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技术概述

数据库技术概述

数据库技术概述
数据库技术概述

概述

数据库技术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

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即:数据

库技术是研究、管理和应用数据库的一门软件科学。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

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处理、分析、理解、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并利用应用管

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产生背景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

量的数据资源.数据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 数年来,数据库技术和计

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成为当今计算机领域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

两大领域.数据库技术不仅应用于事务处理,并且进一步应用到情报检索,人工智能,专家

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

发展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到如今,数据库技术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

的历程中,人们在数据库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已经开

始对新一代数据库系统的深入研究。数据库系统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最初是在大公司或大机构中用作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基础。后来随着个人计算机

的普及,数据库技术被移植到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上,供单用户个人数据库应用。接着,由于PC机在工作组内连成网,数据库技术就移植到工作组级。如今,数据库正在Internet和内联网中广泛使用。

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据库技术是用来解决文件处理系统问题的。当时的数据库处

理技术还很脆弱,常常发生应用不能提交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关系模型的诞生为数据

库专家提供了构造和处理数据库的标准方法,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1979年,Ashton-Tate公司引入了微机产品dBase Ⅱ,并称之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此数据库

技术移植到了个人计算机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后期,终端用户开始使用局域网技术

将独立的计算机连接成网络,终端之间共享数据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多用户数据处理,

称为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结构。如今,数据库技术正在被用来同Internet技术相结合,以

便在机构内联网、部门局域网甚至WWW上发布数据库数据。

基本概念

数据库技术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信息,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等。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

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输入,存储,检索,维护和输出的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从当时的硬件看,外存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直接存取设备;从软件看(实际上,当时还未形成软件的整体概念),没有操作系统以及管理数据的软件;从数据看,数据量小,数据无结构,由用户直接管理,且数据间缺乏逻辑组织,数据依赖于特定的应用程序,缺乏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磁鼓,磁盘等数据存储设备.新的数据处理系统迅速发展起来.这种数据处理系统是把计算机中的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系统可以按照文件的名称对其进行访问,对文件中的记录进行存取,并可以实现对文件的修改,插入和删除,这就是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化,即给出了记录内各种数据间的关系.但是,文件从整体来看却是无结构的.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

数据库系统阶段

60年代后期,出现了数据库这样的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的特点是数据不再只针对某一特定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性,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一定的程序与数据间的独立性,并且实现了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控制.

数据模型

⒈2.1数据模型的概念及要素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在数据库中的抽象,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通常包括3个要素:

⑴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静态特征,包括数据的结构和数据间的联系.

⑵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在数据库中能够进行的查询,修改,删除现有数据或增加

新数据的各种数据访问方式,并且包括数据访问相关的规则.

⑶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完整性约束由一组完整性规则组成.

⒈2.2 常用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理论领域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3种.

⑴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层次模型使用树形结构来表示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

联系.

⑵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网状模型使用网状结构表示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⑶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关系模型是一种理论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在关系模型中,数据存放在一种称为二维表的逻辑单元中,整个数据库又是由若干个相互

关联的二维表组成的.

⒈2.2 常用的数据模型

当前,已经有一些流行的,也比较成熟的软件产品能够很好地支持关系型数据模型,

这些产品也因此称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例如,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Access和MS-SQL Server,Sybase公司的Sybase,甲骨文公司的Oracle以及IBM公司的DB2.其中,Microsoft Access是一个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一般的中小企业;MS-SQL Server,Sybase和Oracle基本属于大

中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DB2则属于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对计算机硬件有很高和专门的要求.

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它随着

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作为

自己赶超世界潮流的标志之一。而数据库技术则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支撑。没有数据

库技术,人们在浩瀚的信息世界中将显得手足无措。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应用从科学研究部门扩展到企业管理及政府行政部门,人们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6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商品化的信息管理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从此,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互联网日益被人们接受的今天,

Internet又使数据库技术、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放大。如今数据库已经成为

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应用的主要软件工具之一,帮助人们处理各种

各样的信息数据。

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对数据库系统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依据和标志。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如今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成为当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的研究员Edgar F. 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Edgar F. Codd于1981年被授予ACM图灵奖,以表彰他在关系数据库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 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并在应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

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

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四个方向

规模会向两头发展—大的越来越大,小的越来越小。所谓大的,指的是企业级数据库

的规模。前10年,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大都以GB为基准衡量,几十GB就已经非常庞大。

而如今,只广东移动每个月新增的数据量,就已经以TB衡量,不出3年,很多企业要存

储的数据就要达到PB级。数据量越来越大,需要更大的数据库做支撑,这就是数据库的

发展方向之一。另一方面,数据库也会越来越小。如今,Sybase的数据库已经安装在高

档的Casio手表中了,这些手表中记录的有天气情况、气压、佩带者的血压、心跳等数据。这种数据库并不要求数据存储量大,但是要求在低计算量的情况下反应快,而且能够适应

外界环境的变化。存储方式从行到列的改变。以前数据库都是以行的形式存储的,理由很

简单,用户需要的是对单条数据的读取和存储。而如今,单纯的数据记录已经不足以支撑

企业发展了,企业更需要的是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那么,单纯看一条记录没有任何意义,而是要把所有数据的某一项都统计出来进行分析,这就是列的概念。以中国移动为例,上

亿个用户,每个月上TB的数据,哪些是ⅥP用户,该如何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专有服务,对于那些动感地带的用户,到底应该制定哪些优惠政策,除了看话费,是不是还能挖掘出

他们的消费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业务推广活动?这些,就不是看一条数据的问题,而

需要频繁对列进行操作。预计,不出半年,各大数据库厂商都会推出以列为存储方式的数

据库。非结构化数据仍然不能纳入数据库中。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认为我在逆潮流而动,如今很多数据库厂商都可以接受图像、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了,Sybase怎么还要死守着

结构化数据呢?其实我认为,非结构化数据要想进入数据库,仍然需要结构化,只是这种

结构化的方法各厂商不一样,而且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以前我们图片的记录

方式是记录它的文件名,如果文件名中提到了某个人的名字,那么在整个数据库查询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图片找到。而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很多非结构化数据的文件名起的

并不可能完全。那么,如今大家把非结构化的数据变得结构化,其实就是在用结构化的数

据描述这张图片,比如用点和位置来记录这张图片的每个像素。而一旦需要做查询的时候,可以根据像素的组合记录来比对,把符合比对要求的数据全部筛选出来。这样就把非结构

化数据以结构化的方式纳入数据库中了,并能接受查询、检索等操作。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会分开。很多数据库厂商认为,数据库一个就行,一专多能,既能用它进行实时交易,也

能用它来进行数据分析。但是,其实很多用户如今在前台需要数据库提供实时交易功能,

需要有很快的响应速度,而在后台,则需要设立一些规则进行数据分析和商务智能分析。Sybase就认为,这两个数据库应该是两种格式,毕竟它们的功能不一样。因此,从产品

设置上,Sybase有交易型数据库和分析型数据库两种。

发展趋势

下一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流

针对关系数据库技术现有的局限性,理论界如今主要有三种观点 :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将成为下一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流部分学者认为现有的

关系型数据库无法描述现实世界的实体,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由于吸收了已经成熟的面

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使得它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更

适合描述现实世界。甚至有人预言,数据库的未来将是面向对象的时代。

面向对象的关系数据库技术关系数据库几乎是当前数据库系统的标准,关系语言

与常规语言一起几乎可完成任意的数据库操作,但其简洁的建模能力、有限的数据类型、

程序设计中数据结构的制约等却成为关系型数据库发挥作用的瓶颈。面向对象方法起源于

程序设计语言,它本身就是以现实世界的实体对象为基本元素来描述复杂的客观世界,但

功能不如数据库灵活。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将面向对象的建模能力和关系数据库的功能进行

有机结合而进行研究是数据库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优点是能够表示复杂的数据模型,但由于

没有统一的数据模式和形式化理论,因此缺少严格的数据逻辑基础。而演绎数据库虽有坚

强的数学逻辑基础,但只能处理平面数据类型。因此,部分学者将两者结合,提出了一种

新的数据库技术——演绎面向对象数据库,并指出这一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数据库技术

发展的主流。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非结构化数据库是部分研究者针对关系数据库模型过于简单,不便表达复杂的嵌套需

要以及支持数据类型有限等局限,从数据模型入手而提出的全面基于因特网应用的新型数

据库理论。支持重复字段、子字段以及变长字段并实现了对变长数据和重复字段进行处理

和数据项的变长存储管理,在处理连续信息(包括全文信息)和非结构信息(重复数据和

变长数据)中有着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研究者认为此种数据库技术并

不会完全取代如今流行的关系数据库,而是它们的有益的补充。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又一趋势

有学者指出:数据库与学科技术的结合将会建立一系列新数据库,如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知识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这将是数据库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其中,许多

研究者都对多媒体数据库作为研究的重点,并认为多媒体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引入多媒体数

据库将是未来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热点和难点。

未来数据库技术及市场发展的两大方向数据仓库电子商务部分学者在对各个数据库

厂商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据库技术及市场

在向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两个方向不断发展的观点。他们指出:从上一年开始,许多行业

如电信、金融、税务等逐步认识到数据仓库技术对于企业宏观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纷纷建立起数据仓库系统。在中国提供大型数据仓库解决方案的厂商主要有Oracle、IBM、Sybase、CA及Informix等厂商,已经建设成功并已收回投资的项目主要有招商银行系统

和国信证券系统等。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数据仓库的研究正在继续深入。与此同时,一些

学者将数据库技术及市场发展的视角瞄准电子商务领域,他们认为:如今的信息系统逐渐

要求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方式建立应用框架,因此势必要求数据库应用更加广泛地接触客户,而Internet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便捷的连接途径,通过Internet我们可以实现所谓的One

One Marketing和One One business,进而实现E business。因此,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另一方向。

面向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许多研究者从实践的角度对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

提出了适合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如工程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科学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地理数据库等。这类数据库在原理上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它们却与一定的应用相结合,从而加强了系统对有关应用的支撑能力,尤其表如今数据模型、语言、查询方面。部分研

究者认为,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和数据库技术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将会更

多朝着专门应用领域发展。

基本概念

数据和数据处理

数据(Data)是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可存储并具有明确

意义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和声音等.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

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之一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抽取,推导

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目的之二是为了借助计算机技术科学地

保存和管理复杂的,大量的数据,以便人们能够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是存储在计算机辅助存储器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相关

数据集合.数据库具有如下特性.

⑴数据库是具有逻辑关系和确定意义的数据集合.

⑵数据库是针对明确的应用目标而设计,建立和加载的.每个数据库都具有一组用户,并为这些用户的应用需求服务.

⑶一个数据库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些方面,而且需要与客观事物的状态始终保持一致.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基本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

系统软件,它的职能是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获取和管理数据,接受和完成用户提出的

各种数据访问请求.能够支持关系型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

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

RDBMS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⑴数据定义功能:RDBMS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利用DDL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定义.例如,对数据库,表,字段和索引

进行定义,创建和修改.

⑵数据操纵功能:RDBMS提供了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利用DML可以实如今数据库中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等基本操作.

⑶数据查询功能:RDBMS提供了数据查询语言(Data Query Language,DQL),利用DQL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数据查询操作.

⑷数据控制功能:RDBMS提供了数据控制语言(Data Control Language,DCL),利用DCL可以完成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包括并发控制(即处理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某些数据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安全性检查,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检查和执行,数据库的内部维护(例如索引的自动维护)等.RDBMS的上述许多功能都可以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来实现的,SQL是关系数据库中的一种标准语言,在不同的RDBMS产品中,SQL中的基本语法是相同的.此外,DDL,DML,DQL和DCL也都属于SQL.

⒈3.4数据库应用系统及其组成

数据库应用系统又简称为数据库系统,是指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功能.

各类人员主要参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维护,他们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及维护等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起着不同的作用.各类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⑴最终用户.

⑵系统分析员.

⑶应用程序员.

⑷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

应用方式

从其应用方式来看,数据库技术主要起着两方面的作用.

⑴信息系统开发作用.利用数据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并结合具体的编程语言,可以开发一个信息系统,从而解决业务数据的输入和管理问题.在信息系统开发中,主要利用的是RDBMS的基本功能,即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查询功能以及数据控制功能.

⑵数据分析与展示作用.利用RDBMS的数据查询功能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关联组合或逐级汇总分析,并以表格,图形或报表形式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示,从而解决业务数据的综合利用问题.

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1 泛数据研究 2 国际数据库研究界动态 3 主流技术发展趋势 3.1 信息集成 3.2 数据流管理 3.3 传感器数据库技术 3.4 XML 数据管理 3.5网格数据管理 3.6 DBMS的自适应管理 3.7移动数据管理 3.8 微小型数据库技术 3.9 数据库用户界面 1 泛数据研究的时代 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使得数据库成为一个研究者众多且被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信息管理内容的不断扩展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数据形式,人们提出了丰富多样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半结构化模型等),同时也提出了众多新的数据库技术(XML 数据管理、数据流管理、Web数据集成、数据挖掘等). 回顾数据库发展之初,数据模型是制约数据库系统的关键因素.E.F Codd 博士(1923-2003)提出的关系模型充分考虑了企业业务数据的特点,从现实问题出发,为数据库建立了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在整个计算机软件领域,恐怕难以找到第2 个像关系模型这样,概念如此简单,但却能带来如此巨大市场价值的技术. 关系模型在关系数据库理论基本成熟后,各大学、研究机构和各大公司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实现和产品开发中,都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数据库的规模愈来愈大,数据库的结构愈来愈复杂,又有愈来愈多的用户共享数据库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性以及故障恢复的能力,它成为数据库产品是否能够进入实用并最终

空间数据库概论答案

空间数据库概论答案 【篇一: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 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a阶段。 a.数据库系 2.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3.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b。 a.(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大,易移植 b.(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c.(1)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4)统一管理和控制(4)统一管理和控制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 4. b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5.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c。 a. 数据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d。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间的联系 d. 信息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数据库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b ①和 b ②。①a.数据独立性 ②a. 数据独立性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c.db包括dbs和dbms 12.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d。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d.数据冗余 b.ddms包括db和db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b.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c.逻辑独立性 d.数据的共享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d.管理规范性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d。 a.数学软件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史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史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今天近几十年的历史,其发展速度之快,使用X围之广是其它技术所远不及的。 先介绍一下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的发展经历了格式化数据模型(包括层状数据模型和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两个阶段,正在走向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等非传统数据模型的阶段。 层状数据模型每个节点间是一对多的父子之间的联系,比如一个父亲三个儿子;中心下的几个部门,部门里的人。网状数据模型中允许任意两个节点间有多种联系,层次模型实际上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如同学生选课,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某一课程也可被多名学生选修。关系数据模型,职工,比如我(编号,XX,性别,所属部门,籍贯),我和马薇,X晖,陈曙光等就组成了一X关系模型的数据表。 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的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和70年代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CODASYL下属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这两种数据库奠定了现代数据库发展的基础。这两种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 1.支持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模式之间具有转换(或成为映射)功能,保证了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2.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3.有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 4.导航式的数据操纵语言。 网状数据库 最早出现的是网状DBMS。网状模型中以记录为数据的存储单位。记录包含若干数据项。网状数据库的数据项可以是多值的和复合的数据。每个记录有一个惟一地标识它的内部标识符,称为码(DatabaseKey,DBK),它在一个记录存入数据库时由DBMS自动赋予。DBK可以看作记录的逻辑地址,可作记录的替身,或用于寻找记录。网状数据库是导航式(Navigation)数据库,用户在操作数据库时不但说明要做什么,还要说明怎么做。例如在查找语句中不但要说明查找的对象,而且要规定存取路径。

数据库系统概论各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空间数据库报告分析

空间数据挖掘 一、空间数据库概述 空间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空间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地图制图与遥感图像处理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卫星遥感资源迅速绘制出各种经济专题地图。由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空间数据的表示、存储、管理、检索上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形成了空间数据库这一数据库研究领域。而传统数据库系统只针对简单对象,无法有效的支持复杂对象(如图形、图像)。 空间数据挖掘是指从空间数据库中抽取没有清楚表现出来的隐含的知识和空间关系,并发现其中有用的特征和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多个步骤:数据准备、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缩减或者数据变换、确定数据挖掘目标、确定知识发现算法、数据挖掘、模式解释、知识评价等,而数据挖掘只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但是为了简便,人们常常用空间数据挖掘来代替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空间数据挖掘与传统数据挖掘的不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传统数据挖掘处理的是数字和类,而空间数据则是一些更为复杂的数据类型;传统数据挖掘通常具有显式的输入,而空间数据挖掘的输入则常常是隐式的;在传统数据挖掘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假设:数据样品是独立生成的。而这一假设在空间数据分析中是不成立的。事实上,空间数据之间是高度自关联的。 二、空间数据挖掘的技术特点 (一)数据挖掘算法具有高效、可测的特点 数据库一般有数千个表和属性以及上百万个元组。数据库中千兆级别的数据已不再罕见,因为万亿级别的数量数据库已经腾空出世,取代了千兆级别的数据库。高维空间的海量数据库不但使搜索的空间变大,而且更容易发现模式存在的错误,所以充分利用相关知识去改变维数,降低维数,删除多余的数据,使数据挖掘的算法更具高效性。海量空间数据提供知识的算法要有可测性、高效性。多项式算法和指数算法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但是若把算法换成以有限的数据做成特定的模型来获取合适的参数,实现的价值将会相当可观。 (二)所挖掘的信息来源于各种数据 用因特网、广域网、局域网与其他数据源组成一个结构复杂、空间庞大的数据库。数据进行挖掘主要是在各种语义的非格式化和格式化的数据中挖掘数据知识,这种数据挖掘可以弥补庞大、复杂的数据库所不能查询的数据知识。数据库本身已拥有分布广、规模大、数据挖掘方法复杂等特性,该特性的要求是要构建一种分布平行的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一)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一) (总分:1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5.00) 1.采用扩展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称做 ______。 (分数:1.00) A.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B.扩展关系数据库系统 C.拓展关系数据库系统 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 2.下列哪一种结构是支持并行数据库系统最好的结构? ______。 (分数:1.00) A.共享内存 B.共享磁盘 C.无共享√ D.层次模式 解析: 3.下面属于并行数据库系统目标的是 ______。Ⅰ.高性能Ⅱ.高可用性Ⅲ.高扩充性 (分数:1.00)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Ⅲ D.Ⅰ、Ⅱ和Ⅲ√ 解析: 4.下列属于粗粒度并行机特点的是 ______。 (分数:1.00) A.拥有大量的处理器 B.共享一个主存√ C.单个事务运行得更快 D.数据库一般将一个查询分配到多个处理器上 解析: 5.操作型数据和分析型数据具有不同的特征,下列哪一个是操作型数据的特征? ______。 (分数:1.00) A.可更新的√ B.历史的(包括过去数据) C.支持管理决策的 D.面向主题的 解析: 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10.00) 6.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中,客户机可以使用{{U}} 【1】 {{/U}}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查询命令。(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解析: 7.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U}} 【2】 {{/U}} 存储在多个场地。 (分数:2.00)

数据库新技术

数据库新技术综述 摘要:综述数据库新技术,指出数据库技术目前的研究状态和发展趋势,介绍一些数据库新技术的最新动态,并指出数据库应用所面临的挑战,指出数据库技术当今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发展 一、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就有了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的需求,由此,计算机技术新的研究分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经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和核心。 另外,各种学科与数据库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数据库领域中新内容、新应用、新技术层出不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知识数据库系统、模糊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数据库系统被应用到特定的领域后,又出现了工程数据库、演绎数据库、时态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科学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等;他们继承了传统数据库的成果和技术,加以发展优化,从而形成的新的数据库,视为“进化”的数据库。可以说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数据库新技术有哪些: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 二、概述新技术 (一).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方法学,也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学。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最大程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为了满足新的数据库应用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其优点为: (1).易维护:可读性高且方便低成本; (2).质量高:在设计时,可重用现有的,在以前的项目的领域中已被测试过的类使系统满足业务需求并具有较高的质量; (3).效率高:在软件开发时,根据设计的需要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产生类。使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接近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思考方式,势必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摘要: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科学计算,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来管理数据。由此,计算机技术新的研究分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所谓数据库就是将许多具有相关性的数据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形成的数据集合。而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为DBMs ) 是支持人们建立、使用、组织、存储、检索和维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包括数据库模型、数据模型、数据库与应用的接口语言等。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关键字:数据库技术、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基础和核心 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数据库出现前,计算机用户是使用数据文件来存放数据的。常用的高级语言从早期的FORTRAN到今天的c语言,都支持使用数据文件。有一种常见的数据文件的格式是,一个文件包含若干个“记录”,一个记录又包含若干个“数据项”,用户通过对文件的访问实现对记录的存取。通常称支持这种数据管理方式的软件为“文件管理系统”。在这种管理方式下,这些数据与其他文件中数据有大量的重复,造成了资源与人力的浪费。随着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的日益增多,数据重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于是人们就想到将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就演变成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形成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的诞生以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推出的数据库管理产品IMs ( Info咖ationMana髀ment System) 为标志。数据库的出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整体和结构化管理,使数据具有了共享性和一定的独立性,并能够对冗余度进行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推出,使得数据库概念得到了普及,也使得人们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和统一管理的必要。但是由于IMs是以层次模型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对非层次数据使用虚拟记录,大量指针的使用降低了数据使用的效率,同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型机及数据库语言比较低级,数据的独立性也比较差,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即Conference On Data Sv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 DBTG,即Dat aBaseTask Group) 对数据库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着名的DBTG报告。该报告确定并建立了数据库系统的许多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报告成为网状数据模型的典型技术代表,它奠定了数据库发展的基础,并影响着以后的研究。网状模型是基于图来组织数据的,对数据的访问和操纵需要遍历数据链来完成。因这种有效的实现方式对系统使用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阻碍了系统的推广应用。1970年IBM公司的E.F.codd发表了着名的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技术的论文《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并获得198 1年ACM图灵奖,标志着关系模型数据库模型的诞生。

数据库系统概论选择填空及答案

单选填空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C)。 A.系统分析员 B.程序员 C.数据库管理员 D.操作员 2.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A.I 和II B.只有II C.II 和III D.只有I 3.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4.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A.模式与外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D.三层模式 5.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 )。 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 B.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模式 D.三级模式 6.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C)模式。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子模式 D.内模式 7.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D)。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关系模型 8.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B )。 A.名称 B.属性 C.对象 D.概念 9.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0.在(A )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都有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2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3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它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5.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等特点。 6 .DBMS还必须提供(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等数据控制功能。 7 .模式(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仅涉及到(型

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处理、分析、理解、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并利用应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一、数据库发展历史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 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 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并在应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二、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关系数据库技术现有的局限性,理论界如今主要有三种观点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上机实验报告 目录: 一、概述 二、主要上机实验内容 1.数据库的创建 2.表的创建 3.查询的创建 4.窗体的创建 5.报表的创建 6.宏的创建 三、总结 一、概述 (一)上机内容: 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 1. 熟悉Access的启动,推出,界面,菜单,工具栏等; 2. 练习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创建空数据库; 3. 练习创建表结构的三种方法(向导、表设计器、数据表)、表中字段属性设置; 4. 练习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 5. 练习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 6. 练习表的维护(表结构、表内容、表外观) 7. 练习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 1.选择查询(单表、多表、各种查询表达式) 2.参数查询 3.交叉表查询 4.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 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 1.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 2.向导创建主|子窗体

3.图表窗体的创建 4.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 5.练习美化窗体 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 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 2.向导创建报表(多表报表、图表报表、标签报表) 3.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主|子报表、自定义报表) 4.练习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 第十五周:综合应用 1.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2.课程内容的综合练习; 3.编写上机实验报告、答疑 (二)上机完成情况 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 完成了创建表,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的维护,修改了表的结构、内容、外观,最后进行了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已完成 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 练习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然后练习并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等。 已完成 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 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向导创建主|子窗体和图表窗体,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美化窗体。 基本完成 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 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向导创建报表,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 已完成 第十五周:综合应用

数据库现状发展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一班吴迪 数据库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现状> 自从1969年美国的IBM公司开发出第一个DBMS系统IMS以来,数据库的研究和开发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三代的演变(从层次型数据库系统到网络型数据库系统,再到现在成为数据库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数百亿美元的产业,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据欧共体委员会1991年底调查统计,当时西欧公司提供的联网数据库为1616个,而美国公司提供的联网数据库为3057个,加上其他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欧洲计算机网络服务业的年收入为39亿美元,远远低于美国的97亿美元。在欧洲,该行业业务的96%是金融和商业信息。据估计,欧共体国家在数据库、网络以及其他计算机联网服务方面,比美国落后3至5年。欧共体的联网业务规模大约是美国的一半。 美国是世界上数据库业起步最早的国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数据库的数量、质量、品种、类型,还是数据库生产者、数据库提供商的数量,抑或是联机数据库的使用频率和产值方面,别的国家还都无法与之抗衡。据Gale公司统计,至1995年止,全世界拥有数据库8525种,其中美国产品占69%,为世界其它国家数据库拥有总量的将近2倍。 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意识到数据库产业的重要性,开始自主建立数据库产业和联机产业,以期打破美国的垄断,到90年代中期,欧洲约有2000个数据库提供利用,占世界全部的27%,其涉及语言丰富,联机服务产值在1991-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5.9%,远高于美国同期的增长率8.5%。体现出强劲的势头。西欧数据库产业后劲十足的原因有:信息自立的战略,主要向内的经营策略,不断完善的经济技术环境,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国内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达到27%左右。 我国的数据库(主要是中文数据库)建设起步于70年代中后期,当时主要引进 学习国外理论和成果。随后,全国许多单位纷纷开始建设数据库。“七五”期间,我国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投入达10亿元人民币。截止到1995年10月31日我国自建且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这些成就,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数据库已由1992年806个增加到1000个以上,数据库的容量有很

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班级:041011 姓名:罗英学号:04101001) 一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述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方法,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即:数据库技术是研究、管理和应用数据库的一门软件科学。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处理、分析、理解、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并利用应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数据库技术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信息,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等。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 二数据库技术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对数据库系统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依据和标志。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技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成为当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技术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

数据库新技术的发展综述

数据库新技术的发展综述

数据库技术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学号:20121014401 姓名:徐高扬 班级:统计122

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演绎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发展;主流数据库新技术 1、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后,就有了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的需求,由此,计算机技术新的研究分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数据库系统已从第一代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技术在70~80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而有效地应用,80年代,关系数据库成为应用的主流,几乎所有新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产品都是关系型的,他在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种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

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目前较大的信息系统都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设计之上的。但是,这些数据库系统包括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不论其模型和技术上有何差别,却主要是面向和支持商业和事务处理应用领域 的数据管理。然而,随着用户应用需求的提高、硬件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Intranet提供的丰 富多彩的多媒体交流方式,促进了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互相结合, 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了数据库新技术。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2、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80年以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数据库的模型设计上。进入90年代后,计算机领域中其它新兴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技术产生 了重大影响。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使数据库技术的新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

数据库技术与发展论述

数据库技术与发展论述 数据库技术主要是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是计算机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作为计算机软件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库技术一直是倍受信息技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当中。当前,数据库技术已成为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数据库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组成核心,更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撑技术之一。因此,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数据库发展进行综合论述,对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总体态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推动数据库技术研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英文为Database,这个名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顾名思义,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这样的理解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数据仓库已经成为数据库技术中的另一个专用名词,是数据库技术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数据库的一般定义为: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其作用主要是共享数据库中的资源信息。数据库有以下几个特点。 数据结构化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像文件系统中的数据那样从属于特定的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的复杂的数据结构,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区别于文件系统的根本特征。 数据共享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可供多个用户、多种语言和多个应用程序共享,这是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特征,数据共享大大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和不一致性,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是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同时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是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它不会因一方的改变而改变,这大大地减少了应用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维护的工作量。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 数据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3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在人工管理阶段,计算机主要应用与科学计算,对于数据保存的需求尚不迫切,数据的管理是靠人工进行的,计算机不保存数据,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程序(Program)的概念,没有文件(File)的概念,一组数据对应一个应用程序,数据存在大量重复存储的现象。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硬件方面有了可以直接存取的外部存储设备,软件方面有了操作系统中专门管理数据的文件系统。数据的管理是以独立的数据文件形式存放,并可按记录存取。在文件系统阶段,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处理多个数据文件,文件系统在程序与数据之间起到了接口的作用,使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这使得程序源可以集中精力于算法,不必过多地考虑物理细节,因此在这一时期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大丰富了计算机科学,今天的数据库也正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文件系统的知名缺陷是数据文件之前缺乏有机的联系,数据与程序之间缺乏独立性,不能有效地共享相同的数据,从而造成数据的冗余度大和不一致性,给数据的修改和维护带来了困难。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

数据库技术发展简史

数据库技术发展简史 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数据库的诞生和发展给计算机信息管理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已经开发建设了成千上万个数据库,它已成为企业、部门乃至个人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同时,随着应用的扩展与深入,数据库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数据库的研究领域也已经大大地拓广和深化了。 30年间数据库领域获得了三次计算机图灵奖(C.W. Bachman,E.F.Codd, J.Gray),更加充分地说明了数据库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领域。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溯一下数据库的发展历程。 数据库发展简史 1. 数据管理的诞生 数据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那时的数据管理非常简单。通过大量的分类、比较和表格绘制的机器运行数百万穿孔卡片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其运行结果在纸上打印出来或者制成新的穿孔卡片。而数据管理就是对所有这些穿孔卡片进行物理的储存和处理。然而,1 9 5 1 年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 Inc.)的一种叫做Univac I 的计算机推出了一种一秒钟可以输入数百条记录的磁带驱动器,从而引发了数据管理的革命。1956 年IBM生产出第一个磁盘驱动器——the Model305 RAMAC。此驱动器有50 个盘片,每个盘片直径是2 英尺,可以储存5MB的数据。使用磁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机地存取数据,而穿孔卡片和磁带只能顺序存取数据。数据库系统的萌芽出现于60 年代。当时计算机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对数据的共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文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能够统一管理和共享数据的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 趋势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大量、 持久、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的发展有着三大 标志性事件。第一件大事, 1969年IBM公司研制开发了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商品化软件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即IMS系统,是首例成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第二件大事,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 (Conference On Data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Group)对数据库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后,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提出了若干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DBTG所提议的方法是基于网状结构的,它是数据库网状模型的基础和典型代表。第三件大事, 1970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E. F. Codd博士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数据库的关系模型,从而开创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E. F. Codd因此在1981年获得ACM图录奖。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 系统都是关系系统。随着计算机系统硬件、Internet和Web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所管理的数据格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应用环境不断变化,同时人工智能、 多媒体技术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国内数据库的发展趋势也是飞速的,在数据库技术的当前及未来发展里程中, 数据仓库以及基于此技术的商业智能无疑将是大势所趋。IBM的实验室在这方面进行了10 多年的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发展成为商用产品。除了用于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大量、持久、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的发展有着三大标志性事件。第一件大事,1969年IBM公司研制开发了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商品化软件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即IMS系统,是首例成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第二件大事,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OnDataSystem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BaseTaskGroup)对数据库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后,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提出了若干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DBTG所提议的方法是基于网状结构的,它是数据库网状模型的基础和典型代表。第三件大事,1970年IBM公司SanJose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E.F.Codd博士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数据库的关系模型,从而开创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E.F.Codd因此在1981年获得ACM图录奖。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都是关系系统。随着计算机系统硬件、Internet和Web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所管理的数据格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应用环境不断变化,

同时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国内数据库的发展趋势也是飞速的,在数据库技术的当前及未来发展里程中,数据仓库以及基于此技术的商业智能无疑将是大势所趋。IBM的实验室在这方面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展成为商用产品。除了用于OLAP(联机分析处理)的后台服务器DB20LAPServer外,IBM还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产品,包括前端工具,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其它数据库厂商在数据仓库领域也毫不示弱方法各有不同。Informix也是类似,在其动态服务器IDS(InformixDynamicServer)中提供一系列相关选件,如高级决策支持选件AdvancedDecisionSupportOption,OLAP选件扩展并行选件ExtendedParallelOption等,并认为这种体系结构严谨,管理方便,索引机制完善,并行处理的效率更高,其中数据仓库和数据库查询的SQL语句的一致使用户开发更加简便;而微软则是在其SQIServer7.0中集成了代号为Plato柏拉图)的OLAP服务器,与上述公司不同的是,Sybase提供了专门的0LAP服务器SybaselQ,并将与数据仓库相关工具打包成WarehouseStudio。从中国的数据库市场来看,大部分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是用来进行传统的OLTP业务。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