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试点主诊医师负责制

北京试点主诊医师负责制

北京试点主诊医师负责制
北京试点主诊医师负责制

北京试点主诊医师负责制

家住北京安贞里的李大爷去医院看病,他的主诊医师在详细为他做了诊断后,从衣服兜里摸出一张名片,嘱咐他,平时有什么不舒服,可以打电话咨询,如果要来医院,最好先打个电话,便于提前安排。李大爷都有些受宠若惊了:“医生作风和医院态度的变化暖人心啊!”

相信许多患者在看病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门诊时挂的是王大夫的号,到住院时改成了李主任主刀,出院后复查时又是徐医生在负责。北京市从2011年起,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分段看病方式有望得到改变,患者在同一科室看病,从门诊一直到出院复查,都将由同一个医师团队负责到底。

诊疗“包干”主诊医师竞聘上岗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北京市医疗机构对患者的治疗还是门诊是门诊、住院是住院,是分段式的,这种模式不利于一个医院对于病人治疗的全程控制。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后,主诊医师负责制将以医疗小组的形式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病人进医院挂号开始,从了解病情、检查、诊断、治疗,到出院后跟踪随访,主诊医生都要对患者负责,提供全过程“包干式”医疗服务。该负责人表示,这种诊疗模式改传统按技术分科为以病人为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使诊断更科学,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据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毛羽介绍,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诊疗组一般由一名主诊医师、一名副主诊医师和一到两名住院医师组成。主诊医师通过竞聘方式产生。

主诊医师要从医德医风良好、业务技术稳定、工作效率高、协作精神强、身体健康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中产生。先要个人申请或科主任推荐,然后由医院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审查和考核测评,最后由科主任进行聘任。主诊医师确立后,由他来决定自己的搭档。

竞聘成功的主诊医师负责组建团队,副主诊医师一般由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主诊医师负责本诊疗组的全面事务,对本组医生有奖惩权,在其职权范围内的工

作向科主任负责。副主诊医师是主诊医师的主要助手,住院医师协助开展相关工作。副主诊医师、住院医师的工作向主诊医师负责。

北京市卫生局还强调,目前各医院实行的科主任负责制仍维持不变,不会受新举措影响,科主任不带组,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医院管理模式探索创新

采访中一位医院负责人介绍,传统的诊疗模式中,床位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构成三级医师负责制,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三级医师逐级负责,逐级请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疗活动的及时、精确及有效性。此外,也会导致高年资、高职称的医生备受追捧,低年资医生备受冷落,使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被选择几率高的医生往往工作量超负荷,也很难保证医疗质量,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据了解,主诊医师负责制主要是一种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将改变过去医生治疗病人时各自为政的局面。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医院相应在各科室建立多个诊疗小组,小组成员由主诊医师、副主诊医师、住院医师、护士等组成。主诊医师通过竞聘上岗产生,打破了年龄、资历、学历的限制。诊疗小组将对病人从诊断、用药、开刀、住院、康复回访等实行一条龙服务,对每一个就医的病人负责到底。

在医院的同一个科室有了多个诊疗小组,病人有了自行选择医生的空间,诊疗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更加激烈。以往靠职务和资历当“甩手掌柜”拿高薪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分配上向临床一线贡献大、责任大的医生倾斜,医生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直接决定着绩效工资的多少。

据医疗管理专家介绍,“主诊医师负责制”是矩阵式组织管理。矩阵式组织最大的特点是项目经理负责制——“事事是项目,人人是项目经理,大事大项目经理,小事小项目经理”。在医院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每个来医院就医的患者,诊断、手术、住院、康复等就是

一个项目,而主诊医师就是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并由他(她)来负责从各科室抽调人员组建项目组(诊疗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共同对顾客就医负责。

“这种新模式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挑战。”一位三级专科医院的负责人介绍,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诊疗模式,医院要调整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需要制定主诊医师负责制相关工作制度,医院的信息系统也要调整,工作量不小。

“主诊医师负责制工作在北京地区是一项全新的尝试,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探索。”毛羽说。

链接

主诊医师负责制溯源

相对于北京刚刚开始在市属三级医院开展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试点,国内其他地方早已开始在探索了。据报道,重庆市中山医院从1993年开始便逐步实施这一举措:每个科室由一位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任组长,一到两位住院医师任组员,组成几个医疗小组,每个小组独立承担相应的医疗责任,在科主任的帮助指导下开展工作。医院根据每个医疗小组实际工作量、医德医风和病人的满意程度,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同时,实行高职低用、低职高用。

2000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在重庆考察时对该院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在全国予以推广。但当时对这种做法称为医疗组组长负责制,尚不称为主诊医师负责制。据资料显示,国内公认的最早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Attending In Charge)的医院为浙江邵逸夫医院,该院有中外合作的背景,1994年建院伊始便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引入主诊医师负责制,作为核心医疗管理模式。这之后不断完善,逐渐建立了一整套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竞争和分配的重要依据,取得了显著效果。

上海长海医院是国内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该院自2002年进行改革以来,工作质量、效率和效益均有较大提高,避免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

费,形成了公平竞争的良好局面。其它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还有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二医院、苏北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等。

效益的不断增长和医院的持续发展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江浙沪地区一大批医院纷纷开始探索和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这样一种变革之道。各医疗机构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目的是通过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成本效益、改善治疗结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某院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具体做法

***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随着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实现了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从“看病”到“看病人”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 Practic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医疗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相应改革与实践。参照***总医院的模式,**医院也试行采取了临床科室实行了科主任领导下主诊医师负责制这一全新医疗管理模式。该模式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医疗内涵质量,对推动医院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基本内涵: 主诊医师负责制(Attending in Charge)是由一名主诊医师带领若干名主管医师和经治医师组成一个主诊组,全面负责并实施患者的接诊、住院、诊疗操作(包括手术等)及出院随访等工作的一种医疗管理模式。主诊医师负责本主诊组的全面事务;主管医师是主诊医师的主要助手;经治医师负责观察患者、汇报病情、书写病历等具体事宜。各主诊组相对独立,医院对各主诊组进行全成本核算,收益分配到各组,医疗风险由各主诊组承担。 二、实施办法 1成立院领导小组:成立由院长、政委为组长,分管医疗工作副院长及机关负责此项工作领导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机关医疗、干部科相关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设立主诊组,竞聘主诊医师的相关事宜进行决策、领导。

2设置主诊组及主诊医师数:各临床科室根据所在科室床位数及收治患者数,科学核定主诊组数量及主诊医师数。由科主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报院领批准后确定。 3主诊医师竞聘条件:医德医风好、身体健康、业务技术精、能熟练掌握本专科各种疾病的诊疗方法、实施各种手术操作的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均可参加主诊医师竞聘。 4主诊医师竞聘程序:符合主诊医师竞聘条件的医师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科主任审核同意后提名,科室党总支推荐,机关审定,报院党委批准后产生。主诊医师任期一年。每年年底进行任期考核,并按竞聘程序重新进行认定。 5成立主诊组根据科室人员结构:主诊医师、主管医师及经治医师参照1∶1∶2或1∶2∶3或1∶2∶4进行配比,可通过双向选择成立主诊组。主管医师一般由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担任,经治医师由住院医师或以上医师担任。由科主任认定后成立主诊组并报机关备案。 运行模式 6床位分配:各临床科室展开的床位数按照专业学科特点分配到每个主诊组,主诊组所占用的床位为医院公用资源,由医院共享。主诊组间床位相对不固定。各级值班各主诊组依次轮流值班,主诊组门诊及值班日由本组医师联合出诊及值班,专家门诊有主诊医师出诊,普通门诊由主管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轮换出诊,患者收治到该主诊组,

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计划

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计划 在我院内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计划 一、人员的安排 根据现有的情况,可将现有的人员分为3个医疗小组,每个医疗小组由一个主诊医师、一个副主诊医师和1,2名助手组成,在主诊医师当中设立一名行政科主任,每个医疗小组轮流承担门诊及病房值班任务,具体值班安排由行政科主任决定;以医疗小组为单位独立进行经济核算以及绩效工资的发放。 二、人员的组成 1、主诊医师由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诊医师由医院考评聘任,并由主诊医师聘任副主诊医师及助手; 2、副主诊医师由主治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3、助手由住院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三、工作安排 1、各位医师按科室安排从事门诊和病房工作,不得擅自调班,不得同时兼替门诊和病房工作。同时严格执行病人选医师制度。 2、以医疗小组为单位轮流参加病房值班,并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 3、每天值班医师由一名助手担任一值,副主诊医师担任二值,主诊医师担任三值,按每月统一安排的值班表轮流担任。一、二值医师担任第一线的具体工作,并随时取得三值医师的指导;三值医师全面负责指导一线医师工作。值班医师必须确认通讯工具处于工作状态, 一线值班医师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夜间必须在值班时留宿,护理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招请时必须立即前往诊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时间。

4、值班医师实行24小时责任制和首诊负责制,及当日来的急诊病人均由该组值班医师负责,不得推诿或拒绝治疗病人。夜间同时处理各医疗小组病人的一般处理。 5、各医疗小组的病人日常诊治工作原则上由各医疗小组自行担任,夜间如遇紧急情况(如临时决定手术或病情突变须进行重大抢救)而本组医师不在班时可由当班组医师及时处理,并由当班组医师及时通知该病人医疗小组主诊医师告知情况, 该病人医疗小组主诊医师应尽量到场主持手术或抢救。 6、病房病人的日常工作由主诊医师负责,但是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其临时性医疗工作和发生临时情况的处理则有值班医师负责。对危重病人和手术后病人,经管医师在下班前必须向值班医师交班,必要时床前交班。值班医师接班后必须认真阅读重点病人的病程记录,了解病情,切实负责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对病情变化和相应的处理及时在病程记录中做出记录;如病情发生较大变化(如疑有术后腹内出血需要再次手术等重大措施,或病人濒于死亡等),值班医师应一边进行应急处理,一边紧急招请主诊医师到院处理。若此时主诊医师联系不上,应报告科主任。 7、值班医师若遇到疑难病例和不能胜任的手术,应及时依次向上级主诊医师、科主任请示,并执行上级主诊医师和科主任的指示。若 遇有医疗纠纷、重大事故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科主任、医疗或行政总值班汇报,以求得帮助。 8、每天按当月排定的排班表安排一名主诊或副主诊医师参加门诊,在门诊或急诊遇到需要住院治疗的的病人,由当班医师开具住院卡,并协助住院处妥善处理好费用问题。入院后应严格执行病人选医师制度,由病人所选择的医疗小组的主诊医师负责该病人的诊治,安排手术,切实做好手术前后的处理,必要时请有关科室医生会诊。疑难病例须提交科室讨论,由主诊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负责安排。

医师首诊负责制

医师首诊负责制 医师首诊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一)首诊医师须按照要求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病历记录等,对诊断已明确的患者应及时治疗。若病情需要应收住观察室或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特别是危、急、重病人,必须收住入院治疗。 (二)对已接诊的非本科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后,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的就诊科室。 (三)对已接诊的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在写好病历、做好检查后,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及时转有关科室治疗。诊断仍不明确者,收住主要临床表现相关科室。若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四)如遇危重患者需抢救时,首诊医师必须先抢救病人并及时报告相关诊疗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参与抢救工作。首诊医师下班前应与接班医师做好床旁交接班,并认真写好交接班记录后方能下班。对已接诊的非本科室范畴的重危病人,首诊医师首先对病人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后方可离开。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

由首诊医师负责。被邀请的医师,应立即赶到现场,明确为本科疾病后应接过病员按首诊医师的责任进行抢救,不得推诿,不得擅自离去。

(五)对复合伤或涉及多学科的危、急、重病人,首诊医师应积极抢救病人,同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并及时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协同抢救。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参与抢救。诊断明确后及时转主要疾病相关科室继续治疗。在未明确收治科室之前,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拖延抢救。 (六)对群发病例或者成批伤员,首诊医师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及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分流病人、组织各相关科室医师、护士等共同参与抢救。 (七)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科或入院治疗,首诊医生应与有关科室联系并亲自或安排其它医务人员做好病人的护送及交接手续。 各科首诊医师均应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严禁在患者及家属面前争执、推诿。因不执行首诊负责制而造成医疗差错、医疗争议、医疗事故,按医院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谈谈主诊医师负责制

谈谈主诊医师负责制 2011年5月,北京市卫生局在市属三级医院临床科室开展主诊医师负责制试点工作,我院22个手术科室报名参加。 在国内公认的最早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Attending In Charge)的医院为浙江邵逸夫医院,该院由于有中外合作的背景,1994年建院伊始便经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引入主诊医师负责制,作为核心医疗管理模式。效益的不断增长和医院的持续发展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江浙沪地区一大批医院纷纷开始探索和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这样一种变革之道。各医疗机构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目的是通过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成本效益、改善治疗结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根据今年北京市卫生局的规定,各专科(病区)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诊疗组数量可根据病区或科室床位数量决定,各诊疗组一般由1名主诊医师、1名副主诊医师和1~2名住院医师组成。主诊医师作为组长负责本诊疗组的全面事务。副主诊医师一般由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承担主诊医师的主要助手职能,住院医师协助开展相关工作。诊疗组的组建工作采用双向选择为主、行政指派为辅的原则,优化组合。 1、主诊医师的资格 主诊医师应从医德医风良好、业务技术稳定、工作效率高、协作精神强、身体健康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竞聘中产生。竞聘程序一般为通过个人申请、科室主任推荐、医院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审查、考核测评、确认,科主任聘任等。 2、主诊医师的主要职责 主诊医师全面负责组内的医疗活动,拥有医疗终结权,带领主诊组完成各项诊治工作,保证医疗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负责本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主诊医师对本组医生有奖惩权,在其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向科主任负责。 3、诊疗组的考核与评估 医院领导小组每季度对诊疗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病案质量、院感防控水平、患者满意率、平均住院日、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工作量等效率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警告,限期整改,直至淘汰。被淘汰的主诊医师一年内取消竞聘资格,但可参加副主诊医师和住院医师的双向选择。 4、科主任的职责 各专科(病区)继续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原则上科主任不带组,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在其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向院长负责。 5、医院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的改变 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一个关键点是制定科学、规范、合理、实用的绩效考核方案。应在较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以主诊医师诊疗组为核算单元,实行诊疗组成本核算,医院统一绩效考核的管理机制。这需要院领导大力支持,质控部、财务处、信息中心、人事处、客服、医保等职能部门的积极联动得以实现。医疗质量控制部/倪如暘

首诊负责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务科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副行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科室主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临时检查患者。 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贵溪精神病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医师首诊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一)首诊医师须按照要求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病历记录等,对诊断已明确的患者应及时治疗。若病情需要应收住观察室或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特别是危、急、重病人,必须收住入院治疗。 (二)对已接诊的非本科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后,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的就诊科室。 (三)对已接诊的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在写好病历、做好检查后,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及时转有关科室治疗。诊断仍不明确者,收住主要临床表现相关科室。若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四)如遇危重患者需抢救时,首诊医师必须先抢救病人并及时报告相关诊疗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参与抢救工作。首诊医师下班前应与接班医师做好床旁交接班,并认真写好交接班记录后方能下班。对已接诊的非本科室范畴的重危病人,首诊医师首先对病人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后方可离开。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被邀请的医师,应立即赶到现场,明确为本科疾病后应接过病员按首诊医师的责任进行抢救,不得推诿,不得擅自离去。 (五)对复合伤或涉及多学科的危、急、重病人,首诊医师应积极抢救病人,同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并及时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协同抢救。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参与抢救。诊断明确后及时转主要疾病相关科室继续治疗。在未明确收治科室之前,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拖延抢救。 (六)对群发病例或者成批伤员,首诊医师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及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分流病人、组织各相关科室医师、护士等共同参与抢救。 (七)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科或入院治疗,首诊医生应与有关科室联系并亲自或安排其它医务人员做好病人的护送及交接手续。 各科首诊医师均应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严禁在患者及家属面前争执、推诿。因不执行首诊负责制而造成医疗差错、医疗争议、医疗事故,按医院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实施细则(20200515184930)

首诊负责制度 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或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3.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积极对症 治疗的同时,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4.对急、危、重症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对非所属专业疾病或 多科疾病,应报告科主任及医院主管部门及时组织相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 5.对危重症患者需要检查、住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 6.对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至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7.首诊医生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给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代清楚, 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8.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时,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 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首诊负责制度的关键指标与要求 及时及时接诊;抢救5分钟内,急诊10分钟内 首诊负责认真履行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职责 治疗诊断明确的患者,予以及时正确的诊疗处理;诊断未明确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会诊 交接班履行交接班制度,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给接班医师护送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护送危重患者检查、住院或转院 转院联系需要转院者,首诊医师负责与所转至医院联系安排转院事宜 权利拥有负责组织会诊、决定患者收治科室或转院的权利,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推诿

妇产科首诊负责制度实施细则 1.本科专业病种较多,包含产科及妇科各系统疾病,要求本科医师必须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按诊疗常规及诊疗指南处理本科疾病。 2.首诊医师对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及时、认真地进行诊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 好各项记录。 3.首诊医师遇疑难、危重病例,在诊断、治疗上有困难时,需要住院的陪同患者收住入 院,不需要住院的书写好门诊病历,并注明请上级医师会诊,白班请二线医生、必要时请科 主任会诊,值班期间急诊病人请二线医师会诊,疑难非急诊病人可安排白班时间请上级医生、 必要时请科主任会诊,不得让患者重新挂号就诊。 4.对不属于首诊科室诊治的患者:①.非急诊病人书写好门诊病历及初步诊断,并在病历上注明请相关科室会诊,指导就诊路线,并向患者说明并做好相应解释。②.急诊病人首先判断儿病情的危重程度:如非危重患者挂错了妇产科,应认真首诊患者,书写病历并提出自己的初步诊断后,指引患者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患者病情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的,不管是 挂错号还是未挂号的,均应立即就地进行积极的抢救处理,同时呼叫急诊护士和专科医生到 场一起抢救,病情允许转运时,可转运到急诊抢救室或疾病所属的专科救治。 5.凡是患有多科疾病的病人,首诊医生拥有负责组织会诊、决定患者收治科室或转院的 权利,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推诿,应当经所有相关专科医生会诊后,根据此次发作的主要疾病,确定转入科室,相关专科医生负责继续诊治。首诊医生应负责对接手诊治的医生进行交班。 6.对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至医院联系安排好后再予转院。 7.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首班医师需完成已挂号待诊病人的就诊工作,一般情况下不得留给下一班医师,有特殊情况需认真交班,并有记录。必要时向科主任或二线医生请假。 8.凡违反首诊负责制、影响病人诊治,按医院奖惩条例处理。

主诊医师负责制试行方案

主诊医师负责制试行方案 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试点方案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也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 为中心”,从“看病”到“看病人”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传统的医院管理以科主任为核心,采用科室成本核算,在分配上科主任有分配自主权,不能突出医师在诊疗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形成竞争态势,医疗责任制也不十分明确,为此很多医院探索和实践了主诊医师负责制这种全新的医疗管理模式,在调动各级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针对我院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量不足,医疗投诉较多,病人满意率不高等状况,我院将对主诊医师负责制工作进行探索。 一、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意义 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指一个主诊医师带领若干名医师组成一个治疗组,全面负责并实施患者的接诊、住院、诊疗操作及出院随访等工作的一种医疗管理模式。通常三个层次的人员组成,第一层主诊医师一般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当(高年资主治医师也可),负责本医疗组的全面事务;第二层一般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当,是主诊医师的主要助手;第三

层住院医师是与患者接触交流最频繁的医师,负责观察病人、汇报病情、记录病历等具体事宜。 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比较好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患者可以根据所知信息和满意程度选择不同的主诊组就医,这一主动权能够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使病人得到实惠。2.医师的工作积极性 1 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强调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一条龙服务。 3.主诊医师负责制改变了管理流程,赋予主诊医师更多的质量管理权、技术把关权,可以充分调动主诊医师的积极性。 4.能充分调动医院现有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提高医院内部竞争力,更好地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 二、目标要求,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思想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争取xx年6月在2-3个科室实施,达到: 1.破除职务、职称的“终身制”。 2.破除分配制度的“大锅饭”。 3.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实现病人、医院、职工三赢。三、人员安排在试点科室中根据现有的医生和床位数的实际情况院领导小组确定诊疗组数,每个诊疗小组一个主诊医师、2-3名其他医师组成,主诊医师竞争上岗,每两年认定一次。 主诊医师遴选标准(达到五项以上) 1.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个别可为高年资主治医师)具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一、首诊科室是指患者来院就诊的第一个科室,该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首诊负责 制是指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诊治患者,而应热情接待,详细检查,认真书写病历和各种检查申请单元、,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 二、门诊患者经分诊、挂号后到相关科室就诊,首诊医师应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 详细询问病史,精心进行诊治。如首诊医师经诊查患者后,判断患者病情属其它科疾患,应给予认真处理,耐心解释,介绍患者到他科就诊。 三、如遇到诊疗有困难或涉及多学科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先完成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 及时请上级医师进行指导,必要时报告门诊部进行疑难病会诊。 四、首诊医师邀请其他科室会诊时,被邀请科室应安排高年资医师及时参加会诊,将会 诊意见向首诊科室医师交代并做病历记录,必要时协助首诊科室进行诊治。 五、病情涉及到两科以上的患者,如需住院治疗,应按照“专病专治”原则根据患者的 主要病情收住院,科室不得拒收患者或抢收患者,在未确定接收科室前,首诊科室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如有争议由门诊部主任根据病情决定。 六、急诊患者经挂号后,到相关诊室就诊(危重或特殊患者应先入抢救室救治后挂号), 各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护士应对患者基本情况和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对于危重患者应在医师到来之前给予基本抢救处理。 七、凡遇到不能明确诊断,诊断、治疗有困难,涉及多科室的患者,首诊科室和首诊医 师应先承担诊治责任,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应亲临现场看患者,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记录病历,必要时牵头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各科在做出“排队本专业疾病” 的结论时均应慎重,在未确定接收科室前,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 八、首诊医师邀请其他科室会诊需先经本科主任同意,被邀请科室应安排医师及时到场 参加会诊,将会诊意见当面向请会诊科室医师交代,并做病历记录,必要时协助首诊科室进行相关诊治 九、如不同科室的医师对急诊病人的会诊意见不一致时,应分别请本科上级医师直至主 任会诊,如意见仍不一致时,由急诊科主任裁决负责科室,急诊科主任不在或裁决有困难时,正常工作时间由医务科裁决,夜间或节假日及时请示值班院长或分管院领导裁决,在尚未作出裁决前,由首诊科室负责诊治,不得推诿。 十、凡属涉及多科室的危重抢救患者,相关科室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协同抢救,不得推 诿,不得擅自离开,各科室所做的相应检查和处理由当事医师及时记录并签字或由其他医师记录由当事医师严格审核后签字,首诊科室在抢救过程中始终负责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起主要协调作用, 十一、对急诊病人急诊科严格限制以“共管”形式管理跨科、跨系统患者,应根据本次入院的主诉与病情程序分清主次,指定一科为主管科室,其他科室以会诊形式协助诊治,若无法分清主次,由首诊科室全面负责,其它相关科室会诊。 十二、急诊一线医师无权将患者转院,如患者病情确需要转院治疗,必须经科主任诊查患者同意后方可转院,转院前必须与接诊医院邓得联系和同意,正常工作时间通过医务科联系,节假日、夜间通过医院总值班联系,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在转院途中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时不得转院,必要时请120协助。 十三、各科首诊医师均应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医院整体利益为重,通力协作,严禁在患者及家属面前争执、抢治、抢收或推诿,否则追究当事人的相应责任。

住院部主诊医师负责制

住院部主诊医师负责制 第一条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核心是由一位主诊医师及其率领的医疗小组全面负责病人从门诊、住院、手术直到出院后的随访等工作的全过程,在医疗上做到随叫随到,主导治疗和天天查房,主诊医师要对他所负责诊疗的病人的完整合法的病历负有责任,必须在住院医师所记录的病历、体检、手术记录上签名,在病历首页上要写明出院诊断并签名和注明日期,要对病历的准确性负责,对自己所主管的住院医师及其本人的医疗行为负责,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必须请求会诊时,则有责任请合格的会诊医师。 第二条主诊医师由相当于国内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因此可以是教授、副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不等,主诊医师的资格必须经过考核后由医院资格委员会讨论通过认可,才正式有收治病人人院、手术和会诊等医疗权利。 第三条主诊医师除负责诊治和天天查房外,还承担申报科研项目及任教,这样就保证了诊治工作的质量,还能发挥每个医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条在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时还同时实行病历监督管理制度和规范化培训制度等。医院一开始就建立对病人挂号后的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全部病历记录都作系统保存的制度,以便于医师全面掌握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病案室每月进行一次病历检查,进行同行评议,最后交由质量控制委员会审定。

第五条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重要配套内容,重视技术培训,推进自身建设。 1.低年资住院医师只是学习阶段的医师,没有处方权,只能在主诊医师指导下作一些辅助配合工作,一般不独立处理病人,只有授权管理病人的住院医师(一般为高年资住院医师)才有权开医嘱。 2.凡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分配到医院工作的,不直接分配到科室,而是由院方统一管理,到大内科、大外科和急诊科轮转3年,以打下坚实的临床基础技能和知识,再接受专科定向培养2年,逐步提高处理疑难病症的能力。通过5年规范化培训才成为高年资住院医师。 3.高年资住院医师和主诊医师也要参加规定的业务学习,接受培训,并都有明确量化的培训指标。高年资住院医师都要通过安排住院总医师的工作,以提高他的组织管理和查房处理能力。

首诊负责制试题

影像科交接班学习六 首诊负责制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首诊医师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_____ ___或_______ ___会诊; 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________________,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 4、对急、危、重患者,________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5、________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________,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首诊负责制,哪项是错误的( ) A.首诊医师对急危重病人应立即实施抢救B.首诊医师先行诊治,取得转入院、科同意后方可转院、科C.如不属于本科疾病应一面抢救,一面请他科会诊 D.因医师去他科会诊,首诊护士拒绝接待病人 2.首诊医师接诊患者后,如刚好要下班,可以将患者做何处理?() A、让患者到它院诊治。 B、移交给接班医师。 C、等上班后再继续诊治。 3.下列关于首诊负责制,理解正确的是:() A、谁首诊,谁负责;首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认真进行诊治,做好病历记录。 B、首诊医生发现患者所患疾病不属于本专业范畴,可以建议转相关科室,无需做病历记录。 C、对于新入院患者必须在1小时内诊治;危、急、重患者必须立即接诊,并报告上级医生。4.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A 组织相关人员会诊B、决定患者收住科室C、组织讨论D、选择麻醉方式 2014年9月6

主诊医师负责制

主诊医师负责制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我院在前期调研和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于2005年4月起在部分科室试行了主诊医师负责制。通过将近一年来的运行情况看,效果十分显著。试点科室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门诊量、医疗收容、手术例数均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对科室发展的确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这一管理模式对医院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领导决策层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对科室发展的积极影响 1.1打破大锅饭,调动积极性在全面责任制考核模式下,相同级别、相同职称人员的奖金分配系数相同,干多干少一个样,因此在完成日常医疗工作中存在着消极应付的现象,节假日值班相互推委、迟到早退,工作积极性不高,不仅影响了病人的治疗而且损害了医院治病救人的社会形象。相比之下,主诊医师负责制倡导竞争意识,把一个病区的医生分成2个以上的主诊组,主诊医师从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中通过打擂台的方式产生,主诊医师有一定的任期,实行流动式管理,任期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取消主诊医师资格,这种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对当选者形成了巨大压力,无形中督促其精进自己的专业技术、认真履行职责,对于落选者而言也是一种激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全体科室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后,核算单元由原来的整个科室分解为若干个主诊组,成本分摊到各主诊组,效益的高低则取决于各组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收治病人越多、病床周转越快、医疗质量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各主诊组都尽可能多地收治病人,工作积极性很高。在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之前,机关往往根据当年和历年的工作量完成情况制定来年的目标管理方案,对于超额完成指标的科室予以一定的奖励,这种措施较之传统的全面责任制管理模式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奖励额度有限,且按照级别进行发放,无法充分调动科室中每一位成员收治病人的工作积极性,况且对科室中的单一成员而言其工作量的增加与科室的效益是息息相关的,但对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影响不大,奖金分配系数的大小只取决于每个人的级别而不是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少,本质上仍然是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式的分配机制,压制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把竞争引入了科室内部,主诊组之间在收治病人方面展开竞争,奖金的分配取决于各组的实际工作量,在同级别的医师之间拉开差距,收治的病人越多、医疗质量越高、成本控制得越好,经济效益越好,收入越高,从这种意义上讲,主诊医师负责制可以说是医疗卫生领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农业领域的一次革命,主诊医

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

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 元江县人民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明确行为主体、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加强并持续改进医院服务,构建并全面落实“权责清晰、奖惩对应、提升绩效、促进发展”的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医院实施科主任领导下的主诊医师负责制。 第二条: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指在科主任领导下,由主诊医师负责的医疗小组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临床医疗制度。 第三条: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新型服务模式,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各级医务人员积极性,增强各级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满足病人选医生的需求,密切医患关系。 第四条:我院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方法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 第二章主诊医师的聘用 第五条:主诊医师分类:(1)正式主诊医师:正式主诊医师在正式在编人员中挑选,配备相应的床位和下级医师,承担全日制工作;(2)自由主诊医师:由科主任和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院领导担任,不配备专门床位和下级医师,可以自由开展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的诊疗工作;(3)后备主诊医师:由已达到主诊医师资格者担任,按照主诊医师遴选得分排名,选择1名,后备主诊医师平时承担主管医师的工作,当科内正式主诊医师因故不能正常工作时顶替,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科室达到主诊医师资格的人数有限,也可以不设后备主诊医师。第六条:主诊医师的基本条件:主诊医师应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1 或具有10年以上专科工作经历,能熟练掌握本专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方法,能熟练开展《各级医师手术范围》所规定的该科各种手术和操作。 第七条:主诊医师的遴选和聘用程序:(1)符合主诊医师条件的人员向科主任提出书面申请(附个人申请表),由科主任根据分组情况和床位规模向医务科差额推荐候选人名单;(2)由医务科进行资格审查和认定;(3)由医务科组织对候选人评审,评审分本科医护人员测评、医院考核组(由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医院班子会评审三个层面,各占总分的40%、30%和30%;(4)医院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各科室正式主诊医师、自由主诊医师、后备主诊医师名单,并下发通知予以聘用。 第八条:主诊医师二年一聘,医院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按规定程序组织遴选,择优汰劣。 第九条:副主任可以竞聘主诊医师。对具备应聘主诊医师、主管医师岗位基本资质、未被聘上的医师,应坚持”能上能下“的原则,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安排从事下一级医师工作。切实通过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达到优化各岗位人员配置、增加本院医师做一线工作比重的目的。 第十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主诊医师资格二年:(1)该主诊医师医疗组考核成绩低于本科全年平均成绩60%的;(2)该主诊医师医疗组发生负主要责任以上的医疗事故争议的;(3)主诊医师违纪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4)半年以上不能从事主诊医师工作的。取消主诊医师资格期满后可参加下一周期况聘。 第三章主诊医疗组的设置和运行 第十一条:科室按照”因岗设人、以岗定责”、科室专业分组、主诊医疗组设置 2

首诊科室与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首诊三级三讨论 会诊手术要分级 查对病历要交接 抢救技术要用血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首诊科室与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1、首诊科室就是指经预检护士或挂号人员分诊后,第一个接诊病员得科室,实行首诊负责制,就是为了杜绝各科室互相推诿病员。首诊科医师应从病号得利益出发,积极主动为病员解除病痛,不得推诿。 2、医院应安排临床经验丰富得护士担任分诊工作,遇有疑难病员可请医师协助。如出现明显分诊错误,首诊科室医师可及时与预检护士协商,酌情更改其她科室。 3、首诊医师接诊病员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拟定初步诊断,做出恰当处理,同时按病历要求书写门诊、急诊病历。 4、首诊医师如怀疑病员患有其她科疾病,应先请示科内上级医师后,再决定请有关科室会诊。会诊后不需转科得病员,仍由首诊科室负责治疗。如会诊已明确为她科疾病,应邀会诊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员。 5、为避免病员往返于科室间会诊,首诊科室医师可针对病情酌情给予一次性处理。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医院实行三级医师,即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医师负责制。 2、科主任负责全科得医疗、教学、科研等项工作。每周必须查房1-2次,出专科门诊1-2次,以解决本科病房及门诊疑难与重症病人得诊断、治疗问题。对新入院得病人必须在72小时内作出诊断及治疗意见。 3、主治医师在科主任得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本科得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领导治疗组完成医疗任务。每日查房1-2次,及时查瞧新入院及危重病人,决定本治疗组病人得治疗方案,手术实施。对于新入院得病人,必须在48小时内做出诊断及治疗方案。根据本科得实际,每周可安排出专科门诊1-2次。 4、住院医师受主治医师及总住院医师得领导,每日对所管得病人至少查房2次。及时查瞧新入院及危重病人,做好病情记录,对于新入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及各项检查,做出初步诊断与必要得 治疗,并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8小时以内? 主任医师每周2次主治医生每日1次住院医师每日早晚查房,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8小时主治医师﹤48小时主任医师﹤72小时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凡遇到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疑难病例讨论,通知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分析,争取尽早明确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对诊断有争议或治疗确有难度得病人可提交医教科组织会诊或全院病例讨论,以确定诊疗措施。 1疑难病例2入院三天内未能明确诊断3治疗疗效不佳4病情严重等 会诊制度 一、凡遇疑难病例,及时申请会诊。 二、会诊形式及组织方法: 1、急诊会诊:被邀请人员接到会诊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会诊科室,如遇值班人员不能解决会诊问题时,值班医师立即转请上级医师。10分钟内 2、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由科主任召集本科有关人员参加。 3、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主治医师以上签字。送会诊单时注明送到时间,应邀医师应于24小时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注明完成会诊时间。48小时?p23应该为24小时内p73 4、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教科同意。由提出会诊科室将会诊时间、地点通知有关人员。会诊时申请科主任主持,医教科派人参加。

急救流程首诊医师负责制

加强急救工作的规定(摘要) 急救信息报告 (一)常态报告 首诊医生→本组上级医生→科主任→医教科(必要时)→业务副院长(必要时)→院长→市卫生局(必要时) (二)非常态报告 首诊医生→行政值班→科主任→医教科(必要时)→业务副院长(必要时)→院长→市卫生局(必要时) 关于急救流程 1、一旦发现需急救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同时通知上级医生或科主任迅速到场,主持抢救。抢救病人时,应尽量有两名医生参加(至少一名为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需会诊者,请相关专业会诊医生协助抢救。住院病人如病情许可,应尽快转至抢救病房或ICU病房;门诊病人待病情稳定后,收住院或收急诊科留院观察。 2、特殊情况如外伤性肝破裂、脾破裂、宫外孕大出血等需送手术室行急诊手术的,应提前通知手术室及相关手术科室,做好手术准备。 3、“120”接回的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如诊断明确需住院的,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如诊断不明确的,在急诊科实施抢救的同时,及时请相应科室会诊,尽快明确诊断。 4、对急诊外伤病人,急诊科首诊医生应在初步处理后,且患者生命体征允许情况下,方可进行辅助检查或收住院。 5、发生在医技科室、窗口部门或其他公共区域需急救的门诊病人,应立即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抢救。 6、住院危重病人需做辅助检查、离开科室进行治疗或转科时,事前管房医生应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有医护人员陪检陪治,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及

时予以处理。如生命体征不稳定,严禁转科或出科做辅助检查、治疗,以免在转科或辅检、辅治过程中出现意外。 关于急救安全管理 1、关于急会诊。院内急会诊,被邀请人员必须随请随到,邀请科室根据医院会诊班排班表,邀请相关人员会诊,也可点名医生会诊。会诊完毕后,由管房医生或科主任向病人或家属告知(特殊情况下由指定人员进行)。对会诊未及时赶到,或手机不通无法联系者,按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2、医护人员在实施抢救时,应保持抢救现场安静,抢救措施有序进行,患者家属应避开抢救现场。 3、对抢救病人实行绿色通道。医技、药剂、收费等部门不得因抢救病人欠费而拒绝检查、拒绝发药、拒绝计帐。为抢救病人开辟绿色通道。 4、关于口头医嘱。抢救病人时,如需开处口头医嘱,医生应口述两遍,执行护士复述一遍确认后执行。抢救完毕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口头医嘱到医嘱单上(时间为口头医嘱执行时间)。护理人员执行口头医嘱所用药品的安瓿,应在核对口头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消毁。 5、对抢救过来的病人,如病情需要,可转至内科ICU或外科ICU。 6、关于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抢救记录应在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补记。对急诊科转至各病区的暂未办理住院手续的病人,可先在门诊病历上书写抢救记录,办理住院手续以后,按住院病人处理。对住院不足24小时转院或死亡病人,可不书写住院大病历,但应有首次病程记录及24小时内出入院记录(有患者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死亡记录。对告病危病人,除有病危通知书外,当日应有告病危病程记录,并有患者家属签字。门诊首诊医师负责制 首诊医师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一、凡经挂号就诊的患者,医务人员必须做到“谁首诊、谁负责”。

主诊医师负责制——医疗管理模式的革新之道

主诊医师负责制——医疗管理模式的革新之道以往患者来院就诊,多遵循“门诊是门诊,住院是住院”的分段式诊疗模式,也就意味着从门诊到病房再到手术,患者寻医问诊的并非同一个医生。这也是传统医疗管理模式——“三级医师负责制”下的患者就医轨迹。 主诊医师负责制作为一种新的医疗管理模式,是对传统患者就医轨迹的一种颠覆。它按照疾病或医疗技术分组,将科室医生分为若干团队,由一名主诊医师带领诊疗小组,为患者提供从门诊到住院、手术的“一条龙”诊疗服务。 医疗团队绑定患者诊疗全程 早在多年前,我院就已在外科系统试点实行了主诊医师组。今年6月,主诊医师负责制在全院全面推行。医院按照“以床定组”的原则,在全院已有的37个三级科室设立了主诊医师组234个。每个主诊医师组由1名主诊医师、1名副主诊医师和2-4名主治或住院医师组成。 主诊医师组分工明确。主诊医师作为组长,负责本诊疗组的全面事务,由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担任;副主诊医师则承担主诊医师主要助手的职能,由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主治或住院医师是与患者交流接触最多的,他们主要负责观察、汇报病情、病历记录等具体工作。以心外科为例,科室按照77张床位的编制,在三院区共设立了4个主诊医师组,一改单兵作战的状态。医师们从接诊患者了解病情开始,到相应的检查、诊断、治疗及出院后的跟踪随访,都以主诊医师组为单位。在这一过程中,主诊医师全盘统筹,

团队全程跟踪负责,实现了门诊、病区、手术的一体化转归和诊疗流程的无缝衔接,也使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更加全面、系统,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更加准确、及时。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住院患者。他说,从第一次检查直到手术,主诊团队的医生们全程追踪,不存在以前找不到人或半路换医生的情况。“先前,我住院都不知道该跟谁询问病情,现在一住进来,就由固定的几名大夫负责每天查房,身体稍不舒服了,就能马上找到他们,确实和原来不一样了。”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形式从患者角度看,主诊医师组为他们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一条龙”服务;从科室管理角度看,主诊医师负责制有利于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 以产科为例,原先每个院区仅有一个诊疗组,这样三个院区也只有3个组。现在,三院区合理划分为8个主诊医师组,每个组管理10名左右的患者。各主诊医师组中的各级医师分工各有不同:住院医生初步诊断;副主诊医师解答一些基本问题,制定手术方案;主诊医师解决疑难棘手的问题,确定最终手术方案。每个主诊医师组对患者快诊快治、全程控制,不仅使患者看病的过程更有连续性,也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了各级医师的责、权、利,使科室内的人力、床位、病员等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降低了平均住院日。 医政部门负责人指出,不论是心外科的“集约分组”模式,还是产科的“细化分组”模式,都是根据床位这一统一标准对科室资源进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