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祖国统一大业》 的教学设计

《祖国统一大业》 的教学设计

《祖国统一大业》 的教学设计
《祖国统一大业》 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本节知识在初中的历史、政治甚至语文学科中都曾接触过;而且平时的生活中也时有所闻。可以说,这块知识是学生自认为比较熟悉的内容。但可能会受已有知识体系的影响,不愿主动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更不愿用“一国两制”的理论与现实进行联系,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因而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和田地区二中李佳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

本节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流和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这些知识,既属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属于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既属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绝好素材,又属于近几年高考历史及综合能力测试的热点。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1、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及回归的过程.认识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2、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表现,理解党和政府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所

采取的方针、政策,正确认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树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材料、归纳材料,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气氛,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以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四、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突破方法: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够解答的一系列问题来讨论突破。

(2)教学难点:认识“一国两制”理论和祖国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②突破方法:采用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史料阅读法等来引导而是领悟历史,感受现实。

五、教学方法

①教法:以主线整合资源;以情境体验历史;以探究认识规律;以交

流升华情感。采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讨论谈话法等。

②学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情境营造]:课前3分钟时,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我的中国心》,同时并在课件上展示国民党于右任的诗和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

设计意图:课件所展示的课题的背景是特别设计的:遥远的海岸,北归的候鸟,于右任的《望大陆》,意在突出这样一个主题——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让学生受到于佑任老先生的悲怆气息感染,产生强烈的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堂设问]:于右任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希望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今天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

[教师过渡]:香港、澳门是怎样回到祖国的怀抱?海峡两岸的关系又是如何?祖国统一大业能否实现?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2、讲授新课:(设计四个板块的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一:历史的回顾(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问题1:你对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有多少了解?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回忆和合作探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以及台湾问题的形成。

用小动画的形式简单演示香港岛、九龙司、新界被割让与租借的过程。归纳澳门、台湾问题的历史形成。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教材没有讲述而散见教材其它地方,但它是后面知识的铺垫,故以学生回忆为主。

问题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指出:港澳是外交问题,而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3、情境创设(问题3):为完成我们祖国的统一大业,党和政府殚精竭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和平解决的方针,它是什么呢?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武力”和“和平”两种途径,它们各有什么利弊呢?如果你作为决策者,你将选择哪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失去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时机;另一方面,现在如果武力解决,将会给岛内人民带来一定的损失,也会延缓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且会影响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武力解决最终不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正是鉴于此,党和政府决定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过渡到下一目

活动探究二:伟大的构想(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提出

问题4:什么是“一国两制”?它是怎样形成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和世界有何深远影响?

让学生看书,小组讨论。教师提示的五个关键词“雏形”、“萌芽”、“提出”、“确立”“运用”,学生归纳“一国两制”理论的

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重在落实,但教师并不能因此而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该将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自主完成。根据关键词找答案的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归纳演绎的能力,又能较好体现教师只是学习的“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国家是指一个中国,这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前提,两种制度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原有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不变,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问题5: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式,那么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意义)

设计意图:这一问书上也找不到答案,教师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一些时政热点联系起来,进行小组探讨,整理成答案。

过渡:虽然一国两制是首先针对台湾提出,但却首先在港澳地区成功运用。

活动探究三:成功的实践(统一之路)————港澳的回归

1、情境创设:请看录像《香港回归纪实》。(看完录像后,引导学生结合录像及教材内容,了解香港回归过程中的几件大事。

2、给出材料并小组讨论回归原因: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幻灯片展示材料)

组织小组讨论,三分钟后各小组推选一位同学起来发言,结合同学们发言情况评价各小组表现,再用幻灯片展示:A、“一国两制”构想合理,照顾各方利益,为中、英、港各方所接受。B、改革开放的实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香港同胞渴望回归,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D、中英《联合声明》为我们提供了法律依据。

过渡: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另一个游子澳门也回家了。

3、情境创设:师生共同欣赏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和澳门回归的图片感受回归的庄严时刻。

设计意图:本部分虽然也是教学重点,教材着墨较多,但纯文字讲授不免让学生兴趣索然,所以我营造特定的情景与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体验祖国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与要求。并根据教材内容搜集了一些图片制作幻灯片,按时间顺利播放并配以生动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同时接受信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探求知识。

4、课堂讨论:港澳回归,作为一个中国人,请你谈谈你的感想?(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何在?)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课本也没作太多表述,鼓励学生结合自已的所见所闻所知,畅所欲言。

过渡: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但是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如果说港澳回归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那么海峡两岸的统一则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梦想。

活动探究四:光明的前景(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过渡:建国五十多年来,台湾问题一直悬而不决,历史的使命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时,我们要怎样才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呢?首先我们要来了解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

1、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如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四幅时政图片分析,由学生总结出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及具体表现:隔绝(1949-1979)---暖风(八九十年代)---寒流(九十年代)---契机(20XX年)

过渡:虽然两岸同胞冲破层层阻碍,交往越来越密切。但是台湾当局仍在很多地方设置障碍。

2、课堂讨论:结合时事材料,学生归纳目前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3、课堂讨论:结合国家关于台湾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目前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学生归纳,各抒已见,教师总结。)

4、挑战自我:有人认为台湾将永远分裂下去,有人认为台湾很快就可以统一,谈谈你对台湾问题前景的看法?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在一国两制政策下,我国成功解决港、澳问题,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祖国的根本利益,但是由于国际上敌对势力还存在,台独势力猖獗,导致两岸关系紧张。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感召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因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事所趋,是人心所向!

课后拓展

5、心灵告白:现在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心声。以“我想对……说”为题进行心灵告白。激发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想对台独者说……

我想对外国反华者说……

我想对台湾同胞说……

我想对台湾中学生说……

我想对自己说……

在时机成熟时结合和田的稳定形势渗透维护祖国统一教育,让学生明白:分裂是祸,稳定是福。

6、诗歌朗诵: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实现感情升华并结束本课。

六、总结:投影显示板书,让一位学生根据板书小结本课知识。

七、反馈练习

八、课外拓展:1、中国已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请结合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写一篇小论文,阐述一下你的观点:为成功解决台湾问题,我能做什么?

2、在五星红旗之下,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区徽。

教学反思:本课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大胆采用四个板块的探究式

学习的方式,以学生探讨研究知识为主,教师点拨疏导为辅,同时设计一些平台让学生多发言,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凸显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主体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多采取启发式提问和谈话法辅以必要的讲解来引导和推进课程。本课内容理论性、时事性较强,如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不仅接受起来有难度,记忆的过程也有如走马观花。

另外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各种图片视频或声像资料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直观的理解,在音乐、诗词的选取上,突出了本课的主旨,升华了情感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