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大学大学物理练习题册习题答案+详解

建筑大学大学物理练习题册习题答案+详解

建筑大学大学物理练习题册习题答案+详解
建筑大学大学物理练习题册习题答案+详解

气体分子运动论(一) 1、 由kT

P

n =

知,分子数密度相同;气体的质量密度nm =ρ。因为是不同种类的气体,m 不同,所以ρ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

2、 (C)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只与温度有关:kT 2

3

=ω,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自由度有关:kT i

2=

ε。 3、 (A) P i

kT i n V E 22==,在压强相等的情况下,单位体积的能与自由度有关。

4、 (C) kT 23=ω,下面的表达式与kT 无关,所以,PV M

m

N PV n P 232323===ω。

5、 (B)

6、 氢分子和氦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比为1:1(温度相同);氢气和氦气的平均平动动能

之比为2:1(/

2

302kT N M M H 1/22320==H H H M M kT N M M e e );两种气体的能之比为10:3(因为RT i

E 2μ

=,222H H H H M i E E e =:3/10=e

e H H M i ) 气体分子运动论(二)

1、dv v f )(表示速率为dv v v +-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dv v f v v v )(2

1

?表示速率为21

v v -系统分子速率的算术平均值。

dv v f p

v )(0

?

表示速率在p v -0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2、21m m >(因为m

kT

v p 2=

。又因为12p p v v >,所以,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21m m >) 3、(D)(因为0v 不在峰值,不是最可几速率p v ,而平均速率和均根速率都大于p v ) 4、(A)

热力学(一)

1、

因为理想气体的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所以温度变化相同;不同过程吸热不同(热

量是过程量T c Q T c Q v V p p ?=?=μμ,)

2、

?=21

V V PdV A )11(2

122

1V V a dV V

a V V -==

? 3、 (C) 此式适用(1)理想气体(2)任准静态过程 4、 (B) 热力学(二)

1、(1)等容过程:A=0;J T C E v 623=?=?μ(3

10

402

.0-?==

mol M M μ);J E Q 623=?=。 (2)等压过程:J T C E v 623=?=?μ;J T C Q p 1246=?=μ(2

5

22=+=

R i C p )

; J E Q A 623=?-=

(3)绝热过程:0=Q ;J T C E v 623=?=?μ;J E A 623-=?-=

2、ab 过程是等压过程(,RT PV =图中表明V T ∝,只有当P=C 时,T 才正比于V );气体对外作功:00002)2(V RT V V P A =

-=2

)2(000RT

V V =- 3、(B )因为理想气体的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绝热过程T 降低,等温过程T 不变,而等压

过程T 升高。

4、(B )(V 增大,表明做正功,又因为d a T T =,所以:d a E E =,故能增量为0,因此

0>=+?=A A E Q ad )

热力学(三) 1、 略 2、

1

2

1T T -

=η,K T K T 233,46721==。 3、 (B ) 机械振动(一) 1、

将振动程写成)322cos(1.0ππ+

=t x ,期s T 12==ωπ;初位相为3

2π;t=2时的位相

314π;位相为3

32π

对应的时刻t=5s 。

2、

3、

(C )(D )设木块面积S ,平衡时水下高度为0x ,即g sx mg ρ0=,下压使木块水

下高度变为x ,kx g sx mg g x x s ma -=-=---=ρρ)(0 4、

(B )解:0=t 时,4

543,cos 2

π

?π??==

=-

or A A ,因为0=t 时,0sin >-=?ωA v ,所以取45π

?=

。 5、 (A )解:0=t 时,3

432,cos 2π

?π??=

==-or A A ,因为0=t 时,0sin <-=?ωA v ,所以取32π?=;5=t 时,)3

2cos(0π

ω+=t A ,2)32cos(ππω±=+t ,因为0)32sin(5>+-=π

ωωt A v ,所以,

6

,232)32(πωπππω==-=+t ,T=12s 。

机械振动(二)

1、1:2:=b a T T (T 反映的是振动系统的力学性质);4:1:=b a E E (2

2

1kA E =

) 2、两振动期相同但位相相反,所以,m A A A 2

2110-=-=合;且1??=合。

现求1?:0=t 时,3

,cos 2

π

??±

==A A

,因为0sin >-=?ωA v ,所以,3

??-

==合。

5=t 时,)35cos(0πω-=A ,2)35(ππω±=-,又因为0)3

5sin(<--=π

ωωA v ,所

以,s T 126

2)35(=?=?=-π

ωππω

3、(B )(期是由振动系统的力学性质决定的,如m,k,等)

4、由于振子的质量改变(由M 变为M+m ,所以,期变,排除(D );情况(1)中新系统的

m

M Mv v +=

max

max '改变,所以,ω''max A v =变,即A 变;情况(2)中新系统的0'max max ==v v 不变,所以,ω''max A v =不变,即A 不变。

5、物体的位移等于振幅的一半(即总E A k E p 4

1

4212==)时,动能是总能量的3/4倍,振动系统的期为g l

?π2(l

g m k

l mg k mg l k ?==?==?ω,,)。 波动(一)

1、 机械波指的是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波所传播的只是相或振动状态。 2、 机械波通过不同媒质时,其中λ,u 要改变,ν不改变。 3、 (A )(C )

4、

(D )设该波的波动程为])([cos ?ω+-=u

x t A y ,位相是中括弧的全部容,

u

x x u

πν

ω

?2)(12=

-=

?)(12x x -。 波动(二)

1、

平面简谐波的波动程表示波线上x 处的质点在t 时刻的位移;)(t f y =表示x 处

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x f y =表示t 时刻波线上不同x 处质点的位移情况。 2、

(B )

解:0=t 时,2

,cos 0π

??±==A ,由于0sin <-=?ωA v ,所以,取2

π

?=

,该简谐

波的波动程为

]2

)200(2cos[1.0π

π+-

=x t y ,P 点的振动程为]2

)200(2cos[1.0ππ+-=x t y )

2

2cos(1.0π

π-

=t ,质

t t dt dy v πππ

ππ2cos 2.0)2

2sin(2.0=--==

3、(C )媒质元的最大变形量即为(max)p E ,在平衡位置处(max)(max)k p E E =。

4、(C )

解:0=t 时,2

,cos 0π

??±

==A ,由于0sin <-=?ωA v ,所以,取2

π

?=

。由图知:

s T s T

2,5.04

==,所以πω=。又,4=λ所以,2=u ,波动程应为: ]2

)2(cos[2.0π

π+-=x t y

波动(三) 1、(B );在驻波中,两相邻波节和波腹之间的距离均为2/λ。

2、从波源的表达式看出,这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在P 点相遇时分别在P 点引起的两个谐振动的位相差)(21212r r --

-=?λ

π

???,将2.0,12====

ut T λω

π

代入得0=??,

满足干涉相长条件,所以,cm A A A 7.021=+=

3、 (C )当波从波疏媒质入射到波密媒质,在界面上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即入射光与

反射光在入射点(或反射点)位相相反。 4、

将2

λ

-

=x 代入波动程,得振动程为t A y ωcos 2-=;对振动程求导有:

t A v ωωsin =。

光的干涉(一) 1、 波程差为0

4108.13A ?==?λ,位相差为πλ

π

?62=?=?。

2、 (B );两束光相遇时有了2

5λ?的光程差,相遇时位相相反。

3、 (B);d

D x λ

=

? 4、

(A );零级明纹是两束相干光到屏幕的光程差为零,下移后1SS 增大,2SS 减小,

要保证两光相遇时光程差为0,必须=+P S SS 11P S SS 22+,所以,P S P S 21<。条纹上移。 5、(A)

从几角度计算两光相遇时的光程差e n r e r ne )1()(-=--+=? 从干涉角度考虑第七级明纹对应的光程差λ7=?,所以1

7,7)1(-=

=-n e e n λ

λ。

光的干涉(二)

1、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n

n

2、

2

4

λ

λ

N

,

3、(C ) 4、)(12-n d

5、nN

光的衍射(一)

1、λ3,6个半波带,第一级明纹

2、子波,子波相干涉

3、(D )

4、(B )

5、(D )

光的衍射(二)

1、 第一级和第三级谱线 2、 m m B R μλμλ460690.,.==

3、 (C ) 4、

(D )

光的偏振

1、 光强先增加至最亮后又减小至零。 2、 ,21

2

I I + 21I

3、 (A )

4、 (C )

光的量子性(一) 1、(D ) 2、

K b

10

10

5650-? 3、(C )

光的量子性(二) 1、A h ,,0ν

2、无关系,有关

3、(D )

4、铯

氢原子、波尔理论 1、0

6911A .,0

6563A 2、62391;;

π

h r 3、eV eV 0912613.;.

4、是氢原子从eV 850.-跃迁到eV 43.-而发出的

相关文档