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主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自主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自主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自主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自主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当今课堂的主旋律。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老师都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亲切地与学生交流、对话,拓宽了思维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轻松和自由。然而,我们在实际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有些合作学习仅是优等生代表着“集体的智慧”,有些甚至是耗时很多的“表演课”。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我们教师角色的转变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有些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到位,有些教师只学会了“合作学习”的表象,而没有弄清其深刻的内含。在这里,我将对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进行浅义的定位,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学习情感体验的培育者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而加以重视。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欲望,引导学生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师要积极评价,充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尊重学生的选择,有了对学生的真诚信任和欣赏,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充满阳光雨露和温馨浪漫。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时空,又让学生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合作者

合作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应该以民主平等为基础,教师把自己当成是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蹲下去看孩子,蹲下去与他们诚恳对话,和他们交流情感,以合作者身份参与合作学习,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意见的倾听者、资料的提供者、困难的咨询者、成果的分享者,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和同伴三种角色。

另外,教师还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合作时机,适时与学生进行合作,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实效。如有的教师只片面地追求合作的形式,一堂课设计多次合作,合作学习的时间占去了一大半,课堂的气氛虽然很活跃,但学习效果却很差。这是因为多次的合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大部分人的互动,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在合作学习之前,仅仅预先进行精心的设计是不够的,往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影响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承担的七种角色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承担的七种角色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如下的角色 1,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教师的首要角色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为此,教师本人首先应该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尤其在中小学,学生们经常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宝库或活的教科书,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要向老师询问。但仅有某一学科的知识并不能承担知识技能传授者的角色,要将知识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还要热爱教育工作,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原理,以某种恰当的方式传授知识。 2,学生团体的领导和管理者。这里的团体既包括正式的团体(如班级),也包括非正式的团体,如学生中形成的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小团体。教师要成为班级的有权威的领导者,要对学生和学生班级进行有指导的教育。对一些非正式的小团体,教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引导职责。此外,教师还要为班级设置必要的规则,形成良好的班级和课堂秩序,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也能约束和控制自己。当学生的集体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时,教师要进行客观分析,做出妥善处理,既要维护班级纪律,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 3,家长的代理人。教师还要经常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很像他们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迫切希望教师能像父母那样对待他们,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常把教师当作父母的化身。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这一要求,要像父母那样对学生充满热情、期望和关怀。 4,模范公民。在学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价值观。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道德准则的代表和体现者。因此,教师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这一角色,认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到一种示范和表率作用,是学生认同、模仿或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要注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标准的社会行为模式。 5,朋友与知己。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与他们平等相待、坦诚相见、热情关怀。学生也非常乐意把自己的困难、忧虑、过失和个人问题告诉这样的教师,在这种意义上,教师就成了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但教师也要注意,不能仅仅为了承担这一角色而忽视其他角色,不能为了取得学生的支持而无原则地迁就学生,不能与学生建立一种表面友好但实际上低级庸俗的关系。 6,人际关系艺术家。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包括学生、家长、其他教师、学校领导等。教师每天要处理这些不同的关系,因而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艺术。为达到这一目的,仅仅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通晓社会心理学,善于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来协调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7,心理的辅导者。由于社会发展加快,竞争性增强,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很多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开始在一些学校设置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但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和学生主观上认识的误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难以应对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学生也不愿意到心理辅导老师那里去咨询,认为这样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神经病。在这种情况下,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的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相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承担起心理辅导者的角色。教师有这么多的角色要承担,很多老师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点击数:4167 更新时间:2008-03-24】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教师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能左右其它因素的因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而以他的“好学”的气质、充盈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激发学生求知的热忱。 “好奇”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引导到对知识的探索上来。换句话说,就是帮助学生把一般的好奇心发展为对知识的渴望——求知欲。这是智育的最根本的措施。回忆一下自己的学生生活,给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师,往往是那些能唤醒我们理智的、兴趣的、激发起对知识探索热忱的教师。 对于思想上怠惰的学生,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打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乐于思索。对于虽有兴趣但不属于课业的学生,教师要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课业的学习上,这需要教师有相当水平的教学艺术。 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忱呢?教师本人应有求知的热忱,具体表现在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孜孜不倦地钻研所教的学科。同时,教师要善用教材,在教课时只把教科书作为引向问题和提供解答问题的材料,而不能让它左右教学的进行。否则会导致学生思想的僵

化。此外还要随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种求知欲,学生就可以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学习上的被动,意味着思维的停滞、理解的缺乏和好奇心的消失,把学习由乐事变为苦役,这与智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有一定的方法。从教学的开始,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学习任何学科,“入门”也好,“升堂入室”也好,教师不要打开门让学生进来,而是把这些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学生有了钥匙,自己就能把门打开——积极思维,解决问题。或者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把着手教”,要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去摸索前进,不是“莫把金针度与人”,而是要把金针交给学生。从智育的角度说,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或学会怎样学习,比只教给他们某些知识更重要。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具体措施为: ①教学生使用学习的工具,如利用网络信息,查字典,使用其它“类书”等等。 ②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用解剖麻雀的办法,通过典型的教材,让学生掌握学习这一单元教材的全部过程。 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用“发现法”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中,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控制者与管理者。新课程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有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出版业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铺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因循守旧,陷入僵化。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的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参考

教师的阅读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的阅读对教学的影响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737200) 王少席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教师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有一位教师在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课时,通过阅读了解到了苏格拉底的“男人,不只是一面”!诸如苏格拉底是“不修边幅‘屌丝’”!是“幽默的丈夫”!是“勇敢的士兵”!是“青年的导师”!是“城邦的牛虻”!是“殉道者”!这种独特的行走方式在于教师的追问,在教师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追问“苏格拉底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教师再把精选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材料,通过与文本的互动对话,进一步了解了幽默、勇敢、智慧、责任、执着的苏格拉底。这样,苏格拉底就以真实、鲜活的姿态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进入了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教学就活起来了。 教师通过阅读理解了苏格拉底的“死”、“思”。即“进退之间方显智慧——苏格拉底之‘死’”!“简约而不简单——苏格拉底之‘思’”!这种独特的行走方式在于教师的追问,在教师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追问“苏格拉为什么死”?“苏格拉底罪名成立吗”?教师再把精选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材料,通过与文本的互动对话,“苏格拉

底有机会活,为什么死”?因为他“热爱雅典更热爱智慧;遵守法律更崇尚美德;崇拜肉体更照顾灵魂”。苏格拉底之“思”什么?——“要认识你自己。……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有理性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等。这样,苏格拉底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苏格拉底了,苏格拉底在学生的心目中“死”去“活”来了,这样,我们历史教学追求的人文性价值的引领作用不正好实现了吗?这样的教学就有了深度。 教师通过阅读反思苏格拉底的“困”,“思多久方为远见?——苏格拉底之‘困’”!。这种独特的行走方式在于教师的反思,那就是苏格拉底之“困”,真的是苏格拉底之“困”吗?在这里教师教学的真功夫得以彰显,教师的智慧得以勃发。教师利用三个人物的有冲突的思考激起思辨的火花,即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美德”;而卢梭认为“知识越多,社会道德越堕落”。柏拉图认为“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在这里,教师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思维的涟漪已经在学生的心海中荡漾开去。在这里教师教学的真功夫得以彰显,教师的智慧得以勃发。接着教师以“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中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幻灯片为底色,展示“思维方式理性化,价值取向人文化,交换方式市场化,生产方式工业化,社会分配普惠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组织方式民主化,管理方式法制化,活动范围全球化”等“民族复

浅谈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培训资料

浅谈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浅谈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进步,幼儿教育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家长都感受到了幼儿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作用,都重视起幼儿期孩子的教育,在教育面临重大改革,家长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幼儿教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支持者、配合者和引导者。 新的课程理论把教师定位在幼儿活动的准备者、组织者、指导者、观察者、记录者、反思者和参与者上来,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操控者,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新的教学理论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身份。把自己的“教”与“学”更恰当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关系。 新的教育观点提出:“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的主人,把幼儿当作自己的朋友。”只有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才能及时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教师积极的情绪能更好的感染幼儿、吸引幼儿,幼儿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再有,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活动,教师能更好的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和功能。教师可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及时调整活动过程和内容等。只有教师在活动中保持与幼儿平等的关系和地位,才能更好、更快、更及时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找到更佳途径。以最佳效果进行教学活动。 2、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是共同参与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新教育理论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是领导者,而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应把自己积极、热情、饱满的情绪展现给幼儿影响幼儿,并在活动中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孩子们的伙伴,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在音乐游戏活动《小鸭子》的活动中,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活动设计成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并创设了相应的游戏场景,在活动开始我就以鸭妈妈的身份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活动中积极带领孩子们进行了各类预先设计好的活动环节进行游戏。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在活动中没有一点拘束的感觉,面对我的时候孩子们真的有如面对自己的妈妈一样亲近和自然,把自己最真切、最自然、最快乐的一面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通过这次活动以后,对我有很深的触动,在以往的活动中我没有把自己当初活动的参与者,只是指挥孩子们怎样进行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不敢放开手脚进行游戏,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3、在活动中教师要带领、指导幼儿活动。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作者:华悦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8年第5期 【摘要】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随着教改的 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逐显重要,而要想语文成绩突出,打下牢固的基础语文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从小学语文开始就要求课堂的高效,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为策划者、服务者、学习者。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角色 随着高考的改革,各学科在高考中的分量又重新得到划分,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语文学科。在北京,高中语文学科是180分,并且这种加重语文的趋势也不断向全国渗透。我们知道,语 文这个学科不是短期就可以提高的,它的提高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或者说它需要的是 你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就需要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夯实。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学就要开始追求高效 课堂,这也是课改不断深入的要求。 高效课堂是针对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而提出的,从过去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其根本要求就是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其实质是“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它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真正从 “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知识观、学生观、评价观的变革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 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入手: 首先,教师应该是策划者 认真备好课是作为一个策划者的基础。打招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要做好“三备”:一是备教材。小学语文课文中充满着令人向往的故事、事迹等,这些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而教学 内容隐就藏在课文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只有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 让学生能为有这么优美的祖国语言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二是备学生。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层几个层次,针对这不同的层次设计好不同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会脱离学生实际。三是备教法。根据所教的课文不同,那么教学方法也 会有不同的。例如,在给学生上文言文的时候,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注意文中的字、词、句的用法,还要让当时的作者背景再现,更好地展现出文章的精髓。 其次,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天赋,都有展示的要求,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就是应该为他们服务的。如果说现在教育就是一个职业的话,那么学生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搞好各种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多接近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 亲近和关爱。如果说我给出的问题,有不少人回答不出来,我会把这个问题变得更简单一些, 让那些回答不出来的人可以思考并且回答。有时我们要求获得不只是他们的答案,更多的是他 们怎样做到这个答案的,原来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做不来。只有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才能进一步 得到答案。苏霍姆林斯基深爱着每一个学生,关怀着每一个成长的生命,按他的观点,优生个 个老师都爱,只有爱差生才是真正的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巴城中心幼儿园顾华琴 经过几年的改革,新课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对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由于对新课改教学本质问题还缺乏理性的认识思考,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现了一些困惑,老师现在不知道如何教幼儿了,不知怎样上课好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敢说出正确的答案,说了就是灌输教法,似乎只有从孩子的嘴里说出答案才是符合二期课改精神的。于是乎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在课前拼命丰富知识教,在课中却轻松的发问,饶着弯子引导孩子说出想要的答案,一些课变成教师问幼儿答的智力竞赛活动似的,由以前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每个问题后都要追加一个为什么,好像不问为什么就不能拓展孩子的思路,就不是求异思维,不符合新课改的教法,以至于有的问题把孩子问得目瞪口呆。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重视课堂的表现形式忽视教师教学的作用,有些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变成了就是新课改的表现形式,似乎无之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课堂热闹非凡:分组讨论、操作探索、自主表演……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使我们眼花缭乱。教师忙于追求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自主形式”,忙于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热烈、活跃”的自主气氛,却放弃了自己指导、引领与点拨的作用,这些看似让课堂有了盎然生机,而实质上是一种“牧羊式”的教学。在此,本人认为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 场景: “哇,这个我认识是国庆阅兵式。”王池发出惊喜声音,他的声音立刻引来了另外两个小男孩,区角里马上热闹起来: 这个说:“这是长驱10火箭导弹我认识”,那个说“这是水兵方队多神气呀”,“看这是无人机,就是没有人驾驶的飞机,是我们中国造的”……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把阅兵十大亮点的图片都说了一遍,而且你争我抢地说,表达的积极性很高,也非常主动,脸上带有一份自豪。 分析与反思: 以上场景中的几名女孩和男孩,都是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表露自己思想的人,学习也不是很有兴趣的孩子,引导他们表达时往往也是声音细细轻轻的,脸上总带有一丝紧张和不乐意,从不主动发言。为什么在这两个场景中,他们的表现却判入两人,细细地一想,我感悟到了情景式的轻松学习环境给了幼儿表达的勇气,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的大胆表达。因为这个环境是轻松的、没有压力,这个环境为他们创造了表达的空间,有东西可讲。环境与孩子的表达是共存的,孩子依赖环境而发展表达,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表达、学习的发展与成长,环境与孩子的学习、表达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应创设适合幼儿学习、表达发展的情景性环境;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具有形象性、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有效互动中,大胆探索,充分的学习、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一、架设循序渐进的阶梯 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结构为主线,以教学过程为媒体,对所教内容进行再加工、再组织,编导出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幼儿的认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放飞梦想,让心灵去旅行”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谭夏瑜 以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诸如春蚕、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这些美名逐渐褪色。新课程在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同时,也期待着教师尽快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以适应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放飞梦想,回归本位,重新反思教师的角色将成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当好新时期新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凸现其主体地位。而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纪律的维护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者、朋友和学习的伙伴。新课程还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建设者、研究者,故而,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是引导型、方法型、创新型、人格魅力型以及研究型的教师。 1、回归主权,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成为引导型的教师。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是知识的拥有者,是权威。而在新课程下,教师要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的角色转变为给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候给予引导和支持的导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2、因势利导,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成为方法型的教师。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 在当今这个时代里,新知识以爆炸的速度更新和递增,人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得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因此,教师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把浩如烟海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何况这些知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可能很快就过时。这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学习,而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主人翁的过程中,新课程要求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学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解决问

最新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地为加快人才培养以及复合型人才开辟了新的天地。教育现代化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教育改革课题。下面谈谈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意识的提高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越来越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现代化教学的意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频率明显提高。 二、媒体教学促进教师教学上的交流 实施多媒体教学以来,我深深体会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的内在需要。老师的公开课,说课,评课,已经成为一件平常而有益的事。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师对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完全显示出来,有利于教师间的交流、探讨,促进教师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实施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学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老师们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种积极使用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氛围。教师人人会使用计算机,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教学,都能自行设计制作CAI课件。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在位进修,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跨越,提高

自身素质。 四、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实现“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转变。由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受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自卫我价值观的影响,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合理利用多种媒体,使得课堂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信息数量多、质量高;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气氛。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各要素起到了很好的确促进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有可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回答,这不是一位教师应扮演的角色。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一、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扮演桥梁的角色 课本是英语的载体,学生是学习英语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知识,教师这座“桥”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对话,任务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在学生身上,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上的差异,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和发表意见。那么,如何才能扮演好这个角色呢?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其次,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的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还是艺术、思想的结晶。最后重点给学生讲解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得知识。 二、做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 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穷的,学生只学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要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就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外课学习。怎样才能开拓好学生的阅读视野呢? 1、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 2、选好阅读书籍;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和测试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作用。 三、做艺术感染的引路人 人文精神不能靠说教传给学生,重在熏陶、感染。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培养:首先,感情要真诚而丰富。其次,言行上要有风度,语言上要有感染力,行动上要做好学生的表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促进者,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认知状态,共同发展。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修养。 四、在创新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教师要培养学生批判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主观性试题,评讲时不要求统一,尊重和关注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需要。 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新的认识,不管扮演什么角色,教师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实现学生的长足发展。在新的教育理念和《英语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应更新自己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

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发表时间:2011-03-10T13:10:29.25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唐善锋 [导读] 现在有些人以为高效课堂当把学习交给学生时,连带着也应该把责任交给学生,学生主导着课堂 唐善锋(临清市金郝庄第二中学,山东聊城252654)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于推进初中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 现在有些人以为高效课堂当把学习交给学生时,连带着也应该把责任交给学生,学生主导着课堂,教师的角色就是维持秩序,课堂主要是学生的,教师没什么事干。我只能说这是个明显的误会。的确,高效课堂的主张,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师不可“替代”学生,甚至不可以“讲授”太多,这是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机会”和空间,让他们想尽办法参与到“真实”的学习中去。在这里,“真实”这个词相当重要,假如学习离开了“体验”而单纯转化成机械重复的死记硬背,那学习就是不“真实的”,是消极的,甚至是没有生命力的。 把学习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就此推卸掉了教师原应承担的责任。实际上,对教师而言,教师的职责并未因此而发生变化,相反教师却要面对一场更加艰巨的挑战。当被迫丢弃了顺手熟稔的“方式”后,教师需要重新寻找到一件“新式武器”,并且让“新式武器”发挥相当的威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把学习还给学生,把责任留给教师。当教师保证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的同时,还必须敢于负起责来,保证学生能够学会。保证“还权”,是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保证责任是为了落实学会和会学。 二 当教师放下“旧式武器”,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时,无论试图采用什么模式组织教学,课堂教学都是失败的。失败的课堂注定会两败俱伤,一方面它剥夺了教师原有的方式;另一方面,它让学生们好不容易谋求来的学习利益,却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这样的结果不正在制约着新课改的进展吗?课改之难,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传统课堂剥夺了学习权利,高效课堂归还了学习权利。但这个权利并非意味着一旦拥有便能够生成“能力”。“能力”不是来自“真空”,它来自于合作和互动带来的效果。无论合作还是互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而高效课堂不是将教师“边缘化”的行为,而是发生在教室里涉及所有人在内的整体“融入”行为。教师当然不是绝对的领导者,更不是在学习过程之外。教师只是几十分之一中的那个“一”,教师难以独木成林;同样离开了教师,那几十根“矮树桩”也难说拥有多美丽的风景。因此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变身为“导演”。 教师是导演,学生则为演员。这显然和传统课堂不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而导演的责任,就是教师的责任,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挖掘演员的表演才华,这个“导”字鲜活而传神的给教师做出了角色定位。学生究竟“演”得如何,实在是体现了导演的功力。反之教师只顾自己“演”而浑然忘记了“责任”,则失去了导的价值。因而教师的能力取决于他具有怎样的导“功”。教师的这门功夫,决定了课堂教学能走多远。 教师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效课堂同样学生也无法替代教师。正因为如此才鼓励,“生亦师,师亦生,师生合作。”正因为是这样,才没理由总是把教放在教育的第一位置上去,当然也绝对不能因之肆意抹杀“教”。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的角色不容忽视。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参与,离不开教师的课堂设计、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离不开教师的热情欣赏、离不开教师的大胆开发,只有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的高效才会长长久久。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缺失的反思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双大手把着一人形木模,将一个学童模样的孩子,往木模里按压,使之中规中矩,孩子痛苦得泪雨滂沱。”曾有人将这种“千人一面、削足适履”的教育方式称之为传统教育。一时间,传统教育的痼疾逐一彰显出来了,传统教育也因此被打入了冷宫。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而生,人们为之振臂高呼,教师悦纳了与之相随的新课程理念,都沉浸在诸如“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平等中的首席’”等新理念中,教师的心灵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碰撞和震撼;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新理念的应用,教师中虽然不乏游刃有余者,但更多的教师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缺失了。 困惑一:某年轻教师在公开课中看到评课者手捏跑表,专注地为自已“卡时”量化,便思忖着告诫自已:“教师讲解不能超过20分钟,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困惑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保护天性,弘扬个性,课堂上,面对学生随意讲话,不认真听课,教师只能听之任之,否则,随时都会被冠以“变相体罚”之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一张张幼稚的脸庞,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师只能将她们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地呵护着,生怕稍一疏忽又把她们刻划成“千人一面”。 困惑三: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角色转变意味着冒险,然而,现实中偏爱“顺从”的“领导文化”弱化了教师的冒险精神。教师偶有突发奇想,也不敢付诸于行动,忌讳让领导看不惯,旁人说“出风头”。 困惑四:教师是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的使者,是学生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者,然而,教师的情感态度却被忽视了。现实中,教师工作的生态环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分析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影响 高尔基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个大殉道者。童话中有个小女孩,由于穿上了红舞鞋,就只能拼命地旋转下去,穷其一生,欲罢不能。老师一旦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其情其感也如红舞鞋一样,让老师永不满足,永无止息,直至奉献一生的精神与心血。老师所从事的事业,实在是一项人的事业,也是一项充满了 情感的事业。老师又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老师 的情感态度对学生起到很强的感染作用。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起到塑造学生品格、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从这意义上讲老 师就是传播知识文明的殉道者。 老师的真诚教育情感,往往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它往往以顿悟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又一村”,促使学生明白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可以体会到学习 的价值,在学习中享受生活,享受快乐吧,让学生顺其自然快乐 学习,让学生读书明理智慧积德,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 学习也才更有兴趣。这种教育的瞬间灵感离不开老师“语不惊人 死不休”的强烈的教学欲望和“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苦思索。 老师的情感不仅能激发老师的教学欲望,而且能使老师长时间地保持对教育和教学的专注思考,为学生学习的顿悟产生铺垫条 件。通过老师的真诚教育情感在学生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去影响、感召、塑造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高尚的精神种子, 使他们成为健全人格的人。因此,老师情感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

十分深刻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情感能够培养老师的教学欲望 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认识或所操作的事物所持态度的体 验。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的关系,当客观事物符合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有了情感就能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强烈的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内在 动力(培情原理)。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可以一 分为二,有些归于智力,有些归于非智力因素,第三者是没有的。”所谓智力因素是指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观察力、 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所谓非智力因素指 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它 对智力因素的发挥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要素,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与人的社会性需要密切相关。情感形形色色,往往呈现出积极的和消极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等两极趋向。每种情感又可按其强度分为不同的等级。情感具有两极性、 情境性、效能性、迁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所产生的动力功能、 调节功能、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等,对人的智力活动起着激发、 选择和调节的作用,不仅会影响一个人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而且会影响人际交往间的交流、沟通及关系的发生、发展。值得注 意的是,情感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它在一定条件

浅谈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浅谈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进步,幼儿教育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家长都感受到了幼儿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作用,都重视起幼儿期孩子的教育,在教育面临重大改革,家长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幼儿教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支持者、配合者和引导者。 新的课程理论把教师定位在幼儿活动的准备者、组织者、指导者、观察者、记录者、反思者和参与者上来,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操控者,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新的教学理论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身份。把自己的“教”与“学”更恰当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关系。 新的教育观点提出:“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的主人,把幼儿当作自己的朋友。”只有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才能及时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教师积极的情绪能更好的感染幼儿、吸引幼儿,幼儿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再有,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活动,教师能更好的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和功能。教师可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及时调整活动过程和内容等。只有教师在活动中保持与幼儿平等的关系和地位,才能更好、更快、更及时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找到更佳途径。以最佳效果进行教学活动。 2、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是共同参与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新教育理论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是领导者,而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应把自己积极、热情、饱满的情绪展现给幼儿影响幼儿,并在活动中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孩子们的伙伴,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在音乐游戏活动《小鸭子》的活动中,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活动设计成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并创设了相应的游戏场景,在活动开始我就以鸭妈妈的身份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活动中积极带领孩子们进行了各类预先设计好的活动环节进行游戏。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在活动中没有一点拘束的感觉,面对我的时候孩子们真的有如面对自己的妈妈一样亲近和自然,把自己最真切、最自然、最快乐的一面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通过这次活动以后,对我有很深的触动,在以往的活动中我没有把自己当初活动的参与者,只是指挥孩子们怎样进行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不敢放开手脚进行游戏,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教师在高效课堂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在高效课堂中的角色和作用 高效课堂中,教师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要具有激励性人格,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会。 高效课堂教师角色转变引导高效课堂这样评价教师:给学生讲明白的不是好老师,能引导学生想明白的才是好教师,能让学生学会的才是好教师。可见,要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换角色。 一、精于做一位“导演” 教师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对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非常关键。其实,教师应精于做一位”导演”,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教师更应该精于在课堂中启导、诱导、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探究的“学堂”,让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能动的实践者。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要精于设计,指导学生如何生疑,如何质疑,如何析疑,如何释疑,引导学生怎样进入学习情景,怎样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怎样运用学法促使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怎样从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没有有效

的“导”就没有真正的“学”。教师要把高效课堂当作“舞台”,做一名真正的“导演”。在学生思维不畅时要“导”,在学生切入重难点时要“导”,在学生疑惑不解时要“导”,在学生束手无策时要“导”。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就是要导趣、导乐、导思、导法、导议,留给学生更大的创造的空间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愿学会学、活学、善学、勤学、乐学。 教师作为高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当一个学生想在讨论中说些什么的时候,辨认出他的愿望并且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通常是教师的任务。当不只一个人同时希望在讨论中发言或同时希望回答同一个问题时,是由教师来决定谁来发言或按什么顺序来发言的。如果先叫到了某个学生,可能另一个学生就会觉得无话可说了,因为前一个学生已经把他想说的话说过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学所需要资源问题,因为空间和物资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既定的时刻,希望使用各种教师资源的学生,常常多于可以使用他们的学生。 教师作为高效课堂时间把握的法定计时员,负责宣布事情的开始和结束。要搞清楚活动所花费的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另外还要决定什么时候由一种活动转到另一种活动。如什么时候讨论,什么时候做练习,什么时候讲解等。 二、甘于做一名“助理”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完善,这便使得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 要性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就是说教师影响整个民族的灵魂,可见教师是多么的伟大。据调查,大约有80%的人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教师学生影响重要性 一、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即教的活动的主体 教的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也是变革和改造客观世界,它的具体变革的对象是学生,是学生的身心。 在教的活动中,教育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它是实践者,变革者,即教育者。教育实践的客体是学生和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学生既是实践的客体,也是实践的对象,是被变革者,是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是实践的客体,但不是对象,它是把主体和对象联系起来的中介,是教师变革学生身心的工具和手段。 教师是教的实践活动的主体这个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施者,教育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和组织者。这就是说,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原动力,是教师领导和推动着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展和教育目的的实现。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离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互动、互惠和对话教学关系,也是未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成功从鼓励开始,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学生装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是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机会,尝试应用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调查讨论等方法极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便因势利导,并大加赞赏和鼓励,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影响和教师是客体。教育影响这个客体,同时又是学生的认识对象。在认识活动中,是教师把认识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