希腊语中的―历史‖一词,就是直接从这个含义上演变而来。

2、纪事家与赫卡泰厄斯《大地巡游记

散文记事家的作品标志抒情史诗向史事记述的初步过渡,他们所写的题材范围很广。他们的原则是有闻必录,并且事实成分逐渐增多,神话成分逐步减少,特别是对亲身经历事件的描写。尽管他们还没有严格的史学方法,但是这种偏重历史事件的记叙后来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后来发展成了古希腊宝贵的史学传统。

成就最大的是赫卡泰厄斯(Hecataeus,约公元前550年~478年)。他出身于米利都城邦的名门贵族,曾经游历过地中海沿岸各地,还曾经代表爱奥尼亚人向波斯帝国统治者请愿,要求废除苛政。他留下两部著作:一为《大地巡游记》(Travels Around the World),记录了他游历各地时的亲身见闻;一为《谱系志》(Genealogies),采择传说,记述米利都城邦的史事,以连续的时间顺序排列希腊传说中神与英雄出现的先后。

赫卡泰厄斯对古希腊历史学的形成作出了两方面的贡献:第一,他主张对目击者的证词要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事实的真相;第二,他主张在探索希腊社会的起源时,要排除一些他认为不可靠的传说。他在其《谱系志》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米利都人赫卡泰厄斯谨此申言:只有我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我才把它记载下来。有关希腊人的传说是纷纭复杂、各异其趣的,但许多故事据我看来是荒唐可笑的‖。这里多少表达了追求叙述真实性的主观意愿。

3、希罗多德与《历史》

希罗多德(Herodotus, 前484-425),诞生在小亚细亚西南海滨的一座古老的城市。当时,他们城邦的统治者是一个通过阴谋篡夺了政权的家伙。成年后的希罗多德随叔父等人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斗争,但是失败了,他的叔父被杀,他被放逐。大约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开始了一次长途旅游,北到黑海北岸,南到达埃及最南端,东至两河流域下游一带,西抵达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

每到一地,希罗多德就考察历史名胜、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搜集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并一直随身带着。

公元前445年前后,希罗多德到了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并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和政治文化活动,很快同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结下了深厚情谊。他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希腊波斯战争中,希腊的胜利,十分钦佩,他从史诗、官府档案文献、石刻碑铭和当时多种著作中,获取了很多资料,更多的是利用他亲身游历和实地调查采访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在伯里克里等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希罗多德完成了一部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这就是史学名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此书并没有最终完稿。

《历史》全书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述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从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举行反对波斯的起义,一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腊人占领塞斯托斯城为止。后来又有人把全书分成九卷,还根据当时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和艺术的九位缪斯女神的名字,给各卷命名,所以这部书有时又被称作―缪斯书‖。

《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的第一座丰碑,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历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历史》记载,约公元前522年,波斯国内集中商议选择政治形式时,有三派分别主张采用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种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激烈的急诊中,一个名欧塔涅斯的波斯人说:―人民的统治的优点首先就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历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他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并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证实。希罗多德无愧于―历史之父‖的光荣称号。

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Thucydides,约公元前460-前400/前396年),出身于雅典富有的显贵之家。公元前424/前423年当选为十将军之一,主持色雷斯一带战事,后因有人指控他在增援安菲波里斯时,贻误军机,且有通敌之嫌,遂被革职流放。随后20年他蒙冤受屈,流落异乡,直至战后才得以重返雅典。他在战争之初即开始搜集资料,后倾其毕生精力撰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的史学成就足以代表希腊古典史学的最高水平。他全面发展了人本史观,运用朴素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综合地探讨历史因果关系,探索人事的规律,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创立了比较科学的治史原则,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的历史学家,被誉为―求真的人‖。

5、波里比阿《通史》

波里比阿(Polybius,约公元前204—122)。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大史学家。出身于希腊中部麦加洛波里斯城的贵族之家,曾被任命为大使和行政长官。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前171—167)期间,他被推举为希腊联军方面的骑兵指挥官,领兵抵御罗马的侵略。在公元前168年的毕德纳之战中,被战败。波里比阿成

为希腊送往罗马的千名―人质‖之一。公元前166年,波里比阿被罗马将领埃米利乌斯·鲍鲁斯带到罗马。在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罗马国势如日中天。文化上,当时罗马正盛行着―希腊热‖。罗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征服了希腊,而希腊则在文化上征服了罗马。波里比阿受聘为鲍鲁斯的幼子即后来罗马大将奇比奥·埃米利安努斯(亦称―小斯奇比奥‖)的家庭教师,后与之建立了深厚友谊。波里比阿寄寓罗马十六、七年,曾漫游各地,寻访古迹,进行实地调查,并得以出入罗马国家档案库,看到许多原始文献资料。公元前250年,波里比阿才回到故乡。

波里比阿生活的时代是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时代,他立志写一部《通史》,这部《通史》是以罗马的武力扩张及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中心的。始自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止于公元前146年第三氏布匿战争的结束和罗马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年代约为七十余年。此书共分四十卷,现在只有头五卷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他各卷均有残缺,仅剩下长短不一的片断。此书主题鲜明,首尾一气,条理清楚,把罗马武力扩张的经过和罗马帝国的建立作了详尽的、综合性的叙波里比阿基本上是写当代史,即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建立大帝国的历史。

波里比阿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在西方史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典范。波里比阿的著作,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视野广阔,具有―世界‖通史的眼光;具有强烈的求真精神;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注重历史的因果关系;强调历史的垂训作用。波里比阿把历史当作一种―以事实为训的哲学‖。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中,他的著作最合乎科学方法的要求。因而,波里比阿被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6、塔西陀及其著作

塔西陀(约56~约120,Tacitus,Cornelius),古代罗马历史学家、文学家。生于高卢南部一旧贵族家庭。在罗马帝国政府中屡任要职,公元97年任执政官,112~113年任亚细亚行省总督。传世著作有《演说家对话录》、《阿格里科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更重要的是《历史》和《编年史》,乃是罗马帝国早期的重要史料。

《历史》和《编年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塔西陀的这两部主要著作合起来是一部完整的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史,而它们所保存下来的部分则是我们研究罗马帝国初期的最重要的文献史料。都采用编年体裁,把人物和事件穿插起来,叙述生动。在史料方面,他广泛利用了共和末期和带国初期的主要文献以及官方的文件。他搜集史料细致认真,亲自采访。塔西陀的文风简练有力,典雅别致,独具一格。他用辞丰富多采,含义深刻,生动形象,不落俗套。他所描述的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场面,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力,善于塑造人物个性。《历史》和《编年史》使塔西陀名垂青史,在史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7、李维《罗马史》

李维(公元前59~公元17,Titus Livius),古代罗马历史学家。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帕塔维乌姆(今帕多瓦),卒于帕塔维翁。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后移居罗马,与渥大维过从甚密。

李维著述丰富,流传下来的只有《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即《罗马史》)一书。他用40年左右时间写成的这部罗马史巨著,共142卷,记述自传说中的埃涅阿斯到达意大利至公元前9年的史事。李维撰史的目的在于歌颂罗马的伟大和祖先的业绩,寓道德说教于叙史之中。作品文笔生动流畅,结构安排巧妙,对细节的描写富于戏剧性。但由于缺乏古代罗马典章制度和军事方面的知识,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往往袭用前人特别是公元前1世纪年代记作家的著作,不能不影响史实的可靠性。但其著作保存了丰富和宝贵的历史资料,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二、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念

1、奥古斯丁及其著作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同为基督教神学的两大师。

奥古斯丁生平著述逾113本,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代表作是《忏悔录》及《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可说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412-426)光阴才完成。首十卷为基督教作有力的辩护,反驳异教主义及罗马爱国主义;后十二卷论地上之城及天上之城的源起、发展及指归,地上之城因不自爱藐视上帝终必衰弱,上帝之城则以神爱为本必然兴旺长存。此书左右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发展。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本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即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奥氏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

2托马斯·阿奎那及其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生于意大利的洛卡塞卡堡。他成功地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一生著有18部巨著,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论正统信仰和真理、异教徒议论大全》等。托马斯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天主教信条服务的。他明确提出哲学必须为神学服务,又为上帝存在这一神学最高信条作了哲学的论证。托马斯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托马斯包罗万象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产生后,很快成为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教会在他生前就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极高的声誉,称他为最光荣的―天使博士‖。1323年教皇追封他为―圣徒‖,1567年他又被命名为―教义师‖,1879年教皇还正式宣布他的学说是―天主教会至今唯一真实的哲学‖。

3、基督教史学的特征

基督教史学在理论上有以下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a、宗教迷信代替了科学的探索。基督教史学家认为一部历史就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上帝‖的见证。写历史就是证明上帝的存在,赞美上帝的全智全能。

b、宗教传说代替了信史实录。基督教史学家认为《圣经》中所记载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容怀疑的,而那些非基督教著作中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

c、宗教内容支配着一切,而把世俗的历史摆在从属的地位。基督教史家并不认为人类历史有中断和倒退,而是在不断趋近于上帝的天国。

基督教史学尽管一切充满了宗教色彩,但并非一无长处,其也有合理的地方:这种史观将人类历史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并指出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是善与恶,上帝的信徒与魔鬼之间的斗争。这是古典史学模糊的地方。而且基督教史学使用基督教纪年方法,也简化了纪年方法,从而使的古典时代五花八门的纪年方法趋于一统,这也是史学方法上的一件大事。

三、启蒙时代的史学观念

1、孟德斯鸠及其著作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1689-1755),出身于贵族,曾担任波尔多省法院院长。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有三本,分別是《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与《论法的精神》。《波斯书简》是一本通过文学形象表达的政论,批判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弊端。孟德斯鸠影响最深远的著作当推《论法的精神》(1748),在此著作中,他提出一些独创性看法,如法律出于万物自然的原理;人类在有实体法以前,已有公义的自然关系。另外分析三种政治制度:民主政制的精神是德行、君主政制的特征是荣衔、暴虐政制的核心是恐惧。并指出三权分立的必要性。其中,三权分立的影响最大,后来1787年的美国宪法,1791和1795年的法国宪法,1792年的普鲁士法典以及种种后来的宪法均接受其学说。

2、伏尔泰及其著作

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本名叫弗兰索瓦—玛利?阿鲁埃,1694年出生于巴黎。曾两次因写嘲笑贵族的讽刺诗,被关进巴士底狱,后被迫流亡英国。1734年,伏尔泰发表了《哲学书简》,在这部书里,他赞扬英国革命后取得的成就,批评法国封建制度。他认为人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主张在法国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引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国内有言论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对天主教会,称天主教教主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此书一出版,即被法国政府判为禁书。

为了避祸,伏尔泰来到法国和荷兰边境一个偏僻的贵族庄园,隐居在德?爱特莱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直到1749年侯爵夫人去世。1760年,伏尔泰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Ville de Ferney)定居下来,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20余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政治论著,包括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哲理诗《自然规律》等,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在

路易十五死后重返阔别28年的巴黎。5月30日,伏尔泰病逝。临终前,神父要他承认基督的神主,他愤然拒绝。教会不准他葬在巴黎。法国大革命时期,伏尔泰的骨灰运回巴黎,在法国伟人公墓得以安葬。

伏尔泰著作甚丰,全集七十二卷。他把理性精神自觉运用于史学之中,主张要理性地看待人类过去,衡量前人的得失功过,总结经验教训。伏尔泰还首先提出了―历史哲学‖的概念,认为要写出有―哲学意味的历史‖。普希金说:―伏尔泰第一个走上了新的道路――他把哲学的明灯带进幽暗的历史档案库。‖他的历史著作有《路易十四时代的历史》、《论各国的立国精神和礼俗》。

3、爱德华·吉本及其史学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 ,英国历史学家、作家。生于富裕的议员家庭。1752年进牛津大学玛格达林学院,并皈依天主教,遭其父反对,被送到瑞士后,改信卡尔文教。1761年发表用法文写的《论文学研究》一书。1763-1764年漫游欧洲,结识法国启蒙学者达朗贝?狄德罗等。

1774-1784年任议员,1779年为贸易部官员,写文章支持过首相诺思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独立战争。1782年去职。1783年移居瑞土洛桑。于1764年开始撰写《罗马帝国衰亡史》(六卷,1776-1788年出版),凡七十一章,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期,约一千三百余年。文笔优美,重原始资料,富于批判精神,反映了当时盛行的理性主义思想,为启蒙时期的史学代表作,在欧洲风靡一时。他认为历史学家最为可贵的品质就是诚信不欺,在文章结构和文采上,此书都极其成功。

4、维科及其历史观念

维科 (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语言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1668年出生于那不勒斯,他最钦佩柏拉图和塔西陀,认为前者代表了一种玄奥智慧,后者代表了一种普通智慧,并认为一个真正的哲人就必须兼备这两种智慧,近代哲学家培根则是这种二者兼备的代表。正是在培根的《新工具》的影响和启发之下,1725年,他出版了《关于各民族的本性的一门新科学的原则,凭这些原则见出部落自然法的另一体系的原则》一书,这就是后来以《新科学》一名扬世的著作的第一版,这本书在1744年第三版的标题被改为《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的新科学的一些原则》。

《新科学》是要探讨人类各民族的共同性原则,维科把这些原则分成关于思想的和关于语言的两部分。凭着关于思想和语言的原则,维科发展出一种理想的永恒的历史。认为一切民族从兴起、发展到鼎盛一直到衰亡,都必须经过这种理想的人类永恒历史。这一永恒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神的时期、英雄时期和人的时期,它们对应的政体分别是氏族公社、贵族政体和君主独裁政体,对应的语言则分别是神的语言、象征语言和民众语言。

从美学的方面说,维科主要的贡献在于他关于―诗性智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原始民族的创造者都是某种诗人和哲人,他们的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即以一种隐喻的原则创造了事物,创造了各门技法和各门科学的粗糙的原始,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他们自己。维科的著作一度曾因其知识庞杂,考据烦琐,学理

艰涩而遭到冷落。但到20世纪之后,维科及其著作又成了西方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其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

5、康德及其史学观念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著有《视灵者的幻梦》(1760)、《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1770)、《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等。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认为: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认为: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84年发表了《从世界公民的立场来看普遍历史的观念》一书。书中表述了他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过程,而历史的目标就是道德理性的实现。他认为正是人类的―恶‖成就了整体的美。然而人的非社会的社会性决定了群体完全和睦相处,从而使有各类才能的人不断竞争而发挥潜能引起冲突对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6、赫尔德及其思想

赫尔德(Herder, Johann Gottfried von ,1744–1803),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历史学者及信义会神学家。

赫尔德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要义》是历史哲学的权威之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历史哲学体系:首先,他认为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着自己的演进规律和不断趋向人道理想的进步过程,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规律,看出统一。其次,他将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诗的时代(童年)、散文时代(青年)和哲学时代(成熟期)。第三,他认为历史中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外部自然力量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一是内部力量即人类精神或民族的精神特性,而后者更为基本的东西。他认为民族精神与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千差万别的各民族历史的基本原因。最后,他反对―欧洲中心论‖学说。他认为文明真正产生于亚洲,各民族权力应当平等。赫尔德之后出现了以孔德为首的重科学实证派和黑格尔为首的重精神力量派。

7、黑格尔及其思想

黑格尔(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1770

年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1831年卒于柏林。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3部分)、《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历史哲学》一书,对辩证法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注重思辨,并把主观唯心主义推向高峰。

他的主要历史观念:1),他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转换中,并且企图去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2),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一种精神(理性)存在,他既不是个人的,也不是人类的,而是整个宇宙的,称为―世界精神‖或―绝对精神‖。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实的―始原‖和―基础‖,是超社会和人类的―第一性‖的东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都是第二性的,是从它派生出来的。3),他说世界历史包含两个因素:理念与情欲。理念是历史的经线,情欲是历史的纬线。他认为―理念‖与―情欲‖都是―世界精神‖的自我体现,世界史就是理念与情欲交织而成的大地毯。4),人类历史是―自由意志‖的发展史,人类历史起源于东方而完成于西方。又可分为四个阶段: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经过这四个阶段从而实现了绝对精神的实现。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历史阶段是童年阶段(安定、轻信、无自觉――中国和印度)、少年阶段(中亚,骚动,精神败于自然)、青年阶段(精神战胜自然,希腊)、壮年阶段(个性服从普遍,精神获得抽象外观3,罗马)、老年阶段(精神回归自身,复归与绝对精神,日耳曼)。这是一种思辨哲学的倾向。

8、启蒙时代史学观念的特点

1.史学领域观念的扩大,要求用科学观点解释历史。他们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重视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要求用科学观点解释历史;认识到举凡人类社会积累的一切经验教训,都是历史研究范围,历史学是综合性学问,经济与文化因素的作用得到重视。

2.理性主义态度日益强烈。启蒙时代的史学家破除迷信,开始用理性主义态度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用理智的分析来代替盲目的信仰。―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倡导―唯理主义‖,号召人民相信理性的力量,要善于怀疑。只有理性的怀疑,才能破除错误的观念,探求真理。在历史学上,理性主义要求史家理性地看待历史,看到历史事物有来龙去脉,历史是由一系列因果关系所造成的,不能将一些不明原因的历史事件盲目地归于天神、上帝的安排。

3.积极的进化的历史观念。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不是循环的,也不是倒退的,人类又一个光辉的未来。史家们重视因果关系的阐述,开始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4.历史研究出现以古喻今,要求政治变革,用历史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

四、欧洲近代史学

1、法国浪漫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一词原指用罗曼语所写的故事,进而指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富于幻想、易于激起读者感情的骑士传奇以至后来的传奇小说等。欧洲文学史家用这一名词来称呼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音乐上的浪漫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比贝多芬早一年去世的韦柏和晚一年去世的舒柏特是拉开浪漫音乐帷幕的人。浪漫主义对史学影响也很大,法国的主要代表是夏托布里安和米什莱。

A.夏托布里安(Chateaubriand,1768-1848),十九世纪初期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主张文艺要逃避现实,描写心灵活动,宣称文艺是少数天才人物的特权。

B. 米什莱(Jules Michelet,1798—1874):法国19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在近代历史研究领域中成绩卓越,被学术界称为―法国最早和最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他以文学风格的语言来撰写历史著作,又以历史学家的淹博来写作散文。在他笔下,山川、森林、海洋、禽鸟、昆虫,一草一木,无不洋溢着诗意的凝思。如何在撰史时―抹除‖作者的个人印记,一直是史学家难以回避的问题。米什莱提出口号:―历史即复活‖。认为史学家应不折不扣地―恢复往昔的生命‖。然而,其内容实则触及了史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个人的情感、经验与历史真实难解难分的关系。在确立史学家的目标是复活历史的同时,米什莱坦率地承认个人经历在其研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他问道:―倘若历史不是由我组成,那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倘若不是由我来重新创造、重新叙述历史,那么我们凭什么著史呢?‖

2、德国海德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先后以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为活动中心,二者均属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州,故它又称海德堡学派,或西南学派或巴登学派。弗莱堡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是由文德尔班首先提出的,李凯尔特作了进一步发挥。

威廉·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是一个职业教授,曾先后任教于苏黎世、斯特拉斯堡、海德堡等大学。1894年起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校长。晚年逐渐转向新黑格尔主义。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序曲论文集》(1884)、《历史和自然科学》(1894)、《论自由意志》(1904)、《哲学概论》(1914)、《古代哲学史》(1888)、《近代哲学史》(1878-1880)。

文德尔班的学生海因利希·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是弗莱堡学派后期的主要代表。1888年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先后任教于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主要著作有:《认识的对象》(1892)、《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1896)、《历史哲学问题》(1905)、《哲学体系》(1921年第一卷)。

另一代表克里斯托夫·施罗塞(Scalosser,1776-1861),施罗塞在下层做过家庭教师,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著作有《十八世纪史》,他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道德说教撰写历史的,对下层民众充满同情心。齐美曼

(W.Zimmermann),是海德堡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他不是施罗塞的亲传弟子,但对施罗塞充满敬佩,他有关于农民战争史的著作传世。

弗莱堡学派以价值论为主要方法论基础来解释社会历史事件,把它们同自然科学完全分离开来,既否定自然科学的客观和实在意义,又否定社会历史事件的普遍意义。对价值的解释具有非理性只有色彩。其突出表现就是否定社会历史科学的任务是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的规律,而把它归结为对于孤立的历史事件进行伦理学和美学的评价。他们以及整个新康德主义的历史哲学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李凯尔特更是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经济决定论,认为它―把全部历史变成经济史,然后再变成自然科学‖。

3、德国兰克学派

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9-1886),1799年出身于德国图林根。1814年,兰克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和神学。1818年,兰克大学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由于尼布尔《罗马史》的影响和因教学需要而多方涉猎古希腊罗马的著名史著,兰克对历史学产生浓厚兴趣。1824年,兰克发表第一部史著《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名声大震。翌年被聘为柏林大学非正式历史学教授。1834年升任正式教授,1841年获得―普鲁士钦定历史学家‖荣衔,主持柏林大学历史讲座四十六年之久。兰克一生著述甚丰,全集达五十四卷之多(不包括最后出版的《世界通史》):比较重要的著作有(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十六、十七世纪南欧各族史》、《塞尔维亚革命史》、《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普鲁士史新编》、《十六、十七世纪法国史》、《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史》、《华伦斯坦传》、《七年战争的由来》、《腓特烈大帝传》和《世界通史》。

其主要史学思想:1),兰克史学的核心是客观主义—―据事直书‖。他认为,历史学家必须保持一种超然物外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决不可出于政治或宗教等原因带有偏见。历史学家的根本任务是弄清历史事实,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如实地用文字再现出来。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决不能心存实用的目的,只应追求事实真相,不应褒贬是非。2),兰克史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原则是史料高于一切。历史学家要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唯一途径就是穷本溯源,收集原始资料并加以科学的考证:要考察那些―目击者‖是如何记载事实的,要让史料本身说话。3),兰克所创立的史观后来被称为历史主义,其核心是坚持历史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即历史的特殊性。4),历史是帝王将相的活动。历史学家只能以此为依据进行专题研究,再现他们的活动,但不能作理论上的概括。他认为历史研究的是个别的、具体的、独特的事件。至于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不是历史学而是哲学的任务。因此,历史不过是一幕幕不相连续的伟人的活动,里面没有什么必然的规律。5),兰克生平笃信宗教,他用神秘的基督教神学解释历史:―在全部的历史进程中,上帝是无所不在的,是到处显现的。历史上的每一件大事都证明是上帝的意志,每一个关键性的时刻都证明上帝在主宰一切。‖

兰克创立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方法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用研究班(seminar)的教学方法训练出一大批历史学家。研究班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室,在教授的主持下围绕著某个研究主题进行教学和研究。兰克认为,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者的培养光靠讲课是不够的,必须用研究班来解决。兰克的弟子遍布西方各国,除少数外,他们大都谨承师训,标榜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形成一个实力雄厚的兰克学派。时至今日,西方许多历史学家仍把兰克奉为史学的正宗嫡祖。

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

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等。此外,―据事直书‖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

五、现代西方几位重要的史学理论家

1、赫伯特·斯宾塞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哲学家。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他提出一套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中。

斯宾塞,从小爱好思考,未受很好的学校教育。1848年,成为《经济学家》的编辑。于是广交社会名流,与赫胥黎等是终身好友。1853年,继承大笔遗产,辞职而专心著述。先后出版了《社会静力学》、《进化的假说》(早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心理学原理》、《生物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人与国家》,生前享誉日隆,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亚理士多德‖。1873年发表《社会学研究》,即为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

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和展开的。他在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发表前7年就提出了社会进化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规律。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进而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涉,反对社会福利和国家计划,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一卷中,他认为:A.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B.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C.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鲁滨逊及其―新史学派‖

鲁滨逊(James Harvey Robinson,1863一1936),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强调将史学研究的对象涵盖整个人类既往活动,注重采用语言学、心理学等方法进行综会研究,《新史学》一书为其代表作。

为寻求各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美国在19世纪下半叶兴起了一股赴欧洲尤其是德国的留学浪潮。1888年鲁滨逊来到了德国的弗赖堡大学。其时,欧洲史学正处于新旧交替与激烈变革之际,传统政治史学兰克学派受到全面攻击。在德国,兰普勒希特主张研究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兰克提倡客观记叙历史、重建过去的史学主张迥然不同,但得到广泛传播。鲁滨逊继承了19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文化史运动风格,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于美国史坛‖。这种姿态代表了20世纪第一代美国历史学家。这一代历史学家一改传统史学的主题单调,而大胆拓展历史的研究范畴,―新史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

鲁滨逊新史学派的几个特点:第一,积极入世的态度。从鲁滨逊、比尔德、

贝克到肖特威尔、巴恩斯、海斯、桑代克,都抱着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们都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力主历史学为现实社会服务。第二,主张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充研究的方法;第三,既重视史料的搜集,又强调历史的解释;既要把历史学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又提倡发挥主体的能动意识。

鲁滨逊新史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广泛,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传播者之间交往甚密,形成了一个传播网络。如《史地学报》和《史地丛刊》南北呼应,致力于输入这派的史学理论。何炳松所译《西洋史学史》清样请向达校读,而向达译巴恩斯《史学》又请何炳松校订,魏野畴译比尔德《美国史》,又经向达校订;其次,这个学派大部分著述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在历史教育界、史学理论界影响很大,这在中西史学交流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再次,鲁滨逊新史学派培养了为数不少的中国学生,而这些学生回国后任教于各大学历史系,许多人兼职系主任,左右本系的治史方法和理论取向;最后,鲁滨逊新史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不仅赢得了主流史学界的赏识,而且也得到左派史家的认同。如林雨京认为何译《新史学》、董之学译《新史学与社会科学》、李思纯译《史学原论》是―研究史学必读的书籍‖。刘启戈翻译海斯《世界通史》(上海大孚出版公司1948年),马克思主义史家翦伯赞为之作序。可见,鲁滨逊新史学派在中国比一般西方史学派别更风光无限。但是,这派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与本土史学范式毕竟差距较大,一时难以找到结合点,―其影响力始终停留在思想面,而很难在中国现代史学的实践中扎下深根并结出可观的成果。‖

3、文化形态史观派:斯宾格勒与汤因比

A.斯宾格勒: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 ,1880-1936),德国著名的历史家和历史哲学家。生于德国哈茨山巴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1904年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一次大战爆发时,因健康原因未被征召入伍,遂隐居在慕尼黑的一所贫民窟里,完成了《西方的没落》。此书出版给斯宾格勒带来巨大声誉,但他一直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为乐。1936年5月8日凌晨,斯宾格勒死于心脏病。斯宾格勒一生写下大量著作,重要的有:《普鲁士人民和社会主义》、《悲观主义》、《德国青年的政治义务》、《德国的重建》、《人和技术》等。《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该书尤其是第二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也引起了激烈争论。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提出了许多重要观念:1),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文化的形态学‖。2),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3),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我们西方历史尚未完结的各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结果。‖正因为如此,《西方的没落》有时被称为一部未来之书,斯宾格勒也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

《西方的没落》思想独特,文笔优美,是一部深刻而具丰富内容的书,它不

仅包含着历史的洞见,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B.汤因比: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早年曾在牛津大学接受古典教育,并成为希腊罗马史和近东问题的专家。1919—1955年,汤因比长期担任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并多次参加政治和社会活动。一生著述很多,但全面反映他历史观点并使他名满全球的是一套12卷本的巨著《历史研究》,这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在《历史研究》中,反应了他主要的史学思想:1),历史研究就是文明的研究,而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2),文明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都经历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死亡5个发展阶段。第二,文明和文明之间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或称―亲属关系‖。这种文明之间的历史继承性并不排斥它们之间的可比性。从时间上看,文明的历史长度(6000年)只占整个人类历史长度(30万年)的2%,在哲学意义上,所有文明社会都是同时代的;从价值上看,如果与原始社会相比,所有文明社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果同理想的标准相比,这些成就又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所有文明社会在哲学上又是等价的。3),汤因比把6000年的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埃及、苏美尔、米诺斯、古代中国、安第斯、玛雅、赫梯、巴比伦、古代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中国、印度、朝鲜、西方、拜占廷。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其中前6个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的第一代文明,后15个是从第一代文明派生出来的亲属文明。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曼。4),汤因比认为文明生长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挑战和应战的不断循环往

复。第二,挑战与应战的场所逐渐从外部转向内部。第三,社会内部自决能力(对内部挑战进行应战的能力)的增强。第四,少数杰出人物的退隐与复出。总之,少数人创造,对一系列挑战进行应战;多数人模仿,使整个社会保持一致,这就是文明起源和生长的一般规律。5),随着社会的解体,旧的母体文明便开始向新的子体文明过渡,这一过渡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列强纷争,战乱不已。其次,统一国家时期,特点是一个强大的势力削平群雄,建立大一统帝国,带来暂时的和平和繁荣。第三,间歇时期,特点是宗教思想产生并在社会上迅速蔓延。第四是统一教会时期,特点是一个强大的宗教组织出现,但国家却摇摇欲坠,最后蛮族军事集团冲破了原有的军事分界线,摧毁了统一国家,新的文明开始,以统一教会为代表的新社会又具备了对挑战进行成功应战的能力。文明衰落之后,并不一定马上导致旧文明的死亡和新文明的诞生,中间很可能出现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僵化状态。比如现代中国文明在公元9世纪唐朝灭亡后就开始了衰落和解体的过程,先是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接着出现宋代统一国家,但蒙古的人侵使这个过程中断,社会没有进人间歇时期,而是处于僵化状态,这种僵化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天仍然没有结束。汤因比显然是想用这种文明僵化理论补充他的四阶段理论,使其能够自圆其说。

汤因比的历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史学的两个趋势:一是19世纪传统的叙述型历史已转向整体型、分析型历史;二是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4、克罗齐的历史哲学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著有《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那不勒斯王国史》、《意大利史》和《十九世纪欧洲史》、《精神哲学》(4卷)和《哲学论丛》(14卷)等。

克罗齐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将―历史‖和―编年史‖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这和―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联系在一起。他说:―历史是活的历史,编年史是死的历史;历史是当代史,编年史是过去史;历史主要是思想行动,编年史主要是意志行动。一切历史当它不再被思考,而只是用抽象词语记录,就变成了编年史,尽管那些词语曾经是具体的和富有表现力的。‖他还认为,―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罗马人和希腊人躺在墓穴中,直到文艺复兴欧洲精神重新成熟时,才把他们唤醒‖;―因此,现在被我们视为编年史的大部分历史,现在对我们沉默不语的文献,将依次被新生活的光辉照耀,将重新开口说话‖。

他的重要思想有以下几点:1、历史是精神发展的过程,而这一发展过程只有差别并无矛盾,并总是这样周而复始;2、―历史即哲学‖。他认为一个历史学家如果没有哲学的头脑、理论思维和分析能力,他对文献再熟悉,搜集资料再多,搞出来的也只是资料的汇编,而不是真正的历史。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著名论断有三层含义:其一,研究历史总是现时现刻的思想活动;其二、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其三、历史是按照现时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的。其强调的都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5、柯林武德的历史观念

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 1889—1943),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哲学家。生性聪慧且幼承庭训,1908年入牛津大学,1912年被选为牛津大学导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英国海军参谋部下属机构,1927年重返牛津,被聘为罗马史研究专家,1934年入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35年起任为牛津温弗莱特(Weynflete) 形而上学教授,至1941年退休。

他在诸多领域多有创获,著述颇丰,但其主要兴趣在于历史学和哲学。代表作有《史学原理》、《历史的观念》、《艺术原理》、《自然的观念》、《新利维坦》、《罗马不列颠考古学》、《牛津英国史》、《哲学方法论》、《形而上学论》等。由于他受到历史学和哲学的双重训练,故在历史哲学方面贡献十分突出。

他的重要思想如下:1、除数学外,历史是人类求知的第二途径,―是关于某种间接事物的推理知识‖。2、―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认为自然过程仅仅是事件的集合,而历史过程则是由人的行动构成的,这种行动必然有行动者的思想动机。只有了解了这种思想动机,我们才能理解行动及由一系列行动构成的历史过程。认为研究历史归根究底就是弄清隐藏在历史行动背后的人的思想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3、―历史是过去思想的演进‖,这又是他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认为理解思想这一概念必须注意:一是思想的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二是思想的普遍性。思想的普遍性能够保证它在历史学家头脑中复活和存在。同时也保证了历史学家在自己头脑中为这种复活提供了一个场所。4、历史是科学:批判实证主义的史学为―剪刀加浆糊‖的历史,不是真历史而是假历史,认为

一个历史学家不仅要考证史料的真伪,而且更要探实史料的意义。积极关注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对历史的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六、二十世纪后半期西方的重要史学流派

1、法国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A. 年鉴学派产生的原因:

年鉴学派针对兰克学派的理论,提出四项责难:其一,只注意文字记载的资料,而非文字记载的文献却不予重视;其二,着重于事件、特殊事实以及观察较短期的现象,却忽视一些长时段的、平凡的社会现象;其三,偏重于政治、外交及军事史,却忽略了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其四,害怕论战,很少做诠释性的论说,而且预先放弃综合性的历史。

1919年马克·布洛克和吕西安·费弗尔两人在法国亚儿萨斯(Alsace)边境小城(德法边境)史塔斯堡(Strasbourg)大学任教,1929年元月15日,共同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其方针有三:a、希望把历史学与社会学联系起来,因而在研究方法上与题材上能产生新的视野;b、希望打破既存的分类方式(上古史、中世史、现代史),不以时代为划分标准,而以―问题‖为分类标准;

c、打破各社会科学的界限,使之与历史学结合更加紧密。1939年,一度将刊物名称改为《社会史年鉴》, 1946年,改名为《年鉴:经济、社会、文明》(Les Annales:Economies,Sociétés,Civilisations)

B. 年鉴学派之发展历程及主要史学观念

年鉴学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创建阶段(1929-1945)、发展阶段(1946-1956)、转型阶段(1968后)。

1).第一代代表与史学观念:马克·布洛克和吕西安·费弗尔是第一阶段年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克·布洛克(Marc Bloch,1886—1944),1920年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曾长期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担任中世纪史教授。二战期间,布洛克因参加地下反纳粹运动,被纳粹处死。布洛克的主要历史著作有《创造奇迹的国王们》、《欧洲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法国农村史的独特性质》、《封建社会》、《为历史而辩护:历史学家的职责》。

费弗尔((Lucien Febvre,1878—1956),1911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腓力二世与孔德省:政治、宗教和社会史研究》、《地理历史学导论》、《马丁·路德:一种命运》、《16世纪的不信神问题:拉伯雷的宗教》。费弗尔另有本名为《为历史而战斗》论文集,汇集了他1929年后在年鉴杂志上发表的大量关于史学理论的文章,全面系统地表达了年鉴学派的观点。

年鉴学派第一代学者的历史研究有五个特点:一是提倡总体历史学,把研究的触角伸入到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细节;二是提倡对历史学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广泛应用历史学方法以外的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方法和比较方法,并注意开拓史料的来源;三是对经济史、社会史和心理史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经济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四是强调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历史学家不断进取的精神;五是用问题史学代替传统的叙述史学,所谓

问题史学即不是让史料自己说话,而是史学家带着现实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由描述转向解释和分析。

2).第二代代表与史学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年鉴学派进入第二阶段。其标志是原来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改名为《经济、社会与文明年鉴》,主要代表人物是费尔南德·布罗代尔。

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20岁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阿尔及利亚教中学、巴西圣保罗大学教大学。1947年,布罗代尔接替费弗尔任年鉴杂志主编。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地中海与腓力浦二世时期(1551—1598)的地中海世界》。该书的出版在年鉴学派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写地中海地区10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第二部分主要研究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第三部分涉及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政治、军事史,主要描述土耳其和西班牙两大帝国争霸地中海的过程。布罗代尔的地中海具有与传统史学不同的鲜明特色,他力图把16世纪西班牙国王腓力浦二世在位时期的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密切相联的整体加以考察,而社会、文化和经济则随着漫长的历史缓缓的流动,传统的政治事件和军事冲突似乎对局部历史并不发生根本的影响。

1958年,布罗代尔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全面阐述了他的三个时段论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时间就像电波一样,有短波、中波和长波之分,分别称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

短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是历史上突发的现象,如革命、战争。地震等等;

中时段,也叫局势或社会时间,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周期和结构的现象,如人口消长、物价升降、生产增减;

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指历史上在几个世纪中长期不变和变化极慢的现象,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等。

三者关系:认为短时段现象只构成了历史的表面层次,它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中时段现象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只有长时段现象才构成历史的深层结构,构成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和根本的作用。因此,历史学家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总体。这一观点成为布罗代尔全部历史思想的出发点。

其他著作与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另有著作《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与资本主义》、《法国史》。年鉴学派第二代学者除布罗代尔外,还有一些知名人物,如厄内斯特·拉布鲁斯,主要研究经济史,著有《18世纪法国物价与收人的变动》等;罗伯尔·芒德录和米歇尔·弗费尔主要研究精神状态史;雅克·儒尔塔、迪·施纳佩、让·埃克则把口碑史学引人了法国;路易·昂利和比埃尔·古贝尔主要研究人口史,成果卓著。

几项史学观念:趋势变动:社会的一种局势性的中等时段的变动,如物价的升降周期、人口的波动周期、政治的稳定与动荡周期。事件史:短促而急速变动的运动,政治、军事、外交等事件。布罗代尔说:―事件史是历史的尘埃,就像是穿透过历史的亮光,一出现就立刻没入黑暗里被忘却了。然而,事件虽然短暂,却也是历史的见证。照亮整个大背景的某个角落。‖ 经济世界:布罗代尔的学生沃勒斯坦(Wallerstein)加以发扬,在他三卷本的名著《现代世界体系》(1974、1980、1989)运用于其世界体系的研究之中。―世界—经济‖,三个特征:1).

经济世界有其特有的疆界,如同地理疆界一样,且变化缓慢;2).每个经济世界皆有一个中心,是那个世界的里最富饶的重心;3).每个经济世界会各自构成一个层级阶序性的结构。沃勒斯坦(Wallerstein)与布罗代尔:师生关系,思想方法与研究领域的不同与相同,学术思想的共同性问题。

总体史:1.主张跨学科的研究,超越专题研究的限制;2.提倡从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和观察历史现象,尽量将时间、空间拉大,以便进行比较研究;3,强调透过时间(三种时间)和空间(地理史学、经济世界)的整合,来探究历史的多重复杂性。

3).第三代之史学观念:1968年,布罗代尔辞去了《年鉴》杂志主编的职务,由年轻一代的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和勒瓦·拉杜里接任,这标志着年鉴学派进人了第三个阶段。

代表人物:勒高夫(J.Le Goff,1924-)被公认为第三代年鉴学派的领袖,他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曾到捷克、意大利和英国留学。1962年开始担任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的教授,主要研究欧洲中世纪史。著有《中世纪的商人和银行家》、《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中世纪的西方文明》等。这些著作大都注重长时段和社会经济史的研究,着力描写人的日常生活。勒高夫一反对中世纪的传统认识,认为中世纪既不是一个毫无成就的黑暗时代,也不是神话史诗般的光辉时代,而是欧洲各民族觉醒和形成的时期。这一认识和上述著作奠定了他在法国史学界的地位。

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1929一),1951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63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其重要著作:《朗格多克的农民》(1966),通过税收档案研究法国朗格多克地区的农村社会,被认为是年鉴学派的重要代表作。《蒙塔尤:1294—1324年的奥克乡村》(1975),研究14世纪初法国蒙塔尤地区异端教派加达尔教教徒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大量应用当时对异教徒的审判记录,成为法国几十年来最畅销的历史著作之一。《罗马人的狂欢节》(1979):主要描写1580年法国境内罗马人的起义,并通过这一事件剖析当时整个法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状况。除此之外,拉杜里还有两本关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的论文集,分别是《历史学家的领域》和《在历史学家中间》。拉杜里是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他的成就不仅得到了法国史学界的承认,而且得到了国际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史学观念:1).对于总体史这个概念,加以怀疑。有史家称―不可能的整体史‖,因为它是―某个天才个人的产品,而非系统性的理论‖。布罗代尔的学生亦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总体史是虚幻的‖。他们更多的是借鉴总体史的方法,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史研究的特点;2).重新反思和研究政治史,出现了新政治史,尤其是第五代,成为一个新的分支。借鉴多种学科的特点与方法,对原来的政治史进行诠释性的研究;3),与人类学等学科,进行更紧密的结合,人类学为年鉴学派注入了新的血液,《蒙陀犹》其实就是这样的一部典型作品;4),历史研究领域的―碎化‖现象,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如书籍史、心态史、计量史、历史人类学等等,《新史学》一书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又吸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更模糊了以前的特色。

2、后现代主义史学

年鉴学派以后到今天,西方的史学流派相当纷繁复杂,但似乎都没有像年鉴

学派一样有着一个严格的体系。这时期的史学更多关注史学方法,注重社会科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影响。现在西方蔚为大观的则是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影响,或者可以冠以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名称。

六十年代以后,随着福柯(Michel Foucult)、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布希亚(Jean Baudrillard)等批评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其影响触及西方社会的各个层面,自艺术、建筑、哲学、文学、最后到史学,史学成为后现代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这一思潮,八十年代以后,传入中国,在中国亦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1985年,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在北京大学讲演三个月,最后出版了《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九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其影响力更日益加剧,是我们研究史学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

A. 对―后设叙述‖和―大写历史‖的否定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冲击,王晴佳认为―其攻击的主要对象是西方现代历史编撰学的理论和实践及其它所阐明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观念‖,罗志田则认为对史学的冲击,―最根本的还是其对历史知识的可靠性的质疑,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究竟有没有客观的历史学‖。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的传统历史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构成现代西方历史学的观念规律、客观、科学、理性,全被加以否定,而代之以解构(deconstruct)、虚拟、系谱学、知识考古学等等观念与话语。

对于规律性的、经典理论性的历史观进行了攻击:对于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和黑格尔、马克思、康德等全面性、规律性的理论进行攻击。―大叙述‖(Grand narrative)或后设叙述(meta narrative ),随着科学主义和普遍理性的广为世人接受,西方史家和哲学家想寻求一种包容世界所有地区的历史规律,带有普世性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性,因而被称为―大叙述‖。而后现代主义者对此进行极力的攻击。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历史只是断裂、碎片、颠倒、无序。

福柯用―考古学‖和―系谱学‖来取代历史,以指示历史的无始无终、断裂分散,没有规律。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后设历史》( Metahistory )。认为历史和小说没有分别,没有界限。他提出―情节设置‖(emplotment)的观念,认为史家剪裁史料的目的就是在有意无意的制造情节,使故事变得生动诱人。这样在他看来,史学家和文学家没有两样。从而对西方兰克(Leopold von Ranke)提出的―如实直书‖的原则,进行了根本的否定。

B.作者已死与读者的诞生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重新解释诠释的意义,认为诠释应视为读者对作者的一种认识。因为在他看来,读者在阅读构成中往往寄托于阅读的作品中。这样按照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罗兰·巴特的话是作者已死,他有一本书为《作者之死》。认为作者一旦完成作品,就脱离了与作品的关系,作品从而有了生命力。同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是自我的一种折射,从而宣告读者的诞生,这样作者-作品-读者之间原来传统解释的模式完全改变了。作品有了生命,读者变成了主动。阅读只是为了消遣,愉悦身心。作者则失去了原来的权威,变成了匆匆过客。同时文本具有特权,文本一产生,就有独立的生命。

汉斯·柯尔纳(Hans Kellner)―叙述体‖问题。历史依存于叙述体,历史的延续只是表现在叙述体的延续上。历史原本之间没有联系,只是因为叙述体的需要,使之彼此联系。

C、后现代主义关注的问题及其冲击

王晴佳、古伟瀛将其归纳为十一类问题,十一大特点:1.不讲民族主义;2.研究

器物;3.重视弱势群体;4.重视地方,不重视同质性;5.重视权力关系之转移;

6.反统合;

7.反目的论;

8.反乌托邦,不主张同一,尊重多元,主张去除中心论;

9.将思考先归零,使事物之间原有的族群类似性消失,重新观察彼此间的差异;

10.降低作者的重要性,以文章彼此互涉的概念来取代作者原创性的标榜。11,反省纳粹,对共同价值及意义感到怀疑。

从纵的方面,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挂帅之反对,对直线性历史的怀疑;对现代化所造成的问题之反省及超越。从人物方面,可以从尼采及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文字性质不稳定性的主张,结构主义人类学派李维斯托对亲属结构之研究,罗兰·巴特对文本的重视,福柯对知识和权力之间关系的解析,德里达的结构观念,李殴塔的后现代情境之描述,詹明信的资本主义后期的看法,吉尔兹将文化视为文本,等等皆为其中代表者。

按照詹明信的观点(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将后现代看成是资本主义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世界资本主义走向多民族文化的新阶段,其对文化社会方面的影响尤其明显。其总体表现是人对外表、形象的重视,体现肤浅的、一时的兴致所在。所具有的颓废性、堕落性、非理性。 D.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影响影响:

1.取消了对真实和事实的追求,历史知识只是一种解释或解读,没有真实的历史可言;2.没有必要求所谓原始材料、档案材料,因为没有一手、二手材料之分,它们都只是文本而已;3.没有必要尊重古人,或历史的当事人,因为他们的作品或回忆并不一定与事实更接近,古人和今人一样,都只是提供了一种有关过

史学理论书单

《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参考书目 《史通笺注》,(唐)刘知几著;张振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上海:商务,1922年) 《历史是什么?》爱德华·霍列特·卡尔(Carr,E.H.)著;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商务印书观1986年 《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李振宏,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克丽奥之路—历史长河中的西方史学》张广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史学导论》姜义华、赵吉惠、瞿林东、马雪萍,陕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兴起》,柯文著,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 《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刘泽华主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方法导论》Floud,R.,王小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霍俊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利科(Ricoeur,Paul)著;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西方历史哲学导论》韩震,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历史学家的技艺》布洛赫著,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彭卫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西方史学思想导论》陈勇、罗通秀编着,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杨豫、胡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西方文论

论西方文论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理论的不同侧重 摘要: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即西方文论,它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纵观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每一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理论主导和侧重。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文学活动四要素却始终贯穿于其中并主导着文学理论的发展推进。 关键词:西方文论四要素发展分期侧重 西方文论是一个与东方文论相对的概论,指的是以欧洲为主体的、包括北美的广大地区的文学艺术理论,一般说来是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 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 自然、生活) 、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对文学活动的分法为人们普遍接受。而统观西方文论史,文学理论的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侧重也是随着时代的的变化而变化。

一、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及其关系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美国当代艺术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1)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 (2)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最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 (3)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物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示,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4)读者,他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就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在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只有经过作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二、西方文论史的发展分期 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

《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史学理论经典书目 [中文书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2.〔唐〕刘知几,《史通》 3.〔汉〕司马迁,《史记》 4.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二)(台北:三民,1998) 5.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一)(台北:三民,1993) 6.周佳荣,《中国史学名著概说》(台北:唐山,1989) 7.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台北:三民,1973) 8.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二)(台北:三民,1973) 9.麦劲生,《近代史学与史学方法》(台北:五南,2000) 10.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台北:巨流,2000) 11.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增订新版) 13.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8) 15.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人民初版社,1998)

16.周梁楷等,《史学导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 17.周梁楷,《历史学的思维》(台北:正中,1993) 18.姜义华,《史学概论》(台北:水牛,1992) 19.甲凯,《史学通论》(台北:台湾学生,1985) 20.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书局,1977) 21.李家祺,《历史纂述的方法》(台北:台湾商务,1970) 22.姚永朴,《史学研究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 2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2) 2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商务,1933) 25.李思纯译,《史学原论》(上海:商务,1968) 26.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7) 27.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商务,1928) 28.卫聚贤,《历史统计学》(上海:商务,1934) 29.李则纲,《史学通论》(上海:商务,1935) 30.杨鸿烈,《历史研究法》(长沙:商务,1939) 31.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1940) 32.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庆:峨嵋,1942) 33.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台北:华世,1974) 3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台北:独立,1945) 35.许冠三,《史学与史学方法》(香港:自由,1958) 36.许冠三编译,《历史哲学与历史解释》(初版未详;台北有环宇刊 本)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阅读书目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阅读书目 1、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年。 2、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人物评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4.[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中译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5.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6 张尚仁:《社会历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 7、韩震:《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 8、庄国雄等:《历史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9、[美]威廉?德雷:《历史哲学》(中译本)三联书店1988年。 10.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佘树声:《历史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田汝康、金重远编选:《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3.张文杰等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14、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比较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15.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计量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1987年。16.[美]雷蒙德?格鲁:《比较历史研究概论》(中译本)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2 年1期。 17.[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18.[苏]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9.[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0.[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21.[莫]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22.[法]勒高夫:《新史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23.[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新史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24.[美]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25.[美]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6.[美]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7.[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28.[美]唐纳德?凯利:《多面的历史》(中译本)三联书店2003年。29.[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30.[美]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31.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32.李幼蒸:《历史符号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33.蒋大椿:《史学方法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4.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35.蒋大椿:《史学探渊》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36.[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7.[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8.[法] 迪拉里:《历史学家思想和方法》(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9.袁吉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09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解析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文传媒学院院(系、部)历史学专业级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期中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 《论六家要指》 今古文《尚书》 《竹书纪年》 《后汉书》 《山海经》 二、简答题 1、梁启超在1902年《新史学》中指出旧史学有“四弊”是指什么? 2、春秋战国时期“国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 章学诚曾论述中国历史著作之体裁与思想的发展脉络,说:“《尚书》一变而为左氏之《春秋》,《尚书》无成法而左氏有定例,以纬经也。左氏一变而为史迁之纪传,左氏依年月而迁书分类例,以搜逸也。迁书一变而为班氏之断代,迁书通变化,而班书守绳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盖迁书体圆用神,多得《尚书》之遗,班氏体方用智,多得《官礼》之意也。”(《文史通义·书教下》) 请问章学城所讲“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书;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

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一名话是何意? 四、问答题 请说明《史记》一书的主要特点。 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1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文传媒学院历史系院(系、部)历史学专业 09 级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 《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史德” 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三才”,还要求具备“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2、裴松之(372—451)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刘宋初官中书侍郎,奉命作《三国志注》,元嘉六年(429)奏上。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 3、《华阳国志》 中国现存最早而又基本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书。作者是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约公元二九一-三六一)。《华阳国志》成书于公元355年之前,记载了中国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之远古典籍、神话、传说、沿革、地理、风土及人物史事。其时间则从上古直到东晋初年,即所谓“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全书共十余万字,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

西方文学发展脉络

一、西方文学发展脉络 古希腊-罗马文学 中世纪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与其他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超现实、新写实、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 从西方文学史的源头——两“希”传统——说起 1 古希腊-罗马文学(世俗人本主义) 海洋文明——“原欲型文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征服 人:原欲、身体、力量、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瑞典学者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对另一方面的反映,都是摆在彼此对立面的、相互照应的镜子。” 2 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宗教人本主义) 沙漠文明——“理性型文化” 神:理性、灵魂、顺从、虔诚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与自然的关系:顺从 3 第三传统:北部游牧民族(日耳曼、凯尔特等)旺盛的生命力、好斗性、荒诞神秘 西方文学: 智慧 仁爱 力量三位一体 思考:两希传统特质是二元对立的吗? “神”其实是人性中的理性成分,是人对人的本质理性、精神层面的更高追寻,因此“神”与“人”两个层面共同成就了完整的人,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蕴含着对立统一的二元。

两希精神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碰撞、融合与提升是理解西方文学发展脉络的关键 二、填空 1. 2.神曲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 3.原名《喜剧》,后被薄伽丘改为《神圣的喜剧》 4.荷马的史诗作品两部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5.《伊利亚特》贯穿线索是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主线,奥林匹斯山诸神的斗争为副线。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6.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10.《变形记》作者卡夫卡是表现主义 11.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12. 13.希腊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后两本亡佚) 14.《美狄亚》作者欧里庇得斯 15.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21.宙斯三兄弟有宙斯波塞冬哈德斯 22.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争夺女俘、帕忒罗克洛斯之死 23. 24.《奥德修记》——“一条绳子”结构 25.卢梭:浪漫主义文学精神之父 26. 27.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28. 29. 30.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队领队的即兴表演,又被称为“山羊之歌” 31.但丁设置的两个老师及象征维吉尔————人间、知识、理性贝娅特丽丝————天国、启示、信仰 名词解释 1. 2.哥特(Goth)的含义 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 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拱顶﹑细长柱等为特点); 3、哥特派的,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通常以神秘、恐怖、凄凉、衰败为特征); 4、指字体,哥特字体的; 5、指颜色,红与黑。 3. 荷马史诗源于民间,是希腊神话传说集大成者,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和古代史诗的楷模。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 §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 §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 (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 (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 (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4、研究方法 §(1)、以人为本。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 §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 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 §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 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 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 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熟知中外历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入了解当代中外史学的现状,了解中外史学思潮的发展潮流,正确认识当代史学思潮、史学流派的倾向。对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精髓,应有深入体认。具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研究当代世界和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确立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够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有关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能承担政策和理论研究以及宣传、文教、出版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三年,要求至少修满35学分。 三、研究方向 1.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史学。 2.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 3.传统史学与传统文化。 四、教学实践 本专业研究生主要在本学院“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或与本专业有关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学中从事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或有关主讲教师负责指导。最后由指导教师作出考核评价。 五、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 本专业研究生必须经常关注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事件及其动态、进程,参加有关的时事、政治以及文化研讨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历史运动,写出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论文或调研分析报告。研究生不定期参加校、院、所举行的学术活动。读硕期间须在正式学术刊物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实绩,逐年记入学籍档案。研究生必须完成规定任务,才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西方文论选读》自学考试大纲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论崇高》侧重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作家的心智;列举崇高的五个来源;这五个来源的关系;《论崇高》还提出了美的范畴问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标志着一个新的美学范畴的诞生。 2.三一律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4.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和论证了形式主义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陌生化”原则。所谓“陌生化”,是针对习惯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潜意识化而言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的感知方式的一种反作用,目的是加强印象,把熟视无睹的东西凸现出来,用新的陌生的世界代替潜意识化了的世界。陌生化属于文本的范围,而且重点不是文本的意义,而是它的形式,涉及的对象主要是诗歌。 5.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大体上可以用“否定的美学”来加以概括,其主要观点主要有:1.反艺术。反艺术就是否定的艺术,是用“反其道而行之”的艺术手法,或曰反讽手法,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艺术的否定;从正面讲,就是艺术通过自我否定来改头换面从而确立自身新的坐标。2.文化工业。这指的是在工业资本主义这个“管理化的社会”里,从流行艺术中自发产生出来的大众文化的总称。3.音乐社会学。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以自己特殊的形式规律提出社会问题,反映社会整体的矛盾和分裂。 6.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二、简答题(每题1 0分,共40分) 简答题除说到要点外,还应展开论述。光有要点不能给及格分。 1. 简述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它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教育的改革,把人文学科放在对神学学科的优先地位。其次是知识的发展,或知识的世俗化,主要是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古典文化的再生。最后是文艺的全面繁荣。(上述内容需展开论述)

《历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辽宁大学历史学专业2010级任课教师:耿元骊《历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说明: 1)以中文书为主,有多种版本则著录较新出版且版本较好者 2)分类以该书的主体分类,个别书跨多个主题,但是只放入某个主题之下。 3)论文未列入。 一、历史、历史学、史学史 【书名】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作者】(英)彼得·伯克著 【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1 【书名】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 【作者】(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著;何兆武译 【出版商】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08 【书名】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 【作者】陈启能主编 【出版商】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书名】历史学是什么 【作者】葛剑雄,周筱贇著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08 【书名】历史学基础文献选读 【作者】包伟民选编 【出版商】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书名】为历史学辩护 【作者】(法)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著;张和声,程郁译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书名】历史与历史学 【作者】何兆武著 【出版商】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书名】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1978-2008 【作者】于沛,周荣耀主编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0 【书名】西方历史学经典名著选读 【作者】王宪明选编/导读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7 【书名】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全3册 【作者】《中华大典》委员会编纂委员会【出版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书名】历史研究 【作者】(英)汤因比(Toynbec,A.J.)著【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1 【书名】《历史研究》导读 【作者】(英)汤因比原著 【出版商】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04 【书名】历史之源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英汉对照 【作者】(英)约翰·H.阿诺德(John H. Arnold)著【出版商】南京市:译林出版社, 2008 【书名】历史是什么? 【作者】(英)E.H.卡尔著 【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07.06 【书名】史学导论 【作者】姜义华等著 【出版商】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书名】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与怀特 【作者】(英)基思·詹金斯著 【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07 【书名】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作者】(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刘永华译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二、史学理论与历史哲学 【书名】史学理论读本 【作者】刘北成,陈新编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书名】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作者】(德)康德著;何兆武译

革新与复归_模仿说_及其在西方文论中的发展

1998年第4期N o.4.1998 1998年7月 Jul.1998浙江社会科学 Z HEJ IA NG SO C IAL SC IE NC ES 内容提要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一翼,“模仿说”在整个西方文论中具有源与流的双重性。对于“模仿说”的科学审视,不仅是对西方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科学认识“模仿”理论的发展规律,合理吸收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精华,扬弃发展中的不足与局限,重振现实主义理论生命力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模仿说西方文论 作者金雅,女,1965年生,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杭州310012) □金雅 “模仿说”是西方文论中最具深刻影响,历史最为久远的艺术观念之一。它以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为核心观照艺术的起源与目的,探讨艺术创作的特征与原则,它的理论观念对于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 一 “模仿说”的最初萌芽源于对古希腊艺术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实践总结。古希腊雕塑直接模仿人体,音乐模仿自然的声音,舞蹈模仿生产劳动,戏剧模仿实践中的人。正是在这样的艺术土壤中,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色诺芬等古希腊最早的一批美学家率先提出了人“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诗应该“模仿好人”、模仿心灵等观点。这些观点虽然是零星的、片断的,但却坚持了艺术的现实品格,为“模仿说”的孕育与发展埋下最初的种子。 在西方文论中,第一个自觉地把“模仿”这一概念引入艺术理论并加以系统阐述的是柏拉图。他首先塑造了一 革新与复归: “模仿说”及其在西方文论中的发展 这一点上,大多数的吴越小说都是这样在做的。 对特定语言句式的运用,同样也是增强吴越小说地域韵味的一个有效方法。高晓声特别熟悉江南农民的语言,他把大批江南农民的用语和句式,融入了通用性的普通话之中,从而丰富了小说的文学语言,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吴越语感。范小青对于所谓“南方句式”———“的、了”句式的纯熟运用,有效地强化了小说语言的“原生”、“原色”感觉,并从这些江南人常用的句式中,成功地传达出了江浙一带民人特有的地域心态和生存方式,使人一读就能感触到一股江南特有的生存气息。 吴越小说语言形态的地域化,还表现在吴越作家尤为注意从语言角度尽量使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显露出具有吴越文化韵味的性格特征,使人物描写也成为地域化语言形态的一种别致的表述方式。为此,不少作品在人物的口语、习惯、个性刻划、行为描述上均有意识地融入了大量地域性的语言元素,使人物创造变成了营构地域文化氛围的一个生动的有机载体,从而使一个个人物形象也都成了对于吴越文化各种表现侧面的一种形象的注释。 小说语言形态的地域化,对吴越小说的创作来说,通常都是写作人为了捕捉和营造吴越语感的一种自觉的写作行为。但是,对于本土作家来说,也常常表现为一种地域文化积淀和本土文化修养积累的自在的流露。因此,这种地域性语言形态的构筑,在吴越本土写作人来说,有时候也是“先天而来”,“身不由己”的。只是到了要自觉地去传递地域性语言意念之时,其作品语言形态上的地域化也就会表现得越加鲜明。 注释: ①见汪欧、晓华著《南方的写作》一文。 ②见徐岱著《小说叙事学》,第349页。 ③④见汪曾祺著《晚翠文谈》。 ⑤见阿城著《文化制约人类》一文。 ⑥⑦见李杭育著《文化背景上找语言》一文。 ⑧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说过:“方言是很有价值的文学工具,它的运用可以是精巧的,而不一定必得简单搬用它的语汇;因为,方言可以变化,并非是一种固定的说话习惯,它能够微妙地转化为口语,以反映妙趣横生的思维。” 责任编辑王立嘉 122

史学史名词解释

史学史名词解释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 (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 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 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 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 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 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 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与《汉 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 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

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修成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 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杜佑:(735--812),唐中叶宰相,政治家、史学

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布拉格学派:(发起者、贡献最大者、内涵、理论主张、影响、评价) ①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②主要特征: ⑴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偏离日常生活实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把表现功能放到首位。 ⑵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⑶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解释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但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⑷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一部作品印刷成书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其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且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③地位影响: 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提出的语言的功能研究、类比方法的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的结合以及在对读者的转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虽然艺术形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规律是由社会文化和艺术内容的发展所决定的,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文学性: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文学性的诗性功能: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联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关系和审美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 荒诞派戏剧: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代表作有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剧作《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1、戏剧表达超现实的真实:一是作为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的“超现实的真实”。二是作为 永恒之在的“超现实的真实”。

史学概论书目

1.李大钊:《史学要论》,《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4.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美)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王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6.(法)J.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7.(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美)乔伊斯.阿普比尔等:《历史的真相》,刘北城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9.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0.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伊格尔斯、帕克主编:《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当代史学研究与理论》,陈海宏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 13.(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博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年版。 14.(英)波普(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6.(英)波珀(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7.(美)亨普耳:《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8.(美)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张星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19.恩格斯:《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48-458页。 20.庞卓恒:《中西文明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转载其中第2节;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赵吉惠:《历史方法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3.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4.(苏)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莫润先、陈桂荣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5.(苏)耶日.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张家哲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26.吴泽主编:《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7.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庞卓恒主编,田晓文、侯建新副主编:《西方新史学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9.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0.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刘泽华、张国刚:《历史认识论纲》,《历史研究方法论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2.田汝康、金重远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3.(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4.(英)爱德华.霍利斯.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文论发展历史

西方文论发展史的线索和脉络 西方文艺理论史,就是西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所谓西方文论,指的是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努斯,近代的布瓦洛、狄德罗、莱辛、丹纳、别林斯基等,以及大批作家和诗人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论述即文论著作,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史研究的对象。 文艺理论来源于文艺实践,同时又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西方文艺理论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按照“他律”和“自律”所形成的“合力”来运行的。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很难面面俱到把它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呈现出来,只能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将其发展线索和脉络大致梳理一下。纵观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四大本质论”、“五大本体论”和“两大序列贯穿”: 一、“四大时期”: 1)古典文论时期: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前8世纪——15世纪) 2)近代文论时期:文艺复兴、法国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马列文论(16世纪——19世纪末) 3)现代文论时期:以叔本华、尼采非理性哲学为理论基础,包括叔本华、尼采的直觉主义文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文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存在主义文论等等。(20世纪60年代以前) 4)当代文论时期:以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包括后结构主义(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核心)、新历史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文论等等,主要是瓦解现代主义形式中心主义。(20世纪60年代至今) 二、四大本质论。任何理论的构建都有其逻辑线索或中心支柱。对于文艺理论来说,文学的本质问题,即文学是什么,是每个文论家在探索和研究文学特征及其规律时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产生了文论史上连绵不断的理论纷争,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尽管西方文论史上对于文学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

《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史学史 “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其着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历史。其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 (1)具历史着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着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经解》)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 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年历史的着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 (243年—306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司马懿六弟,自小好学不倦,然好色薄行,所以不得为嗣,实为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因此折节改志,闭门读书。晋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等职。其代表作为《续汉书》,其内容大多失传,惟有《律历志》等八志并入《后汉书》而得以保留。它的特点为:(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2)强调以“君威”“臣仪”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3)推崇“务从节约”政治作风,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4.《史记》三家注 (1)南朝宋裴骃作《史记集解》,广引前人成果,随文作注,不驳《史记》原文。 (2)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既为《史记》的原文作注,同时又为裴骃的《集解》作注。不仅攻驳裴骃旧注,亦且攻驳司马迁《史记》原文,提出辨正。 (3)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既为《史记》原文作注,同时也为《集解》和《索隐》作注。 《集解》、《索隐》、《正义》,依次相注,关系紧密,被称为“《史记》三家注”。 5.《汉纪》 汉献帝因《汉书》“文繁难省”,命荀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汉纪》30卷,82432字。记事起于刘邦之兴,迄于王莽之败,以班彪着《王命论》、班固撰《汉书》结尾,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