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文学1976年到1989年

当代文学1976年到1989年

当代文学

第一章新时期文学(1976-1989)

一、1976年10月,文革结束。

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社会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文学界也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指的是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文学。指文学发展空间和自由度大为拓展的时期,是一个文学回归文学并按自身的规律发展的时期,是一个文学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被张扬的时期。

二、思想解放运动:

文革后期的突破思想禁区的潜流,到70年代末才冲出地表,即所谓的“思想解放”运动。

1976年4月“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7年底,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揭开思想解放的序幕。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召开。“二为”方向。双百方针。

1984年,提出“创作自由”。

文艺界的争鸣和批评不断(文学与政治,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三、80年代有影响的作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在50年代受挫的作家,被称为“归来作家”或“复出作家”“五七族”如艾青、汪曾祺、王蒙、高晓声、张贤亮等。

2、知青作家群。如王安忆、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梁晓声、阿城、铁凝等。他们是80年代非常活跃的一群。

3、八十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新时期语境:自由,人道主义,多元化)

1对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承担

题材选择:对“历史”的清算和记忆。

文学精神:普遍存在一种沉重的、紧张的精神倾向。

2、强烈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开放的文学环境带来对中国文学现状的不满,作家们普遍希望创造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独创性的作品。

3文学创作的潮流化特征:

80年代的文学界热衷于归纳命名文学现象,有意识的组织文学派别,掀起创作潮流。

如:朦胧诗、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等等。

四、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1、全面改革的形势。

2、“文学方法年”。各种文学方法被引进。

3、文学主体性的讨论。围绕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而展开的讨论。

4、文化寻根思潮。

5、重写文学史。对经典作品重新认识。

第二章、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伤痕小说

1、“伤痕文学”:当代重要的文学潮流。1977年末至1979年间,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文坛上涌现出一批直面人生苦难,对十年“文革”浩劫进行血泪控诉,揭露极“左”路线给人们精神上的内伤的作品,形成一股潮流,被称之为“伤痕文学”。得名于卢新华的

《伤痕》。代表作品刘心武的《班主任》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苏叔阳的《丹心谱》贺国甫的《于无声处》巴金的《怀念萧珊》。

2、“伤痕文学”的缘起:

1、对“文革十年”的质疑与揭露;(思想解放的先声)

2、审视“文革文学”的文学范式;(反思文革一整套叙事格局合法性)

3、新时期文学“新的文学想象”的建构;

(文学外在语境与内在期许的双重变革)

3、“伤痕文学”的表现:

1、“文革”造成的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

2、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

3、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美丽关系的严重破坏。

4、“伤痕文学”的特征:

1、复活了文学的“社会批判性”(问题小说的重现,直面现实、干预现实)。

2、承载了文学的“真实性”。

3、人道主义的张显。

5、“伤痕文学”的意义:

社会意义重大:对“文革”的重新审视和对新的社会价值的重建。

文学史意义重大:

1、是新时期文学浪潮的第一波;

2、开启“个人性”写作,“个人”成了文学想象的中心;

3、开启新时期文学的“悲剧意识”;

4、文学回归现实主义;

注意: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之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揭示“文革”对青年学生造成的精神创伤,提出“救救孩子”的问题。

第二节反思小说

伤痕小说是反思小说的源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一、“反思小说”当代文学潮流。在“伤痕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恢复了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

反思文学在题材上比伤痕文学丰富;

在艺术上除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外,还根据内容的需要,用了意识流、蒙太奇、荒诞、多视角的手法。

代表性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贤亮的《灵与肉》等。

二、张贤亮(苦难、民间情义):a创作风貌:

1、写底层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命运。如《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河的子孙》。

2、写与自己命运相近的知识分子“苦难生活”经历。《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点:

1、自叙传色彩;(落难知识分子的苦难经历与灵魂搏斗)

2、西部文学的苍凉、粗犷,带有大西北的苍劲。

3、哲理思辨。张贤亮:“没有思考和分辨,作家就无法驾御他所要表现的内容,而思考和分辨能力,只能来自学习。”

4、苦难美的审美震撼。

高晓声(1928-1999)曾被下放到农村。作品的题材特点:对农民的关照,启蒙色彩,农民生存,人道情怀。

《李顺大造屋》(1979)小说以普通农民李顺大解放后为造三间瓦屋,历尽艰辛,三起两落的真实情景。作者在热情刻画农民身上的那种纯朴、忠厚、刻苦、耐劳、老实本分等等传统美德的同时,还以现实主义目光,看到了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所积淀下来的民族“劣根性”在他们躯体里的沉积,高晓声说:“我不得不在李顺大这个跟跟派身上反映出他消极的一面----那种逆来顺受的奴性”。

“陈奂生性格”:A、农民的传统美德:B、愚弱性:a、奴性。b、惰性。c、“精神胜利法”第三节女性文学

一、女性文学的界定:广义:指描写妇女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男作家的写作)

狭义:一般指女作家创作的反映妇女生活并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品。

女性文学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

二、“女性文学”代表: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自己的房间》

法国.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女人》

法国.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

“女性必须把自己写进本文——就像通过自己的奋斗嵌入世界和历史一样。”

朱丽娅·克里斯蒂瓦《关于中国女人》

三、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一)“五四”启蒙精神的产儿:

“人的解放、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话语空间”

冰心、庐隐、凌叔华、苏雪林、丁玲、张爱玲、苏青等。

(二)八十年代女性文学再度发展:

“人道主义话语下”

戴厚英、张洁、谌容、张辛欣、残雪、王安忆、王小妮、铁凝、方方、毕淑敏、陈染、林白等

四、徐坤《女性意识和女性写作》

将20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五四”时期的“娜拉出走”和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妇女“走出家门”是女性争取解放和人格独立的阶段;

二,20世纪70年代末新时期女性书写上对男权话语的颠覆阶段;

三,20世纪90年代女作家重新书写母性史的阶段。

五、代表作家:

1、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辽宁抚顺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两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创作资源:社会经验;个人不幸的经历;对现实的关照。

女性的自立、自强、自尊的女性观。代表作:《爱,是不能忘记的》呼唤有爱情的婚姻,反思无爱的婚姻;《方舟》女性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认同。“你将格外不幸,因为你是女人”作者对女性真正解放的思考。期待社会对女性的真正解放。《祖母绿》“曾令儿”女性无私之爱的张扬。《祖母绿》是其对于爱情婚姻视野下的女性命运思考。

2、谌容:当代著名女作家。1980年中篇小说《人到中年》问世,使她蜚声文坛。该篇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

创作特色:1、现实性强,反映生活真实;2、笔触细腻、善于心理描写;

作品分析:1、内容:这部小说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存境况,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所应该得到的权力,可以说,《人到中年》是一篇典型的人道主义的宣言。

3、铁凝:2006年11月当选为中国作协第七届主席。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哦,香雪》的创作特色:

A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B浓郁的抒情色彩:景物描写、心

理描写;C叙述结构:以感情抒发为内在逻辑;D情感基调: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E独特的创作意蕴:赞美现代化进入民间社会。

第四节改革文学(改革小说)

“改革文学”:当代文学潮流。70年代末开

始,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先声,

塑造了一批建设开拓者的新形象,表现了改

革的艰难和希望,反映了我国历史转折期纷

纭的社会生活。

第五节知青小说

一,知青小说:“上山下乡”运动造就一大批知识青年,他们满怀青春的梦想到偏远贫困地区接受教育和改造。十多年的磨练,使他们经历一个狂热、迷惘、沉思、奋起的精神历程。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二,作家:(叶辛、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李锐、史铁生、张炜、韩少功、王安忆、阿城等)

1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2张承志(回族人)创作:草原系列:《黑骏马》对纯美人格的歌颂。黄土高原系列:寻找精神之父。《北方的河》《大坂》《金牧场》信仰系列:《黄泥小屋》《心灵史》张氏艺术特点:对崇高的追求:壮美;对美文的追求:诗化小说;最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和精神漫游者。《黑骏马》是寻梦模式,作品在展示草原民族生活史时,也反映了草原上旧的生活习俗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张承志是个理想主义者,小说中常出现一位寻找生命意义,探寻精神家园的探求者形象。

3顾城、食指《相信未来》等。

4史铁生(1951—)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

他的写作——为活着找充分理由。创作风貌:(1)往昔生活的回忆:怀旧但不感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知青生活;《奶奶的星星》:亲情;《老屋小记》:普通人的命运。(2)残疾和命运:对自身残疾的超越,对普遍生存的关注;《命若琴弦》:人类生存之寓言,宿命和抗争;《务虚笔记》:生命的印象和体认;《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直抵人心。

创作特点:(1)充满人生哲理:温情的感伤,绝望的抗争(2)散文化小说:平淡质朴、意蕴深远、重气氛

第六节寻根文学

一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

(一)文学“走向世界”的冲动,(1984年)中国“文化热”兴起。(二)各种西方现代思潮涌进中不能忽略对民族文化与文学的纵向掘进。(三)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综合趋势与地方寻根意识的冲突。“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获奖。(四)“反思文学”主题的自然深化。

二、寻根文学是一场理论与创作并行的文学思潮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年7月13日)

儒道文化寻根小说(阿城的《棋王》王一生)

神秘文化寻根小说(韩少功的《爸爸爸》丙崽)

原始文化寻根小说(张承志的《黑骏马》白音宝力格)

地域文化寻根小说(贾平凹的“商周系列”小说)

当代研究者们的评价和定位

积极意义:

1 “寻根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结果是艺术视野的拓展和审美意识的更新。

2 “寻根”作家在对传统艺术精神的追溯与认同中,使潜伏在民族心理深处,附着在传统文化底蕴上的审美意识,在当代得以复活。

3 “寻根文学”构成了80年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并非是一个时过境迁的潮流,而是成为弥散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种力量和重要的酵素,它导致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转向和中国当代文学审美空间的大量释放,也导致了中国当代文学表现领域的转移和疆界的拓展。

局限:

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

另外,一些作家对于“根”的理解是静止的、非历史的,一味沉迷于古、俗、粗、野之中,从而难以寻找到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之根。

三、两种表现不同地域的“寻根文学”

(一)城市文化寻根:

邓友梅《那五》《烟壶》冯骥才在《三寸金莲》

(二)乡野文化寻根:

如汪曾祺表现“桃花源”式的传统生活的《大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黑骏马》、莫言关于高密东北乡自己祖辈的生活秘史的讲述,贾平凹表现秦汉文化的“商州系列小说”、扎西达娃表现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高原藏民文化心态小说等等。

四、代表作家

汪曾祺

(一)汪曾祺小说特点:

1、小说是回忆:描写故乡淳朴的民情风俗、童年的纯真生活

2、小说的散文化:结构上的松散自然,生活素材的自由出入——非情节性

3、叙述态度平和恬静,语言简洁清淡

(二)作品《受戒》发表于1980年10月的《北京文学》

1、它没有一个集中的故事情节,更像一篇散文

2、作家不是在描写现实,而是在抒写理想

(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承上启下

1、延续了现代散文小说的传统;

2、为“寻根文学”开了风气;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和反思,对小说文体进行大胆地革新,人们说,汪曾祺的小说连接了被中断的“抒情小说传统”,并给后来的写作者以深远的影响:

阿城:在寻根文学中,最能显示传统文化精神的是阿城的小说。

《棋王》《树王》《孩子王》的“三王”系列小说,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他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说中,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平淡冲和、旷达淡泊认同。

七、韩少功

《爸爸爸》(《人民文学》1985.6)《女女女》(《上海文学》1986.5)以以象征、寓言的方式、文化批判的目光揭示民族文化形态中的理性迷失。

《爸爸爸》文本赏析:

1、文化批判,愚昧落后的现实。

鸡头寨,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自大自信,自我封闭,与现代文明隔绝,必然走向死亡。

2、文化象征:失家庭之根——失族类之根——文化病根

3、丙崽:一个无根者、失语者、不成熟者,一个不死的文化怪胎。

4、魔幻、夸张、变形、扭曲、神秘等现代派手法,展示了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

《女女女》文本赏析: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来探索人生、人性,它着力于个人行为。主人公幺姑的生命退化和人性裂变的展示。人性善与人性恶的纠葛的展示;由人物化成“猴”“鱼”的退化;对传统乡土民风的否定。

《蓝盖子》非常年代的悲剧命运。精神重压下的精神分裂;非常年代对人的戕害;象征与荒诞手法的运用。

八、莫言

《红高粱》它以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生命意识作为基调,对整个农民真实的文化心理进行原生状态的描述。

(1)人物的陌生化:与传统审美不同。“我奶奶”戴风莲:极具生命意识、包含生命的张力、充满野性色彩的叛逆的人物形象。

(2)主题的陌生化:

主题:原始生命才是中华民族最强悍最有生命活力的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莫言将民间的世界作为一种理想生存状态加以展示描绘,目的是寻找民族的生命之根蕴含一种生命人文的关怀。

(3)艺术特色的陌生化:1、全知全能的叙述人称;2、儿童叙述视角(“我”的爷爷和奶奶);

3、溢恶的叙述姿态(表现人物的野性);

4、写实与象征(满山野的红高粱既是写实,又是象征。红彤彤的颜色象征生命的活力和民族精神)。

莫言小说“忧郁的主调”之下“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一方面则是欢乐、激情、狂喜、抗争”的独特的叙事风格。

九、寻根文学价值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

(一)以寻根文学为界,20世纪80年代前后文学取向不同。

1、从载道到审美:通过艺术形式的更新来呼唤新的审美意识的诞生。汪曾祺的文体写作。

2、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叙事到抒情;客观写实到心里描写)。

3、时空观念的转变。(二)寻根小说的历史变革作用

(1)它导致了小说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领域向文化领域的变革,使小说由当代社会生活的仆从成为广阔的文化与人性领域的探索者。

(2)在小说的艺术层面上,寻根运动使小说摆脱了一个遵照生活逻辑与客观时空逻辑进行写作的时代,也摆脱了一个社会政治的话语时代,而开启了超验的和“虚构”的时代。

第七节富有创新性的现代派与先锋小说

一、现代派小说是1985重要的文坛创作现象,重在思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问题,表现出强烈的生存批判和反传统精神。在艺术上多用象征、荒诞、反讽、黑色幽默等表

现手法。加之西方哲学和其它人文思想的进入,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观念、创作模式和理论批评。(现代派:反理性及荒诞生存体验)

代表: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闹剧与喜剧的手法、语言音乐化、人物及精神的象征)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等。

残雪:1有小说《山上的小屋》《天窗》《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小说集《天堂里的对话》《黄泥街》等。2、创作特点:对现代人际关系的痛苦体验和人的孤独、焦虑、压抑、仇视、猜疑的梦魇。3、残雪现象:建构恐怖“梦魇”的世界、怪异的意象。“小屋”意识:无非也是作者在困境中的自救和无望。残雪小说展示怪诞、神秘、阴冷和诡异的梦魇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审美世界中恶的张力。体察到生存境遇中的孤独、恐怖、仇恨和焦虑,期许灵魂世界的希望和解放。在现代人荒原生存中的另类精神救赎。

二、先锋小说:反传统,前卫性,超前性。

(一)作家重视文学形式技巧,讲求艺术叙述,如马原、格非、余华、苏童、孙甘露、洪峰、北村等。

(二)叙事特征:1、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2、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三)先锋小说写作:1、灾难构成小说生命景观;2、对性爱的本能、畸形、病态的书写;3、对暴力、罪恶、死亡主题的迷恋和冷静书写。先锋小说最大的革命是在小说的叙事文本上:传统小说重“写什么”,先锋小说重“怎么写”。

(四)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

1、主要作品有:《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等。

2、陈思和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了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

元叙事也叫元虚构、元小说,它通过作家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过程,产生间离效果,进而让接受者明白,小说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这样,虚构在小说中也就获得了本体的意义。形式的迷宫,放弃意义的做法也有消极性。

3、《冈底斯的诱惑》:人物不确定性、情节开放性、语言跳跃。

4、马原的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当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者,马原以他的文本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小说这个概念。他试图泯灭小说形式和内容间的区别,并告诉我们小说的关键之处不再于他是写什么而在于它是怎么写的。他第一次把如何叙述提高到了一个小说本体的高度,叙述的重要性和第一性得到了明确的确认。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

(五)孙甘露的语言实验(将不想干的语言凑在一起)。他把小说当作是语言的实验,把语言当做最高事件,让写作变成一次“反小说”的修辞游戏。

(六)余华的先锋创作:

1、作者简介: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活着》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

2、作品创作:(1)现代先锋创作《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作品多数展示人性的恶、人的冷漠、不可知、残忍等。(2)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富于审美想象的艺术感觉。

第八节“新写实小说”

一、“新写实主义”对应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大写的人”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

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文学自身的双重反应,其创作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

二、新写实小说是指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以还原生活的写实手法再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小说,代表作家有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余华等。新写实小说在渊源上与传统现实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风范在当代的变异与发展。

三、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①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表现“纯态事实”。

②瓦解文学的典型性原则,描写人的现实生存处境与生活过程,展示生存中感性的、生理层面上的基本人性。

③压制到“零度状态”的情感,主体缺席式的叙述——“零度写作”,完全淡化价值立场,采取客观呈现、自行体现的方式,认同、迁就于生存现状。

四、代表作: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刘恒《狗日的粮食》)、刘震云《一地鸡毛》。八十年代的诗歌

概述

一、第一阶段(76.10-78)当代诗歌复苏期“欢歌与悲歌相交织”“归来诗人”

艾青《在浪尖上》李瑛《一月的哀思》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二、第二阶段(79-84)崛起,繁荣期“朦胧诗人”“第二代诗人”

三、(85-89)新生代诗歌涌现

又称为“后新诗潮”,90年代成为中国诗坛主潮。在创作上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个群体:“后朦胧诗人”、“第三代诗人”。后朦胧主要指在朦胧诗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校园诗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海子、王家新、骆一禾、西川等。主要体现为对朦胧诗的发展。

第一节“归来者”的诗歌与新现实主义诗歌

一、诗歌的两个诗人群体:

1、归来者(复出诗人):分两类:1)指七月派诗人牛汉、曾卓等、九叶诗人辛迪、陈敬荣等。2)在57年被打成右派的一大批诗人,如艾青、公刘、胡昭、林希等。

2、青年诗人的新现实主义诗歌:李瑛:《一月的哀思》怀念周恩来,批判四人帮;雷抒雁:《小草在歌唱》歌颂烈士张志新。回归“五四”以来新诗传统:个性张扬。

二、艾青:1957年在胡风案中也受牵连;其两大意象:土地(爱国)和太阳(光明)如《我爱这土地》《光的赞歌》(长篇抒情诗);哲理小诗《礁石》1954年。

第二节朦胧诗与新潮诗

一、朦胧诗的产生与命名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开始出现。如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些诗采用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写作,代表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等。得名于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

二、三个崛起理论: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1980《光明日报》;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3《诗刊》;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1983、1 《当代文艺思潮》。三崛起理论奠定了当时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影响很大。谢冕强调有一个新的诗歌群体已经产生了;孙绍振研究了这种诗歌现象及其美学原则在哪里;徐敬亚注意到了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和倾向。

三、朦胧诗发展的三个阶段

1、前朦胧:70年代末期,如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北京》;白洋淀诗群;芒克、多多、北岛在1978年底出版一个民间的诗歌油印刊物《今天》。此刊发表小说、诗歌,主要作者有芒克、食指、舒婷、江河、杨炼、顾城等。

2、朦胧诗:活跃在1978-1984年,有顾城、北岛、舒婷等大量诗人及其作品。

3、后朦胧诗:1983年以后出现转型,反思朦胧诗,以后复出的诗人创作的诗歌。

四、朦胧诗的思想价值:

1)对五四文学传统的修复,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2)作为人的觉醒,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对主体情感的宣泄。表现了新一代在走出传统人格模式的过程中的痛苦蜕变与自我反思。如童话诗人顾城的《我唱自己的歌》。

3)价值与信念的重建。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裂时代(包含思想的、认识的),对重建一代人思想价值特别具有意义。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朦胧诗也称为新诗潮。当代诗歌的一种潮流。70年代末80年代初活跃于诗坛,其诗作被称为“朦胧诗”。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在艺术上,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多用总体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的意象、意境新颖,具有含蓄、丰盈、深邃的美,代表作家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

五、舒婷诗作的特点:

1、对于女性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和确认,对女性人格独立和人性思想的追求和张扬,表现了女性爱情中微妙的心理状态;

2、以自我为核心,建造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明显地带有个人、时代复合的特征;

3、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相互平等、保持独立人格的道德理想。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但是,心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真能变成石头吗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为眺望远天杳鸿

当人们四处离去,谁而错过无数春江月明

还站在船尾沿着江岸

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江涛正煽动新的背叛

高一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低一声不如在爱人肩头上痛哭一晚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诗人借一艘双桅船的口吻,向那连绵的海岸倾诉了自己的思慕,诗歌意境深远,含蓄深刻,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悟出不同的诗美,既可以将其看作是情思委婉的爱情诗,又可以将其视为深情缱绻的爱国诗,抑或还可理解为别具一格的言志诗。

顾城(1956—1993)朦胧诗创作中一个非常突出而重要的作家。有作品《黑眼睛》《顾城舒婷诗选》《顾城诗全编》(其父编)。前期作品:有孩子般的纯净、童稚的心态。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后期比较艰涩,接近于后现代主义的诗歌风范。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远和近》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是很近

艺术特征:1、顾城的诗歌用儿童的话语在诗歌文本里构筑了一个理想化的精神家园,并体现出自然倾向和理想化色彩。例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2、意象新奇,想象丰富,常常选择细小的自然物象,以生命体验为核心来表现一种纯净的境界。

北岛: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如作于1976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经成为中国新诗名句。

四、江河、杨炼的文化诗歌

朦胧诗发展余脉阶段的产物,体现了文化寻根艺术特征。

1、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

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艺术特征:1)其作品具有沉郁、悲壮的抒情基调,气势雄伟、具有思辨的色彩。2)形式上较多地采用当代诗歌铺陈排比的句式章法,可以看出惠特曼、艾青等影响的影子。

2、杨炼:1955年出生于瑞士。作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大雁塔》。他的诗歌追求生命的象征,强调自由精神。艺术特征:1)繁复密集的意象,以及由意象来演绎的理念。2)多重空间结构的建造。

第四节:新生代诗人及其作品

一、新生代诗出现的背景:(第三代诗)是对朦胧诗的反动,意在消解历史文化的崇高意义。1)对建构东方现代史诗的热情及超越,强调新传统主义,如非非主义诗歌。生活、抒情的粗鄙化、生活化、市民化,造就了平民主义世界观。

2)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诗歌是新生代诗产生的温床。校园诗分为两类:

A、具有明显口语化的诗,刻意表现现实生活,抒情有些苍白,有些空洞,略显平庸。

B、具叛逆思想、哲理性,对生活思考的诗

二、新生代诗两个代表性群落:

1)“他们”诗社是由韩东在南京发起的,有于坚、丁当等人,及民间刊物《他们》。

主张主体降解,客体还原,主张反璞归真,回到民间和原始的东西,回到生命的真实和诗歌的本身。道德倾向是反文化,刻意表现粗俗,不登大雅之堂的场景。消除语言装饰。2)、非非主义1986、5 在成都成立,创办了非非杂志,强调前文化状态,强调自由,人的精神直接呈示的状态。代表人物有周伦佑、李亚伟等。策略主张是对创作、意识还原;逃避知识、思想、理性、意义;超越逻辑、语法。

三、第三代诗歌的美学特征:

1)、逃离文化,反文化、非文化。如杨炼《大雁塔》与韩东的《有关大雁塔》。杨的《大雁塔》是民族命运的象征,民族落难历史的见证;韩的美学精神上反崇高,追求平民化;2)、追求回到语言本身、所指的语言策略:强调诗歌的口语化,反对语意的深度感。

四、代表诗人:

1、韩东(1962—),南京人,1984与于坚等人创办“他们”杂志社。反对贵族化,提倡回到能指,语言本身。如《山民》、《大雁塔》等,不重视诗歌的意义。。

2、伊沙(1966—)原名吴文健。四川省成都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已经出版的诗集有《饿死诗人》、《伊沙这个鬼》《野种之歌》、《车过黄河》等。有明显的调侃和拒绝的倾向。

3、于坚,1954年生于昆明。诗人、作家。云南省文联专业作家。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等。

于坚的诗歌不是现代的,也不是后现代的,而是一种民族性的,整体有一种让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意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